《赤壁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赤壁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赤壁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赤壁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赤壁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赤壁赋教材分析《赤壁赋》是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的一篇古文,本文属于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在写景的同时,表达出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赤壁赋》属于散文体大赋,文学性很强,抒情色彩浓烈,是苏轼的代表作,其文笔汪洋恣肆,意境优美,情、景、理相互交融,因此读来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本文意蕴深远,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处境,就很难感受到他那种正直、傲岸的人格,也很难理解其矛盾痛苦、听任自然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的思想情感。为使学生初步感悟作者的情怀,需要适当补充有关作者的生平极其创作时的背景。学生对作者的情况并不陌生,在进一步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是可以对其中情感有所领悟的。研习文本可以再现文章描绘的情景,可以解读文章丰富的情感意蕴,这样也就可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理解内容时,教师可以层层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可以展开讨论,进行交流和表述,教师要时刻抓住学生的思想闪光之处,以便引发共鸣,达成共识。教学目标1.了解赋的相关知识。反复阅读,提高语言感受能力。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提高阅读鉴赏能力。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一些文言文,掌握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但本文在文言字词上、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学生要在课前预习中反复诵读,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文本“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均出自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之手。苏东坡一生起起伏伏,命运多舛,但他却百折不挠,笑对一切!他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真英雄,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文学天才和精神偶像!相关知识1.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自己总结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自题金山画像》)。但是,他也铸炼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追求艺术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2.乌台诗案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3.背景探寻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4.名家点评(1)《赤壁》前后赋者,苏公之所作也。曹操气吞宇内,楼船浮江,以谓遂无吴矣。而周瑜少年,黄盖裨将,一炬以焚之。公谪黄冈,数游赤壁下,盖忘意于世矣。观江涛汹涌,慨然怀古,犹壮瑜事而赋之。——[宋]晁补之《续离骚序》(2)以文为赋,藏叶韵于不觉,此坡公工笔也。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一难一解,悠然旷然。——[清]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3)闲闲叙起,不必定游赤壁,不必定约某客。“乐”字伏后。仍用“风”“月”二字,乃长公一生襟期,已引起游意……后篇亦写客、写歌、写风、写月、写乐、写酒、写肴,一一与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纯在舟中,次早还在;此篇有登岸一举,半夜即归,则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实情;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说悲则公自言矣。——[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任务活动一吟诵诗篇1.文体知识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文心雕龙·诠赋》记:“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由此可见,《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等形式,有辞赋、骈赋、律赋、文赋等。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赋在形式上有三个特点: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排偶和藻饰是赋的一大特征。赋在内容上的特点: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赋有多种形式: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赋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2.播放课文朗诵视频,感知内容,为生字生词正音。3.诵读指导。4.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第1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过了望日(农历十五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举酒属(劝人饮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之间。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横(笼罩、覆盖)江,水光接天。纵(任)一苇之所如(往),凌(越过)万顷(广阔的江面)之茫然(旷远的样子)。浩浩乎如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而登仙。(第2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而歌之。歌曰:“桂棹(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兮兰桨,击空明(月光下的清波)兮溯(逆流而上)流光。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循,依)歌而和(同声相应,唱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不绝如缕(细丝)。舞幽壑(深谷)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寡妇)。(第3段)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坐(端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缭,盘绕),郁乎(茂盛的样子)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被)周郎者乎?方(当)其破荆州,下(攻占)江陵,顺流而东(向东进发)也,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斟酒)临江,横槊(长矛)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打鱼砍柴)于江渚(江中小洲)之上,侣(以……为伙伴)鱼虾而友(以……为朋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小船),举匏(葫芦)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片刻),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屡次得到),托遗响(余音,指箫声)于悲风。”(第4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往)者如斯(此,这里指水),而未尝往也;盈(满)虚(缺)者如彼(那,这里指月亮),而卒(到底)莫消长(消减和增长)也。盖(这里表示假设语气)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通“已”,停止)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这)造物者(自然)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第5段)客喜而笑,洗盏更酌(重新斟酒)。肴核(菜肴和果品)既尽,杯盘狼籍(凌乱)。相与枕藉(枕着垫着)乎(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变白)。5.重点诵读(1)本文是一篇赋,虽然不考究平仄,但仍然注重押韵。请在下面表格中填写相关韵脚,体会押韵带来的音乐美,并思考韵脚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段落韵脚韵脚与内容的关系12345明确段落韵脚韵脚与内容的关系1间、天、然、仙内容随换韵而变化。2桨、光、方;慕、诉、缕、妇3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粟;穷、终、风4往、长;瞬、尽;主、取;月、色、竭5藉、白(2)重点分析课文前三段的某些语句。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些景物特点相同吗?在诵读时应注意什么呢?点拨这些景物具有相似之处。清风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徐”是缓缓的意思。“不兴”给人一种波澜不惊、风平浪静的感觉。这句话是说: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所以读的时候语速要放慢,声音要适当拖长,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白露横江”的“横”是笼罩、覆盖的意思,白茫茫的水汽弥漫江面,“水光接天”可以理解为水面泛起的白光和天际接壤。这句话给人的感觉是视野开阔,景色壮观。所以读的时候,声音要稍微有点气势,“横”和“接”要重读。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诵读时,“少焉”应该如何处理?点拨“少焉”的意思是一会儿,表时间的延长。我们在读的时候语调也要拉长,把时间的延长表现出来,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③“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如何才能读出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当作者唱到“望美人兮天一方”时,语气应该怎样变化?点拨前面应该用欢快的语调表现“乐甚”的情感,声音要高一些;读到后面,声音应该低沉一些,因为那美人在遥远的天边,可望而不可即,这句话也喻指作者谪居江湖之远,远离朝廷,不受重用,心情应该是低落的。④当洞箫之声响起时,“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几句应该怎样诵读?点拨在此情此景中,听到如此悲凉的箫声应该会使作者的内心极为感伤,所以应该读得低徊、沉重些。⑤第三段从开头到“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诵读时应该注意什么?点拨这几句是回忆历史英雄,书写赤壁之景,应该读得有气势,声音要高亢。⑥从“方其破荆州”到“而今安在哉?”应该读出什么语气?点拨这几句写曹操的丰功伟业,应该读得豪放些;“而今安在哉?”一句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比,感叹功业易逝,应读出转折的意味,声音应该低沉而有力。⑦“哀吾生之须臾……”几句在语气、节奏上有何变化?点拨这几句感叹人生苦短,希望破灭,悲哀之情跃然纸上,应该读得低沉、缓慢。任务活动二段意概括概括文章五节的主要意思: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第二课时自然导入上节课我们疏通文意后,你觉得作者在赤壁泛舟时的感受如何?任务活动三理清情感脉络,体会情感内涵1.文章情感变化的脉络是怎样的?明确从赏景之中获得“乐”,因客之箫声而“生悲”,通过苏子之宽慰使客“喜而笑”。情感脉络是“乐——悲——喜”。2.“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声表现了主人怎样的情怀?明确①“美人”指作者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②歌声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3.第三段末尾借客人之口发出了“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客人为何而“悲”?(齐读第三段)明确①来自“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与子”的处境对比:(古人与今人对比——英雄不在)由眼前的水月联想到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英雄尚目随“大江东去”,销声匿迹,“而今安在”?何况“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的“吾与子”,只能是白添几许白发而己,悲!②悲叹生命的短暂:(人生与宇宙的对比——人生不永恒)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渺如沧海一粟;江水无穷而人生须臾。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许浑“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③由理想现实矛盾生悲。(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脱俗不得)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4.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讨论)(齐读第四、五段)明确“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说的是水,它千百年来一直不停的奔流,永不停息,流走了多少岁月,也流走了多少英才伟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说的是月,它虽有圆有缺,但却并没有增加也不见减少。从这两个角度推广到天地万物的话,可以来说明一个事理:(1)变与不变角度一:变。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着,即使是一瞬间的功夫也不停止,就像水的奔流不息,月的阴晴圆缺一样。角度二:不变。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一样都是永恒的。什么意思?高山、明月、江水、天空星辰,它们的恒久我们是可以认同的,但人怎么是永恒的呢?人也在万物之内,人看山,看江水,看明月是永恒的,是因为它们和人的寿命相比,要长久得多;对于寿命短暂的蜉蝣、蝼蚁、落叶等来说,在它们的眼中,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和高山、江水、明月一样永恒呢;再推,那些比蜉蝣、蝼蚁、落叶等寿命更短的生物,在他们的眼中,蜉蝣、蝼蚁、落叶不也是永恒的吗?即使再推,那些比人更为恒久的高山、江水、明月相对于广袤的宇宙而言,它们还是永恒的吗?因此,苏子便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何必感叹那人生的苦短呢?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真正地成熟了。变不变逝者如斯(水)未尝往矣(水)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月)时刻在变无尽也(我)水与月、人都是即变又不变的(2)取与不取取不取清风明月非吾之所有这种成熟让“客人”最终“喜而笑”。(读最后一段)此时的喜是大彻大悟的喜,是彻底悟透人生后的喜。5.本文采用了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形式,文中的“客”指谁?如何理解“客”的存在?明确(1)对第一个问题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认同文章的纪实性。有人考证同游之“客”确有其人,就是道士杨世昌。杨道士多才多艺,善画山水,长于吹箫。从文中“客有吹洞箫者”一句,也可作出判断。二是认同形式上的虚托性。主客问答这种形式本来就是赋体文章的典范手法。如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即以子虚与乌有先生的对话来极写帝王苑囿之盛、田猎之乐。所以,《赤壁赋》的核心内容虽是“主客问答”,却不宜将“客”之言理解成杨道士的言语。这是艺术处理上的虚托的方法。这也如同本文中所说的赤壁,并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对此,清人朱日浚《赤壁怀古》写到“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客”引曹孟德之诗,阐述人生之失意,也只能“托遗响于悲风”。而苏子却能从清风明月中寻求解脱,蕴含了多少无奈与伤悲!苏子随之阐说自己的变与不变论,进行劝慰。这与其说是“劝客”,莫若说是“慰己”。所以,“主客”我们都不妨理解为苏轼自己。这是现实中的肉身与独立之精神的对话。作者故意设置这么一个议论的对立面,“客”之疑问和“主”之超脱,正是作者个人思想矛盾的表现。(2)无论“客”指谁,“客”的存在是对“主”——苏子极好的衬托:“客”的落寞伤感,反衬出苏子身遭贬谪、身处逆境而不消沉、不颓废的人生智慧;“客”的悲观消极,反衬出苏子乐观、旷达、洒脱的积极情怀。任务活动四品味语言,赏析手法1.结合全文理解,第一段描写的赤壁之景美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写?明确(1)这一段的描写蕴含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泛舟赤壁之下,头顶一轮皓月,脚踩万顷碧水,白茫茫的水汽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漂浮于水面,任意飘荡。景象如梦境一般,赏心悦目,令人陶醉其中。(2)作者这样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长江的大气、饮酒吟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都使下文的“悲”显得更加浓重和凄凉,为下文写“悲”做了铺垫。2.文章的第二段,写客人“呜呜然”的箫声,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明确(1)此处描写箫声,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2)作用:四个比喻、两处夸张的应用渲染了箫声的悲凉,而正是这种悲凉触动了作者受挫之后的那种隐忧微愁,由此作者不禁触景伤怀,浮想联翩,悲从中来。3.文章为什么以酒后“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这样写有何作用?明确(1)①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于东山之上”,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②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来反衬作者内心世界的舒适、宁静。这时的喝酒已不是为了借酒消愁,而是因为精神达到了“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愉悦。(2)作用:作者极写游赏之乐,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任务活动四再读课文,深度感悟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有关描写、抒情、议论、句式齐整的句子。1.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是如何体现的?明确:1)保留传统赋体诗的特质和情韵特点:运用赋体传统的对话形式、韵文和对偶句式,使文章富有节奏感。韵文:如第一段中的“间、天、然、仙”等。对偶句: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韵美。2)突破了传统赋的表现手法:章法结构和语言格式注入了更多散文因素,造语多有变化,用典不拘故事,写景富于变化,使文章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不拘一格。一篇几百字的短文能如此波澜起伏,环环紧扣,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和高超的艺术手腕,又可看出苏轼文学创作的革新、解放的精神和浪漫主义色调。2.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谈谈对自己的启示。明确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但也有负面因素,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3.结合课前发放的资料,以“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的苏轼,他让我懂得了________。”为模式,说说对苏轼思想的领会。全文小结为人处事能把宠辱看作如花开花落一样平常,才能不惊,把职位去留看作如云卷云舒一样变幻,才能无意。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实生活,红尘滚滚,到处充塞着各式各样的欲望,包括金钱的欲望,权力的欲望,爱情的欲望,攀比的欲望……人的欲望如沟壑难平,并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抗拒了的,只有心中有相当的定力才能做到宠辱不惊。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放平心态,笑看人生。

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的观点,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和艺术。豁达的人看人生中的利益为小事,视人生中的风雨坎坷为磨砺,时时充满着自信,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砥砺奋进,才能不断成就自我,成就光辉灿烂的人生。教学手记苏轼的一生百转千回,跌宕起伏,但他却用自己的乐观、旷达、智慧、情怀抒写出人生绝美的诗篇。历史的天空群星闪耀,苏轼无疑是最夺目的一颗。他的一生足够精彩,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传奇和英雄,向您致敬——伟大的苏轼。深入探究苏轼的前《赤壁赋》,抓住关键字仔细品味理解文本,实行“咬字嚼文”,可以嚼出文章的美境、悲情和逸趣,进一步领会文本的深层意境。这些种种细挖深探,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赤壁赋》一文的了解,还能更好地体会苏轼的人格精神之美。附(美文悦读)《赤壁赋》读后感

1.人要学会瞻前顾后,既能够回顾过去,也要学会放眼未来。回顾过去,反思过去,总结过去,我们才能够吃一堑长一智,以史为镜,以过去为鉴。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更好地前行。同时,我们要学会往前看。晴天,会转为阴天,阴天会转为雨天,雨天之后可能又是晴天。当晴天时,我们能够看到将来可能是雨天;当雨天时,我们也能够预料到未来会有晴天降临。正如《定风波》词里,也无风雨也无晴。往前看,我们总能够看到希望,不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我们总能够有所警惕。往前看,我们才不会鼠目寸光,惑于当下。心有长远眼光,有远大理想,有远期规划,我们才不会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只有瞻前顾后,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活好当下,珍惜当下,把握好现实人生。不活在过去的美好和成绩里,不活在未来的憧憬梦幻之中,不在希望的肥皂泡里度日。认真过好每一天,活好当下。同时,要注意现在和过去、未来,密不可分,不可割裂开来。

2.万事万物如浮云,都会逝去,人会走向死亡,每个人都会消失,这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连伟大的英雄人物曹操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们不必要纠结于结果,而要学会享受生命的过程。我们不要因为逝去而悲伤,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耿耿于怀于逝去,不斤斤计较于人生不如意之事。逝去是生命的常态,正如苏轼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一切都处于绝对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我们每一个人也是都将归于尘土,生命也终将逝去。不去想将来的归宿,最重要的是享受活着的每一天,活出每一天的精彩,活好每一天的过程。一切归于尘土,既然这是客观规律,人力无法扭转,那么我们就心平气和地享受,保持从容镇定的心态。

3.生命特别短暂,连英雄人物都会死去,更何况我们呢?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别等到失去之后才后悔莫及。或许,我们不能够长生不老,寿命长短听凭造化,但是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竭尽所能抓住时间,利用好有限的时间,让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尽最大可能去实现属于自己的价值。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总是会有的。与其感伤生命,不如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珍惜。竭尽所能的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去实现人生的理想,让人生有作为、有价值。

4.天地之间,物各有主。遵循天意,遵循自然规律,一切自有定数。别人得到的,我不羡慕,那不是属于我的东西,不妄图获得别人拥有的,不一味羡慕别人,因为别人的再好,都不会属于自己,一味渴求而不得,徒增伤感罢啦,不必要强求;我没有得到的,我也绝不愤懑,那也不是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学会随遇而安,知足长乐。是你的,你安贫乐道;不是你的,不要奢望,你也強求不来。

5.流逝与得失,其本质是不变化的。一方面,我们在不停地失去一些东西,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又不停地得到一些新的东西。我们的得到与失去会保持一个相对的均衡。另外,流逝的东西,最终没有流走,得到的东西,最终也不会失去,因为曾经的片刻拥有会定格为永恒,谁也无法剥夺,谁也无法篡改曾经,刹那定格为永恒。我们处于绝对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但是又能够保持相对静止的一面;

6.换个角度看问题。事物都有两面性,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看到正面,也要能够看到反面。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容貌颜值不够,抱怨自己工作不好,抱怨自己总不能事事顺心……刚一听,还真认为上天对他太不公了,但仔细一想,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学会多角度去看问题,苏子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角度,往往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7.世事变迁,一切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万物都在绝对运动,理解变化,认可变化,不要因为变化而心惊,不要因为变化而伤心。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人生中会遭遇风雨,但是那不是生命的全部,风雨会离开,太阳会照亮每一个坎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人生中会遇到开心快乐的事情,但是不要得意忘形,那也不是生命的全部,春天来了,夏秋冬会接踵而至,我们要有心理准备。顺境,不自得;逆境,不悲伤。这些都很正常,淡定心态看人生。人生其实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有风雨,也有晴天。我们不必因为风雨而悲伤,也不必因为晴天而沾沾自喜。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沮丧,人生不过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淡看风雨与得失,闲庭信步过人生。生命长河中,会遇到很多不如意事情,会遇到很多挫折与打击,但是我们要乐观,要相信风雨之后是彩虹,要坚信“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人间事,常难遂人愿,且看明月又有几回圆”,不妨豁达点,洒脱点,在风雨之际。当你春风得意时,当你踌躇满志时,当你风光无限时,谦虚低调点,学会居安思危,时刻警钟长鸣,因为你不一定会总是顺风顺水。且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的周郎,终于英年早逝。“胜不骄,败不馁”,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姿态;

8.物永恒,也不永恒。在永恒中看到不永恒,在不永恒之时看到永恒。永恒中看到不永恒,我们便能学会珍惜。不永恒中看到永恒,我们便能少些忧虑与担心。比如我们的生命,确实对于个体来说,不能够与天同寿,不能与日月同在,好像不永恒,很短暂。但从永恒层面来讲,我们死了之后,有儿子,儿子之后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曹操虽已逝,但是他还永恒存留在人们心里。发生的就是发生了,存在过就是存在过,谁也无法扼杀这永恒的事实。附群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材料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材料二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苏轼《方山子传(节选)》材料三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注】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苏轼《游白水书付过》【注】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B.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C.方山子亦矍然矍然:欢喜、高兴的样子。D.其源殆可熟物殆:大概,恐怕。解析C项,应该是惊讶的样子。答案C2.下列各项对文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做伴,有意慰藉这位失意的诗人。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C.方山子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地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D.《游白水书付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写法上以叙述为主,兼有状景抒情。文章取材详略得当,选语简练隽永。解析C项,“方山子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原文应该是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答案C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答案①人生际遇:苏轼被贬官,方山子“不遇”。②排遣方式:苏轼寻友、赏景,方山子隐居。4.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是苏轼的写景文,但表达的感情却不同,请概括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材料一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材料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或者:表现了东坡老人随遇而安、游兴不减的情感。)【参考译文】材料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材料二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材料三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一百丈,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有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送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欢喜又畏惧。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过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我用船桨击打着江心,用双手捧着像碧玉般的水倒映着月亮。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有种萧索感,就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记。(二)【原文】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阅读】诗文中的宇宙:从《春江花月夜》到《赤壁赋》

一、唐代——中国文学宇宙意识的萌芽时期

唐代是中国古诗文的少年时代,特别是在充满时代朝气的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尤其给人带来这种感觉。洗去了前朝宫体诗的浓脂艳粉,《春江花月夜》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诗人吸收建安风骨的内核,于时光中觉醒生命意识,于宇宙无穷处见自身之忽微。而他的宇宙意识就在这时生根发芽。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仅从这六句诗来看,诗人的宇宙意识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时空交叠的距离感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句,意为江边上什么人初次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在时间上,它把人的思维带往无穷远处,带往世界的起源。由于涉及到世界的哲学本质(这是一个重大问题),作者忽然把人从事物的表象拉开、抽离,让人(即自己)去独自面对苍茫的宇宙。这是诗人对世界本质的追问。这样的追问,曾在屈原的《天问》里出现过,也曾在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中微露端倪,而在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我们也可以读出相似的感觉。

从空间上来看,它把人带回那个人们刚刚意识到有月亮存在的夜晚。而“初见月”和“初照人”中间可能有时间差,因为月亮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只需要有月亮和有人即可。人“初见月”则不然,人需要抬头,然后才能真正看到那轮月亮——这是人一个主动的动作,这个动作无比重要。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在一个不经意间看见了月亮,于是诗人想:“从前照耀着彼人的月亮,今天也照耀着我。可是,彼人是谁呢?那从前又到底是什么时候呢?”于是,就有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叹。

我们也可以用现代语言来阐释这两句诗:月亮对于观看者来说是相对静止的,观看者(人类)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的存在历时久长。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与“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二)身处洪荒的孤独感

人在独处的时候思考,比较容易触及到世界的本质。这种孤独,既不是柳宗元“孤舟蓑笠翁”一样因仕途不遇而内心清寒彻骨的孤独,也不是张岱“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物我相融的孤独。诗人独自一人在夜晚的江边,看月亮升起,海潮涨落,鲜花盛开,突然意识到“宇宙”这个概念,于是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无比广大的苍茫感——这是一种以人类的身份,独自面对洪荒宇宙的大孤独。

另一位初唐诗人陈子昂也曾经孤独面对这样苍茫的宇宙。他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猝然间面对这偌大的宇宙,一切仿佛都弃他而去,天地间独此一人。他感到了一个人在宇宙间的孤独感以及宇宙的广阔,人的渺小。

与陈子昂悲怆的孤独不同,张若虚“并不惧怕自己的孤独,他甚至要感谢他的孤独,因为这样的孤独成就了个人与宇宙的对话”。在我看来,这种洪荒中的孤独感是一种巨大的“空”,一种永恒的憧憬和感伤,它让《春江花月夜》美丽、苍茫而怅惘。这是一种青少年时代的悲伤,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因此,这也象征着中国古代诗歌的少年时代,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对宇宙的初醒觉的“自我意识”。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这些初唐诗人们一种少年式的充满激情的人生感悟,其中有感伤怅惘,也不乏愉悦和瑰丽的想象。

张若虚感慨时光易逝,但他并没有停留于此,反而更进一步,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上升为宇宙意识,把自己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这正是张若虚的可贵和伟大之处。

有评论者认为,表现时空哲理有两个方法,一是由事物局部谈及时空,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曾大量运用此法,黛玉葬花中“借花喻人生”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即是明证;而第二种方法是赋予本来撕裂与分割的时空积极向上的人类情感,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如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高明的作者常把这两种方法混合运用。张若虚正是属于这种高明的作者。

此处,张若虚用“江”与“月”两个意象穿针引线。因为江水自身有“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特质,而“月”则具有“冥冥中照耀着人类”的特质。于是他说:“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长江送流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无论人类存在与否,江水依旧不舍昼夜地奔流,明月依旧在松间照耀。王勃曾经写到:“槛外长江空自流。”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长江作为一种客观实在,自古以来都是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待何人”则是一种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诗人认为,它们也许在等待着谁。孤独感也许能够引发宇宙意识,但这时候,他们的宇宙意识还是很混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