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4地表形态及变化命题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教师用书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4地表形态及变化命题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教师用书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4地表形态及变化命题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教师用书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4地表形态及变化命题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教师用书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4地表形态及变化命题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教师用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地表形态及变化考查内容必备知识1.岩石圈物质循环。2.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3.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方法关键能力结合图文资料或具体案例,提高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地理事物能力学科素养分析不同地貌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结合区域图文材料,描述区域地貌特点,分析其形成过程,提升区域认知核心价值以山河湖海为背景,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考情示例年份考点2021年2022年2023年内力作用与地貌全国甲卷T37山东卷T15浙江卷6月T5~6全国甲卷T7~8、T9全国乙卷T6外力作用与地貌广东卷T15~16湖南卷T15~16山东卷T3~4全国卷T9~11广东卷T3~4海南高考T10~11,新课标卷T7~8浙江1月T3~4,全国甲卷T13全国乙卷T7~8,湖南卷T19(2)地表形态影响山东卷T18湖南卷T6~8全国甲卷T12(1)命题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真题再研·明技法典例1(2022·浙江6月选考)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1)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B)A.① B.②C.③ D.④(2)图中甲处(A)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命题解读】本题组以地质构造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等必备知识,体现了高考考查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思维点拨】核心知识·精归纳1.内力作用主导影响下的地貌分布(1)板块构造运动影响下的宏观地貌的分布①板块张裂处:多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和海洋。②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处:多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③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处:多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2)不同地质构造影响下的微观地貌的分布①褶皱构造中,背斜一般形成山地,向斜一般形成谷地或盆地;在外力长期作用下,地表形态,也会出现倒置现象,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②断层构造中,岩块上升处形成断块山地,岩块下降处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断方法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1)根据箭头指向①岩浆:三进一出。②岩浆岩:一进三出。③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④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⑤由沉积物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2)判断箭头含义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压实、固结成岩,是外力作用。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④指向岩浆的箭头——熔融,是内力作用。3.地质剖面图判读的五大技巧(1)建立正常地层的特点模型①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说明地壳下沉,没有受到挤压力或拉张力作用。②岩层弯曲,说明岩层受到挤压力作用。③岩层平直但有断层出现,说明受到强大张力作用。(2)判断地质剖面图中的特点①有弯曲→背斜或向斜的地质构造。②有断层线→断层地质构造。③有岩层上下错位→地垒或地堑的地质构造。(3)判断岩层新老关系①正常状态的岩层→下老上新。②背斜→两翼新、中间老;向斜→两翼老、中间新。③侵入岩层的岩体→侵入的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形成时间晚。(4)分析岩层缺失原因若某岩层缺失,一种情况是形成该岩层时,地壳上升,没有形成该岩层;另一种情况是该岩层形成后,由于地壳上升,将该岩层全部侵蚀掉。(5)判断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如背斜山(谷)、向斜谷(山)、断层谷、断层崖、断块山等。注意: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壳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冲关演练·提技能考向一结合矿区岩石分布图考查岩石的形成及特征(2023·重庆统考模拟)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往往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由于压扭应力的作用,岩石发生错动,研磨粉碎,并由于强烈的塑性变形,细小的碎粒处在塑性流变状态下而呈定向排列,糜棱岩的分布往往对金、银矿床的形成有一定指示作用。下图示意我国河北某金矿区岩石分布状况,图中断层1形成时间为太古宙,断层2形成时间为晚三叠世—侏罗纪,研究发现:金矿是断层2断裂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据此完成1~3题。1.糜棱岩可能有的特征是(A)A.颗粒小,有条带状纹理B.质地坚硬,多气孔构造C.具层理构造,含有化石D.质地疏松,透水性较强2.图中断层2形成时(B)A.全球海洋陆地形成 B.联合古陆开始解体C.青藏高原已经隆起 D.阿尔卑斯山脉形成3.图中金矿区金的来源最可能是(C)A.地表沉积物 B.岩石圈C.软流层 D.下地幔【解析】第1题,据材料“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定:糜棱岩的粒度细小,一般比较均匀,外貌致密、坚硬,常具条带状和纹层状构造。多气孔构造为火山喷出岩的特征,具层理构造、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A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断层2形成时间为晚三叠世—侏罗纪,为中生代,联合古陆开始解体,B正确;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地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A、C、D错误。第3题,材料中:金矿是断层2断裂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结合材料“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往往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由于压扭应力的作用,岩石发生错动,研磨粉碎,并由于强烈的塑性变形,细小的碎粒处在塑性流变状态下而呈定向排列,糜棱岩的分布往往对金、银矿床的形成有一定指示作用”和矿产形成的地质作用规律可知,金银等金属矿多来源于岩浆,一般认为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C正确。考向二以某区域地质构造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作用判读(2023·浙江宁波二模)下图是某山区地质构造平面图。完成4~5题。4.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A.地壳下沉—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地壳下沉—沉积作用—水平挤压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地壳下沉D.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地壳下沉—沉积作用5.下面四图,符合M→N沿线的地质构造剖面是(A)ABCD【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岩层主要表现为中间老,两边新的结构关系,且两侧分布侵入岩花岗岩,同时中部和两侧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