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素养评价(二)(第一~四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大小是判断生物益或害、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B.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捕鱼并作标记,第二次用小网眼渔网重捕,估算结果与实际种群密度没有明显差异C.年龄金字塔顶部代表生殖后期,宽度代表该年龄组的个体数D.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结构【解析】选C。年龄金字塔顶部代表生殖后期,宽度则代表该年龄组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2.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捕食和竞争不利于群落内生物种类的稳定B.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种群一般也越多C.没有人为干扰,弃耕农田总能演替成为森林D.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无垂直结构【解析】选B。群落中捕食和竞争关系均有利于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由于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一般也越多;弃耕农田能否演替成为森林还需要看环境条件;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有垂直结构。3.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生态恢复是一项重要工程。在恢复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濒危物种时,我们希望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是 (
)【解析】选C。在恢复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濒危物种时,因为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某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应为“S”形,C选项正确。4.如图为某种群的平均出生率(实线)及平均死亡率(虚线)与该种群所依赖的资源量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B.资源量长期小于R对该种群密度影响不大C.资源量是该种群数量重要的外源性调节因素D.随着资源量的增加,此种群的K值可以无限增大【解析】选C。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A错误;资源量小于R,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下降,B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资源量越多,种群死亡率基本不变,出生率增大,种群数量增加,所以资源量是该种群数量最重要的外源性因素调节,C正确;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资源量的增加,此种群的K值增大,但不会无限增大,D错误。5.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K值B.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D.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3周时就达到K值,A错误;有生物乙时比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数量更少了,所以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间关系不可能是互利共生,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有生物乙和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数量均为“S”形增长曲线,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的数量在一直上升,所以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正确。6.如表为某退耕林地恢复阶段的研究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群落类型树种数量平均胸径/cm平均高度/mⅠ:撂荒7年的次生林228.76.3Ⅱ:25年的次生林8110.48.4Ⅲ:50年的次生林9611.89.2Ⅳ:150年以上的近天然林12813.710.5A.退耕林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调查退耕林地乔木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C.随着演替的进行,树种数量增长的速度加快D.退耕林地中植物种类增加,植物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解析】选C。退耕林地中保留有植物以及生物生存的环境资源,其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B正确;对比表中数据可知,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树种数量增长的速度减慢,C错误;退耕林地中植物种类增加,植物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D正确。7.一些物种替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过程,称为群落演替。下面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B.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称为初生演替C.群落演替的中点是顶极群落D.干扰可使群落处于不断地变动状态,阻止群落走向平衡【解析】选D。从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称为初生演替;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群落演替的终点(而非中点)是顶极群落;干扰可使群落处于不断地变动状态,阻止群落走向平衡。8.群落是较高层次的系统,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
(
)A.在一片森林中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B.在一条河流中某种鱼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何C.在一个湖泊中鱼类的栖息场所如何D.在某灌木林中几种小动物之间的关系如何【解析】选B。在一条河流中某种鱼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何属于种群数量变化的问题,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B符合题意;其他均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A、C、D不符合题意。9.将一荒地改建成复合种植的果园后,该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园中果树生长整齐,但该群落也有垂直结构B.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C.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说明信息传递的结果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对果树的产量可能会有影响【解析】选C。群落都有垂直结构,A正确;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B正确;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没有说明信息传递的结果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对果树的产量可能会有影响,D正确。10.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B.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C.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解析】选A。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总数称为丰富度,通过统计样方内所有生物种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A错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是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的过程,即以现有群落组成及结构为基础,通过同时研究当前植被空间上的组合,揭示植物群落先后变化的时间过程。故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B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C正确;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D正确。11.珊瑚裸尾鼠是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大堡礁上的啮齿动物,近几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其栖息地不断减少,食物来源短缺,常与海鸟和乌龟争夺海草和甲壳类等食物,最终导致珊瑚裸尾鼠成为首个因全球气候变暖而灭绝的哺乳动物。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珊瑚裸尾鼠与海鸟和乌龟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珊瑚裸尾鼠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个营养级C.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使珊瑚裸尾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低D.以上事例体现了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解析】选B。根据题干信息“常与海鸟和乌龟争夺海草和甲壳类等食物”可知,珊瑚裸尾鼠与海鸟和乌龟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珊瑚裸尾鼠是初级消费者或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个营养级或第三个营养级,A正确,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其栖息地不断减少,食物来源短缺”可知,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使珊瑚裸尾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低,C正确;以上事例体现了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D正确。1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一级消费者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A,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生产者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AB.c是第二个营养级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C.d是指呼吸消耗的能量D.该图中不包括非生物环境【解析】选A。从题干信息可知,生产者是第一个营养级,a是第一个营养级的摄入量,b是第二个营养级的同化量,d是呼吸量,e是流入分解者的量,从生产者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c是指第二个营养级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d是指呼吸消耗的能量;该图中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非生物环境。13.如图所示为浙江省某地比较常见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不考虑人工投入时,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全部桑树植株有机物中所有的能量B.蚕沙中所含的能量主要属于第二个营养级C.蚕的次级生产量归根结底要依靠桑叶在光合作用中所产生的有机物质D.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解析】选C。不考虑人工投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全部生产者(桑树)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一个营养级(桑树)的能量,蚕同化的总能量不包括粪便中的能量;蚕的次级生产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桑树)在光合作用中所产生的有机物质;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14.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可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分解作用B.③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D.能量为动力,使碳元素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解析】选C。题图中A、C之间为双箭头,由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流向大气二氧化碳库,因此C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是生产者,则D、E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①②可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分解作用,A正确;③表示捕食,其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B正确;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而题图中B是分解者,所以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A→D→E,C错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辅相成,物质为载体,能量为动力,使碳元素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D正确。15.血吸虫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其虫卵在水中孵化成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以藻类为食)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入水中,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发育为成虫,虫卵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体。科研人员研究使用农化品(化肥、除草剂等)对血吸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调查藻类和钉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B.藻类→血吸虫→钉螺→人构成了一条食物链C.使用农化品增加了藻类产生量,从而促进了血吸虫繁殖D.使用农化品增加钉螺捕食者死亡率,从而抑制血吸虫繁殖【解析】选C。调查藻类和钉螺种群密度的方法应为样方法,A错误;钉螺以藻类为食,而血吸虫与钉螺、人之间均为寄生关系,且血吸虫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的,并没有通过钉螺,B错误;使用农化品增加了藻类产生量,导致钉螺大量繁殖,进而促进了血吸虫的大量繁殖,C正确,D错误。16.如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态系统消费者细胞呼吸CO2释放量,乙表示分解者细胞呼吸CO2释放量,丙表示生产者细胞呼吸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CO2消耗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C.丁>甲+乙+丙D.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解析】选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单向传递,A项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以用丁来表示,B项正确;丁可代表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甲、乙、丙可代表呼吸消耗量,所以丁>甲+乙+丙,C项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各个营养级的呼吸消耗量,所以适宜物种生存,物种丰富度会增加,因此该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增强,自我调节能力较强,D项正确。17.(2021·辽宁适应性测试)为预防某水库蓝细菌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管理人员每年在休渔期投放适量的喜食蓝细菌的滤食性鱼苗,而在捕鱼期适量捕捞所投放的鱼类成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改为投放肉食性鱼类,能获得更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B.控制投放量和捕捞量,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人为投放和捕捞鱼类调整了水库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D.投放滤食性鱼类控制蓝细菌数量属于利用种间关系进行的生物防治【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特征有关知识。由投放喜食蓝细菌的滤食性鱼苗,改为投放肉食性鱼类,增加了营养级,延长了食物链,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特点可知,降低了经济效益,A项错误。18.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和庄子都提出过“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期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发展。比如我国施行的退耕还林政策,已使许多农田演替发展为森林,使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农田阶段相比,在森林阶段部分野生动植物的K值可能减小B.与农田阶段相比,在森林阶段群落有更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森林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定会造成前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森林阶段与农田阶段相比,生态系统保持稳态的能力明显提高【解析】选C。适应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野生动植物,不一定适应森林阶段,所以与农田阶段相比,在森林阶段部分野生动植物的K值可能减小,A正确;在森林阶段,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地面的草本使植物分层明显,从而为动物提供分层明显的食物和栖息空间,B正确;森林阶段的优势物种的兴起,可能使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数量减少,但不一定会消亡,C错误;森林阶段与农田阶段相比,物种丰富度更高,营养结构更加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保持稳态的能力明显提高,D正确。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细菌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信息传递并不都是双向的,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进化的结果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的CO2可以在某生物群落中循环利用【解析】选B。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细菌水华是大量有机污物排到江湖中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为物质循环的再生利用,说明物质循环具有反复性,而不能说明能量流动是单向的,A错误;信息传递并不都是双向的,比如草原上草的绿色给羊传递了可食用的信息,羊不传递信息给草;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进化的结果,B正确;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分解者不是食物链的成分,C错误;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错误。20.某些动物种群中存在自毒现象。比如蝌蚪密度高时会产生一种毒素,该毒素能限制蝌蚪的生长或增加蝌蚪死亡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产生的毒素是一种化学信息B.这种毒素对于动物自身生命活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C.这种毒素对于种群的繁殖具有一定的影响D.动物的自毒现象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选D。题中所述毒素是一种化学物质,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蝌蚪密度高时会产生一种毒素,该毒素能限制蝌蚪的生长或增加蝌蚪死亡率”可知,B、C正确;动物的自毒现象可以防止动物种群密度过高,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错误。21.复合式生态浮床技术将植物分布为两层,如图所示,并结合照明、通气等技术更好地对富营养化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复合式生态浮床能吸收过多的氮和磷,减少水体富营养化B.曝气头曝气可促进需氧微生物的有氧呼吸,有利于降解有机污染物C.复合式生态浮床能有效遮挡阳光,避免光线过强,温度过高,以促进藻类的繁殖D.复合式生态浮床技术对水体生态系统的修复,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解析】选C。复合式生态浮床能吸收过多的氮和磷,减少水体富营养化,A正确;曝气头曝气可促进需氧微生物的有氧呼吸,有利于降解有机污染物,B正确;复合式生态浮床能有效遮挡阳光,使光线不足,从而抑制藻类的繁殖,C错误;复合式生态浮床技术对水体生态系统的修复利用的是植物净化水体,这充分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D正确。22.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解析】选D。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破坏粮食作物,不能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以及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A、B错误;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由于食物不足,正在觅食,不是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C错误;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保护区内资源不足,需要外出觅食,D正确。23.因含N、P污染物的流入,妫水河爆发水华。研究人员在妫水河投放以藻类为食的罗非鱼控制水华,实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罗非鱼等动物和藻类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投放罗非鱼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投放罗非鱼加快清除妫水河中含N、P的污染物D.妫水河爆发水华,自我调节能力没有丧失【解析】选A。生物群落是指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除动植物之外,还包括微生物等其他生物,A错误;投放罗非鱼增加了生物的捕食链(罗非鱼捕食藻类),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正确;题图曲线显示投放罗非鱼后,与对照相比,妫水河中含N、P的污染物浓度清除时间变短,C正确;水华发生之后,一般不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可在一定时间内恢复正常,这是由于生态系统仍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24.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B.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利用群落演替规律C.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D.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是其物质循环加快的过程【解析】选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C错误。25.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某生态系统中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将增强该生态系统保持稳态的能力B.利用种群“S”形增长曲线的变化规律,渔业上捕鱼后应将其种群数量保留在K值左右C.“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有助于人口的年龄结构从衰退型逐步转变为稳定型D.利用“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将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解析】选C。引进外来物种,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以避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A错误;在“S”形增长曲线中,K/2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渔业上捕鱼后,为使鱼种群数量快速恢复,应将其种群数量保持在K/2值左右,B错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幼年个体增多,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年龄结构,使人口的年龄结构从衰退型逐步转变为稳定型,C正确;利用“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多级利用,提高了整体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产量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同时,随着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映种群大小的最常用指标是__________,其大小是由__________(填种群特征)直接决定的。(2)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呈“S”形曲线,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界的______________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物种个体数量的增加以个体______________为代价,从而维持着这种自然的平衡。
(4)据报道,某年欧洲老鼠数量极多,众多老鼠争相做出“自我牺牲”,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抵达北冰洋集体“自杀”,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反映种群大小的最常用指标是种群密度,其大小由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直接决定。(2)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呈“S”形曲线,其含义是在空间有限、资源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3)种群数量的增加要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界的空间和资源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物种个体数量的增加以个体重量的减小为代价,从而维持着这种自然的平衡。(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欧洲老鼠数量极多,众多老鼠争相做出“自我牺牲”,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抵达北冰洋集体“自杀”,这种现象属于“自疏现象”。答案:(1)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2)在空间有限、资源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3)空间和资源重量的减少(4)自疏现象27.(8分)(2020·浙江7月选考)一种当地从未分布的新杂草出现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对农作物造成了危害。回答下列问题:(1)当新杂草种群密度处于较长期的相对稳定阶段,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__________。若连续阴雨和低温的气候变化使该杂草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属于________调节因素。
(2)在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杂草属于__________层。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杂草种类发生改变后,生物群落是否发生了演替?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控制该杂草的种群密度,除了人工拔除杂草外,还可采取的化学措施有__________、生物措施有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增长方式、群落结构和演替及生物防治。(1)种群的“S”形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新杂草种群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阶段,说明其种群数量已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连续阴雨和低温的气候属于外源性调节因素。(2)陆生群落的垂直结构从上往下看有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杂草属于草本层。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该农田生态系统新生了一种杂草,但生物群落类型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该群落未发生演替。(3)要控制该杂草种群的密度,除了人工拔除外,还可进行化学防治,如施用除草剂(化学试剂),也可使用生物方法,如生物防治。答案:(1)环境容纳量外源性(2)草本未发生因为生物群落类型没有发生改变(3)施用除草剂生物防治【补偿训练】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乔木树种老年树成年树幼年树密度/株·hm-2%密度/株·hm-2%密度/株·hm-2%A1267100.000000B5031.065534.165634.78C504.95807.9288087.13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________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__________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________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C树种中的老年树、成年树所占比例较小,而幼年树所占比例较大,属于增长型。A树种全部为老年树,应为衰退型。B树种的各年龄期所占比例差别不大,属于稳定型。(2)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保证调查结论可靠。调查松鼠种群密度时,之所以采用标志重捕法,是由于松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3)演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取代,即可能因为后一群落中的物种处于优势地位,或者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答案:(1)C
A
B
(2)保证调查结论可靠标志重捕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3)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8.(10分)(2021·湖南适应性测试)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草食动物A、B和肉食动物C,C以A为食,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t0~t1的后期,A的种群数量增长减慢,最终停止增长,从种内和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
(2)t1~t2时,B的种群数量上升,原因是A种群的数量下降后可为B种群的生存腾出更多的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A的种群数量增加引起C的种群数量增加,C的种群数量增加又会抑制A的种群数量增加,这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调节。
(4)以上分析说明,捕食关系的存在能有效调节种群数量和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种间关系。(1)由曲线不难看出:由于种内竞争加剧以及捕食者数量增多,导致A种群数量增长减慢。(2)A种群的数量下降,可为B种群的生存腾出更多的生存空间和资源。(3)A种群数量的增加引起C种群数量的增加,C种群数量的增加又会抑制A种群数量的增加,这属于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4)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答案:(1)种内竞争加剧以及捕食者数量增多(2)生存空间和资源(3)负反馈(4)抵抗力稳定性29.(12分)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世界上很多的国家地区遭受了各种自然灾害侵袭,生态学家分析,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与环境的破坏有巨大联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引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中国政府做出了节能减排的承诺,倡导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2)有人猜想南方地区的旱灾与绿化过程中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桉树根系吸水能力极强,会减少地下水的储备,桉树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据调查,大面积桉树周围几乎不能生长其他植物,这是由于桉树与其他植物存在______________关系。
(3)品种单一的桉树林容易引发虫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部门准备引进一些青蛙来消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力电梯AMD-D2门机系统
- (完整版)《珠心算口诀表》
- 风力发电机组在极端气候下的结构健康监测考核试卷
- 饮料制造原材料采购管理考核试卷
- 银行间市场融资机制-洞察分析
-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化学试剂制备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税收信息化建设-洞察分析
- 渔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洞察分析
- 远程医疗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策略研究-洞察分析
- 原型理论与文学批评-洞察分析
- 明细账(三栏式)模板
- 正大天虹方矩管镀锌方矩管材质书
- 2024年山东鲁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妊娠剧吐伴酮症护理查房课件
- 200#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 单位洗车房管理制度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动力学全套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6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 河南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申请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