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robability概率论2023/12/296:462023/12/296:46确定性现象随机现象—
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大量观察或试验时,出现的结果有一定的规律性。
——称之为统计规律性。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大量重复试验中,其结果有统计规律性的现象。2023/12/296:46§1.1随机事件及其运算
1对某事物特征进行观察,统称试验。若它有如下特点,则称为随机试验。§1.1.1随机试验与事件
试验结果不止一个,但能明确所有结果;
试验前不能预知出现哪种结果。
可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随机试验用E
表示。2023/12/296:462样本空间——随机试验E
所有可能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记为Ω。
3样本空间的元素,即E
的直接结果,称为4随机事件——
的子集,记为A,B,…等。(它是满足某些条件的样本点所组成的集合。)样本点,记为
,且
={}。2023/12/296:46其中T1,T2
是该地区的最低与最高温度观察某地区每天最低与最高温度。观察总机9~10点之间接到的电话次数。有限样本空间无限连续样本空间投一枚硬币3次,观察正面出现的次数。例1
给出一组随机试验及相应的样本空间。无限离散样本空间2023/12/296:466基本事件
——仅由一个样本点组成的子集,它是随机试验的直接结果,每次试验必定发生且只可能发生一个基本事件。7必然事件——全体样本点组成的事件,记为
,
每次试验必定发生的事件。5随机事件发生——组成随机事件的某一个样本点发生。8不可能事件——不包含任何样本点的事件,记为
,每次试验必定不发生的事件。单点集全集空集2023/12/296:46A
随机事件的关系和运算类同集合的关系和运算
§1.1.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文氏图(Venndiagram)2023/12/296:46——A
包含于B
若事件A发生,
则事件B必定发生。
A
B
1.事件的包含2.事件的相等2023/12/296:46
事件A与事件B
至少有一个发生。—
A
与B
的和事件。
3.事件的和2023/12/296:46直接和补充AB2023/12/296:46事件A与事件B
同时发生。的积事件
——
的积事件——
—
A
与B
的积事件。
4.事件的积ΩABA∩B2023/12/296:46发生
事件A发生,但事件B
不发生。
—
A
与B
的差事件。5.事件的差2023/12/296:46
A
与B
互斥A、B不可能同时发生。AB6.事件的互斥(互不相容)A
与B
互斥2023/12/296:46—
A
与B
对立。每次试验,A与
B中有且只有一个发生。A称B
为A的对立事件(or逆事件),记为注意:“A
与B
对立”与“A
与B
互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7.事件的对立AB对立互斥2023/12/296:46例
掷一枚骰子,观察其出现的点数。记B——“点数不小于4”,C——“点数等于3”。则有
={1,2,3,4,5,6},B={4,5,6},C={3}。但要注意:B与C不是对立事件。说明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B∪C≠Ω于是有B∩C=
。2023/12/296:468.完备事件组若两两互斥,且则称为完备事件组,或称为的一个划分。直接和2023/12/296:46
吸收律
幂等律
差化积
重余律运算律对应事件运算集合运算2023/12/296:46
A-B:A发生但B不发生,A-AB:A发生但AB不发生。2023/12/296:46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对偶律运算顺序:
逆积和差,括号优先。
2023/12/296:46B
CABA
CA
分配律
图示A2023/12/296:46A
B
B红色区域黄色区域交例2
用图示法简化AA2023/12/296:46例3
化简事件解
原式2023/12/296:46例4
利用事件关系和运算表达多个事件的关系A,B,C
都不发生——
A,B,C
不都发生——2023/12/296:46例5
在图书馆中随意抽取一本书,表示数学书,表示中文书,表示平装书。——抽取的是精装中文版数学书。——精装书都是中文书。——非数学书都是中文版的,且中文版的书都是非数学书。则事件2023/12/296:46例6
甲、乙、丙三人各向目标射击一发子弹,以A、B、C分别表示甲、乙、丙命中目标,试用A、B、C的运算关系表示下列事件:29十二月2023事件的关系与运算记号概率论集合论Ω
样本空间,必然事件空间,全集Ф
不可能事件空集ω
样本点元素
A
随机事件子集合
A的逆事件A的余集
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完全和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一致,只是术语不同而已。2023/12/296:46
(-代数)设随机试验E的样本空间为,
记为E的一些事件作为元素所构成的集合,即集合族
,若
满足以下三条:(1)
(
包含必然事件);(2)任意A
,有(
对逆运算封闭);(3)任意Ai
,i=1,2…,则(
对可列并运算封闭)。事件域则称
为事件域(
-代数),称(
,
)为可测空间。联想:2023/12/296:46样本空间为构造如下事件:………
例7:在编号为1,2,…,n
的
n个元件中取一件,考虑元件的编号,则全体基本事件为则组成一个事件域。2023/12/296:46σ-代数有如下性质:1.2.对可列交运算封闭,若则有
证:2023/12/296:46投一枚硬币观察正面向上的次数
n=4040,
nH=2048,
fn(H)=0.5069
n=12000,
nH=6019,
fn(H)=0.5016n=24000,nH=12012,
fn(H)=0.5005频率稳定性的实例
蒲丰(Buffon)投币
皮尔森(Pearson)投币实例1投硬币2023/12/296:46
概率的统计定义1.2.2概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的n
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频率稳定地在某一常数p附近摆动,
且随n越大摆动幅度越小,则称p为事件A
的概率,记作P(A)。对本定义的评价优点:直观易懂缺点:粗糙模糊不便使用29十二月2023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概率空间
1933年,前苏联著名的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在《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一书中提出了概率的公理化体系,第一次把概率论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上,使概率论成为了一门严谨的数学分支,将它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并不考虑每一个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是如何定义的(它依赖于每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的结构),而是强调作为一个整体,概率P(A)本身应满足的一些必要条件——三条公理。29十二月2023
定义(概率):设(Ω,)是一可测空间,对定义在
上的实值集函数P(A),满足1)
非负性公理:对
2)
规范性公理:P(Ω)=1;3)
可列可加性公理:对
有称P是(Ω,)上的概率(测度),P(A)是事件A的概率,称三元组(Ω,,P)为概率空间。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注:可列可加性不能推广到任意可加性,后面会举例说明。两两互斥直接和2023/12/296:46联想:三元组(Ω,,P)函数函数两要素P概率的性质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性质1证明:
由概率的可列可加性得:
由概率的非负性知,,故由上式可知注: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但反之不然!!!!。后面会举例说明。第一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性质2(有限可加性)
设是两两互斥的事件,则有
证明:由概率的可列可加性得:
直接和证明:
性质3设是两个事件,若,则有推论:设A,B是任意两个事件,则有提示:第一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证明:
性质4推论:提示:
性质4在概率的计算上很有用,如果正面计算事件A的概率不容易,而计算其对立事件的概率较易时,可以先计算,再计算P(A).
性质4对任一事件A,有
29十二月2023P(A∪B)=P(A)+P(B)–P(AB)性质5(加法公式):P(A∪B)=P(A)+P(B)–P(AB)证:
∵A∪B=(A–B)∪(B–A)∪AB,且A–B,B–A与AB两两互斥,∴P(A∪B)=P(A–B)+P(B–A)+P(AB)….①∵P(A–B)=P(A)–P(AB)…....…②同理可得,P(B–A)=P(B)–P(AB)……………..③将②、③代入①,得29十二月2023=P(A)+P(B)+P(C)–P(AB)–P(AC)–P(BC)+P(ABC)推论1三个事件和的概率P(A∪B∪C)=P(A)+P(B)+P(C)–P(AB)–P(AC)–P(BC)+P(ABC)证:
P(A∪B∪C)=P[A∪(B∪C)]=P(A)+P(B∪C)
–P[A(B∪C)]=P(A)+[P(B)+P(C)–P(BC)]–P(AB∪AC)=P(A)+P(B)+P(C)–P(BC)–[P(AB)+P(AC)–P(ABC)]
29十二月2023推论2(加奇减偶公式)(右端共有项。)
加法公式总结
事件互斥时的加法公式
事件相容时的加法公式
ABB29十二月2023性质6:
性质7:
从上连续,右极限从下连续,左极限29十二月2023性质8:概率具有次可加性证明:2023/12/296:46例1
小王参加“智力大冲浪”游戏,他能答出甲、乙二类问题的概率分别为0.7和0.2,
两类问题都能答出的概率为0.1,
求小王解
设事件A,B分别表示“能答出甲,乙类问题”(1)(1)答出甲类而答不出乙类问题的概率;
(2)至少有一类问题能答出的概率;
(3)两类问题都答不出的概率。(2)(3)例2解
2023/12/296:46例3
设A,B满足P(A)=0.6,P(B)=0.7,
在何条件下,
P(AB)取得最大(小)值?最大(小)值是多少?解:最小值在时取得。——最小值——最大值最大值在时取得。
常常把这样的试验结果称为“等可能的”。试验结果你认为哪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2023/12/296:4623479108615
例如,一个袋子中装有10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球。将球编号为1-10.把球搅匀,蒙上眼睛,从中任取一球。10个球中的任一个被取出的机会是相等的,均为1/10。2023/12/296:46则称E为古典概型,也叫等可能概型。定义若某实验E满足(1)有限性:样本空间(2)等可能性:2023/12/296:46一古典概型的定义抛一枚硬币三次
抛三枚硬币一次Ω1={正正正,
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
正反反,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
此样本空间中的样本点等可能。Ω2={三正,二正一反,二反一正,三反}
此样本空间中的样本点不等可能。.
Ω2
中样本点(二正一反)是(三正)的三倍。
注意2023/12/296:46这样就把求概率问题转化为计数问题。
定义:
设实验E是古典概型,其样本空间Ω由个样本点组成,事件A由个样本点组成。则定义事件A的概率为:称此概率为古典概率,这种确定概率的方法称为古典方法。
A包含的样本点数
P(A)==
Ω中的样本点总数2023/12/296:462023/12/296:46例1
从装有外形完全一样的红、白、黑三个球的口袋中任取两球。就下列两种情形,求取到一个红球和一个白球的概率:(1)不放回抽样的场合;(2)有放回抽样的场合。
解:用一个“颜色对”表示所取出的两个球。记A——取到一个红球和一个白球。(1)不放回抽样的场合〔方法一〕考虑取球的顺序={(红,白),(红,黑),(白,红),
(白,黑),(黑,红),(黑,白)},A={(红,白),(白,红)},2023/12/296:46例1
从装有外形完全一样的红、白、黑三个球的口袋中任取两球。就下列两种情形,求取到一个红球和一个白球的概率。(1)不放回抽样的场合〔方法二〕不考虑取球的顺序
={(红,白),(红,黑),(白,黑)},
这两种方法的不同点主要在于所选取的样本空间不同。虽然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却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说明对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只要所使用的方法正确,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方法一〕考虑取球的顺序A={(红,白)},2023/12/296:46例1
从装有外形完全一样的红、白、黑三个球的口袋中任取两球。就下列两种情形,求取到一个红球和一个白球的概率;(1)不放回抽样的场合(2)有放回抽样的场合。A={(红,白),(白,红)},={(红,红),(红,白),(红,黑),(白,红),
(白,白),(白,黑),(黑,红),(黑,白),(黑,黑)},2023/12/296:46
二计数方法1、加法原理(分类计数)
完成一件工作有
k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有
n1
种
方法,第二种方式有
n2
种方法,…,第
k种方式有
nk
种方法。无论通过哪一种方法,都可以完成这件工作,则完成这件工作的方法总数为:n1+n2+…+nk
。
2、乘法原理(分步计数)完成一件工作有k个步骤,第一步有n1
种方法,第二步有n2
种方法,…,第k步有nk
种方法。必须经过每一个步骤,才算完成这件工作,则完成这件工作的方法总数为:n1
n2
…
nk
。
方法相加方法相乘注: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区别是:前者经过一步,就可以完成一件工作;而后者必须经过k步之后,才能完成一件工作。2023/12/296:46
3、排列从含有n个不同元素的总体中取出k个元素进行排列,既要考虑到取出的元素,又要顾及到取元素的顺序。(1)可重复排列
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有放回地取出k个元素,按照所取元素的顺序进行排列,这种排列称为可重复排列。有放回抽样
由于每次选取一个元素时,都是在全体n个元素中进行的,都有n种取法。根据乘法原理,可重复排列的不同排列种数为:n
n
…
n=nk
。
2023/12/296:46(2)选排列
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不放回地取出k个元素(kn),按照所取元素的顺序进行排列,这种排列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k个元素的选排列。不放回抽样
由于每选出一个元素以后,元素的总数就减少一个。根据乘法原理,选排列的不同排列种数记作:例、电话号码是0943665××××,后面每个数字来自0~9这10个数,问可以产生多少个不同的电话号码?若要求最后4个数字不重复,则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电话号码?094366510101010×××=104分析:分4步完成=504010987×××又例如,4个同学争夺3项竞赛冠军,冠军获得者共有几种可能情况?解:完成这件事情可分三步:(1)第一项冠军有4种可能;(2)第二项冠军有4种可能;(3)第三项冠军有4种可能。所以可能情况有:4×4×4=(种)。n个球随机地放入N个盒中,共有
种放法?2023/12/296:46例、
五名学生报名参加四项体育比赛,(1)每人限报一项,报名方法的种数有多少?(2)又他们争夺这四项比赛的冠军,获得冠军的可能性有多少种?解:(1)5名学生中任一名均可报其中的任一项,因此每个学生都有4种报名方法,5名学生都报了项目才能算完成这一事件故报名方法种数为4×4×4×4×4=种。(2)每个项目只有一个冠军,每一名学生都可能获得其中的一项获军,因此每个项目获冠军的可能性有5种故有5×5×5×5=种。n个球随机地放入N个盒中,共有
种放法?2023/12/296:462023/12/296:464、组合
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不放回地取出k个元素(kn),不考虑元素取出的顺序,而将它们并成一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k个的组合,不同的组合种数记作:
不放回抽样
注:排列与组合的区别是:前者与次序有关,而后者与次序无关。2023/12/296:46
解排列组合问题时,当问题分成互斥各类时,根据加法原理,可用分类法;当问题考虑先后次序时,根据乘法原理,可用位置法,排列中“相邻”问题可采用捆绑法;“分离”问题可用插空法等。三排列组合问题的解题策略一.特殊位置优先策略例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奇数。解:由于末位和首位有特殊要求,应该优先安排这两个位置.(1)先排末位共有___
(2)然后排首位共有___(3)最后排其它位置共有___由分步计数原理得=2882023/12/296:46二.相邻元素捆绑策略例2.7人站成一排,其中甲乙相邻且丙丁相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甲乙丙丁由分步计数原理可得共有种不同的排法。=480解:可(1)先将甲乙两元素捆绑成整体并看成一个复合元素,(2)同时丙丁也看成一个复合元素,(3)再与其它元素进行排列,(4)同时对相邻元素内部进行自排。
2023/12/296:46三.不相邻问题插空策略例3.一个晚会的节目有4个舞蹈,2个相声,3个独唱,舞蹈节目不能连续出场,则节目的出场顺序有多少种?解: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排2个相声和3个独唱共有
种,第二步将4舞蹈插入第一步排好的5个元素中间包含首尾两个空位共有种
不同的方法
由分步计数原理,节目的不同顺序共有
种相相独独独2023/12/296:46四.多排问题直排策略例4.8人排成前后两排,每排4人,其中甲乙在前排,丁在后排,共有多少排法解:8人排前后两排,相当于8人坐8把椅子,可以把椅子排成一排.先在前4个位置排甲乙两个特殊元素有____种,再排后4个位置上的特殊元素有_____种,其余的5人在5个位置上任意排列有____种,则共有_________种.前排后排2023/12/296:46例1.(1)6本不同的书分给5名同学,每
人一本,有多少种不同分法?(2)5本相同的书分给6名同学,每人至多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3)6本不同的书全部分给5名
同学每人至少一本,有多
少种不同的分法?四分配问题举例2023/12/296:46例1(5)6本不同的书分给甲、乙、丙3名同学,每人两本,有多少种不同分法?(4)6本不同的书分给3名同学,甲1本、乙2
本、丙3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分配问题2023/12/296:46例2:(1)7个相同的小球,任意放入4个不同的盒子中,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分配问题解:相当于将7个小球用3块隔板分成4份隔板法2023/12/296:46例2:(2)7个相同的小球,任意放入4个不同的盒子中,每个盒子至少有1个小球的不同放法有多少种?分配问题解:将7个小球用3块隔板分成4份,但盒子又不能空。隔板法2023/12/296:462023/12/296:46五古典概型计算举例例2设有N件产品,其中有M件次品,现从这N件中任取n件,求其中恰有k件次品的概率。上式即为超几何分布的概率公式。解:令A={恰有k件次品}次品M件正品……N-M件2023/12/296:462023/12/296:46例3(分组问题)将一幅52张的扑克牌平均地分给四个人,分别求有人手里分得13张黑桃及有人手里有4张A牌的概率各为多少?解:令A={有人手里有13张黑桃},B={有人手里有4张A牌}2023/12/296:462023/12/296:462023/12/296:462023/12/296:46解:下列解法是错误的设A=每一节车厢内至少有一个旅客第一步选n人第二步选剩余n-k人1
21
2情形一1车厢情形二1车厢重复!!!元素流动2023/12/296:46
从52张扑克牌中任取13张,求至少有两种4张同号的概率。例7重复了!!!!
第一步第二步情形1情形2情形32023/12/296:46
例8
掷两枚均匀的骰子,求出现的点数之和等于3的概率。
[错解]
考虑两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之和。记A——出现的点数之和等于3,则
={2,3,…,12};={3},
[错因]
在样本空间
={2,3,…,12}中,各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是不一定相同的。例如,数值2只有当掷出的点数分别为(1,1)时才会出现,而数值3在掷出的点数分别为(1,2)和(2,1)时都会出现,其出现的可能性时
2/36。因而数值2和3出现的可能性是不同的。√2023/12/296:461.2.4几何概型
在计算古典概率时,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1)样本空间有限;(2)每个可能的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如果突破古典概型的第一个限制,而保留其第二个限制,就是几何概型。例如,从区间[0,1]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
,则这个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
=:01=[0,1]。它是由无限个样本点组成的,而数
是从闭区间[0,1]中“等可能”地抽取的,所以它是一个几何概型的随机试验。
如果一个随机试验相当于从直线、平面或空间的某一区域Ω任取一点,而所取的点落在Ω中任意两个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相等的子区域内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则称此试验模型为几何概型,对于任意有度量的子区域,,定义事件“任取一点落在区域A内”发生的概率为定义2023/12/296:46例1(会面问题)甲乙两人约定于9时到10时之间在某地会面,先到的等20分钟,过时离去.假定每个人在指定的1小时内的任一时刻到达是等可能的,求这两人能会面的概率.解设X、Y分别表示甲乙两人的到达时刻,从9时算起,单位取分钟,则两人会面的条件是20602060yxAΩ2023/12/296:462023/12/296:46
则针在平面中的位置可以用数对(,x)来表示。于是
={(,x):0,0x}。
xa
l例2(投针问题)平面上有一簇平行线,它们之间的距离都等于a(a>0),向此平面任意投一长度为l(l<a)的针,试求此针与任一平行线相交的概率。解
记A——针与一条平行线相交。设x——针的中心点M到最近的一条平行线的距离,
——针与此平行线的交角,如果事件A发生,即针与一条平行线相交,则针的中点M
到最近的一条平行线的距离x
必须满足:0xsin,2023/12/296:46
于是,A={(,x):0,0xsin。
xa
l
x
x
0/2
A
x=sin
x1={(,x):0,0x}。2023/12/296:46且
N越大,近似的程度就越高。
应用
——计算圆周率
设投了
N次中有
k次与平行线相交,则由频率的稳定性,知:当
N充分大时,k可以用计算机模拟,这种方法称为蒙特-卡洛法2023/12/296:46例3如果A=
,则P(A)=0。反之不然。反例考虑下面的几何概型问题。从区间
[0,1]中随机地取出一的数,求这个数恰好是的概率。记事件A——取到的数恰好是,样本空间
=[0,1],μ()=1;事件A={}(即A是一个单点集),μ(A)=0。但是,A。同样,概率为“1”的事件,也并不一定是必然事件。P(A)=1/6,例如,掷一颗均匀骰子,A={掷出2点},
B={掷出偶数点},P(A|B)=?掷骰子已知事件B发生,此时试验所有可能结果构成的集合就是B,于是P(A|B)=1/3.B中共有3个元素,它们的出现是等可能的,其中只有1个在集A中,2023/12/296:46
若事件B已发生,则为使A也发生,试验结果必须是既在B中又在A中的样本点,即此点必属于AB.由于我们已经知道B已发生,故B变成了新的样本空间,于是有(1)。
为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的条件概率。定义设A、B是两个事件,且P(B)>0,则称(1)2023/12/296:462023/12/296:46可以证明,对于事件
B(P(B)>0),条件概率
P(
|B)也满足概率的三条公理:
(1)规范性:P(|B)=1;(2)非负性:
P(A|B)0;(3)可列可加性:设A1,A2,…
,An,…是可数个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则2023/12/296:46
由此出发,也可以推导出条件概率的一些性质,如:
条件概率满足普通概率的一切性质,因为条件概率也是概率,满足概率的三条公理!
P(|B)=0;P(AB)=1–P(A|B);
P(A1∪A2|B)=P(A1|B)+P(A2|B)–P(A1A2|B)2)从加入条件后改变了的情况去算(古典概型)
条件概率的计算1)用定义计算:P(B)>0
掷骰子例:A={掷出2点},
B={掷出偶数点}P(A|B)=B发生后的缩减样本空间所含样本点总数在缩减样本空间中A所含样本点个数2023/12/296:46例1
掷两颗均匀骰子,已知第一颗掷出6点,问“掷出点数之和不小于10”的概率是多少?解法1:解法2:解:设A={掷出点数之和不小于10}B={第一颗掷出6点}应用定义在B发生后的缩减样本空间中计算2023/12/296:46注意P(AB)与P(A|B)的区别!例2
甲乙两厂共同生产1000个零件,其中300件是乙厂生产的.而在这300个零件中,有189个是标准件,现从这1000个零件中任取一个,问这个零件是乙厂生产的标准件的概率是多少?所求为P(AB).B={零件是乙厂生产}设A={是标准件}若改为“发现它是乙厂生产的,问它是标准件的概率是多少?”求的是P(A|B).!!!!!!2023/12/296:462023/12/296:46例3
袋中有三件产品,其中有两件正品、一件次品。现从中随机地取出一件产品,不放回,再随机地取一件产品,求(1)第一次取时,取到正品的概率;(2)第二次取时,取到正品的概率;(3)两次都取到正品的概率;(4)已知第一次取到正品的条件下,第二次又取到正品的概率。解:这是一个古典概型的问题。每取两件产品将构成一个样本点。为叙述方便,将各产品进行编号。并设“1”号、“2”号产品是正品,“3”号产品是次品。
用一个数对
表示先后两次所取出的产品号。
记A——第一次取时,取到正品;B——第二次取时,取到正品。则2023/12/296:46
记A——第一次取时,取到正品;B——第二次取时,取到正品。(1)第一次取时,取到正品的概率;(2)第二次取时,取到正品的概率;(3)两次都取到正品的概率;(4)已知第一次取到正品的条件下,第二次又取到正品的概率。
={(1,2),(1,3),(2,1),(2,3),(3,1),(3,2)},
A={(1,2),(1,3),(2,1),(2,3)},B={(1,2),(2,1),(3,1),(3,2)},AB={(1,2),(2,1)}。
2023/12/296:46例4
据统计甲、乙两城市在一年中雨天的比例为:甲城市占20%,乙城市占18%,两城市同时下雨占12%。求下列百分比:(1)只有甲城市下雨;(2)只有一个城市下雨;(3)至少有一个城市下雨;(4)两城市都不下雨;(5)在乙城市下雨的条件下,甲城市也下雨;(6)在甲城市下雨的条件下,乙城市也下雨。
解记A——甲城市下雨;B——乙城市下雨。则P(A)=20%=0.2,P(B)=18%=0.18;P(AB)=12%=0.12。2023/12/296:46记A——甲城市下雨;B——乙城市下雨。则P(A)=20%=0.2,P(B)=18%=0.18;P(AB)=12%=0.12。(2)只有一个城市下雨;(3)至少有一个城市下雨;P(A∪B)=P(A)+P(B)–P(AB)=0.26=26%(4)两城市都不下雨;2023/12/296:46记A——甲城市下雨;B——乙城市下雨。则P(A)=20%=0.2,P(B)=18%=0.18;P(AB)=12%=0.12。(5)在乙城市下雨的条件下,甲城市也下雨;P(A|B)=P(AB)/P(B)=2/3(6)在甲城市下雨的条件下,乙城市也下雨。P(B|A)=P(AB)/P(A)=0.62023/12/296:46例5设有
件产品包含有
件次品,从中任取2件,求(1)有一件是次品时,另一件也是次品的概率;(2)至少一件是次品的概率。解:这类题型关键是掌握事件符号的设定。设2023/12/296:46例5设有
件产品包含有
件次品,从中任取2件,求(1)有一件是次品时,另一件也是次品的概率;(2)至少一件是次品的概率。另解:有顺序不放回抽样由条件概率的定义:即若P(B)>0,则P(AB)=P(B)P(A|B)(2)而P(AB)=P(BA)1.3.2乘法公式若已知P(B),P(A|B)时,可以反求P(AB)。将A、B的位置对调,有故P(A)>0,则P(AB)=P(A)P(B|A)(3)若
P(A)>0,则P(BA)=P(A)P(B|A)记忆:左边的概率乘以右边的以左边为条件的概率。即若P(B)>0,则P(BA)=P(B)P(A|B)(2)2023/12/296:462023/12/296:46记忆:左边有多少事件,就以这些事件的交做条件设事件A1,A2,…,An
满足P(A1A2…An
1
)
>0,则P(A1A2…An)
=P(A1)
P(A2|A1)
P(A3|A1A2)…P(An|A1A2…An
1)证∵A1
A1A2...A1A2…An
1,P(A1A2…An
1
)
>0,
∴P(A1)
P(A1A2)…P(A1A2…An
1)0
乘法公式用于求积事件的概率
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将要举行,5个球迷好不容易才搞到一张入场券.大家都想去,只好用抽签的方法来解决.
入场券5张同样的卡片,只有一张上写有“入场券”,其余的什么也没写.将它们放在一起,洗匀,让5个人依次抽取.“先抽的人当然要比后抽的人抽到的机会大.”后抽比先抽的确实吃亏吗?
2023/12/296:46
到底谁说的对呢?让我们用概率论的知识来计算一下,每个人抽到“入场券”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大家不必争先恐后,你们一个一个按次序来,谁抽到‘入场券’的机会都一样大.”“先抽的人当然要比后抽的人抽到的机会大.”2023/12/296:46我们用Ai表示“第i个人抽到入场券”
i=1,2,3,4,5.显然,P(A1)=1/5,P()=4/5第1个人抽到入场券的概率是1/5。也就是说,则
表示“第i个人未抽到入场券”2023/12/296:46因为若第2个人抽到了入场券,第1个人肯定没抽到.
也就是要想第2个人抽到入场券,必须第1个人未抽到,由于由乘法公式计算得:
P(A2)=(4/5)(1/4)=1/52023/12/296:46
这就是有关抽签顺序问题的正确解答。
同理,第3个人要抽到“入场券”,必须第1、第2个人都没有抽到.因此
继续做下去就会发现,每个人抽到“入场券”的概率都是1/5。抽签不必争先恐后。也就是说,=(4/5)(3/4)(1/3)=1/52023/12/296:462023/12/296:46例6
某人忘记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因而随意地拨号。求他拨号不超过三次而接通所需电话的概率。
解记A——拨号不超过三次,而接通所需电话
Ai——第i次拨号接通所需电话,i=1,2,3。[方法一]
分解事件A(直接和)
∵
A=A1
∪
A1A2
∪
A1
A2A3
,且
A1
,
A1A2
,
A1
A2A3
两两互斥。
2023/12/296:46例6
某人忘记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因而随意地拨号。求他拨号不超过三次而接通所需电话的概率。解记A——拨号不超过三次,而接通所需电话
Ai——第i次拨号接通所需电话,i=1,2,3。[方法二]利用对立事件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主要用于计算比较复杂事件的概率,它们实质上是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的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直接和P(A+B)=P(A)+P(B)A、B互斥乘法公式P(AB)=P(A)P(B|A)P(A)>01.3.3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2023/12/296:46例有三个箱子,分别编号为1,2,3,1号箱装有1个红球4个白球,2号箱装有2红3白球,3号箱装有3红球.某人从三箱中任取一箱,从中任意摸出一球,求取得红球的概率.解:记
Ai={球取自i号箱},
i=1,2,3;
B={取得红球}即B=A1B+A2B+A3B,
且A1B、A2B、A3B两两互斥B发生总是伴随着A1,A2,A3之一同时发生,运用加法公式得123完备事件组P(B)=P(A1B)+P(A2B)+P(A3B)2023/12/296:46
将此例中所用的方法推广到一般的情形,就得到在概率计算中常用的全概率公式。对求和中的每一项运用乘法公式得P(B)=P(A1B)+P(A2B)+P(A3B)代入数据计算得:P(B)=8/152023/12/296:46
设Ω为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A1,A2,…,An是两两互斥的事件,且有P(Ai)>0,i=1,2,…,n,称满足上述条件的A1,A2,…,An为完备事件组。则对任一事件B,有
全概率公式2023/12/296:46
在较复杂情况下直接计算P(B)不易,但B总是伴随着某个Ai出现,适当地去构造这一组Ai往往可以简化计算。全概率公式的来由,不难由上式看出:“全”部概率P(B)被分解成了许多部分之和。它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在于:2023/12/296:46
某一事件B的发生有各种可能的原因(i=1,2,…,n),如果B是由原因Ai所引起,则B发生的概率是
每一原因都可能导致B发生,故B发生的概率是各原因引起B发生概率的总和,即全概率公式。P(BAi)=P(Ai)P(B|Ai)全概率公式.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由因求果2023/12/296:462023/12/296:46例7
口袋中有10张卡片,其中2张是中奖卡,三个人依次从口袋中摸出一张(摸出的结果是未知的,且不放回),求第一、二、三人分别中奖的概率。解:设三个人摸卡中奖事件分别为轮到第二人摸时,轮到第三人摸时,2023/12/296:46例8
袋中有三件产品,其中有两件正品、一件次品。现从中随机地取出一件产品,不放回,再随机地取一件产品,求(1)第一次取时,取到正品的概率;(2)已知第一次取到正品的条件下,第二次又取到正品的概率。(3)两次都取到正品的概率;(4)第二次取时,取到正品的概率;
解:记A——第一次取时,取到正品;B——第二次取时,取到正品。则该球取自哪号箱的可能性最大?实际中还有下面一类问题,“已知结果求原因”。
这一类问题在实际中更为常见,它所求的是条件概率,是已知某结果发生条件下,求各原因发生可能性大小。
某人从任一箱中任意摸出一球,发现是红球,求该球是取自1号箱的概率。1231红4白或者问:2023/12/296:46
某人从任一箱中任意摸出一球,发现是红球,
求该球是取自1号箱的概率.记Ai={球取自i号箱},i=1,2,3;
B={取得红球}求P(A1|B)运用全概率公式计算P(B)将这里得到的公式一般化,就得到贝叶斯公式1231红4白?2023/12/296:462023/12/296:46
该公式于1763年由贝叶斯(Bayes)给出。它是在观察到事件B已发生的条件下,寻找导致B发生的每个原因的概率。
贝叶斯公式
设A1,A2,…,An是两两互斥的事件,且P(Ai)>0,i=1,2,…,n,另有一事件B,它总是与A1,A2,…,An之一同时发生,则完备事件组由果寻因2023/12/296:46例9保险公司认为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易出事故者,第二类则是安全者。统计表明,易出事故者在一年内发生事故的概率为0.4,而安全者的概率只有0.2,第一类与第二类的比例为3:7。现有一个人来投保,(1)该人在投保后一年内出事故的概率有多大?(2)假如某人在投保后一年内出了事故,他是易出事故者的概率是多少?解:记A=易出事故者,B=投保后一年内出事故应用举例——肠癌普查事件B表示检查为阳性。设事件A表示被查者患肠癌,某患者检查反应为阳性,试判断该患者是否已患肠癌?已知肠镜检查效果如下:由Bayes公式得2023/12/296:46
如果不做检查,抽查一人,他是患者的概率为
患者阳性反应的概率是0.95,若检查后得阳性反应,则根据检查得来的信息,此人是患者的概率为P(A|B)=0.087
说明这种检查对于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肠癌有意义。从0.005增加到0.087,将近增加约18倍。1.这种肠镜检查对于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癌症有无意义?P(A)=0.005
;2023/12/296:462.检出阳性是否一定患有肠癌?
试验结果为阳性,此人确患肠癌的概率为
P(A|B)=0.087
即使检出阳性,尚可不必过早下结论有癌症,这种可能性只有8.7%,此时医生常要通过再检查来确认。由以上公式再计算两次可得:若第三次检查是阳性,就有90%以上的把握认定此人患有癌症。2023/12/296:46
在贝叶斯公式中,P(Ai)和P(Ai|B)分别称为原因的先验概率(经验)和后验概率。
P(Ai)(i=1,2,…,n)是在没有进一步信息(不知道事件B是否发生)的情况下,人们对诸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当有了新的信息(知道B发生),人们对诸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P(Ai
|B)有了新的估计。贝叶斯公式从数量上刻划了这种变化。2023/12/296:46
在不了解案情细节(事件B)之前,侦破人员根据过去的前科,对他们作案的可能性有一个估计,设为
比如原来认为作案可能性较小的某丙,现在变成了重点嫌疑犯。例如,某地发生了一个案件,怀疑对象有甲、乙、丙三人.丙乙甲P(A1)P(A2)P(A3)
但在知道案情细节后,这个估计就有了变化。P(A1
|B)知道B发生后P(A2
|B)P(A3
|B)最大偏小2023/12/296:46显然P(A|B)=P(A)
这就是说,已知事件B发生,并不影响事件A发生的概率,这时称事件A、B独立。§1.4
独立性A={第二次掷出6点},B={第一次掷出6点},先看一个例子:将一颗均匀骰子连掷两次,设2023/12/296:46由乘法公式知,当事件A、B独立时,有
P(AB)=P(A)P(B)用P(AB)=P(A)P(B)刻划独立性,比用
P(A|B)=P(A)或
P(B|A)=P(B)
更好,它不受P(B)>0或P(A)>0的制约。P(AB)=P(B)P(A|B)2023/12/296:46若两事件A、B满足
P(AB)=P(A)P(B)则称A、B独立,或称A、B相互独立。两事件独立的定义2023/12/296:46补充:独立积两个独立事件的积称为独立积。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去判断两事件是否独立。
由于“甲命中”并不影响“乙命中”的概率,故认为A、B独立。甲、乙两人向同一目标射击,记
A={甲命中},B={乙命中},A与B是否独立?例如(即一事件发生与否并不影响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2023/12/296:46一批产品共n件,从中抽取2件,设
Ai={第i件是合格品}i=1,2若抽取是有放回的,则A1与A2独立。因为第二次抽取的结果受到第一次抽取的影响。又如:因为第二次抽取的结果不受第一次抽取的影响。若抽取是无放回的,则A1与A2不独立。2023/12/296:46假定若“事件A
与事件
B
相互独立”则“事件A
与事件
B
相容”。结论:概率为正的两个事件A与B:若独立则相容。逆否命题成立,即:概率为正的两个事件A与B:若互斥则不独立。但逆命题不成立!!!2023/12/296:46反例:袋中有三件产品,其中有两件正品、一件次品。现从中随机地取出一件产品,不放回,再随机地取一件产品,记A=第一次取出正品,B=第二次取出正品,则逆命题不成立:概率为正的两个事件A与B:若相容则独立。
问:能否在样本空间Ω中找两个事件,它们既相互独立又互斥?这两个事件就是
Ω和P(Ω)=P()P(Ω)=0与Ω独立且互斥不难发现,与任何事件都独立。2023/12/296:46=P(A)[1-P(B)]=P(A)P()=P(A)-P(AB)P(A
)=P(A-A
B)A、B独立故A与独立。概率的性质=P(A)-P(A)P(B)证明:仅证A与独立容易证明,若两事件A、B独立,则
也相互独立。2023/12/296:46两独立事件任意取逆后仍然独立。定义三事件A,B,C
相互独立是指下面的关系式同时成立:注:1)不能由关系式(1)推出关系式(2),反之亦然2)仅满足(1)式时,称A,B,C
两两独立(1)(2)A,B,C
相互独立A,B,C
两两独立2023/12/296:462023/12/296:46(1)P(AB)=P(A)P(B),P(AC)=P(A)P(C),P(BC)=P(B)P(C),(2)P(ABC)=P(A)P(B)P(C),
反例(1)
有一个均匀的四面体,其第一面染成红色,第二面染成绿色,第三面染成蓝色,第四面同时染成红、绿、蓝三种颜色。掷一次该四面体。记A——出现红色,B——出现绿色,C——出现蓝色,则由古典概率的定义知:即事件A、B、C两两相互独立。2023/12/296:46(1)P(AB)=P(A)P(B),P(AC)=P(A)P(C),P(BC)=P(B)P(C),(2)P(ABC)=P(A)P(B)P(C),
反例(2)
有一个均匀的八面体,其第一、二、三、四面染成红色,第一、二、三、五面染成绿色,第一、六、七、八面染成蓝色。掷一次该八面体。记A——出现红色,B——出现绿色,C——出现蓝色,则由古典概率的定义知:由此可见,定义中的两个条件(四个公式)都是必须的。定义n个事件A1,A2,…,
An
相互独立是指下面的关系式同时成立:2023/12/296:46若n个事件A1,A2,…,
An
相互独立,将这
n
个事件任意分成k
组,同一个事件不能同时
属于两个不同的组,则对每组的事件进行求
和、积、差、逆等运算所得到的k
个事件也相互独立。例1已知事件A,B,C
相互独立,证明事件与也相互独立。证2023/12/296:462023/12/296:46
例2设0<P(B)<1,且。求证:事件A与B相互独立。证
P(A)=P(B)P(A|B)+P(
B)P(A|
B)=P(A|B)(P(B)++P(
B))=P(A|B)
方法一方法二n个独立事件和的概率公式:设事件相互独立,则
P(A1∪…∪An)也相互独立
也就是说,n个独立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1减去各自逆事件概率的乘积。2023/12/296:462023/12/296:46例3已知P(A)=P(B)=P(C)=a,就下列的不同情况计算概率P(A+B+C):(1)事件A、B、C两两互斥;(2)事件A、B、C相互独立;(3)事件A、B、C构成完备事件组;(4)事件A、B相互独立,且A+BC。
解(1)∵事件A、B、C两两互斥,即AB=AC=BC=,∴P(A+B+C)=P(A)+P(B)+P(C)=3a
(有限可加性);(2)∵事件A、B、C相互独立,(3)∵A+B+C=,∴P(A+B+C)=P(
)=1;(4)∵事件A、B相互独立,且A+BC,
∴P(AB)=P(A)P(B),且A+B+C=A+B,于是,P(A+B+C)=P(A+B)=P(A)+P(B)–P(AB)=例4图中开关a、b、c开或关的概率都是0.5,且各开关是否关闭相互独立。求灯亮的概率以及若已见灯亮,开关a与b同时关闭的概率。解:令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汽车知识技能大赛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经济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二级消防工程师模拟练习及答案
- 2025年低压电工作业安全生产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安徽初级保育员理论及技能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竞赛考试题库80题及答案
- 2025年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语音合成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原则考核试卷
- 医药行业风险管理中的新兴技术影响分析考核试卷
- 专科护理人文关怀教育考核试卷
- 浙江省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质量验收记录
- 自编田径校本课程
- COPD急诊救治流程
- 装修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范本
-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直接判定清单(指南)
- 食堂食材配送服务方案完整版
- 2023北京11区初三一模英语试题专项汇编(含答案):阅读CD篇
- 电气照明系统运行试验记录(二)
- 阿那亚案例详细分析
- GB/T 42158-2023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微沟槽和棱锥式针结构的描述和测量方法
-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整章单元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