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市南康中学2024届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南康市南康中学2024届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南康市南康中学2024届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南康市南康中学2024届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南康市南康中学2024届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康市南康中学2024届高考生物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为某细胞膜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常用鸡、猪的成熟红细胞,放在清水中涨破后,可通过差速离心的方法收集到较为纯净的细胞膜B.细胞间的识别与①有关,细胞癌变后①含量增加C.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呈现亮-暗-亮三层,说明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组成D.如果图示为红细胞膜,则O2的运输方向是A→B或B→A;如果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向只有B→A2.某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人群中的发病率为4%,下图为该遗传病的一个家系图,其中已知I-3为纯合子,I-1、II-6和II-7因故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该家系中此遗传病的正常基因频率为80%C.通过比较III-10与Ⅰ-3或Ⅱ-5的线粒体DNA序列可判断他与该家系的血缘关系D.II-8与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一个患该病女孩的概率是1/243.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总量)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砍伐强度%生物量/(t•hm-2)龄组/年1.02.93.06104.15.736.64207.548.099.083010.8711.1012.12A.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B.该表格信息还不足以反映出砍伐强度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C.人工林的恢复力稳定性要比自然林的恢复力稳定性差很多D.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不能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B.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植物表皮细胞在细胞壁上形成具有保护功能的角质层5.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提供了直接证据B.在感染宿主细胞后都采用了搅拌离心的方法C.繁殖出的子代病毒类型都取决于提供蛋白质的株系D.都是将各种成分分开,单独研究每种成分的作用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弱B.向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该系统的稳定性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最常见,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D.正反馈的结果是加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天气温很低,会导致农作物不能生长,家畜生长缓慢,甚至停止,沼气池不能正常产气等一系列生产生活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关专家设计了如图所示“四位一体”的农业生态工程(“四位”指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蔬菜温室四部分),请分析回答:(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它是实现_______________最重要的手段之一。(2)图中①~④最终形成的沼液用于蔬菜的生产主要符合_______________原理。沼液作为一种有机肥,与直接施用化肥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为提高温室蔬菜的光合作用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图中①~⑦过程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有_______________,该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能量的_______________。8.(10分)某地为净化生活污水建造了人工湿地,图甲为人工湿地示意图。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人工基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净化。回答下列问题:(1)该湿地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__________。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流入上行池,在上行池中可以养殖一些鱼、虾等水生动物,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这些水生动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2)某调查小组对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量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图乙表示部分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数值表示其同化量,其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3)湿地具有净化污水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4)人工湿地虽可净化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是要加以控制,原因是__________。9.(10分)光合作用是发生在高等植物、藻类和光合细菌中的重要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藻类和光合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2)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RuBP羧化酶(R酶)催化CO2与RuBP(C5)结合,生成2分子C3,C3接受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被还原。(3)将衣藻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每2h测一次容器中CO2浓度的相对值(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测定0h与12h时容器中CO2浓度的相对值相同,则与0h相比,12h时衣藻细胞内有机物的含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4)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海水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CCCP、缺镁两种因素对海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需设定________组实验。10.(10分)由于气候变化,雨水减少,一些湖泊慢慢消失,变成了陆地。(1)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演替阶段后,可以演变为一个森林,其演替过程大体经历从湖泊到_________、湿地、到_________、最后到森林这几个阶段,这种演替属于_________演替。这个演替过程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近年来,毕业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报道屡见不鲜。他们将上述森林变成果林,以及在果林中种植草菇。果林土壤中的小动物可以改善土质,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调查其丰富度。在果林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根据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分析此措施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保护果树免受病虫害,鼠害,鸟害,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______、_______和机械防治等。11.(15分)某动物黑色毛和棕色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b决定,同时X染色体上基因I会抑制黑色与棕色色素的形成,从而使毛色变白,基因i无此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种群中黑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_种。(2)群体中,理论上棕色雄性个体数_________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棕色雌性个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基因型为BBX1Y的个体与纯合棕色雌性杂交,F1出现了黑色雌性个体。推测变异的原因可能是:①发生了基因突变;②发生了X染色体上I基因片段的缺失。某学生采用F1黑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的方式对变异原因进行研究,判断其能否依据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变异原因,并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题分析】

分析图形①是糖蛋白、②是载体蛋白、③是磷脂双分子层;A面是膜外侧,因为膜外侧有糖蛋白,B面是膜内测。【题目详解】A、鸡的红细胞内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不能用作提取纯净的细胞膜的材料,同时也不是采用差速离心法,A错误;B、细胞癌变后①糖蛋白含量减少,B错误;C、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呈暗-亮-暗,对应的膜结构层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C错误;D、O2在血红细胞膜的运输方向可以有膜外向膜内也可由膜内向膜外,CO2在肝细胞中的运输方向是膜内向膜外运输,D正确。故选D。2、D【解题分析】

该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为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在该地区中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是20%,正常基因的基因频率为80%.【题目详解】由题干和题图信息分析,I-3为纯合子,说明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I-1的儿子正常,则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根据题意分析,患者的发病率为4%,则致病基因的频率为20%,则在该地区中正常基因频率为80%,但是该家系的基因频率不一定是80%,B错误;Ⅱ-5是III-10的姑姑,而一个人的线粒体DNA主要来自于母亲,因此不能比较III-10与Ⅱ-5的线粒体DNA序列来判断他与该家系的血缘关系,C错误;假设该病的致病基因用a表示,Ⅱ-8的基因型为Aa,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的基因型为AA或Aa,Aa的概率是(2×20%×80%):(2×20%×80%+80%×80%)=1/3,因此生一个患该病女孩的概率是1/2×1/3×1/4=1/24,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遗传病的判定方法:(1)首先确定显隐性:①“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判断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方法,看有无同时正常的双亲生患病的后代,或同时患病的双亲生正常的孩子;②如果患者很多连续每代都有最可能显性遗传,如果患者数量很少,只有某代或隔代个别有患者即为隐性遗传。(2)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①“无中生有为隐性,女儿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女儿正常为常显”;②“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则最可能为“X隐”(女病男必病);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最可能为“X显”(男病女必病);③“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无女性患者”,则最可能为“伴Y”(男性全为患者)。3、C【解题分析】

表格分析:随砍伐强度的增加,生物量不断增加;在同一砍伐量情况下,随着年限的增加,生物量也逐年增多。【题目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适度砍伐可以提高生物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A正确;B、表格中的信息砍伐强度最大是3.06%,所以还不足以反映出砍伐强度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B正确;C、人工林群落结构比自然林简单,所以抵抗力稳定性低,但恢复力稳定性高,C错误;D、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随着砍伐强度的增加而生物量不断增加,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稳定性的知识,重点是考生需要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出砍伐强度和生物量之间的关系。4、B【解题分析】

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有特殊功能的结构称为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等,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题目详解】A、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线粒体中不能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A正确;B、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错误;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存在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的形式,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正确;D、植物表皮细胞在细胞壁上形成的角质层,对植物细胞具有保护功能,D正确。故选B。5、D【解题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题目详解】A、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A错误;B、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在感染宿主细胞后没有采用搅拌离心的方法,B错误;C、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繁殖出的子代病毒类型取决于提供RNA的株系,C错误;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都是将各种成分分开,单独研究每种成分的作用,D正确。故选D。6、C【解题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题目详解】A、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A错误;B、外来物种的引入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态,如部分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B错误。C、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是依赖负反馈作用,C正确;D、正反馈的结果加速最初发生的变化,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理解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含义和带来的结果。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循环经济物质循环再生有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类群、改善土壤性质、为植物提供CO2、降低环境污染适当补充光源、适当补充CO2、通风透光⑦多级利用【解题分析】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自我调节能力强,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主要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生物多样性原理。【题目详解】(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等特点,它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2)图中①~④最终形成的沼液用于蔬菜的生产主要符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沼液作为一种有机肥,与直接施用化肥相比,优点是有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类群、改善土壤性质、为植物提供CO2、降低环境污染。为提高温室蔬菜的光合作用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补充光源、适当补充CO2等。(3)图中①~⑦过程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有⑦,沼液中的无机盐可被植物吸收,但不能给植物提供能量;该生态农业模式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但不能使能量循环利用。【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生态农业工程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群落消费者大于A18%间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解题分析】

分析图甲可知,人工湿地中的植物一般选择具有一定净化污水能力的,并且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外来物种入侵,导致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分析图乙,根据能量流动方向和各成分的能量大小可以判断,其中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C表示次级消费者,D表示初级消费者。【题目详解】(1)该湿地中所有生物构成群落(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水生动物以生产者为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因此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所含能量最多,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C表示次级消费者,D表示初级消费者。能量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2.7×105÷(1.5×106)×100%=18%;(3)湿地净化污水的作用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4)人工湿地虽可净化污水,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对污水排放量加以控制。【题目点拨】本题以人工湿地为素材,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以及人工湿地的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难度适中。9、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NADPH不变0h与12h的密闭容器内CO2浓度相同,说明这12h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制造的有机物)的总量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消耗的有机物)的总量,导致有机物含量不变四【解题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和暗反应阶段(CO2的固定和C3还原)。结合光合作用过程和细胞呼吸过程答题。【题目详解】(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2)C3接受光反应产生的ATP的能量并被NADPH还原,形成糖类和C5。(3)测定0h与12h时容器中CO2浓度的相对值相同,说明12h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的总量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总量,即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所有12h时衣藻细胞内有机物的含量不变。(4)探究CCCP、缺镁两种因素对海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需设定四组实验,分别是完全培养液、缺镁培养液、完全培养液加CCCP、缺镁培养液加CCCP。【题目点拨】答题关键在于建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的内在联系,难点是实验分组的设计。10、沼泽草原初生增加取样器取样法充分利用了群落中不同的空间和资源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解题分析】

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题目详解】(1)一个湖泊演变为一个森林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大体经历从湖泊到沼泽、湿地、到草原、最后到森林这几个阶段。这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增多,故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2)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的方法调查。在果林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可以充分利用了群落中不同的空间和资源,提高经济效益。(3)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机械防治等,其中生物防治具有成本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