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进发第四章 典型化工生产技术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1/26/wKhkGWWN94KAKu0ZAAEDGHyVjQI338.jpg)
![卞进发第四章 典型化工生产技术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1/26/wKhkGWWN94KAKu0ZAAEDGHyVjQI3382.jpg)
![卞进发第四章 典型化工生产技术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1/26/wKhkGWWN94KAKu0ZAAEDGHyVjQI3383.jpg)
![卞进发第四章 典型化工生产技术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1/26/wKhkGWWN94KAKu0ZAAEDGHyVjQI3384.jpg)
![卞进发第四章 典型化工生产技术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1/26/wKhkGWWN94KAKu0ZAAEDGHyVjQI33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典型化工生产技术《化工基本生产技术》12/29/20231化学工业出版社主要内容第一节
烃类热裂解第二节
甲醇的化工生产技术第三节
合成氨及尿素的生产技术第四节
醋酸生产技术第五节
聚合过程12/29/20232化学工业出版社三大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理解化工单元反应技术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掌握化工生产技术的概念;熟悉烃类热裂解、合成气制甲醇和合成氨、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聚合等生产技术的特点及工业应用。能以工程的观念、经济的观点和市场的观念,选择合适的工艺生产方法。通过对单元反应过程的举例,了解其各自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对开发新产品及对现工艺过程技改的兴趣。12/29/20233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节烃类热裂解HydrocarbonPyrolysis
12/29/20234化学工业出版社应用知识
1.烃类热裂解及裂解原料;
2.烃类热裂解工艺过程和主要设备;
3.裂解气的分离过程:预处理、精馏分离系统。技能目标
1.根据裂解过程所控制的工艺参数,能够判别裂解所使用的原料;
2.通过对具体的裂解工艺流程分析,能够掌握正确操控工艺参数的原则;
3.能根据裂解气分离净化的要求,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12/29/20235化学工业出版社一、烃类热裂解及裂解原料Thermalcrackingandpyrolysisofhydrocarbonrawmaterials二、烃类热裂解过程HydrocarbonPyrolysisProcess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SeparationProcessofPyrolysisGas12/29/20236化学工业出版社扬子乙烯烯烃厂12/29/20237化学工业出版社乙烯装置区主要生产单元裂解单元开工锅炉单元废碱处理单元污水处理单元裂解罐区液-液萃取、甲苯再生、三段氧化反应、废液中和热裂解、分馏、裂解气压缩、C2加氢、脱丙烷、脱甲烷、乙烯精馏、C3加氢、丙烯精馏、C4加氢、甲烷化燃料气蒸发、锅炉给水除氧器、蒸汽锅炉其它单元贮存裂解装置、汽油加氢装置、芳烃抽提装置的原料及产品,另外包括活性碳吸附单元和SCTF火炬单元排放气控制系统、火炬系统、化学品注入、SHP锅炉给水单元、蒸汽系统对裂解装置、汽油加氢装置、芳烃抽提装置生产过程中的污水进行预处理12/29/20238化学工业出版社乙烯装置关键设备冷箱乙烯热泵UCS裂解炉裂解气压缩机C2R&C3R复叠式制冷压缩机尾气膨胀机&尾气压缩机加氢反应器离心式压缩机C4加氢反应器C3加氢反应器C2加氢反应器干燥器12/29/20239化学工业出版社一、烃类热裂解及裂解原料Thermalcrackingandpyrolysisofhydrocarbonrawmaterials12/29/202310化学工业出版社一、烃类热裂解及裂解原料
1.烃类热裂解的概念烃类热裂解过程是指石油系烃类原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而生成碳原子数较少,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烃类,以制取乙烯、丙烯、丁烯等低级不饱和烃,同时联产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等基本原料的化学过程。2.烃类热裂解的原料及评价(1)烃类裂解的原料烃类裂解的原料主要有气态烃和液态烃。气态烃——碳四及以下的烃,主要来自天然气、油田气、炼厂气(石油加工过程中所产气体的总称);液态烃———石脑油、煤油、汽油、柴油等。12/29/202311化学工业出版社原料罐区12/29/202312化学工业出版社一、烃类热裂解及裂解原料丙烯裂解炉芳烃抽提分离系统加氢汽油循环气进料全加氢或部分加氢循环C4C6-C8芳烃抽余液加氢C5切割C2/C3循环气轻石脑油乙烯燃料气甲烷燃料油C4加氢218.5T/H3.31T/H13.4/C2+2.9/C3T/H10.1T/H3.8T/H图4-1某企业裂解原料来源示意图12/29/202313化学工业出版社一、烃类热裂解及裂解原料2.烃类热裂解的原料及评价(2)烃类裂解原料的评价族组成——PONA值将裂解原料按其结构可以分为四大族,即烷烃族、烯烃族、环烷烃族和芳香烃族。氢含量——w(H2)氢含量指进入裂解过程中,裂解原料中氢的含量,用质量分w(H2)表示,也可用C与H的质量比(称为碳氢比)表示。12/29/202314化学工业出版社一、烃类热裂解及裂解原料烃产率%(质量)原料氢含量%(质量)乙烷丙烷正丁烷轻石脑油重石脑油轻柴油原油氢含量乙烯产率甲烷产率C5产率原料氢含量对裂解产物产率的影响403020100101816141212/29/202315化学工业出版社一、烃类热裂解及裂解原料特性因数(Characterizationfactor)K表示烃类和石油馏分化学性质的一种参数。烷烃K值最高,环烷烃次之,芳香烃最低。烃类K值高低,可反映烃的氢饱和程度。乙烯、丙烯的总收率一般随着裂解原料的K值增大而增加。12/29/202316化学工业出版社一、烃类热裂解及裂解原料关联指数(BMCI值)馏分油的关联指数(BMCI值)表示油品中芳烃的含量。BMCI值愈大,则油品中的芳烃含量愈高。图4-3柴油裂解BMCI值与乙烯收率的关系
12/29/202317化学工业出版社一、烃类热裂解及裂解原料上述参数对烃类裂解的综影响:氢含量顺序P>N>A
特性因数K高低顺序P>N>A
BMCI值大小顺序P<N<A原料品质排序:乙烷>大分子直链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烯烃>芳烃12/29/202318化学工业出版社二、烃类热裂解过程HydrocarbonPyrolysisProcess12/29/202319化学工业出版社二、烃类热裂解过程裂解温度停留时间原料品质烃油比乙烯收率烃进料量DS进料量COIL出口压力COIL出口温度调节手段可调整因素相对不可调整因素12/29/202320化学工业出版社图4-4烃类热裂解过程反应图示
烃类热裂解过程是化学工业获取重要基本有机原料的主要手段。烃类热裂解过程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低级烯烃分子,而且这些分子中具有双健,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加成、共聚、偶联、自聚等反应,生成一系列重要的产物.二、烃类热裂解过程12/29/202321化学工业出版社二、烃类热裂解过程(1)烃类裂解一次反应①烷烃裂解的一次反应
a、脱氢反应
b、断链反应②环烷烃热裂解③芳烃的热裂解(2)烃类热解的二次反应①烯烃经炔烃而生成炭②烯烃经芳烃而结焦③生炭结焦反应规律
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炭结焦反应经历着不同的途径,在900~1000℃以上主要是通过生成乙炔的中间过程,而在500~900℃主要是通过生成芳烃的中间过程。
b、生炭结焦反应是典型的连串反应,随着温度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不断释放出氢,残物(焦油)的氢含量逐渐下降,碳氢比、相对分子质量和密度逐渐增大。
c、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单环或环数不多的芳烃,转变为多环芳烃.进而转变为稠环芳烃,由液体焦油转变为固体沥青,再进一步可转变为焦炭。12/29/202322化学工业出版社二、烃类热裂解过程(3)各种烃热裂解生成乙烯、丙烯的能力
各类烃的热裂解容易程度有如下顺序:正烷烃>异烷烃>环烷烃(六碳环>五碳环)>芳烃12/29/202323化学工业出版社二、烃类热裂解过程2.烃类热裂解过程的工艺影响因素工艺条件烃分压反应温度停留时间12/29/202324化学工业出版社二、烃类热裂解过程(1)温度热力学分析,高温有利于乙烷脱氢平衡,更有利于乙烯脱氢生成乙炔,过高的温度更有利于炭的生成。动力学分析,乙烷脱氢生成乙烯的活化能(6900J/mol)大于乙烯脱氢为乙炔的活化能(4000J/mol),故升高温度有利于k1/k2的提高,即有利于提高一次反应对二次反应的相对速度。12/29/202325化学工业出版社二、烃类热裂解过程(2)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过长,乙烯收率下降。由于二次反应主要发生在转化率较高的裂解后期,缩短停留时间,可抑制二次反应的发生,增加乙烯收率。裂解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是影响乙烯收率的两个关键因素。并且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缺一不可。高温必须短停留时间,反之亦然。12/29/202326化学工业出版社停留时间和裂解温度(乙烷)403020100裂解气中的乙烯含量,%(体积)0.30.60.91.21.51.82.1停留时间t,秒835℃795℃815℃12/29/202327化学工业出版社二、烃类热裂解过程(3)烃分压和稀释剂从热力学分析,烃类裂解的一次反应大都是体积增大的反应,降低压力对一次反应平衡有利;而二次反应(聚合、脱氢、缩合等)都是分子数减少的反应,降低压力对其平衡不利,但可抑制结焦过程。从动力学分析看,由于降低压力能使反应物浓度降低,而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成正比,故降低烃的分压对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均不利。由于反应级数的不同,改变压力(即改变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也不同,所以降低烃分压,有利于提高一次反应对二次反应的相对速率,也有利于提高乙烯的收率。由于高温裂解减压操作很不安全,工业上常采用加入稀释剂来降低烃分压。一般常用加水蒸气的方法来达到降低烃分压的目的。12/29/202328化学工业出版社烃分压与裂解反应1.001.250.750.500.250.000.150.750.600.450.300.904648505254焦产率,%(质量)乙烯产率,%(质量)汽/烃比(质量)乙烯焦12/29/202329化学工业出版社稀释蒸汽的作用降低烃分压
增加乙烯产率稳定裂解温度
DS热容大,可防止炉管过热。保护炉管高温水蒸汽具有氧化性,可有效防止原料中的硫化物对炉管的腐蚀。脱除积碳
H2O+C=CO+H2裂解炉型裂解原料稀释蒸汽比USC-M乙烷+丙烷0.3USC-UNAP+0.5扬子石化装置原料的稀释蒸汽比12/29/202330化学工业出版社二、烃类热裂解过程3.管式裂解炉及裂解工艺过程(1)管式裂解炉美国鲁姆斯(Lummus)公司的SRT(ShortResidenceTime)型炉;美国斯通韦勃斯特的超选择性USC型炉;美国凯洛格(Kellogg)公司的USRT超短停留时间毫秒炉;日本三菱油化公司的倒梯台式炉等。国内大都采用的鲁姆斯公司的SRT炉型和凯洛格公司的USRT炉型。12/29/202331化学工业出版社裂解炉12/29/202332化学工业出版社图4-6裂解炉结构示意图
12/29/202333化学工业出版社表4-3
SRT型裂解炉辐射段炉管排布形式
12/29/202334化学工业出版社二、烃类热裂解过程(2)烃类热裂解过程工艺流程①轻质烃为原料的工艺过程轻质烃裂解时,裂解产物中重质馏分较少。尤其是以乙烷和丙烷为原料裂解时,裂解气中的燃料油含量甚微。图4-7轻烃裂解工艺示意图
12/29/202335化学工业出版社二、烃类热裂解过程②馏分油(减压塔侧线油)为原料的工艺过程馏分油为原料裂解后所得裂解气中含有相当量的重质馏分,这些重质燃料油馏分与水混合后因乳化而难于进行油水分离,因此在冷却裂解气的过程中,应先将裂解气中的重质燃料油馏分分馏出来,然后将裂解气再进一步送至水洗塔冷却。图4-8馏分油裂解工艺示意图
12/29/202336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SeparationProcessofPyrolysisGas12/29/202337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
裂解气组成:含有氢和各种烃类(已脱除大部分C5以上液态烃)的复杂混合物,此外裂解气中还含有少量硫化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杂质,以及少量炔烃。裂解气分离的目的是除去裂解气中有害杂质,分离出单一烯烃或其他烃类馏分,为化学工业提供原料。12/29/202338化学工业出版社图中气体净化是为了脱除杂质,以排除对后续操作的干扰和提纯产品,可称为产品精馏前的准备;压缩、制冷是为后续分离创造必要条件,是保证系统。精馏分离是获得合格单一产品的系统,是整个分离过程的核心。图4-9深冷分离流程示意图
12/29/202339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裂解气的预处理过程
裂解气的净化和冷冻压缩12/29/202340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1)预处理①脱酸性气体脱除裂解气中酸性气体的方法有NaOH碱洗法和醇胺法,也有使用NaOH碱洗法和醇胺法相结合的方法。a.碱洗法:12/29/202341化学工业出版社图4-10
两段碱洗和一段水洗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12/29/202342化学工业出版社最小流量四返四裂解气干燥器高压锅炉给水水去四段吸入罐液相干燥器返回四段吸入罐P-380A/B甲苯QW裂解气25%碱液复水10%碱液罐N2去脱油罐TCTCLCLCLCLCFCFCFCFCH2S<0.3ppm/CO2<1.5ppm60.0T/H4.5T/H55.2T/H55.2T/H52℃41.0℃C3R7.1℃LCFCPC12.8℃NEXT12/29/202343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b.乙醇胺法
12/29/202344化学工业出版社图4-11乙醇胺脱除酸性气工艺流程
12/29/202345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c.醇胺法与碱洗法的比较醇胺法优点是吸收剂可再生循环使用,当酸性气含量较高时,从吸收液的消耗和废水处理量来看,醇胺法明显优于碱洗法。乙烯装置当酸性气体含量较高(例如:裂解原料中,硫的体积分数超过0.2%)时,为减少碱耗量以降低生产成本,采用醇胺法预脱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然后用碱洗法进一步脱除。12/29/202346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通常,裂解气压缩机出口压力约3.5-3.7MPa,经冷却至15℃左右,即送入低温分离系统,此时,裂解气中饱和水含量约(600-700)×10-6,这些水分若带人低温分离系统,会造成设备和管道的堵塞,在加压和低温条件下,水分还可以与烃类生成白色结晶的水合物,如:CH4·6H2O,C2H6·7H2O,C3H8·8H2O。这些水合物在设备和管道内积累,会造成堵塞现象,因而需要进行干燥脱水处理。为避免低温系统冻堵,通常要求将裂解气中水含量(质量分数)降至1×10-6以下,即脱水后,裂解气露点控制在-70℃以下。12/29/202347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②脱水吸附干燥
裂解气中的水含量不高,但要求脱水后物料的干燥度很高,因而,均采用吸附法进行干燥。图4-12
活性氧化铝和分子筛的等温吸附曲线和等压吸附曲线
目前工业上,裂解气干燥脱水均采用3A分子筛。
12/29/202348化学工业出版社温度对3A°分子筛吸附影响201510025水平衡吸附容量%温度℃5210150100502%残余水分本装置吸附操作点12.0°C本装置再生操作点204°C12/29/202349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③炔烃脱除炔烃的处理方法溶剂吸收法(溶剂通常用C3-C4油)是使用溶剂吸收裂解气中的炔烃,以达到净化目的,同时也回收一定量炔烃。催化加氢法是将裂解气中炔烃加氢成为烯烃或烷烃,由此达到脱除乙炔的目的。12/29/202350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前加氢和后加氢前加氢,指裂解气经压缩、或制冷、脱除酸性气体和水分后,再压缩后,进入精馏分离之前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自身的选择性加氢反应(不需要外界加入氢源),以脱除其中炔烃。又称为自给氢催化加氢过程。后加氢过程是指裂解气分离出C2馏分和C3馏分后,再分别对C2和C3馏分进行催化加氢,后加氢需要向系统补充氢源,以脱除乙炔、甲基乙炔和丙二烯。优缺点比较:前加氢利用裂解气中含有的氢进行加氢反应,流程简化,节省投资,但它的最大缺陷是催化剂的选择性差。后加氢过程优点是催化剂的选择性好。温度较易控制,不易发生飞温的问题。正因为如此,目前工业中以采用后加氢为主。12/29/202351化学工业出版社图4-14
两段绝热床加氢工艺流程12/29/202352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溶剂吸收法,用选择性溶剂将C2馏分中的少量乙炔选择性的吸收到溶剂中,实现脱除乙炔的方法。选择性吸收乙炔的溶剂,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把乙炔解吸出来。因此,溶剂吸收法脱除乙炔的同时,可回收到高纯度的乙炔。常用的溶剂有二甲基甲酰胺(DMF),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丙酮。
12/29/202353化学工业出版社图4-15
DMF溶剂吸收法脱乙炔工艺流程(Lummus)12/29/202354化学工业出版社透平表面冷凝器复水系统油路系统复水泵真空泵大气安全阀泄漏蒸汽冷凝器密封油系统控制油系统润滑油系统调速机构压缩机油箱、油泵油冷器、高位槽、储压器、等吸入&段间冷却设备洗油系统密封系统密封装置缓冲气防喘振控制系统汽轮机&压缩机机组构成12/29/202355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2)压缩和制冷系统①裂解气的压缩裂解气中的组分在常压下大都是气体,沸点很低,常压下进行各组分精馏分离,由于分离温度很低,需要大量冷量。在脱甲烷塔塔顶,它的分离温度与压力的关系有如下数据。分离压力/MPa
甲烷塔顶温度/℃3.0~4.0-960.6~1.0-1300.15~0.3-14012/29/202356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节约压缩功耗图4-16
单段压缩与多段压缩在pV图上的比较
12/29/202357化学工业出版社图4-17裂解气五段压缩工艺流程
12/29/202358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
2.裂解气的精馏分离系统
(1)分离流程的组织目前国内外大型裂解气分离装置广泛采用深冷分离法。深冷分离原理是利用气体中各组分的溶点差异,在-100℃以下将除氢和甲烷外的其余的烃全部冷凝,然后在精馏塔内利用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不同进行精馏分离,利用不同精馏塔,将各种烃逐个分离出来。其实质是冷凝精馏过程。12/29/202359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深冷分离流程共分三种顺序流程(甲烷、乙烷、丙烷流程)前脱乙烷流程(乙烷、甲烷、丙烷流程)前脱丙烷流程(丙烷、甲烷、乙烷流程)12/29/202360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顺序分离流程,是裂解气经过压缩、净化后,各组分按碳原子数的顺序从低到高依次分离。该流程技术成熟,运转周期长,稳定性好,对不同组成的裂解气适应性强。流程应用较广。图4-22顺序流程示意图12/29/202361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
当要求进入深冷系统的物料量愈少愈好时,可采用前脱乙烷流程。裂解气先经脱乙烷塔分离,釜液为C3以上馏分,可不进深冷系统,在脱丙塔中从塔顶得到C3馏分,送往丙烯精馏塔,在塔顶与塔底分别得到丙烯和丙烷。脱乙烷塔的塔顶为CH4.H2.C2馏分进入深冷系统,在脱甲塔中塔顶得到CH4.H2,塔底的C2馏分再进入乙烯精馏塔,在该塔顶部得到乙烯,在底部得到乙烷。图4-23前脱乙烷流程图12/29/202362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若裂解气中含C4以上的烃类较多,在过程中对下游管道、设备有不良影响,要求应及时清除,最好采用前脱丙烷流程。在脱丙烷塔中从塔底得到C3以上馏分,将易于聚合的丁二烯及早地分割出去。C3以上釜液在脱丁烷塔中分开,塔底得到裂解汽油,塔顶得到C4产品,脱丙烷塔的顶部C3以下的组分,经压缩,按顺序流程分离。
图4-24前脱丙烷流程示意图12/29/202363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2)深冷分离流程分析①分离流程的主要评价指标a.乙烯回收率乙烯回收率高低,是评价分离装置是否先进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12/29/202364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b.深冷分离系统冷量消耗分配表4-9
深冷分离系统冷量消耗分配12/29/202365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②脱甲烷塔
目的是脱除氢和甲烷,即在-9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将氢和甲烷脱除。脱甲烷塔是多组分精馏塔,其轻关键组分为甲烷,重关键组分为乙烯。塔顶分离出的甲烷轻馏分中应使其中的乙烯含量尽可能低,以保证乙烯的回收率。而塔釜产品则应使甲烷含量尽可能低,以确保乙烯产品质量。12/29/202366化学工业出版社脱甲烷塔单元18.5T/H-45.9℃31.31kg/cm2NEXT-25℃脱乙烷塔塔顶过冷液C-410C-420C-415E-412E-413E-418E-420E-404LCLCLC81344-35℃-43.5℃-50.4℃40.45T/H-80.4℃33.42kg/cm243.1T/H146.0T/H14.18T/H83.4T/H62.6T/H33.6kg/cm2E-401V-411LCLCLCLCFCTCTC脱乙烷塔23.4T/H-43.2℃31.45kg/cm2去乙烯精馏塔高压脱丙烷塔回流罐凝液循环乙烷-35℃9.39kg/cm2去E403-34.0℃13.6T/H-25℃-36.3℃去乙烯精馏塔H高液位超驰C3R15.1T/H-82.3℃28.1T/H去E426甲烷产品去E4111.1T/H-67.4℃乙烯冷剂-83.8℃乙烯冷剂去E41112.62T/H-98.5℃30.4kg/cm220T/H-55.1℃31.17kg/cm2低液位超驰低温超驰LCTCFCLCC3RC3R142755TCFCLC低液位超驰C2R-101.6℃去E415低液位时超驰脱乙烷塔12/29/202367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冷箱是在-100-160℃下操作的低温设备。由于温度低,极易散冷,用绝热材料把高效板式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等都放在一个箱子里。原理是用节流膨胀来获得低温。它的用途是依靠低温来回收乙烯,制取富氢和富甲烷馏分。由于冷箱在流程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前冷和后冷两种,冷箱安排在脱甲烷塔之前称前冷,安排在脱甲烷塔之后称后冷。12/29/202368化学工业出版社冷箱&膨胀/压缩机脱甲烷塔E-427E-426氢气低压乙烯X421尾气循环乙烷丙烯冷剂甲烷产品氢气甲烷产品X421尾气塔顶气C2R冷剂C2R冷剂氢气X421尾气X420尾气尾气裂解气氢气尾气裂解气氢气尾气K421X420K420X421乙烯冷剂-101℃29。3℃42℃热丙烯-30℃-34℃-31.4℃39℃39℃-20.0℃2.3kg/cm239℃35.2℃4.92kg/cm2再生气pcpcpcTCTCTCTCLCLCLCFCFC来自E412裂解气E411E41312/29/202369冷箱-板翅式换热器结构图板翅式换热器板束结构图翅片结构型式a—光直形翅片;b—锯齿形翅片;c—多孔形翅片12/29/202370化学工业出版社图4-28前脱氢高压脱甲烷工艺流程
12/29/202371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裂解气的分离过程③乙烯塔乙烯精馏塔中轻关键组分乙烯,重关键组分乙烷,由于乙烯塔冷量消耗占总制冷量的比例也较大,约为38%-44%,仅次于脱甲烷塔,对产品的成本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乙烯塔在深冷分离装置中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塔。12/29/202372化学工业出版社图4-32非绝热精馏塔的示意图
④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12/29/202373化学工业出版社成品罐12/29/202374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节甲醇的化工生产技术(ChemicalTechnologiesofMethanol)12/29/202375化学工业出版社应用知识1.合成气和甲醇的生产方法及特点;2.天然气蒸汽转化的原理及设备特点;3.甲醇合成、精制原理及工艺流程;4.天然气蒸汽转化制合成气及甲醇合成的工艺条件和影响因素。技能目标1.能熟练运用工具书、期刊及网络资源等查阅有关合成气和甲醇的资料,并能进行资料的归纳总结;2.能对甲醇合成工艺条件的选择进行分析;3.能对照流程图描述甲醇的合成及精制的工艺流程,并分析主要设备的作用;4.能根据生产情况和要求选择适宜的甲醇原料路线。12/29/202376化学工业出版社一、合成气的生产SynthesisGasProduction二、甲醇的合成过程SyntheticprocessofMethanol三、甲醇的精制RefiningofMethanol12/29/202377化学工业出版社一、合成气的生产SynthesisGasProduction12/29/202378化学工业出版社一、合成气的生产1.合成气的生产方法生产合成气的原料有很多种,按照原料的形态分为:固体原料煤和焦炭;液体原料石脑油、重油、渣油等;气体原料天然气、焦炉气、炼厂气等。12/29/202379化学工业出版社(1)以煤或焦炭为原料生产合成气在高温下以水蒸气和氧气为气化剂,与煤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气体。通过变换与脱除二氧化碳调节气体组成,生成符合要求的水煤气用于甲醇的生产,半水煤气供合成氨之用。煤炭制合成气的基本步骤12/29/202380化学工业出版社(2)以重油或渣油为原料生产合成气主要采用部分氧化法,即在反应器中通人适量的氧和水蒸气,使氧与原料油中的部分烃类燃烧,放出热量并产生高温,另一部分烃类则与水蒸气发生吸热反应而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气体,调节原料中油、水与氧的比例,达到自热平衡而不需要外供热。图4-33渣油制合成气的基本步骤12/29/202381化学工业出版社(3)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气主要有转化法和部分氧化法。目前工业上多采用水蒸气转化法,即在催化剂存在及高温条件下,使甲烷等烃类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混合气。采用天然气两段转化制合成气的基本步骤,如图4-34所示。虚框中的变换过程可根据具体使用目的来决定。图4-34天然气制合成气的基本步骤12/29/202382化学工业出版社无论以何种原料来生产合成气,采用怎样的生产工艺,甲醇的生产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如图4-35的以下几部分:图4-35甲醇生产流程12/29/202383化学工业出版社2.天然气蒸汽转化法制合成气(1)天然气蒸汽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甲烷水蒸汽转化过程的主要反应有:CH4+H2OCO+3H2
=206kJ/mol(4-39)CH4+2H2OCO2+4H2
=165kJ/mol(4-40)CO+H2OCO2+3H2
=-41.2kJ/mol(4-41)12/29/202384化学工业出版社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主要是析炭反应,如下式所示2CO
CO2+C
=74.9kJ/mol(4-42)CO+H2
C+H2O
=-172.5kJ/mol(4-43)CH4
C+2H2
=-131.4kJ/mol(4-44)在转化过程中要防止析炭,因为炭黑覆盖在催化剂表面,会堵塞微孔,降低催化剂活性,还会影响传热,缩短转化炉的使用寿命。
12/29/202385化学工业出版社(2)天然气蒸汽转化催化剂天然气蒸汽转化的镍催化剂:以NiO的形态存在,其含量一般为4%~30%(质量分数)。还原后的金属态镍是活性组分。载体(助催化剂):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钙作用:抑制熔结过程,防止镍晶粒长大,使镍高度分散,具有较稳的高活性,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抗硫抗析炭能力12/29/202386化学工业出版社(3)天然气蒸汽转化的工艺条件温度甲烷蒸汽转化管式炉的平衡温距约为10~15℃。压力实际生产装置的操作压力为3.5~5.0Mpa。
空速空速不宜过高,否则气体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过少,甲烷转化率降低,出口气中甲烷残余含量增加;空速提高,炉管的热负荷提高,同时增加了床层阻力。水碳比水碳比控制在3.5左右。12/29/202387化学工业出版社(4)天然气蒸汽转化法的转化工艺及主要设备转化炉是天然气蒸汽转化法生产的核心设备。现多采用两段转化来处理原料气。一段转化炉由若干根反应管和加热室的辐射段及回收热量的对流段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段转化炉的炉型按烧嘴安置方式分类有顶烧式、侧烧式、梯台式和底烧式。二段转化炉为一直立式圆筒。壳体材质为碳钢,内衬耐火材料,炉底有水夹管。图4-36Kellogg(凯洛格)法顶烧炉型图4-37Topsφe法侧烧炉型12/29/202388化学工业出版社干法脱硫干法脱硫的优点:既能脱除硫化氢,又能除去有机硫,净化度高,操作简便、设备简单、维修方便。干法脱硫缺点:所用脱硫剂的硫容量小,设备体积庞大,且脱硫剂再生较困难,需定期更换,劳动强度较大。常用的干法脱硫有钴钼加氢转化法、氧化锌法、活性碳法、分子筛法等。湿法脱硫①物理吸收法:低温甲醇法、聚乙醇二甲醚法、碳酸丙烯酯法等②化学吸收法:烷基醇胺法、碱性盐溶液法③湿式氧化法:改良ADA法、栲胶法、PDS法及络合铁法等④物理化学吸收法:环丁砜法湿法脱硫具有吸收速率快、生产强度大、脱硫过程连续、溶液再生等特点,适用于硫化氢含量较高、净化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5)脱硫12/29/202389化学工业出版社(6)脱碳工业生产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很多,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常用的方法有氨水法、改良热钾碱法等;物理吸收法一般用水和有机溶剂为吸收剂,常用的方法有加压水洗法、碳酸丙烯酯法、低温甲醇法、聚乙二醇二甲醚法等;物理化学吸收法兼有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的特点,方法有环丁砜法、甲基二乙醇胺(MDEA)法等。12/29/202390化学工业出版社二、甲醇的合成过程SyntheticprocessofMethanol12/29/202391化学工业出版社二、甲醇的合成过程
1.甲醇的合成原理合成甲醇主反应为:
CO+2H2CH3OH=-90.8kJ/mol(4-47)如有二氧化碳存在,还发生如下反应:
CO2+3H2CH3OH+H2O
(4-48)
CO2+H2CO+H2O
(4-49)12/29/202392化学工业出版社还伴随一些副反应的发生,如:12/29/202393化学工业出版社2.合成甲醇催化剂锌-铬系催化剂铜基催化剂其主要成分为CuO和ZnO,还需加入Al2O3或Cr2O3为助催化剂,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活性及寿命。铜基催化剂在使用前必须还原成金属铜或低价铜才有活性。缺点是该催化剂对原料气中的杂质要求严格,特别是硫含量,必须精制脱硫使硫含量小于0.1ppm。锌-铬系催化剂使用寿命长,使用范围宽,操作控制容易,耐热性好,抗毒性强,机械强度高;但其活性温度高,一般在380-400℃之间,为了获得较高的转化率,必须在高压下操作,操作压力可达25-35MPa,目前逐步被淘汰。12/29/202394化学工业出版社温度锌铬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为620-690K,铜基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为470-560K。压力锌铬催化剂压力为25-35MPa;铜基催化剂反应压力可降到5-10MPa。空速铜基催化剂时采用的空速为10000-20000h-1之间。氢碳比铜基催化剂,H2/CO为2.2-3.0,锌铬催化剂,H2/CO为4.5左右。3.合成工艺条件的选择12/29/202395化学工业出版社4.甲醇合成反应器(1)列管式等温甲醇合成塔优点:有效地抑制了副反应;延长了催化剂寿命;结构紧凑,反应器生产能力大,单程转化率较高,循环气量小,能量利用经济。缺点:结构相对较复杂,装卸催化剂不方便。图4-41Lurgi型甲醇合成塔12/29/202396化学工业出版社(2)冷激式绝热甲醇合成反应器优点:生产能力大,结构简单,催化剂装卸方便;缺点:催化剂时空产率不高,用量较大,且仅能回收低品位的热能。图4-42ICI多段冷激式甲醇反应器12/29/202397化学工业出版社5.甲醇合成工艺流程按合成压力分为高压法、中压法和低压法三种工艺。甲醇合成的原则流程:图4-43甲醇合成的工序的原则流程图12/29/202398化学工业出版社图4-44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流程1-原料气压缩机2,4-冷却器3,5-分离器6-循环气压缩机7-热交换器8-合成塔9-开工加热器10-甲醇冷凝器11-甲醇分离器12-中间贮槽以天然气为原料低压法合成甲醇的工艺流程如图4-44所示。12/29/202399化学工业出版社三、甲醇的精制RefiningofMethanol12/29/2023100化学工业出版社三、甲醇的精制
1.粗甲醇和精甲醇的组成粗甲醇中所含以下四类杂质:还原性物质、溶解性物质、无机杂质、电解质和水。原料及合成条件主要组分(质量分数)甲醇水二甲醚乙醇异丁醇醛酮天然气5MPa,约290℃,铜基催化剂81.518.370.0160.0350.0070.002煤32MPa,360-380℃锌铬催化剂83-976-132-40.1530.004表4-15粗甲醇的组成12/29/2023101化学工业出版社精甲醇(工业甲醇)质量标准(GB338-2004)项
目指
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色度(铂—钴色号
)
≤510密度(20℃),g/cm30.791~0.7920.791~0.793温度范围(0℃,101325Pa),℃沸程(包括64.6±0.1℃),℃
≤64.0~65.50.81.01.5高锰酸钾试验,min
≥503020水混溶性试验通过实验(1+3)通过实验(1+9)-水分含量,%
≤0.010.15-酸度(以HCOOH计),%
≤0.00150.00300.0050或碱度(以NH3计),%
≤0.00020.00080.00015羰基化合物含量(以CH2O计),%
≤0.0020.0050.010蒸发残渣含量,%
≤0.0010.0030.005硫酸洗涤实验/Hazen单位(铂—钴色号
)
505012/29/2023102化学工业出版社2.粗甲醇精制的工艺流程(1)双塔精馏工艺流程图4-45双塔精馏工艺流程图1-预精馏塔2-主精馏塔3-再沸器4-冷凝器5-回流器6-液封7-热交换器12/29/2023103化学工业出版社(2)双效三塔精馏工艺流程图4-46双效三塔精馏工艺流程图1-预精馏塔2-第一主精馏塔3-第二主精馏塔4-回流液收集槽5-冷凝器6-再沸器7-冷凝再沸器8-回流泵9-冷却器12/29/2023104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节合成氨及尿素的生产技术
(TechnologiesofSyntheticAmmoniaandUrea)12/29/2023105化学工业出版社应用知识
1.氨和尿素的性质和用途;
2.氨和尿素的合成原理及流程;
3.影响合成氨生产的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
4.氨合成塔的主要特点;
5.尿素蒸发和造粒的原理。技能目标
1.能熟练运用工具书、期刊及网络资源等查阅有关合成氨和尿素的资料,并能进行资料的归纳总结;
2.能对氨和尿素的合成工艺条件的选择进行分析;
3.对照流程图能描述合成氨和尿素合成的工艺流程,并能分析主要设备的作用;
4.能根据生产要求选择适宜生产路线。12/29/2023106化学工业出版社一、氨的合成原料SyntheticMaterialsofAmmonia二、氨的合成SynthesisofAmmonia三、氨的分离SeparationofAmmonia四、尿素的生产UreaProduction12/29/2023107化学工业出版社一、氨的合成原料SyntheticMaterialsofAmmonia12/29/2023108化学工业出版社一、氨的合成原料
1.氨的性质和用途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能灼伤皮肤、眼睛,刺激呼吸器官粘膜。在大于100cm3/m3氨的环境中,每天接触8h,会引起慢性中毒。2.氨的合成原料合成氨生产的初始原料:固体原料(焦炭、煤)、气体原料(焦炉气、天然气)
液体原料(重油)。
12/29/2023109化学工业出版社以无烟煤(焦炭)为原料,生产合成氨的流程,如图4-47所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原料气的制备、原料气的净化、氨的合成。图4-47以焦炭(无烟煤)为原料的制氨流程示意图12/29/2023110化学工业出版社煤气发生炉12/29/2023111化学工业出版社12/29/2023112化学工业出版社图4-48固定床间歇气化工艺流程图12/29/2023113化学工业出版社二、氨的合成SynthesisofAmmonia12/29/2023114化学工业出版社二、氨的合成
1.合成原理氨的合成反应为:可逆、放热、体积缩小且有催化剂才能以较快的速率进行的反应。(1)氨合成的化学平衡①平衡常数。
(4-63)12/29/2023115化学工业出版社
②平衡氨含量及影响因素。平衡氨含量与温度、压力、氢氮比及惰性气体含量有关。
a.温度和压力
12/29/2023116化学工业出版社c.惰性气体含量氨合成混合气体中的惰性气体指的是甲烷和氩。惰性气体的存在,降低了氢氮气的有效分压,使平衡氨含量下降。
b.氢氮比
综上所述,可通过提高压力、降低温度、减少惰性气体含量、保持氢氮比略小于3四种措施来提高平衡氨含量。12/29/2023117化学工业出版社(2)反应热效应氨合成反应的热效应不仅取决于温度,而且还与压力、气体组成有关。
工业生产中,体系反应热效应是上述反应热与混合热之和。(3)氨合成的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压力、温度、氢氮比及惰性气体含量。此外,催化剂活性和粒度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12/29/2023118化学工业出版社2.氨合成催化剂铁系催化剂:
FeO(24%~38%),还原后铁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α-Fe。促进剂:K2O、CaO、MgO、A12O3.SiO2等。12/29/2023119化学工业出版社12/29/2023120化学工业出版社3.氨合成工艺条件的选择(1)压力图4-51功耗与压力的变化化关系从发展方向看,大型合成氨装置采用25~30MPa的操作压力,在技术经济上有利。12/29/2023121化学工业出版社(2)温度氨合成操作温度应视催化剂型号而定,一般控制在400-500℃。12/29/2023122化学工业出版社(3)空速一般操作压力为30MPa左右的中压法合成氨,空速在20000-30000/h;操作压力为15MPa的轴向冷激式合成塔,空速为10000/h;操作压力26.9MPa的径向冷激式合成塔,空速为16200/h。12/29/2023123化学工业出版社(4)入塔气组成合成塔入塔气组成包括氢氮比、惰性气体含量、入塔氨含量。入塔气体的氢氮比为2.8~2.9时比较合适;惰性气体(CH4.Ar)在入塔气中含量,一般12%~18%为宜;入塔氨含量:当操作压力在30MPa左右时,控制在3.2%~3.8%,
操作压力为15~20MPa时,则控制在2%~3%。12/29/2023124化学工业出版社4.氨合成塔(1)结构特点合成塔通常由外筒与内件两部分组成。外筒只承受高压,内件只承受高温。
(2)分类按气体在塔内的流动方向分为:轴向塔和径向塔。按降温的方法分为:冷管式、冷激式和间接换热式。12/29/2023125化学工业出版社12/29/2023126化学工业出版社三、氨的分离SeparationofAmmonia12/29/2023127化学工业出版社三、氨的分离
1.氨分离方法水吸收法、冷凝法。冷凝法分离氨是利用氨气在低温、高压下易于液化的原理进行的。该法是首先冷却含氨的混合气,使其中的气氨冷凝成液氨,再经气-液分离设备,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液氨。
设备:水冷器和氨冷器12/29/2023128化学工业出版社2.氨合成流程(1)氨合成原则流程。图4-54氨合成过程原则流程示意简图
12/29/2023129化学工业出版社(2)传统氨合成工艺流程12/29/2023130化学工业出版社12/29/2023131化学工业出版社四、尿素的生产UreaProduction12/29/2023132化学工业出版社四、尿素的生产
1.尿素的生产方法学名为碳酰二胺,化学式CO(NH2)2,
12/29/2023133化学工业出版社
生产方法:不循环法、半循环法、全循环法生产中常分为以下四步:①氨与二氧化碳原料气的供应及净化;②氨与二氧化碳合成尿素;③未反应物的分离与回收;④尿素溶液的加工。12/29/2023134化学工业出版社12/29/2023135化学工业出版社2.尿素的合成(1)尿素合成的反应机理第一步:快速、强放热、可逆的气-液相反应第二步:微吸热、缓慢、可逆的液相反应控制反应步骤
12/29/2023136化学工业出版社(2)合成尿素的平衡与速率①合成尿素的化学平衡
工业生产中,通常以尿素的转化率作为尿素合成反应进行程度的一种量度。由于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过量的氨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通常用二氧化碳转化率来表示生成尿素反应进行的程度。
(4-74)12/29/2023137化学工业出版社②合成尿素的反应速率由合成尿素的反应机理得知,甲铵脱水是反应的控制步骤。影响甲铵脱水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和过剩氨量。由图还可看出,甲铵脱水速率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工业生产中往往采用过剩氨来加快甲铵的脱水速率和提高转化率。12/29/2023138化学工业出版社(3)尿素合成工艺条件的选择①温度合成塔操作温度:185~200℃12/29/2023139化学工业出版社②氨碳比氨碳比是指原始反应物料中NH3与CO2的摩尔比。“氨过量率”是指原料中氨量超过化学反应式的理论量的摩尔分数。提高氨碳比:能防止甲铵分解和尿素的水解;过剩氨还可控制合成塔内自热平衡;并能抑制甲铵水解和尿素缩合等副反应。碳酸盐水溶液全循环法,氨碳比(L)=3.5-4.5左右;二氧化碳气提法,氨碳比L=2.8~2.9。12/29/2023140化学工业出版社③水碳比水碳比是指进入合成塔的物料中H2O与CO2的摩尔比。水的来源:反应生成水;物料带入水(水溶液循环法)水碳比增加的后果:阻碍甲铵的脱水,有利于尿素的脱水,使二氧化碳转化率降低。当n(NH3)/n(CO2)=4时水溶液全循环法,,水碳比控制在0.6~0.7,全循环二氧化碳汽提法水碳比控制在0.35左右12/29/2023141化学工业出版社④压力选择合成操作压力不仅要考虑经济的合理性,而且必须考虑工艺技术条件的可能性。提高压力对尿素的合成是有利的,但过高使尿素生产成本提高。并且高压下甲铵对设备的腐蚀加剧。高于合成塔顶反应物组成和该温度下的平衡压力1~3MPa,使甲铵保持液相来提高转化率。12/29/2023142化学工业出版社⑤反应时间合成尿素的反应时间主要是指甲铵脱水生成尿素的反应时间,物料在合成塔内停留时间与转化率的关系如图4-61所示。反应时间影响:尿素的转化率和生产能力图4-61停留时间与转化率的关系(压力=19.6MPa温度=180℃氨碳比=4.4水碳比=0.66)一般物料在塔内的反应时间不超过1h。12/29/2023143化学工业出版社3.未反应物的分离与回收(1)减压加热法①分离的基本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甲铵可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其反应式为:
为了保证未反应物的分离与回收尽量完全,工业生产中一般均采用两段减压加热分离、两段冷凝回收的方法。12/29/2023144化学工业出版社图4-64两段分解两段吸收示意图12/29/2023145化学工业出版社(2)二氧化碳汽提法①汽提法原理尿素溶液中的甲铵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 NH4COONH2(1)⇋2NH3(g)+CO2(g)△H
>0
此反应为可逆、吸热、体积增大的反应。在加热和汽提双重作用下促使甲铵分解。②二氧化碳汽提工艺条件通常采用2.20MPa的高压蒸汽加热,塔内温度不高于200℃;采用与合成塔相同的合成操作压力进行气提;汽提塔的液气比控制在4左右;汽提塔内尿液停留时间接近1min。12/29/2023146化学工业出版社4.尿素溶液的蒸发和造粒方法:蒸发造粒法、结晶造粒法、结晶法。
(1)尿素溶液的蒸发典型的两段蒸发工艺条件为一段压力0.033MPa,温度130℃,大部分水分在此蒸出,将溶液浓缩至95%左右;二段压力0.0033~0.0067MPa,温度140℃,将溶液浓缩至97%以上。
(2)尿素的造粒造粒的方法可分为造粒塔造粒和造粒机造粒。12/29/2023147化学工业出版社5.尿素生产中的副反应
(1)缩二脲的生成
(2)尿素的水解6.尿素生产工艺流程
(1)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流程(2)二氧化碳气提法工艺流程12/29/2023148化学工业出版社4-6612/29/2023149化学工业出版社4-6712/29/2023150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节醋酸生产技术
TheProductionTechnologyofAceticAcid12/29/2023151化学工业出版社应用知识
1.工业醋酸主要生产方法及生产特点;
2.羰基合成法生产醋酸主要工艺条件;
3.醋酸生产的基本原理及各种因素对醋酸生产的影响;
4.醋酸精制的原理及方法。技能目标
1.能分析醋酸生产的主要的工艺条件、化学平衡及动力学;
2.能看懂醋酸工艺流程图。
3.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醋酸生产操作。12/29/2023152化学工业出版社一、生产醋酸的原料Therawmaterialsfortheproductionofaceticacid二、醋酸的合成Thesynthetizeofaceticacid三、醋酸生产工艺Theprocessesofproducingaceticacid四、醋酸的精制Purificationofaceticacid12/29/2023153化学工业出版社一、生产醋酸的原料Therawmaterialsfortheproductionofaceticacid12/29/2023154化学工业出版社一、生产醋酸的原料
12/29/2023155化学工业出版社二、醋酸的合成Thesynthetizeofaceticacid12/29/2023156化学工业出版社总反应式为:
CH3OH+COCH3COOH
(4-81)二、醋酸的合成1.反应原理主反应:
CH3OH+CH3COOHCH3COOCH3+H2O(4-78)
HI+CH3COOCH3CH3COOH
+CH3I
(4-79)
CH3I+CO+H2OCH3COOH
+HI
(4-80)12/29/2023157化学工业出版社副反应:(1)一氧化碳水蒸气转化及甲烷化
CO+H2OCO2+H2(4-82)
CH3OH+H2CH4+H2O
(4-83)(2)生成丙酸反应器中,氢气在中间体乙烷基催化剂的作用下与醋酸反应生成乙醇。
CH3COOH
+2H2C2H5OH(4-84)
C2H5OH+COC2H5COOH(4-85)催化剂催化剂二、醋酸的合成12/29/2023158化学工业出版社反应影响因素反应器中水含量的调节碘甲烷浓度6%-7%(wt%)铱催化剂和钌促进剂的5%(wt%)醋酸金属盐的溶液CO的分压1.05MPa醋酸甲酯含量10%-13%(wt%)反应温度185-190℃
二、醋酸的合成腐蚀金属含量应低于50ppm12/29/2023159化学工业出版社三、醋酸生产工艺Theprocessesofproducingaceticacid12/29/2023160化学工业出版社三、醋酸生产工艺
1.不同醋酸生产方法的比较12/29/2023161化学工业出版社三、醋酸生产工艺
1.不同醋酸生产方法的比较12/29/2023162化学工业出版社三、醋酸生产工艺
1.不同醋酸生产方法的比较12/29/2023163化学工业出版社三、醋酸生产工艺
2.羰基合成法生产工艺
(1)高压法图4-68
醋酸高压羰基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图1-反应器;2-冷却器;3-预热器;4-低压分离器;5-尾气洗涤塔;6-脱气塔;7-分离塔;8-催化剂分离器;9-共沸蒸馏塔;10-精馏塔12/29/2023164化学工业出版社三、醋酸生产工艺
2.羰基合成法生产工艺
(1)低压法图4-69
醋酸低压羰基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图1-反应系统;2-洗涤系统;3-轻组分分离塔;4-脱水塔;5-重组分分离塔;6-精制塔12/29/2023165化学工业出版社四、醋酸的精制Purificationofaceticacid12/29/2023166化学工业出版社四、醋酸的精制
脱轻组分塔碘甲烷、醋酸甲酯和大部分水和少量醋酸碘甲烷、醋酸甲酯大部分水、少量醋酸
自闪蒸罐来的蒸汽物料少部分水和大量醋酸
12/29/2023167化学工业出版社拓展知识:醋酸工业的发展与分析一、国内外醋酸市场生产与发展分析二、国内外醋酸生产与生产技术现状三、醋酸产业前景分析12/29/2023168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五节聚合过程
PolymerizationProcess12/29/2023169化学工业出版社应用知识1.聚合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聚合过程实施方法3.聚酯的生产过程原理、工艺、主要设备技能目标
1.能够认识身边常见的六大聚合物;2.能够分析具体的聚合物是何种聚合过程。3.能根据具体的聚合生产过程,分析实施的工艺技术条件。12/29/2023170化学工业出版社提问:有哪些聚合物可用于人体之外,但能与人体密切接触。例如:隐形眼镜。那么隐形眼镜是用什么聚合物制成的呢?这种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有哪些呢?12/29/2023171化学工业出版社一、聚合过程的基本概念BasicConceptofPolymerizationProcess二、聚合过程的基本原理FundamentalPrincipleofPolymerizationProcess三、聚合过程的实施方法PolymerizationProcess四、聚酯的生产过程PETProductionProcess12/29/2023172化学工业出版社一、聚合过程的基本概念BasicConceptofPolymerizationProcess12/29/2023173化学工业出版社人造丝12/29/2023174化学工业出版社尼龙(nylon)
涤纶(dacron)特氟隆(Teflon)12/29/2023175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12/29/2023176化学工业出版社式中n为重复单元数或链节数。聚合物的分子量M是重复单元数的分子量M0与重复单元数n的乘积。M=nM0
12/29/2023177化学工业出版社聚合度聚合物分子中,单体单元的数目叫聚合度。聚合度常用符号DP(DegreeofPolymerization)12/29/2023178化学工业出版社六大塑料人们已经知晓了60000种以上的聚合物。我们通常所碰到的大量塑料是六大品种: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科技在提升孩子阅读能力中的应用
- 2025年济南从业资格货运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题库答案大全
- 2025年度演员经纪管理协议-经纪公司专业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汽车经销商抵押融资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校园网络升级合同终止协议
- 科技展中的创新市场营销实践
- 教育行业展会的参展商服务与执行流程优化
- 二零二五年度图书连锁门店品牌代理合同
- 独立而不孤立家庭教育中的孩子思维锻炼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研学旅行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社保政策培训
- 电器仪表人员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小学春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2023年工程制图习题集
-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 2025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模拟政治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传统春节习俗
- 反走私课件完整版本
-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 (人卫版第九版传染病学总论(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