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1/06/wKhkGWWNaleAYW-eAADapHd8heo412.jpg)
![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1/06/wKhkGWWNaleAYW-eAADapHd8heo4122.jpg)
![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1/06/wKhkGWWNaleAYW-eAADapHd8heo4123.jpg)
![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1/06/wKhkGWWNaleAYW-eAADapHd8heo4124.jpg)
![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1/06/wKhkGWWNaleAYW-eAADapHd8heo41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2年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0年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
研真题
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6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______、______等各个方面。
其中______的差异最大。
2.汉语普通话有______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______个韵
母。
3.句调的四种形式是升调______、______、______。
4.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现行汉字,中间以______作为分水岭,前
期为______阶段,后期为今文字阶段。
5.实词都有一种与概念相联系的核心意义——理性义,此外还可
能有附着在理性义上面的色彩义。色彩义涉及感情色彩、______、
______等方面。
6.汉语补语分作趋向补语、程度补语、______、______、数量补
语、______、和介词短语补语七种。
7.比喻分作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8.焦点通常分作______和______两种。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l0分)
1.普通话里i[i]和ü[y]的舌位是相同的。
2.语素是语言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桌子”里的“-子”没有意义,
不是语素。
3.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
4.古代汉语中的指示代词可以分为近指代词、远指代词和中指代
词。
5.古代汉语中“咸”、“俱”、“尽”、“皆”、“率”、“毕”等都可以作总
括范围副词。
6.古代汉语中无定代词有“之”、“无”等。
7.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8.汉语词类的划分主要依靠的是意义标准。
9.白色的“白”跟“白白”的“白”是兼类词。
10.“忘了就看看书。”是复句的一种。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不属于成语来源的是______。
A.神话寓言
B.句法紧缩
C.历史故事
D.诗文语句
2.要查现代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下列最合适的词典是:______.
A.《现代汉语词典》
B.《现代汉语八百词》
C.《新华字典》
D.《辞海》
3.古代汉语中,下列不表示程度浅的副词是:______.
A.少
B.小
C.稍
D.略
4.古代汉语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盍”是“何不”的合音
B.“叵”是“不可”的合音
C.“诸”是“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D.“曷”是“胡不”的合音
5.下列词语不含轻声的是:______.
A.效力
B.打手
C.知道
D.煎饼
6.“十三经”中最后成为“经”的是:______.
A.论语
B.孟子
C.孝经
D.尔雅
7.“司机”的构词方式属于合成词中的______。
A.主谓型
B.偏正型
C.补充型
D.动宾型
8.“他正在台上作报告”的“在”是:______。
A.副词
B.介词
C.动词
D.助词
9.“我羡慕他有一份好工作”属于______。
A.主谓短语
B.连谓短语
C.动宾短语
D.兼语短语
1O.“红头发刚才又来找你了”中的“红头发”是______修辞手法。
A.夸张
B.比喻
C.比拟
D.借代
贰汉语分析应用能力(共90分)
四、汉字分析应用能力题(共22分)
1.指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法并说明构成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每小
题2分,共l2分)
(1)眉
(2)鸣
(3)恭
(4)下
(5)登
(6)斧
2.指出下列汉字的构成方式,并从笔顺上说明它们的第四笔分别
是什么。(5分)
(1)鼠
(2)粥
(3)匹
(4)湃
(5)爽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5分)
(1)一愁莫展
(2)妄费心机
(3)穿流不熄
(4)题纲
五、语法分析应用能力题(共37分)
1.改正下列句子,指出句中偏误点并从致因和相关知识角度做简
要分析。(5*5=25分)
(1)晚会上,老同学们愉快地交谈着。
(2)孩子们手拉手,唱歌和跳舞。
(3)五个朋友们打算回去宾馆。
(4)随着春天到来,天气暖和了。
(5)无论我劝说,他都不听。
2.分析题(12分)
什么是方位词?方位词属于哪类词中的小类?方位词分作几类(尽
量全面罗列)?请分别举例说明它们所具有的语法特点和功能。
汉语中,“把菜放在厨房”能说,“把包放在车”不能说,“把包放在
车里”能说,请你据此分析概括一下形成这种使用现象的规律和原因。
六、文言文阅读题(共21分)
1.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
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
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
胜,不可先传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
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
矣。(《孙子兵法·计篇》)
(1)请将上面古文用繁体字写出(5分)。
(2)请把下面这句话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3)“庙”的意思是______;第二个“算”的意思是______。(4分)
(1)请为上面的古文加注标点。注意:将上面原文抄写在答题纸
上,在答题纸上加注标
点。(5分)
(2)请用现代汉语说说上面这段话讲的是什么事件,大意是什么。
(5分)
七、词语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经过”和“通过”
2.“体现”和“表现”
2012年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
研真题及详解
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6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______、______等各个方面。
其中______的差异最大。
【答案】词汇;语法;语音
【解析】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
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方言通行于一定的地
域,本身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具有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
法结构系统,能满足本地社会交际的需要。因此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
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其中语音差异最大,词汇次之,语法
差别比较小。
2.汉语普通话有______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______个韵
母。
【答案】21;39
【解析】按照汉语音韵学传统的字音分析方法,把一个字音(音
节)分成前后两段,我们称前段为声母,后段为韵母。声母主要由辅音
构成,汉语普通话中有21个辅音声母,分别是b、p、m、f、d、t、n、
l、g、k、h、j、q、x、zh、ch、sh、r、z、c、s。韵母主要由元音或元
音加辅音构成,汉语普通话中有39个韵母,它们由a、o、e、i、u、ü等
元音组合而成或者由元音加其他辅音字母构成。
3.句调的四种形式是升调、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降调;平调;曲调
【解析】句调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其贯穿整个句干,在
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
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升调是调子由平升高,一般用
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降调是调子先平后降,常用来表示陈
述、感叹、请求等语气。平调语势平稳,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
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曲调是
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
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4.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现行汉字,中间以______作为分水岭,前
期为______阶段,后期为今文字阶段。
【答案】隶书;古文字
【解析】隶书有秦隶和汉隶两种,秦隶是产生于秦代的隶书,它把
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摆脱了古文字象形的特
点,因此是由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
是汉字发展的分水岭。
5.实词都有一种与概念相联系的核心意义——理性义,此外还可
能有附着在理性义上面的色彩义。色彩义涉及感情色彩、______、
______等方面。
【答案】语体色彩、形象色彩
【解析】色彩义可称作附属义,它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
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它涉及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感情
色彩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或者厌恶、贬斥的感情;语体
色彩又叫文体色彩,指某个领域里使用的语言的特点;形象色彩是词义
中能引起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形象联想的那部分内容。
6.汉语补语分作趋向补语、程度补语、______、______、数量补
语、______、和介词短语补语七种。
【答案】结果补语、情态补语、可能补语
【解析】补语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
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具体来分有表示事物随动作而
移动的方向的趋向补语;表示程度的程度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导致的
结果的结果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情态的情态补语;
表示动作发生次数或持续时间的数量补语;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实现
可能性的可能补语和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以及动作
的终止地点的介词短语补语。
7.比喻分作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明喻、暗喻、借喻
【解析】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
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根据比喻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喻词)的不
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类。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
都出现,中间用“像、如、仿佛”等一类的喻词。暗喻又叫“隐喻”,本体
和喻体也都出现,但用“是、成为、等于”等喻词。借喻则不出现本体,
或不在本句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8.焦点通常分作______和______两种。
【答案】自然焦点;对比焦点
【解析】焦点是一个语用概念,是说话人想要强调的重点,被赋予
了最高的信息强度。焦点分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两类。自然焦点只有强
调功能,没有对比功能。对比焦点有强调的功能,而且在上下文或语境
当中可以找到比较的对象。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l0分)
1.普通话里i[i]和ü[y]的舌位是相同的。
【答案】正确
【解析】i[i]发音时舌头前伸使舌尖抵住下齿背,唇形呈扁平状,是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ü[y]发音时与i[i]基本相同,但唇形拢圆,
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因此,这两个音发音时只是唇形的圆展不
同,舌位相同。
2.语素是语言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桌子”里的“-子”没有意义,
不是语素。
【答案】错误
【解析】判断语素的意义,一般来说分两种,一种是表示事物、现
象的意义,即词汇意义;另一种只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即语法意
义。“子”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是名词的标
志,“桌子”的“子”虽然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但是具有语法意义。因
此“子”也是语素,而且是不成词语素,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
定,是词缀。
3.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
【答案】正确
【解析】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有复合式、
附加式和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复合式至少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
一起构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主要有联合、偏正、补充、动
宾、主谓五种类型;重叠式由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构成;附加式由词根
和词缀构成,词缀在词根前的称为前缀,在词根后的称为后缀,前缀加
词根的为前加式,词根加后缀的为后加式。
4.古代汉语中的指示代词可以分为近指代词、远指代词和中指代
词。
【答案】正确
【解析】古代汉语常用的指示代词有“是、此、斯、兹、之、彼、
夫、或”等,一般分为近指、远指和中指三类。“是、此、斯、兹”(现
代汉语可译为“这、这个、这些”等)是近指代词;“彼、夫”(现代汉语
可译为“那”)是远指代词;还有的指示代词既不表示近指,也不表示远
指,例如“或”,现代汉语翻译为“有人”“有的”,是中指代词。
5.古代汉语中“咸”、“俱”、“尽”、“皆”、“率”、“毕”等都可以作总
括范围副词。
【答案】正确
【解析】古代汉语中“咸”、“俱”、“尽”、“皆”、“率”、“毕”都可用来
指所有的、全部、都的意思,因此都可以作总括范围副词。
6.古代汉语中无定代词有“之”、“无”等。
【答案】错误
【解析】“之”在古代汉语中作指示代词时是指的“此、这”,不是无
定代词。“无”可以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是无定代
词。
7.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答案】正确
【解析】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独立运
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
作用)。因此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8.汉语词类的划分主要依靠的是意义标准。
【答案】错误
【解析】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
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
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指
的是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和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
9.白色的“白”跟“白白”的“白”是兼类词。
【答案】错误
【解析】“白”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
词。“白色”中的“白”表性质,是形容词,“白白”中的“白”相当于“空”,
表方式,是副词。虽然两个“白”是同一个字,但它是两类词,因语义和
语法性质都不同,两者意义上已经失去了联系,应该认为是同音词,不
是形容词兼副词,因此不是兼类词。
10.“忘了就看看书。”是复句的一种。
【答案】正确
【解析】这是一个紧缩句,紧缩句是一种特殊复句,由复句紧缩而
成,没有隔开分句的语音停顿,在结构上有些词语也被压缩掉了。紧缩
句往往成对使用或单用一个关联词语表示分句间的关系,也可以没有关
联词语,句意上具有复句所具有的假设、条件等关系。题中句子用关联
词语“就”连接,表示假设关系,是紧缩句。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不属于成语来源的是______。
A.神话寓言
B.句法紧缩
C.历史故事
D.诗文语句
【答案】B
【解析】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
语。其来源广泛,主要有:①神话寓言,如“精卫填海”等;②历史故
事,如“完璧归赵”等;③诗文语句,如“老骥伏枥”等;④口头俗语,
如“千方百计”等。B项句法紧缩后结构上仍为一个句子,不是成语。
2.要查现代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下列最合适的词典是:______.
A.《现代汉语词典》
B.《现代汉语八百词》
C.《新华字典》
D.《辞海》
【答案】B
【解析】B项《现代汉语八百词》由198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收词以
虚词为主,兼收少量实词。其宗旨是用实例说明现代汉语常用虚词和部
分实词的不同用法特点,规范性强,资料丰富,是一部有价值的虚词词
典。A项《现代汉语词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编,所收56000多条目,注音准确,释义精当,查检方便,有较高实用
价值。C项《新华词典》由新华辞书社编纂,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按
《汉语拼音方案》音序排列的字典,注音准确,释义简明扼要。D项
《辞海》是一部兼收语文词语和科学名词术语的综合性百科词典。
3.古代汉语中,下列不表示程度浅的副词是:______.
A.少
B.小
C.稍
D.略
【答案】B
【解析】根据王力版《古代汉语》,“小”跟“大”相对,又指邪恶的
人,坏人。常见词组“小人”指小民、庶人,用来谦称自己,又指品德不
好的人。“小子”则指老师对学生的称呼,或者对神或尊长谦称自己。因
此“小”不表示程度浅的副词。A项“少”、C项“稍”D项“略”都可以指“稍
稍,稍微。略微”的意思,表示程度浅的副词。
4.古代汉语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盍”是“何不”的合音
B.“叵”是“不可”的合音
C.“诸”是“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D.“曷”是“胡不”的合音
【答案】C
【解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诸”是“之于”或“之乎”的合音。例
如“付诸实施”中是“之于”的合音,“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中是“之
乎”的合音。A项“盍”虽是“何不”的意思,但不是其合音。C项“叵”是“不
可”的意思,但不是其合音。的D项“曷”有“怎么、何时”的意思,但不
是“胡不”的合音。
5.下列词语不含轻声的是:______.
A.效力
B.打手
C.知道
D.煎饼
【答案】A
【解析】“效力”一般指动词效劳、尽力,名词功效、约束
力,“效”和“力”都承担实际的重要意义,因此都不读轻声。B项“打
手”一般指专门帮别人打架的人,类似的还有“杀手”等,“手”在其中表
示“……的人”,相当于词缀,读轻声。C项“知道”的主要意义由“知”承
担,因此“道”可以读轻声。D项“煎饼”,类似的还有“烧饼”等,“饼”一
般读轻声。
6.“十三经”中最后成为“经”的是:______.
A.论语
B.孟子
C.孝经
D.尔雅
【答案】B
【解析】“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
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
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
《孟子》。其形成过程为:汉朝立《诗》、《书》、《易》、《礼》、
《春秋》于学官,为五经;唐朝加《周礼》、《仪礼》、《公羊》、
《谷梁》为九经;至晚唐开成年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
语》、《尔雅》为十二经;南宋时《孟子》正式成为“经”,十三经正式
形成。
7.“司机”的构词方式属于合成词中的______。
A.主谓型
B.偏正型
C.补充型
D.动宾型
【答案】D
【解析】动宾型是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
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司机”中“司”是掌管的意思,表示行
为,“机”是机器,表示行为所关涉的事物,是动宾型结构。A项主谓型
是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B项偏正
型是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C项补充型是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
一词根。
8.“他正在台上作报告”的“在”是:
A.副词
B.介词
C.动词
D.助词
【答案】B
【解析】介词起标记作用,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
语”,整体主要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表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
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本句
中“在”与“台上”共同构成表处所的介词短语,指出“作报告”的地点。A
项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
义。C项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D项
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
9.“我羡慕他有一份好工作”属于______。
A.主谓短语
B.连谓短语
C.动宾短语
D.兼语短语
【答案】D
【解析】兼语短语中由前一动语的宾语兼做后一谓语的主语,即动
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
的兼语。本句中“他”既是“羡慕”的宾语,又是“有一份好工作”的主语,
是兼语,因此该句属于兼语短语。A项主谓短语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成
分组成,前面被陈述部分是主语,表述要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面陈述的
部分是谓语,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B项连谓短语由多项谓词性成
分连用,谓词性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主谓、动宾、偏正、中补
和联合这五种基本结构关系,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C项动宾关系由有
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动语,表示
动作行为,后面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
1O.“红头发刚才又来找你了”中的“红头发”是______修辞手法。
A.夸张
B.比喻
C.比拟
D.借代
【答案】D
【解析】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
称去代替。其可以用特征、标志代本体。本题中“红头发”即是某个人的
特征,用此来代替这个人本身。A项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
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B项比喻是打比方,用本质不同
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C项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
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贰汉语分析应用能力(共90分)
四、汉字分析应用能力题(共22分)
1.指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法并说明构成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每小
题2分,共l2分)
(1)眉
答:造字法为象形。
《说文解字》:“眉,目上毛也。从目,象眉之形,上象额理
也。”上部分表示眉毛的毛发,下面的“目”表示眼睛,因此,“眉”字的
本义为眉毛。
(2)鸣
答:造字法为会意。
《说文解字》:“鸣,鸟声也。从鸟,从口。”因此“鸣”的本义为鸟
叫。
(3)恭
答:造字法为形声。
《说文解字》:“恭,肃也。从心,共声。”心是形旁,表示心里恭
敬、谦逊。
(4)下
答:造字法为指事。
“下”是用象征性符号表示的指事字,古时用弧向上和向下的两条长
弧线(或长横线)为基准,上边和下边各加一短线表示“上”和“下”。
(5)登
答:造字法为会意。
《说文解字》:“登,上车也。从癶豆。象登车形。”最初,上部分
表示两手捧着,下部分表示盛粮食的盛器,下面还有表示双脚的,其造
字本义是手捧装满丰收的粮食的盛器,走上祭台敬献神佛。这个意义只
见于古文。
(6)斧
答:造字法为形声。
《说文解字》:“斧,斫也。从斤父聲。”“斤”本义为长手柄的砍伐
树木的刀具,“斧”从斤,本义为一种砍、凿的利器。
2.指出下列汉字的构成方式,并从笔顺上说明它们的第四笔分别
是什么。(5分)
(1)鼠
答:上下结构,笔顺为撇、竖、横、横折、横、横、竖提、点、
点、竖提、点、点、斜钩,第四笔为横折。
(2)粥
答:左中右结构,笔顺为横折、横、竖折折钩、点、撇、横、竖、
撇、点、横折、横、竖折折钩,第四笔为点。
(3)匹
答:左三包围结构,笔顺为横、撇、竖弯钩、竖折,第四笔为竖
折。
(4)湃
答:左中右结构,笔顺为点、点、提、撇、横、横、撇、横、横、
横、横、竖,第四笔为撇。
(5)爽
答:框架组合,笔顺为横、撇、点、撇、点、撇、点、撇、点、
撇、捺,第四笔为撇。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5分)
(1)一愁莫展
答:“愁”应改为“筹”。
一,一点;筹,古代用于计数的算筹,也可说为计策;莫,没有;
展,施展。指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形容事情没
有进展。
(2)妄费心机
答:“妄”应改为“枉”。
枉,白白地;心机,心思、计谋。指白白地费了一番心思。
(3)穿流不熄
答:“穿”应改为“川”。
“熄”应改为“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
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4)题纲
答:“题”应改为“提”。
提纲是写作、发言、学习、研究、讨论等内容的要点。“提纲”原义
为提住网的总绳,所以应用“提”。
五、语法分析应用能力题(共37分)
1.改正下列句子,指出句中偏误点并从致因和相关知识角度做简
要分析。(5*5=25分)
(1)晚会上,老同学们愉快地交谈着。
【答案】原句改为“老同学们在晚会上愉快地交谈着。”
【解析】此处不需要将状语“晚会上”提前。
(2)孩子们手拉手,唱歌和跳舞。
【答案】去掉逗号
【解析】如果“手拉手”后面有逗号就意味着和后面的“唱歌”、“跳
舞”的语法功能一致,都是作谓语。但是“手拉手”在这句话中应该是充
当“唱歌”、“跳舞”的状语,修饰由“唱歌和跳舞”这个谓语。
(3)五个朋友们打算回去宾馆。
【答案】句子改为:朋友们打算回宾馆去。
【解析】“五个朋友们”错误,汉语名词单数、复数同形,在表示模
糊复数时,部分指人名词(和代词)可加构形后缀“们”,加“们”之后不
能再受表示确定数目的词语修饰,因此去掉“五个”。“回去宾馆”错
误,“回、去、回去”是趋向动词,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的格式
里,宾语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间。但宾语是
表示处所的,只能放在“来”、“去”之
前,“进”、“出”、“上”、“下”、“回”、“过”之后,因此应为“回宾馆
去”。
(4)随着春天到来,天气暖和了。
【答案】句子改为:随着春天的到来,天气暖和了。
【解析】“随着”是介词,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
语,整体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句子中“随着”和“春天到来”应构成介
词短语,来补充谓语“暖和”,因此应该在“春天到来”中加上“的”使之构
成名词性短语,这样才能与“随着”构成介词短语。
(5)无论我劝说,他都不听。
【答案】句子改为:无论我如何劝说,他都不听。
【解析】“无论……,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而且表
示无条件,无条件关联词语要成对使用,偏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正句
表示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因此应该在偏句中加入“如
何”以排除一切条件。
2.分析题(12分)
什么是方位词?方位词属于哪类词中的小类?方位词分作几类(尽
量全面罗列)?请分别举例说明它们所具有的语法特点和功能。
答:(1)方位词的定义和上位所属
方位词是表示方向和位置的词,是名词中的小类。
(2)方位词的分类和语法特点和功能
①分类
方位词分单音节的和双音节的了两类。a.单音节的有“上、下、
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中、里、内、外”;b.双音节的
有“之上、之下、之左、之右、之前、之后、之内、之外、之中、之
间、之东、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内、以外、以东”等。
②语法特点和功能
a.方位词有定位性,放在词语之后,与实词组成方位短语,表示
空间位置,如“房间里”、“椅子上”等。
b.方位短语前面往往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如“在椅子上”、“从
房间里(出来)”。少数方位词,如“前后之前以后内之内以内”可表示
时间,如“出发(以)前”“三天(之)内”等。
汉语中,“把菜放在厨房”能说,“把包放在车”不能说,“把包放在
车里”能说,请你据此分析概括一下形成这种使用现象的规律和原因。
答:(1)把某件东西放在某个地方,当这个地方比较大,人们对
于放的位置只有一个,不会产生歧义时,例如,“放在厨房”,厨房比较
大,人们说“把菜放在厨房”只可能是放在厨房里,而不是厨房的上面,
更不可能是下面,则可以直接后面加“厨房”的名词。
(2)而当这个地方比较小,可以放东西的位置有很多,不加“里、
上”等词容易产生歧义时,例如“把包放在车里”,车比较小,我们既可
以把东西放在车里,也可以放在车上、车下等,则必须加上方位词,才
表示的更明确。
六、文言文阅读题(共21分)[南开大学2012研]
1.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
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
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
胜,不可先传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
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
矣。(《孙子兵法·计篇》)
(1)请将上面古文用繁体字写出(5分)。
(2)请把下面这句话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3)“庙”的意思是______;第二个“算”的意思是______。(4分)
答:(1)繁体字书写上述古文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
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
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
可先傳也。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
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孫子兵法•計篇》)
(2)翻译
这军事家取胜的奥妙,是不能事先规定和确切的表达与传授说明
的。
(3)“庙”的意思是______庙堂、宗庙______;第二个“算”的意思是
______胜算、把握______。
(1)请为上面的古文加注标点。注意:将上面原文抄写在答题纸
上,在答题纸上加注标点。(5分)
(2)请用现代汉语说说上面这段话讲的是什么事件,大意是什么。
(5分)
答:(1)标点
一戎衣,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舊。釋箕子囚,封比干墓,式
商容閭。散鹿臺之財,發鉅橋之粟。大賚于四海,而萬姓悅服。列爵惟
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賢,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喪、祭。惇信
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
(2)上述文选描述的事件和大意
这段话出自《尚书·武成》,描述的是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
其大意为:一次起兵讨伐(殷商),天下就安定了。只废除商纣王
的统治,商朝的政权制度依旧沿用。释放了箕子,加高了比干的墓,礼
貌的拜见商容老师。把鹿台的钱财、钜桥的粮食分发给大家。济救赏赐
天下百姓,天下百姓都愉悦而臣服。分封五等爵位与三品土地,任用贤
能的官员,重视人民的道德教化和粮食收成、丧礼与祭祀。敦厚诚信,
显明忠义,尊崇有德的,报答有功的。武王垂衣拱手,天下大治。
七、词语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经过”和“通过”
答:(1)相同点
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有“通行、穿过”的意思,例如:河道是很狭
窄的,小火轮经过(通过)时卷起了两股巨浪。
(2)不同点
①“经过”a.表示从某处过,但不一定是在其中通过,例如:这汽
车经过北海公园吗?b.表示经历的过程,例如:他叙述了事情的全部
经过。
②“通过”a.表示同意或承认的意思,例如:大会通过了三项决
议。b.表示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手段达到某种目的,例如:他通过函
授的办法自学。c.(组织等的)同意、核准,例如:冀申调动,没有
通过局党委,你为什么放他走?由此可见,“经过”强调过程,“通过”强
调手段。
2.“体现”和“表现”
答:(1)相同点
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体现”和“表现”都表示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
一事物具体表示、显现现出来。例如:这幅油画体现(表现)了画家对
大自然的热爱。
(2)不同点
①“体现”还有事物的本性表现在外面的意思,例如:这个人身上体
现了时代精神。
②“表现”a.有故意显出自己的长处的意思,例如:他不善于表现
自己,总是虚心听别人谈话,向别人学习。b.有以特定方式行事或活
动的意思,例如:所有车辆在试车时都表现得很好。c.有故意显露
(自己)的意思,例如:原告表现得很沉着。d.名词,指表示出来的
行为、作风或言论等等,例如:他的表现有目共睹。e.名词还表示对
内心需要作反映时呈现的态度,例如:他在寂寞时的表现。
2011年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
研真题
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8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现代汉语普通话以______为基础方言。
2.与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汉语语音方面特点的具体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
3.语音三属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古代占主流的图书分类法是四部分类法,所谓“四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完整的甲骨卜辞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
分组成。
6.隶书又分作______和______,分别是______和______通行的字
体。
7.由表字义______的部件和表______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
法叫______。
8.“凹”字的第一笔是______。
9.复合式合成词至少是由______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从结合的关
系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类型。
10.“呢”属于______词。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发音时舌位、唇形受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
2.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绝对音高的一种方法。
3.普通话中的变调只有上声的变调。
4.普通话的辅音音位一共有22个。
5.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口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6.“春天到了!”这句话的重音在“到”上。
7.“是乃仁术也!”中的“乃”为系词。
8.中国传统语言学中没有“词”的概念。
9.普通话韵母ün的音值是[yn]。
10.词义的古今演变一般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
三种情况。
11.“皑皑”是重叠式构词方式。
12.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13.附加式是指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的方式。
14.“房间”属于偏正式构词方式。
15.汉语词类的划分主要依靠的是形态标准。
16.虚词是指无词汇意义而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17.“那棵花”的“花”跟“花钱”的“花”是兼类词。
18.汉语的主谓短语能够充当句子的谓语。
19.“让山区的孩子都念上书,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是单句。
20.“他看见我就打招呼。”是紧缩复句。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普通话有______个韵母。
A.36
B.37
C.38
D.39
2.普通话复元音韵母中的韵尾有______个。
A.l
B.2
C.3
D.4
3.以下不属于声母的发音方法的是______。
A.阻碍方式
B.声带是否颤动
C.气流强弱
D.嘴唇形状
4.广东潮汕地区的方言属于______。
A.粤方言
B.闽方言
C.客家方言
D.赣方言
5.______的产生使汉字的注音方法改进了一大步。
A.直音法
B.譬况法
C.读若法
D.反切法
6.在古代汉语中,下列词可以做句首语气词的是______。
A.夫
B.乎
C.焉
D.耶
7.古代汉语构成判断的基本格式是______的句式。
A.……为……
B.……者……也
C.……乃……
D.……即……
8.下面不属于古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的是______。
A.而
B.汝
C.其
D.若
9.“脚”在上古汉语指小腿。从这一意义演变到现代汉语普通话
中“脚”的意义属于______。
A.词义扩大
B.词义缩小
C.词义转移
D.新词产生
10.下列属于繁简字关系的是______。
A.芲-花
B.污-汙
C.習-习
D.猨-猿
11.普通话“需”的韵母u属于______。
A.前、高、不圆唇元音
B.前、高、圆唇元音
C.后、高、圆唇元音
D.后、高、不圆唇元音
12.wu的构成音素有______。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从发音部位上看,普通话声母sh属于______。
A.舌头音
B.舌面音
C.舌尖前音
D.舌尖后音
14.普通话中的擦音声母有______。
A.f、s、v、h、g
B.f、s、h、x、c
C.f、s、h、sh、x、r
D.f、s、ch、x、sh
15.“薄弱”的正确读音是______。
16.“舞”是______。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宇
17.“涉”是______。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
18.“笔直”的构词方式属于合成词中的______。
A.联合型
B.偏正型
C.补充型
D.动宾型
19“自觉”的构词方式属于合成词中的______。
A.主谓型
B.补充型
C.偏正型
D.联合型
20.“旮旯”______。
A.不是词
B.由一个语素构成词
C.不是语素
D.由两个语素构成词
21.“葡萄”属于______。
A.联绵词
B.叠音词
C.外来词
D.合成词
22.“逼她说出实情”属于______。
A.连谓短语
B.动宾短语
C.兼语短语
D.述补短语
23.“他满满地沏了一壶茶”,其中“满满地”语义指向______。
A.他
B.沏
C.一壶
D.茶
24.“所说”是______。
A.动词
B.介词短语
C.动词短语
D.助词短语
25.“瞅了他一眼”的“眼”是______。
A.专用名量
B.借用名量
C.专用动量
D.借用动量
26.“你怎么来的?”是______。
A.是非问句
B.特指问句
C.选择问句
D.正反问句
27.下列短语中没有歧义的是______。
A.进口产品
B.一个好朋友
C.写好文章
D.他谁都认识
28.“累得我连楼都上不去了”的补语属于______。
A.情态补语
B.可能补语
C.趋向补语
D.介词短语补语
29“我有权干涉。”是______。
A.兼语句
B.存在句
C.连动句
D.双宾语句
30.“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的辞格是______。
A.夸张
B.比喻
C.比拟
D.借代
贰汉语应用能力(共35分)
四、语音能力题(共10分)
1.选择拼写正确的音节(5分)
2.写出下面句子的拼音(5分)
中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
五、汉字能力题(共15分)
1.指出以下汉字的形旁并说明所表示的意类(5分)
(1)肠
(2)裹
(3)逆
(4)趟
(5)焦
2.指出以下汉字部件与部件的组合方式,并从笔顺上说明它们的
第五笔分别是什么(5分)
(1)背
(2)屿
(3)围
(4)幕
(5)辨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5分)
(1)步入正规
(2)赤心枉想
(3)末知数
六、文言文阅读题(共10分)
1.请为下列古文加往标点(6分)
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子墨子曰盍学乎对曰吾族人无学者子墨子曰不
然夫好美者岂曰吾族人莫之好故不好哉夫欲富贵者岂曰吾族人莫之欲故
不欲哉好美欲富贵者不视人犹强为之夫义天下之大器也何以视人必强为
之
2.根据这段古文填空(4分)
(1)“盍”的意思是______
(2)”然”的意思是______
(3)“欲”的意思是______
(4)“强”的意思是______
叁汉语语言分析(共35分)
七、语音分析题(共5分)
1.填空(1题1分)
(1)“信念”中的”信”的调值是______。
(2)普通话音节you是由______个音素构成的音节。
(3)“友谊”的“谊”,汉语拼音注音是______。
(4)“秘鲁”中“秘”,汉语拼音注音是______。
(5)普通话音节yue主要元音是______。
八、辨析下列词语(每题5分,共10分)
1.“再”与“又”
2“刚”与“才”
九、语法分析(共12分)
A.用简易加线法分析下列句子成分,主谓之间用||隔开,主语
中心语用====表示,谓语中心语用______表示,宾语中心语用﹏﹏﹏
﹏表示,定语用()表示,状语用[]表示,补语用<>表示,插入语用
下划小△表示,兼语用双横线下加波浪线表示,分析到成分为止。
1.李师傅把所有的机器郁一遍一遍仔仔细细地检查过了。(5分)
2.这条路看来还得修一阵子。(4分)
B.说明上面1.和2.句中划线词的词性。(3分)
1句:把过的
2句:这还得
十、修改下列病句并说明理由(共8分)
1.我昨天一下午看书了。(2分)
2.别的同学比我的说很流利。(3分)
3.山里的人很朴素。很热情我们。(3分)
2011年南开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
研真题及详解
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8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现代汉语普通话以______为基础方言。
【答案】北方话
【解析】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
言。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与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汉语语音方面特点的具体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解析】现代汉语具有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许多特点。在语音方
面的具体特点为:
(1)没有复辅音。在一个音节内,无论开头或是结尾,都没有两个
或三个辅音联在一起的现象。因此,汉语音节的界限分明,音节的结构
形式比较整齐。
(2)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一
个音节可以只由一个单元音或者一个复元音构成,同时,由复元音构成
的音节也比较多,因元音是乐音,所以汉语语音乐音成分比例大。
(3)有声调。每个音节都有若干声调,声调可以使音节和音节之间
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于是形成了汉语音乐性强的特殊风
格。
3.语音三属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解析】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
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更重要的是,语
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
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
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4.我国古代占主流的图书分类法是四部分类法,所谓“四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经;史;子;集
【解析】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简称四分法,其四大基本部类
为“经、史、子、集”。四分法发端于魏晋时期,至唐人编撰《隋书·经
籍志》才正式确定“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
5.完整的甲骨卜辞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
分组成。
【答案】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解析】甲骨文有完整的内容和形式。它一般包括叙辞(为占卜日
期和占人名)、命辞(所问之事)、占辞(为商王亲自视兆占问吉
凶)、验辞(刻记占卜结果)等项,故又称甲骨文为卜辞。
6.隶书又分作______和______,分别是______和______通行的字
体。
【答案】秦隶;汉隶;秦代;汉代
【解析】秦隶又称为古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秦隶是从具备象形
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
时代的意义。汉隶又称今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秦隶和汉隶的主要区
别是,秦隶的笔形是平直方折的,汉隶的撇、捺和长横有波磔;秦隶残
存着篆书的某些痕迹,汉隶就很少有篆书的痕迹了。
7.由表字义______的部件和表______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
法叫______。
【答案】类属;字音;形声
【解析】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
造字法称为形声。用形声法造的字称为形声字。如“洋”(yáng),形旁
(也称形符、意符)氵(水)表示海洋有水,声旁(也称声符、音符)
羊(yáng),表示读音,组成从氵(水)羊声的形声字。形声字都是合
体字。
8.“凹”字的第一笔是______。
【答案】竖
【解析】笔顺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独体字和合体字都有
书写顺序的问题。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
人;从上到下:二、芳;从左到右:川、汉;从外到内:月、同;从外
到内后封口:四、国;先中间后两边:小、水。“凹”属于从左到右。凹
字的笔顺是:竖、横折竖折横、竖、横折竖、横。
9.复合式合成词至少是由______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从结合的关
系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类型。
【答案】两个不相同的词根;联合型;偏正型;补充型;动宾型;
主谓型
【解析】复合式合成词至少要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
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主要有五种类型:①联合型;②偏
正型;③补充型;④动宾型;⑤主谓型。
10.“呢”属于______词。
【答案】语气
【解析】语气词的作用在于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子的末尾,也可
以用在句中主语、状语的后头。“呢”表示的是疑问语气。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发音时舌位、唇形和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
()
【答案】正确
【解析】单元音就是发音时口形(包括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
不变的元音。
2.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绝对音高的一种方法。
()
【答案】错误
【解析】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
法。题目所提到的是“绝对音高”,是错误的。
3.普通话中的变调只有上声的变调。()
【答案】错误
【解析】普通话除了上声的变调,还有“一、不”的变调和“七、
八”的变调等,例如“一”在去声前,一律变35,如“一样”。“七、八”在去
声前调值可变为35,也可不变,其余场合念阴平原调值55。
4.普通话的辅音音位一共有22个。()
【答案】错误
【解析】普通话有二十二个辅音音位,即:/p/、/
p‘/、/m/、/f/、/t/、/t‘/、/n/、/l/、/k/、/k‘/、/ŋ/、/x/、、、
、、、、、/ts/、/ts‘/、/s/。
5.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口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
【答案】错误
【解析】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
流的方式和状况。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等三
个方面来观察。
6.“春天到了!”这句话的重音在“到”上。()
【答案】正确
【解析】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称为重音,或者
称为语句重音。句子里某些语法成分常要重读,谓语中的主要动词常常
读重音。“到”是动词,并且是整句话的核心,所以念的是重音。
7.“是乃仁术也!”中的“乃”为系词。()
【答案】错误
【解析】“是乃仁术也!”的意思是这是行仁政的途径。其中“是”是
指示代词,代替前面出现过的主语,“乃”是副词,用来加强判断句的肯
定,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常用副词"乃"字来加强肯定。
8.中国传统语言学中没有“词”的概念。()
【答案】正确
【解析】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主要以字为基本单位,一个字就是一
个词,并没有现代语言学中“词”的概念。
9.普通话韵母ün的音值是[yn]。()
【答案】正确
10.词义的古今演变一般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
三种情况。()
【答案】正确
【解析】词义演变的途径,有下列几种:①词义的扩大,即扩大词
所概括的对象范围;②词义的缩小,即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③
词义的转移,即表示甲类对象的词转用指称与之有关的乙类对象。
11.“皑皑”是重叠式构词方式。()
【答案】错误
【解析】重叠式的合成词是由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构成的合成
词。“皑”是不成词语素,所以“皑皑”是叠音词,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
构成,它只是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而不是两个词根的重叠,所以不是重
叠式构词方式。
12.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答案】错误
【解析】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词是由语素构成。
两者都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
有音有义单位。
13.附加式是指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的方式。()
【答案】正确
【解析】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词根前的称为前缀,在
词根后的称为后缀。
14.“房间”属于偏正式构词方式。()
【答案】错误
【解析】“房间”不是偏正式构词方式,它们彼此不存在修饰与被修
饰的关系,“房间”是补充型构词方式,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
示事物的单位。
15.汉语词类的划分主要依靠的是形态标准。()
【答案】错误
【解析】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靠是词的语法功能,因为汉语属于
分析型语言,不用形态这一语法手段,是汉语的重要特点。而且词类是
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
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
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
16.虚词是指无词汇意义而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答案】错误
【解析】现在实词和虚词的划分把功能作为主要依据,也就是说,
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
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虚词有共同的特
点,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句,不能
单独作句法成分;三是不能重叠。这三个特点都与虚词无词汇意义有
关。
17.“那棵花”的“花”跟“花钱”的“花”是兼类词。()
【答案】错误
【解析】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
音。兼类词一定要声音相同,词义有联系,意义无关或失去了联系的词
不是兼类词,而是同音词。而“那棵花”的花是一种植物,“花
钱”的“花”是花费、破费。它们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是同音词,
而不是兼类词。
18.汉语的主谓短语能够充当句子的谓语。()
【答案】正确
【解析】主谓短语作谓语是有汉语特色的一大类型,例如“他||头脑
冷静。”“人生||谁不爱惜青春。”
19.“让山区的孩子都念上书,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是单句。
()
【答案】正确
【解析】单句是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
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
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题中这句话是单
句,“让山区的孩子都念上书”是主语,“是”是谓语,“我们应尽的责
任”是宾语,它们在结构上互作句法成分。
20.“他看见我就打招呼。”是紧缩复句。()
【答案】正确
【解析】一般复句的分句之间都有语音停顿,紧缩句由复句紧缩而
成。它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紧缩句与单句中的连谓句相
像,但不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结构上有无关联词语和意义上有无复句所
具有的假设、条件等关系。“他看见我就打招呼”中有关联词“就”,表示
条件关系,所以是紧缩复句。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普通话有()个韵母。
A.36
B.37
C.38
D.39
【答案】D
【解析】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按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
鼻韵母(有鼻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按开头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开口
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简称“四呼”。
2.普通话复元音韵母中的韵尾有()个。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复元音韵母中的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i、u两个,而n和ng
是鼻音韵尾。
3.以下不属于声母的发音方法的是()。
A.阻碍方式
B.声带是否颤动
C.气流强弱
D.嘴唇形状
【答案】D
【解析】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
流的方式和状况。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等三
个方面来观察。
4.广东潮汕地区的方言属于()。
A.粤方言
B.闽方言
C.客家方言
D.赣方言
【答案】B
【解析】现代闽方言主要分布区域跨越六省,包括福建和海南的大
部分地区、广东东部潮汕地区、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浙江南部温州地区
的一部分、广西的少数地区、台湾省的大多数汉人居住区。闽方言使用
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7%。
5.()的产生使汉字的注音方法改进了一大步。
A.直音法
B.譬况法
C.读若法
D.反切法
【答案】D
【解析】早期的注解一般是用直音法或“读若”“读如”等术语注音,
后来反切逐渐被注解家用来注音了。
6.在古代汉语中,下列词可以做句首语气词的是()。
A.夫
B.乎
C.焉
D.耶
【答案】A
【解析】“夫”,能做句首语气词,例如“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
矣”,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焉”、“乎”、“耶”一般用于句末。
7.古代汉语构成判断的基本格式是()的句式。
A.……为……
B.……者……也
C.……乃……
D.……即……
【答案】B
【解析】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在
现代汉语里,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系词(判断词)“是”字
来联系,例如“我是中国人”。但是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
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
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这种用“也”字
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8.下面不属于古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的是()。
A.而
B.汝
C.其
D.若
【答案】C
【解析】“女”(汝)“尔”“若”“而”“乃”都属於第二人
称。“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
的”;“之”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他”“她”“它”。
9.“脚”在上古汉语指小腿。从这一意义演变到现代汉语普通话
中“脚”的意义属于()。
A.词义扩大
B.词义缩小
C.词义转移
D.新词产生
【答案】C
【解析】词义的转移表示甲类对象的词转用指称与之有关的乙类对
象。“脚”在上古汉语指小腿,“脚”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人和某些动物
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所以它的演变方式属于词义转移。
10.下列属于繁简字关系的是()。
A.芲-花
B.污-汙
C.習-习
D.猨-猿
【答案】C
【解析】“習”的简化方式是保留特征或轮廓,把繁体字中繁难的部
分删去,只留下表示这个字的特征或轮廓的部分。
11.普通话“需”的韵母u属于()。
A.前、高、不圆唇元音
B.前、高、圆唇元音
C.后、高、圆唇元音
D.后、高、不圆唇元音
【答案】B
【解析】普通话“需”的韵母u的实际发音是[y],属于前、高、圆唇元
音。
12.wu的构成音素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解析】汉语拼音字母y(读ya)和w(读wa)是隔音字母。它只起
避免音节界限发生混淆的作用。例如把“大衣”拼写成“dai”,就会以为是
一个音节的“呆”,i的前头加了y,写成“dayi”,音节界限就分明了。韵
母表中u行的韵母,如果u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u前面加上w:
,所以wu的构成音素只有一个。
13.从发音部位上看,普通话声母sh属于()。
A.舌头音
B.舌面音
C.舌尖前音
D.舌尖后音
【答案】D
【解析】声母sh是舌尖后、清、擦音。发音时,舌尖上翘,接近硬
腭前部,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舌
尖和硬腭前部形成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例如“手术”shǒushù里的
sh。
14.普通话中的擦音声母有()。
A.f、s、v、h、g
B.f、s、h、x、c
C.f、s、h、sh、x、r
D.f、s、ch、x、sh
【答案】C
【解析】普通话的擦音声母有f、h、x、sh、r、s,发音时,发音部
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
摩擦成声。A项,普通话没有v擦音,g是塞音;B项,c是塞擦音;D
项,ch是塞擦音。
15.“薄弱”的正确读音是()。
【答案】A
【解析】“薄弱”的“薄”念bó,而“弱”不是轻声。
16.“舞”是()。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宇
【答案】D
【解析】“舞”是形声字,从舛(chuǎn),無聲,两足相背,古舞字
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是舞蹈。
17.“涉”是()。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
【答案】B
【解析】“涉”是会意字,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
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是趟水过河。
18.“笔直”的构词方式属于合成词中的()。
A.联合型
B.偏正型
C.补充型
D.动宾型
【答案】B
【解析】“笔直”的构词方式是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用“笔”来修饰“直”,比喻像笔一样直,是状中结构。
19“自觉”的构词方式属于合成词中的()。
A.主谓型
B.补充型
C.偏正型
D.联合型
【答案】A
【解析】“自觉”的构词方式属于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
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又称为陈述式。
20.“旮旯”()。
A.不是词
B.由一个语素构成词
C.不是语素
D.由两个语素构成词
【答案】B
【解析】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旮旯”两字分开后
并没有意义,所以“旮旯”是一个语素,而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
用的有音有义单位,“旮旯”能独立运用,所以是一个单纯词。
21.“葡萄”属于()。
A.联绵词
B.叠音词
C.外来词
D.合成词
【答案】A
【解析】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
两个语素的词。“葡萄”是一个语素,它并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它表示
的是一个意义,所以“葡萄”是联绵词,是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连绵
词;B项,它的读音不同,不能算是叠音词;C项,它也不是外来词;D
项,它只有一个语素,不是合成词。
22.“逼她说出实情”属于()。
A.连谓短语
B.动宾短语
C.兼语短语
D.述补短语
【答案】C
【解析】由前一动语的宾语兼做后一谓语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
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兼语”。
有兼语的短语称为兼语短语。“逼她说出实情”的“她”既是前一个动词的
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所以是兼语短语。
23.“他满满地沏了一壶茶”,其中“满满地”语义指向()。
A.他
B.沏
C.一壶
D.茶
【答案】C
【解析】语义指向,指句法结构中甲成分与乙成分有语义联系及语
义所指的方向。从语义分析上来看,“他满满地沏了一壶茶”的“满满
地”的语义指向不可能是“他”,也不可能是“沏”和“茶”,只能是“壶满”。
24.“所说”是()。
A.动词
B.介词短语
C.动词短语
D.助词短语
【答案】D
【解析】助词短语指的是由助词附着在词语上组成,包括“的”字短
语、“所”字短语和比况短语等。“所”字短语是指由助词“所”加在动词前
面组成,指称动作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所以“所说”是“所”字短语,指
称说的对象。
25.“瞅了他一眼”的“眼”是()。
A.专用名量
B.借用名量
C.专用动量
D.借用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餐厅装修合同范本
- 副总劳务合同范本
- 产品转让合同范本
- 商业使用门面房出租合同范本
- 修脚店入股合同范例
- 二手升降机销售合同范例
- 工程服务类合同范本
- 教学仪器购销合同范本
- 出境社旅游合同范本
- 农业种植项目合同范例
- 最高法院示范文本发布版3.4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
- 2023-2024学年度上期七年级英语期末试题
- 2024年燃气轮机值班员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交通法规课件
- (优化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 《Python程序设计》课件-1:Python简介与应用领域
- 各类心理量表大全
- DB12T990-2020建筑类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规范
- DB11T 1481-202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 《氓》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网店运营与管理》第3版 课件全套 白东蕊 第1-11章 网上开店概述- 移动网店运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