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二中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唐山二中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唐山二中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唐山二中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唐山二中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唐山二中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5N(表示为15N15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A.有15N14N和15N15N两种,其比例为1:3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C.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D.有15N14N和15N15N两种,其比例为3:12.下表为探究一定浓度生长素对不同类型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形成不定根的影响结果,其中arf57为ARF表达增强突变体,slr-5为IAA54蛋白功能获得型突变体。相关分析错误的是()拟南芥类型插条不定根数/条(插条)(均值)处理方式野生型Arf57突变体Slr-5突变体不施用生长素5.055.055.78施加一定浓度的生长素55.9854.555.59A.该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B.ARF表达增强对内源生长素的合成无明显影响C.slr-5突变体内有关色氨酸的转化活动减弱D.IAA54蛋白可导致突变体对IAA的敏感性减弱3.北极熊生活在北极的冰原和浮冰上,海洋食物链中主要以海豹为食,陆地食物链中主要以驯鹿为食,食物网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鱼类、北极狐都属于第二营养级B.冰原和浮冰不同地段的物种组成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北极熊滞留在海洋中的时间延长,可使鱼类的数量先减少后趋于稳定D.农药DDT随污染的水流进入北极,北极熊体内该物质的浓度最高4.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5.2019年8月,英国科学家发现了草甘膦(一种除草剂)药效具有昼夜节律性。研究人员找到了拟南芥中对草甘膦施用发生应答反应的基因,其中72%的草甘膦应答基因在清晨的表达达到峰值。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清晨喷施草甘膦对拟南芥的致死效果最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表明清晨喷施草甘膦对清除田间杂草效果最好B.拟南芥植物体内的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性C.草甘膦通过干扰拟南芥基因的正常表达达到除草目的D.拟南芥生长具有昼夜节律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6.下图中①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基因示意图,②③④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期的染色体形态示意图。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细胞产生的突变必随精子传给子代B.②③细胞分裂时均可发生基因重组C.④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D.②④细胞分别含有4个和1个染色体组7.已知控制玉米某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但偶然发现这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染色体上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A.发生180°颠倒 B.重复出现C.移至非同源染色体上 D.发生丢失8.(10分)如图是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钠——钾泵的结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ATP酶的形状变化为ATP的水解提供能量B.钠—钾泵可同时转运Na+和K+,所以该载体蛋白不具有特异性C.神经细胞Na+排出的方式和K+外流的方式不同D.低温、低氧不会影响钠—钾泵运输钠、钾离子二、非选择题9.(10分)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研究植物的CO2补偿点,并在生产实践中,适当增施CO2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植物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有______。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当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乙植物的CO2补偿点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者以黄瓜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增施CO2时间过长,植物光合作用反而会减弱。原因是:一方面是淀粉积累会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__(至少答出两种)等含氮化合物合成不足。另外研究表明:提高温度能够明显促进淀粉的分解,可能是因为适当升温提高了植物的细胞呼吸。请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对解决“长时间增施CO2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提出两项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10.(14分)前不久,某生物公司的百白破疫苗检验不符合规定。为生产高效价疫苗和简化计划免疫程序,科学家研制出基因工程乙肝-百白破(rHB-DTP)四联疫苗,经各项检测均通过rHB-DTP四联疫苗制检规程的要求。其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的四种类毒素。请分析回答:(1)为获取百日咳杆菌类毒素的基因,可从百日咳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对应mRNA,在______的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片段,获得的cDNA片段与百日咳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_____(填“相同”或“不同”)。(2)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比较小,且序列已知,获得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__,然后通过PCR技术大量扩增____________,此技术的前提是已知一段____________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3)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科学家采用了改造后的腺病毒作为载体,写出你认为科学家选它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4)研究发现,如果将白喉杆菌类毒素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免疫效果更好,请写出此种技术的基本流程_____________。(5)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该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_____细胞数量增多,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二次免疫的特点是_____。11.(14分)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1)要想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____。(2)在该食物网的生物中,营养级最高的是______,食虫鸟和蜘蛛的关系是______。(3)生态学家建议,在放牧强度较大的草原,要采取措施促进优质牧草生长,同时控制鼠类和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4)为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过程属于______演替,理由是________。12.PRSV是单链RNA病毒,由蚜虫传播危害木瓜,华南农业大学通过农杆菌转化法成功培育出中国首例抗PRSV转基因木瓜。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植物抗病毒品种是目前常用的方法,请回答:(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___________________。(2)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步骤必须用到的工具酶包括限制酶和_______________,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这两者是___________(填“复制”或“转录”)过程所必须的。此步骤中一般用两种___________处理,目的是防止Ti质粒或______________自身环化、防止目的基因和Ti质粒反向连接。(3)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是当植物体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_________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_____________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题分析】

1.DNA复制过程为:(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1)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3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2)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1.场所:主要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2.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3.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1)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题目详解】将含有15N15N的大肠杆菌置于含有13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后,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子代DNA为1个13N13N-DNA和1个15N13N-DNA,再将其转到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会得到6个15N13N—DNA和1个15N15N—DNA,比例为2:1,D正确。故选D。2、A【解题分析】

由表可知,添加生长素后促进不同类型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形成不定根,IAA54蛋白功能获得型突变体明显导致不定根形成数目减少。【题目详解】A、该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具有促进作用,未体现出抑制作用,不能体现两重性,A错误;B、表中野生型和Arf57突变体不施用生长素时插条不定根数接近相同,说明ARF表达增强对内源生长素的合成无明显影响,B正确;C、施加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时slr-5突变体插条不定根数最少,因色氨酸是植物体内生长素生物合成重要的前体物质,所以slr-5突变体内有内有关色氨酸的转化活动减弱,C正确;D、施加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时,Slr-5突变体的插条不定根数比野生型少,说明IAA54蛋白可导致突变体对IAA的敏感性减弱,D正确。故选A。3、D【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食物网,其中藻类、苔藓和地衣属于生产者,其余动物均为消费者,生态系统的成分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题目详解】A、图中的鱼类、北极狐都属于第三营养级,A错误;B、冰原和浮冰不同地段的物种组成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C、北极熊滞留在海洋中的时间延长,北极熊以海豹为食,短时间内海豹数量减少,鱼类数量增加,由于鱼类受到食物短缺,天敌存在的原因,最终可使鱼类的数量趋于稳定,C错误;D、农药DDT随污染的水流进入北极,由于生物富集作用,北极熊体内该物质的浓度最高,D正确。故选D。4、C【解题分析】

图示体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联系,能量①④为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同时伴随中二氧化碳的释放,能量②③为食物链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能量.通过图示分析可知: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循环往返。【题目详解】A.能量以物质为载体沿着食物链(网)流动,A正确;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B正确;C.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指生产者总的同化量,③的能量属于②,无法比较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错误;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D正确.【题目点拨】该题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联系,通过图示分析找出"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循环往返"的信息是解题关键。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包括三部分:生产者自身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5、A【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由于72%的草甘膦应答基因在清晨的表达达到峰值,说明每天都如此,可见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节律性;生物的昼夜节律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其适应环境。【题目详解】A、不同植物的昼夜节律性不一定相同,在清晨喷施草甘膦对拟南芥的致死效果最好,对其他植物的效果不一定最好,A错误;B、由于72%的草甘膦应答基因在清晨的表达达到峰值,说明每天都如此,可见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节律性,B正确;C、在大多数草甘膦应答基因表达的清晨使用草甘膦可有效杀死拟南芥,说明草甘膦是通过干扰拟南芥基因的正常表达达到除草目的,C正确;D、生物的昼夜节律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其适应环境,D正确。故选A。6、D【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①体细胞或者原始生殖细胞经过间期复制;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题目详解】A、①为某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该细胞发生的突变不会随精子传给子代,A错误;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②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根据①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知④产生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C错误;D、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①细胞只含1个染色体组,D正确。故选D。7、C【解题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的类型:(1)缺失是指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2)重复是指染色体中增加了某一片段;(3)倒位是指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4)易位是指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玉米某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符合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假设这两对基因用A、a和B、b表示,而偶然发现这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说明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自交的结果。【题目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自交的结果,说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布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而根据题意可知,控制玉米某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那么说明在上述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的现象,且原来染色体上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易位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结果。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8、C【解题分析】

A、ATP酶具有催化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是不能为ATP的水解提供能量,A错误;B、据图分析,钠钾泵在吸钾排钠的跨膜运输过程,不同的部位结合了钠离子和钾离子,因此该载体蛋白的运输是具有特异性的,B错误;C、神经细胞Na+排出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而K+外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正确;D、低温、低氧都会影响钠—钾泵运输钠、钾离子,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小于变大原CO2补偿点是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因此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后,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CO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抑制ATP/ADP/[H]/酶/NADPH等适当升温、控制增施CO2的时间/间断供给CO2、加强对植物氮素营养的补充【解题分析】

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是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色素、酶等。【题目详解】(1)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由于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当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即达到CO2光补偿点时,甲种植物还未达到CO2补偿点,此时甲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减慢,呼吸速率不变,由于原CO2补偿点是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因此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后,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CO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故乙植物的CO2补偿点将变大。(2)增施CO2时间过长,一方面淀粉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ATP、酶等含氮化合物合成不足,进而会造成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另外研究表明:提高温度能够明显促进淀粉的分解,可能是因为适当升温提高了植物的细胞呼吸。由以上分析可知,为了避免长时间增施CO2抑制光合作用,可以适当提高温度或加强对植物氮素的补充。【题目点拨】本题的难点在于(2),需要考生首先分析出增施CO2时间过长,植物光合作用反而会减弱的原因,再根据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10、逆转录酶不同人工合成法目的基因引物能自主复制、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有标记基因、对宿主细胞无害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记忆反应快,反应强烈,产生抗体多【解题分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2、记忆细胞使得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题目详解】(1)由mRNA合成cDNA的过程属于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获得的cDNA片段只包含基因的编码区,没有非编码区,因此与百日咳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不同。(2)可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人工化学合成)序列较小且已知的基因片段。通过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3)改造后的腺病毒具有能自主复制、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有标记基因、对宿主细胞无害等特点,故可用做载体。(4)将白喉杆菌类毒素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故其基本流程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5)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该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二次免疫的特点是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免疫预防作用更强。【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和步骤、蛋白质工程和免疫过程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11、物种组成猫头鹰捕食和竞争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或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次生该群落演替是在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或该群落演替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解题分析】

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是第二营养级,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是第三营养级。2、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题目详解】(1)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故要想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2)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最长的食物链为: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蛇→猫头鹰,故该食物网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猫头鹰;食虫鸟能捕食蜘蛛,同时食虫鸟和蜘蛛还会竞争食草昆虫,因此两者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3)生态学家建议,在放牧强度较大的草原,要采取措施促进优质牧草生长,同时控制鼠类和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或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4)为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理由是该群落演替是在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