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
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的主题图,第31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三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验整十、整百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
数的加减法。
3、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两幅主题图和例题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一、引出课题
教师:同学们,老师在寒假里到了我们中国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去旅游,你
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老师是坐船从重庆沿着长江到上海的,沿途欣赏了
美丽的长江三峡。你知道从重庆坐船到上海要经过哪些城市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出示长江航线图和售票大厅图。
教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用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同学们买过气球吗?明明在买气球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出
示第31页的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
教师:这两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你们能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2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并思考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
学生: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可用80+50=130。
教师:80+50=130,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回答:
8个十加上5个十等于13个十,也就是130。
8袋加上5袋共13袋,每袋10个,13个十就是130。
从80开始,往后面接着数:90,100,110,120,130。从50里面分1个
20出来,80+20=100,100+30=130.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找到了这么多的口算方法。
教师: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又该怎
样列式呢?
教师:80-5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出80-50=30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
8袋减5袋等于3袋,也就是30。
3
$V、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8个十减5个十等于3个十,也就是30。
想加法做减法,因为30+50=80,所以80-50=30。……
提问:怎样口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2、练习。
第31页例1下面"试一试"
3、教学例2。
(1)出示例2主题图: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堆成两堆。根据主题图,你
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水果店一共运进多少个苹果?学生解答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
从300开始,一十一十地往后数,数5个十,即350。3个百加5个十,即三
百五十,也就是350。……第一堆苹果有多少个?第二堆苹果有多少个?(方法
过程基本同上,略)
4、练习。
4
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第31页例2下面“试一试"
5、小结。
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三、课堂练习
练习六1〜4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5
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第2课时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32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
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检验方法,感受检验的重要
性,培养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加减法的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例3和例4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下列口算各题。
70+20=80-50=35+15=70+80=800-200=
870-70=300+400=1000-600=720-200=
让学生说一说,300+400是怎样算的?720-200又是怎样算的?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L教学例3。
教师:小玲和小丁是一个班的同学,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想知道他们的家
在哪里吗?出示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要求小丁到小玲家一共有多少米,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我们有的同学在计算中经常出错,请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对了吗?
教师:你是怎样判断400+500=900是算对了的呢?
2、教学例4。
出示例4的情景图和统计表。
7
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教师:从这个统计表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教师:合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合计在这里就是指科技读物和文学读物一
共的册数)
教师:要求文学读物有多少册,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再反馈。
教师:600-400=200算得又寸不又寸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反馈。
学生:把600-400再算一遍,如果两次都算出来是200,就说明算对了。
学生:可以算200+400,如果得600就说明算对了。
学生:我可以用600-200看能否得400,如果得400说明就算对了。
三、练习巩固
课堂活动1~3题。
练习六第5~8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8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教学反思:
第3课时加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例5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感受估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2、经历探索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加法的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3、认识约等号,并学会正确读写。
4、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
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9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引导谈话,揭示估计。
(1)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猜数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二年
级某班有多少个同学。学生:可能有50人吧!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们在做操的时候,发现他们班站的队比我
们班要短一些,我们班是55人,所以我猜他们班可能有50人。
教师:这位同学真细心,我们可以说二年级某班大约有50人。
(2)教师:同学们再猜一猜二年级大约一共有多少人。
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准确数量,而猜测它大约是多少,
这就是估计,可以用"大约”是多少来进行表示。
2、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学校要给每个小朋友接种乙肝疫苗,估计一下大
约需要多少支乙肝疫苗,仔细想一想需要先估计哪些数据。
小结:刚才我们估计了每个年级的人数,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进行
精确计数,只要估计出大致结果,这就是估算。
3、教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估算。
io
E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二、合作交流,探究估算
1、华村小学也要为小朋友接种乙肝疫苗。
(播放课件或出示挂图)
(1)看一看: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信息?
(2)猜一猜:大约要准备多少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议一议:要求大约要准备多少支乙肝疫苗该怎样列式?(板书)
列式后请同学们来研究怎样进行估算,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一个人先试试,
如果不能想到好的办法就应该和同一组的小伙伴们一起讨论;如果你自己想到了
好办法,那就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们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能估算出结果。
比一比哪一小组想的方法多。
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学生中可能有以下方法:
学生1:把295看作300,把298看作300,结果大约是600。
学生2:把298中的8送给295,使295看作300,298看作290,结果大约是
590。
学生3:295、298都比250大比300小,所以结果大于500,小于600。
11
*
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学生4:295、298都比300小,所以结果肯定比600小。
(5)同学们真能干,很快地帮医院的阿姨估算出了结果,那估算的结果该怎
么写呢?
(6)认识。,介绍a的读写,试写x,比一比谁写得又好又美观。
(7)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估算方法把式子补充完整。(教师板书)
(8)完成第36页中间的“议一议"。
2、实践操作,巩固估算方法。(练习七第3题)
(1)同学们估算得真不错,但果园的张大叔遇到了一个小难题,(课件出示:
先开来一辆运西瓜的车,出示字幕"载货517个",又开来一辆运西瓜的车,出
示字幕"载货470个"。最后出现问题:两辆车一共大约装多少个?)
(2)张大叔遇到了一个什么难题,怎么解决?
(3)怎么估算?自己选择一种最喜欢的估算方法来帮助张大叔。
(4)谁愿意向全班介绍一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估
算?
(5)把自己的估算方法说给自己的小伙伴听一听。
12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三、偷快活动,发展认识
完成第37页练习七第1、2题,多让学生说说估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估算问题?还有什么遗憾?
教学反思:
第4课时减法的估算
13
‘空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例6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减法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减法的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
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估算的合理性。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解决
简单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导探究
情景导入:(课件展示或出示挂图)星期天,妈妈给了张强326元去买学习
用品。他高高兴兴地来到商场的学习用品柜台。一会儿他就看中了两件,一件是
MP4,标价为187元;一件是手机,标价为525元。
二、合作交流,探究方法
(1)看着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估算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
(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板书)
二U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①MP4和手机一共大约需要多少元?
②张强有326元,如果买1个MP4大约还剩多少元?
③如果买1部手机,大约还差多少元?
(3)谁能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汇报)
(4)其余两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思考好了的同学把你
的解决方法和同桌或自己的学习小伙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方法好,哪些组的
方法多。(让学生充分交流,教师参与、巡视、指导学生的讨论)
(5)把你们组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些组的方法好,为什么
好?
(6)学生汇报。
①学生1:估算326-187时,把326看作300,把187看作200,结果大约是
100。估算525-326时把525看作500,把326看作300,结果大约是200。
②学生2:我们组估算326-187时,把326看作350,把187看作200,结果
大约是150。525-326中把525看作530,把326看作320,结果大约是210。
(7)能说一说你们组为什么这样估算吗?
(8)学生:因为买东西的时候要带足够的钱才能买回你所需要的物品,如果
你带的钱不够,那就麻烦了。所以我们在进行减法估算的时候都把被减数看大一
15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点,这样才有足够的钱去买东西。还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吗?……
(9)总结:我们在进行减法估算时,最好采用被减数、减数同补(被减数补
上的不小于减数补上的威被减数、减数同去(被减数去掉的要小于减数去掉的),
这样估算的结果才比较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10)把你最喜欢的估算方法说给小伙伴听一听。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完成课堂活动。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估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七相关的习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还有什么遗憾?
教学反思:
16
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第5课时三位数的加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42页例1,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计算
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
实际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1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星星文具店开业了,里边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
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们。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吗?
播放文具店录像,依次出现各种文具用品。最后出现例1的情境图。
教师:看,文具店的文具好多啊,你知道钢笔和铅笔总共有多少吗?
教师:算式怎么列?(220+260=)你会计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
的加法。(板书课题)
二、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吗?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说给
同桌听。
(2)集体汇报,交流方法。(学生说,老师板书)
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用多种口算方法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而且还
请了竖式来帮忙,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的题目。
■.18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2、教学例2。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我们学习了简单的三位数相加的方法。那么复杂
的三位数加减你会做吗?
出示例2情境图。
你会计算出丰收小学有多少学生么?
(1)估算。
请大家估一估,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大家估算得很好,我们只要把两个加数或者其中一个加数看作和它
们最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来估算,估算的结果都会很接近准确数。
(2)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你能算出433+418得多少吗?想办法试一试。算完的同学和同桌说
说是怎么算的。
(3)学生集体汇报交流算法。(学生说,教师板书)
教师:没想到大家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真了不起!只不过用竖
式计算这样的题目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本领,你们都会算吗?请在作业本上算一
19
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算,已经算完的说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交流他们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边板书边追问个位上3+8
满十怎么办,十位上该怎么算?
(4)议一议:你觉得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重点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个位
满十向十位进一,算十位时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
3、练习:38页"试一试"。
三、巩固新知
教师:小朋友通过动脑筋,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干!请看,老师为你
们准备了几个智慧星,想要吗?只要答对里面的题,星星就会属于你。
(1)教科书第39页课堂活动第1~3题。
(2)先估算,再计算:练习八的第2题。
(3)用竖式计算:练习八的第3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20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第6课时三位数的加法(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例2,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八第5~10题。
【教学目标】
1、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三位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迁移类推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能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展示台、课件。
【教学过程】
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8+6+1=6+4+1=7+5+1=9+3+1=
2.笔算下面各题
175+1080=359+217=
二、教学新课
L教学例3。
(1)出示课件。
教师:有一位农民伯伯家里面养了猪,还养了牛,长得可好了,你们想去看
一看吗?
屏幕出示一农家院里面的牛,其中一头牛说:"我们共有153头。""这算不
了什么,我们比你们多多了,整整多了270头。"旁边出示说话的一头猪。
教师:小朋友们,听了猪和牛的话,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最想知道什
么?
指一名学生说出知道了哪些信息。(牛有153头,猪比牛多270头)
你最想知道什么?(猪有多少头)
;.•22
$w、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2)你能估计一下猪大约有多少头吗?
(3)你们想知道猪到底有多少吗?请列式:153+270
你会算吗?请试一试,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算,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
演。
学生算完后和同桌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然后指一名学生
到台上来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怎么办?
小结: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2、教学例4。
出示例4主题图。
教师:在这一幅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1辆自行车多少元?
请学生列式:125+378
让学生计算,然后同桌交流算法,特别提醒个位和十位相加的结果都满了十
后怎么办?
23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小结:我们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的时候,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
它的前T立进一。
3、初步练习。
完成第40页“试一试"。
4、议一议
怎样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列式计算,交流算法,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2)出示第54页第2题图。
①一年级有多少学生呢?二年级呢?请学生自己列式,全班集体订正。
②集体讨论: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八第7题图。学生自己在作业本上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和
竖式,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5、6、8、9、10题。
24
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3)第57页思考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看看谁的方法最
多最妙。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第7课时三位数的减法(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L掌握三位数不退位和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运用三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
二25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人民币、情景图、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屏幕出示:星期天妈妈带了340元,(出示人民币图)带雯雯来到商场,哇!
商场的东西可真多,(出示图片)普通计算器120元,"文曲星"235元。请帮
雯雯算一算:买1台计算器后,还剩多少元?
二、探索新知
1、学生自主尝试计算。
2、展示交流。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1:我从300元里拿掉100元,再从40元里拿掉20元,就剩下了220元。
(上台操作或屏幕演示这个过程)
学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用3个百减1个百还剩2个百,4个十减2个
十还剩2个十,2个百与2个十合起来是220。
学生3:可在计数器上拨珠。(上台演示)
教师:你们的方法都非常清楚,还有别的方法吗?
26
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学生3:我先列出算式340-120,然后用竖式写出来,像这样:340-120220
把对齐的数相减,0-0=0,4-2=2,3-1=2,最后就等于220元。
教师:对,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你能够将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用到三
位数减法中,你很会学习。
教师:大家用各种方法算出买这种计算器后还剩220元,你能用估算的方法
检验一下这个结果是不是合理吗?
学生1:因为把120看作100,300多减去100就剩下200多。
教师:如果妈妈买"文曲星",买后剩下多少元呢?
学生1:可能剩下100多吧。因为把235看作200,300多减去200,还剩下
100多。
学生2:也可以这样想,235元再加上100元就是335元,340元去掉235元,
还剩下100多元了。
学生3:我是这样想的,"文曲星"比普通计算器贵100多元,刚才剩下200
多元了,再花100多元,剩下的就只有100多元了。
教师: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但究竟剩多少元呢?
学生:40比35多5元,300比200多100元,最后剩下105元。
教师:大家都用竖式算一算吧。(学生尝试计算)
27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教师:有什么问题吗?在计算时,这道题与上一道题有什么区别?
学生1:我发现个位上是0-5,不够减,怎么办呢?
学生2:可以用两位数减法的方法来做,不够减就从4退1作10。
340-235=105,10-5=5,4退1剩3,3-3=0,3-2=1,最后还剩105元。
教师:这样看来,做三位数减法与做两位数减法有很多相似之处,那谁来说
说做三位数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1:相同数位要对齐。
学生2: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学生3:哪一位退了1后要记住少1。教师:对呀,怎样记住从十位上已经退
了T呢?
学生:我把它记在心里。
学生:我在退了"1"的头上记个小点就不会忘记了。
学生:我在退了"1"的4的头上记个小卬",也不会忘了。……
(3)教师:如果妈妈还想买"商务通"520元,(出示图片)够吗?还差多
少元呢?(学生尝试计算)520-340=180(元)。520-340十位上不够减,又
怎么办?
;-28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汇报并强化:哪T立不够减,就从前T立退"1"o
三、巩固深化
(出示例2)教师:读完题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1:知道了女生人数是448人,还有总人数是876人。
学生2:要求男生有多少人。
教师:大家先估T古吧。
教师:大家都计算出来了,怎么知道我们算对了呢?
学生1:和估算结果对照,估算是400多,算出的结果也是400多,说明计算
是正确的。
学生2:估算不够精确,我们可以通过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
学生3:我们还可以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看得数与总数是否相符。
教师:大家的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都用加法验算一下,看自己算对了没有。
四、综合练习
1、43页"试一试"
2、第44页课堂活动。
29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第8课时三位数的减法(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48页例3、例4、例5及课堂活动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中探索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0
‘空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综合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
计算器、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昨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算一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1-8=510-80=
二、探索运用
L学习例3。
(1)引出问题。
育林小学组织全校学生爬山,其中上山性了517米,下山走近路,比上山少
行85米,下山行了多少米?
学生列式解答:517-85=(人)。
(2)学生尝试计算并质疑。
_>,:31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教师:计算这道题,你又遇到什么新问题吗?
学生:个位上够减,但是十位上不够减,怎么办?
教师:大家自己先想想办法,然后与同桌的同学交流。
(3)全班展示交流。
教师:谁来说一说,十位不够减的时候,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我从百位上借个"V当做10,11-8=3,所以十位上得3。
学生:其他的步骤照常进行就好了。
教师:那么百位上的数怎么计算呢?
学生:记得百位上被借了一个"1”,书写结果是记得减L
(四)小结。
计算时,当某个单位相减的时候不够减,就像前一位借1当10。
2、教学例4。
出示例4的竖式。
教师:观察这个竖式,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这个竖式计算的时候个位、十位都不够减。
'.3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学生:很不错,你们的观察很细致啊,但是个位、十位上都不够减时,你是
怎样算的?
学生1我会算个位。个位上3-8不够减就从前一位的1退1做10,10+3=13,
13-8=5,所以个位上得5。(上台演示这个过程)
教师:个位上算得很好,十位上的数也不够减,又怎么办?
学生2:我觉得仍然可以用这种方法,也就是十位上0-4不够减,就用百位
上的7退1做10,10+1=11,11-4=7,所以十位上得7。
教师:那百位上得几?
学生2:百位上7-5够减,得2。
教师:你知道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做10,这一点很不错。那你最后答案就是
275,对吗?好像有不同的看法,谁来说一说?
学生3:但是十位上已经借给了个位1,所以本身应当是0-4,那从百位上的
3退1作10,10+0=10,10-4=6,所以十位上得6。
学生4:百位上的7退1以后也只剩6了,所以应当是6-5等于1。
教师:那最后答案是165,到底谁对呢,谁来评一评?请说明理由。(学生
再作尝试)
学生5:我觉得后一种对。因为我作了验算,165+548=713,而
3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275+548=823,所以165是对的。
学生6:我觉得后一种对。我是采用了估算的办法,713-548应该比200少,
所以肯定是一百多,不会是200多。
学生7:前一种做法的确忘记了退1以后,再减时自己要先少1。
教师:看来大家都看到了第1种做法的问题所在,但这样的连续退位减法,
要记住哪T通了1,明象并不容易。
学生1:凡是退了1的都可以打个小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完整演示一遍。(教师板书或多媒体演示,并与
学生一问一答)提问:个位够减吗?个位不够减从哪一位退1?退1后个位上是
几减几?得几?十位上的2怎么办?现在十位够减吗?十位不够减从哪一位退
1?退1后十位上是几减几?
百位上是3怎么办?现在百位够减吗?退1后百位上是几减几?得几?教师
边演示边讲解,完成竖式。
(4)教师小结:谁来说一说,连续退位减法与不连续退位有什么区别?应
注意什么?
(5)尝试练习:
45页例4下面的“试一试"。
「•34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2、学习例5。
(1)引出问题:电影院里有800个座位,还剩多少个座位?学生列式:
800-736。
(2)学生试算后,交流算法:个位上。减6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可十
位上是0,所以又要从百位上退1,这样十位上变成10。再退1给个位后,十位上
又变成9,个位上变成10。然后从个位算起,所以800-736=64。
(3)教师借助计数器进行订正并评讲:十位上的0退1后变成9,是因为0
的前一位退1给0后把0变成了10,10-1=9。所以在给0打上小"•"的同时也要
给0前面的那一位打上小。
(4)尝试练习:45页"试一试"。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第1~3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35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第9课时探索规律(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
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探
索发现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教学准备】
1、课件、题卡。
2、课前准备:各小组用几种颜色的花设计一个布置花台的方案,可选一种
或几种颜色,让学生自由发挥。
3、回家收集爸爸或妈妈的年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五一”节快到了,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小朋友在家帮助父母整理
客厅,你们看这张图,里面的物品摆放是不是很整洁。
教师:在这张图中,我们看得出来这些花的排列都很有规律。确实,生活中
有规律的现象是很多的,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吗?(板
书: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自主建构
1、教学例1。
教师:大家仔细观察例1情境图,有没有发现什么摆放规律的图形啊?
学生独立思考,老师点名回答。
37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沙发、地毯和窗帘的图案。
点名学生说出他们的规律。
老师:根据大家的回答,所得的规律如下:沙发、地毯、窗帘的条纹是相间出
现的。地毯是黑、灰、黑交替出现;沙发是红、粉交替出现;窗帘是蓝条、气泡
相继出现。
教师:除此之外,大家在生活中看到过其他的有规律的现象吗?只要我们细心
观察,一定能发现不少。
2、教学例2。
教师:刚刚我们学习了图案的规律性变化,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学习规律的应用。
出示例2的三个小题。
教师:大家仔细阅读第(1)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你知道后面的空该怎
么填吗?
学生:第(1)题的规律是L1,3重复出现,后面的空应该填L2,3。
请大家根据刚才的思考过程,完成第(2)、(3)题,教师点名回答。
3、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各种各样的规律,只要是重复出现三次的就可以
;.•38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成为规律。
三、练习应用
(1)说说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找出它们中间的数学规律,说出来给大
家听听。
(2)同桌互动,一人说规律,另外一人用手中的图形摆出相应的规律出来。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谁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教学反思:
39
‘空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第10课时探索规律(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体会找规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断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
创新意识。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和听的习惯,并让学生体会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是一
种非常重要的获知渠道。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验找规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正方形6个。
学具:小正方形6个。
40
“C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请看(出示课件)节日里街
上挂的彩灯、街道两边插的彩旗,它们的色彩搭配、间隔宽窄都是有规律的。再
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马赛克订货合同协议
- 高空换瓦安全合同协议
- 工程瓷砖销售合同协议
- 合同过户补充协议
- 平地机购买合同协议
- 高校保安劳务合同协议
- 同城骑手租赁合同协议
- 店面代运营合同协议
- 工程清单编制合同协议
- 上班入股合同协议书范本
-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橡胶粉改性沥青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危废处置方案
- 2025年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共500题)
- 农村合作社农业产品供应合同
- 中国镀锡铜丝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GB/T 320-2025工业用合成盐酸
- 安装工程类别划分标准及有关规定31183
- 【道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教案)-2024-2025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
- 2025-2030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年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