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违法犯罪浅析6400字(论文)】_第1页
【青少年违法犯罪浅析6400字(论文)】_第2页
【青少年违法犯罪浅析6400字(论文)】_第3页
【青少年违法犯罪浅析6400字(论文)】_第4页
【青少年违法犯罪浅析64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7页共9页青少年违法犯罪浅析目录TOC\o"1-2"\h\u8761青少年违法犯罪浅析 118357前言 116834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 317194(一)犯罪行为的犯罪方式分析 319002(二)犯罪手段分析 317766(三)犯罪年龄分析 319518二、青少年犯罪的问题原因 34685(一)当今环境中不良文化过多导致青少年受到影响 39543(二)不恰当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影响未成年人身心的发展 47703(三)学校环境与学习氛围难以满足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15072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514726(一)加强法制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 516006(二)父母提高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度 527871(三)学校提高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610552四、结论 724496参考文献 7摘要:青少年对于我国当前的建设以及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发展的希望。在最近几十年中,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青少年的思想逐渐呈现复杂化,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情况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对此表示关注。在我国,针对青少年犯罪制定了相关法律,以此来实现综合治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项法律中提出:在降低青少年犯罪频率的过程中,需要针对青少年特征,从心理与生理上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坚决将教育作为主要的手段,惩罚为辅助手段,两相结合的来降低青少年犯罪频率。关键词:青少年;犯罪预防;身心发展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青少年犯罪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不断发生,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危害。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频发,触痛了社会的神经。这些青少年的行为一方而令我们感到惋惜,另一方而也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年纪轻轻就误入歧途。明确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本内容。这对于少年本身,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犯罪”这个概念在《犯罪学》上指的是年龄满14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被公认为最严重的社会危害之一,犯罪现象和犯罪行为的影响不断增加。你必须认真接受。少年犯罪是指以这个特定的年龄跨入成人期的孩子犯下的犯罪。这个特定年龄的区分是基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特性的。“少年恶行”这个词,虽然是更一般的概念,但是基准和意思不明确。各国设定了不同的标准和年龄界限,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同,没有统一的含义和扩展。少年犯罪行为主要是根据其生理年龄来进行的犯罪分类。在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文书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青少年”的概念。就其含义而言,“青年”是指青年与青年的组合,“青年”是指15岁至6岁的年龄范围,而“未成年人”是指大约10岁至15岁的人群。我六岁。理论性的圆中的少年恶行的概念狭窄宽广。少年非法行为的概念,从刑法的观点来说是对少年非行的定义。那指的是根据一般法律成为刑事处罚对象的14~25岁年龄段的人们的行动。从我们国家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14岁开始了。广泛的青少年腐败的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观点来看的对少年非行的定义。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个6-25岁群体犯下的犯罪,违反公安管理和伦理的错误行为。这个定义是犯罪的观点出发,纠正行动,防止非法行动及坏行动(非伦理行为或可能引起犯罪的行动)扩张,这个年龄层的下限降低。关于这个下限有各种各样的意见。一些学者提议说那个是10岁应该更适合。从经验上看,少年犯罪人口一般在10~12岁时开始痛苦,13岁或者14岁时为犯罪开始走上社会,14~17岁进入犯罪的最初高峰期。因此,可以进行针对性的防盗研究。因此,所谓的少年恶行,是指10岁到25岁的人们在社会上做出极其有害的行为。作者同意这个观点。这一概念包括未满18岁的青少年犯罪以及未满18岁和未满25岁的青少年犯罪。“少年犯罪”正确的法律概念,“少年犯罪”在社会学及犯罪学的广阔的概念之外,前者及《刑法》中规定的“少年犯罪”的范围应该是相同的。后者的“青年犯罪”也指年轻的成年犯。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一)犯罪行为的犯罪方式分析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中盗窃行为是最频繁最广泛的。这是因为青少年平常生活里接触的事物都是与物质享受有关的,青少年的欲望也通常来自于物质,于此同时碍于没有正当收入,便会通过盗窃的方式来实现目的。除此之外是寻衅滋事较多,由于青少年的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导致在一些事情上会冲动,进而产生打架等行为。除此以外,青少年还会受到一些电影情节的影响,由自身的崇拜与向往之情导致向电影情节模仿,常常会出现不顾后果,犯下故意杀人等罪行。(二)犯罪手段分析青少年一旦发生犯罪行为在犯罪的人数上往往是三人及三人以上。这是受到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导致的,很多未能年人过早的辍学,在社会上闯荡,很容易与同类人出现拉帮结派的行为,在进行作案时,由于个人没有经验也没有胆量,常会三五个人一起进行犯罪。甚至会模仿香港电影的桥段,模仿黑社会,一些时候还会受到色情电影的影响,出现强奸少女等恶劣行为。未成年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通常下手时不分轻重,心中也没有敬畏之心,使用的手段非常残暴,导致发生不可挽回的结果。同时一些青少年的犯罪方式逐渐趋于高科技化,使用高科技产品的同时,会对犯罪过程进行周密的计划,以此来达成他们的目的,情节非常严重。(三)犯罪年龄分析现在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出现犯罪行为,我国法律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之中,犯罪的年龄呈现低龄化。甚至在未成年中,10岁-13岁的少年也会出现犯罪的行为。二、青少年犯罪的问题原因(一)当今环境中不良文化过多导致青少年受到影响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在成长以及生活的过程中会接触到社会中各种事物,在这样的环境下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对青少年的教育逐渐得到完善,但还是有很多对青少年不利的因素存在,导致青少年的思想受到影响与污染。特别在最近几年中,经济飞速发展,很多奢侈腐朽的理念得到传播,未成年人的思想很容易得到影响,逐渐渴望更好的物质生活,但由于没有能力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会铤而走险,通过犯罪的方法来侵犯公民的利益。不仅如此,社会上许多不良现象的产生,例如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都会影响社会风气。对于青少年来说,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受到一些因素的引诱,便会铤而走险,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不仅如此,在书店等市场内,很多有淫秽色情内容的图书充斥其中,还有一些暴力血腥的文化也夹杂在图书内,青少年在不小心读到后,会逐渐沉迷其中,对自身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国外的淫秽暴力思想,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极大。最后,由于当今教育环境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得到理想的工作,收入不理想,也实现不了人生抱负,因此青少年会认为读书无用,造成厌学,逃学情况发生,在社会上整日拉帮结派,逐渐走上歧途。(二)不恰当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影响未成年人身心的发展对于每个人来说,父母都是对自身发展影响最大的老师,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能够使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不合理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从小便走上歧途,三观不正,逐渐同家长在行为与思想上产生分歧,一步步与家长形成隔阂。另外,家庭的经济条件也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很多家庭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孩子在对物质有一定需求的情况下,难以得到父母的满足,孩子内心的欲望与需求会逐渐促使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不仅如此,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例如打骂,惩罚等,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担,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自身的发展。或者有的父母家庭条件很好,溺爱孩子,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忽视了思想上的教育,导致孩子的思想出了问题,形成自私奢侈的人格。这些都可能使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三)学校环境与学习氛围难以满足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虽然在当今时代中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然而大多数学习依旧使用应试教育的手段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成绩,在这种环境下,虽然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但是在思想以及品质教育上出现了漏洞,未成年人在行为上会出现认知不足。这一现象不单单在中小学的教育中出现,在高等教育中也是如此,这会使我国的青少年在心理上有所欠缺,在工作以及生活中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当今的未成年人,每天在学校忍受枯燥的学习生活,为了考试而忽略了道德与身体素质的培养,他们一旦步入社会,紧张的快节奏会压迫他们心理出现扭曲,大大提高了犯罪的概率。不仅如此,我国的法制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虽然我国在中小学中专门开展了法律法规的科普教育课,但学校往往对这些课程不重视,仅仅是为了满足国家的要求,很多学校中任课的教师甚至是法盲,同时由于未成年人对这些法律法规也不感兴趣,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导致他们认识不到犯罪的严重性。最后,学校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进行教育,仅提供理论知识,一味的向学生灌输法律法规,没有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厌学,不仅不学习甚至会逃学。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很难掌握到法律知识,对犯罪的后果了解不足,导致在一些情况下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一)加强法制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在国外,很多国家对未成年犯罪行为非常重视,他们设立了《少年法》、《少年法庭法》等,对未成年犯罪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例如,西方一些国家颁发法规要求未成年人不得在公共场所吸烟,甚至未点燃香烟都明令禁止,若未成年人在商店买烟,无论是否为自己买,都会受到处罚。在欧美地区,许多国家规定,晚上10点后购买白酒需要出示证明,表示自己是成年人,若向未成年人出售白酒属于违法行为。在我国,在二十世纪末期已经逐渐提出并颁发《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然这两项法律对我国未成年司法的空缺进行了弥补,但由于法律的内容不够细致,在很多细节方面做的不好,导致在法律推行并操作的过程中有很大的阻碍。例如,《刑法》中要求,对于16岁以下的未成年罪犯,不实施刑事处罚,要求家长对其进行教育,在必要时,应交给政府对其进行指导教育。然而对于必要情况没有具体的描述,有些人认为家里没人管教属于必要情况,有人认为家长对其教育不周属于必要情况,意见不统一,导致操作难度过大。所以,当今社会中很多家长要求对未成年法律法规进行完善,降低操作难度,以此实现未成年犯罪率的降低。(二)父母提高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度无论哪个孩子,在出生后得到的教育与环境的影响是形成性格的基础,每一个在成长过程中走上歧途的未成年人,往往都是教育不当导致的。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仅仅是引发的后果,事实上是家长的教育与环境的影响导致孩子形成犯罪心理,是共同影响的后果。很多人表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行为与言语对孩子的影响都很大。以法律为角度来看,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其走上正确积极的人生道路。想要实现对孩子的教育,首先要提高自身素养,只有自身端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以自身来影响孩子的行为,引导其走向正途。不仅如此,父母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使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在孩子犯错后不应该一味的尽心批评与惩罚,对于表现优异的孩子也不能放松管教。同时提高对孩子的关注,孩子在生活中认识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要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才能够帮助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实现自身价值。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父母的关爱是其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一些家庭之中,由于一些因此父母产生离异,在这之后未成年人的心灵会受到伤害,若不进行适当的教育甚至会走上歧途。因此,要帮助未成年人正确认识家庭的不幸,选择积极的态度对待事情,对未成年人给与更多的关爱,以此来降低家庭不幸对孩子的影响。在未成年人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要提高他们与积极思想的接触,向伟人学习,而不是学习电影中拉帮结派的情节。多组织未成年人观看积极向上的电影与纪录片,同时家长与教师要辅导教学,对其进行指导,共同培养积极乐观,道德文明的思想。(三)学校提高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是他们得到教育与接受知识的主要地点,综合培养学生也是学校与教师的任务。然而,很多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大多数学生仅关注成绩的提高,对自身思想素质缺乏认知,一些对提高成绩无用的内容,例如未能年法律法规,他们不重视不学习,导致在法律方面出现很大的欠缺。当今社会有相应的秩序,一旦秩序被破环,破环的人就需要接受惩罚,这是未成年人必须要认识到的事情,但由于学习知识传授不足,未成年人很难认识到这一点,这会为青少年犯罪埋下种子。根据相关调查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进入少管所,在这些未成年人中,约有80%实在退学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学校时他们便是成绩差,思想有问题的学生,这表明学校教育不足。同时,学校为了满足自身对升学率的需求,将学生开除,学生没有上学的地方,整日在社会上游荡,三五成群拉帮结派,没有经济收入却有物质需求,便会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社会相关部门与学校要提高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重视,通过未成年人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觉悟,对法律法规做出明确的认知。其次,学校应该设立相应的课程,对学生传授法律知识,使其了解违法行为对自身,对社会的危害性,以此实现降低未成年犯罪率的目的。通过相关调查能够发现,人的性格与行为的形成同成长与生活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青少年思想的形成与行为的发展同环境也有很大的关联。我国相关部门应当在每个未成年成长的环境中大力进行“扫黄打非”专项斗争和“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等活动,打击这些非法行为,降低未成年与其接触的概率,未成年人没有接触的途径,在心理与行为上就不会受到影响。公安等部门也要配合相关活动,严禁未成年人与其进行接触,同时要净化青少年的学习环境,例如学校周边的娱乐场所,要对其进行整治,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入内,以净化生活环境的方式,降低未成年人同暴力淫秽思想的接触,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同时,社会部门应针对未成年人举办读书教育活动,通过实施“万村书架工程”、“新世纪青少年读书计划”等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读书是未成年人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活动,净化学生心灵。四、结论“青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兴则国兴”,在我国当今环境之下,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思想精神,降低未成年犯罪率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我国未来的发展需要依赖现在的未成年人,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