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考仿真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考仿真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考仿真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考仿真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考仿真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考仿真模拟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生物膜上常附着某物质或结构以适应其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内质网和核膜的外膜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多肽链的加工B.颤藻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光合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C.叶绿体基粒上含少量DNA,有利于携带遗传信息D.蛙的成熟红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H]的氧化2.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结构,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运输至突触后膜需要消耗能量C.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后,膜上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D.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才能遗传给下一代B.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原核生物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无法培育出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4.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内各个层次都具有较强的生物生产力B.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变得湿润C.人类生存的唯一出路是设法降低出生率,提高死亡率D.深海海底与地表生物圈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能量来源和代谢途径的差异上5.不定根的形成是植物发育生物学备受关注的问题,国内某团队研究不同浓度IAA对大豆下胚轴插条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实验材料为大豆品种主茎型和分枝型的下胚轴插条,实验处理是下胚轴插条浸在相应浓度IAA溶液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下胚轴,8天后测得不定根数目如下表:主茎型浓度μlmol·L-101050100300平均值1221322817分枝型浓度μlmol·L-101050100300平均值13.1515.7530.7518.511.7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IAA浓度对两个品种插条不定根形成均具有两重性B.在IAA浓度为300μlmol·L-1条件下,分枝型插条可能部分死亡C.随着IAA浓度的增加,两个品种形成不定根数量均先增加后减少D.IAA对不同品种的处理效果差异明显的原因可能是遗传物质不同6.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含量决定葡萄果实的着色度,直接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现以三年生中熟品“巨玫瑰”为材料,在葡萄转色期,分别用0、100、500、1000mg/L的ABA溶液浸泡果穗10s,测定其葡萄皮花色苷含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浓度的ABA能显著促进“巨玫瑰”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积累B.清水处理组葡萄果实中也能产生脱落酸,引起花色苷含量发生变化C.在本实验中,ABA处理浓度越高,果皮中花色苷含量越高D.ABA处理不但能增加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的积累量,还能使葡萄果实提前完成转色7.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特殊DNA序列,随着细胞的衰老端粒逐渐延长B.胰岛B细胞中只有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C.细胞的增殖过程既受细胞核的控制,也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要依靠细胞免疫,与细胞凋亡无关8.(10分)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并不都处于衰老状态B.人的胚胎时期有尾,后来尾部消失,这种现象是由基因所控制的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癌细胞是能够连续分裂的细胞,其细胞周期变长二、非选择题9.(10分)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___,其中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某湿地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湖中挺立着荷花,湖面漂浮着浮萍,水中金鱼藻起舞,这种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是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丙种动物要获得1kJ的能量,则至少需要消耗甲种植物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3)湿地具有储存水分、增加空气湿度和调节降水等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_____________保护。10.(14分)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极为广泛。现有不抗锈病的小麦(基因型ee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与抗锈病的纯合四体小麦(7号染色体有4条,其上共有4个相关抗锈病基因)进行有性杂交,完成下列问题:(1)四体小麦的形成是____________变异的结果。欲确定抗锈病的小麦是四体,最简捷的方法是:选取小麦的____________(填“分生区”或“伸长区”)材料制成装片,进行____________找到____________期细胞,观察__________________。(2)杂交产生的三体小麦(7号染色体有3条),在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任意两条染色体正常配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正常分离,而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若上述杂交子代与不抗锈病小麦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并画出相应遗传图解。___________11.(14分)果蝇(2n=8)羽化(从蛹变蝇)的时间约24h。已知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A1、A2和A3分别控制羽化时间24h、19h和29h,但无法确定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现用一只羽化时间19h的雌蝇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蝇杂交,F1的羽化时间为24h∶19h∶29h=2∶1∶1。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果蝇羽化时间的基因有A1、A2和A3三种,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性,这些基因遵循__________定律。(2)根据以上数据,无法确定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可通过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若统计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3)若A1、A2、A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它们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亲本雄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12.果蝇的灰体/黑檀体、长翅/残翅为两对相对性状。某小组用一对灰体长翅果蝇杂交,杂交子代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子代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出现上述结果的条件是:灰体和黑檀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遵循分离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受精时雌雄配子相结合机会相等,各受精卵都能正常生长发育且存活力相同,各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间的相互作用。)(2)果蝇通常可发生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一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可导致出现上述杂交结果。试写出另一种类型的基因重组的名称及发生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上述杂交子代中残翅果蝇与自然捕获的多只长翅果蝇进行杂交,请预测杂交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科学家研究发现,果蝇品种甲(纯系)的显性抗病基因R位于Ⅰ号染色体上,品种乙(纯系)的显性抗病基因Q也位于Ⅰ号染色体上,且品种甲和品种乙都只有一种显性抗病基因。为了探究R与Q是不是相同基因,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实验:将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得到F1,F1均为抗病,F1自由交配,F2出现感病个体。根据该实验结果,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推测F2出现感病个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题分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题目详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多肽链的加工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进行,A错误;B、颤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光合色素分布于光合作用片层上,B错误;C、叶绿体基质中含少量DNA,有利于携带遗传信息,C错误;D、需氧呼吸中[H]的彻底氧化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需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的酶,D正确。故选D。2、C【解题分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通过突触结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兴奋,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传递。【题目详解】A、相邻的两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建立联系,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A错误;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兴奋在两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实现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引起了突触后膜上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从而产生兴奋,C正确;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信号变化,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特点,对于突触结构和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D【解题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互换,从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题目详解】A、发生在植物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通过组织培养遗传给下一代,A错误;B、原核生物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如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C、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C错误;D、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无法培育出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可通过基因重组的原理培育出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D正确。故选D。4、D【解题分析】

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增长过快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措施是降低出生率,使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题目详解】A、如果用一座八层楼房的高度(约30m)代表地球的直径,那么生物圈的厚度就相当于楼上约4cm厚的一个薄层,而生物圈中有生物生产力的部分就相当于一张纸的厚度,可见生物圈内不是各个层次都具有较强的生物生产力,A错误;B、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因副热带高压增强,可能降水减少,干旱加重,B错误;C、人类生存的唯一出路是设法降低出生率,而不能提高死亡率,C错误;D、深海海底与地表生物圈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能量来源和代谢途径的差异上,生物圈地表部分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深海热裂口的能量来源于地热和H2S的氧化,D正确。故选D。5、A【解题分析】

分析题表可知:本实验探究内容为“不同浓度IAA对大豆下胚轴插条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实验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IAA和品种,因变量为下胚轴插条数目,据此分析作答。【题目详解】A、据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浓度为0),随IAA浓度的增加,主茎型下胚轴数量均大于对照组数量(12),均表现为促进生长,故该品种不能体现两重性,A错误;B、分枝型插条在50μlmol·L-1之前,数量随IAA浓度增大而增多,在IAA浓度为300μlmol·L-1条件下,生根数量小于对照,可能是由于该浓度下分枝型插条部分死亡所致,B正确;C、据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相比,随着IAA浓度的增加,两个品种形成不定根数量均先增加后减少,C正确;D、IAA对不同品种的处理效果差异明显,内因可能是遗传物质不同引起的,D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题要根据图表明确实验的变量,明确两重性的意义,进而分析作答。6、C【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与对照组(清水)相比,不同浓度的ABA溶液处理后花色苷含量均有所增加,据此分析作答。【题目详解】A、与清水组对照相比,实验中不同浓度ABA处理后均能促进“巨玫瑰”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积累,A正确;B、果实中能产生内源ABA,B正确;C、分析影响花色苷含量有两个因素,一是ABA浓度,二是处理后天数,应改为在一定范围内,处理后经过相同的天数,ABA浓度越高,花色苷含量越高,C错误;D、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实验组不仅增加了最后花色苷的含量,还使花色苷含量提前达到高峰,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明确实验设计的变量原则与对照关系,并能结合题图信息分析各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C【解题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题目详解】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特殊DNA序列,随着细胞的衰老端粒逐渐缩短,A错误;胰岛B细胞中除了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外,还有多种基因也处于活动状态,如细胞呼吸酶基因、ATP合成酶基因等,B错误;细胞的增殖过程既受细胞核的控制,也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C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要依靠细胞免疫,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注意: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只有胰岛B细胞可以表达胰岛素基因,但该细胞还可以表达其他基因,如呼吸酶基因等。8、D【解题分析】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题目详解】A、多细胞生物的衰老意味着体内多数细胞的衰老,但不是所有细胞的衰老,A正确;B、人的胚胎时期有尾,后来尾部消失,该过程与细胞凋亡有关,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B正确;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保证了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D、癌细胞是能够连续分裂的细胞,其细胞周期变短,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分解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垂直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25kJ间接就地【解题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1)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2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直接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间接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他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题目详解】(1)由分析可知,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和分解者,其中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的必备成分,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更为复杂,因此其自我调节能力更强。(2)某湿地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湖中挺立着荷花,湖面漂浮着浮萍,水中金鱼藻起舞,这种现象是对垂直方向上物种分布的描述,因此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内部生物的这种分布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是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丙种动物要获得1kJ的能量,由于要求得至少消耗甲种植物的能量,因此要用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20%来计算,由于甲、丙之间差两个营养级,因此至少需要消耗甲种植物的能量1÷(20%)2=25kJ。(3)湿地的储存水分、增加空气湿度和调节降水的功能是生态功能的体现,因此,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最有效的措施。【题目点拨】熟知相关基础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辨别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以及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染色体分生区镜检(显微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形态、数目EEe:Eee:Ee:ce=1:2:2:1抗:不抗=5:1【解题分析】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题目详解】(1)四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要想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只有用显微镜观察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才能看到染色体;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且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月的最佳时期;四体是7号染色体有四条,确定抗锈病小麦为四体,需要用分生区细胞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找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观察其染色体形态和数目。(2)根据题意,相关遗传图解如下故可知:子一代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EEe:Eee:Ee:ce=1:2:2:1;表现型比例为,抗:不抗=5:1。【题目点拨】能够正确理解题干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的实验基础也是解答本题的必备知识。11、不定向性基因的分离F1中羽化时间为19h和29h的果蝇的性别比例都是雄性或(F1中羽化时间为24h的果蝇的性别比例都是雌性)A1对A2、A3显性,A2对A3显性A1A3【解题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一只羽化时间为19h的雌果蝇(基因型为A2_)和一只羽化时间为24h的雄果蝇(基因型为A1_)杂交,F1的羽化时间为24h(基因型为A1_)∶19h(基因型为A2_)∶29h(基因型为A3_)=2∶1∶1,说明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1A3,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2A3。【题目详解】(1)控制果蝇羽化时间的基因有A1、A2和A3三种,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这些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性状的遗传是否是伴性遗传,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子代的性别比例来判断,如果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则子代中的性状与性别有关,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中雌雄表现型是一样的,所以通过统计F1中羽化时间为19h和29h的果蝇的性别比例来确定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统计结果为都是雄性,则说明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3)若A1、A2、A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它们的显隐性关系是A1对A2、A3显性,A2对A3显性,由此可以判断,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1A3,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2A3。【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题干信息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以及亲本的基因型,并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2、长翅和残翅受一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