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丹顶鹤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科学家研究了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布动态变化,获得如下数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2015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半B.2000年后,栖息地面积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D.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小2.有机磷农药分子不能单独引起免疫反应。在制备检测有机磷农药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时,要先将有机磷农药分子经特定处理后,再将其多次注入小鼠,经测定相关指标合格后,才从脾脏中提取相应细胞与肿瘤细胞进行融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磷农药分子经特定处理的目的是制备供免疫细胞识别的抗原B.经特定处理的有机磷农药分子多次注入小鼠是为了促进记忆T细胞产生C.处理后的有机磷农药分子注入小鼠的次数由血液中有机磷农药分子的浓度决定D.从脾脏中提取的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两两融合形成3种能增殖的杂交瘤细胞3.肿瘤细胞一旦死亡就会释放钾离子到细胞外,钾离子通常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阻止它们的抗肿瘤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发挥抗肿瘤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外高浓度钾离子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C.细胞外低浓度钾离子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D.死亡的肿瘤细胞释放钾离子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4.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靠自由碰撞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的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于以上事实,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A.内质网对蛋白质有加工功能B.核糖体的“游离”状态或“附着”状态是相对的C.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受制于mRNA中特定的密码序列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5.生物实验中常用实验试剂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花生子叶表面的苏丹III染液可用50%的酒精去除B.可用卡诺氏液固定低温处理后洋葱根尖细胞的形态C.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细胞核呈红色D.线粒体在健那绿染液中能维持活性数小时6.下列生物学相关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苹果和梨的果肉组织都含有大量的果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用新鲜的红色花瓣细胞与叶肉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有利于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了不同温度下保温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的分布”实验中,8%的盐酸作用后要用蒸馏水冲洗涂片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白细胞介素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因子,具有免疫调节、抑制肿瘤等多种功能。近年来科学家将药用蛋白转向植物生产,如图是将人的白细胞介素基因导入马铃薯中,培养生产白细胞介素的过程。(tsr为一种抗生素—硫链丝菌素的抗性基因)(1)提取人的白细胞介素基因适宜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不能使用限制酶SmaI的原因是___________。(2)除图示方法外,也可从利用___________法构建的cDNA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获得目的基因后可采用PCR技术大量扩增,需提供Taq酶和___________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马铃薯细胞常采用___________法,其原理是将目的基因导入Ti质粒上的___________。(4)为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马铃薯细胞,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最终为了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马铃薯中表达,可通过____________方法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8.(10分)阅读下列有关病毒的材料并回答题目。Ⅰ.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为有包膜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0~200nm。颗粒表面有棒状突起,使病毒表面看起来形如花冠,故而得名。2019-nCoV基因组长度为1.8Kb,为单股正链RNA,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可直接作为翻译模板。截至2020年3月25日上午10时,世界范围确诊感染此病毒的人数已累计达到412461人。(1)下列选项错误的是_____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故该病毒只能侵染受损细胞,使人患病B.由于没有核糖体,这种病毒无法合成蛋白质,其包膜组成一定不含蛋白质C.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后可产生一分子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与一分子磷酸D.此病毒的单股正链RNA,只有转录形成对应的负链RNA才能附着在细胞的核糖体上(2)这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为_____,研究人员紧急研发了核酸检测试剂盒,以此来检测病毒,检测此病毒的核酸可使用_______法。研究人员发现,病毒的中间宿主为蝙蝠,某些情况下,病毒可在不同动物身体内翻译出基本相同的多肽链,这是因为_____。(3)病毒入侵人体后,引起相关细胞分泌抗体,该抗体并不会与其他病症的抗原结合,这体现了________,此原理也可应用于该病的检测。若要用细胞工程的方法生产针对2019-nCoV上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用到的技术有_________和_________。(4)将2019-nCoV不稳定的RNA转换成DNA后,技术人员常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样本中病毒的核酸含量。其原理如图:在PCR反应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_________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使荧光监测系统接受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PCR起始状态_________含量呈正相关。Ⅱ.朊病毒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按图示1→2→3→4进行实验,验证朊病毒侵染因子是蛋白质,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1)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2)从理论上讲,经1→2→3→4实验离心后上清液中_____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__________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4)235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_______中,少量位于_______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4)一般病毒的增殖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一般的病毒侵染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________(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_______________等物质进行增殖。9.(10分)2018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体细胞克隆猴的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1)据图可知,克隆猴培育过程用到了____和________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原因是体细胞____程度高,很难表现出全能性。(2)上述实验核移植的受体一般选用A猴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________,原因是细胞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且含有促进___表达的物质。(3)图中Y表示____过程。若将代孕母猴换成代孕母羊,则不能顺利生出克隆猴,原因是___,导致胚胎死亡。(4)克隆猴的成功为阿尔茨海默症、白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等疾病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与以往用普通猴子做实验相比,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两大优势是:①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1)化合物A为“目的菌”生长提供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_____。筛选该目的菌所用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划分属于_____。(2)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则应在灭菌之_____(填“前”或“后”)调节。(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4)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可用_____法统计活菌数目。(5)将获得的3种待选微生物菌种甲、乙、丙分别接种在1L含20mg有机化合物A的相同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中其他营养物质充裕、条件适宜),观察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32小时、45小时、16小时,则应选择微生物_____(填“甲”、“乙”或“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理由是_____。11.(15分)某患者因血尿入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患者遗传系谱如图1。(1)据图1分析,Ⅱ-2所患疾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若Ⅰ-1和Ⅰ-2生育第三个孩子,则患病概率为_________。(2)经检查,Ⅱ-2视力和听觉也出现广泛受损,经诊断为Alport综合征(简称AS)。AS的发病与Ⅳ型胶原蛋白基因突变有关,这种胶原蛋白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构成组织基底膜。研究者进一步对Ⅰ-1和Ⅱ-2编码Ⅳ型胶原蛋白的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①Ⅳ型胶原蛋白的突变基因中,有三十余种基因突变都会导致该蛋白不同程度失效,这些基因突变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性。与正常人的碱基序列相比较,Ⅱ-2的基因突变是由_________引起的。②Ⅱ-2的患病较重,而父亲(Ⅰ-1)仅有轻度血尿症状,视力和听觉正常。从测序结果分析,Ⅰ-1体内肾脏细胞和皮肤、毛囊细胞中编码Ⅳ型胶原的基因序列_________(填写“相同”或“不同”)。那么,Ⅰ-1仅有轻度血尿症状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3)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该病患者经对症治疗可较好地控制病情。若Ⅲ-2和一个健康男性婚配后,希望生育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后代,医生可对用于人工受精的卵子(编号①~④号)形成过程释放的极体中致病基因位点进行遗传检测(不考虑交叉互换),结果如下表。编号①②③④遗传信息--GATTGGTTATT--CTAACCAATAA--GATTGGTTATT--CTAACAAATAA--GATTGTTTATT--CTAACCAATAA--GATTGTTTATT--CTAACAAATAA-来源第二极体第二极体第一极体第一极体正常基因模板链:--GATTGGTTATT-依据表中结果,医生应选择编号为_________的卵进行人工受精,得到的受精卵发育为早期胚胎后移植到Ⅲ-2子宫内,可实现生育不携带致病基因后代的目的。请依据减数分裂的知识,解释医生这样选择的依据:_________。(4)该项技术可以有效保证遗传病患者或者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家庭生育不含致病基因的后代,大幅降低家庭和社会的养育成本。有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均改造为正常基因,杜绝该种遗传病的发生。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是否合理?请陈述理由: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题分析】

A、据图分析,2015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半,A正确;

B、2000年后,栖息地面积不断减小或增加,导致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随之发生变化,B正确;

C、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正确;

D、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大,D错误。

故选D

2、A【解题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制备有机磷农药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时,先将有机磷农药分子经过特殊处理作为抗原,多注注射到小鼠体内引起小鼠体液免疫反应,从脾脏中提取相应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再与肿瘤细胞结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由杂交瘤细胞分泌单克隆抗体。【题目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有机磷农药分子经特定处理后可以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A正确;B、经特定处理的有机磷农药分子多次注入小鼠是为了促进效应B细胞产生,B错误;C、处理后的有机磷农药分子注入小鼠的次数由血液中产生的效应B细胞的数量决定,C错误;D、从脾脏中提取的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两两融合形成3种融合细胞,但是其中能增殖的杂交瘤细胞只有1种,D错误。故选A。3、C【解题分析】

癌细胞的特征:(1)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降低,导致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小,易于扩散转移;(4)失去接触抑制。【题目详解】A、发挥抗肿瘤功能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A错误;B、细胞外高浓度钾离子导致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并非数量减少,B错误;C、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因此细胞外低浓度钾离子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C正确;D、死亡的肿瘤细胞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关键:识别并消灭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免疫中的效应T的接触引起,不是浆细胞,浆细胞只是产生抗体,发挥体液免疫的功能。4、D【解题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题目详解】A、内质网能对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进行粗加工,A正确;B、由题干信息可知,游离的核糖体可以结合到内质网上,合成结束后,附着的核糖体会与内质网脱离,故核糖体的“游离”状态或“附着”状态是相对的,B正确;C、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需要mRNA中特定的密码序列合成信号序列,C正确;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都是分泌蛋白,如膜蛋白,溶酶体里的蛋白质等,D错误。故选D。5、C【解题分析】

1、观察细胞中的脂肪可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在观察染色体加倍过程中用95%的酒精配制解离液、冲洗卡诺氏液。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使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使RNA染成红色,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同时染色体可以观察细胞内核酸的分布。【题目详解】A、花生子叶表面的苏丹III染液是有机染料,可用50%的酒精去除,A正确;

B、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短时间杀死细胞、固定细胞形态,B正确;

C、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使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使RNA染成红色,因此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同时染色体可以观察细胞内核酸的分布,由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故细胞核呈绿色,C错误;

D、健那绿是活体染色剂,线粒体在健那绿染液中能维持活性数小时,D正确。

故选C。6、C【解题分析】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的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人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在三大有机物质鉴定的实验中选材时应主要选择鉴定物质含量高,且为白色或近乎白色的组织为材料,以保证观察的现象更加明显。【题目详解】A、苹果和梨的果肉组织都含有大量的果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A正确;B、用新鲜的红色花瓣细胞与叶肉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都有利于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B正确;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与底物溶液分别在各自温度梯度下保温,然后再混合,相应温度梯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测,C错误;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的分布”实验中,8%的盐酸作用后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涂片,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PstⅠ和HindⅢ限制酶SmaⅠ酶切位点位于白细胞介素基因中部,使用它会造成目的基因断裂反转录引物农杆菌转化T-DNA硫链丝菌素抗原—抗体杂交【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的白细胞介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载体和目的基因都有限制酶PstⅠ和HindⅢ的切割位点,所以切割载体和目的基因时用限制酶PstⅠ和HindⅢ,再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形成重组载体。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包括从基因文库中获取、cDNA文库法、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鸟枪法)。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i质粒的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题目详解】(1)载体和目的基因都有限制酶PstⅠ和HindⅢ的切割位点,使用限制酶SmaI则会破坏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的获取可以采用cDNA文库法(即逆转录法),指以某生物成熟mRNA为模板逆转录而成的cDNA序列的重组DNA群体,采用PCR技术大量扩增,需提供Taq酶和引物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利用的是Ti质粒上的T-DNA;(4)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含有硫链丝菌素的抗性基因,因此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硫链丝菌素进行筛选,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顺利表达,可以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中的限制酶切割位点,明确目的基因和质粒都有PstⅠ和HindⅢ的切割位点,从而可以用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他的酶切位点则会破坏目的基因或抗性基因。8、ABCDRNA分子杂交(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抗体具有特异性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Taq酶模板DNA同位素标记法几乎不能几乎不能朊病毒不含核酸只含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故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沉淀物上清液被35S标记的朊病毒(蛋白质),大部分进入牛脑组织细胞中,只有少量的朊病毒可能没侵入牛脑组织细胞核酸核苷酸和氨基酸【解题分析】

1、病毒不具有独立代谢能力,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据遗传物质不同,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2019-nCoV的核酸为单股正链RNA,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可直接作为翻译模板。2、朊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要标记朊病毒需先培养带标记的宿主细胞—牛脑组织细胞,再让朊病毒侵染带标记的牛脑组织细胞,完成对朊病毒的标记。因为朊病毒没有核酸,只有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故离心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几乎不含32P;用35S标记的朊病毒侵入牛脑组织细胞,由于少量朊病毒不能侵染成功,所以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朊病毒是一类非正常的病毒,它不含有通常病毒所含有的核酸。【题目详解】Ⅰ(1)A、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2019-nCoV表面的刺突糖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ACE2受体蛋白特异性结合,从而侵染细胞,2019-nCoV并不是只能侵染受损细胞,A错误;B、病毒没有核糖体,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2019-nCoV的包膜成分中含有蛋白质,其刺突糖蛋白能识别人体细胞膜上的受体,B错误;C、2019-nCoV的核酸为单股正链RNA,即遗传物质为RNA,初步水解可形成四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可形成核糖、磷酸和四种含氮碱基,C错误;D、由题意可知,此病毒的单股正链RNA,可直接作为翻译模板,所以可直接附着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进行翻译,不需要转录形成对应的负链RNA,D错误。故选ABCD。(2)这种病毒只含RNA,故遗传物质为RNA。利用试剂盒检测病毒所利用的是分子杂交技术,其原理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为(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所以病毒可在不同动物身体内翻译出基本相同的多肽链。(3)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和一种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将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经过动物细胞培养并筛选后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将该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所以该过程用到的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4)PCR技术中延伸DNA子链的酶为Taq酶。题干中提出“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并且“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因此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起始状态模板DNA含量呈正相关。Ⅱ(1)由图可知,本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2)由于朊病毒不含核酸只含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故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因此,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几乎不能检测到32P。

(3)经试管5中牛脑组织细胞培养出的朊病毒(蛋白质)被35S标记,提取后加入试管3中,35S随朊病毒侵入到牛脑组织细胞中,因此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同时会有少量的朊病毒不能成功侵入牛脑组织细胞,离心后位于上清液中,因此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

(4)一般病毒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一般病毒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核酸,利用宿主细胞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题目点拨】本题以“2019-nCoV”为载体,主要考查病毒的特点、基因表达和PCR技术等相关知识以及结合实验图解,考查朊病毒侵染牛脑组织细胞实验,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够结合背景材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9、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分化(次级)卵母细胞细胞核全能性胚胎移植代孕母羊会对移入其子宫内的猴的克隆胚胎产生免疫排斥体细胞克隆猴遗传背景相同,避免个体间差异对实验的干扰,大大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体细胞克隆猴制备时间缩短,基因编辑等可在体外培养的细胞进行。【解题分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2、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题目详解】(1)据图可知,克隆猴培育过程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原因是体细胞分化程度高,全能性较低。(2)上述实验核移植的受体一般选用A猴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原因是卵母细胞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且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3)图中Y表示胚胎移植过程。若将代孕母猴换成代孕母羊,代孕母羊会对移入其子宫内的猴的克隆胚胎产生免疫排斥,导致胚胎死亡,则不能顺利生出克隆猴。(4)与以往用普通猴子做实验相比,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两大优势是:①体细胞克隆猴遗传背景相同,避免个体间差异对实验的干扰,大大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②体细胞克隆猴制备时间缩短,基因编辑等可在体外培养的细胞进行。【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核移植的概念及具体过程;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碳源、氮源有氧呼吸固体培养基前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稀释涂布平板丙微生物丙分解化合物A的能力比甲、乙强【解题分析】

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题目详解】(1)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是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因此用有机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有机化合物A为“目的菌”生长提供碳源、氮源。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有氧呼吸。筛选该目的菌所用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划分属于固体培养基。(2)制备培养基时应该先调pH再灭菌。(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4)接种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统计活菌数目。(5)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丙用时最少,说明微生物丙分解有机磷农药的能力比甲、乙强,因此应选择微生物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营养构成,掌握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填写相关内容。1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5%不定向单个碱基对替换不同Ⅰ-1兼有正常基因的细胞和致病基因的细胞;Ⅰ-1胚胎发育早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含有突变基因的细胞发育为肾脏①、④第二极体中遗传物质与卵细胞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第一极体中遗传物质一定与卵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女性为杂合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选取取自第二极体包含正常基因或第一极体不包含正常基因的卵子进行人工受精可达到目的不合理,该同学的操作会导致人类的某种遗传基因消失,影响人类的遗传多样性,造成未知风险;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技术风险(如:脱靶效应等),可能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