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块教案

古诗词诵读

第一课时

《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

2.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从而为更高年段的学习作好

准备。

3.激发学生学习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增加积累,同时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

从而为更高年段的学习作好准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关键诗词句的PPT;搜集作者资料。

学生准备: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回忆古诗,谈话引入

活动1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我们学过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听。

2.学生背诵自己熟悉的课外积累的古诗。

3.相机评价。

活动2出示古诗,谈话导入

1.屏显古诗:《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

2.导思:这三首诗,你了解吗?

3.导入: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这三首诗。看看通过学习,你会有哪些收获。

操作指导:可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打开学生记忆的大门,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积

累古诗的兴趣。此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对积累多的学生给予表扬。

板块二诵读古诗,初步感知

活动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诵读三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融入恰当的语气。

2.强调字音:霏、渭、泡。

活动2展示交流,相机正音

1.小组内诵读,组员互相指出诵读中存在的读音、节奏的问题。

2.学生个人展示诵读,教师点评。

3.全班诵读。

操作指导:教学中要注重以生为本,以诵读为先。首先通过自由诵读、小组内读、质疑

解惑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然后教师点评,步步深入,

标出停顿,有节奏地读古诗,把古诗读通,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最后注意强调一般五言诗

的停顿节奏为“二三”,七言诗的停顿节奏为“二二三”。

板块三译读古诗,理解内容

(一)学习《采薇(节选)》

活动1互相交流,了解背景

1.学生汇报《采薇》的背景,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小结,并屏显: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这是一首戍卒返

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全诗共六章,每章八句。诗歌以一个戍卒的

口吻来叙述,前五章着重写戍边战士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

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有深感征战的艰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情感;

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

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课文节选的是最后一章,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时生还这两种特定时

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较为有名的诗句。

3.学生完善自己的资料,并快速记忆。

活动2结合学习卡,学习古诗

1.出示学习活动卡,自主学习古诗。

默读古诗,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说说诗句的意思及从诗句中感

受到的情感。

词语意思诗句意思感受到的情感

2.组内交流汇报,完善学习活动卡。

3.班级内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4.初步提出疑问,进一步明确内容。

薇: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指下雪。“雨",这里读yt

迟迟:迟缓的样子。

载:则,又。

莫:没有人。

大意:昔日从军出征时,只见杨柳随风飘摇;如今我回来了,眼前是大雪纷飞之景。一

路缓缓走来,已经是饥渴交加。我的心里充满了悲伤和哀痛,没有人能明白现在我胸中的感

慨。

(二)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活动1理解诗题,铺垫学习

1.交流题目,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小结,并屏显:

“元二”指一个人,姓元,他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称其为“元二”;“使”指出使,

古时候,朝廷给有识之士委以重任,去一个地方完成任务,为出使;“安西”,是一个地方,

唐代安西都护府。“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就是王维从长安到渭城来送别他的朋友元二出使

安西。

3.导思:想想王维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4.学生猜测后齐读诗题。

活动2初读古诗,相机正音

1.出示初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诗

句。

2.学生自读古诗。

3.指名读诗,检查字音,指导读准多音字“朝、舍”。

活动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1.导学:我们读古诗不但要把古诗中的字音读准,还要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谁来说

说怎么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呢?

2.指名回答:诗的字词间要有停顿,字音要有轻重长短。

3.评价:对,你如果这样做了,就读得抑扬顿挫、字正腔圆了,就有了诗的韵味!

4.课件出示节奏划分线,请看大屏幕,听老师读一读。(教师范读)

5.指名试读。

6.评价朗读后齐读古诗。

7.小结学法:我们刚才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古诗,(板书:读古诗)这是我们学习古诗的

初级目标,我们还要理解古诗的意思。(板书:解诗意)

活动4深入理解,感悟诗情

1.学生自读自悟。

2.导学:请同学们低声吟诵古诗三遍,你从诗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还可

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看一看,想一想。(学生自解诗意,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自读自悟的成果。

(1)出示前两句古诗。(指名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象讲诗意。)(板书:入诗境)

(2)解读后两句诗:

前两句诗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清新的美景。再看后两句诗,诗人笔锋一转,在写什么?(生

回答:人)请你读读后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目的要达到:学生能说

出感受到王维与元二两人感情深。)(板书:悟诗情)

(3)从“酒”入手悟诗情。

透过你们的声音,老师不禁浮想联翩:“酒逢知己千杯少”是一种连心的酒;“为此春

酒,以介眉寿”是一种祝福的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一种浇愁的酒。在元二即将远

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又是怎样的一杯酒呢?(送别的酒、挽留的酒、不舍的酒……)

可是此时,分别就在眼前,元二这次可不是一般的远行啊!请看一一(课件出示唐朝疆域

图)渭城与安西相隔6000多里啊!

安西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课件出示安西风貌图)渭城呢?(课件出示渭城风貌

图)(指名看图说)

面对此情此景,王维对元二的这份离别之情怎能不强烈,怎能不深挚呢?如果此时你是

王维,你想对元二说些什么呢?(指多名学生说)

教师评价后齐读——(屏幕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感情地齐读诗

句)

(4)再现情景情更深。

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

头啊!

(课件再现劝酒送别的情景)(音乐画面)

是哪些景物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之情?(学生看视频后,教师指名回答)

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音乐起)再次去感受诗人那依依不舍之情吧!(板书:依依不

舍之情)

(生配乐齐读古诗)

4.总结学法,升诗情。

我们用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学习了这首古诗。我们通过对描写的景

物的体会,对诗句语言的品味,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领悟了诗人那依依不舍的情感!

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来背诵这首古诗吧!(配乐齐背)

(三)学习《春夜喜雨》

活动1交流材料,感知作者

L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资料,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小结,并屏显: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

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被称为“大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

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为杜拾遗、杜工

部,也称他为杜少陵、杜草堂。

3.学生完善自己的资料,并快速记忆。

活动2小组合作,了解诗意

1.小组内抓住关键词语,借助注释、工具书,弄懂诗歌大意。

2.汇报交流大意:这场雨像是知道时节到了似的,正在这春天前来滋长草木。夜雨悄然

无声,在不知不觉中随风而至,温柔地滋润大地万物。阴云密布,野外一片漆黑,唯独江船

上的灯火明亮可见。到了早上,那被春雨润泽而显得沉甸甸的花朵,恐怕就要铺满整个锦官

城了。

3.小结:这首诗以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

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操作指导:感知诗歌内容是学习诗歌的必要环节,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经验的运用,引导学生通过组内合作、译诗,组间互

补的方式来锻炼学生对古诗大意的理解能力。教师要作必要的指点与补充。

板块四再读古诗,积累背诵

1.准确、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尝试背诵。

操作指导:背诵是对学生进行优秀古诗文积累的要求,教师要把背诵放在诵读、译读之

后,指导学生更好地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板块教案

第二课时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江上渔者》《泊船瓜洲I》《游园不值》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江上渔者》《泊船瓜洲》《游园不值》。

2.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从而为更高年段的学习作好

准备。

3.抓住关键词感受意境,能够通过语言描述画面,初步感受诗词表达的情感。

4.激发学生学习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增加积累,同时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

从而为更高年段的学习作好准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关键诗词句的PPT;搜集作者资料。

学生准备: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活动1指名背诵,交流感悟

L指学生名背诵《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

2.交流古诗意思及感悟。

活动2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2.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古诗又将会带我们走进怎样的世界?

操作指导:要指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古诗,进入古诗的意境,燃起学习的热情。

板块二诵读古诗,初步感知

活动1初读古诗,相机正音

1.自由诵读四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融入恰当的语气。

2.强调字音:酥、豌、间、扉。

活动2诵读古诗,点评指导

1.小组内诵读,组员互相指出诵读中存在的读音、节奏的问题。

2.学生个人展示诵读,教师点评。

3.全班诵读。

操作指导: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自由诵读、小组内读、质疑解惑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肯定学生的自我学习效果,教师点评之后,再进行高质量的诵读,提升诵读诗歌的能力。

板块三译读古诗,理解内容

(一)学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活动1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小结,并屏显: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教育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

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

文章四大家”。著作有《昌黎先生集》等。

3.学生完善自己的资料,并快速记忆。

活动2结合学习卡,学习古诗

1.出示学习卡,学生自主学习。

默读古诗,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自己的感受。

词语意思诗句意思感受到的情感

2.小组合作学习,完善学习卡。

3.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呈:恭敬地送上。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天街:京城街道。

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酥,酥油。

最是:正是。

处:时。

绝胜:远远胜过。

4.交流句子意思,教师相机小结:

大意:皇城中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远望去有一片青草之色,可近看却又看不出什么。

一年中最美好的春色就在这早春了,远胜过那烟柳满城的暮春之景。

5.导思: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二)学习《江上渔者》

活动1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小结,并屏显: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的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3.学生完善自己的资料,并快速记忆。

活动2自读古诗,了解诗意

1.学生多种形式赛读古诗。

2.交流诗意,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小结,并屏显:

大意:江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大家都只是爱妒鱼鲜美的味道,可渔民们的一叶小舟,

就要为了捕鱼而在风浪中出没。

4.导思: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表现了渔民生活的艰辛,反映

了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泊船瓜洲》《游园不值》

活动1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小结,并屏显: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宋神宗

时,任宰相,推行新法。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故也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

3.学生完善自己的资料,并快速记忆。

活动2弄懂关键词,了解诗意

1.学生交流对关键词的理解。

泊船:停船。

瓜洲:在今江苏扬州一带,位于长江北岸。

京口:在今江苏镇江,位于长江南岸。

钟山:今江苏南京紫金山。

绿:这里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

2.指导学生结合对“一水”的理解,明确“间”的读音为jidn。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

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

指一水相隔。

3.交流古诗大意及情感。

大意:京口和瓜洲之间隔着长江相对,钟山也只在数重山外。春风吹过,江岸上的春草

又变绿了,那日复一日的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返乡呢?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活动3迁移方法,自学《游园不值》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作者叶绍翁。

3.小组合作说说读懂了什么。

4.品评诗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操作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古诗的经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学习,互相补充,

提升学习能力,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

板块四再读古诗,积累背诵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尝试背诵。

操作指导:教师要调动学生诵读古诗的积极性,可引导学生采用读古诗想画面的方法,

想象诗中描述的景色或人物的原貌,加深记忆,积累古诗。

板块教案

第三课时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浣溪沙》《清平乐》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浣溪沙》《清平乐》。

2.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从而为更高年段的学习作好

准备。

3.抓住关键词感受意境,能够通过语言描述画面,初步感受诗词表达的情感。

4.激发学生学习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增加积累,同时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

从而为更高年段的学习作好准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关键诗词句的PPT;搜集作者资料。

学生准备: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活动1指名背诵,交流感悟

1.指名背诵《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江上渔者》《泊船瓜洲》《游园不值》。

2.交流古诗意思及感悟。

活动2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L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浣溪沙》《清平乐》这三首词。

2.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方法,按照这个学习方法,由同学们主导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操作指导:可先指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词,进入词的意境,燃起学习的热情。再引导学生

回顾学法,指导下一步的学习,形成学习能力。

板块二诵读词句,初步感知

活动1自主朗读,相机正音

1.自由诵读这三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融入恰当的语气。

2.强调字音:鲍、浣、薪、萧、喈、蔷、薇。

活动2朗读词句,点评指导

1.小组内诵读,组员互相指出诵读中存在的读音、节奏的问题。

2.学生个人展示诵读,教师点评。

3.全班诵读。

操作指导:要通过指导学生自由诵读、小组内诵读、个人展示读、齐读等方式,来实现

“读”的学习任务。这个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肯定学生的自我学习效果,经教师

点拨后的诵读,提升了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板块三译读词句,理解内容

活动1交流资料,了解词牌

L导思:你发现诗与词题目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讲解,并屏显: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总

共有一千多种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词,又称长短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给它

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种格式的若干变体,几种格

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法不同,同一种格式又有几个词牌。

活动2汇报交流,了解作者

1.学生汇报对作者的了解,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小结,并屏显:

王观(1035—1100),字通叟,江苏如皋人,宋代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代

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怀》《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

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盛极

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有“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

秦观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作有《山

谷词》。

活动3小组学习,了解内容

1.小组内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说说词句的意思。

3.导思:你从词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4.班级内交流汇报,初步提出疑问,进一步明确内容。

(1)共同交流:《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卜算子:词牌名。

之:往,去。

水是眼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