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F/28/wKhkGWWLPjOADMmJAABwaNFys_Q411.jpg)
![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F/28/wKhkGWWLPjOADMmJAABwaNFys_Q4112.jpg)
![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F/28/wKhkGWWLPjOADMmJAABwaNFys_Q4113.jpg)
![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F/28/wKhkGWWLPjOADMmJAABwaNFys_Q4114.jpg)
![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F/28/wKhkGWWLPjOADMmJAABwaNFys_Q41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2023/12/2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主要内容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产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论2023/12/27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回忆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是总供求均衡的条件总需求=计划总支出总供给=计划总收入=计划总产出2023/12/27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比较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023/12/27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研究和讨论社会经济的生产或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2023/12/27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2023/12/27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产品市场总收入-总支出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IS-LM曲线模型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2023/12/27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国际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学)——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2023/12/27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均衡产出凯恩斯定律
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这意味着经济中存在大量的闲置资源同时,这还意味着分析将着重于短期。2023/12/27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即计划总支出)相等的产出Y、E、C、I、G、X-M分别代表计划的总产出、总支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2023/12/271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均衡产出的形成如果计划总产出小于计划总支出会出现……2023/12/271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均衡产出的形成如果计划总产出小于计划总支出……非计划的库存投资减少,企业部门将扩大生产,增加产出,直至与计划总支出相等。2023/12/271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均衡产出的形成如果计划总产出大于计划总支出会出现……2023/12/271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均衡产出的形成如果计划总产出大于计划总支出……非计划的库存投资增加,企业部门将缩减生产,减少产出,直至与计划总支出相等。2023/12/271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均衡产出的形成结论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总产出等于计划总支出,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为0。非计划的库存投资=计划总产出-计划总支出2023/12/271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均衡产出观察 收入总是等于产出,因此均衡产出的决定也是均衡收入的决定。2023/12/271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均衡产出总结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一)计划总产出=计划总收入=计划总支出2023/12/271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均衡产出总结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二)计划投资=计划储蓄2023/12/271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均衡产出既然均衡产出决定于计划总支出,因此确定了计划总支出就能确定均衡产出。我们首先从消费支出分析开始……2023/12/271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影响消费的因素1、可支配收入水平2、商品价格水平3、利率水平4、收入分配状况5、消费者偏好6、家庭财产状况7、消费信贷状况8、消费者年龄构成9、制度、风俗习惯2023/12/272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2023/12/272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消费函数的简单形式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是可支配收入Yd2023/12/272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简单的消费函数反映了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2023/12/272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刻画消费函数的变量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APC)2023/12/272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1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2023/12/272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平均消费倾向(APC)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2023/12/272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回忆PDI= PI-个人所得税PI= 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红 利+利息调整+政府转移支付NI=NDP-间接税NDP=GDP-资本折旧2023/12/272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我们将政府变量和企业储蓄简化为常量0那么,PDI=PI=NI=NDP=GDP亦即Yd=Y2023/12/272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某家庭的消费函数可支配收入Yd=Y消费C边际消费倾向MPC平均消费倾向APCABCDEFG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91101000010850116001224012830133600.890.850.750.640.590.531.011.000.990.970.940.920.892023/12/272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C=c(Y)某家庭的消费函数Y011C1399131115ABCDEFGMPC是消费曲线切线的斜率;APC是消费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15AB10.892023/12/273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C=c(Y)某家庭的消费函数01145°1399131115ABCDEFG15观察1)0<MPC<1;2)MPC递减;3)APC>1、=1或<1;4)APC递减;5)MPC<APC。B点为收支平衡点。在B点左侧,消费支出高于收入;在B点右侧,消费支出低于收入。YC2023/12/273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关于消费的基本心理定律无论从先验的人性看,或从经验中之具体事实看,有一个基本心理法则,我们可以深信不疑。一般而论,当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其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若其所得增加之甚。参见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84-85页。2023/12/273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关于消费的基本心理定律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这种关系被称为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这是凯恩斯的第一基本心理定律2023/12/273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问题
边际消费倾向为什么递减?2023/12/273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回答在获得收入后,人们往往先维持其习惯的生活标准,然后再储蓄;而人们习惯的生活标准是不易改变的。因此,当收入变化后,消费变化不大,即在收入增加的过程中,收入增量中用于储蓄的份额会越来越大。2023/12/273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注意消费总是大于0的,即使收入为0。这意味着消费曲线不仅与纵轴(消费轴)相交,而且与45°线相交。Y0C45°B2023/12/273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线性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β:0<β<1α为自主性消费βY为引致性消费2023/12/273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1) 线性消费函数 曲线上每一点 的斜率都是一 样的,并且大 于0、小于1。Y0CΔY1ΔC1ΔY2ΔC22023/12/273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2) 自主性消费显 示为消费曲线 在纵轴(消费 轴)上的截距0αYC2023/12/273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3)APC>MPCAPC由大于1递减且趋近于MPC0A45°BDB点是收支相抵点YC2023/12/274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储蓄函数反映了储蓄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储蓄是可支配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2023/12/274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Saving,MPS)增加1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2023/12/274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Saving,APS)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2023/12/274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某家庭的储蓄函数可支配收入Yd=Y消费C储蓄S边际储蓄倾向MPS平均储蓄倾向APSABCDEFG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9110100001085011600122401283013360-1100150400760117016400.110.150.250.360.410.47-0.010.000.010.030.060.080.112023/12/274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S=s(Y)某家庭的储蓄函数Y01S1410-1212ABCDEFGMPS是储蓄曲线切线的斜率;APS是储蓄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AB10.112023/12/274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S=s(Y)某家庭的储蓄函数Y01S1410-1212观察1)0<MPS<1;2)MPS递增;3)APS>0、=0或<0;4)APS递增;5)MPS>APS。B点为收支平衡点;B点左侧为负储蓄;B点右侧为正储蓄。ABCDEFG2023/12/274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储蓄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增的,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2023/12/274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对储蓄函数特征的证明第一步: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关于可支配收入互补,这是由于储蓄是消费后的剩余收入。2023/12/274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对储蓄函数特征的证明第二步:MPC和MPS之和恒等于1由0<MPC<1,必有0<MPS<1。由MPC递减,必有MPS递增。2023/12/274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对储蓄函数特征的证明第三步: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由APC递减,必有APS递增。由APC>1、=1和<1,必有APS<0、=0和>0。2023/12/275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对储蓄函数特征的证明第四步:APS<MPS由APC>MPC,必有APS<MPS。2023/12/275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线性储蓄函数如果消费函数是线性的C=α+βY那么储蓄函数也是线性的S=Y-C=Y-(α+βY)=-α+(1-β)YSY02023/12/275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1) 线性储蓄函数 曲线上每一点 的斜率都一 样的,并且大 于0、小于1。YSΔY1ΔS1ΔY2ΔS202023/12/275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2) 自主性消费需 要通过负储蓄 来完成,是储 蓄曲线在纵轴 上的截距。Y0S-α2023/12/275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3) APS<MPSAPS由负到正递增且趋近于MPSY0SB点是收支相抵点BAD2023/12/275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4) 收支差额对应 着储蓄消费支出高于可支配收入时,储蓄为负;反之,储蓄为正。S同样颜色的面积是相等的45°Y02023/12/275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表示的是总消费和总可支配收入的关系令:CS=全社会的总消费YS=全社会的总可支配收入则:社会消费函数就是CS=f(YS)2023/12/275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家庭消费函数ABCDEC=1.00YC=10+0.9YC=10+0.8YC=5+0.85YC=0.95Y求:社会消费函数=?2023/12/275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假设YA:YB:YC:
YD:
YE=1:2
:2
:1
:1
则有YS=YA+YB+YC+YD+YE=7YA2023/12/275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2023/12/276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结论1) 社会消费函数不是家庭消费函数 的简单加总,要关注每个个体在 总体经济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2) 社会消费函数与家庭消费函数具 有相似的特征2023/12/276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一个现实问题 为什么有时边际消费倾向小于0或者大于1?2023/12/276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走势2023/12/276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解释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0或者大于1的原因是,影响消费的还有可支配收入之外的因素。2023/12/276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1) 利率利率对消费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对储蓄的影响上而利率对储蓄的影响主要在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2023/12/276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利率上涨的效应1)替代效应利率上涨意味着未来消费的价格降低了,相对于当前消费便宜了,因此消费者将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当前储蓄。利率提高使储蓄增加是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3/12/276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利率上涨的效应2) 收入效应利率上涨意味着利息收入进而一生总收入增加,消费者将增加所有时期的消费,进而增加了当前消费,减少了当前储蓄。利率提高反而使储蓄减少是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收入效应。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3/12/276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相反的 1) 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当前消费随利率上升而减少,从 而当前储蓄随利率上涨而增加。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3/12/276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相反的 2) 如果替代效用小于收入效应…… 当前消费随利率上升而增加,从 而当前储蓄随利率上涨而减少。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3/12/276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对一般商品而言,收入效应总是小于替代效应的。思考:原因是什么?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3/12/277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然而,利率变化的收入效应可以大于替代效应。原因 当利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利息收入构成消费者收入的主要部分。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3/12/277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比较第一阶段:利率较低此时储蓄较少,利率上涨引起的收入增量并不大,所以利率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小,不能抵消、更不可能超过替代效应。储蓄将随利率上涨而增加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3/12/277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比较第二阶段:利率较高此时储蓄较多,因此利率上涨引起的收入增量将是很大的,从而利率变化的收入效应可以超过替代效应。储蓄将随利率上涨而减少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3/12/277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对低收入者而言利率提高的替代效应较大,导致当前消费减少,储蓄增加。对高收入者而言利率提高的收入效应较大,导致当前消费增加,储蓄减少。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3/12/277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结论
全社会的消费变化是由全体消费者的消费增减之和确定的,这取决于利率对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影响的净效应对比。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3/12/277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2) 价格水平货币收入的上升速度低于物价的上升速度消费者的真实收入下降,为了维持习惯的生活水准,消费者将提高平均消费倾向。思考:如果消费者看不到物价上涨呢?2023/12/277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2) 价格水平货币收入的上升速度高于物价的上升速度真实收入上升,但消费者不会轻易改变习惯的生活水准,因此平均消费倾向将降低。思考:如果消费者感觉物价上涨过快呢?2023/12/277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2) 价格水平货币收入与物价同比例上升真实收入不变,因此平均消费倾向保持不变。思考:如果消费者并不认为自己的真实收入不变呢?2023/12/277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3) 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平均,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越小。2023/12/277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收入再分配与消费、储蓄假设一个社会由甲、乙两人构成2023/12/278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收入再分配与消费、储蓄初始分配再分配甲乙社会甲乙社会收入2100400250020005002500消费1470400187014404801920储蓄630063056020580平均消费倾向0.701.000.7480.720.960.768平均储蓄倾向0.300.000.2520.280.040.2322023/12/278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4) 政府税收政策政府可从富人那里征得更多的税收,通过支出,将这部分本来不能进入消费领域的收入部分或全部地转化为消费,从而提高了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实际上是一种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2023/12/278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5)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 例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根本上属于公司股东,相当于公司替个人进行的一种储蓄。可见,如果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公司利润中所占比例过大,消费就会减少,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就会下降。2023/12/278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假定 1) 企业储蓄为常量0 2) 除消费以外的其他支出均为自主 性的,与收入无关。2023/12/278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回忆 均衡条件(一)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8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在两部门经济条件下根据假定1,我们更为关注消费(c)。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8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由于没有政府,根据假定2,Y
=Yd。设消费函数为: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8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均衡收入决定于下列联立方程组的解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8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消费函数为:C=1000+0.8Y收入(Y)消费(C)投资(I)支出(E=C+I)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340042005000580066007400820090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400048005600640072008000880096002023/12/278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45°EY0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C=1000+0.8Y1000E=C+I=1600+0.8Y1600I在A点,计划总支出等于计划总收入,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为0,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8000A2023/12/279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45°Y0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E=C+I=1600+0.8Y16008000在A点右侧,计划总支出小于计划总收入,非计划库存投资大于0,经济将出现收缩;在A点左侧,经济则会出现扩张。120005000结论:经济会自动从不均衡状态调整到均衡状态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EA2023/12/279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E
=(C+I)
45°Y0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Y0推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消费或(和)投资增加,那么由二者构成的总支出曲线将向上移动,这必然导致均衡收入的增加。Y1A
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EAE=C+I=(α+I)+βY2023/12/279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验证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消费或(和)投资的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α、β和I的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2023/12/279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政策意义 要想改变均衡收入水平,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改变自主性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投资来实现。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9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回忆 均衡条件(二)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9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根据假定2,我们将关注储蓄(S)。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9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由消费函数,得储蓄函数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9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均衡收入决定于下列联立方程组的解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9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储蓄函数为:S=-1000+0.2Y收入(Y)消费(C)储蓄(S)投资(I)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34004200500058006600740082009000-400-200020040060080010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2023/12/279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Y0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S=-1000+0.2Y-1000I600在A点,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为0,经济处于均衡状态。8000A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S,I2023/12/2710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Y0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S=-1000+0.2Y-1000I6008000A推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投资将增加均衡收入。I
1000A′10000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S,I2023/12/2710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Y0节俭的悖论SIY0A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全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增加储蓄,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人均收入会下降,最初为增加财富而进行储蓄的目标难以实现。S
Y1A
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S,I2023/12/2710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验证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储蓄的减少或(和)投资的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α、β和I的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2023/12/2710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家庭企业产品支出收入要素储蓄投资金融市场注入漏出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0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政策意义 通过政策手段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0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政府行为的影响总支出中增加了政府购买支出(G) E=C+I+G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0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根据均衡条件(一),在三部门经济中,实现均衡收入的条件是: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0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根据假定2,均衡收入决定于消费: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0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均衡收入决定于下列联立方程组的解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0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可支配收入的确定回忆 在三部门经济中,私人总收入中有一部分交纳了政府税收(T),但也获得了政府转移支付(Tr)。 GDP-T
+Tr=C+S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1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可支配收入的确定根据假定1,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Y-T
+Tr=Yd=C+S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1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可支配收入的确定在定量税下T=T0Yd=Y-T0+Tr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1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可支配收入的确定在比例税下T=T0+tY,t为税率Yd=Y-T0–tY+Tr =(1-t)Y-T0+Tr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1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定量税下的均衡收入2023/12/2711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定量税下的消费函数观察 定量税下的消费曲线是两部门的消费曲线的平移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定量税下的均衡收入2023/12/2711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C=α+βY(两部门)定量税下的消费函数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EY0C=(α-βT0+Tr)+βY定量税下的均衡收入2023/12/2711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定量税下的均衡收入2023/12/2711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定量税下的均衡收入2023/12/2711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C=α+βYd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45°EY0在A点,计划总支出等于计划总收入,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为0,经济处于均衡状态。C+IIE=C+I+GGY*A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1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45°EY0推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①政府减税;②提高消费;③增加投资;④增加政府支出,都将增加均衡收入。E=C+I+GY*AE
=(C+I+G)
Y
A
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2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验证:定量税下的情况政府减税、提高消费、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都将增加均衡收入。α、β、I、G、Tr增加和T0减少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2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政策意义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即通过改变税收和支出,来影响均衡收入水平。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2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的另一个条件回忆:Y–T+Tr=Yd=C+S因此,Y
=C+S+
T-Tr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2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条件可以改写为: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2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由消费函数,得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2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2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2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2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0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S+T-G-TrI在A点,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为0,经济处于均衡状态。Y*A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S+T-G-TrIY2023/12/2712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0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Y*A(S+T-G-Tr)
Y
A
推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①降低储蓄,或②增加投资,都会导致均衡收入增加。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S+T-G-TrIIYS+T-G-Tr2023/12/2713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Y0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IY*AI′Y
A
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S+T-G-TrS+T-G-TrI推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①降低储蓄,或②增加投资,都会导致均衡收入增加。2023/12/2713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总支出中增加了净出口出口(X)是一个决定于外国居民需求的外生变量进口(M)是收入的函数M=M0+mY,M0是自主性进口,m是边际进口倾向。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3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收入决定于下列联立方程组的解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3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3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3/12/2713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C+I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回忆在使用消费函数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的模型中,增加投资可以增加均衡收入,经济从一个均衡到另一个均衡,但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45°Y0EY0AC+I
ΔIY1A
2023/12/2713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投资乘数效应(投资乘数定理)在两部门经济中,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是其一个倍数,这个倍数被称为投资乘数,它与边际消费倾向同向变化,与边际储蓄倾向反向变化。2023/12/2713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基本假设 1) 两部门经济投资乘数效应的动态过程2023/12/2713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
2) 本期收入决定于本期消费和投资投资乘数效应的动态过程2023/12/2713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 3) 本期消费依赖于上一期收入投资乘数效应的动态过程2023/12/2714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 4) 投资在第1期比第0期有所增加, 以后各期保持不变。投资乘数效应的动态过程2023/12/2714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 5) 经济在第0期处于均衡,由于投 资在第1期发生改变且以后各期 保持不变,经济将从一个均衡点 移向另一个均衡点。投资乘数效应的动态过程2023/12/2714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投资乘数效应的动态过程消费函数为:Ct=1000+0.8Yt-1t期消费Ct投资It收入Yt=Ct+It消费增量ΔCt=βΔYt-1投资增量ΔIt收入增量ΔYt=ΔCt+ΔIt01234···74007400748075447595.2········600700700700700······80008100818082448295.2······00806451.2·······0100000·······0100806451.2······合计4001005002023/12/2714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投资乘数效应的动态过程2023/12/2714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一般情况投资乘数效应的动态过程2023/12/2714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投资乘数效应的动态过程2023/12/2714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投资乘数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投资变化引起的收入变化实质上是经济在两个均衡状态之间的转移,因此,投资变化引起的收入变化等于两个均衡状态的均衡收入之差。2023/12/27147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投资乘数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这种思想为计算乘数提供了的一种简便的方法2023/12/27148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投资乘数效应的几何说明(一)Y0E45°C+I
C+IY0AΔYβΔYBΔID投资乘数实际上等于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变动的比率EY12023/12/27149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I
IS投资乘数效应的几何说明(二)Y0S,IY0AΔYBΔIDY1进一步验证了,投资乘数等于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变动的比率2023/12/27150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投资乘数公式设ki表示投资乘数,则有2023/12/27151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投资乘数效应的机制增加单位投资投资品供给等量增加增加等量投资需求总收入增加同样数额家庭消费增加边际消费倾向的倍数2023/12/27152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投资乘数原理的扩展两部门经济中的消费乘数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自主性消费变化也会产生乘数效应。2023/12/27153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投资乘数原理的扩展两部门经济中的消费乘数设kc表示消费乘数,则有2023/12/27154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回忆:定量税下的均衡收入2023/12/27155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消费乘数(kc)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自主性消费变化量的比率定量税下的各种乘数2023/12/27156第二讲总支出与总收入乘数论(Multipliertheorem)投资乘数(ki)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农民工劳动争议预防及处理合同
- 2025年度家庭农场农业物联网系统安装与维护合同
- 2025年度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个人房屋出租合同范例(2篇)
- 2025年度互联网平台经营权委托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数据中心机房电力保障合同
- 2025年度城市地下空间利用项目工程联合经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物流配送服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国际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健身房健身APP开发及运营合同
- 茶文化与茶健康教学课件
- 建筑公司工程财务报销制度(精选7篇)
- 降水预报思路和方法
- 工程设计方案定案表
- 第一章-天气图基本分析方法课件
- 虚位移原理PPT
- 初二物理弹力知识要点及练习
- QE工程师简历
- 辅音和辅音字母组合发音规则
- 2021年酒店餐饮传菜员岗位职责与奖罚制度
- 最新船厂机舱综合布置及生产设计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