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故都的秋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一篇重要的抒情的散文。郁达夫的散文很多,同他写的小说一样,都是人生的“自叙状”,颇多自怜自哀与愤世嫉俗的思想。《故都的秋》历年收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原因无他,就在于最合乎散文的特点,是郁达夫写得最精致、最平和、最有况味的一篇“秋之声”。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这篇散文中,则将秋写得像一首交响曲,显得多姿多彩、悲壮而崇高,故而作者最后宁可舍弃三分之二的生命去留住这“三分之一的零头”,这种庄严灿烂的时节。在用笔上,十分流利自然,透露出充沛、渊博的知识与细致入微的体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对散文已较为熟悉,基本能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方法掌握不够深入,加上阅历浅,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启发、引导。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4.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5.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

课前准备一、散文(一)概说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是最自由的文体,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散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揭示其社会意义。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二)散文的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2.意境深邃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三)散文的分类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哲理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二、郁达夫的“秋”

故都的“秋”,其实就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年8月17日,当时,郁达夫到达北京仅仅有四天的时间。郁达夫本身是浙江人,在到达北平之后,对于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在作者的心里,对于秋天悲凉的感受实质上是对人生的感受。

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一样会感受到国事的危急。因而,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凉”心绪,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这些,正是特定时代的社会风云在作者心灵上投下的阴影,在心里留下的隐痛。

“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只要注意到郁达夫自我生命的情绪体验以及他曾览遍天下秋色却又独独钟情故都之秋,读者就会明白《故都的秋》并非在一般层面上的写景抒情,其“特别”之处在于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与作者的生命情感体验形成了互文性的映照,正视这种“特别”之处,更能让读者抵达作家写作的意识底蕴和作品的真境。

在《故都的秋》整篇文章之中,蕴含着一种孤独、忧郁的心态。这种心态的描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者向往的是一种“深刻厚重”的生命形态,而“故都的秋”正是这种生命形态的象征,这种生命虽然形态悲凉,但富有内涵。

郁达夫的忧郁

作家郁达夫被评价为“颓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其忧郁情结从何而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国家动荡。郁达夫成长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经历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蒋介石政府的白色恐怖,也参与了抗日的硝烟烽火,这位以笔为枪的抗日勇士最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时代的阴影凝结出作家的忧思。

其次是身世悲苦。三岁丧父,家道衰贫,两度婚姻,两次丧子,“儿时的回忆于我尽是空洞,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父亲早逝,母亲为生计四处奔波,哥哥外出读书,姐姐被送作童养媳,家里田地被人盗卖,谷子被人偷窃,树木被人砍断,受尽四邻欺负。“更多的是自小习于孤独,怕羞畏缩”“少年时代便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而在日本留学十年,亦是饱受外族凌辱和蔑视;回国后东奔西走为饥寒所驱使,成为以贩卖知识谋生的商人。这些经历和伤痛一日日铸成作家无法排遣的忧伤。

三是文人情结。文人脆弱敏感的神经,使作家比常人更能感知秋意。“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秋蝉的残声,让人倍感生命凋零的凄伤,众多的秋景“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作家就是一部断代史,也是一部心灵史。作家的经历和情感记录在文字里,也刻印在时代的档案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由郁达夫名句导入:1.色彩不浓,回忆不永。2.你不过是一个被难者。3.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4.艺术家是美的事物的创造者。5.少年的悲哀,毕竟是易消的残雪。6.太阳早已出了海,将月光的世界散文化了。7.无雨那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8.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9.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10.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最后一句话出自郁达夫一篇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世人多爱“悲秋”,到了秋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于我的秋天,是那家里柿子树透着阳光的红;于沉寂在秦岭深处的古刹,是那片片落黄的百年银杏;于郁达夫而言,是渐离渐远、却萦绕难忘的故都秋味。任务活动一释题及作者简介1.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北京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2.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①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伴读]①郁达夫曾说自己是“一出结构并不很好而尚未完的悲剧”,但知识、不服输的气节和亲人的疼爱,偏让这出悲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出了波澜壮阔的一生。3.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8月。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任务活动二听录音范读,整体感知,思考下列问题

1.听了录音后,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相应段落有那些?

——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庭院秋景

、秋槐落蕊秋蝉残声

、雨后话凉

、胜日秋果)学生找出有关段落311任务活动三理清文章思路问题引领,师生讨论。1.有一句话笼罩了全篇的写景抒情,奠定了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这句话是?生齐读: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2.读1、2段,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分别是什么特点?用什么样的手法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北国:清、静、悲凉;南国:慢、润、淡。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北国秋的特点,表达了对北国秋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总结: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3.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311段,这些段落中具体写了哪些主要的景?(学生阅读圈点)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主要有芦花、柳影、虫唱、月夜、钟声;还有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具体是:第3段主写牵牛花,第4段主写槐树,第5段主写秋蝉,第6—10段主写秋雨,第11段主写果树。4.提问:那么这些景物组成了几幅“秋景图”?(学生讨论、发言)明确:有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故都的秋景共有五种,“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5.用五景来写秋,那么最后两段写什么呢?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主要写了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秋,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秋的无比恋之情。最后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归纳小结:

文章从对北国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写起,突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接着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写了故都的秋景,其中记叙部分采用了并列结构共写了五种景物,最后总括全文并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恋之情。做到了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表达上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手法上运用了对比洪托。(这几个问题的设计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接受、判断、筛选、组合的过程。大纲要求:“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根据要点,理清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这几个问题就是据此而设立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和归纳鉴赏的能力。)第二课时一、导入作者是如何借景来反映其清静悲凉的,让我们随作者一道去神游故都,一起去品一品故都的秋味吧。

任务活动四阅读鉴赏311段,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解决思考题1.本文绘了五幅故都秋景图,提问: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明确:写秋花侧重颜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的角度,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2.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诵读课文3—11段落,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3.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明确:冷色。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4.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是宁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5.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明确:孤独、痛苦。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6.在这些景况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清”

、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总结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总结: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7.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那份落寞和景物衔接在一起的呢?请你结合文字谈谈自己的理解。

[提示:作者首先心中充满了情感,而景物只是作者情感抒发的一个载体,他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就让景物带上了自己的情感特色。比如把对落蕊静态的描写,正是作者内心平静的写照,正是他感到秋天气息,让自己的内心向外宣泄的一个窗口。]

8、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任务活动五阅读结尾,思考以下问题1.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2.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点拨: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任务活动六欣赏语言,体会下列句子表达效果

1.“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得悲凉”似乎应该比前面两句更舒缓而深沉。也许主张语言简洁的人会觉得“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更好,可是这样一来,排比的气势就没有了。

2.“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3.“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描写性的名词短语,一个短语就是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4.“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是近于口语的文字,好像作者津津乐道的样子就在眼前,充分地表达了赞美之情。

5.“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是说理性的语句,但是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讨论“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中四对比喻的本体和喻体?

明确:1.黄酒之与白干一个温和一个刚烈;,稀饭之与馍馍,一个稠润一个硬实;鲈鱼之与大蟹,一个细腻秀美,一个粗壮威严;黄犬之与骆驼,一个灵活一个沉稳。

2.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秋的平淡北国秋的浓味;稀饭之与馍馍,比喻淡薄和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柔软和刚烈;黄犬之与骆驼狭小和范围大。

总结:本文不是很长,但排比句、比喻句很多,说明作者非常喜欢运用这种工整、雅致的语言,而且运用起来非常妥帖恰当,全无生硬之感。使文章清新美丽具有诗意。

全文总结1.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色图。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2.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①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②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③分析思路结构。④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⑤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结束语: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布置作业:郁达夫笔下抒写故都秋的特点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通过对故都秋景、秋境细腻的描写,充分展现了“清”“静”“悲凉”的秋味。①请你仿照“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个句子,在以下句子横线处填空。“家乡的_______(季节名称)特别地来得______,来得_______,来得______”。要求:请选取四季中的一个季节,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此季节在你心里留下的印象。②写一段描写性文字,充分表现第①小题所填写的家乡季节的三个特点。要求:语言流畅、有文采,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参考答案】春天慢美灿烂②春天终于来了。都清明过后了,一株株柳树,一棵棵杨树,才慢慢抽出了嫩嫩的绿芽。花儿终于张开了笑脸,它们先是向春天微笑,怯生生的,然后向春天招手,最后向春天欢呼。教学手记:郁达夫《故都的秋》表面上是在写故都的秋色、秋的姿态,实际上是在玩赏故都的秋味,体会故都秋的意境,眷念故都的文化精神,而在秋的景、物、人、事的描写之中,又将重心放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等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和生活情趣上,以一种士大夫的情怀结合他自身的身世经历、人生态度和审美倾向,在祖国处于多事之秋的时代写出了这篇充满了他独特的文气和神韵的现代散文精品。附群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材料一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朱自清《绿》)材料二五步一转弯,三步一上岭,一面是流泉涡旋的深坑万丈,一面又是鸟飞不到的绝壁千寻。转一个弯,变一番景色,上一条岭,辟一个天地,上上下下,去去回回,我们在仙霞山中,龙溪岸上,自北去南,因为要绕过仙霞关去,汽车足足走了有一个多钟头的山路。(郁达夫《浙东景物记略·仙霞记险》)材料三①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他和古代写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袭,而又得其神髓,写到山水,尤其他故乡富阳一带风光,不愧是一位大画师。(刘海粟)②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1.材料三中借用郁达夫的话说,“他(朱自清)的散文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请你结合材料一中举例分析其“诗意之美”。答案作者善用比喻,不仅描绘了潭水静态的美,“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使作者禁不住产生想抱住她的妄想;更形容了她那动态的美,“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从多层面多角度极富情致地将梅雨潭的一汪清水描写得奇异可爱温润柔和,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郁达夫散文的“行云流水”特点的?答案材料二中,长句与短句相间,长句语意绵细、舒缓,短句明快、简洁,错落有致,产生了平静舒缓而又起伏跌宕的节奏;并且运用叠词,读起来韵味十足,情趣盎然,清新流丽,给读者一种难以名状的美感。(二)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与《故都的秋》中景与情的比较

“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有很浓重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多。”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有声、有色、有形的秋天,牵动着文人的万端心绪,成为传唱文人心声的载体。

杜甫,这位文学史上的“诗圣”,以其沉郁顿挫的诗风、忧国忧民的情怀,奠定了他在古代文坛的地位。这首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对时世的艰难、对一生的漂泊、对晚景的凄凉、对志向的落空,全都融于无边的落木和滚滚的江水中。

郁达夫,这位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诗人气质的才子,以其清新秀丽、热情酣畅的文风、抑郁感伤的心灵诉说,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坛的地位。在《故都的秋》中,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画笔描绘了故都秋天的草、花、雨、果,情景交融,情随景移,融情于景,达到了景与情的完美融合。

一、“秋水共长天一色”——写景比较

1.相同之处

(1)从选择色调角度分析

《登高》中,眼看到的是碧蓝色的高天、青白的水中一块小陆地和岸边的沙地、没有边际的枯黄的落叶、滚滚而来的无尽的苍白色江水;耳听到的是猿在哀鸣、众鸟在急风中回旋不得进的呼叫及滚滚而逝的江水声,所见所闻无一暖色。诗人由远及近、动静结合、俯仰相间,写出了秋的萧瑟。

《故都的秋》中,眼见的是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枯黄的秋草,像花又不是花的、快要死亡的白色微黄的落蕊,青单布衣的都市闲人,淡绿微黄的枣;耳听到的是秋蝉死前的哀鸣和一阵息列索落的秋雨声,所见所闻皆素淡。作者以动衬静、静中有声,素淡相间地突出了北国秋的清、净、悲凉。

(2)从创造意象角度分析

《登高》描绘了一幅清冷的夔州江边秋景:天高风急,猿在哀鸣,渚清沙白,众鸟飞回,萧萧落木,滚滚江水,景色凄清辽阔。诗人由景生情,描绘了一幅万里客中悲秋、暮年扶病登高、艰难潦倒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一位瘦骨嶙峋的老者拖着颤颤巍巍的身躯,伫立在夔州临江的山上,在萧瑟的秋风中,吟咏他心灵深处的悲歌。

《故都的秋》选取平凡的秋院静扫、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雨、秋果奇景五幅图景,写出了富有特征的故都秋景: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满地的落蕊”“残声的秋蝉”。眼见是“一漏”“几根”“满地”,耳听是“残声”、秋雨的“息列索落”,从这些视觉与听觉的描绘中,依稀可见郁达夫骨子里的凉意。

2.不同之处

《登高》的景物描写在素淡冷色之中给人以萧瑟的绝望;《故都的秋》的景物描写在素淡冷色中给人以衰败的生机。

《登高》中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出高天之下、急风之中,诗人面对清渚、白沙、回鸟,耳听猿的哀鸣。猿之哀与诗人人生境遇之哀相互渗透,哀景哀情,既写出了秋之肃杀,又写出了诗人自己飘零于天涯、归家无望的凄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中落木萧萧而下,万木枯槁,落叶尚能归根,日薄西山的诗人却仍在漂泊。不舍昼夜的长江,流逝的是江水,更是时间。空间上的“不尽”与时间上的“无边”,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自然界开阔的气势与浩大的情景,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于个人的渺小与生命的短暂的喟叹。面对清渚、白沙、回鸟、落木、江水,我们可以想象:人到暮年,在异乡漂泊带着病痛的艰难潦倒的杜甫,他是何等的凄楚、忧伤乃至绝望。

《故都的秋》中描绘了破壁腰中生长着朝荣的蓝朵;铺满地的落蕊,让人感受到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秋蝉衰弱的残声,哪里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灰沉沉的天底下,一阵凉风,下得一阵秋雨,转而,太阳又露出脸来了。作者用细腻的笔法写他的所见、所触、所闻,虽有秋的悲凉,却也蕴含秋的希望。朝荣的蓝朵是对光明的追求;落蕊的极柔软的触觉是生命的停留;秋蝉的残声何尝不是对下一年的呼唤啼唱;秋雨过后,阳光一扫阴霾。这样读来,衰败的景物中孕育着新生,象征着生生不息的轮回,这是郁达夫笔下透着生机的衰败。

二、“秋风秋雨愁煞人”——抒情比较

1.相同之处,借秋景抒发爱国情

公元767年秋天,九月九日重阳节,五十五岁的杜甫来到了夔州,写下了后人难以企及的《登高》。诗歌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直抒胸臆。“艰难苦恨繁霜鬓”既写出了诗人作客他乡,多病的艰难,又写出了当时动荡不安的国家的艰难[1]。一个“苦”字将诗人的遗憾转为遗恨。杜甫遗憾的不是自己“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独无依,不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漂泊身世,而是面对艰难的时局,自己两鬓斑白,疾病缠身,不能为国为民尽力的无奈与遗恨。人到晚年,生活艰辛,苦不堪言,诗人处于此种境地却能心怀苍生,情系黎民,此爱国之情实属独绝。难怪鲁迅先生会说:“杜甫是中国的脊梁。”

郁达夫,三岁丧父,家境凄凉。1913年,十七岁的他开始了十年的留日生活。留日生活受到的歧视,唤起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1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