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月夜》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0/17/wKhkGWWK5I2AF4-lAAE4qv6McO8538.jpg)
![第3课《月夜》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0/17/wKhkGWWK5I2AF4-lAAE4qv6McO85382.jpg)
![第3课《月夜》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0/17/wKhkGWWK5I2AF4-lAAE4qv6McO85383.jpg)
![第3课《月夜》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0/17/wKhkGWWK5I2AF4-lAAE4qv6McO85384.jpg)
![第3课《月夜》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0/17/wKhkGWWK5I2AF4-lAAE4qv6McO853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月夜沈尹默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中国白话诗歌之先河。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正是因了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深层含义及意象,评析“树”的象征意义2.品析现代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3.结合时代背景,评析作者表达的情感基础夯实——作家作品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基础夯实——写作背景191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他发表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基础夯实——写作背景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基础夯实——写作背景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整体阅读1.根据划分的节奏与标红的重音,深情地诵读这首诗。月夜沈尹默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整体阅读2.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重点研讨1.想一想“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的深层含义。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冬夜,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实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某种社会相。重点研讨2.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重点研讨3.诗中除了“树”还写了哪些意象?为什么要写其它意象呢?还写了“霜风”和“月光”。通过比照“霜风”和“月光”中的树与人,以凸显对人格独立的追求。重点研讨4.联系写作背景,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月夜》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虽然经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下,广大群众并没有真正觉醒,封建愚昧、封闭保守仍严重地戕害着我们的民族。因此,唤起自由思想和个性意识,实在是太重要了。
本诗表现了五四前后一代的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重点研讨5.品味语言,感悟韵律美。
《月夜》每行诗末尾都用“着”字,有什么妙处?
这四个“着”字的铺排,是引发诗意的源泉。“着”字放在每行诗的末尾,在整体上起到了一种很好的平衡作用;“着”字轻声,显示着坚韧和执着,与诗的主题相得益彰。课堂小结《月夜》以“霜风、明月、顶高的树”烘托出“我”寂寞而又独立自主的形象,显示了五四运动时期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了他们追求人格独立、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精神。当堂检测如何理解“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在恶劣的环境与孤独清冷的时候,人要像树一样自立!这是一种不为外界环境所影响的坚强不屈的精神。拓展延伸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歌拓展延伸现代诗歌特点有:1.形式自由;2.内涵开放;3.意象经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意外伤害保险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考核试卷
- 摩托车前后减震器性能检测考核试卷
- 搪瓷色料自动配料设备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手持式经络按摩仪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刺绣工艺在手机壳的环保材料应用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手术室照明远程故障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建筑物隔热层施工考核试卷
- 酒店改造意向金合同范例
- 家居用品批发商企业战略转型与创新考核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报关员劳动合同终止与交接合同
- 2025《省建设工程档案移交合同书(责任书)》
- 2025年云南农垦集团总部春季社会招聘(9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石油钻井基本知识》课件
- 2024新沪教版英语(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单词默写单
- 电力两票培训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2024.8.1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值得借鉴)
-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及办法(4篇)
- 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协议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土地变更调查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