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气象卫星热带气旋定强技术方法 编制说明_第1页
静止气象卫星热带气旋定强技术方法 编制说明_第2页
静止气象卫星热带气旋定强技术方法 编制说明_第3页
静止气象卫星热带气旋定强技术方法 编制说明_第4页
静止气象卫星热带气旋定强技术方法 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省气象局分别是从事东南部海上热带气旋和北上热带2本标准的制定将规范静止气象卫星热带气旋定强技术,遵循与国际上通用的基于卫星的热带气旋在静止气象卫星云图中的几何和辐射表征,将DVORA世界气象组织(WMO)推荐全球热带气旋预报部门业务应步骤包括:确定热带气旋云系中心、根据估算和多3云型分析基于卫星红外波段增强技术,通过计算不同灰度亮温阈值的云系面积等一系列规则最终获云型分析具体在应用DVORAK技术流程进行热带气旋定4开始确定CSC1尽可能利用下面的然后转到步骤32E-adj不清晰或破碎当E-no≤4.5,E-adj=-0.5当E-no≥5.0:E-adj=-1.0(眼直径大于km)圆而清晰的眼:调整E使得值一律小于等于6.0,E-adj根据E的调整幅度确定大而碎的眼:调整E-no使得值一律小于等于5.0,E-adj根据E-no的调整幅度确定在光滑密CDO当DT确定后,若DT<MET(MET的计算见5.3),且MET≥6.0,眼指数E-no加0.5或者1.0弯曲云带型板,以0.1环为单位分析缠绕弧度数切变型测量CSC与CDO边界的距离(单位为nmile)过去24小时MET是否大于等于2.0?中心密蔽云区型测量CDO密实云区的直径(经纬度)°边界规则开始确定CSC1尽可能利用下面的然后转到步骤32E-adj不清晰或破碎当E-no≤4.5,E-adj=-0.5当E-no≥5.0:E-adj=-1.0(眼直径大于km)圆而清晰的眼:调整E使得值一律小于等于6.0,E-adj根据E的调整幅度确定大而碎的眼:调整E-no使得值一律小于等于5.0,E-adj根据E-no的调整幅度确定在光滑密CDO当DT确定后,若DT<MET(MET的计算见5.3),且MET≥6.0,眼指数E-no加0.5或者1.0弯曲云带型板,以0.1环为单位分析缠绕弧度数切变型测量CSC与CDO边界的距离(单位为nmile)过去24小时MET是否大于等于2.0?中心密蔽云区型测量CDO密实云区的直径(经纬度)°边界规则是CF4.0CF3.5CF5.0CF4.5CF3.0CF2.0CF2.0CF3.0CF2.5CF确定之后云带特征指数(BF中心冷云盖型3BF=1.0BF=1.5BF=0.5BF=2.04确定模式期望指数(MET)5确定云型指数(PT)选择与MET对应的一栏或左右相邻的两栏与当前热带气旋的云型特征比对:(1)若云型特征与MET对应一栏匹配时,以MET作为当前热带气旋的PT2)若与MET对应一栏相邻的右(左)栏匹配时,则在MET上加上(减去)0.5作为当前热带气旋的PT。67将云系中心定在弯曲云线或云带的汇聚点上,对于初始发展的扰动将FT确定为1.0。当系统云型与2A至2D的云型不相符时,进行步骤3、4、5、6。若有必要时,可根据提示回到步骤2。眼调整指数(E-adj):对于非常宽或长的弯曲云带,要借助2C眼型带状眼部分进行分析DT2.5DT3.0DT3.5DT4.0DTDT2.5DT3.0DT3.5DT4.0DT4.5CSC与CDO边界距离:>90,DT=1.0;[60,90],DT=1.5;[45,60),DT=2.0;[30,45),DT=2.5;<30,DT=3.0是最近距离°>11平均宽度°————————E5.0E4.5E4.0E3.5E3.0E7.0E6.0E5.0E4.5E4.0E3.5E3.0E7.0E6.0步骤2A或4否步骤2A或4确定规则:(1)当过去的T≤3.0时,维持模式趋势12小时,然后保持不变2)当过去的T≥3.5时,保持T不变3)将它作为最终T指数,然后转到第9步。确定系统过去24小时的变化趋势:通常根据CSC或眼的特征变化以及围绕CSC的中心密闭云区的变化情形来确定系统是发展、减弱,还是不变。可见光云图上不同热带气旋云系型态对应的云型指数(可见光云图上不同热带气旋云系型态对应的云型指数(PT)PTPT弯曲云带型弯曲云带型/9切变型切变型若中心逗点云系非常小(<2.5°)时,从PT中减去1.0最终T指数(FT)选择原则(1)云型特征清晰时,使用步骤2分析的DT作为FT;(2)云型特征不清晰时,且进行了模式期望指数调整时,使用PT;(3)其它的情况下,使用MET。最终T指数(FT)约束原则(1)首次分析时的FT必须为1.0或者1.5;(2)系统最初发展的48小时内,夜间不能减小FT;(3)首次分析FT为1.0以后的24小时内,(4)当FT<4.0时,6小时变化不能超过0.5;时,6小时变化不能超过1.0,12小时变化不能超过1.5,18小时变化不能超过2.0,24小时变化不能超过2.5;(5)FT必须等于MET1.0。确定现时强度指数(CI)(1)热带气旋无减弱或重新发展的迹象时,CI=FT;CI=FT+0.5;(3)重新加强且FT小于等于上一定强时次的CI时,24小时预报除非系统的云型结构和环境条件出现明显有利于或不利于其强度发展的迹象,一般均用CI指数过去24小时的变化趋势做出强度的外推预报。5将云系中心定在弯曲云线或云带的汇聚点上,对于初始发展的扰动将FT指数确定为1.0。开始确定CSC1尽可能利用下面的云型进行分析,然后转到步骤3当系统云型与2A至2E的云型不相符时,进行步骤3、4、5、6。若有必要时,可根据提示回到步骤2。2嵌入深灰[0.2,0.35][0.4,0.55][0.6,0.75][0.8,1.0]云带为白色时,DT加0.5;缠绕弧度数>1.0时,归为2C眼型分析距深灰距深灰距深灰0.33。<75海里<45海里<30海里<20海里弯曲云带型使用10°对数螺旋线板,以0.1环为单位分析缠绕弧度2A切变型测量CSC与增强红外图像中DG灰度值的密蔽云区的距离。2BDT1.50.5DT2.5DT3.0将云系中心定在弯曲云线或云带的汇聚点上,对于初始发展的扰动将FT指数确定为1.0。开始确定CSC1尽可能利用下面的云型进行分析,然后转到步骤3当系统云型与2A至2E的云型不相符时,进行步骤3、4、5、6。若有必要时,可根据提示回到步骤2。2嵌入深灰[0.2,0.35][0.4,0.55][0.6,0.75][0.8,1.0]云带为白色时,DT加0.5;缠绕弧度数>1.0时,归为2C眼型分析距深灰距深灰距深灰0.33。<75海里<45海里<30海里<20海里弯曲云带型使用10°对数螺旋线板,以0.1环为单位分析缠绕弧度2A切变型测量CSC与增强红外图像中DG灰度值的密蔽云区的距离。2BDT1.50.5DT2.5DT3.0DT3.5最小宽度3030302424nmile0.50.50.50.40.40.30.3°经纬度周围灰度CMGWBLGMGDGOWBD曲线过去24小时MET指数是否大于等于2.0?眼型是2CE-no=6.5时为E6.5,以此类推否E6.5E6.0E5.5E5.0E4.5E4.5E4.0眼调整指数(E-adj(1)对大眼(largeeye)或长环形眼(elongatedeye),使用对角线右侧的E-adj调整值;(2)对于E-no≥4.5的长环形眼(elongatedeye即使没有眼调整减除值,也需将E-adj减去0.5。步骤2A或4嵌入中心型CSC位于CDO内,且上一个定强时次的FT≥3.5。最小距离363630302424nmi0.60.60.50.50.40.4°经纬度周围灰度白或更冷BLGMGDGOWBD曲线过去12小时FT是否≥3.5?是2E否CF5CF5CF4.5CF4CF4CF3.5当系统存在一条明显的逗点状的尾云带,且同时满足DT<MET与CF>4.0,进行BF指数调整。云带特征指数(BF):(1)环绕中心或逗点头的云带长度至少达到热带气旋环流的(2)尾云带为MG或更冷;(3)在尾云带与中心云区之间存在DG或更暖的暖云楔;(4)暖云楔顶点与尾云带末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尾云带前段到末端的垂直距离的1/2。若≥1/2,BF=0.5(图a、b);若≥2/3,BF=1.0(图c)。步骤2A或4确定规则:(1)当过去的T≤3.0时,维持模式趋势12小时,然后保持不变2)当过去的T≥3.5时,保持T指数不变3)将它作为最终T指数,然后转到第9步。中心冷云盖型3确定系统过去24小时的变化趋势:通常根据云系中心或眼的特征变化以及围绕云系中心的密闭云区的变化情形来确定系统是发展、减弱,还是不变。4确定模式期望指数(MET)5确定云型指数(PT)选择与MET对应的一栏或左右相邻的两栏与当前热带气旋的云型特征比对:(1)若云型特征与MET对应一栏匹配时,以MET作为当前热带气旋的PT;(2)若与MET对应一栏相邻的右(左)栏匹配时,则在MET上加上(减去)0.5作为当前热带气旋的PT。6最终T指数(FT)选择原则(1)云型特征清晰时,使用步骤2分析的DT作为FT;(2)云型特征不清晰时,且进行了模式期望指数调整时,使用PT;(3)其它的情况下,使用MET。最终T指数(FT)约束原则(1)首次分析时的FT必须为1.0或者1.5;(2)系统最初发展的48小时内,夜间不能减小FT;(3)首次分析FT为1.0以后的24小时内,FT必须≤2.5;(4)当FT<4.0时,6小时变化不能超过0.5;当FT≥4.0时,6小时变化不能超过1.0,12小时变化不能超过1.5,18小时变化不能超过2.0,24小时变化不能超过2.5;(5)FT必须在MET1.0范围内。7BD增强云图上不同热带气旋云系型态对应的云型指数(PT)PT2.53.54.05.06.0弯曲云带型嵌入中心型/眼型切变型缩写灰度温度范围英文中文WMGwarmmediumgray暖中灰OWoffwhite灰白DGdarkgray深灰MGmediumgray中灰LGlightgray浅灰Bblack黑Wwhite白CMGcoldmediumgray冷中灰CDGcolddarkgray冷黑灰环绕眼区温度眼区温度WMGOWDGMGLGBWOW0DG00MG000LG000B000W00CMG00眼指数是否需要调整?E-no+E-adj=CF云带特征指数等于多少?CF+BF=DTa.BF=0.5b.BF=0.5c.BF=1.0若匹配的云系型态的阴影部分为白色或更冷时,可再加上0.5作为当前热带气旋的PT。确定现时强度指数(CI)(1)热带气旋无减弱或重新发展的迹象时,CI=FT;(2)刚开始减弱的12小时内,CI保持不变。当继续减弱,减弱幅度较小,CI=FT+1.0,减弱程度较大,CI=FT+0.5;(3)重新加强且FT小于等于上一定强时次的CI时,CI保持不变。24小时预报除非系统的云型结构和环境条件出现明显有利于或不利于其强度发展的迹象,一般均用CI指数过去24小时的变化趋势做出强度的外推预报。8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