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资料 医学病毒学笔记梳理_第1页
病理学资料 医学病毒学笔记梳理_第2页
病理学资料 医学病毒学笔记梳理_第3页
病理学资料 医学病毒学笔记梳理_第4页
病理学资料 医学病毒学笔记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病毒学笔记梳理

■病毒的概述:

1.概念:非细胞型微生物

2.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严格活细胞内寄生、复制方式增殖、

分布广。

3.与人类的关系:密切;75%的传染性疾病;

4.医学病毒学:研究对象

第22章病毒的基本形状

【内容提要】:

1.掌握病毒的结构。

2.掌握病毒复制的周期。

3.掌握病毒增殖的细胞效应有哪些?4.掌握病毒异常增殖的现象。5.掌握病毒对理化因

素的影响。6.掌握亚病毒的类型及其概念。

第一节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体的概念

大小:以纳米(nm)表示,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至数千倍至数万倍才能看到。形

态:多利「多数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病毒的结构

1.基本结构:核心和衣壳,二者构成核衣壳。2.特殊结构:包膜(棘突)3.有包膜病毒

与无包膜病毒核心:内充满DNA或RNA一种核酸,构成病毒的基因组,为病毒的感染、复制、

遗传、变异等提供了信息。

由于裸露的核酸决定了病毒的感染性,故称感染性核酸。

衣壳:实质上是蛋白质,由壳粒聚合而成。

衣壳的生物学作用:

①维持病毒体的形态、保护核酸;

②与相应受体结合,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③具有抗原性;

④作为病毒鉴定和分类依据;

包膜:是位于某些病毒核衣壳外的结构。实质是病毒成熟过程中以出芽方式穿过核膜和(或)

细胞膜时获得的。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少量糖类;同时含有由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包

膜对脂溶剂敏感,故有包膜病毒一般不通过消化道感染。

包膜的功能:

①维持结构的完整性②参与病毒的感染过程③具有抗原性,可引起机体发热等中毒症

状。

第二节病毒的复制

■病毒复制:易感细胞

■病毒的增殖周期:病毒以其独特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增殖。其整个过程包括吸附和穿

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等四个连续的步骤,称为一个复制周期。

■吸附:非特异性可逆的吸附与特异性吸附两个阶段

■穿入:融合——常见包膜病毒

胞饮一一是病毒穿入细胞的常见方式

直接进入一一常见无包膜病毒

■脱壳:

■生物合成:病毒的核酸进入生物合成阶段,用血清学方法或电镜检查,不能从细胞内检

出病毒体,故称为隐蔽期。病毒的生物合成部位因病毒核酸种类不同而异。包括病毒核酸复

制和病毒蛋白质合成两个方面。DNA病毒、RNA病毒、反转录病毒基因复制方式不同。

■装配与释放:不同病毒装配部位不同。

■释放方式:有包膜病毒以出芽或胞吐方式;无包膜病毒以破胞方式。

■病毒增殖的细胞效应:1.细胞损伤、裂解并释放大量子代病毒。2.通过细胞间桥或通

过细胞融合方式侵入新细胞。3.整合病毒的基因,引起细胞遗传的改变。4.干扰现象:

概念;注意灭活的病毒也具有干扰作用。

■病毒的异常增殖:

1.缺陷干扰颗粒(DIP):概念;具有两面性;缺陷病毒:概念2.顿挫感染:概

念:若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宿主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或能量等必要条件,致使病

毒在其中不能合成本身成分,或虽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成分却不能组装成完整的病毒

体,这种感染称为顿挫感染。

■非容纳细胞:不能为病毒提供条件的细胞

第三节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灭活: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丧失其感染性。(灭活病毒具有哪些特性)

■物理因素的影响:1.温度: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大多数病毒在56℃30分钟或100℃

几秒钟内即被灭

活,肝炎病毒除外。2.射线:电离辐射与紫外线,作用病毒核酸。注意紫外线的光复活效

应。3.干燥4.酸碱度:PH6-8较稳定

■化学因素的影响:500ml/L的甘油盐水作为标本保存液1.脂溶剂:包膜病毒(乙

W2.酚类:蛋白质变性剂3.醛类:甲醛4.氧化剂、卤素及其化合物5.抗生素

与中草药

第四节病毒遗传学

■传统遗传学

L突变:突变株、变异株、2.重组:概念(重配)3.互补与表型混合:非遗传性变

■分子遗传学:

L病毒基因结构分析:流感病毒2.病毒保护性表位的确定:HBV3.病毒抗原高变区的分

析:H1V4.与毒力相关的基因编码区分析:狂犬病毒5.耐药性变异分析:

第五节病毒的分类

■分类依据:

1.病毒基因组特征,常用核酸类型2.病毒的形态和结构3.理化性质和抗原性

■根据分类原则,病毒分为科、属、种等。

■亚病毒:比病毒更小的非寻常病毒的致病因子1.卫星病毒:与植物病毒相关2.类病毒:

均为植物病毒3.肮粒:概念

第23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内容提要】:

1.掌握病毒感染的传染源、传播方式与感染途径。2.掌握病毒在机体内的播散形式。3.

掌握病毒感染的细胞病变类型。

4.掌握病毒感染的临床类型及其概念5.掌握病毒的致病机制6.熟悉机体的抗病毒免疫

机制。

■病毒感染的概念:一定方式侵入、在易感细胞内复制、在机体内扩散。■病毒感染的

疾病类型:病毒对机体的感染与机体对病毒的免疫。

第一节病毒的感染

■病毒在机体形成感染的取决因素:1.病毒感染的量2.病毒在机体间传播的方

式3.病毒感染机体的途径4.病毒在体内增殖扩散的速度5.病毒与机体免疫机制的

抗衡情况

■病毒的传染源、传播方式与感染途径:

1.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慢性感染者以及一些带毒动物。2.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和

垂直传播3.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缺损皮肤、眼、经胎盘、产道以

及血液等

■病毒在机体内的传播:1.播散形式:局部播散、血源性播散、神经性播散、2.播散

的靶组织:皮肤、中枢神经系统、肝、免疫系统、其他、3.病毒的排泄:呼吸道、唾液、

其他

■病毒的致病机制:

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⑴病毒杀细胞或致细胞病变感染的机制:细胞骨架的改变,破坏细胞的正常形态;抑

制细胞内大分子合成,影响正常代谢:裂解细胞,释放子代病毒;细胞膜功能障碍,引起

病毒在细胞间的传播以及细胞的融合;包涵体的形成,改变了细胞正常的组分;病毒

诱导的细胞凋亡

⑵病毒引起细胞转化的机制或永生化的机制:病毒的全部或者部分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

中;病毒通过编码的蛋白质从不同的位点阻断细胞的凋亡途径;

2.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DT细胞介导的病理损伤:CD4+TH1、CD8+Tc⑵B细胞介导的病理损伤:免疫复合物⑶

自身免疫损伤:两个机制⑷病毒超抗原的作用。

第二节抗病毒免疫

(大体上属于自学)

■干扰素:

L概念:2.种类:各类干扰素的产生细胞及其功能不一的3.干扰素的产生:诱生的4.

干扰素抗病毒机制:不是直接的5.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特点:间接的、广谱的、有相对种

属特异性

■特殊的抗病毒免疫:尤其掌握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

■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

1.不同程度限制病毒基因的表达来躲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视。2.感染宿主体内的免疫豁免

部位来逃避免疫。3.通过抗原变异来暂时逃避CTL和TH细胞的作用及抗体的识别。4.

干扰宿主细胞的抗原提呈。5.抑制细胞表面免疫分子的表达。6.通过模拟作用来干扰细

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作用等。7.通过干扰T细胞功能。8.机体对病毒抗原不产生免疫应

答反应,从而使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

第24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内容提要】:

1.根据病毒标本检测的目的不一样,掌握它们的采集原则。2.掌握细胞培养中病毒在细胞

内增殖的指征。3.熟悉病毒感染的快速检测方法,以及病毒抗原、抗体和核酸的各自检测

方法。4.熟悉病毒感染的免疫预防与治疗。

第一节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供分离病毒、检出核酸及抗原的标本采集原则:⑴标本采集时间:在发病初期(急性

期)⑵标本类型:最好在感染部位采集

⑶标本运输:应冷藏尽快送检,或用50%甘油盐水保存病变组织标本⑷标本的处理与储存:

采集时注意无菌操作;标本在保存前应进行细菌、真菌等可能混杂的病原体处理;同时保存

标本时应加入一定量的保存液。

■供血清学检测的标本采集原则:检测特异性抗体需要采取发病初期和病后2-3周双份血

■细胞培养:1.细胞培养类型:2.细胞培养中病毒的鉴定:⑴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

征:细胞致病作用;红细胞吸附现象;干扰现象;⑵病毒感染性的定量测定:空斑

形成单位;5(»的致死量或50%的组织感染量;病毒形态与结构的观察;⑶病毒的病原学

鉴定:病毒抗原、核酸

■动物接种:是最原始的分离病毒方法

■鸡胚接种:是一种分离某些病毒的有效方法

・病毒抗原的直接检出:免疫荧光法

■前联免疫吸附试验■病毒抗体的直接检出■中和实验

■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病毒核酸■核酸杂交技术・PCR技术

■高通量的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形态学检查法:显微镜下观察

■免疫学检查法:抗原、抗体、抗原抗体■病毒核酸检测技术

第二节病毒感染的免疫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普通免疫球蛋白、抗病毒血清、免疫调节剂

第三节抗病毒治疗

第三节抗病毒治疗

■化学治疗:

1.抑制病毒穿入、脱壳及病毒释放:金刚烷胺、达菲2.抑制病毒核酸复制及mRNA合成:阿

昔洛韦、利巴韦林、拉米夫定、奈韦拉平3.抑制病毒蛋白的修饰:萨瞳那韦、英迪那韦

■免疫治疗:1.免疫调节或治疗剂:细胞因子、Toll样受体配体、抗体、抗原肽等2.

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生物或患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给机体接种疫苗成分诱生

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一种免疫治疗制品。3.免疫细胞

的修饰与回输:TIL、LAK

■基因治疗:以各种基因转移手段将野生型或正常的基因导入人体细胞,通过基因在细胞

内表达所产生的转录或翻译产物发挥其治疗作用。

第25章呼吸道病毒

【内容提要】:

1.掌握常见呼吸道病毒有哪些?2.掌握流感病毒分型与分亚型的依据。3.掌握流感病毒

的变异形式及其概念。4.掌握禽流感的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5.掌握流感与普通感冒的

区别及其防治原则。6.掌握SARS的病原体及致病特点。7.掌握该章中哪些病毒能通过

胎盘感染胎儿。

■概述: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

户,主要引起呼吸道以外的组织器官发生病变的病毒。它具有明显季节性、传播快、传染性

强、潜伏期短、发病急和易继发细菌性感染等特点。临床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

感染引起的。

第一节流行性感冒病毒

■正粘病毒:对人或某些动物细胞表面的粘蛋白有亲和性,有包膜,具有分节段RNA基因组

的一类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是正粘病毒科唯一的一个种,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

毒。

■人流感病毒分为三型:甲型(常引起流感世界性大流行)乙型(常引起流感局部爆发)

丙型(主要感染婴幼儿,引起散发流行,普通感冒)

■人流感病毒:人一人(Hl、H2、H3)

■禽流感病毒:禽人(H5、H7、H9)

■流行性感冒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要注意与普通感冒区别。

■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球形,直径约为80〜120nm。

■血凝素(HA):呈柱状

凝集红细胞,血凝现象,鉴定病毒(定性)

吸附宿主细胞,与唾液酸受体结合

抗原性,血凝抑制抗体中和病毒感染性

抑制血凝现象(定型)

■神经氨酸酶(NA):呈蘑菇状

破坏细胞膜上病毒特异性受体,参与成熟病毒的释放,促进病毒扩散;

抗原性,相应抗体,不能中和病毒的感染性

2.病毒的复制:自学

3.分型、命名与变异:

■分型

①根据NP和MP不同分型

②甲型流感病毒:根据NA和HA不同又分为若干亚型:*乙型、丙型无亚型

■变异:三型中,最易变异的是甲型。变异的基础是HA和NA。变异与流行关系

密切。小变异引起小流行,大变异引起大流行。其发生机理还不清楚,有两种学说。①抗

原漂移:由于基因组自发的点突变,引起的量的变异。变异幅度小,与人群选择力有关,仅

引起流感的中小流行。②抗原转变:由于基因组发生重新排列,引起的质的变异。变异幅度

大,产生新的亚型,人群失去原有的免疫力,往往引起流感大流行。

4.培养特性:

流感病毒适于在鸡胚中增殖。

可用血凝试验检测病毒的存在。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鉴定病毒的型别与亚型。

5.抵抗力:

抵抗力弱,不耐热,对干燥、紫外线、乙酸、乳酸等敏感。

■致病性

1.甲型可以感染人和禽、猪、马等动物;乙型可以感染人和猪;丙型只感染人。2.传染源

主要是患者,尤其是急性期患者,在发病后两天内传染性最强。3.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侵入

体内,也可通过接触传播。4.侵犯呼吸道粘膜柱状上皮细胞,在细胞核内增殖,以出芽方

式释放。病毒仅在局部增殖,一般不入血。5.增殖结果导致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粘膜

充血水肿等。而病毒的内毒素样物质及坏死组织入血导致全身中毒症状。6.潜伏期1〜4

天,症状有突然起病、畏寒、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疲乏无力、伴有鼻塞、流涕、

咽痛、咳嗽等。分为两种类型:典型流感与流感病毒性肺炎。7.若继发细菌感染,则病程

延长、症状加重、可导致肺炎而死亡。

■免疫性:1)局部SIgA抗体发挥主要作用。2)HA抗体和NA抗体发挥中和作用。3)病后

对同型流感病毒有短暂免疫力,一般维持1—2年。4)不同型别间无交叉免疫力,同型不同

亚型间亦无明显交叉免疫现象。5)细胞免疫应答决定病毒的清除和疾病的恢复。

■微生物学检查:

1.病毒分离与鉴定:鸡胚培养,血凝检测,血凝抑制试验鉴定。2.血清学诊断:双份血清

检测,常用血凝抑制试验。

■防治原则:

L严密监视病毒的变异,做好预防工作。2.流行期间,尽量避免人群聚集,公共场所进行空

气消毒。(每100m3空间用2-4ml乳酸加10倍水混匀。3.接种流感疫苗,免疫力可维持6

个月一1年。4.主要以对症治疗与预防细菌性感染为主,以盐酸金刚烷胺、干扰素、板蓝根

等药物治疗。

人禽流感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V)是甲(A)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引起的一种禽类疾病综

合征。病毒基因易发生变异,有可能感染人而引起呼吸系统和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进

展快、病死率高。流行病学:

(-)传染源

主要为感染的鸡、鸭等家禽,不排除其它禽类为传染源的可能。(候鸟等)

(二)传播途径

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受H5N1感染的家禽或其粪便,以及直接接

触H5N1等毒株而传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

从事家禽业或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家禽饲养场所(或出售禽类的货摊)是危险因素。人

群一般不易感。

甲型U1N1流感病毒

■传染源: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

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

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潜伏期一般为『7天,多为1-4天。

(-)临床表现: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237.5C)、流涕、鼻塞、咽痛、

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

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2.病原学检查(1)病毒核酸

检测:以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

型U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

流感病毒。合并病毒性肺炎时肺组织中亦可分离出该病毒。(3)血清学检查:动态检测血清

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其他辅助检查。

可根据病情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斑片状炎性浸润影。诊断:本

病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与治疗的关

键。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

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可根据病情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斑片状炎性浸润影。

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

与治疗的关键。

治疗:

(一)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二)

抗病毒治疗: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敏感,

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奥司他韦应尽可能在发热48小时内使用(36小时内最佳),

疗程为5天。成人用量为75mgbid。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

足15kg者,予30mgbid;体重15-23kg者,45mgbid;体重23-40kg者,60mgbid;

体重大于40kg者,75mgbid。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混悬液。(三)

其他治疗:1.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的情况,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吸氧、

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等。2.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3.对病

情严重者(如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考虑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

素治疗。不推荐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4.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药物治疗。中

医辨证治疗。

第二节副粘病毒

副粘病毒与正粘病毒的比较见书P227。

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属于麻疹病毒属,是麻疹的病原体。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儿童,易感年龄是6个月一5岁。

(-)生物学性状

球形,直径120-250n叫单股负链RNA病毒,RNA不分节段;包膜病毒,有两种糖蛋白

刺突:血凝素H和融合蛋白F,是中和抗原,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只有一个血清型;形成

多核巨细胞,核内和胞浆有嗜酸性包涵体。抵抗力弱,对日光和紫外线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性:

传染源:急性期病人,人是唯一自然宿主。

传播途径:飞沫、鼻咽分泌物,也可间接接触传播好发季节:冬春季

致病机制:靶细胞(带有CD46,除RBC外)

2.典型的临床过程:

1)潜伏期:10T4天2)前驱期:发热、畏光、卡他症状(鼻炎、眼结膜炎、咳嗽),

Koplik斑(发病

2-3天)3)发疹期:发热第4天出疹,全身红色丘疹,压之褪色,开始于耳后发际;全

身症状加重(NS症状、肝脾淋巴结肿大),并发症(肺炎、脑炎),死亡。4)恢复期:

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症状消失(全程10-14天)5)慢发病毒感染:亚急性硬化性全

脑炎(SSPE)i,缺陷病毒

3.免疫性:免疫力持久,中和抗体能抵抗再感染;恢复主要靠细胞免疫。

4.诊断一般无需实验室检查。

5.隔离患者。接种减毒活疫苗,初次接种为8月龄婴儿,1年后及学龄前再次接种。被动免

疫肌注丙种球蛋白。

腮腺炎病毒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呈世界性分布,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唯一宿主。

1.致病性:传染源:病人

传播途径:飞沫、间接接触

3个月孕妇感染导致胎儿畸形潜伏期:2-3W

前驱期:发热、厌食、不适

发病期:单、双侧腮腺肿大,疼痛

并发症:睾丸炎、卵巢炎、无菌性脑炎、获得性耳聋2.免疫力牢固

3.典型病例无需微生物学检查

4.防治:及时隔离患者,三联疫苗接种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1.是在婴幼儿中引起致死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毒。2.典型的副粘病毒特征。3.

经飞沫和接触传播;多发于冬季和春季。4.潜伏期4-5天,病变局限于呼吸道,病毒不入

血。

大约60%的急性婴幼儿喘息性细支气管炎或细支气管肺炎是由RSV引起。较大儿童和成人主

要引起鼻炎、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也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病后免疫力

不强,可反复感染。确诊需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尚无疫苗。

副流感病毒1.分为4个血清型,1.2.3型在婴幼儿中引起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4型仅

在儿童和成人中引起温和的上呼吸道感染"型和3型也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2.

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在上呼吸道细胞增殖,引起病毒血症。婴幼儿可发生小儿哮喘、细

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下呼吸道疾病。成人则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3.sIgA有保护作用,

但只维持几个月。再感染常见。

尼帕病毒:人畜共患的副粘病毒

1.1999年首先在马来西亚的尼派村发现。

2.是一种高致死性、动物源性、急性传染性脑炎病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密切接触传播。

亨德拉病毒:人畜共患的副粘病毒

人偏肺病毒

1.属肺病毒属,2001年首次分离。2.是导致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之一。3.该病

毒普遍存在,几乎所有5岁儿童都经历过感染,其感染类似呼吸道合胞病毒

第三节风疹病毒

风疹病毒为风疹(又名德国麻疹)的病原体。

1.球形,螺旋对称,单正链RNA,有包膜及HA刺突。

2.只有1个血清型,人是唯一的自然宿主。细胞培养缓慢出现CPE及胞浆嗜碱性包涵体。

3.水平感染i11呼吸道传播,儿童易感,多隐性感染,局部增殖后入血。表现:低热、周身淋

巴结肿大,全身浅红色斑丘疹,病情轻,无并发症,免疫力牢固。但成人感染症状严重。

4.垂直感染:流产、死胎、出生后死亡、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

5.孕妇的风疹早期诊断,减毒活疫苗的接种

第四节腺病毒

约有100余血清型,其中能感染人类的哺乳动物腺病毒属至少有51个型别。

根据病毒的凝血性和序列的相似性可将人腺病毒分A-F6种。

腺病毒能引起眼、呼吸道、胃肠道和尿道感染。双股DNA无包膜病毒。

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腺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约占病毒性肺炎的

20-30%,80%的腺病毒肺炎发生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潜伏期3-8d。

有些型别可通过胃肠道和眼结膜等途径感染,引起咽结膜热、流行性角膜炎、小儿胃肠炎

等。

第五节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属包括四种人冠状病毒和多种动物冠状病毒,例如人呼吸道冠状病毒229E和

OC43、人肠道冠状病毒、SARS-CoV冠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冠状病毒、猫肠道冠状病毒、

狗冠状病毒和禽传染性支气管炎冠状病毒等。

一、冠状病毒(CoV)

病毒呈球形,单股正链RNA,不分节段,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刺突放射排列呈冠状

(日冕状)

抵抗力弱,对理化因素敏感细胞培养有CPE(人胚肾或肺)

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成人腹泻或婴幼儿胃肠炎

二、SARS冠状病毒(SARS-CoV)

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而并非已知冠状病毒的突变株。

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与前者相似,刺突呈花冠状,其S蛋白与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融合。为主要致病

结构。2.细胞培养:CPE致病性

传染源:SARS患者

传播途径:飞沫呼吸道(不排除病人分泌物、粪便传播)

所致疾病:严重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SARS)也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我国列为乙类传染病。

潜伏期:4-5天

发病期:

初期:发热、头痛、关节痛、干咳、气短、X片肺部阴影

极期: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渗出、多器官衰竭、死亡、死亡率10%左右(有基础病40-50%)

恢复期:抗体产生,症状减轻、消失

免疫力:1.抗体中和作用2.细胞免疫3.有免疫病理损伤,引起T、B死亡,造成免疫

功能极度低下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1.微生物学检查病毒分离与鉴定(P3实验室):核酸、血清学检查(测抗体)2.防治:严

格隔离病人;增强机体免疫力监测疫情;疫苗接种;氧疗、激素、抗病毒药物及抗生

素治疗,恢复期血清治疗

第六节其他呼吸道病毒

鼻病毒

属于小RNA病毒科,无包膜病毒。不耐酸。是普通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

具有自限性;在儿童可引起支气

管炎和肺炎。

手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其次是飞沫传播。好发于早秋和晚春。局部slgA对同型病毒

有免疫力。干扰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呼肠病毒

属于呼肠病毒科的呼肠病毒属,双链RNA,无包膜,有3个血清型。主要引起无症状感染,

少数人可引起上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等。

第26章肠道病毒与急性胃肠炎病毒

【内容提要】:

1.掌握人类肠道病毒主要有哪些?急性胃肠炎病毒有哪些?

2.掌握肠道病毒的共性,以及与急性胃肠炎病毒在致病性上有何区别?3.掌握秋泻的病原

体是什么?该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防治原则。4.掌握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什么?该病

毒的致病性、防治原则。5.熟悉脊髓灰质炎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一节肠道病毒

属于小RNA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至少由72个血清型组成。

共同特征

1.病毒呈小球形,20-30nm,20面体,无包膜。

2.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具有感染性,并起mRNA作用.

3.杀细胞病毒,多在易感细胞浆内增殖,产生CPE。

4.耐乙酸,耐酸,pH3-5稳定,耐胃蛋白酶和胆汁;56℃30niin灭活,对紫外线、干燥敏感,

在污水、粪便中存活数月(传播有关)。

5.对人类致病以隐性感染多见,能引起多种疾病,不同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症状,同一种病

毒又可引起不同疾病。

6.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也可通过呼吸道。夏秋季是主要流行时期。7.感染后,机体可

获得长期而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

肠道病毒所致的主要疾病:1.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病毒2.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轻

瘫:3.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4.手足口病:主要由柯

萨奇病毒A16、新型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5.流行性胸痛:主要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的6.

心肌炎和心包炎:主要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的7.眼病:

防治原则:主要是脊髓灰质炎病毒防治

流行病学:

L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

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

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

情控制难度2.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1)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

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

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

染性最强。

2)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

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3)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

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W3岁年龄组发病

率最Mi。

3.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

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

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

肺水肿等。

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

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第二节急性胃肠炎病毒

胃肠炎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疾病,除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外,大多数胃肠炎由病毒引起的。

如由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40、41、42和星状病毒等引起的。它们所致的胃肠

炎临床表现相似,主要为腹泻与呕吐,但流行方式却明显分为两种:5岁以内的小儿

腹泻和与年龄无关的暴发流行。

轮状病毒(HRV):属于呼肠病毒科中的轮状病毒属。该病毒能在肠道细胞内增殖,从粪

便排出,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和引起婴幼儿腹泻死亡的主要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球形,双股RNA,分节段,双层衣壳,无包膜,外形呈车轮状一一具有诊

断价值。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A-C种可引起人和动物腹泻,D-G种只能引起动物腹泻。

A种感染最为常见,是引起6个月一2岁婴幼儿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占病毒性胃肠炎

的80%以上,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B种仅在我国成人中爆发流行;C种仅见

个别报道,对人致病性类似A种,但发病率很低。传染源是病人和无症状带毒者,主

要经粪一口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

我国多流行于10T1月份,又称秋季腹泻。

机体可产生型特异性抗体,对同型病毒有保护作用。但slgA含量低,病愈后还可反复感

染。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口服减毒活疫苗,及时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平衡

等支持疗法。

肠道腺病毒(EAd)

1.其中40、41、42三型已证实是引起婴儿病毒性腹泻的第二位病原体。

2.世界各地均有小儿腺病毒胃肠炎报告,主要经粪口传播,易侵犯5岁以下小儿,引起腹泻,

很少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四季均可发病,以夏季多见。

杯状病毒:

1.包括小圆形结构化病毒(SRSV)和典型杯状病毒。

2.SRSV是世界上引起非细菌性胃肠炎爆发流行最重要的病原体,流行季节为冬季,可累及

任何年龄组。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其次是呼吸道,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尤其是海产品

是引起流行的重要原因。

星状病毒:

该病毒呈世界性分布,粪口传播,易感者为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只占病毒性腹泻的2.8%,

其中5—20%为隐性感染。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第27章肝炎病毒

【内容提要】:

1.掌握HAV的致病性与防治原则。

2.掌握HBV完整病毒颗粒的形态结构及其抗原组成和意义。3.掌握HBV的致病性及其致病

机制•4.掌握乙肝两对半的意义。5.掌握HBV的防治原则.

肝炎病毒是特异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现知引起肝炎的主要有甲、乙、丙、丁、戊、

己、庚型病毒,目前公认的人类肝炎病毒主要有5种。这些病毒分别属于不同病毒科,性状

显著不同,但均以肝细胞为唯一复制场所,引起病毒肝炎。此外还有一些病毒如巨细胞病毒、

EB病毒、黄热病毒等也可引起肝炎,但肝脏不是特异性损害器官,故不列入肝炎病毒范

畴。

第一节甲型肝炎病毒(HAV)

甲型肝炎病毒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属于小RNA病毒科肝病毒属。一、生物学性状

球形,27-32nm,单正链RNA,无包膜。

有两种颗粒:实心颗粒(病毒体,具感染性);

空心颗粒(空心衣壳,无核酸)。

抗原性: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动物模型:黑猩猩、武猴、狒猴。

细胞培养:在人与猴肝、肾细胞内增殖

抵抗力:较强,对热、消毒剂抵抗力强,对紫外线敏感。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病人(潜伏后期、急性早期传染性最强)

途径:粪一口传播,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食具,可造成爆发流行发病机制:

尚不十分清楚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儿童、青少年,多为隐性感染潜伏期:15-50天(30天)临床类型:

三、微生物学检查:一般不进行病原学分离检查

测抗原一一及早,发病1W后只有半数(+)测抗体一一HAV-IgM——新近感染一一HAV-IgG

一一既往感染及流行病学调查中和型抗HAV―疫苗效果

四、防治原则

一般预防:管好粪便,保护水源是预防的主要环节。减毒甲肝活疫苗,丙球一紧急预防。

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HBV)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电镜下病人血清中有三种病毒颗粒

1)大球形颗粒:即Dane颗粒,完整的HBV颗粒,有感染性。球形,直径42nm,双层

衣壳,外层相当于病毒的包膜(脂质双层和包膜蛋白),内层相当于核衣壳(20面体立体

对称,双链DNA),三种抗原均有。2)小球形颗粒:22nm,大量存在血中3)管形颗粒:22nm

X100—700nm

2.基因结构与功能:特殊,不完全双链DNA

短链为正链,长度约为长链的50-100%

长链为负链,长度固定,有4个互相重叠的开放读框(ORF):*S区:编码HBsAg、Pre-Sl、

Pre-S2抗原;*C区:编码PreY蛋白(加工成HBeAg)、HBcAg;*P区:编码DNA

多聚酶;*X区:编码HBxAg,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3.HBV的复制:*通过Pre-S1和Pre-S2与肝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在细胞核内增殖,

以出芽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4.抗原组成

1)表面抗原(HBsAg):存在不同血清型

三种颗粒上均有

大量存在于患者血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具有抗原性,其抗体HBsAb为中和抗体,对机体有保护作用是制备疫苗的最主要成

分PreS1和PreS2:

与肝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HBV吸附肝细胞。

相应的抗体(抗PreSl、抗PreS2)能阻断病毒吸附,起抗病毒作用。2)核心抗原(HBcAg)

存在于Dane颗粒上,也可在感染的肝细胞内和肝细胞表面表达。一般不游离血清中,血中

不能检出。

抗原性强,其抗体HBcAb——强而持久,无中和作用;IgM:近期发生过HBV的活跃复制;

IgG:持续时间长。3)e抗(HBeAg)

存在于内衣壳,Pre-C蛋白加工后的产物,为可溶性蛋白,可游离存在于血中,通常在病毒

大量复制是产生,故为HBV复制及具有强感染性的一个指标。与HBV-DNA有很好的相

关性有抗原性,抗体HBoAb

无中和作用(与游离HBeAg结合,不能阻止吸附;

与受染肝细胞表面HBeAg结合,通过补体介导破坏受感染细胞,建立部分免疫力。

Pre-C突变株,不被UBeAb识别,病毒免疫逃逸;故患者抗体HBeAb阴性,应检测病毒的DNA,

以全面了解病情判断预后。

5.动物模型与细胞培养:黑猩猩对HBV最敏感,常用来进行致病机制研究和疫苗效果及安全

性评价。鸭乙肝病毒、土拨鼠肝炎病毒、地松鼠肝炎病毒的宿主动物可作为UBV的动物模型,

用于筛选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

体外培养尚未成功,目前采用病毒DNA转染的细胞培养系统,主要用于筛选抗HBV药物。

6.抵抗力:较强,对低温、紫外线、干燥均有耐受性;不被70%乙醇灭活。高压蒸汽

灭菌、100℃10分钟、0.5%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3%漂白粉和环氧乙烷等均可灭活HBV,

消除其传染性。(HBV感染性与HBsAg阳性并非一致)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血清传染性)

病人一一潜伏期,急性期,慢性活动初期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一一更危险

传播途径:

1.血液、血制品等传播2.母婴传播(垂直感染,经围生期的产道分娩或哺乳)3.性接触

传播(精液和阴道分泌液中)人群普遍易感,极微量(10-4ml)即可导致感染。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机制:HBV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不大,不是引起肝脏器官组织损害和功能异常

的主要原因;机体对肝脏的免疫病理损害是引起肝炎的主要原因,肝脏损害程度与免疫应答

强度有关,故乙肝的临床表现多样化。

1.病毒感染波及肝细胞数少,免疫功能正常(急性肝炎)2.病毒感染波及肝细胞数多,细

胞免疫过强(重症肝炎)3.免疫功能低下(慢性肝炎、肝硬化)4.对HBV形成免疫耐受

(携带者)5.HBsAg与抗-HBs的免疫复合物(重症爆发性肝炎及肝外损害)6.病毒感染

引起肝细胞自身抗原的改变(自身免疫反应)7.病毒变异与免疫逃逸

病毒基因突变导致的免疫逃逸作用,在HBV感染慢性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机体对HBV的免疫效应具有双重性。

I1BV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1.HBV患者及携带者肝癌发生率比未感染人群高217倍。2.肝癌患者HBV感染标志比自然

人群高。

3.肝癌组织检测发现HBV-DNA的整合,以X基因为主。4.土拨鼠试验出生即感染肝炎病毒

----3年100%肝癌o未感染者----无一只发生5.HBxAg与肝癌发生有关

三、微生物学检查

HBV抗原,抗体检测(两对半)及结果分析

血清HBV-DNA检测:病毒存在和复制最可靠指标血清DNA聚合酶检测:病毒正在复制

四、防治原则

一般预防一一切断传染源

严格消毒病人,携带者的血液及分泌物严格筛选献血员重视医源性传播特异预

主动一一乙肝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被动一一高效价抗HBs-IgG

治疗:尚无特效方法。抗病毒,保肝,免疫调节。

第三节丙型肝炎病毒(HCV)

属黄病毒科的丙型肝炎病毒属,是丙型肝炎的病原体。

球形,直径50nm,有包膜,ssRNA+。

核心蛋白抗原性强,可诱导细胞免疫;包膜蛋白E1和E2抗原性变异快速,引起免疫逃逸。

分为6个基因型,我国以HCV1和HCV2多见。

HC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传染源、传播途径与HBV相似;重要特征是感染易于慢性化,40-50%

的丙肝患者可转变为慢性肝炎,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受体是CD81)

致病机制与病毒的直接致病作用和免疫病理损伤有关。HCV感染后不能诱导有效的免疫保

护反应。

主要检查HCV抗体,用于丙肝的诊断、筛选献血者和流行病学调查。检查HCVRNAo严

格血液、血制品检测;尚无有效疫苗和特效药物;IFN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节丁型肝炎病毒(HDV)

分类尚未确定,是一种不能独立复制的缺陷病毒,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是其辅助病

毒。球形,直径35-37nm,有包膜,但包膜蛋白是HBV编码的HBsAg。内部是HDVssRNA-

和HDAg»其基因组是已知动物病毒中最小。

呈世界性分布。传播途径与HBV相同,感染方式有联合感染和重叠感染。致病机制与乙肝

病毒相似。

HDAg检测是诊断HCV感染的直接证据。检测HDV抗体是目前诊断的常规方法。也可检测

HDVRNAo

第五节戊型肝炎病毒(HEV)

曾称为肠道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命名为HEV。HEV属杯状病毒科的,球形,无包膜,

ssRNA+

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流行特点与甲肝相似,易污染水源一一水性爆发。病毒直接损伤及免

疫病理共同损伤肝细胞。

潜伏期2-9W,多见成人,急性肝炎,6周好转,不转慢性。感染后可表现为临床型或

亚临床型,成人中以临床型多见。孕妇(6-9月)感染病情严重。流产、死胎,孕妇

病死率10-20%

对1IEV的感染最好做病原学诊断,否则很难与甲型肝炎相区别。

第六节庚型肝炎病毒与TT型肝炎病毒

庚型肝炎病毒(HGV)

属黄病毒科的成员,SSRNA+,至少有3种基因型。传播途径与HBV相似,常与HBV或HCV

联合感染;单独感染时临床症状不明显,肝脏损害较轻。

TT病毒(TTV)

球形,无包膜,ssDNA-,分为2型共4个亚型。可多途径传播,与输血后肝炎有相关

性。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第28章反转录病毒

【内容提要】:

1.掌握对人致病的反转录病毒有哪些,及反转录病毒的共性。

2.掌握HIV的结构及其致病机制、免疫性、防治原则。

反转录病毒是一组含有反转录酶的RNA病毒。按其致病作用可分为3个属:RNA肿瘤病毒属、

慢病毒属及泡沫病毒属,其中对人致病的主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1V)和人类嗜T细胞

病毒(HTLV)。

反转录病毒的共同特性:

L病毒呈球形,有包膜,表面有棘突。

2.病毒的基因组为两条相同的单正链RNA,基因组组成相似。

3.病毒核心中含有反转录酶(RNA依赖的DNA聚合酶)、核酸内切酶等。4.病毒复制时,

能形成DNA中间体,且能整合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第一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1V)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简称艾滋病。该病以传播迅

速、免疫系统进行性损伤直至崩溃、高度致死性为主要特征。HIV主要有HIVT、HIV-2;

艾滋病大多由HIV-1所致。

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球形病毒,80-120nm,核心呈圆柱状2.病毒的变异:HIV

是一种高度变异的病毒,从而影响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亲嗜性和病毒的抗原性。HIV的抗

原性变异是病毒逃避宿主免疫清除作用的重要机制,是形成慢性和持续性病毒感染的主要

原因。

3.培养特性:

用新鲜分离的正常人T细胞或病人自身分离的T细胞4.抵抗力:

很弱,56C30分钟灭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对消毒剂敏感。0.2%次氯酸钠、0.1%漂

白粉、70断酉精、50%乙醛或0.3%双氧水室温处理10分钟,对病毒均有灭活。强酸和强碱

均能使病毒灭活。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是HIV无症状感染者和AIDS患者。

2.在外周血、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脑脊液、骨髓、中枢神经组织、皮肤等都可

存在HIV。3.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1)性传播:直肠和肛门的破损极易感染。

2)血液传播:输入含HIV的血液或血制品、器官或骨髓移植、人工受精、静脉药瘾

者共用污染的注射器和针头等。

3)垂直传播:经胎盘、产道、哺乳等方式传播。

4.致病机制:

H1V仅感染表面有CD4分子和辅助受体(CXCR4或CCR5)的细胞(主要是CD4+T细胞和单

核巨噬细胞),早期主要感染单核巨噬细胞,以后逐渐转至以感染CD4+T细胞为主。HIV

侵入CD4+T淋巴细胞,受染T细胞被溶解破坏,T细胞数量的进行性减少和功能丧失,

CD4/CD8比例倒置,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损伤机制有:①病毒增殖过程中,造成宿主细胞膜

的通透性增加而损伤细胞;②产生大量未整合病毒,抑制细胞正常的生物合成;③导致T

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最后溶解;④受染细胞膜上表达HIV糖蛋白,能被CTL、NK

细胞、ADCC作用直接杀伤作用;⑤诱导自身免疫使T细胞损伤或功能障碍;⑥T细胞凋亡;

⑦作为超抗原激活大量T细胞。

HIV侵入单核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可抵抗HIV的溶细胞作用,可长期携带病毒播散。

受染细胞丧失吞噬和诱导免疫应答的功能。

HIV也可感染小神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5.临床表现:分为4

个时期

①原发感染期:一般约8T2周。初次感染后开始大量复制,引起病毒血症、播散,出现流

感样症状。血清中可检测到HIV抗原p24,也能分离到病毒。

②临床潜伏期:一般为3-8年,可长达10年以上。病毒存在于淋巴结并活跃复制,

血中HIV数量低,但可检测到HIV抗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