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课件)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探索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从历史渊源到未来发展,从五行思想到推拿理论,一起了解中医学的独特观点和整体观念。中医基础理论的历史渊源1神农氏时代我国最早的医药著作-《神农本草经》诞生,奠定了中医药理论基础。2黄帝时代《黄帝内经》集结世界上最早的医学理论,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3后继发展明清两代,医药理论逐渐丰富完善,并融入民间医术,形成独特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1气血阴阳气血是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阴阳是人体内外界相互对立的力量。2五脏六腑五脏六腑是中医对人体器官与功能的分类与归纳,涵盖生理与病理。3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外的重要通道系统,调控气血运行及疾病的产生与发展。4辩证施治辩证施治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与技术,依据病情特征进行精确治疗。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五行思想金🌕代表肺,属性清寒,喜干燥,对应秋季,可治疗痰湿。木🌳代表肝,属性疏泄,喜酸味,对应春季,可治疗郁结。水💧代表肾,属性寒湿,喜咸味,对应冬季,可治疗水湿。火🔥代表心,属性炎热,喜苦味,对应夏季,可治疗火热。土🌱代表脾,属性稳定,喜甘味,对应季节交替,可治疗湿困。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学说阴☯️代表负极、收敛、静止、内向、寒凉等性质。阳🔆代表正极、发散、活动、外向、炎热等性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经络学说经🔀经络是人体内外环行不息的通道,能调节气血运行、传导信息。络🌐络是能流动的能量场,通过柔软的结构承载经的信息传递。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理论1气🌬️提供人体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与呼吸息息相关。2血❤️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人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3气血协调气血互相关联,相互滋养、合作,维持人体的健康平衡。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脏腑学说脏腑功能病理特点肝健筋、疏泻、藏血郁结、寒凝、血瘀心主神、治痛、藏神火热、血虚、气滞脾运化、制血、培土湿困、寒凝、气滞肺治表、主气、司呼吸外邪、燥咳、痰湿肾藏精、主生、司水肾虚、阳亏、水液失调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中药理论中药材中草药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理论的实践中。炮制处理中草药在炮制过程中,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