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东县2023年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肥东县2023年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肥东县2023年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肥东县2023年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肥东县2023年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肥东县2023年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 B.氧气验满C.熄灭酒精灯 D.倾倒液体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镍元素的符号为NiB.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gC.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各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3.接受国家勋章奖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拉斯克奖,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该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gB.青蒿素是由42个原子构成的C.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D.该物质属于氧化物4.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硝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可能是()A.FeAgCu B.CuZnFe C.CuAgFe D.ZnFeCu5.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化合物C.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D.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A.鼓励露天焚烧秸秆 B.工业废水达标排放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D.加强工地扬尘控制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氢气是清洁燃料 B.液氮用做制冷剂C.氧气用于气割气焊 D.氮气充于食品袋中防腐8.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伐薪烧炭南山中 B.陆虞侯火烧草料场C.白玉为床金做马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9.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150周岁生日,为了给它“庆生”,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对研制元素周期表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A.卢瑟福 B.门捷列夫 C.道尔顿 D.拉瓦锡10.下列图示中错误操作与对应后果不一致的是()A.读数偏大 B.液体喷出C.液体污染 D.酒精溅出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B.混合物一定由不同分子构成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D.某物质在O2中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说明某物质含碳元素12.下列对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化合反应) B.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C.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D.碳酸→水+二氧化碳(分解反应)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填图中代号,下同)________,排水法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向上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为______.14.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I)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进(填“m”或“n”)(III)用装置E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未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若实验成功,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I)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A、B、C中选)。(II)一般不选用碳酸钠粉末替代大理石,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I)如图F所示,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将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花,一半烘干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其中干燥的纸花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15.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_____,此反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若要收集一瓶供铁丝燃烧实验用的氧气,选择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收集氧气比较方便快捷;(3)将右侧F和G装置连接,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氧气应从_____(填“a”或“b”)口通入;有同学提出“为了准确收集到50mL纯净氧气(集气瓶容积250mL),不能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而应该从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他这种说法是否正确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16.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装置还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3)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实验时,先在锥形瓶中添加_________,再从长颈漏斗添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_(选序号)。①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③加热反应物(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装置,若使用装置E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填“c”或“d”)通入。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为了消除碘缺病,我国政府规定某地区居民的食用盐必须加碘。图为广东盐业总公司生产的加碘盐的部分标签,请根据标签图回答:

(1)食用盐必须加碘的“碘”是指___(填单质或元素或原子);该加碘盐属于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3)从标签的“食用方法”推测,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___.(4)请根据化学式计算:①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___;(列式计算);②碘酸钾中各元素间的质量比K:I:O=___;③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___(列式计算,精确到0.1%);(5)为确保碘盐中碘的最低含量,1Kg碘盐中至少应加入碘酸钾___mg(精确到0.1mg).18.下图是某种化肥广告内容,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NH4NO3读作______,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氢、氮、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2)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判断该广告是否属于虚假广告?_________(3)50千克NH4NO3与多少千克NH4HCO3(碳酸氢铵)的肥效相同(即含氮元素质量相等)。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Ⅰ.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用水都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类别);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作为反应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天然气燃烧B.缓慢氧化C.光合作用D.食物的腐烂Ⅱ.化学与生活、生产紧密相关。请回答:(1)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____性;(2)“墙里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本题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面分析。【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应伸入集气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2、B【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镍元素的符号为Ni,选项A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单位不是“g”,选项B错误;C、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选项C正确;D、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各元素都带“钅”字旁,都属于金属元素,选项D正确。故选A。3、C【解析】

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该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故A不正确;B、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42个原子构成的,故B不正确;C、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故C正确;D、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物质不属于氧化物,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氧化物是由两种物质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4、C【解析】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甲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乙,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强;丙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甲,说明丙的活动性比甲强;丙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乙,说明丙的活动性比乙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丙、甲、乙。由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符合题意的金属是:Cu、Ag、Fe。故选C。【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5、C【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图中甲、乙、三种物质都是化合物,丙是单质;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都发生了改变。故选C.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6、A【解析】

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不相符合;B、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能防止水污染,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相符合;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能防止水污染,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相符合;D、加强工地扬尘控制,可以减少污染,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相符合。故选A。7、B【解析】

A.氢气是清洁燃料,利用的是可燃性,是化学性质,错误;B.液氮由液态变为气态是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故用做制冷剂,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正确;C.氧气用于气割气焊,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错误;D.氮气充于食品袋中防腐,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错误。故选B。8、A【解析】

A、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指砍柴属于物理变化,烧炭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陆虞后火烧草料场只有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有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9、B【解析】

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B选项正确。故选:B。10、D【解析】

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则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小,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故不符合题意;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以防液体喷出伤人,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故不符合题意;C、用自来水清洗过的滴管取取用试剂,会造成试剂的污染,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故不符合题意;D、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故符合题意;故选D11、D【解析】

A.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如:质子、电子带有电荷,但不是离子,此选项错误;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此选项错误;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可能是二氧化碳,此选项错误;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物质在O2中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说明某物质含碳元素,此选项正确。故选D。12、A【解析】

A、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B正确;C、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D、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试管集气瓶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E过氧化氢水+氧气BC【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A,排水法的收集装置是E,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4、分液漏斗n铁丝生锈或氧气不足等B或C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的速度太快,达不到平稳易收集的效果湿润的一侧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否使石蕊变红色【解析】

①a是分液漏斗;②(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Ⅱ)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n进入;(Ⅲ)装置E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未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铁丝生锈或氧气不足等;若实验成功,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③(Ⅰ)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B或C作发生装置;(Ⅱ)一般不选用碳酸钠粉末替代大理石,原因是: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的速度太快,达不到平稳易收集的效果;(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如图F所示,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将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花,一半烘干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湿润的一侧由紫色变为红色,其中干燥的纸花要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能否使石蕊变红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分液漏斗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ACb不正确刚开始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空气【解析】

(1)①是分液漏斗;(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和发生装置;若要收集一瓶供铁丝燃烧实验用的氧气,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因为这样可以得到较纯的氧气,便于在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的水;(3)将右侧F和G装置连接,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氧气应从b口通入;有同学提出“为了准确收集到50mL纯净氧气(集气瓶容积250mL),不能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而应该从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他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空气,收集到的氧气不纯。【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6、集气瓶棉花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①Ad【解析】

(1)由图可知,②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故填写:集气瓶;(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装置还缺棉花,故填写:棉花;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写:;(3)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是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混合制氧气,锥形瓶中添加固体,故填写:二氧化锰;长颈漏斗添加液体,故填写:过氧化氢溶液;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故填写:;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减慢反应速率,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和加热反应物,使反应速率加快,不符合题意,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可以减缓反应速率,故填写:①;(4)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选择有酒精灯的发生装置,故填写: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故填写:d。【点睛】该题为实验题,解题关键是:掌握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注意事项,发生装置(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有关)和收集装置(与气体密度、溶解性、是否与水或空气反应、是否污染空气有关)的选择。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元素;混合物;(2)+5;(3)受热会分解;(4)39+127+16×3=214;39:127:48;59.3%;33.7【解析】

(1)加碘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食盐由氯化钠、碘酸钾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故食用“碘盐”属于混合物。故填:元素;混合物;(2)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