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三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1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三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2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三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3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三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4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三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校联考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命题教师:审题教师:考试时间:75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粘贴好条形码,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白天不同等压面下大气温度从近地面到高空的四季分布。该区域200hPa气压面上空气温度昼夜差异不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区域最可能是()A.巴西高原 B.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东非高原2.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代表夏季气温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该区域200hPa气压面白天温度和夜晚气温差异不大,主要因为该气压面()A.气温低,保温作用弱 B.大气辐射散失较慢C.气温低,大气逆辐射弱 D.受地面辐射影响弱【答案】1.C2.A3.D【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区域气温年较差小,但总体气温偏低,同时近地面气压值较低,为500hPa,因此该地海拔较高,以高寒气候为主,符合青藏高原的特征,C正确;巴西高原和东非高原属于热带高原,近地面较为凉爽,不会过于寒冷,AD错误;内蒙古高原相对比较低矮,近地面气压远大于500hPa,B错误。故选C。【2题详解】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昼长较长,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因此对应曲线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3题详解】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图中200hpa气压面对应海拔较高的高空,距离地面较远,受地面辐射影响弱,因此昼夜温差较小,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我国青藏高原因地势高峻而形成的独特的高寒气候,其特点是海拔高,气温低,冬寒夏凉,无霜期短。过去几十年中,北极地表气温升高剧烈,是全球平均增温幅度的2倍以上,被称为“北极放大”。如图为“北极放大”大气驱动机制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推测“北极放大”过程中,大气环流的变化趋势是()A.极地高压增强 B.极地东风风力减弱 C.高纬环流增强 D.极地高空气压降低5.下垫面加热作用增强的主要原因是()A.反射率减小 B.蒸发量减少 C.云量增多 D.日照时间变长6.①的含义最可能为()A太阳辐射增强 B.地面辐射增强 C.大气辐射增强 D.降水量增加【答案】4.B5.A6.C【解析】4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极放大”是指北极地表气温增高剧烈,是全球平均增温幅度的两倍以上,因此,极地地区高压减弱,极地东风风力减弱,高纬度环流势力减弱,极地高空气压升高,B正确,排除ACD。故选B。【5题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下垫面加热作用增强,说明下垫面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加,反射率降低,但同时蒸发量增加,A正确,排除B;云量增多,大气削弱作用加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下垫面加热作用也会随之减弱,C错;下垫面加热作用增强并不能反映日照时间变化,排除D。故选A。【6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水汽增多,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能够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使大气辐射增强,使北极近地面升温明显,C正确;水汽增多会导致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北极地区不会出现增温明显,排除AB;降水量增加不能使北极增温,排除D。故选C。【点睛】大气受热过程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三个过程。太阳辐射能传播到地面的过程中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反射、散射,大部分通过可见光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地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能量偿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适合赶海的时间是开始涨潮前的两个小时。下图示意我国某海滨城市某日的潮汐时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产生潮汐的动力主要来源于()A.日月引力 B.风力作用 C.海水惯性 D.地转偏向力8.下列时刻中,适合赶海的时间是()A.4时、16时 B.10时、22时 C.2时、14时 D.8时、20时【答案】7.A8.D【解析】【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产生日月的引力是产生潮汐的主要动力来源,A正确;而风力、海水惯性和地转偏向力都不是潮汐的主要动力来源,B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适合赶海的时间是开始涨潮前的两个小时,所以最适合赶海的时间是潮位最低点的时间(10时、22时)向前推两个小时,即8时、20时,此时潮水正在退去,水位降低,水下礁石和滩涂逐渐露出,此时适合采集打捞海产品,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气候变化通过引起海表水温、盐度、溶解氧以及局部海域上升流发生变动,进而影响鱼类生长、繁殖能力和分布。下图为我国北部湾海域2017-2018年强拉尼娜事件前后竹荚鱼生物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①中东部太平洋海域温度异常偏高②东南、东北信风势力减弱③中东部太平洋海域温度异常偏低④东南、东北信风势力增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强拉尼娜事件后,北部湾北部海域竹荚鱼生物量增多的原因是()A.水温升高,繁殖生长速度加快 B.沿岸上升流增强,饵料丰富C.降雨增多,海水盐度下降 D.水温降低,繁殖生长速度加快11.推测竹荚鱼的习性和栖息空间分别为()A.喜暖水,栖息于中底层水域B.喜暖水,栖息于表层水域C.喜冷水,栖息于中底层水域D.喜冷水,栖息于表层水域【答案】9.C10.B11.A【解析】【9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东南、东北信风势力增强,中东部太平洋海域温度异常偏低,于是产生拉尼娜现象,③④正确;东南、东北信风势力减弱,中东部太平洋海域温度异常偏高会产生厄尔尼诺现象,①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强拉尼娜事件后,冬季风增强,冬季风为离岸风,把表层海水吹开下层海水上泛,导致沿岸上升流增强,饵料丰富,鱼群聚集,B正确;拉尼娜时期,我国的气温通常偏低,水温偏低并不利于繁殖生长,AD错误;拉尼娜时期,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增加,雨带北进速度快,南方地区相对减少,C错误。故选B。【11题详解】读图可知,荚鱼主要生存在低纬度热带海域,喜暖水,而沿岸上升流增强,饵料丰富,鱼群集中,说明荚鱼随饵料而走,栖息于中底层水域,故选A。【点睛】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近年来,我市在一些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采用透水砖代替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可呼吸地面”。下图示意城市水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铺设“可呼吸地面”之后()A.甲增加 B.乙减少 C.丙减少 D.丁增加13.铺设“可呼吸地面”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解决淡水不足 B.减轻热岛效应 C.减轻城市内涝 D.美化城市环境【答案】12.D13.C【解析】【12题详解】根据水循环图可知,图中甲为地表径流,乙为下渗,丙为地下径流,丁为蒸发。在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使下渗增加,使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减少,由于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使城市可供蒸发的水量增加,蒸发量增加,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13题详解】采用“可呼吸地面”增加了下渗和地下径流,增加了地下水的数量,减少了地表径流,能够缓解城市内涝,C正确;能在一定程度缓解城市淡水供应不足,但是不能解决,A错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但不是其主要影响,B错误;可以美化环境,但不是其主要影响,D错误。所以选C。【点睛】透水性道路能够使雨水快速的深入地表,还原成地下水,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及时补充,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和调整生态平衡。因此,透水地坪被称为“会呼吸”的地面。透水地坪色彩多种多样,道路施工技术与现代美意识的完美融合,非常适合于住宅、庭院、公园、广场、植物园、园林、工厂区域、停车场、人行步道及轻量交通公路等路面的铺装,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态效应。几内亚暖流是北大西洋赤道暖流的组成部分,位于非洲西岸中部附近,自西向东流,流经几内亚湾整个北部沿岸,绵延400~480km,其势力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为几内亚暖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4.从成因来看,几内亚暖流属于()A.风海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上升流15.几内亚暖流势力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6.冬季几内亚暖流流经甲地沿岸没有明显增加降水的主要原因是()A受季风环流影响大 B.暖流势力较强C.沿岸地势低洼 D.受离岸风影响明显【答案】14.C15.B16.D【解析】1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几内亚暖流是北大西洋赤道暖流的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赤道逆流是赤道两侧南、北赤道海流之间的逆向海流,它自西向东流动,以补充大洋东部因南北赤道暖流带走的海水,故具有补偿流,因此,几内亚暖流作为其组成部分,也应为补偿流,C对,ACD错,故选C。【1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其方向与几内亚暖流流向相近,从而使几内亚暖流加强,使几内亚洋流势力强于其他季节,B对,ACD错。故选B。【16题详解】该区域纬度位置低,冬季陆地降温相对较少,加之大陆相对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季风难以形成,其季风环流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季风环流,冬季时,由于几内亚暖流的增温作用,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的辐合带南撤至几内亚湾沿海地区,而不能撤到南半球,因此,甲地冬季风势力较弱,A错;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冬季暖流势力弱,B错;甲地冬季受东北风影响,为离岸风,导致洋流带来的暖湿气流不能深入,对甲地影响小,没有形成明显增湿效果,D对,和地势低关系不大,C错,故选D。【点睛】补偿流是指由于一处海水流失所形成的海流。它的成因是海水流向海水缺失的地方造成一股海流。补偿流按方向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水平补偿流,另一种是垂直补偿流。二、综合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2年足球世界杯于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行,并将重要赛事安排在晚上。下图1示意卡塔尔位置,下图2为卡塔尔气候资料统计图。材料二:2021年卡塔尔人均GDP达6.1万美元,人口260多万,其中本国公民约占15%,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卡塔尔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油气产业是其经济支柱。(1)从气温适宜的角度,分析卡塔尔选择在11—12月举办世界杯,并将重要赛事安排在晚上的原因。(2)说明卡塔尔移民人口来源比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并分析原因。(3)简述卡塔尔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答案】17.卡塔尔处北半球低纬度,此时正值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白昼较短,太阳辐射较弱(11-12月处于北半球的冬季),较为凉爽,有利于足球赛开展。卡塔尔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晚上降温快,较为凉爽。18.主要分布在离卡塔尔较近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或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落后,居民经济收人低,而卡塔尔人均收人高,部分产业对本国劳动力缺乏吸引力;文化、宗教信仰相近。19.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扩大投资,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多种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解析】【分析】本题以卡塔尔位置图及卡塔尔气候资料统计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气候分布、影响人口迁移因素、产业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小问1详解】夜晚气温较白天低,之所以放在夜晚举行室外足球比赛,主要是考虑到当地气候炎热的特点。卡塔尔处北半球低纬度,地处热带沙漠气候,气温较高,11-12月处于北半球的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白昼较短,太阳辐射较弱,气候较为凉爽,有利于足球赛开展。卡塔尔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晚上降温快,较为凉爽,适宜室外足球运动举行。【小问2详解】移民通常是因为经济的原因,另外一点就是移民的两个地区交通较为方便。卡塔尔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离卡塔尔较近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受卡塔尔经济发达影响,吸引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等经济落后,居民经济收人低的国家和地区的移民迁入;卡塔尔人均收入高,部分产业对本国劳动力缺乏吸引力;印度、巴基斯扭、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距卡塔尔较近,方便人口迁入;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与卡塔尔的文化、宗教信仰相近。【小问3详解】卡塔尔产业结构主要是以资源开采及加工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基于当地能源矿产丰富的优势,应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投资,加快新兴产业发展;针对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应发展多种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18.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描述图中C、D两地气候的类型和特点。(3)简要分析①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4)地质队员在我国西藏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在某处发现大量海螺化石。请描述该海螺化石从开始形成到重现地表,大致经历的地质过程。【答案】(1)B地降水量多于A地。A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冬季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少;沿岸有寒流经过。B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东侧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形成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2)C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3)①地为寒、暖流(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区,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鱼群集中,形成渔场(4)海螺化石是在海底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形成岩石后,经地壳上升运动,随山体到达地表,后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等作用下出露地表。【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影响降水的因素、气候类型、洋流和地壳运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和洋流是主要因素。读图A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纬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大,夏季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短,降水较少,且受沿岸千岛寒流的减温减湿作用,降水量少,在250-500mm;B位于北美西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影响,东侧落基山对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位于迎风坡,且受沿岸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影响,降水量在2000mm以上,所以B地降水量多于A地。【小问2详解】注意分别描述:通过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资料判断C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而D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小问3详解】此题主要考查洋流对渔场形成的作用,①为日本北海道渔场,主要从寒暖流交汇角度分析,渔业资源丰富说明饵料丰富,鱼的数量大。①地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海水受搅动上泛,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的饵料丰富;寒暖流交汇在此,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鱼群集中形成大渔场。【小问4详解】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螺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地区地质历史时期是海洋,海螺化石是在海底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后来,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壳抬升,随喜马拉雅山体抬升到达地表,后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等作用下出露形成的。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现代马产业分为马术业、赛马业、休闲骑乘业和产品养马业等四大板块。我国安徽省与美国马里兰州1980年结为友好省州,结好以来,双方在经贸、人文等领域取得的合作成果颇丰,其中马产业为合作典范之一。安徽省与马里兰州经济规模相近,但人口数量大约是马里兰州的10倍。马里兰州有着悠久的马产业发展历史和繁荣的马产业,著名的赛马三冠王赛事之一的必利时锦标便是在马里兰州举行。我国安徽省的马产业近年来发展也十分迅速,正在加快推进“世界马术名城”建设,探索“生态旅游+马术运动+马术产业”的发展新路径。下图示意安徽省和马里兰州的地理位置。(1)安徽省与马里兰州省(州)内的气候环境都有明显的差异性,请对比说明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