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225(含答案)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第225期)文化知识篇70个成语的两种语境用法归纳(一)1、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例1、这女子容貌娇好,秀色可餐,到哪里都犹如众星捧月一样地被男人宠爱着。例2、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人间天堂"实不2、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例1、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例2、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3、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例1、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例2、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4、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例1、一时管弦嘈杂,钏动钗飞,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直到九点多钟,方才散席。例2、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5、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例1、他们两个眉来眼去,早就好上了。例2、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6、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例1、面对剑拔弩张的阵势,他处之泰然,没有显露出任何惊慌例2、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有的同志还处之泰然,不以为意,我们有提醒这些同志引起注意的必要。7、鬼斧神工:像是鬼神所为。形容建筑、雕刻技艺精湛高明,几乎不为人力所及。也形容山石的奇形怪状,凌然峭立。例1、全县都有石刻古迹,我们看了宝顶山和北山两处。作为艺术品真是鬼斧神工,不可思议。例2、黄山的怪峰奇石,形态千变万化,无怪乎人们要叹为鬼斧神工了。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例2、他说:“小小公职人员,习惯了左右逢源。”9、指手画脚:说话时用手脚动作示意,也比喻瞎指挥,妄加评论例1、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画脚,剖说那事。例2、(杨宇霆)只是整日在小河沿杨公馆接纳各方面官僚政客,指手画脚,气焰燎人。10、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也形容因饥寒冻馁而战抖的样子。例1、我又在北平看见摩登小姐们骑车游春,看他们那种战战兢兢的样子,实在令人不好受。例2、有那等贫寒之家,身无遮体之衣,口无应饥之食,战战兢兢,冻剥剥的袖手低头。11、如虎添翼:既可以比喻强大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强大,也可以比喻凶恶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凶恶。例1、这支巡逻队,配上了现代化武器,如虎添翼,战斗力更强气焰更嚣张了。12、分庭抗礼: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有时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例1、这位拳击手得了冠军后洋洋自得,以为今后再也没人能与他分庭抗礼了。例2、法国当时正处于动乱之中,国内诸侯飞扬跋扈,竭力扩张自己的实力,无视国王的特权,与国王分庭抗礼。13、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亦谓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例1、刘黑七朝秦暮楚,有奶即娘。例2、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颠沛流离。(“难”念nán)也可指讥讽二人同样坏。(“难”念nàn)例1、共同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八年抗战,四年内战的血与火的洗礼,这对难兄难弟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解放。例2、这对难兄难弟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例1、李景把门面装潢得金碧辉煌,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在霓虹灯下,真叫人目迷五色,爱不释手。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例1、内院的两棵古槐,还枝繁叶茂。例2、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例1、他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堂而皇之的进来了。例2、这条船很大,前舱现在已拆通了,堂而皇之的一大间,五六十人开个会一点也不嫌挤。17、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例1、人家给二牛起了个"拼命三郎"的绰号,一句话不和,就什么体面也不要了,赤膊上阵,大吵大闹。例2、这个潜伏已久的特务,平日装得一副老实相,倒也没人能看透他,哪知今天他居然赤膊上阵了,一下子露出了狐狸尾巴。18、炯炯有神:形容眼光发亮,很有精神。多用于人物,也可用于一般动物。例2、那雄鸡简直被画家画活了,两眼炯炯有神,伸长着脖子,雄赳赳地站在那里鸣啼。例1、王县长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例2、解放前,他在村上当个穷教师,落得个两袖清风,依然住着祖上留下的三间草屋。20、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21、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22、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25、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27、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志不清。28、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29、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30、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31、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32、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33、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34、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35、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作文素材篇作文素材:议论文分类素材汇总(一)气节操守,是做人的标准,是检验灵魂的试金石。具有高尚节操无节操者,见利忘义,贪生怕死,以致卖国求荣,他们灵魂里充纵观历史:守节操者流芳百世;无节操者,为世人所不齿。(2)事实论据谭嗣同从容就义1898年6月8日慈神速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谭嗣同,当时完全有机会逃走。另一位变法运动的领导人梁启超也反复催他尽快离开,但他拒不逃走,并慷慨激昂地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慈神速发动政变之前,谭嗣同的父亲曾多次写信催他回家,以免杀身灭族之祸,但他已抱舍生取义之志,对老父的来信均付之一笑。受刑前,他面对上万围观群众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与谭嗣同一起就义的还有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林旭等人,史称“戊戌六君子”。六位义士,个个大义凛然,宋死不屈,他们高尚的节操,为世人所景仰。齐白石的民族气节齐白石,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现代国画大师。1937年日寇占领北平时,他已70高龄,他愤然辞去北平艺专教授职务,闭门谢客,表示不与敌伪合流。尽天寒冷,全家宁愿受冻,也不领敌伪的施舍,拒绝卖画给敌伪人员。为了摆脱敌伪的纠缠,他先后在门上贴上白石老人的高风亮节一直为世人称道。苏格拉底坚守哲人的节操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强调“美德即知识”,知识的对象即“善”。当时奴隶主统治者控告他传播异说,毒害青年,反对民主之罪,判他死型。他从容地对法官说:“作为一位哲人,我坚持哲人的节操,如果你们提出条件,说只要我以后不再从事哲学研究,就可以放我,让我活下去,那么我的回答:只要我活着,我就不会放弃我的信仰。”苏格拉底,誓死坚持真理的气节,值得后世景仰,其言行大抵见于柏拉图的一些对话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中。(3)理论论据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明·于谦《于肃愍公集·无题》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孔子家语·儒行解》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冬认杂咏·青松》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弘一大师《格言别录》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汉·桓宛《真诚铁论·地广》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弘一大师《寒笳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会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焕发。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乍向划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唐·李白《设辟邪伎鼓吹雉子班曲辞》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履富贵不淫,处贫贱而不戚。明·庄元臣《督元臣》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礼记·孔子闲居》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清·曹雪芹《红楼梦·葬花词》威严不足易其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战国策·赵策二》壮烈的死,苟且的生。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周恩来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老舍岁寒松柏,至老弥坚。孙中山《建国方略》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古希腊谚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唐·邵谒《金谷园怀古》文公下》一个人有了崇高的传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陶铸《理想、情操、情神生活》人之大节一亏,百事涂地。唐·刘因《辋川图记》(1)引言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但这与提介切俭并不矛盾,讲节俭就是要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就是要从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2)事实论据毛泽东的节俭生活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徐特立的《粉笔诗》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冯玉祥夸奖佟麟阁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军总司令,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工长等职。他虽身居高位,1932年10月,他从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阁(佟当时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长),商讨组织抗日同盟军的问题。因为冯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玉祥。佟吃得很香。夸奖佟麟阁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的本色。列宁的大衣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一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三个弹孔。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三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他的格言:“节约每一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清·钱泳《履园丛话·俭》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宋·林逋《省心录》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八九《晋纪十一》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一大师《格言别录》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卷六,太祖语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多求不如省费。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声色之害,甚于鸩毒。《明通鉴》郑五,太祖语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卷六二《李彪高道悦列传》俭则寡欲,侈则多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引古语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宋·王安石《风俗》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人们不理解,节俭是一笔多么大的收入。[古希腊]西塞罗《斯多葛派的奇谈怪论》天上也讲究节俭,把灯烛一起熄灭了。[英]莎士比亚《麦克白》与其卑躬屈节以求小利还不如减少零星的花费较为得体。[英]培根《论消费》节省等于一笔可观的收入。[荷兰]伊拉斯谟《对话集》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婆罗门谚语我是真正富有的,因为我的收入大于我的开支同我的欲求是相等的。[英]吉本《回忆录》勤能生则,俭能聚宝。中国谚语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中国谚语节俭乃充分利用生命之艺术,崇尚节俭乃诸美德之本。[英]萧伯纳《革命家箴言》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中国谚语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中国谚语在享乐上花费最少的人,是最富足的人。[美]梭罗《日记》1856仿佛第二天就会死去。[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增产不节约,金碗也打破。中国谚语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中国谚语贪婪比挥霍更是节俭之大敌。[法]拉罗什富科《箴言录》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克勤克俭,无怠无荒。《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奢未及侈,俭而不陋。汉·张衡《西京赋》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中国谚语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中国谚语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中国谚语一粥一饭皆辛苦,半丝半缕应节约。中国谚语实战训练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理解书法的“经典”,离不开对“经典”本义的考察。从本义上看,“经”是指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由此引申出时间性、原则、典范之义。“典”指典范性书籍,具有常道、标准、法则之义。第一,书法经典是书法艺术的精华形式,体现了书法艺术的最高从而构成一个个经典作品,这些经典作品体现出这门艺术的独特性和深厚性。自宋代兴起的刻帖现象,实际上便是对传统帖学经典之作的筛选与汇集,为人们学习书法提供了经典范本。所以,书法经典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后世人们对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的理解,往往是由经典作品所限定的。在对经典重新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形象地获得了这门艺术的真谛。所以,书法经典就是经久不衰之作,是由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和最趋完美的作品。第二,书法经典体现为对创作主体的制约与规定。经典既为精华形式,便具有正本清源、确保书法艺术纯洁性的性质。也就是说,经典一旦形成,便反过来成为支配主体的书法创作与审美的最高法则。主体的创造性、选择性在经典面前往往会被大大削弱,后人便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这个先在的规定,以便求得书法本身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这使得艺术家的个性表现得以制约和净化,个性的表现和传统的继承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也使新的经典之作沿着“奇”而“正”(而非“奇”而“邪”)的轨道有序发展,书法经典从而具有典范性和渐第三,书法经典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讲究“原创性”。书法的经典之作都是面貌独特的“这一个”,体现出书法大家的独特个性。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认为,经典必须是创造性的艺术实践,开辟一创性”保证了它始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而一个个的“原创”又丰富和维护了经典的价值,使得经典成为不局限于某个时代的,具有永恒色彩的、超越性的典范形式。第四,书法经典之作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书法经典是由书法大家创作出的,而书法大家是具有深厚涵养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具有丰富的创作背景,所以经典之作能体现或暗示出创作它的书法大家的相关背景。首先,作品体现出大家创作时的真情实感,感情充沛,不矫饰,不疲沓,是地地道道的“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之作,表现出的是艺术的真诚和人的真诚。其次,经典之作的品味应该是高雅的,作所书写的文字内容应该具有文化品味,使人的心性得以陶冶与净化。最后,经典之作往往有创作时的“故事”可讲,例如“三大行书”便有大家创作时丰富的故事背景。这些因素都极大的丰富了经典之作的人文内涵,这是对艺术形式的超越和意义的追加。正是上述因素,使书法经典成为书法艺术独特的浓缩表现形式。通过这一艺术形式,我们可以看到书法艺术的高度与广度,它本身也成为特定时代、特定书法大家、特定创作背景的集中表现形式,是不刘宗超:走出“平原”创造经典--张海《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读后1.下列对“书法经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法经典具有独特性和深厚性,是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和最B.书法经典的典范性和渐变性,确保了书法艺术的纯洁性,制约和净化了艺术家的个性表现。C.书法经典的“原创性”使其具有永恒色彩的、超越性的典范形D.书法经典虽为精华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南昌市省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凤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小2025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1月)英语试题含解析
- 智慧农业技术与农村教育融合探讨
- 短期工作合同书范本
- 住宅装修施工合同安全条款范例2025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
- 国际供应链铺货合同协议
- 预制构件购销合同范本
- 泌尿系统中药方
- GB/T 13290-2014工业用丙烯和丁二烯液态采样法
- GA 884-2018公安单警装备催泪喷射器
- 六年级家长会完整版课件
- 一年级下学期家长会ppt
- 调动人员登记表
- 量子力学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板
- 煤矿标准成本消耗定额(定额装订版)
- 【越南】环境保护法
-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清华谭浩强)
- 行政管理工作流程优化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