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 树和天空(同步习题解析版)_第1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 树和天空(同步习题解析版)_第2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 树和天空(同步习题解析版)_第3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 树和天空(同步习题解析版)_第4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 树和天空(同步习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树和天空》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亲戚(qi)蹒跚(pdn)拖沓(ta)纤绳(qian)

B.馋临(11)续开(zhan)惊挚(zhai)肄业(yi)

C.笑海(yfe)膝盖(qi)期酒(xti)围绕(rao)

D.狡黠(ji6)女娟(wa)徘徊(hu6i)畸形(ji)

【答案】A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

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

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B项,惊蛰(zhe);

C项,膝盖(xl);

D项,狡黠(xid)»故选A。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安静地打开书本,你有可能与仰慕已久的古圣先贤或当代精英不期而遇,同时,进入安

静阅读的境界也是人生经验和阅读滋养的有效途径。

②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

过硬的本领。

③在十字街头,望着眼前的一切心感渺茫,胜利、掌声、鲜花早已离我远去,我完

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找不到未来的路。

④爱过,笑过,恨过,终于一切随风飘去,零落成泥,然而,生前身后的空间,—着细

腻的温情,淡淡飘香。

A.汲取总算徜徉充溢

B.汲取总算徘徊充溢

C.获取终于徘徊充斥

D.获取终于徜徉充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汲取,吸取(经验、营养)。获取,取得。总算,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

间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或表示大体上还过得去。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

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像不决,也比喻

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充斥:充满,塞满

(含厌恶意)。充溢,充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尧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尧山的树总是

生长于悬崖峭壁、你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从花岗岩的裂缝中生长出来它们顽强的种子,汲

取土壤石头中的养分,它们在绝境中生长,,用一种谦卑的姿态迎接生命的阳

光。尧山较著名的景点有石人、和合峰、凤凰台、报晓峰、猴子拜观音等。“凤凰台”格

外秀丽,它之所以叫“凤凰台”是因为在云雾的烘托下,();山峰上怪石嶙

峋,,像是一件件美妙的艺术品,简直让人。这一奇景,真值得你去感

受一番,好好看看大自然的,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曼妙无比。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向死而生千姿百态叹为观止巧夺天工

B.绝处逢生形态各异赞叹不已鬼斧神工

C.绝处逢生千姿百态赞叹不己巧夺天工

D.向死而生形态各异叹为观止鬼斧神工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A.因为它们顽强的种子从花岗岩的裂缝中成长出来,土壤石头中的养分被汲取

B.因为它们的种子从花岗岩的裂缝中顽强地生长出来,汲取土壤石头中的养分

C.因为它们顽强的种子从花岗岩的裂缝中生长出来,土壤石头中的养分被汲取

D.因为它们的种子从花岗岩的裂缝中顽强地成长出来,汲取土壤石头中的养分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周围幽谷中的林木把整个石峰包围遮掩着,如一振翅欲飞的凤凰

B.整个石峰被周围幽谷中的林木包围遮掩着,如一振翅欲飞的凤凰

C.整个石峰被周围幽谷中的林木包围遮掩着,如一凤凰振翅欲飞

D.周围幽谷中的林木把整个石峰包围遮掩着,如一凤凰振翅欲飞

【答案】

3.D4.B5.B

【解析】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

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向死而生”明

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绝处逢生”形容在走投无路的

情况下找到希望。此处指树在绝境中生长,生命力顽强,选用“向死而生”;“不姿百

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形态各异”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

相同,各有特色。此处指怪石形状各不相同,选用“形态各异”;“叹为观止”指赞美看

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赞叹不已”连声赞赏不止。此处赞美看到的怪石美妙,选用“叹为

观止”;“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鬼斧神工”形容

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高超,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也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物的精美或神

奇。此处用来形容大自然的神奇,选用“鬼斧神工”。故选D。

4.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

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

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原划线句“因为从花岗岩的裂缝中生长出来它们顽强的种子”存

在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的语病。

A项,“种子……成长”不搭配,“土壤石头中的养分被汲取”改变原句主语,使用被动

句式,造成与上句不连贯。选项错误。

C项,“土壤石头中的养分被汲取”改变原句主语,使用被动句式,造成与上句不连贯。

选项错误。

D项,“种子……成长”不搭配。选项错误。

故选B。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

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

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根据上文

描写的对象是“凤凰台”,本着主语一致性的原则,本句主语应该是“山峰”,排除AD;

这是一个比喻句,“山峰”作本体,喻体应该是“凤凰”,“振翅欲飞”作“凤凰”的定

语。C项,表达为“山峰”“振翅欲飞”,不准确,排除C项。故选B。

二、课内鉴赏

6.《树和天空》想象奇特,意境朦胧,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树在这里被作为生命主体,取得了超越于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虽同处雨中,但

是“走动”“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停下脚步”和“等待”的却首先是树而不是

人。“我们”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个同路人。而“我”

(如果可以这样推测诗人的话)则更是仅仅作为“我们”的一个代言人而已,仅仅是目睹

了自然生命律动的一个记录员。(然而这里并不是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去重树轻人,只是因为

自然只以其存在表示自己,而人还有使用文字的能力)树在这里有行动(“走”)、有计划

(“有急事”)、有对生命自觉自为的争取与充盈。甚至还有着它的宗教般的静观和对于未

来种唯美的期待。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外国诗歌的能力。

《树与天空》中,诗人善于运用意象、隐喻来表现内心世界。世界时刻在变,时间永在流

逝,或许只有空间,才多少表示着存在的永恒。所以“树与天空”的关系,也就寓示着存

在(人与自然)与无限、与永恒的关系。“我们”(在这里代表人类与自然等存在)相互

关爱与扶持着,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

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就像“天空”,是存在共同的家。诗歌想象奇特,首先,树在

这里被作为生命主体,取得了超越于人的自觉和主动性。虽同处雨中,但是“走动”、

“有急事”、“汲取生命”、“停住脚步”和“等待”的却首先是树而不是人。“我们”

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个同路人。而“我”(如果可以这样

推测诗人的话)则更是仅仅作为“我们”的一个代言人而已,仅仅是目睹了自然生命律动

的一个记录员。然而这里并不是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去重树轻人,只是因为自然只以其存在

表示自己,而人还有使用文字的能力。树在这里有行动(“走”)、有计划(“有急

事”)、有对生命自觉自为的争取与充盈。甚至还有着它的宗教般的静观和对于未来一种唯

美的期待,意境朦胧。

7.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中,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树及其自然界,对此应如何

理解?

【答案】诗人与树的视角有了转移,树的走动其实是诗人在树林里走动。树在这里犹如无

言的智者,通过写树把诗人的瞬间感受表达出来。诗人感觉到了匆忙的人生,又好像黑鹏

在树下为“生命”躲雨。雨后天晴,林子静谧。这优美情景,让诗人内心更宁静,焕发了

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外国诗歌内容的能力。

首先,“树”在诗歌中被作为生命主体,取得了超越于人的自觉和主动性。虽同处雨中,

但是“走动”“有急事”“汲取生命”“停住脚步”和“等待”的却首先是“树”而不是

“人”。诗人与树的视角有了转移,树的走动其实是诗人在树林里走动。“我们”在这里

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个同路人。而“我”则更是仅仅作为“我

们”的一个代言人而已,仅仅是目睹了自然生命律动的一个记录员。树在这里犹如无言的

智者,通过写树把诗人的瞬间感受表达出来。树在这里有行动一一“走”,有计划一一

“有急事”,有对生命自觉自为的争取与充盈。甚至还有着它的宗教般的静观和对于未来

一种唯美的期待。诗人感觉到了匆忙的人生,又好像黑鹏在树下为“生命”躲雨。雨后天

晴,林子静谧。这优美情景,让诗人内心更宁静,焕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被遗忘的船长'注,

(瑞典)特朗斯特罗姆李笠译

我们有许多影子。我走在

九月夜晚的回家路上,丫

从躺了四十年的坟墓里走出

与我结伴

起初他空如虚影,只是个名字

但他的思想

比时间走得快

并追上了我们

我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

于是看到战争的海洋

他驾驶的最后的那条船

在我们的脚底下生长

前前后后爬动着大西洋的船队

有的将幸存下去

有的被打上了记号

(看不见的记号)

失眠的昼夜竞相交替

但与他无关----

救生衣穿在油布大衣下

他没有回家

一阵内心的哭泣

让他的血在加的夫的一家医院流尽

他终于躺下

变成地平线

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

世界史在这里结束

轰炸机悬挂在空中

石南的野地开花

一张世纪初的照片展示一道海岸

六个穿盛装的男孩站在那里

他们手捧帆船

多么严肃的表情!

对他们中的一些人船变成了生死

而描述死者

也仅仅是游戏

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

(有删改)

(注)本诗描写的是二战初期发生在欧洲北海靠近英国一侧的一场海战,准确地说,是德

国空军对一支盟军运输船队发动的空袭。诗中称丫为船长而非舰长,表明他是一名盟军货

船船长。

8.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第一句“我们有许多影子”中的“我们”指孤独存在的集合,而“许多影子”则指

每一个个体所对应的虚无世界。

B.“他空如虚影,只是个名字”一句,诗人借此表明Y并不一定指向某个具体真实的人,

丫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军人。

C.“失眠的昼夜竞相交替”“内心的哭泣”写的是遭遇空袭后,丫船长重伤垂死时的无意

识状态。

D.“他终于躺下/变成地平线”“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从这几句诗

中可以看出丫船长的生命结束于1940年。

9.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前后后爬动着大西洋的船队”运用拟物的手法,将船队当作爬行的动物来写,写出

了船队行进的缓慢。

B.诗中说船长“躺下”“变成地平线”,这种写法与陶渊明的“托体同山阿”有异曲同工

之妙。

C.“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世界史在这里结束/轰炸机悬挂在空中/石南

的野地开花”,是插叙,交代了丫船长眼中最后的画面。

D.诗歌倒数第二节写了丫船长小时候的纯真理想,其与丫船长的牺牲形成对比,突出了战

争、死亡的残酷。

10.第二节中,诗人说“我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那么诗歌的叙述视角发生变化

了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11.你是如何理解"而描述死者/也仅仅是游戏/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这几句诗的?

【答案】

8.B

9.C

10.没有发生变化。诗人通过“把他的眼睛故在我的眼睛里"。穿越时空,进入了丫船长

的视界,看到了他死前的遭遇。但因为是将“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故主要叙事视

角还是“我”,是诗人在替丫船长回忆叙述当年的情景。

11.描述、谈及他人之死,对于创作此诗的特朗斯特罗姆、对于读者(我们),固然轻巧如

游戏,然而死亡是没人能够回避的“将到的东西”它如此“沉重”,是每个个体必须面临

的终结。

【分析】

8.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B项,“丫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军人”理解错误。在这首诗中,很多信息可以看出这场战争是

有具体背景的,比如“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对他们中的一些人船变成

了生死,而描述死者,也仅仅是游戏,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可以看出战争是二战

初期,所以“Y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军人”错误,丫指向的是任意一个在二战期间牺牲的军

人。故选B。

9.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C项,“插叙”错。应为“倒叙”。本诗先写丫船长已死在加的夫一家医院里,再写船长

遭遇空袭后眼中看到的最后…幅画面(轰炸机悬挂在空中石南的野地开花),属于''倒

叙”。故选C。

10.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叙述视角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这句诗是指“我”借助Y船长的眼睛,以“全知视角”叙述看到的景象,也就是他亲历的

一切。但这又是诗人“我”在替“他”回忆叙述,故虽然“我”通过丫船长的眼睛看到他

死前所经历的一切,但叙述视角还是诗人本人。

1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本诗写“我”通过丫船长的眼睛,看到他遭遇空袭,流尽了血,死在加的夫的医院里的故

事。对于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和读者来说,描述、谈及这个故事是轻而易举的,因此诗人说

“而描述死者/也仅仅是游戏”。但是“死亡”本身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将到的东

西”,是每一个个体都必将面临的终结,无比沉重,因此诗人说“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

重”。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没有走的路

(美)弗罗斯特飞白译

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

可惜我作为一名过客,

不能两条都走,我久久蹒躇,

极目遥望一条路的去处,

直到它在灌木丛中隐没。

我走了第二条,它也不坏,

而且说不定更加值得,

因为它草多,缺少人踩;

不过这点也难比较出来,

两条路踩的程度相差不多。

那天早晨两条路是一样的,

都撒满落叶,还没踩下足迹。

啊,我把第一条路留待来日!

尽管我明白:路是连着路的,

我怀疑是否还能重返旧地。

此后不论岁月流逝多少,

我提起此事总要伴一声叹息:

两条路在林中分了道,而我呢,

我选了较少人走的一条,

此后的一切都相差千里。

(有删改)

12.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名过客,/不能两条都走”和“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的哲学命题相合。

B.“不能两条都走,我久久踌躇”中的“踌躇”表明诗人处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思索,

心中犹豫,不能做出选择。

C.诗人在诗中一会儿说“它也不坏”,一会儿说“这点也难比较出来”,可见其判断是草

率的。

D.“我选了较少人走的一条,/此后的一切都相差千里”,结尾这一句点明诗歌主旨:人

生一旦做出选择,便就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路,结局也会“相差千里”。

13.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思路是先写“面对选择”,然后写“选择道路”,再写“踏上征程”,最后回顾

往事,逻辑井然。

B.“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中“金黄”一词在有的译本中被译成了“深黄”,不如这里

的准确、形象、画面感强。

C.本诗把“人生之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借“自然之路”来写“人生之路”,言在

此而意在彼,用了比喻的手法。

D.诗人以小见大,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抒写人生的深层感悟,令诗歌显得平易而深

邃。

14.诗中说“我怀疑是否还能重返旧地”,诗人能“重返旧地”吗?请结合诗歌内容,谈

谈你的看法。

15.诗人虽然选择了一条路,却对另一条路念念不忘,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案】

12.C

13.C

14.诗人不能“重返旧地”。因为诗人是“一名过客”,可能不再回来;而“我提起此事

总要伴一声叹息,,也表明这一选择的不可重复。

15.因为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正是对己选择的不满,才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诗人念

念不忘未选择的路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给这首诗增加了遗憾、惆怅之感。

【分析】

1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可见其判断是草率的”分析错误。因为它草多,缺少人踩“说不定更加值得”,

所以说“它也不坏”:“这点也难比较出来”是因为“两条路踩的程度相差不多”。两种

判断各有理由,各有逻辑,并不“草率”。

故选Co

1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能力。

C项,“用了比喻的手法”分析错误。本诗把“人生之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借

“自然之路”来写“人生之路”,把抽象的东西寄托在实在的物体上,用的是象征的手

法,而非比喻。

故选C

14.本题考查把握诗歌内容和分析诗歌思路的能力。

回答本题要结合全诗表达的中心,理清提问部分与整首诗的关系;其次,要理清设问点与

前后诗意上的联系。上文的“过客”与下文的“叹息”都暗示了诗人不能“重返旧地”。

15.本题考查分析诗句作用的能力。

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诗人这样写,实则揭示r人类内心的逻辑,那就是没有得到的东

西总是更令人向往和怀恋的。然后分析这样写在表达效果方面的作用,即为诗歌增加了遗

憾、惆怅之感。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问候天空

简姨

大自然总是无时无刻不在教我认识世界,传授给我力量新生的秘诀。

曾经,在课堂上老师口沫横飞地叙述一个古老的神话:一个不自量力的人疯狂也似的

追着太阳,终于活活渴死。记得当时自己是个乖乖的女学生,文文静静地专心听讲,照理

应该提笔在书页上记下“不自量力”的教训才是。可是,却有一股莫名的情愫在我心底涌

出,便锁着眉吊念那位名叫夸父的人。如果他不渴死,一定可以追得到太阳。我想。

某一个夏日的下午,有风。天空大大方方地蓝着,在无际的绿稻平原之上。就像夜晚

灯下变化多端的蓝色晶体,总让人觉得神秘。可是还不至于深不可测到像一本有字天书。

天书有的有字,有的没字,对我而言,无字天书是比较好懂而内容丰富些。读有字天书需

要一等的智慧,读无字天书,则需要一等的心情。那天下午,我读的是一本全开蓝底没有

封面的无字天书。踩着脚踏车,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反正没有字里行间。书名叫

“天空”。

蓝色令我心旷神怡,让我想笑。而远远天边堆垛的云朵,则让我向往,让我想跑。

蓝的天空与白的云,向来是大自然最活泼、亮丽的打扮,像个热爱自由的少年。每次

看到那么亮蓝的天空与洁白的云在平原之上耳语时,我的心情就像地开朗起来。只是想

笑、想跑、想攀登那仰之弥高的云之山峦。云,即是高高的山峰,高到只能用眼睛去攀

登。我向往有一天能躺在云峦那柔柔的曲线里睡一个宁静的午觉。这说来可笑,但我无法

禁止自己在看到云朵时不兴起这样的念头。

那天,看不见阳光,天空是带着神秘的温柔。而云,那真是诱惑。一团团地,像一头

撞进太阳的怀里般,沾着粒粒金粉。一切变得神秘,令人愉快的神秘。

我骑车弯进路头,那样的下午只能用来唱歌,歌词里有阳光、绿叶、飞鸟,车轮碾歪

碎石的声音是伴奏,风在和音。我弯进路头,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看蓝得水水的天,看

一团白云恰好在远远的路边的一家农舍的竹丛上头,好像不小心被竹子钩住跑不掉似的,

我爱这样宽阔的平野任我一个人乱闯的那种感觉,我爱心房的栅栏一下子撞破了,兴奋的

触须痒遍全身的那种激情,我爱这广阔天地只属于我一人的狂想,我也爱风在耳边激动地

呼啸,把我的头发梳成虬结的团线的那种痛快。一心一意,我要追赶那团云,趁她还未解

掉竹钩时,一头钻进她那如棉如絮又如春日海水的胸怀里。车在颠簸,心也在颠动。恨不

得有一双长臂,两手一伸一揽,收集天上所有的云朵,堆成一张弹簧床,轻轻拍一拍,纵

身便依偎了进去。于是,我加快速度,决心要追赶那云,啊!云,我的故乡!

第一次,我惊觉到自己有着夸父的血统。

然而云是愈追愈远了。农舍经过了,才发现她在河的对岸平原上。想必是她伶手俐脚

地,竹钩上一条云丝也没留下地溜了。不知道当初那个被追的太阳是否曾在长河平野上踏

下几个慌张的脚印?也许,云本是行于天上的,不似太阳有火轮般的脚,所以不会下凡来

领受我的盛情美意,不过是我的错觉罢了,只是,这错觉未免太美了点。

如果,蓝天是一本无字天书,云必是无字的注脚,而我急速的车痕翻译云的语言于路

面上则是最新出版的注疏。天空以变幻的蓝色铺叙,云以干净的手法描绘,然后交给我的

眼睛去印刷,我们都在叙述一个夸父的故事。那个古老却仍年轻的神话。

我读懂了这一本无字天书。

从此热爱天空。无论何时何地,总献上我舒畅的笑声与问候的眼神。

后来,我的走姿变了。低着头,不理一切。凡尘太多,把我的心房占得客满。我很少

再去关切天空。那时候,我几乎不再读云。曾经,我认为她是诗的放牧者,曾经,我羡慕

她是天庭的流浪汉,她的行囊里装着的是神秘而奇幻的故事……而我不再是爱听故事的少

年。没有人能懂我望云的眼神。那时,天色是阴沉的。

梅雨开始,形成雨季。雨连续着,以一种无奈的落姿。有一搭没一搭的雨丝,像是乌

云对大地不休地诉苦,无可奈何地。断断续续的雨,就如断简残编;不成句的字,不成字

的笔画,组成一篇难懂的文章。诉得出的苦其实不是苦,诉不出的苦,方是真苦。云的倾

诉,向来谁也不懂,大地不爱做考据。

生命的历程中,其实也有雨季。所有的豪情壮志都在一刹那间被打湿了,像湿了翅膀

的鹰,沮丧地凝望阴霞的天空,想要振奋,却挣不断细细密密的网丝,想要展翅,却甩不

掉羽翼上凝聚的重露。乌云至少还有大地可泄漏,不管懂不懂,泄完了,雨季也就过去

了。而无处可诉的苦,日积月累地便在内心形成阴沉的气候,形成没有阳光的一方天空。

最悲哀的是,明明心里延续着梅雨,脸上却必须堆积着虚伪的晴朗。生命之中,总难免有

这样的季节。

等待阳光,是最折磨的等待。却又不甘心终日梅雨。有一天,路过淡水,见平畴绿野

之上,太阳在一堆泼墨也似的乌云之中挣扎。时灭时显的光线,在天空中挣脱着要出来。

我突然惊讶,内心深深地感动着。大自然总是无时无刻不在教我认识世界,传授给我力量

新生的秘诀。天下没有永远阴霾的天空,只要让生命的太阳自内心升起。我感受到日出的

惊喜。

于是,我想起夸父,觉得他与我是如此地亲近。我聆听那血液在我体内窜流的声音,

并感受到有一股蛮不讲理的生命力,在我的心里呼啸着,说要霸占整个春天。

于是,昂首,问候天空,伸指弹去满天尘埃,扯云朵拭亮太阳。从今起,这万里长

空,将是我镶着太阳的湛蓝桂冠。

16.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像地(shU)眼拙(zhu6)情愫令眼看待

B.文绐组(z6u)膝盖(qi)颠簸仰之弥高

C.阴霞(mai)召集(zhdo)惦记兵慌马乱

D.湛蓝(zhdn)吮吸(shun)秘诀战火硝烟

17.如何理解“我读懂了这一本无字天书”?

18.请对文中画线语句加以赏析。

昂首,问候天空,伸指弹去满天尘埃,扯云朵拭亮太阳.从今起,这万里长空,将是我镶

着太阳的湛蓝桂冠。

19.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夸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

16.D

17.(1)无字天书是蓝天与白云。(2)蓝天可以让人心情愉悦。白云可以让人心生向往。

(3)对蓝天上白云的追逐亦如夸父的故事,懂得人生要怀有梦想并努力去追逐。

18.运用了比拟、夸张、想象,比喻。想象自己问候天空,擦亮太阳(或把镶着太阳的天

空比作桂冠)。生动形象(细致,有画面感,有文学感染力)。实际上是作者在读懂了自然

(蓝天白云)给自己的启示(力量、新生)后,决心摆脱心中的阴霾,表达了要面对并战

胜生活中的种种坎坷的豪迈气概。

19.(1)文章援引夸父逐日的故事成为全文的线索。(2)文章开篇小时候听到故事时对于

夸父莫名的情愫,认为他可以追到太阳;(3)当自己追逐云朵的时候发现自己有夸父的血

统;(4)结尾处内心中夸父般的生命力帮助自己走出困境。(5)通过作者对于夸父精神理

解的深入。写出了作者内心成长的历程,深化主旨,即从自然中获得启迪,唤醒心中的力

量去面对困境。

【解析】

16.试题分析:本题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