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方案框架_第1页
规划方案框架_第2页
规划方案框架_第3页
规划方案框架_第4页
规划方案框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超材料产业聚集区及新兴产业园总部园区概念方案Nov/12th/20131.项目背景3.上层次规划落实与调整2.现状概况4.委技术会及公示意见处理5.本次规划方案6.综述效果图改造定位与目标目标定位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商务配套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功能构成产业服务中心商务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商务服务产业服务生活服务医疗卫生青年公寓餐饮服务康体健身休闲娱乐商务酒店企业家俱乐部商贸文化会所生态体验金融服务交通枢纽人才培训信息平台产品测试产品体验创新研发产业办公超材料产业规划策略

生态之谷——山城交融的规划形态原方案形成放射状,建筑扇形排布,使得视线不通透,同时遮挡了优美的山景,形成拥堵的感觉。将扇形规划沿街展开,形成与城市道路相对垂直的形态,并将前排建筑打碎,使方案符合城市肌理,同时打通山景,创造多条登山通廊。规划策略

生态之谷——山城交融的规划形态塔楼之间形成生态绿谷,通过流动的绿带和跌落的平台将山体公园渗透到广深公路一侧,体现铁仔山公园的延续,丰富了园区内部空间,营造城融于山的惬意景象。生态绿谷铁仔山规划策略

生态之谷——山城交融的规划形态人行车行铁仔山优美的环境是项目不可复制的景观资源,对铁仔山山景的利用是超材料产业园有别与其他项目、独树一帜的关键之所在。我们顺应山势,设计了一条流动的景观带,以跌落的、地景的建筑将山色进引基地,将基地作为山色的蔓延,让人们透过园区远眺山景,成为共享的城市景观。山色弥城,城即是山。三排建筑对视严重中庭空间压抑架空建筑使园区与城市流畅结合退让城市,为城市留出更多的共享空间退让光启研究院避免空间压抑感拉开间距减轻对视中庭视野开阔规划策略

生态之谷——山城交融的规划形态规划策略城市形象界面的展示沿深南低,沿山高的大致布局,结合多条实现通廊,形成沿广深公路丰富统一,与自然亲切融合的城市形象面。120m120m60m23m

生态之谷——山城交融的规划形态基地竖向规划依附山体利用半地下室作为停车空间,减少了土方开挖。商业呈跌落布局,与城市完美流畅的衔接,容建筑于山体之中,形成步移景异的情景式商业。规划策略

生态之谷——细胞式拼装细胞组织标准模块模块堆叠交通核绿化空间功能分区园区规划采用细胞组合的模式,利用标准模块化的功能单元,将研发、公寓和商业配套等功能有机组合,形成一个集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园区。模块化的设计使得功能直接灵活转换,建筑空间能够满足产业需求的变化。产业研发用房产业研发用房产业研发用房产业研发用房产业研发用房:沿山布置,提供一线山景;创新型产业用房:对噪音要求较低,沿广深公路布置;配套公寓:设置于园区中部,既可获得最佳山景,又避免道路噪音干扰;商业:对外服务,设置于广深公路沿路;公共开放空间:设置于园区内部,贯穿南北地块。创新研发用房创新研发用房公共、测试、体验公共、测试、体验配套公寓配套公寓商业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策略

智慧之谷——高效便捷、层级丰富的交通网络方案延续宝安区绿道系统至基地内部,通过绿道平台与铁仔山登山通道形成2处联系。市民可以通过城市绿化带绿色平台到达铁仔山公园。平峦山公园铁岗水库铁仔山郊野公园铁仔山古墓群碧海湾公园西乡公园流塘公园南昌公园西乡河宝安公园区域绿道接铁仔山绿道接碧海湾公园绿道接新安街道绿道绿道贯穿,开放融合,完善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策略

智慧之谷——高效便捷、层级丰富的交通网络开放空间水平遮阳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垂直绿化太阳能光伏板光电导管种植屋面垂直遮阳规划策略

绿色之谷——以人为本、产居一体的城市绿谷自然通风设计:在城市局地尺度上,鳞次栉比的高低层建筑产生了再生风和二次风环境,合理的单体设计和群体布局可以形成良好的室外风环境。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设计方案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1)在夏季盛行风向下,场地内部风场风速均低于5m/s,并且无明显漩涡区,满足室外人员活动和污染物消散需求。(2)夏季80%以上的板式建筑前后保持1.5Pa左右的压差,避免了局部出现漩涡和死角,从而保证了室内有效的自然通风。(3)通过定性分析,场地西北侧山体阻挡了冬季盛行风向的来流风规划策略绿色之谷——以人为本、产居一体的城市绿谷种植绿化如何解决旧有的,功能平面化,空间呆板的不足呢?方案强化了规划的分层概念,从热带雨林的多层次结构中获取灵感:1、模仿根系层、灌木层、幼树层、露生层,孕育与满足不同种类的生物形态,生生不息。2、方案以人性化的多层次城市理念分为架空层、绿化交通层、办公层,配套设施层,居住层。3、结合6米标高生态架空层及裙房屋面绿毯,为使用者提供健康有活力的生活工作环境利用分层集中布置的功能模块,合理的配置资源,以达到效率最大化及干扰最小化。规划策略绿色之谷——以人为本、产居一体的城市绿谷立面遮阳设计东西向竖向幕墙----阳极氧化穿孔铝板组成的幕墙具有遮蔽太阳辐射和吸声效果,能有效遮挡西晒并降低广深公路对园区带来的噪音影响——背后的玻璃系统可根据需要打开通风或关闭——从外往内看几乎很难分辨其中的活动,但从内往外看却有极佳的视野——平均打洞面积50%南北向横向幕墙——幕墙玻璃是太阳能光伏双玻璃系统,能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电能,并储存与集中在蓄电池内。——塔楼配置内凹阳台,以获得带有对日照辐射进行自然遮蔽而无阻碍的广阔视野,将鉄仔山的美景尽收眼底。——平均打开面积比:50%规划策略绿色之谷——以人为本、产居一体的城市绿谷历史记忆宝安深港之光“深港之光”产业园区入口广场,展现宝安城市印象和辉煌的明天。地标:LED标识墙侨之乡中心文化区,展现宝安作为移居之乡的发展历程。地标:文化名人雕塑群水之源过去的宝安作为渔港之乡人们的生活状况。地标:文化水景墙记录宝安的变迁与美好。地标:文化雕塑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融入传统的历史文化,形成产业园区人文主轴,提供丰富的文化空间体验。1、人文轴规划策略人文之谷——光电交织、高技时尚的创新建筑2、生态轴生态娱乐生态保留景观渗透高质环境低碳生活规划策略人文之谷——光电交织、高技时尚的创新建筑规划策略

人文之谷——光电交织、高技时尚的创新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融入片区整体公共空间,激发创新氛围与街区活力,其中公共开放空间一期1645.4㎡,二期为1689.6㎡,均在用地红线范围之内。构筑多层次、立体化、连通性强的复合型公共空间。公共开放空间公共绿地城市绿化带地块划分150M指标控制图150M1.公共开放空间面积为3340

平方米,具体形式和边界可由

下阶段建筑方案进一步研究确

定,但面积不得减少。2.建筑退线:临广深公路一侧后退红线不宜小于12米,高层建筑建筑退线不少于12米,多层建筑建筑退线不少于9米。3.建筑限高控制在120m以下。建设用地空间控制图150M慢行系统慢行系统慢行系统分析图1.人车分行。园区内部沿车行道设置相对独立的环形步行道,构建环绕开发建设用地并与周边主要慢行系统衔接的连续性地面慢行系统。2.单元南北两侧应充分考虑并预留设置二层连廊的空间。3.地下一层应预留连接南北两侧地块地下通道的空间。静态交通及出入口位置项目根据要求,利用地形高差,在一二期地下分别设置半地下车库及地下车库并通过地下通道连接两期车库,总共拥有3440个停车位。地下车库车库入口车库出口一期车位:1728个二期车位:1712个通成路-隧道道路纵断面图《铁仔山隧道线位调整工程方案专项研究报告》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2012.08铁仔山隧道铁仔山隧道接通城路通成路道路竖向设计示意i=0.4%i=0.48%i=0.97%i=1.37%10.6515.25AABB隧道口规划范围内道路竖向设计各交通方式(机动化)分担率结构表项目交通量计算表(单位:人次/高峰小时)有无项目背景下周边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对比表交通影响评价指标晚高峰发生量(人次/小时)晚高峰吸引量(人次/小时)产业研发用房26941155配套宿舍106603商业服务业设施38193125合计66204882出行方式步行自行车公交小汽车出租车其他方式合计内部人员10%10%50%20%5%5%100%外来人员28%15%40%10%5%2%100%注:内部人员主要为园区内部办公人员和部分商业出行人员,外来人员主要为往来园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外来人员。结合项目周边用地特征,外来人员以慢行与公交出行为主。路段名流向无项目时服务水平有项目时服务水平107国道南往北EE北往南DE↓西乡大道东往西EF↓西往东DD宝安大道南往北DE↓北往南CD↓前进路南往北DD北往南EE航城大道东往西DD西往东CD↓共和工业路南往北BB北往南CD↓宝田一路东往西CC西往东BB通成路东往西CD↓西往东BF↓铁仔山隧道东往西BD↓西往东BC↓宝民二路南往北BB北往南BB有项目时交通服务水平图交通影响评价

交通改善优化措施与建议:

关键交叉口改善:对部分交叉口进行拓宽渠化改造。公共交通设施改善慢行设施改善通成路—107国道交叉口通成路—共和工业路交叉口共乐路—宝安大道交叉口共和工业路—西乡大道交叉口交通改善方案平面布局图有无改善措施周边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对比表综上,经改善优化后项目周边交通系统可支撑本项目开发。交通影响评价

结论序号名称服务水平无项目时有项目改善前有项目改善后1通成路-107国道交叉口*DED↑2通成路-共和工业路交叉口*CDC↑3共乐路-宝安大道交叉口*DED↑4西乡大道-共和工业路交叉口*EEE5西乡大道-宝安大道交叉口DED↑6西乡大道-107国道交叉口DDD7西乡大道-前进路交叉口EEE8航城大道-宝安大道交叉口DDD9航城大道-107国道交叉口CCC10宝田一路-前进路交叉口DDD11宝田一路-宝民二路交叉口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