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1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_第1页
岳麓版选修1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_第2页
岳麓版选修1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_第3页
岳麓版选修1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_第4页
岳麓版选修1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119世纪中期,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东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也成为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日本明治维新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2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请思考:3在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如何?在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存在着哪些主要社会矛盾?总结19世纪幕府统治危机表现在哪里?一、明治维新的背景4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内)政治:幕藩制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经济: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5天皇将军大名武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幕府掌握政权,组成幕府只是傀儡,毫无实权新兴地主商人农民﹑城市平民有些从事工商业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6幕府已成众矢之的,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公元1192年到1867年,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经历三大幕府的统治。一、镰仓幕府(1192——1333年)二、室町幕府(1336——1573年)三、德川幕府(1603——1867年)日本的幕府时代德川家康7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8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

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

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

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当时,天皇

虽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9日本武士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

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

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

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

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

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10日本武士欧洲骑士相同:1.都是极端崇尚武力的阶层2.都有一定社会地位,食俸禄,为主战不同:决斗目的和结果不同两种文化的渊源不同内部规则和主张不同使用的武器不同11请思考:12日本面临怎样的民族危机?西方社会的入侵对日本社会造成怎样的冲击?1853年浦贺港《日美亲善条约》民族危机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13培理登陆图(1853年)惊

梦几

船142.黑船来航的冲击(外)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3.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下级武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吉田松阴15改革派的主体是哪部分人?19世纪60年代的斗争策略先后发生过怎样的变化?结果分别是怎样的?据此,你认为在确定策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请思考:通过幕府改革来挽救民族危机的希望破灭16下级武士(长州、萨摩等强藩)1868年幕府统治结束,明治维新开始幕府的镇压使武士认识到要改革必须推翻幕府国内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使得武士认识到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推翻幕府武装倒幕,建立明治政府二、维新前提:武装倒幕,建立明治政府17大政奉还图18该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圣德纪念绘画馆。1867年,萨摩、长州等藩组成讨幕联盟,策划武力讨幕;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席卷包括京都等大城市在内的幕府管辖区。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在此情况下,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吉田松阴,1840年8月4日出生于长州。他是经营兵学

师范的叔父吉田大助的养子,因而继承了兵学师范教育事

业。他虚岁11岁时,就已能给藩主讲课。1854年,因策划搭乘培理率领的美国军舰

偷渡美国而被捕。出狱后,专事培育人才工作,是倒幕维新运动和民族扩张理论的“宗师”,由于反对幕府,倡导尊皇攘夷,再次被捕入狱。1859年,在江户的刑场被处死,时年29岁。19明治天皇名睦仁,1867年继承皇位。1868年改年号为明治元年,在位

时期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日本完成了从封建

社会向资本主义社

会的过渡。明治天皇睦仁(1852—1912)20京都21东京(江户)迁都1868年《五条誓文》22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民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三、明治维新的内容(三)内容:(一)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二)特点:

“破旧”和“立新”脱亚入欧23富国强兵产兴业中央文明开化集权

世界強國世界強

國殖废除不平等条约24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置都、 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25废藩置县东京京都大阪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

县县三府七十二县县县县县26下面哪个阶级对新政府最有威胁?武士农民工人商人四

等27废

权28带刀者斩29原因: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不满藩阀专制,掀起自由民权运动。内容:影响:初步建立君主立宪制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实质:专制主义统治4.政体: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30《明治宪法》颁布仪式(1889)31你能根据明治宪法,制作一幅近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吗?总揽统治权行使立法权掌握军队统帅权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

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直接对天皇负责成员由天皇任命协助天皇服务于天皇天皇议会内阁32土地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殖产兴业A.重点:军事、重工业

B.交通运输和通讯业

C.出国访问D.创办国营民企,扶持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E.培养人才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但市场狭小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仅用30年时间,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2.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33殖产兴业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34大凡之富强人民之国

系而于人民之贫富,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35日本纺织工场图36日本的交通运输和通讯业37日本使团出发3839思想:传播启蒙思想( 福泽渝吉、新闻出版

)社会生活各方面:西化(1)教育:确定“国民皆学”方针A.改革教育内容:打破了等级制度,培养了大量人才40儒学 自然科学B.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小学、中学、大学3.文教:文明开化 ,发展近代教育41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42东京的鹿鸣馆43军事上创办军火工业,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皇军)武土道教育:尚武、忠君(3)设立军事院校摆脱了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逐渐废除了全部不平等条约,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崇俭朴445.军事:建立新军队,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于天皇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天皇

万岁万岁万万岁45日本自维新三十年来,广求智识于寰宇,其所译所著有用之书,不下数千种,而尤详于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皆开民智强国基之急务也。吾中国之治西学者固微矣,其译出各书,偏重于兵学艺学,而政治资生等本原之学,几无一书焉。——梁启超德相俾斯麦语人曰: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摘自《世界近代史》46四、明治维新的评价(一)明治维新的性质(二)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三)明治维新的局限性47(二)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②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④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48(三)明治维新的局限性49①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②政治: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③文化: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④影响:争夺的野心和军国主义传统结合推动日本加

入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挑起二战)2002年上海高考题:问题:(l)你认为其中哪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

”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50合作探究:511.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都难逃被侵略的厄运,有何共同原因?从中有何启示?2.比较中日的闭关锁国政策有何不同?请你谈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4.19世纪60年代,日本和俄国都进行了对本国有重大影响的改革,你能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者的异同吗?想一想:幕府实行闭关锁国主要是担心各藩通过对外贸易强大起来,这和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有什

么不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一方面是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不了解世界形势,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外国商品缺乏兴趣;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德川齐昭521.内部条件背景:日本资本主义有初步发展准备过程: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四强藩的支持。内容: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2.外部条件日本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53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4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B.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背景方式性质影响结果日本先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领导内容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除农奴的法令而进行。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等方式进行;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方式进行。55俄国1861年改革1861年美国内战1871年德意志统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小

高1870年意大利统一1868年日明治维新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561.日本出现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C)57A.新兴地主

C.大名B.资本家D.中下级武士A.人民的反抗

B.西方的入侵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及影响

D.幕府的腐朽统治2.1853年,首先入侵日本的西方国家是(D)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3.在倒幕运动中,倒幕派的主力是

(D)4.日本明治维新中实行“废藩置县”,58其中“藩”指

A.幕府的领地

C.武士的领地B.大名的领地

D.天皇的领地(B)5.明治维新中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造采取的中心措施是土地国家化统一征收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