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蓝印花布产业发展研究_第1页
非遗蓝印花布产业发展研究_第2页
非遗蓝印花布产业发展研究_第3页
非遗蓝印花布产业发展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遗蓝印花布产业发展研究

蓝印花布是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必要的东西。30年后,江苏省苏州市被称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2006年5月,南通兰印花布传统印刷技术被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类产品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下,应对现代的市场变化,下面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谈一谈看法。通过调研,南通的传统手工蓝印花布生产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学术研究带动下的市场生产,一类为传统老作坊形式以销定产型生产。一、学术研究与推广学术带动市场的典范人物当属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馆长吴元新先生。吴先生是南通蓝印花布界的领军人物,17岁时进染坊,学艺5年,此后又学习刻版5年,在南通旅游工艺品研究所工作10年,1996年10月在南通旅游工艺品研究所的基础上创办全国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私人蓝印花布艺术馆。2006年6月由吴元新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及至2009年,这位中国民间传统印染行业中建国以来的第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与蓝印花布相伴已三十余年。作为一个染坊里走出来的民间艺人,难能可贵的是吴元新后来从实践走进了课堂,在以后工作的时间里,又把染坊里的实际经验和研究所的理论指导具体结合,成为了一名学者式的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对蓝印花布传统技艺的学术研究与推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版著作。2006年吴元新将馆藏明清以来实物及图片资料三千多件,整理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藏品卷、纹样卷。此书填补了我国蓝印花布纹样专著的空缺。二是课题研究。吴先生目前接手的两个课题,都围绕着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展开。一个是清华大学的课题,依托于民间印染技术的变化来考察全国范围内蓝印花布传承方式变迁。另一个则是关于两千年来民间传统印染技艺图片的整理的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三是走进高校。吴元新大师和许多高校都有着合作的关系。作为南通人,吴元新首先是南通职业大学蓝印研究所所长。此外,他在苏州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美院都应邀开设传统印染技艺的选修课程和举办作品展。高等院校是中国培养高等、甚至精英人才的重要场所,将蓝印花布传统印染技艺与高校教育结合起来,是传承推广传统技艺的重要且有效的一环。四是宣传推广。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举办民间工艺的展览,吴元新都积极参加。1997年,南通蓝印花博物馆开馆后,不少政府领导和文化名人都曾考察过博物馆,例如全国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先生都曾先后参观蓝印花布艺术馆,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南通蓝印花布在全国的知名度。学术上的不断钻研,为吴元新的博物馆门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工艺上在继承中求创新,创新了双面印花和深浅蓝复色印花新工艺,恢复了古代丝绸乔浆印花。品种上10余年来,创新了台布、壁挂、服饰、鞋帽、玩具系列等500多个品种。目前除部分出口至日本外,还销往苏州、上海等地。作为国家级蓝印花布传承基地和国家保护项目责任单位,博物馆门市的销售具有了品牌的效应,在南通的礼品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博物馆的宗旨是收藏、研究、生产和销售一体,门市部的销售收入便是以商养馆的重要来源。不过由于吴元新目前的精力主要放在了传统蓝印花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上,馆中并没有专门的市场开拓人员,销售经营方面主要由吴元新的爱人负责,曾在北京等地开设的直销点也早已撤回,销售规模与数量都不算大。二、工艺上的执行和产品上的区别在南通,除了吴元新般学术型的从业者,民间还有一小部分坚持原汁原味传统印染工艺蓝印花布老作坊,他们使用天然蓝草染料,手工刻板,手工刮浆,手工染色,影响较大的老作坊主要分布在如皋的石庄、通州的二甲和石港、海门的三阳、启东的汇龙及南通市区。下面以课题组走访的通州二甲镇的正兴染坊为例作一说明。这种纯粹家庭式的作坊,除了坯布从专门厂家进货外,裱纸、画样、替版、镂刻花版、上桐油、刮浆、染色、刮灰、清洗、晾晒,所有印染步骤,都由王正兴老夫妇和三个儿子及三个儿媳,一家八个人来完成。其间大致分工为大儿子设计,二儿子刮浆,三儿子染色,女人家清洗、晾晒,制作产品等,传统的印染是有一定的季节要求的,一般年后至黄梅天前和秋冬季节的忙季,再请几个短工。王师傅家的染坊在院落北边200多米处,以前是供销社的仓库,后购买后改造为印染作坊。作坊面积目测下大约有四五十平方米。西边有一个深约半米的6平方米左右的蓝靛池,池边就是成田字并列的四口染缸。三口直径超过一米,一口不足一米,用来染不同宽幅的布匹。传统技术配色时,多为5斤蓝靛配8斤石灰10斤米酒加适量水,据说这几口染缸已经二十多年了,搅动染缸便能闻到一股米酒加了天然蓝靛的特殊香味。染缸下面是灶台,用于加温。因为染色时缸水需保持在15℃以上,一般在农历十月初生火加温,燃料为稻糠、棉(花)籽壳或木屑,它们的特点是基本没有明火,保温性能好。白天开炉加温,晚上关门封炉,直到来年3、4月份气温升高后,方可停火。在传统的印染技艺程序中,灰多称缸“紧”,蓝靛下沉布不易上色;酒多称缸“松”,染出的布浮色多易掉色。因此,有时还会出现“死缸”的现象,白布下去白布上来,染不上色,传统染色看缸师傅全凭经验,是最受人尊敬的。正兴染坊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外营业,海外定单为其大宗,主要是通过一个长期合作的江苏贸易公司外销,销往日本市场最多,其次为韩国;国内定单则以浙江购买为最。不过据王师傅介绍,染坊十几年做下来,产品总销量一直都不是很大,大多是固定的老客户,新客户也多为朋友介绍,比如正兴染坊海外市场的客户,主要是王师傅在二甲镇国营印染厂时积累的老客户,因为产品质量有保障,一直做下来的。染坊里并没有专人负责市场开拓这一块,故而染坊多数时候根据定单多少定产量,估算下来,一年生产的蓝印花布大约一万来米。因为总体产量不大,故而经营和产品形式表现上非常灵活,比如既卖布料,又卖成品。染坊主要生产布料,至于加工成桌布、衣服、包等产品,拿到外面做,少量的老师傅的三个儿媳就自己加工。也有客户拿了版,染坊进行加工。价格方面,比一般市场的蓝印花布价格稍贵,原因一在于使用纯自然染料,而且由于南通地处平原,蓝草种植质量不算上乘,正兴染坊的染料多从浙江购买;二是坯布选用优质棉布,成本高;三布料的价格也和印染品种有关,比如白底蓝花的比蓝底白花的贵,复色套印的贵,正反双面印的贵。当然,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正兴染坊的印花布成品价格也只是略高一点。据王师傅介绍,相比较而言,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出产的蓝印花布坯布多为再生棉,染料亦含有化学染料,销售价格低,对这种纯手工老作坊产品市场形成不小的冲击。以王正兴为代表的一批人,没有系统的商业理论,没有现代的营销理念与团队,在现代化的市场大潮中朴素地坚守着操作了几十年的传统制作方法和销售方式,成为南通蓝印花布技艺传承与市场的另一类代表。三、民间印染专业人才队伍的问题传统手工技艺的有效传承,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保存,艺术上的欣赏,只有成为老百姓需要的物件,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总体而言,中国蓝印花布的发展正面临着困难时期,民间印染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处于青黄不接阶段,蓝印花布是南通地区保护与传承较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在历史上流传时间之长,普及面之大,影响之深,是其它染织艺术无法相比的。面对目前现实中存在诸多发展困境和问题,有以下几点思考。1.新有效技术方面目前南通蓝印花传统技艺传承方面的瓶颈是专业人员青黄不接。究其原因,一是经济效益低。从事印染人员的待遇、收入,以南通蓝印花私人博物馆为例,除了博物馆给作坊里员工上缴的养老保险,老师傅收入2500元~3000元之间,新师傅也就1000元。这种收入水平与他们所必须从事的脏、累工种而言,并不被年轻人青睐。二是设计、刻版人员的设计创新能力不高。目前在艺术院校里的学生,临摹蓝印花布花纹是没有问题的,但要将结合蓝印花布纹理的设计理论,将现代的生活与现代理念融入进去,用不同的点、线、面来进行时代内容的创新,把技艺用到设计中去,不论是清华还是中央美院的在校学生,在这方面都还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而且目前艺术学院的也很少有学生愿意把全部精力用在传统工艺的研究上,主要是作为一门课程而非专业方向。因此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这项工作,加大技艺传承的力度,采取多种传承的方式,在实践中不断锤炼,使年轻艺人不断成熟。2.推动了私家车及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目前全国的蓝印花布市场,尤其浙江桐乡乌镇、江苏苏州同里等水乡旅游景点中销售的蓝印花布产品,部分地改变传统生产工艺,比如将手工刻板改为电脑刻板,使用现代化学染料和机器印染,降低了生产成本,加快了生产速度,扩大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关于南通蓝印花布的产业化与桐乡的差距,丁亚鹏有篇简炼而精到的新闻评论。正如丁文中所论,桐乡蓝印花布利用乌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广开门店,布局全国,涌现了丰同裕、蓝蓝、泰丰斋等知名品牌,成为全国最大的蓝印花布产销基地。目前,桐乡蓝印花布已开发出服装、装饰、工艺品、壁画等10大类1000多个品种。在面向大众市场的产品价格方面,老作坊与现代化技术改进后的蓝印花布企业的之间存在市场竞争。诸如通州二甲镇的正兴染坊,仍坚持草本染料,手工刻版,手工染色,当我们问到正兴染坊有没有有意识地对王正兴老先生的印染作品作整理收藏,有没有想过建立用于销售和推广的网站,对以后作坊的发展方向有长远的计划,或找专人做个咨询时,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面对使用电脑刻版、合成染料的现代化生产公司的强势竞争,有必要加强对传统老作坊向现代化市场发展的引导。3.传统印染技艺的进步作为工艺品,蓝印花布与邻近地区的紫砂壶相比,精品的价格远远不可同日而语。究其原因一方面蓝印花布源自民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