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完整版)_第1页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完整版)_第2页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完整版)_第3页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完整版)_第4页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某公路工程(送审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2005年5月****县(**庙)至**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PAGEIII目录前言 11.工程简况 1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3.项目区水土保持“三区”划分 24.大纲编写过程 31.编制依据 41.1编制目的及意义 41.2编制依据 41.2.1法律法规 41.2.2部委规章 51.2.3规范性文件 51.2.4规范标准 61.2.5技术文件及资料 72.项目及项目区简况 82.1项目简况 82.1.1工程地理位置 82.1.2线路方案 82.1.3工程项目特性 82.1.4分项工程数量 92.1.5交通工程附属设施 102.1.6工程土石方平衡及占地 112.1.7取土场、弃渣场 112.1.8砂石料场、施工营地及便道 112.1.9施工工期及施工计划 112.1.10工程建设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分析 122.1.11重点路段和重点施工单元 162.1.12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172.1.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82.2项目区简况 182.2.1自然环境简况 182.2.2社会经济简况 212.2.3水土流失现状 232.2.4项目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 242.4.5项目区可借鉴的水土保持治理经验 242.3方案报告书相应章节拟提交的图表 253.编制总则 263.1方案编制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 263.1.1编制指导思想 263.1.2编制原则 263.2方案目标 273.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283.4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 293.5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 293.5.1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 293.5.2初步评价 313.5.3拟需补充或完善的水土保持措施 333.6主体工程线路方案比选 333.6.1项目主体工程设计 333.6.2比选方案水土保持意见 353.7可研阶段水土保持方案工作内容 363.8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程序 374.调查勘测 394.1调查内容 394.2调查勘测的方法 394.3调查的步骤 415.水土流失预测 425.1水土流失预测区段、时段的划分 425.1.1水土流失预测区段 425.1.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425.2预测内容 435.3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及其参数取值 445.3.1预测方法 445.3.2水土流失参数取值 455.4方案报告书相应章节拟提交的图表 476.防治工程布设原则 486.1防治措施分区方案 486.1.1分区原则 486.1.2拟分区结果 486.2初拟各区防治措施 486.2.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486.2.2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措施方案 516.3拟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进度安排原则 556.4方案报告书相应章节拟提交的图表 557.水土流失监测 567.1监测目的 567.2监测项目 567.2.1水土流失状况 567.2.2高填深挖路段的水土流失状况 567.2.3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运行状况及效能 567.3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时段、方法 577.4监测管理 577.5监测经费 588.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598.1编制依据 598.2编制原则 598.3编制方法 598.3.1工程费 608.3.2基础单价与费率 608.3.3独立费用 618.3.4预备费 618.3.5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618.4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628.4.1分析原则 628.4.2分析内容和方法 629.拟提交成果 6410.方案编制工作进度和经费安排 6810.1方案编制工作进度 6810.2工作量及编制经费 6811.组织分工 7011.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人员分工 7011.2方案质量保证 7012.大纲编制结论及建议 7212.1结论 7212.2建议 7412.2.1对方案编制的建议 7412.2.2对主体工程设计建议 74有关附件附图:附件一、“关于编制二广国家高速公路****县(**庙)至**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委托函”附件二、项目区现场图片资料附图一、项目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二、项目路线方案示意图前言1.工程简况****县(**庙)至**公路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二连浩特至广州公路的一段,也是**省规划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的重点组成部分,已列入**省“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本项目起自**省**市**县**庙,经**县、津市市、临**县,止于**,与拟建**至邵阳高速公路相连,全长约101.2km(其中新建段84.7km,改建路线长度16.5km)。拟建公路占地562.53hm2,土石方共计1152.67万m3。推荐方案全线共设置特大桥2872m/2座、大桥833m/4座(其中改建大桥1座185m)、中小桥1616m/40座(其中改建中小桥6座176m),桥梁全长5321m,涵洞305道。设互通式立体交叉7处(其中1处预留),分离式立体交叉9处,通道及人行天桥172处。项目估算总投资28.65亿元(不包括水土保持投资),初拟于2008年1月开工,2010年12月竣工,计划建设工期3年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县(**庙)至**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二连浩特至广州公路的一段,全线贯通后,山西、河南、湖北、**四省许多地区可以不必绕行京珠国道主干线,出海更加便捷,也大大减轻京珠国道主干线的交通压力。该项目的实施在**中部另劈一条南北向通道,连接以**为首的一系列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或副中心城市,并以南部广东省相连,将横向的常张(**~张家界)高速公路、常长(**~长沙)高速公路、常岳(**~岳阳)高速公路、常吉(**~吉首)高速公路、潭邵(湘潭~邵阳)高速公路、衡邵(衡阳~邵阳)高速公路以及国道G320(上海~瑞丽)、省道S205(津市~沙渭)、S209(宁乡~娄底)、S312(湘乡~怀化)等多条干线公路连接成网,有效地优化了**省骨架公路网的等级结构和线路结构,增强**省经济由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辐射能力,平衡经济发展布局。本项目也是**省境内第二条大通道,是连接**省等中部内陆地区和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之一,也是联系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广西、广东的主要陆路通道之一,同时也是**省联系泛三角洲经济区,分流京珠线日益饱和交通量的通道之一,对开发公路沿线的市、县资源、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同时,**也是**省正在规划建设的“四个旅游圈”中大洞庭旅游圈(包括岳阳、**、益阳三市)内桃花源所在地,二广高速公路****县(**庙)至**公路的建设,为南北两向往来**,进入大洞庭旅游圈提供了便利通道,对**省打造天下洞庭的旅游品牌起关键性作用。目前该线路湖北境南段已建成,**境内**至邵阳段已立项研究,因此当前提出建设**县**庙至**段公路是必要的和适时的,它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国家重点公路系统和**省骨架公路网,充分发挥干线公路网的功能和效益,改善区域的交通环境,发展沿线区域经济及开发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3.项目区水土保持“三区”划分二广国家高速公路****县(**庙)至**公路路线所经流域为**水和沅江水系,线路经过的区域属丘陵区,区内地貌单元主要为剥蚀残丘地貌,地形高差较小,地势起伏不大,坡度多在10度以下,且大多改成梯田和采取了带垦等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不甚严重。项目区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为主,根据湘政发《**省人民政府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公告》([1999]51号),****县(**庙)至**公路工程所经区域属于湘北环湖丘岗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按II级执行。4.大纲编写过程2004年11月,受**省交通厅委托,**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组织项目组开展了二广国家高速公路****县(**庙)至**公路水土保持可行性研究工作。项目组在充分研究《二广国家高速公路****县(**庙)至**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编制了工作大纲,拟定了工作计划。于2004年12月中旬完成沿线现状勘察、调研和资料收集、分析、整理等工作。2005年5月中旬编制完成了《二广国家高速公路****县(**庙)至**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送审稿)。1.编制依据1.1编制目的及意义分析工程建设对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等水土保持现状可能产生的影响,预测工程建设对原地貌、土地的破坏情况以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因素,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落实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规定,有效控制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本工程可行性评估、核准提供必需的技术依据,供上级部门决策时参考;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该项目下阶段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提供技术依据。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通过)(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通过)(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修订通过)(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年120号令)(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9)《**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年1.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第5号令)(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大纲编制规定》(水利部[1999]288号文)(4)《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16号令)(6)《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通知》(水利部水保[1999]288号)(7)《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8)《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水保[2003]79号)1.2.3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3)《水利部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4)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总[2003]67号(5)**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保持三区公告》(6)《**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规划》(1995~2000)(7)《**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重新发布水利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湘价费[2004]68号)(8)《全国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2]25号)(9)《**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分类登记名录》(湘水保委[2004]4号)1.2.4规范标准(1)《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水利部·2000(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5772~1995)(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规范》(GB/T15774~1995)(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85)(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10)《水土保持图例图式》(SL73.6~2000)(11)《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277~2002)(12)《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13)《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14)《公路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交工发[1996]611号)1.2.5技术文件及资料(1)《**省水土保持区划》(2)《**市水土保持规划》(3)《**县水土保持规划》(4)《临**县水土保持规划》(5)《二广国家高速公路****县(**庙)至**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10月)(6)《**省第四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2004年9月)(7)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函****县(**庙)至**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2.项目及项目区简况2.1项目简况2.1.1工程地理位置二广国家高速公路****县(**庙)至**公路工程位于**省西北部,沿线涉及行政区域包括**县、津市市、临**县和**市。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一。2.1.2线路方案线路起于**庙,向南利用国道207线线位,经复兴厂镇东、赵家峪水库西、在梦溪镇东侧跨涔水后,于16.5公里处引出新建线,在**东乡西侧跨澹水、在**水、道水交汇处东跨**水,经五泉铺西后,线路转向西南,经烽火乡东,路线转向南,经柏枝台东、双桥坪西、大龙站东,在肖伍铺北侧,路线转向西,经灌溪镇北,到达终点—与常张高速公路衔接处张家店互通(新建)处。项目线路走向示意图见附图二。2.1.3工程项目特性根据拟建公路工程可研行性研究报告资料,本项目工程特性见表2.1-1。拟建公路工程特性表表2.1-1一、总体概况项目名称二广国家高速公路****县(**庙)至**公路建设地点****县、临**及**市工程总投资28.66亿元工程建设期2008年1月~2010年12月,工期3年建设规模拟建公路全长101.2km,其中新建路段84.7km,改建路段二、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指标项目指标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路基宽度四车道24m(起点~肖伍铺),六车道31.5m(肖伍铺~终点)设计行车速度100km/h桥涵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三、主要工程数量总土石方(万m3)152.67桥梁(m/座)5321/48排水与防护工程(万m2)27.8互通式立交(处)7(预留1处)路面(万m2)271.3分离式立交(处)9涵洞(道)305通道及人行天桥(处)1722.1.4分项工程数量本项目主要特大、大型桥梁工程数量见表2.1-2,互通式立交工程见表2.1-3,分离式立交工程见表2.1-4。特大、大桥工程数量表表2.1-2序号桥名中心桩号桥型方案桥跨组合桥长(m)1涔水河大桥K14+310P.C空心板9×201852澹水大桥K26+300P.C空心板14×253563**县**水大桥K30+550P.C连续箱梁24×30+60+8×80+60+10×3017864双堰大桥K55+500P.C空心板6×201265毛桥庵大桥K79+000P.C空心板8×201666灌溪高架桥K96+200P.CT板36×301086合计特大桥2872大桥833互通式立交工程数量表表2.1-3序号中心桩号间距(km)互通名称被交道路名称交叉型式互通型式1K3+9003.9(距起点)复兴厂互通县道XJ12线主线下穿单喇叭型2K27+50023.6**津互通省道S302线主线上跨双喇叭型3K46+50019.0烽火互通县道XJ15线主线上跨双喇叭型4K67+00020.5双桥坪互通县道XJ28线主线上跨单喇叭型5K83+50016.5肖伍铺互通(预留)东环高速公路县道XJ28线主线下穿组合型6K95+00011.5灌溪互通新国道207线主线上跨双喇叭型7K101+1896.2张家店互通常张高速公路匝道上跨定向Y型分离式立交工程数量表表2.1-4序号交叉桩号被交道路名称被交路现状(规划)等级1K37+400县道XJ33四级2K47+900县道XJ15四级3K65+800县道XJ22四级4K72+000县道XJ28三级5K83+600县道XJ28三级6K90+100县道XJ43四级7K91+100县道XJ43四级8K93+100石长铁路9K95+500国道G207一级2.1.5交通工程附属设施项目全线设置互通式立交7处,其中肖伍铺互通预留1处,分离式立交9处,均为与其他公路交叉,方便沿线群众耕作及日常生活;设置通道及人行天桥172处;设置匝道收费站7处,服务区2处;停车区2处,管理及养护2处。以上这些交通附属设施占地均含在主体工程永久占地里,在报告书里将根据“初设”对附属设施分项说明其占地数量、类型及其他情况。2.1.6工程土石方平衡及占地由于本项目处在“可研”阶段,报告还没有工程占地和土石方平衡等全线详细的资料,只是给出了工程全线的总数量,如下:本工程占用土地562.53hm2,其中新增公路用地488.33hm2,共需开挖土石方1152.67万m3。在水保报告书阶段将根据工程“初设”资料细化项目工程占地和土石方平衡(拟分里程土石方平衡)。2.1.7取土场、弃渣场公路全线总体土石方工程数量较大,施工过程中必将产生一些弃方和借方。由于“可研”阶段还未明确取土场、弃渣场位置及其占地面积,在报告书阶段将根据初步设计文件中主体工程对取土场、弃渣场的设置情况作出评述,对不合理的设置要提出重新选址意见,并对其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分析计算,作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典型设计。2.1.8砂石料场、施工营地及便道项目沿线石料场有张公庙、雷公庙、石板滩、修梅、鸡山等料场,料场交通便利,储量丰富,石质较好,多为石灰岩、石英砂岩,可作块石、片石、碎石用。砂、砾石主要来源于**水及沅水,沿线交通也便利。所以本项目砂石料均为外购形式。在报告书阶段将对以上内容落实,对这些主体工程考虑较少的防治单元作为重点,对其防护、排水、临时拦挡、复耕、绿化及其他工程作出典型设计。2.1.9施工工期及施工计划项目可研报告拟定施工期为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建设期3年,但是对其各分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时间没有给出详细的安排,在水保报告书阶段将根据工程初设设计报告补充项目的工期安排。项目全线穿越湖区,施工难度较大,桥梁对工程工期有重大影响。为保障工程按期完成,按照**省已建和在建项目的成功经验,本项目施工计划如下:(1)加快开工前经济和技术上的准备工作,保障按时开工建设;(2)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合理划分施工标段,对特大、大桥等控制性工程实行单独招标,发挥施工单位技术专长,使工程按时保质完成,重点工程尽可能的早开工,充分合理利用建设工期;(3)采用分段招投标实施时,对合同段的划分注意挖填方数量的相对平衡,避免产生跨越合同单元的土石方调运,给施工带来相互干扰;同时作好各分项工程和各工序施工间的衔接、协调与配合,特别是路基与环保、水保工程施工之间的衔接、协调与配合,使之有条不紊;(4)全线路施工组织应结合区域气象水文特点,以及干湿季分明,沿线溪(河)沟汛期与雨季基本一致的特点,布置施工计划。路基工程、排水工程、跨河桥梁应安排在旱季施工,以避开雨季由于地下水位的上升及农灌用水期间所造成的地基过湿和干扰,以减少对过湿路段地基的特殊处理和降低桥梁基础工程施工的难度,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2.1.10工程建设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分析在水土保持方案大纲阶段,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因素的分析,以及工程中水土流失的一些重点敏感路段和工程单元的确定,是进行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分区实施防治措施的前提条件,是水土保持方案的关键。公路工程施工主要包括路基工程、桥涵工程、取土弃渣工程、砼工程、排水及防护工程、其它临时占地施工等项目,其主要工程施工与水土流失有关的施工工艺具体分析如下:1.路基工程1)路基填筑(1)土方路基填筑路基填筑以机械压实为主,一般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并符合压实度规定要求后,再填上一层。填筑过程中,每层完成应形成4%的横坡以便排水良好。若填方分几个作业阶段施工,两段交界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成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衔接长度不得小于2m。高填土地段,应严格控制填土速度,凡日沉降量在中心处大于3cm,路基边缘处大于1.5cm时,应放缓填土速度,待稳定后再继续施工。对软土路基段,视软土厚度分别采取疏导排水、清淤回填、抛石挤淤等措施进行地基处理,然后再分层回填。路基填料取自路堑挖方及取土场,机械开挖并由自卸汽车运输,取土场在取土后采取绿化措施。土方路基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振动压路机碾压成型。路基填到设计标高后,人工刷坡,按设计坡度将边坡和平台刷整齐。(2)石方路基填筑石料在路堑段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至填筑地点,采用渐进式摊铺法施工,填石路基的压实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压实,采用大型冲击夯进行复压。2)挖方路堑土方路堑开挖采用机械自上而下分层纵向开挖,本着分级开挖分级加固的原则进行施工。人工配合机械边开挖边刷坡,开挖出来的土方用自卸汽车运至路基填筑点或弃土场。路堑分段成型后,整平坡面,及时施工坡面防护工程。石方开挖可分为半填半挖、傍山段深路堑和人拉槽全断面深路堑开挖三种断面形式,对这三种典型施工段分别预以爆破方案设计施工。开挖前坡顶做好截水沟及吊沟,将雨水及时引出路基之外;深挖路基施工经过雨季时,对已开挖的边坡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以防止边坡冲刷。土方使用165KW以内推土机、10m3以内铲运机、配2m施工便道土石方亦以机械施工为主,土方使用165KW以内推土机、10m3以内铲运机、配2m总之,虽然路基工程建设中采取了一定的水土保持措施,但工程建设过程中路基的开挖和填筑仍然会给公路沿线原地形地貌造成较大的变化,产生大量的光滑、裸露的高陡边坡,这将使得坡面径流速度加大,冲刷力增强。同时,路基的施工直接导致地表原始植被的丧失和土壤结构的破坏,地表土壤的抗冲蚀能力降低。由此,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土石被冲进附近河道或沿线农田,形成较大的水土流失危害。2.桥涵施工桥、涵基础土石方开挖:水下部分采用在土石围堰、钢板桩围堰,钢筋砼板桩围堰、双壁钢围堰等内施工,开挖料除用作基础回填外,弃渣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渣场处理;水上部分和一般土石方施工相同。桥台、桥墩基础开挖的清运将会产生较大量的易侵蚀土(渣)源,另外部分跨河桥梁工程岸坡较陡,虽采用了桩基基础,但是也会对一定范围的地表造成较大的扰动,为新的水土流失发生创造了条件。而涵道施工,开挖时扰动地表,开挖后汇集水源,水流对涵道上下土体冲刷力增强,加大了土体水土流失量和侵蚀程度。3.取土弃渣取土场开挖一般采取挖掘机开采、汽车运输。工程施工过程中,取土及筑路材料的开采将损毁地表植被,使底层土壤全面裸露,造成土壤结构严重破坏,土体抗蚀能力较差,若遇暴雨来临,将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弃土时从低处分层堆弃,经压实后再堆弃上一层,一般可堆成梯形横断面,边坡不应陡于1:1.5。弃土结束后回填表土并恢复植被。弃渣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松散堆弃,在防护措施没有布设以前,由于弃渣结构性差,土质松散,孔隙度大,且表面无植被防护,遇暴雨或上游汇水下泄时,易造成严重的冲沟侵蚀。4.砼工程砼工程所需集料,均采用厂拌集中运输方式,以确保质量,沥清砼路面面层使用60t/h沥清拌和设备集中拌和,8t自卸汽车运输。此工程使路面硬化,提高了土体的抗侵蚀能力,有利于保土,但降低了水的入渗率,不利于保持水。5.排水及防护工程1)排水工程排水设施主要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渗沟、盲沟、急流槽、中央分隔带及路面边缘排水设施等。其断面形式多,分布范围广,与路基路面工程紧密联系,在施工中既受路基工程的影响,又被本身工序所制约。施工方法为砂浆砌砼预制块、砌片石及现浇砼。砂浆用砂浆搅拌机现场拌和,砼采用集中拌和,砼运输车运输。预制块采用集中预制,用汽车运至各施工点。防护工程的工期与排水工程的工期安排相结合,对半填半挖有挡土墙及防护路段,优先路基开工;对填方路段的挡土墙,先砌筑一定高度,再把路基填筑到一定的高度;对于路堑段,土石方开挖优先挖出边线,适时地安排挡土墙及边坡防护在路面开工前完成。2)防护工程在边坡开挖后应及时进行防护,以保证边坡稳定。措施主要有护坡、护面墙、挡土墙、铺草皮等。对水塘及沿河冲刷地段采用路堤浆砌片石护坡;对路基填土高度且纵坡>1%和H>8m部分的填方路段采用路堤浆砌片石肋带内植草护坡;对于填土H>8m路堤的8m以下部分采用高填土路堤拱型骨架护坡;对于2<H≤10m或H>10m的土质挖方的上面一级部分,且边坡不陡于1:1的地段采用路堑草皮护坡;对于坡度不陡于1:1,切方深度大于10m的土质挖方路段的下部采用路堑拱型骨架护坡;对10≤H≤30m的上面一级易软化或风化严重的软质岩石采用路堑浆砌片石护面墙。排水及防护工程是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既有利于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又能显著地控制水土流失。6.其它临时占地及施工拟建公路在建设过程中,还有施工营地、施工便道、临时堆料场等一些临时占地行为,这些都将对占地范围内的植被和地表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也会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加剧创造条件。综上分析,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施工活动和工序为:路基工程、桥涵工程、取土弃渣工程及其它临时占地施工等临时施工不到位的工程活动。2.1.11重点路段和重点施工单元1.高填深挖路段限于本公路沿线原始地形地貌条件,及高速公路线形的要求,沿线将会产生一定的高填深挖路段。由于填方高度和挖方深度较大,产生的裸露边坡较长、较陡,是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发生和防治的重点单元。工程可研阶段没有详细资料,水保报告书阶段将对这些内容落实并列表。2.主要桥梁工程拟建公路全线共设置桥梁46座,其中特大桥特大桥2872m/2座、大桥833m/4座(其中改建大桥1座185m)、中小桥1616m/40座(其中改建中小桥6座176m),主要跨越**水、灌溪河、涔水、双堰河、河澹水等河,桥梁的桥墩和桥梁施工如果管理不当,水土保持措施布置不到位,会带来较大的水土流失,污染下游河流,阻塞河道。3.取土场、弃渣场拟建公路沿线挖方填方较多,土石方工程量大,必然有一定的取土场和弃渣场。根据在建公路项目的取弃土场现场调查和测量结果表明,这些是公路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水土保持方案中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单元。在报告书阶段将确定以上各场的位置与面积,对其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分析计算,并作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具体设计。2.1.12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图2.1-1中可以看出,加剧水土流失影响因素主要为工程建设中人为的扰动地表活动造成的,包括施工中人为对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等因子的扰动。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人为对造成水土流失地段的防治和防护,又可以减轻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改善环境;而气候因子对加剧水土流失的影响较小。图2.1-1公路工程建设活动与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关系根据公路项目施工工艺、水土流失特点以及沿线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拟建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识别见表2.1-5。从表中分析可以看出,项目施工期的土石方工程、路基工程、施工便道、取弃渣场及砂石料场对水土流失影响最大。拟建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识别表表2.1-5施工行为影响原因主要影响环节影响程度拆迁安置重新占地、开挖、破坏植被开挖土石

●▽施工便道土石方开挖、破坏植被开挖土石

●▼破坏植被及土壤结构,临时堆料临时堆料、土方开挖

●▽路堑边坡开挖土石方开挖、边坡破碎陡峭且裸露深挖边坡

●▼路基填筑土壤结构变化、植被破坏、坡面裸露高填边坡

●▼桥涵工程施工扰动土壤结构及弃渣桥基开挖、弃渣

●▽取、弃渣场及砂石料场地表植被破坏、堆渣、开挖的裸露面开挖、弃渣◆●▼注:◆/

——长期/短期;○/●——有利/不利影响;▼/▽——严重/一般影响。2.1.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估算总投资28.65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2832.1万元。全部建设资金通过招商引资方式筹措,工程建成通车后,通过收取车辆通行费来偿还本金。2.2项目区简况2.2.1自然环境简况1.地形地貌拟建公路沿线区域属丘陵区,海拔多在100~300m之间,地形起伏不大,相对高差较小,地貌以河湖相冲积平原、侵蚀剥蚀岗地、丘陵为主。平原区水塘、沟壑、河流星罗棋布。2.地质地震1)地质(1)工程地质分布本线路通过区大部分地段为第四系地层,小部分地段涉及第三系和寒武系底层。寒武系(C):分布于**县太青山,临**县烽火山,**市鼎城区太阳山等地。第三系(E):多为第四系覆盖,零星分布于临**县歇加山,**县金罗、王家厂水库、盐井、大堰垱等地。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沅水流域及洞庭湖区。(2)不良地质路段及区域地质稳定评价工程可研阶段没有明确拟建项目不良地质条件及其路段地点和桩号,水保报告书阶段将根据工程初设阶段来具体确定不良地质段,并对地质的稳定性进行评价。2)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以及《中国地震动反应普特征周期区划图》(2001),**市所辖武陵区、鼎城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基本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1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临**县、**县、津市市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基本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10g3.气象水文1)气候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变化分明,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生长期长,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区域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19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00-1000mm,24h最大降水量248mm。雨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降雨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每年4-9月为雨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9%~76%,冬季雨少,占全年雨量的8%~12%。多数年份降雨量呈单峰值分布,峰值月沅水流域一般出现在5月,年平均风速2.1~2.6m/s。大风以春季最多,占年大风总数的45%,夏季占19%,冬季占16%。四月是多风灾月,大约20%的风灾发生在该月。大风风速一般8~9级,瞬时极大风速11级以上。初霜平均日期11月27~12月4日,无霜期为222~283天。降雪从12月中旬开始,平均雪期3个月左右。2)水文(1)地表水①主要河流路线方案穿越主要河流为**水、沅水、道水、澹水、涔水等。②地表径流河川径流主要为雨水补给,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530.6亿m3,自产水量158.45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724mm,径流地区分布与降雨相同。**水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846.2mm,折合径流量131.2亿m3,径流模数每平方公里85万m3,年径流系数0.68~0.80;沅水流域多平均径流深770.2mm,折合径流量339.3亿m3,径流模数每平方公里77万m3,年径流系数0.60~0.70;洞庭湖区多平均径流深533.9mm,折合径流量80.4亿m3,径流模数每平方公里58万m(2)地下水拟建公路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裂岩溶水、地热水。境内地下水以重碳酸钙,重碳酸钙镁、硫酸钙、重碳酸钾钠型为主,矿化度在0.1g/L~0.2g/L,总硬度一般0.5~6.3德国度,多属于中性水或弱酸性。4.土壤植被1)土壤区内常见母岩主要有第四纪红土、红岩、河流冲积物、砂页岩、变质岩、石灰岩等6种。主要土壤类型有:水稻土、红壤、红色石灰土、潮土、黄壤等类型。2)植被区内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热地带,植被较好,森林植被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灌木以及分散的人工杉木林、果茶林等,区内森林覆盖率约为31.2%。主要植物群落结构有:油茶—冬茅、马尾松(杉木、竹)—白栎—莎草、苦槠(樟树)—继木—芒箕等。2.2.2社会经济简况1.项目区及周边社会和经济简况1)**市2003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内在活力不断增强。全年GDP为48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7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197.68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173.19亿元,增长10.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108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6:40.0:34.4调整为23.8∶40.6∶35.6。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为600.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4万人,其中市镇人口136.07万人,乡村人口464.06万人。2)**县2003年**县国内生产总值5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7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4.30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23.72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构进得到优化,2003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1.9:25.6:42.5,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51元。2002年末全县人口总户数272513户,总人口878313人,比上年净增212人,其中农业人口716668人,非农业人口161645人。**阳镇人口142312人。3)临**县200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0.91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9.65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11.29亿元,同比增长8.4%,第三产业9.97亿元,同比增长11.3%。三次产业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次比重由上年的33.8:32.5:31.0调整为33.1∶35.5∶31.4。2002年末全县总户数139005户,总人口435610人,比上年增长1603人。其中农业人口361019人,减少1746人;非农业人口74591人,增长1812人。4)津市2003年,津市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0745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594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73442万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60709万元,增长11.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823元,增长10.9%。三次产业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次比重由上年的29.4:38.7:31.9调整为25.8∶40.6∶33.6。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261070人,比年初增加2902人,其中农业人口151489人,非农业人口109581人。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从图2.2-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可以看出,项目区沿线土地利用主要为林地和耕地,其次为草地和水面,园地利用较少;其耕地、林地、草园、水面、园地及其它用地比例为1∶1.21∶0.37∶0.28∶0.06∶0.92。图2.2-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2.3水土流失现状本工程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境内地势低平,海拔在50~300m之间,区内有旱土、油茶等经济林,坡度多在10度以下,且大多改成梯田和采取了带垦等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不甚严重,仅在较高的丘岗疏林地和荒地中有块状分布的轻中度面蚀出现从各县市土壤侵蚀水蚀强度分级统计表2.2-1可以看出,**市、**县、临**县境内水土流失强度以轻中度为主,而津市境内水土流失强度以中度为主。该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流失形态主要为面蚀、沟蚀。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项目区属于南方红壤丘陵区,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根据《**省人民政府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公告》,工程所经区域属于湘北环湖丘岗治理区。项目涉及县市土壤侵蚀水蚀强度分级统计表表2.2-1地区境内总面积

(km2)各级强度土壤侵蚀面积微度轻度中度强度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市2737.342522.1692.14%107.193.92%91.793.35%7.150.26**县2513.322316.5992.17%92.323.67%79.273.15%23.320.93%临**县1238.941099.6088.754%44.863.62%77.626.27%13.921.12%津市市87.1683.5695.87%0.680.78%2.933.36%数据来源:《**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2004年9月。2.2.4项目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项目区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为积极新修水利,改善水利条件,提高种植业生产水平,减少农民因抗灾能力不足而大量垦荒种粮。山丘区贯彻以蓄为主,蓄引提兼施,大中小型工程相结合的方针,解决灌溉水源,扩大旱涝保收面积。湖区加固堤防工程,提高防洪能力;傍山区开好撒洪沟,修筑等高截流渠,新建节制闸,撇开山洪,减少渍水,解决外洪内涝问题。同时利用土壤肥力条件较好的荒山坡地、坡耕地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济林、药材林和水果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当地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开展。2.4.5项目区可借鉴的水土保持治理经验(1)坡改梯工程。对本工程取土场,应分层取土,取土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改造为梯田,用作农用地或经济林果地;对取石场,分层取料完毕后,进行覆土土地整治,改造为梯田,用作水保林草地。(2)荒山绿化工程。对本工程弃渣场,根据树草立地条件,通过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济林、药材林、水果林以及林草措施相结合方法来防治水土流失。此方法不仅可以迅速增加地表植被,减缓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刷,改良土体结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而且还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3)依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合理搭配,科学种植”的植树造林原则。适宜当地的造林树种有:杉树、松树、樟树、杨树、紫穗槐、乌桕、杜仲、大叶胡枝子等。适宜经济林树种有:茶树、泡桐树、柑桔、油茶树等。适宜草种有:白茅、狗牙根、鸡眼草等。通过以上比较成功的治理经验,结合本工程特点,对弃渣场、取料场的水土流失的防治,既要考虑防治的效果,又要考虑防治后渣场料场的可持续再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2.3方案报告书相应章节拟提交的图表1、拟建公路地理位置图2、拟建公路推荐方案路线方案示意图3、拟建公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4、拟建公路工程特性表5、拟建公路互通设置情况表6、拟建公路主要桥梁设置情况表7、拟建公路工程布局图8、拟建公路建设资金筹措计划表9、拟建公路防治责任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图或表10、拟建公路沿线地区水土流失现状表或图3.编制总则3.1方案编制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3.1.1编制指导思想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并重、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水土保持与生产建设安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把因本公路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尽可能保护防治责任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让本方案真正落到实处。3.1.2编制原则本方案编制总的原则是预防和治理因**县**庙至**公路工程建设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确保本工程的建设不会明显增加流域输沙量,尽可能保护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水土保持法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合理的界定本项目的防治责任范围,并采取综合、全面的布置防治措施,最大限度的恢复地表植被和土地生产力,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2)对项目要充分地调查、分析和研究,确定公路建设相应各时段内业主承担的水土保持职责范围,提出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和具体措施,核定工程量,安排实施进度,做好投资估算,落实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3)水土保持措施应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原则。方案中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中的已有水保措施相衔接,针对公路建设的特点提出合理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布局,在科学、合理地评价主体工程中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基础上,补充和完善未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措施,避免重复计算。(4)水土保持措施必须遵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防治措施材料的选取应以就地取材为主、尽量节省投资为原则。(5)将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降到最低的原则。如取土场、弃渣场的选址不能单纯以经济上最优来确定,要考虑安全因素,尽可能降低开挖和弃渣的安全隐患。(6)水土保持措施应与景观美化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原则。尤其是公路的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应在满足防治水土流失的前提下,还要起到良好的景观效果,使整条高速公路成为新的景观带。3.2方案目标根据湘政发《**省人民政府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公告》,本工程所经区域均属于湘北环湖丘岗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按建设类项目II级标准执行,见表3.2-1。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II级标准表3.2-1标准

时段扰动土地治理率

(%)水土流失治理度

(%)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覆盖率(%)植被恢复系数(%)施工期**290**初运行期95851.5952095注:表中“*”表示:指标值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实施进度,通过动态监测获得,在竣工验收时核定。在保障公路建设与运营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公路施工工艺和施工特点以及公路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土壤植被、气候等自然状况,结合上述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确定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防治目标如下:(1)扰动土地治理率为97%以上;(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95%以上;(3)土壤流失控制比降低到1.2以下;(4)拦渣率95%以上;(5)植被恢复系数96%以上;(6)林草覆盖率25%以上。3.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通过对本工程影响地区的初步查勘、调查,结合工程的规模、总体布局,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包括主体工程建设区(包括路基、桥涵、隧洞、交叉、交通设施等)、取土场、弃渣场和施工便道、施工营地、老路改造等各类临时工程占地。主体工程占地562.53hm2,由于本工程尚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工可”报告中主体工程永久性占地及临时占地情况不详,这些单元的占地情况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将做进一步的核实和明确。直接影响区主要指路基、桥梁、施工便道等项目建设区以外因施工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及直接危害的区域。本项目路线征地范围中包括路基排水沟外缘一定范围内面积(已纳入工程建设区),故直接影响区主要包括取土场、弃渣场等工程的下边坡,以及路线跨越河流的周边影响区。根据公路建设征占地范围划分原则,在拟建公路路基两侧的影响区按地貌划分,并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经验,本项目拟采用表3.3-1的标准确定直接影响区范围。直接影响区范围界定表表3.3-1项目直接影响区范围跨河流桥梁拟按桥梁所经水体上下游各10m计算其他桥梁桥梁两侧各5m计算弃渣场在沟道的取其下方10m,在平地的取其周围5m计算取土场取其周围5m计算施工便道按照施工便道两侧各2m施工场地在平地的取周围2m,在坡地的取下游5m计算施工营地取其周围2m计算本项目砂石料全部为外购,所以其防治责任范围由开采方负责,但建设单位要到合法的砂石料场购买,在购买合同中明确防治责任,并到当地水行政部门备案。项目房屋拆迁安置工作经业主与当地政府协商,拆迁、安置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由当地政府承担,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另编水土保持方案。在报告书阶段将对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的面积进一步核实和确定,并用表格和图件的形式说明。3.4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以及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文件(水保监方案函[2002]118号)的有关要求,结合主体工程的安排,拟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本项目计划总工期36个月,为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水土保持设计水平年为2011年。3.5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3.5.1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主体工程可研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有:1.路基边坡防护工程1)填方路段:低路堤(一般填土高度小于3m)采用植草护坡(或网布被+植草),高路堤采用拱形骨架(或预制块)结合植草防护。桥台两侧一定范围内采用浆砌片石满铺防护;通过鱼塘路段,采用浆砌片石满铺防护,下部设浆砌片石基础。部分路段,根据需要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或挡土墙加固。2)挖方路段:根据挖方高度、岩土体类型及风化程度等,分别采用植草防护、浆砌片石骨架结合植草防护、浆砌片石护面墙、挡土墙、预应力锚杆或锚索等形式进行支挡防护。对岩石路段,若整体性好,可不予防护。2.路基路面排水工程1)路基排水填方路段:路基排水涉及沿线的生态平衡、水土保持、以及农田和水利建设,因此排水设计需要与当地排灌系统协调,做到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路基排水主要通过两侧排水沟汇集路面及边坡水,引入沟、渠、河等排至路基外,排水沟应贯通并自成独立排水系统。有时设置一些沉淀池,以隔离来自路基路面的污染水源,从而保护农田和环境。挖方路段:除路基两侧设置边沟外,在挖方边坡顶外5m处,设置截水沟。在边坡平台上设置排水沟,根据需要设置跌水井或急流槽。2)路面排水挖方路段路面水主要由路面横坡向两侧漫流,采用急流槽将路面水集中排至排水沟,挖方路段由路面横坡向两侧直接排入边沟。在超高路段,超高外侧半幅路面的路面积水通过设置在左侧路缘带的纵向集水沟,经集水井、横向排水管排至排水沟或边沟,超高内侧半幅路面积水的处理,同一般路基段。3.路面工程本线采用沥青砼路面,上面层采用4cm厚多碎石沥青砼,下面层采用6cm厚中粒式沥青砼和8cm厚粗粒式沥青砼,基层采用2×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8cm厚石灰土,4.桥涵工程桥梁工程主要包括基础工程、下部结构、上部构造等,沿线的大中桥梁施工时均设置土石围堰或钢护筒围堰,土石围堰施工自上游往下游,岸边往江中填筑至下游合拢。水面以上的填土进行夯实,桥墩施工完毕后拆除土石围堰运至指定弃渣场,采用钢护筒围堰施工的桥墩施工面均在围堰范围内。涵洞的工程型式如下:浆砌石拱形涵洞底板和边墙用浆砌块石砌筑,顶拱用浆砌粗料石砌筑;钢筋混凝土箱形涵洞顶板、底板及边墙是钢筋混凝土整体形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边墙和底板用浆砌块石砌筑,顶部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板覆盖。5.绿化工程及其他工程沿线绿化及其它工程主要包括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中央分隔带及立交区域的绿化。这些工程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水土保持,但是路线沿线开挖和填筑平台所植树、植草主要功能是水土保持。限于“工可”阶段,拟建工程没有对沿线绿化及其他交通工程、附属设施等工程作详细描述,这部分内容有待在报告书中根据文件作具体说明。3.5.2初步评价(1)主体工程可研设计中根据不同的挖填方高度、岩土体类型及风化程度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既可满足工程本身的需要,从水保角度路基防护形式也是合理的,但防护工程数量是否充足,要在报告书阶段根据初步设计资料进行评价。(2)工程设计的排水形式多样,能形成较完善的排水系统,满足路基排水的需要,不仅能起到稳定路基的作用,同时还十分有利于路基的水土保持。但是由于“工可”报告没有提供详细的排水工程的数量和布设原则,在报告书中还要评价工程数量是否充足,并且说明工程布设要做到临时排水设施和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应充分利用地形和天然水系,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做好进出口位置的选择和处理。(3)路基路面硬化有效防止了降水直接进入土壤,彻底消除了土壤流失的动力源泉,对防止路基路面的土壤流失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但由于路面硬化彻底阻碍了降水进入土壤的可能性,使降水无法渗入土壤,即无法形成壤中流,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直接流走,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流失。所以,路基路面工程的保土作用非常好,但保水性能特别差。(4)桥梁工程减少了大的填方工程,对减少水土流失起到了一定有利的作用。但桥梁基础工程施工会对桥台边的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同时围堰的拆除物和河底淤泥若不弃在指定的场所,都会产生水土流失。涵洞工程可以保持原有水利系统及满足农田灌溉和排水等的需要,排除公路侧积水,减少积水增加造成的水土流失,但由于涵洞上部汇水加大了对涵洞下部的冲刷作用。(5)沿线绿化工程是公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既提高了公路建设区域植被覆盖率,又增加了公路沿线地表水的入渗,也缓解了地表水对路基周围的冲刷,有利于保水保土。报告书阶段将根据初设资料,对树草种选用的适宜性、数量等进一步评价。以上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工程的分析与评价,表明:主体工程设计主要考虑其路基、路面、桥梁等工程,与这些工程安全相关的防护和排水设计考虑的比较详细,但是对这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临时防护和排水工程考虑得较少;同时对施工便道、弃渣场、取土场等这些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考虑得也较少,而这些都是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的单元,所以在报告书阶段将对以上这些主体工程考虑较少的防治单元作为重点,对其进行布设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防护、排水、临时拦挡、植物等措施),并作出措施工程典型设计图。3.5.3拟需补充或完善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工程建设中,具有水保功能的措施需按水土保持设施要求建设,但由于挡土、排水、护坡工程措施和种植水保林草植物措施的滞后性,施工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补救:如对有坡面径流汇入施工工作面的路段应先行修建排水沟(涵),使暴雨径流不致冲刷工作面造成水土流失;对填方路段、半填半挖路段应结合路基、边坡防护、排水沟建设两侧(或一侧)先行修建挡土墙(或临时挡渣堤);对切方路段结合排水沟建设两端设置拦渣坎或临时拦渣堤,拦蓄施工期裸露坡面雨水冲刷流失量及施工中流失的废土、废渣。防止坡面雨水冲刷和废土、废渣的流失,做到预防为主,防止“先破坏,后治理”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上述主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本工程还需要拟补充以下水土保持措施,并纳入水土保持措施体系:(1)补充路堤填筑及路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水保措施;(2)补充取土场、弃渣场的水土保持措施;(3)补充表土临时堆置区的临时水土保持措施;(4)补充施工便道和临建工程区的临时水土保持措施。3.6主体工程线路方案比选3.6.1项目主体工程设计本项目在工程预可研阶段,提出K、G两条贯通走廊方案,并进行了综合比选,最终推荐K方案为正线方案。在项目可研阶段,编制人员经过详细得现场勘察和设计,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采用K方案走廊带分段比较法,即针对工程难点地段提出了K方案的A、B、C三个局部走廊带比较方案,并进行了同深度的方案比选。各比较线和对应正线的关系参见附图二。1.K线方案三个局部走廊带方案比选A线局部方案:自起点**庙(AK0+000=K0+000)向南,经复兴厂镇东、赵家峪水库东,在鳝鱼坝西侧跨涔水后,于**东乡北侧接K线(AK23+249=K24+000),路段长23.25km。B线局部方案:自起点**水大桥南岸(BK31+400=K31+400),经五泉铺西后,线路转向西南,经烽火乡西、柏枝台西、长岭岗西、太阳山西、石板滩东,经灌溪镇北,到达终点(BK94+900=K101+189),路段长63.50km。C线局部方案:自起点肖伍铺北侧(CK78+000=K78+000),路线继续向南,经猴子巷西、柳叶湖东,在芦荻山东与康家吉间跨沅江,到达长常高速公路终点方案二,即(常张高速公路起点)檀树坪处(CK111+510)。2.K线的A、B、C局部方案比较结果1)K方案(K0+000~K24+000段)与A(AK0+000~AK23+249段)方案比较:K方案在工程用地、路基土石方、改建桥梁及投资等工程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且与**县地方意见相符。故工程主体设计推荐采用K线方案。2)K方案(K31+400~K101+189段)与B(BK31+400~BK94+900段)方案比较:B方案虽较K方案长度稍短,但由于路线经过水网密集地区,桥涵结构物多,B方案占用良田多,而K方案则充分利用了荒地;且B方案路线经过区域辐射津市市能力较弱,进出口较津市市较远,不利于远期引导过境车辆从**市东环过境。故工程主体设计推荐采用K线方案。3)K方案(K78+000~K101+189段)与C(CK0+000~CK96+133段)方案比较:K方案比C方案线路短10.32km,投资少4.67亿元,同时在工程用地、路基土石方、修建桥梁等工程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故工程主体设计推荐采用K线方案。K方案的三种局部方案具体比较情况见表3.6-1。K方案与A、B、C方案局部比较表表3.6-1项目单位K方案与A方案K方案与B方案K方案与C方案K方案

K0+000~K24+000A方案

AK0+000~AK23+249K方案

K31+400~K101+189B方案

BK31+400~BK94+900K方案

K78+000~K101+189C方案

CK0+000~CK96+133路线长度

(其中改建路线长度)km24.000(16.5)23.249(0)69.78963.523.18933.51公路用地

(其中新增公路用地)hm2117.93(47.57)114.53(114.53)350.53(其中荒地98.6)324.6(其中荒地15.67)148.2209.07路基土石方数量千m3109028909770786035095060路面工程数量

(其中加铺路面面层)km2598(588)580(0)175016447631112排水防护工程千m323692091976792新建特大桥1080/1新建(改建)大桥m/座0/0(185/1)950/2(0/0)520/41940/13160/1300/1新建(改建)中、小桥m/座0/0(176/6)277/6(0/0)1236/341174/29450/12645/18互通立交处114434分离立交处513646通道及天桥处41391251314260联络线长度(二级公路)11估算造价万元35137.865720.5182670.2172190.187676.1144173.6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1464.12826.82631.82711.73780.94302.4推荐意见推荐推荐推荐3.6.2比选方案水土保持意见本报告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对相应各段路线进行比选并作出评价。从K方案与A、B、C方案局部比较表3.6-1可以得出:1)A线方案虽破坏植被长度比K线方案少751m,但K线方案利用老路合理改扩建新路,则新增公路较A线方案少征用土地67hm2,土石方少1800千m3,对地面扰动面积和程度较K线方案小,从水土保持角度比较,K线方案优于A线方案;2)B线方案破坏植被长度比K线方案少6.29km,土石方少1910千m3,对地面扰动面积和程度较K线方案小,但K线方案较B线方案充分利用荒地82.93hm2,施工地点尽量绕开植被良好的区域,充分地保护农田,从水土保持角度比较,B线方案略优于K线方案;3)K线方案破坏植被长度比C线方案少10.32km,少征用土地60.87hm2,土石方少1551千m3,对地面扰动面积和程度较C线方案小,从水土保持角度比较,K线方案明显优于C线方案。综合上述水土保持比选意见,本报告拟推荐K线方案作为正线方案。3.7可研阶段水土保持方案工作内容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综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本水土保持方案主要工作内容见图3.7-1~3.7-2:先对主体工程布局、防护工程范围和标准、实施时序等进行核实和评价,然后再根据主体工程特点,对公路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现状等进行细致调查,明确项目区水土保持“三区”划分、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水土保持监测等内容。图3.7-1水土保持方案工作内容(一)——对主体工程评价和复核图3.7-2水土保持方案工作内容(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3.8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程序根据有关法规的要求,结合公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工作内容,本方案的编制程序如图3.8-1。3.8-1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程序4.调查勘测4.1调查内容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确定编制内容,拟调查的内容包括:(1)普查。包括公路所设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设施、土壤植被等;(2)详查。把取土场和弃渣场周边作为重点详查对象,内容包括取土场上方来水区集水面积、产流量调查及截水排水工程布设调查,弃渣场周边输沙沟道调查及拦渣工程布设调查;(3)类比调查。选择某临近高速公路作为类比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取土场、弃渣场水土流失状况、土地整治及土地利用方向、适生植物种、人工植被的恢复状况及水土保持作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运用和保存情况及水土保持作用,公路修建前后对区域环境影响程度和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4.2调查勘测的方法调查方法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专家咨询三种:(1)资料收集。向设计单位收集工可设计文件、初勘资料;向沿线当地相关行政部门收集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方面的报告和图文资料;(2)现场踏勘。包括对拟建公路的重大桥梁工程、高填深挖路段边坡、不良地质地段、取土场、弃渣场、施工临时占地、施工便道及沿线土壤植被、地形地貌等;(3)专家咨询。向有关专家咨询公路建设区的水土流失特点、侵蚀模数以及适合于当地的水土保持措施。项目区水土保持方案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和方法详见表4.2-1,重点情况调查内容及方法见表4.2-2。项目区水土保持方案一般情况调查内容及方法表4.3-1调查项目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和步骤工程项目主体工程、附属工程组成及布置情况、施工工艺、建设年限;工程填挖、排弃特点及主体工程设计中已有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计内容;工程建设中与水土流失相关的内容;工程施工建设受影响的原有水土保持设施、新增水土流失及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等情况。⒈熟悉、了解设计文件⒉现场调查、测量⒊分析总结社会经济情况工程所在地近几年的有关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发展规划、土地资源与规划、资源优势及发展利用方向。⒈现状调查并收集当地社会统计报表、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报告等相关资料⒉统计、分析、总结自然状况地形地貌主要地质构造、地貌特点、地形类型及各类型具有代表性的地面坡度、坡长、沟道、汇流情况。⒈地形图总体分析⒉现场调查、测量气象水文收集区域内气象站、水文站近年来的降水、气温、风力、蒸发以及河道径流、洪水、泥沙等实测数据。⒈资料收集⒉分析、总结植被植被类型、分布特点、当地林草生长情况、适生林草种类及种植条件、单价、作物耕作、生长等情况。⒈收集、查阅当地植物志、林业区划等资料⒉结合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地面组成物质不同地貌部位地面组成物质的种类和土壤类型、质地、土层厚度等。⒈收集、查阅有关地质、土壤资源⒉结合资料现场典型调查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设施现有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投资、运行效果以及水保措施的效益、经验及需注意的问题。⒈收集相关资料⒉进行现场调查⒊必要时,进行现场测量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分布、面积、成因、流失程度危害;水土流失与各影响因子的关系,特别是植被、地面坡度、地面组成物质等与水土流失程度的关系。⒈收集当地水土保持报告等相关资料⒉进行现场样方调查⒊进行类比工程调查、测量项目区水土流失重点情况调查内容及方法表4.3-2调查项目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及步骤主体工程主体工程设施位、置周边情况及工程进度。设计文件分析、现场调查、勘查取土场项目区取土场位置、开挖方式、取料场周边地形地貌、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情况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等。设计文件分析、现场调查弃渣场项目区弃渣场位置、弃渣方式、堆渣高度、弃渣场周边地形地貌、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情况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等。设计文件分析、现场调查施工便道调查施工营地及施工便道的位置、地形、地貌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设计文件分析、现场调查邻近在建公路水土流失及治理情况填方路段、挖方路段、取土场、弃渣场等的水土流失情况及治理情况。现场踏勘、调查和实测为主,专家咨询为辅4.3调查的步骤(1)收集“工可”设计资料,认真分析和研究设计资料;(2)向当地行政部门收集相关的基础资料;(3)根据对以上资料的分析选定最优调查路线和具体的调查内容;(4)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和组织分工;(5)根据已定方案进行仔细、深入的调查和勘测;(6)征求各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建议和意见;(7)对调查资料的分类整理。自此调查工作基本结束,进入下一阶段的方案编制工作。5.水土流失预测5.1水土流失预测区段、时段的划分5.1.1水土流失预测区段1.预测区段划分原则1)同一预测区段的地形地貌、扰动地表的物质组成相同;2)同一预测区段的扰动地表的形成机理与形态相同;3)同一预测区段的土地利用现状基本一致;4)同一预测区段的降雨特征值(降雨量、强度与降雨的年内分配等)应基本一致。2.预测区段划分根据上述原则和公路工程建设特点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本拟建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区段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施工临建设施区、施工临时道路区,详见表5.1-1。5.1.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水土流失预测应分基本建设期(即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两个时段进行。本工程运营期并不产生水土流失,属于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项目施工期和运营初期。由于项目施工开挖坡面、采石取土、筑路架桥、机械碾压等原因,破坏了公路沿线原有地貌和植被,扰动了表土结构,致使土体抗蚀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加剧,堆放弃土弃渣如不采取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将导致水土流失大量增加;在生产运营期初期,因施工破坏(因施工形成的裸露坡面、开采面、弃渣渣面)而影响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在自然封育下可逐渐消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固结及植被逐步恢复,水土保持功能得到日益发挥,生态环境将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水土流失量逐渐减少直至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即达到土壤容许流失量(500t/km2·a)范围内。该工程施工期拟建计划为3年,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施工进度、工期及其影响区域的特点,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预测时段。对主体工程区、料场、渣场等区域,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新增水土流失不仅发生在土石方施工期内,而且在工程完建后初期仍将发生,直至这些区域土壤固结及植被恢复为止,因此其预测时段按各路段土石方施工期和运营初期自然植被封育时间计算。各区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见表5.1-1。水土流失预测区段和时段划分5.1-1工程分区预测时段(a)施工期运营初期主体工程区路堤路堑边坡1~1.51路面1~1.5取土场区1~1.51弃渣场区1~1.51施工临建设施区2.51施工临时道路区1.515.2预测内容1.对扰动原地貌、土地及植被情况预测,包括公路工程各级建筑物占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辖范围的永久占地,以及施工临建设施租地范围、施工便道、取弃土场等临时占地范围;2.公路建设的弃土、弃石、弃渣量;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包括农用地(水田、旱地、水塘、林地、果园)和未利用地(荒草地);4.预测可能增加的水土流失量,并分析评价本项目建设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公路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侵蚀程度和强度,结合主体工程各项目防护措施,拟定造成水土流失的工程重点监测地段或部位。5.3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及其参数取值5.3.1预测方法水土流失预测的方法较多,包括同类工程实测资料类比法、地方经验方程计算法、监测小区实测资料法、人工模拟降雨小区试验法、专家估判法、航空照片资料判别法等,各方法均有一定的优缺点,亦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并考虑预测方法的可操作性,对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施工临建设施区、施工临时道路区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均采用同类工程实测资料类比法进行预测,并辅以简易径流小区实测法。1.扰动地表的土壤流失量预测公式式中,WS1—扰动地表区新增的水土流失量,t;n—预测单元,1,2,3,……,n-1,n;Fi—第i个预测单元面积,km2;MS1—不同预测单元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M0—不同预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t/km2·a;Ti—预测时段,a。2.弃土弃渣场的土壤流失量预测公式式中,WS2—弃渣流失量,t;Si—第i个预测单元的弃渣堆积外表面积,km2;MS2—弃渣面侵蚀模数,根据弃渣位置的洪水条件、降雨参数、弃土弃渣的物质组成、堆弃面的地形地貌、堆弃厚度、底坡及外坡等因素,由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