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考古研究,大约在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处于“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其典型代表是如图中的()A.①河姆渡文化遗址 B.②陶寺遗址 C.③殷墟遗址 D.④大汶口文化遗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龙山文化时期中国。依据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期典型代表是陶寺遗址,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地区,②是山西地区,B项正确;①位于长江下游,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地区,排除A项;③位于河南地区,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地区,排除C项;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陶寺遗址在山西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2.四川三星堆和武汉盘龙城均为功能较完善且分区明确的大型商代遗址。三星堆的尊和盘龙城罍器型相似,三星堆的玉戈形制很接近盘龙城墓葬同类器,两地都重视玉器使用,均出土了“神秘”面具。这可以用于说明()A.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格局 B.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的形成C.等级森严的商代社会秩序 D.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地【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四川三星堆和武汉盘龙城遗址出土的器物具有相似性,且两地都重视玉器的使用,均出土了“神秘”面具,据此可以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整体格局,A项正确;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的形成于新石器时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描述等级制度,排除C项;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地,叙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西周时期,青铜铭文中多次提及木、石、耒、耜等生产工具;雅颂之乐常涉及“井田、稼、雨、稷”等字;礼制中也频繁出现“草人、仓人、廪人”等职官。这反映出()A.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B.文艺创作植根于劳动实践C.农耕生活浸润礼乐文明 D.劳动人民创造了青铜文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青铜铭文中多次提及耒、耜等生产工具;雅颂之乐常涉及‘稼、雨、稷’等字;礼制中也频繁出现‘稻人、草人、仓人、廪人’等职官。”并结合所学可知,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和乐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文化制度,根据材料“青铜铭文”“雅颂之乐”“礼制”体现了西周文化和政治制度方面的情况,所以材料可以反映出西周政治、文化受到农耕经济的影响,即农耕生活浸润礼乐文明,C项正确;西周时期尚未出现社会转型,排除A项;礼制属于政治方面,不属于文艺创作,排除B项;因“劳动人民创造了青铜文化”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农耕生活浸润礼乐文明”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4.西周时,各级领主的都城规模以国都为标准,呈递减趋势。天子“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诸侯“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卿大夫“戎马四百匹,兵车百乘”。据此可知,当时()A.内外服制度完善了国家管理 B.贵族等级秩序得以强化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周天子拥有绝对的权力【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各级领主的都城规模、兵马数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制,说明的是当时贵族等级秩序得以强化,B项正确;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排除A项;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C项;分封制下,王权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故选B项。5.如表关于不同人物对商鞅及其变法的评价,反映出()班固(汉)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阡陌,东雄诸侯赵蕤(唐)贵尚谲诈,务行苛刻。废礼义之教,任刑名之数,不师古,始败俗伤化毛泽东商鞅是首屈一指利国富民的伟大政治家,是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A.历史尺度和道德尺度的评价必定矛盾 B.历史研究与大众历史认识相互脱节C.阶级立场、时代背景等影响评价结果 D.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班固、赵蕤及毛主席对商鞅的评价不一,这主要是因为立场、时代背景不同导致的,C项正确;历史尺度和道德尺度的评价并不矛盾,排除A项;材料与大众认识无关,排除B项;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必然性,排除D项。故选C项。6.战国时期,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吴起变法规定已传至三代以上贵族封君的子孙者收回爵禄;商鞅变法规定贵族中凡未立军功者不得入贵族籍。这些规定()A.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需求 B.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的时代需要C.推动了官僚政治逐渐走向瓦解 D.反映了贵族对于变法运动支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开展变法,“食有劳而禄有功”的意思为封赏有功劳的人,任用有能力的人,并且要赏就要实行、要罚就要得当。“三代以上贵族封君的子孙者收回爵禄”“凡未立军功者不得入贵族籍。”这些措施都打击削弱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和势力。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进步,新兴地主阶级崛起,要求削弱旧贵族势力,故这些规定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的时代需要,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不是奴隶主贵族,排除A项;战国时期官僚政治逐步形成,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对变法的支持,并非贵族,排除D项。故选B项。7.以下诸子百家的观点中,与孔子观点同属一派的是()A.兼爱、非攻 B.相生相胜,五行生克 C.隆礼重法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正向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荀子主张隆礼重法,荀子和孔子都是儒家代表人物,C项正确;兼爱非攻是墨家主张,排除A项;B项是阴阳五行家,排除B项;D项是兵家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8.据学者史海念考证,秦直道南起今陕西云阳甘泉宫,至今甘肃定边一带,再经鄂尔多斯高原,转趋东北,越黄河,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附近)。由此可推知,秦直道()A.丰富了对民众的管理手段 B.加强了北方地区的边防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打通西域与中原的交通【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内容可知,直道主要是修筑在北方地区,修筑直道便利了北方地区的交通,从而加强了北方的边防,B项正确;直道的修筑并不是管理民众的手段,排除A项;直道的修筑没有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辖,排除C项;狭义的西域指的是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区域,秦时并没有打通与西域的交通,排除D项。故选B项。9.秦汉时期的姓名呈现新变化,以武、勇命名的有蒙武、苏武等;以胜、广命名的有陈胜、吴广等;以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含义命名的有赵广汉、张安世等。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B.主流思想文化内涵发展变化C.尚武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D.选官制度影响社会阶层流动【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以武、勇命名的有蒙武、苏武等”“以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含义命名的有赵广汉、张安世等”可知,秦汉时期的姓名突出尚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主要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C项正确;郡县制的推行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排除A项;材料与主流思想变化无关,排除B项;该现象的出现主要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非选官制度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0.《史记·陈涉世家》认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秦法严苛,“失期,法皆斩”,并广为流传。而据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徭律》规定,陈胜、吴广因大雨延期,根本不会斩首。这表明()A.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 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C.私人修史的主观性太强可信度低 D.最新的考古发现更接近历史的真相【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秦末农民起义。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两本文献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有不同的认识。因此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识,A项正确;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都属于史料,都需要多重互证才能更接近真实历史,排除B项;史书都带有主观性,不能认为私人修史主观性更强,排除C项;最新的考古发现有利于揭露历史真实,而不是更接近历史真相,排除D项。故选A项。11.如图中,图一到图二地方行政层级的变化反映出汉代()图一图二A.皇帝权力扩大 B.疆域日趋拓展 C.军阀割据消除 D.中央集权强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地方层级最初侯国作为独立的行政单位,之后侯国归郡统辖,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和皇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和疆域扩展无关,排除B项;东汉末年才出现军阀割据,排除C项。故选D项。12.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三击匈奴,命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并设置河西四郡。公元前60年,在今新疆境内设置西域都护府。汉朝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更有效管理。这些举措()A.体现因俗而治的特点 B.体现平等的民族政策C.巩固大一统国家发展 D.表明君主专制的强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三击匈奴、出使西域、设郡管理西域、设机构管理西域”“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更有效管理”等信息可得出,汉代开疆拓土并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大一统国家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汉代开疆拓土并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并未突出强调“因俗而治”的特点,也不涉及汉代的民族政策如何,排除AB项;材料强调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主要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不是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C项。13.汉代每年对太学生举行一次选拔考试,依据成绩分为甲、乙等。甲等学生可以在宫廷充任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也有的回乡收徒为师,极个别的从事其他职业。这说明太学()A.促进郡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B.培养政府官吏和宫廷侍卫C.选拔人才的标准日趋公正 D.推动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汉代通过对太学学生的等级划分,而后根据标准授予官职,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郡国的信息,且太学在汉朝是中央教育机构,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太学不只培养政府官吏和宫廷侍卫,排除B项;材料没有描述官员选拔的标准,排除C项。故选D项。14.如图为西汉不同时期丞相出身的统计图。其变化反映出()A.“尊崇儒术”影响政治 B.“焚书坑儒”文化凋零C“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D.“三教归儒”重塑正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之后儒者出身的丞相人数在逐渐的增多,说明儒学的政治影响力加强,A项正确;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而不是汉朝,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归儒”的现象,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A项。15.从以下吕思勉《秦汉史》部分目录中可以剖析,两汉的主要社会问题是()第六章第七章汉末事迹新室始末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五节元帝宽驰成帝荒淫衰帝纵恣新莽败亡第十章后汉衰乱第十一章后汉乱亡第一节第三节第五节第二节后汉外戚宦官之祸党锢之祸灵帝荒淫董卓之乱A士族专权与外戚干政 B.土地兼并与藩镇割据C.皇帝昏庸与宦官乱政 D.党锢之祸与边疆危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中国。材料“成帝荒淫”“衰帝纵恣”体现的是皇帝的昏庸无能,材料“后汉外戚宦官之祸”“党锢之祸”体现的是外戚宦官专权,内部党派斗争,因此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两汉时期的社会问题是皇帝昏庸与宦官乱政,C项正确;士族专权是在魏晋时期,排除A项;藩镇割据是在唐朝中后期出现的,排除B项;材料与边疆危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6.下图①②③阶段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焚书坑儒、光武中兴、全国统一 B.五胡内迁、黄巾起义、文景之治C.五胡内迁、孝文帝改革、全国统一 D.党锢之祸、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至隋朝(中国)。据所学可知,三国之后,中国进入历史短暂统一的西晋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因此图中①处应选择五胡内迁;据所学,前秦淝水之战战败后,北方再度分裂,随后北魏统一北方,逐步推行汉化改革,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改革,②处应填上孝文帝改革;据图可知,③处是南北朝的终结,说明隋朝建立,国家走向统一,因此③处应填上全国统一,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焚书坑儒现象出现在秦朝建立后,图中①处明显是在三国以后,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后期,据图可知②处是在淝水之战后,时间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党锢之祸是在东汉后期,图中①是在三国后,此时东汉早已灭亡,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7.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统计,孙吴时期临湘县乡吏总数的26%、县吏的40%,县卒的33%都出身于“潘”“蒸”“邓”“黄”“谢”五大家族,这反映当时()A.士族影响地方官的选用 B.南渡高门士族执掌朝政C.江南经济有进一步发展 D.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成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三国时期(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孙吴时期临湘县乡吏很多出身于五大家族,五大家族属于当地的士族,说明士族影响了孙吴的选官,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当地的五大家族势力,而没有提到是南渡的高门士族,排除B项;材料是指官员的选拔,而不是经济,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地方官吏大多来自五大家族,说明士族的影响力,而不是基层社会治理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18.如下今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由此推知,当时()A.匈奴人率先借鉴和使用铁犁牛耕技术 B.边疆已与内地农业生产实现一体化C.天可汗设立河西四郡加快了边疆开发 D.中原农耕技术逐渐在北疆地区传播【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据图可知,东汉时呼和浩特地区出现了农耕技术,据所学知识可知,呼和浩特地区在内蒙古一带,D项正确;图中信息不能体现匈奴人率先借鉴和使用铁犁牛耕技术,排除A项;“边疆已与内地农业生产实现一体化”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立河西四郡,而“天可汗”是草原各族对唐太宗的尊称,排除C项;故选D项。19.如图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情况,由此可见,科举制度()A.完善了乡举里选的选拔程序 B.逐渐打开了社会流动的通道C.进一步强化了士族贵族特权 D.使得中央决策体系日臻完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图中显示,科举制以才能为标准选拔官吏,使寒族、小姓子弟有机会参与政治,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打开了社会流动的通道,B项正确;科举制不属于乡举里选,排除A项;科举制度为寒门学子打开了升迁之路,而不是强化了士族贵族,排除C项;科举制度属于选官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决策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20.对下面唐朝交通路线示意图解读合理的是()A.中央集权加强 B.中外交流活跃 C.民族交融出现 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方式主要是海路和陆路,说明的是中外交流活跃,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外交流,与中央集权的加强、民族融合及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21.780年“炎建议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一调整()A.为实行租庸调制奠定了基础 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C.保证了农民充分的生产时间 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可知,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项正确;租庸调制在两税法的之前,两税法不可能为实行租庸调制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这一调整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C项“保证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22.如图为唐后期的石家庄毗卢寺璧画,共绘有罗汉、菩萨、高僧、城隍土地、往古道人、帝王忠臣、贤妇烈女等五百多身图像。毗卢寺壁画体现了当时()A.儒佛道三教并行 B.儒学失去正统地位 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罗汉和菩萨是佛教代表,城隍土地、往古道人是道家代表,贤妇烈女是入儒家思想代表,因此该壁画反映的是儒佛道三教并行,A项正确;儒学自西汉后,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外交流,排除C项;材料与藩镇割据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3.如表所示的唐诗诗句反映出当时()诗人作品诗句王维《出塞作》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陈陶《陇西行四首》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元稹《估客乐》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贾岛《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A.周边各族得到迅速发展 B.各民族的经济交流频繁C.民族间交往的形式多样 D.中央加强对西域的管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表中信息可知,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方式有:征战、和亲、经济交往和册封等,C项正确;表中信息不能体现周边各族得到迅速发展,排除A项;表中信息只有“元稹《估客乐》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能体现不同民族间的经济交流,排除B项;中央加强对西域的管理是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表中信息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24.小明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曲辕犁”“安西都护府”“诗仙画圣”整合在一个学习单元的笔记中,他学习的单元主题应是()A.民族交融与社会变革 B.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更迭C.制度创新与文化繁荣 D.繁荣与开放的封建盛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曲辕犁”“安西都护府”“诗仙画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隋唐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成就,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即繁荣与开放,材料反映了唐代开放、繁荣的封建盛世,D项正确;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为先秦时期,排除A项;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史前时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曲辕犁”、“安西都护府”等信息无法得出唐代文化繁荣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各有所本的。儒家,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的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法家,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先秦诸子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而人事问题,则以改良社会的组织为其基本。——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学术理想,寄希望于周游列国,却以失败告终;孟子时代,则是“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秦始皇更是实行了“焚书坑儒”的决策。虽然,汉初儒学偶有机会露面,但很快就被道、法强势逼退,至汉武帝时,这一局面才逐渐被打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武帝举贤良对策中崭露头角,并提出“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的主张,获得汉武帝的采纳,“五经”成为法定的经典。——摘编自钱耕森《董仲舒:儒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材料三材料四韩愈痛感于儒学的衰弱,著《原道》一文。一方面竭力排佛,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学说中糅进了不少佛学的成果。——ト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思想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和法家为解决“人事问题”提出的主张。(2)根据材料二,概括先秦至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并简析这种变化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至唐代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答案】(1)共同点:都有一定的思想来源,都主张改良社会。儒家主张:仁、礼、为政以德、仁政、隆礼重法等思想。法家主张:以法律为工具管理国家,变法革新,实行专制和中央集权等思想。(2)从不受统治者重视到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或受统治者的尊崇)。影响: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儒学的传播和发展;促使统治者实行仁政;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3)特点:思想活跃;文化多元;儒道佛既存在一定的思想冲突,也出现交融趋势。【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各有所本的。儒家,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的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法家,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可知,都有一定的思想来源;根据材料“先秦诸子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而人事问题,则以改良社会的组织为其基本”可知,都主张改良社会。主张:儒家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为解决“人事问题”提出的主张包括仁、礼、为政以德、仁政、隆礼重法等思想。法家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为解决“人事问题”提出的主张包括以法律为工具管理国家,变法革新,实行专制和中央集权等思想。【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先秦至汉代(中国)。变化:根据材料“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学术理想,寄希望于周游列国,却以失败告终”“汉初儒学偶有机会露面,但很快就被道、法强势逼退,至汉武帝时,这一局面才逐渐被打破”“获得汉武帝的采纳”可知,从不受统治者重视到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或受统治者的尊崇)。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从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儒学的传播和发展;促使统治者实行仁政;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等方面分析。【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至唐代(中国)。根据材料“悬空寺三教殿”壁画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思想活跃;文化多元;根据材料“韩愈痛感于儒学的衰弱,著《原道》一文。一方面竭力排佛,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学说中糅进了不少佛学的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道佛既存在一定的思想冲突,也出现交融趋势。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西汉前期民族关系则主要是采取和抚四夷特别是与强大的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境的安宁。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的增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强有力措施。——汪高鑫《两汉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材料二北魏中央官学是鲜卑贵族接受正规汉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北魏建立伊始,就将鲜卑贵胄系统接受汉文化教育视为治国、固国之根本。孝文帝太和中,“诏立国子太学”,招收父祖官高爵显的贵族子弟入国子太学读书。中央官学以经学儒术为主要学习内容,北魏最杰出的儒学大家刘芳“特精经义,博闻强记,兼览《苍》《雅》,尤长音训,辨析无疑”,孝文帝敬重非常,诏为中书博士,为皇太子讲授经文。——摘编自韩雪松《北魏时期鲜卑贵族的汉语教育与学习研究》材料三唐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还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物制药厂房租赁合同及药品研发生产服务协议3篇
- 科技力量团队荣耀
- 2025年度精密模具加工委托合同协议书4篇
- 2025年度柴油发电机租赁与环保检测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租赁运营管理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行业健康证照办理服务合同样本3篇
- 2025年度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共享合同2篇
- 专业钻掘设备出租协议规范文本一
- 个人租车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厕所清洁能源应用与改造合同3篇
- 深圳2024-2025学年度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中考语文复习说话要得体
- 《工商业储能柜技术规范》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章程
- xx单位政务云商用密码应用方案V2.0
- 风浪流耦合作用下锚泊式海上试验平台的水动力特性试验
- 高考英语语法专练定语从句含答案
-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操作手册
- 【教案】Unit+5+Fun+Clubs+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0年的中国海外工程示范营地申报材料及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