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树和天空特朗斯特罗姆【教学目标】
1、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奇特的想象、鲜明的意象、朦胧的意境等。
3、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
重点:诗歌意象选择的特点和寄托的感情。
难点:独特的诗歌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那个奥地利的卡夫卡,只是个银行职员,却笔耕不辍,创作了蜚声世界的《变形记》,创作成了他活着的唯一目的,人生的唯一意义,那《城堡》《变形记》中的主人公,其实就是他自己呀。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写作长诗《画廊》时几乎花尽了十年光阴,就连诗《有太阳的风景》也断断续续用了七年的时光才创作完成,正是凭借这种执着的精神,他才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二、作者简介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被誉为“20世纪西方最后一位诗歌巨匠”。同时,他也是一位心理学家。他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他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激烈的情感寓于平静的文字里,将欧洲古典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熔于一炉。特朗斯特罗姆的主要作品集有《17首诗》《路上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堂》等。
三、写作背景
1931年4月15日,特朗斯特罗姆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三岁时,父母离婚,和母亲一起在斯德哥尔摩长大。而斯德哥尔摩群岛上的环境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起点。他很早就对地理和科学,特别是昆虫学产生了兴趣。十几岁时,对艺术表现出兴趣,开始弹钢琴,并很快接触诗歌。在他的诗中,生活世界与大自然向来关系密切,无须附加理智的连接,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自发地发生的、具有大自然特征的显现过程;自然本身就需要一个世界才能来照面,自然立足于存在的实体,共在于人们生存的世界,与人们神秘的想象力。
四、题目解说
“树和天空”言简意赅,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对象;同时,“天空”为“树”提供了背景,意象鲜明,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间。
五、课文结构
全文可分为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树在雨中获得生机。
第二部分:(第2节),写树在等待成长的时机。
六、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1、《树和天空》中,作者说“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的身边,”“我们”是谁?在诗中有什么存在意义?答案“我们”是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是自然生命律动的记录员。
见证了树“在雨中走动”“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停下脚步”和“等待”的情形。即便在“灰色”中也依然可以“汲取雨中的生命”,而那“果园里的黑鹂”更是一个关于生命的积极乐观又欢愉的精灵。真正健全的生命懂得享受自然的每一种赐予,于是在“晴朗的夜晚”才有了它们“挺拔”的身姿。而支撑这一切的,除了对宇宙规律的默认,更多的应该还是对那个雪花绽开的瞬息最为坚执的等待!“雪花”在这里有着丰富的内涵,作为冬天的象征,它不可避免地预示着寒冷,然而它又恰恰使强力的意志得到了最充分的凸显。承续前文,它又是万物对宇宙规律一次充满自信的认可与迎取。
2、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写树和大自然,有什么好处?
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写树和大自然,角度新颖,使诗人与树的视角发生转移,树的走动其实是诗人在树林中走动。树如同无言的智者,把诗人瞬间的感受表达了出来。诗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匆忙,而过天晴,树林静谧,这优美的情景,又让诗人的内心更加宁静,焕发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七、品读课文,加深感悟
1.请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诗歌通过对树和雨的描写,构成了朦胧、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多层次的思考,给读者以启迪。
2.赏析本文写作特点
(1)想象丰富而奇特。
诗人表达的是对自然、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但诗人却选取了“树”这一意象,充分发挥想象,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树在雨中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在等待那瞬息”,缺予“树”以人的动作和感情,想象奇特。
(2)意境优美而朦胧。
“树”“天空”“雪花”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但经诗人的描写,一下子就具有极为优美的画面感,读者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棵“在而中走动”的树,似乎出现了“在空中较开”的雪花。诗歌的语言是通俗易懂的,但诗人善于通过隐喻和象征来表达深刻的含意,言浅而旨远。如“倾洒的灰色”中,“灰色”为什么可以“倾洒”?“灰色”又象征什么?又如“雪花在空中绽开”意境优美,但又并不仅仅是写雪花,“雪花”还指美好的未来、美好的瞬间等。只有真正读懂了蕴含在诗歌语言背后的深层含意,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
八、课文探究1.“树”在诗中是一个怎样的意象?首先,“树”在诗中被作为生命主体,取得了超越于人的自觉和主动性。虽然同处雨中,但是“走动”“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停下脚步”和“等待”的首先是树而不是人。“我们”在这里只是一个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一个同路人。同时,在“树”的自由意志里,还融汇着宇宙间一种和谐与默契的情怀与品质。阳光或者雨露,阴晴还是雨雪,物类间并没有相互冲突的必然理由。因为即便在“灰色”中也依然可以“汲取雨中的生命”,而那“果园里的黑鹂”,更是一个对待生命积极、乐观的精灵。真正健全的生命懂得享受自然的每一种赐予。于是在“晴朗的夜晚”,就有了它们更为“挺拔”的身姿。而支撑这一切的,除了对宇宙规律的默认,更多的还应该是对那个雪花绽开的瞬间最执着的等待!2.“雪花”这个意象有什么丰富的内涵?作为冬天的象征,雪花预示着寒冷,然而它又恰恰能使强大的意志得到最充分的突显。它是万物对宇宙规律一次充满自信的认可与迎接,是人类对生命暂歇的期许。宇宙自有它的动静,自然也有它四时的更替,而永远忙忙碌碌的人们,是否也应该有一个停下脚步、静观夜空的瞬间?就像一个农人在辛苦的劳作中也会偶尔抬起头来,欣赏那飘着白云、飞着鸟群的天空,于是知道自己的辛勤并不枉然与孤独。从审美的角度,“雪花”象征着一个洁白、澄净的纯美境界,一种超越了世俗功利,摆脱了欲望和俗物的牵绊,万物相互融合、和谐共存的化境。在这个世界里,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一切存在之间的距离都将泯灭而消失殆尽,只剩下轻轻飘来的一阵宇宙间的清新气息。3.这首诗中的“天空”,有怎样的象征义?“天空”是“树”(自然生物)和“我们”(人类)存在共同的家,代表着自然界。所有生物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4.这首诗中的“我们”,有怎样的象征义?“我们”在这里代表人类与自然等存在,“我们”既是自然的旁观者和见证者,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和存在者,“我们”相互关爱与扶持着。5.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写树和大自然,有什么好处?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写书和大自然,角度新颖,使诗人与树的视角发生转移,树的走动其实是诗人在树林中走动。树如同无言的智者,把诗人瞬间的感受表达了出来。诗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匆忙,雨过天晴,树林静谧,这优美的情景,又让诗人的内心更加宁静,焕发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6.这首诗的前后两节有着怎样的关系?这首诗的前后两节有着层次与境界上的相承与递进。前者主动,后者主静。前者充溢着生命的搏击与律动,启示着自然间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而当“雨歇了”,世界便进入一种行动后的安宁、强力后的静谧。那曾因为争取而匆匆走过的躯体,也终于有了夜空下神圣而静穆的“挺拔”闪现。虽然那“挺拔”的姿势只是一次“闪现”,虽然“等待”的只是一个“瞬间”,但是存在的意义不就是在那无休止的搏动中一次又一次地追逐那一层高过一层的瞬间化境吗?7.《树和天空》这首诗有何艺术特点?请简要分析。①对常规语言的颠覆和日常经验的转换,是这首诗的一个鲜明特点。不是“我们”行走或停步,而是树“匆匆走过我们的身边”“停下脚步”;树的“急事”则是“汲取雨中的生命”,它的姿态是“挺拔地静闪”。诗人这样写,不是为了故作惊人之语,而是为了通过这种“颠覆”,引导我们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原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从而获得对世界的新鲜的感受。②赋予树以人格化的特点。在《树和天空》中,树仿佛拥有了人格,成为人们的同伴,因而“我们”与它之间也就建立起了一种“突然的联系”。诗歌的结尾两行充分展示了这种在原本“分隔的现实的不同领域之间”创造出的关联——树“和我们一样”,在同一片天空下等待着雪花开始落下的瞬间。这就带给我们一种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新颖的体验。这首诗并没有给出某种思考的结论,但它构成我们思考的起点。九、布置作业,及时巩固
本课的四首外国诗歌,运用各种典型的意象,运用象征或想象的手法,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情思。请你从下面几个意象中任选一个,运用象征或想象的手法,写一段250字左右的抒情片段。
杨柳
梅花
大海
夕阳
十、课后训练1.请仿照对余秋雨的评价示例,以易卜生为描述对象,从第二人称的角度写一段评价。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个字。
示例:(余秋雨)一生文化苦旅行无疆,寻觅中华笛声叹千年。你因书写文化的历史而被载入历史。你用自己的努力唤起了中国人更多的对中国文化的温情和敬意。
(易卜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造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那它永远不能成钢;
3.请根据下列画框句子的句式、修辞手法和境界仿写句子,使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也许你无法成为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4.仿照示例,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
陶渊明在南山脚的余晖下,采菊东篱,以释怀诠释了生命的闲适。
材料:
浪涛
喧嚣
呜咽
借豪放解读
用真情感悟
以傲骨见证
泪湿青衫
引吭高歌
情钟莲花
赤壁前
世俗声
琵琶声
*课后训练答案解析
答案:用人物遭遇反映社会现实,借辛辣语言剖析人世虚伪。你是“现代戏剧之父”,你从高处看人群,看清了一些人的真正本性你提出问题,激发观众去思考,无愧于“伟大的问号”之称。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鲜明、生动的能力。示例中总结了人物的影响,突出了人物的写作风格。对易卜生的评价也可以突出这两点。
答案:蜡烛,如果害怕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解析:此题考点为仿写句子。从句式来看,每一句都形成了“XX如果害怕……,那它永远不能……”的结构。内容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体现“不经艰难不成材”的道理即可。
答案:【示例】也许你无法成为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你无法成为辽阔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执着的小草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根据已给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创产业园经济效益分析
- 女装行业社交媒体与电商平台的影响力
- 零碳数据算力中心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
- 2025年稳定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土特产购货合同范本
- 调速自动控制系统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农作物种子研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备案
- 飘香卤味惹人醉
- 2025年中国医用针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锦纶再生切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册
- 存款代持协议书范文模板
-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课件【全套】
- 光伏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含三级)
- DB32-T 4757-2024 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完整版
-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 种子内部构造图片集
- 羊水栓塞的处理)
- 初中英语考试答题卡(可编辑WORD版)
- 风光高压变频器用户手册最新2011-11-1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