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标)5150~5350MHz无线电设备射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报批稿)_第1页
(行标)5150~5350MHz无线电设备射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报批稿)_第2页
(行标)5150~5350MHz无线电设备射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报批稿)_第3页
(行标)5150~5350MHz无线电设备射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报批稿)_第4页
(行标)5150~5350MHz无线电设备射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报批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33.060.99CCSM36代替XX/TTechnicalrequirementsandtestingmethodfor5150MHz~5350MH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IXX/TXXXXX—XXXX前言 I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术语和定义 13.2缩略语 24通用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4.1天线端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4.2环境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5技术要求 25.1工作频率范围 35.2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35.3最大等效全向功率谱密度 35.4带外发射功率 35.5频率容限 35.6杂散发射 45.7动态频率选择 46测试方法 56.1测试环境 56.2测试不确定度 56.3测试配置 56.4传导测试 6附录A(规范性)辐射测试场地环境 12A.2全电波暗室 12附录B(规范性)辐射指标测试方法 14B.1辐射指标测试方法 14B.2替代测量 14附录C(规范性)辐射杂散测试方法 16C.1辐射杂散测试 16C.2替代测量 16参考文献 17XX/TXXXXX—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提出。本文件由××××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斑马技术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靖、许巧春、张明远、张骏驰、温豪、孔祥琦、索仕杰、刘晓勇、党梅梅、王键、郭志瑜、刘子琦、杨磊、翁元。1XX/TXXXXX—XXXX5150MHz~5350MHz无线接入设备射频技术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在5150MHz~5350MHz频段内的无线接入设备的发射功率、占用带宽、杂散发射等指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在5150MHz~5350MHz频段内的宽带无线接入(含无线局域网)等无线电通信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YD/T2950-20155GHz无线接入系统动态频率选择(DFS)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3术语和定义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equivalentisotropicallyradiatedpower供给天线的功率与指定方向上相对于全向天线的增益(绝对或全向增益)的乘积。3.1.2频率范围frequencyrange设备所支持的发射频率范围。3.1.3杂散发射spuriousemission设备在杂散域中的无用发射。3.1.4发射功率控制transmitpowercontrol一种对发射功率进行控制的功能。3.1.5频率容限frequencytolerance发射所占频带的中心频率偏离指配频率(或者发射的特征频率偏离参考频率)的最大容许偏差。频率容限以百万分之几或以若干赫兹表示。3.1.6信道可用性检查channelavailabilitycheck无线电设备通过检查信道是否存在雷达信号,以确定该信道是否可用。3.1.7在线监测in-servicemonitoring无线接入设备监控每个工作信道是否存在雷达信号。2XX/TXXXXX—XXXX3.1.8信道转移时间channelmovetime在线监测期间,主设备在工作信道上检测到雷达信号以后,命令所有相关的从设备停止在该信道上发射,从发出信道转移指令到所有设备停止在该信道上发射的时间,定义为信道转移时间。3.1.9信道关闭发射时间channelshutdown信道转移时间内,该信道上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发射的集总持续时间,定义为信道关闭发射时间。3.1.10信道禁止占用时间non-occupancyperiod如果在信道上检测到雷达信号,无线接入设备将不会在该信道上进行任何发射,禁止发射时间定义为信道禁止占用时间。3.1.11均匀扩散uniformspreading无线接入设备使用均匀扩散机制,使得所有设备集中提供均匀的频谱加载。3.1.12主设备模式mastermode与DFS功能相关的模式,在该模式下,无线接入设备能够选择信道,并发送信号至其它无线接入设备来初始化网络,并控制以从模式工作的无线接入设备的发射。3.1.13从设备模式slavemode与DFS功能相关的模式,在该模式下,无线接入设备的发射受主模式设备控制。3.1.14主设备master工作在主设备模式下的无线接入设备。3.1.15从设备slave工作在从设备模式下的无线接入设备。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EIRP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quivalentIsotropicRadiatedPowerPRF脉冲重复频率PulserepetitionfrequencyRBW分辨带宽ResolutionBandwidthRMS均方根RootMeanSquareTPC发射功率控制TransmitPowerControlVBW视频带宽VideoBandwidth4技术要求3XX/TXXXXX—XXXX4.1工作频率范围工作在5100MHz频段的宽带无线接入(含无线局域网)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为5150~5350MHz,且仅限在室内(不包括在汽车内)使用。4.2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工作在该频段内的无线接入设备工作在最高功率等级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应满足表1技术要求:表1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技术要求频率范围限值(dBm)具有TPC功能不具有TPC功能5150MHz~5250MHz23235250MHz~5350MHz2320*注*:此限值针对被测设备工作在最高功率等级,如被测设备无TPC功能,则等效全向辐射功率限值应降低3dB。工作在该频段内的无线接入设备工作在发射功率控制范围内最低功率等级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应满足表2技术要求:表2具有TPC功能且设备工作在TPC最低功率等级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技术要求频率范围限值(dBm)5250MHz~5350MHz4.3最大等效全向功率谱密度工作在该频段内的无线接入设备工作在发射功率控制范围内最低功率等级的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谱密度应满足表3技术要求:表3最大等效全向功率谱密度技术要求频率范围限值(dBm/MHz)具有TPC功能不具有TPC功能5150MHz~5250MHz5250MHz~5350MHz注*:此限值针对被测设备工作在最高功率等级,如被测设备无TPC功能,则最大功率谱密度限值应降低3dB。4.4带外发射功率使用频率上下限处的最大辐射功率谱密度不大于-80dBm/Hz(EIRP)。4.5频率容限4XX/TXXXXX—XXXX发射机频率容限应不大于20×10-6。4.6杂散发射对于工作在5150MHz~5350MHz频段内的发射设备的杂散发射应满足表4技术要求:表45150MHz~5350MHz杂散发射技术要求频率范围RBW30MHz~1000MHz≤-36dBm100kHz48.5MHz~72.5MHz≤-54dBm100kHz76MHz~118MHz≤-54dBm100kHz167MHz~223MHz≤-54dBm100kHz470MHz~798MHz≤-54dBm100kHz2400MHz~2483.5MHz≤-40dBm5150MHz~5350MHz≤-33dBm100kHz5470MHz~5850MHz≤-40dBm1GHz~40GHz≤-30dBm注:对应载波±2.5倍信道带宽以外判定杂散信号。4.7动态频率选择应用在5150MHz~5350MHz无线接入设备动态频率选择技术要求如下:a)不同设备类型动态频率选择支持情况要求及相关参数技术要求见表5:表5动态频率选择技术参数要求5XX/TXXXXX—XXXXb)检测门限阈值应不大于-62dBm;c)信道可用性检查时间应不小于60s;d)信道转移时间应不大于10s;e)信道关闭期间发射时间应不大于1s;f)信道禁止占用时间应不小于30min;g)相关脉冲参数见YD/T2950-2015。5测试方法5.1测试环境本标准中定义的测试项目应该在足够的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这些环境条件应在厂家声明的极限操作环境之内。测试的常规温度及湿度环境应满足如下要求:——温度:+15℃~+35℃。——湿度:20%~75%。——电压:设备制造商声明的设备额定供电电压。——正常气压:86kPa~106kPa。5.2测试不确定度对本标准所提出的技术要求的测试结果应满足表6规定的测试不确定度最大允许值的要求。表6测试不确定度最大允许值-65.3测试配置被测设备厂商应在测试前提供如下有关信息或工具:6XX/TXXXXX—XXXX1.被测设备相关信息;a.设备支持的技术体制(如蓝牙、IEEE802.11等)。b.被测设备的信道列表,设备生产厂家应该提供被测设备信道列表的中心频率。如果该设备在实际使用中支持多种信道分配方式,则应分别提供不同的信道列表;c.被测设备所支持的所有调制方式以及数据速率,及其对应关系;d.被测设备支持的信道带宽;e.在标称的工作频段内,最大的天线增益值;f.被测设备空间发射/接收链路数量,若含有多个可用发射链,其功率是否均分;g.开展传导环境测试的,应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准入认证有关材料提供要求,被测设备厂家应提供符合要求的天线增益声明;h.被测设备是否使用波束赋形机制,若使用,需标注最大波束赋形增益(Y)或发射状态下天线总增益(G+Y);2.设备的正常工作环境;3.所有测试均应具备以下可配置参数,以便满足测试要求:a.可在设备所支持的任意频率(信道)上发射信号;b.可在设备所支持的调制方式中任意切换;c.可在设备所支持的所有发射模式间任意切换。5.4测试方法5.4.1传导测试框图如若厂家可将被测设备发射端口经由射频线缆接至机壳外,可选用传导测试方法,其被测设备测试连接基本框图如图1所示。图1发射机测试基本框图5.4.2等效全向辐射功率5.4.2.1传导测试方法a)使用功率计测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按图1所示搭建测试环境;2)EUT应调整至射频测试模式,在该模式下可对EUT的发射频率、功率等级、技术体制以及数据速率等参数进行配置。3)EUT在射频测试模式下应尽量持续稳定输出待测信号;4)使用示波器或其他测量仪器(如频谱分析仪)测量被测信号占空比x,并将此数据进行记录; 15)被测设备以最大发射功率状态工作,使用功率计或其他测量仪器,在指定测试频率上读取被测设备平均功率A(dBm)测量结果;6)根据被测设备厂商提供的产品天线增益G,以dBi为单位,计算出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值P(dBm)P=A+G+10l0g(1/x)P=A+G+10l0g(1/x)7XX/TXXXXX—XXXX7)该计算结果P应满足本标准有关要求;8)对于使用多天线MIMO系统的被测设备,调整被测设备工作在多发射链路模式下,指定信道及调制方式,以最大功率等级发射信号;9)按照步骤2)至步骤6)顺序测量每个收发链路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值P;10)根据上述步骤测量结果,如被测设备支持波束赋形,还需结合被测设备厂商提供的波束赋形增益,记为“Y”,以dB为单位,按照如下公式,对功率进行线性求和,计算最终测量结果;11)上述功率值Ptotal应满足本标准有关要求。b)使用频谱仪测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按图1所示搭建测试环境;2)EUT应调整至射频测试模式,在该模式下可对EUT的发射频率、功率等级、技术体制以及数据速率等参数进行配置。3)EUT在射频测试模式下应尽量持续稳定输出待测信号;4)将被测设备与频谱仪连接并做如下配置;——中心频率:被测信号中心频率;——RBW:100kHz——VBW:3倍或10倍于RBW;——扫频宽度:2倍的标称带宽(例如:20MHz标称带宽扫频宽度即为40MHz——扫描时间:≥1s,增加扫描时间直到信号的功率值不随扫描时间变化为止;——检波方式:RMS;——追踪模式:Avg。5)使用频谱分析仪信道功率测量功能对被测信号功率进行测量;6)对于应用MIMO技术的被测设备,若其在测试模式下信号占空比为100%,则需根据式3计算Ptotal,Ptotal应符合本标准有关要求。若其在测试模式下占空比小于100%的信号且频谱仪不使用触发模式进行修正,则平均功率测量结果需补偿占空比影响,占空比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若使用功率触发模式测试burst(突发)内信号,则不需要补偿占空比。5.4.2.2辐射测试方法当以辐射方式测试时,将DUT及天线(包括智能天线和支持波束成形的系统)正对观测天线,且设置为最大e.i.r.p值,参照附录A进行场地搭建,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测试。a)配置发射机在指定信道、调制方式、数据速率及最大辐射功率下发射;b)按附录B所示过程确定发射机最大辐射功率方向;c)使用示波器或其他测量仪器测量被测信号占空比x,并将此数据进行记录;d)使用功率计或其他测量仪器,在某个指定测试频率上、以最大发射功率状态工作,从测量设备上读出被测发射机输出的平均功率A(dBm);e)按照上述式1计算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结果P,该计算结果应满足本标准要求。5.4.3最大等效全向功率谱密度5.4.3.1传导测试方法按图1所示搭建测试环境,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将被测设备与频谱仪连接并做如下设置——中心频率:被测信号中心频率;——RBW:1MHz;——VBW:3倍或10倍于RBW;——扫频宽度:2倍的标称带宽(例如:20MHz标称带宽Span即为40MHz);8XX/TXXXXX—XXXX——检波方式:RMS;——追踪模式:最大保持;b)当频谱仪轨迹追踪完成后,寻找频谱包络峰值点并记录相应频率;c)在峰值点处更改频谱仪设置如下:——中心频率:取步骤b中峰值点频率;——扫频宽度:3MHz;——RBW:1MHz;——VBW:3倍或10倍于RBW;——扫描时间:1min——检波方式:RMS——追踪模式:最大保持d)当频谱仪轨迹追踪完成后,寻找频谱包络峰值点并记做D;e)最后根据厂家提供的天线增益G,计算得出最大等效全向功率谱密度。f)测得最大功率谱密度应满足本标准有关要求。5.4.3.2辐射测试方法本测试方法仅适用于一体化天线设备,且不具备临时天线连接器。当以辐射方式测试时,将UUT及天线(包括智能天线和支持波束成形的系统)正对观测天线,且设置为最大e.i.r.p值。参照附录A进行场地搭建,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测试:a)配置发射机在指定信道、调制方式、数据速率及最大辐射功率下发射;b)按附录B所示过程确定发射机最大辐射功率方向;c)频谱分析仪设置同传导测试步骤;d)测得最大功率谱密度应满足本标准有关要求。5.4.4带外发射功率5.4.4.1传导测试方法按图1所示连接被测设备及测量设备,测试程序如下:a)将被测设备与频谱分析仪连接,并做如下设置:——中心频率:被测信号中心频率;——RBW:100kHz;——VBW:3倍或10倍于RBW;——起始频率:至少2倍的标称带宽;——检波方式:RMS——扫描时间:≥1s,增加扫描时间直到信号的功率值不随扫描时间变化为止;——Trace模式:最大保持;b)对于低信道,频率开始为低信道中心频点-2.5倍信道带宽,频率结束为5150MHz,测量频段中的最大功率谱密度,单位为dBm/100kHz,换算成dBm/100kHz;c)对于高信道,频率开始为5350MHz,频率结束为高信道中心频点+2.5倍信道带宽,测量频段中的最大功率谱密度,单位为dBm/100kHz,换算成dBm/100kHz。d)应用频谱仪Marker功能记录5150MHz以及5350MHz两个频点的功率谱密度值,同时结合厂家宣称在该频段的最大天线增益,该结果应满足工信部无〔2021〕129号文件有关要求。5.4.4.2辐射测试方法本测试方法仅适用于一体化天线设备,且不具备临时天线连接器。9XX/TXXXXX—XXXX当以辐射方式测试时,将UUT及天线(包括智能天线和支持波束成形的系统)正对观测天线,且设置为最大e.i.r.p值。参照附录A进行场地搭建,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测试:a)配置发射机在指定信道、调制方式、数据速率及最大辐射功率下发射;b)按附录B所示过程确定发射机最大辐射功率方向;c)频谱分析仪设置同传导测试步骤;d)测得带外发射功率结果应满足工信部无〔2021〕129号文件有关要求。5.4.5占用带宽及频率范围5.4.5.1传导测试方法按图1所示连接被测设备及测量设备,测试程序如下:a)将被测设备与频谱分析仪连接,并做如下设置:——中心频率:被测信号中心频率;——RBW:100kHz;——VBW:300kHz;——扫频宽度:1.5-2倍的标称带宽,至少能够包含一个完整的频谱包络;——检波方式:RMS;——扫描时间:≥1s,增加扫描时间直到信号的功率值不随扫描时间变化为止;——Trace模式:最大保持。a)应用频谱仪99%带宽功能测量出被测设备占用带宽。b)设备所工作的最低信道的标称工作中心频率以下99%功率频率标记点以及最高信道的标称工作中心频率以上的99%功率频率标记点,该两点频率应符合本标准相关频率范围技术要求。5.4.5.2辐射测试方法本测试方法仅适用于一体化天线设备,且不具备临时天线连接器。当以辐射方式测试时,将UUT及天线(包括智能天线和支持波束成形的系统)正对观测天线,且设置为最大e.i.r.p值。参照附录A进行场地搭建,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测试:a)配置发射机在指定信道、调制方式、数据速率及最大辐射功率下发射;b)按附录B所示过程确定发射机最大辐射功率方向;c)频谱分析仪设置同传导测试步骤;d)测得占用带宽结果应满足限值要求。5.4.6频率容限5.4.6.1传导测试方法按图1所示连接被测设备及测量设备,测试程序如下:a)配置被测设备,若设备可以工作在载波输出模式下,测试步骤如下:b)使用频谱分析仪读取被测设备载波信号频谱包络的最大值的频率f,按照式(1)计算频率容式中:XX/TXXXXX—XXXXΔf——频率容限;f——信号包络的最大值;f0——为标称中心频率。c)设备无法发射单载波时,可以采用对应的解调方式解调被测设备发射的信号获取设备载波频率,若不可行,则可以取信号包络上比最高功率值点低10dB的上下两频点的频率平均值,视作载波频率。5.4.6.2辐射测试方法当以辐射方式测试时,将UUT及天线(包括智能天线和支持波束成形的系统)正对观测天线,且设置为最大e.i.r.p值。参照附录A进行场地搭建,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测试:a)配置发射机在指定信道及最大辐射功率下发射;b)按附录B所示过程确定发射机最大辐射功率方向;c)频谱分析仪设置同传导测试步骤;d)测得频率容限结果应满足限值要求。5.4.7杂散发射5.4.7.1传导测试方法a)按图1所示搭建测试环境;b)频谱分析仪的底噪应低于至少限值12dB。c)30MHz至1000MHz范围内的杂散测量。——RBW:100kHz;——VBW:3倍或10倍的RBW;——检测方式:RMS;——追踪方式:MaxHold。d)1000MHz至12.75GHz范围内的杂散测量。——RBW:1MHz;——VBW:3倍或10倍的RBW;——检测方式:RMS;——追踪方式:MaxHold。e)扫描时间:≥1s,增加扫描时间直到信号的功率值不随扫描时间变化为止,扫描时间对于非连续发射(占空比低于100%),扫描时间需足够长,对于每个100kHz频率步进,测量时间应高于EUT的两倍发射时间。f)待追踪平稳后,扫描到的任何在对应限值减6dB的值以上的杂散值应分别按照下述准确判定杂散的操作程序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值与表1和表2的限值进行对比。g)如下步骤用以准确测量预扫描时识别到的单个无用杂散值。——中心频率:预扫描时识别到的杂散频率——RBW:100kHz(<1GHz)/1MHz(>1GHz)——VBW:300kHz(<1GHz)/3MHz(>1GHz)——频宽:应足够大,以便能捕获所有预扫到的个体杂散值。h)根据被测设备天线情况在此可疑杂散点进行天线增益及链路衰减的补偿。——扫描模式:Continuous;XX/TXXXXX—XXXX——扫描时间:≥1s,增加扫描时间直到信号的功率值不随扫描时间变化为止;——触发器:Freerun;——检波方式:RMS;——追踪模式:MaxHold;i)对于智能天线系统(设备含有多个发射链)的传导测量,并记录每一个发射链的追踪数据。累加每个频点上的功率值;j)使用标记操作程序记录测量最高值和对应的频率;k)将该测量值与限值进行对比。5.4.7.2辐射测试方法本测试方法仅适用于一体化天线设备,且不具备临时天线连接器。当以辐射方式测试时,将UUT及天线(包括智能天线和支持波束成形的系统)正对观测天线,且设置为最大e.i.r.p值。参照附录A进行场地搭建,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测试:a)配置发射机在指定信道、调制方式、数据速率及最大辐射功率下发射;b)按附录C所示过程进行测试;c)测得结果应满足限值要求。5.4.8特殊频段保护5.4.8.1传导测试方法a)按图1所示搭建测试环境;b)频谱分析仪的底噪应低于限值至少12dB;c)根据所测特殊频段设置频谱仪起始和终止频率,频谱仪其他参数设置如下:——扫描时间:≥1s,增加扫描时间直到信号的功率值不随扫描时间变化为止;。——检波方式:RMS;——追踪模式:MaxHold;d)当跳频设备操作在正常模式下(未关闭跳频应进一步增加扫描时间以便捕捉到在不同跳频序列中的同一跳频频率上的信号发射;e)对于智能天线系统(设备含有多个发射链)的传导测量,并记录每一个发射链的追踪数据。累加每个频点上的功率值;f)使用标记操作程序记录测量最高值和对应的频率;g)将该测量值与限值进行对比,相关测试结果应符合本标准有关要求。5.4.9动态频率选择具体测试方法见YD/T2950-2015。XX/TXXXXX—XXXX(规范性)辐射测试场地环境A.1开阔测试场或半电波暗室开阔测试场或半电波暗室应符合GB9254-2008附录A中对测试场地的要求。在1GHz以下频段,测量收发天线的测试距离不小于3m。在1GHz以上频段,选择合适的测试距离。被测设备大小应小于测试距离的20%。被测设备架高或替代用天线架高要求为1.5m,测量天线架高要求在1m~4m范围内调整。为确保因测试场地附近有障碍物而产生的反射波信号对测试结果没有影响,测试场地应满足如下条件:a)测试场地近处不能有直径大于测试最高频率λ/4(λ为电波波长)的导电物体存在;b)连接电缆尽量沿地板表面铺设,最好铺设在地板下面,低阻抗电缆要采用屏蔽电缆。典型的测试场地布置如图A.1所示。图A.1测试场地布置A.2全电波暗室A.2.1综述全电波暗室是一种室内装有射频吸收材料的全屏蔽室,用来模拟电磁波传播的自由空间环境,它是完成设备辐射发射测试的替换场地。测量天线、被测设备和其替代用天线的测试布置同开阔测试场相似,但它们离地板的架设高度是固定的。关于全电波暗室屏蔽效能和墙面反射损耗的指标要求见表A.1、表A.2。要求全电波暗室内被测设备到测量天线的空间传输损耗与在自由空间环境下的传输损耗的偏差在±4dB以内。表A.1说明全电波暗室屏蔽效能指标要求XX/TXXXXX—XXXX表A.1全电波暗室墙面反射损耗指标要求A.2.2测试天线测量天线的物理尺寸不能超过测试距离的20%。测量天线应适合于极化波的接收,应安装在水平臂的末端,应允许天线能按测量电场的水平分量或垂直分量来定位安装。当按垂直极化取向及在最低位置安装时,天线的低端应至少离地0.3m。A.2.3替代天线替代用天线的增益精度在±1dB以内。XX/TXXXXX—XXXX(规范性)辐射指标测试方法B.1辐射指标测试方法射频指标测试要在全电波暗室内按照图B.1的布置进行。进行测试时,测量天线要正对被测设备的最大辐射电平方位,将测量方位记录在测试报告中,并在该方位上进行相关的测量。图B.1测试布置示意图辐射杂散测试步骤如下:a)测试场地要满足指定测试频段的测试要求,被测设备放置在标准转台(或支架)上,除非特别要求,测量天线要垂直极化正对被测设备,天线高度与被测设备的高度相同;b)测量设备如频谱分析仪按相关测试项目要求进行设置,若有必要,对测量天线在较小范围内进行升降,使频谱分析仪获得有效输出频谱分量的最大功率读数;c)360°旋转被测设备,使频谱分析仪获得最大电平读数。若有必要,再次对测量天线在较小范围内进行升降,使频谱分析仪在上述最大电平读数基础上获得更大电平读数,记录有效频谱分量的频率和最大电平读数在测试报告中;d)将测量天线设置为水平极化位置,重复上述测试过程。B.2替代测量用上述B.1的测试方法获得的测试数据并非最终的测试结果,被测设备产生的实际发射电平需要用替代测试来确定。替代测试的原理是用已知的信号发生器替代被测设备,从而定量给出被测设备产生的各个信号的发射电平,测试连接如图B.2所示。替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