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经中“植物”意象含义研究目录TOC\o"1-3"\h\u9293引言 32531一、诗经中常见的植物意象展现的含义 38180(一)“桃”的意象 3101621.比喻新娘的花容月貌 459722.比喻人品行端正善良 417869(二)“桑”的意象 419579(三)“花”的意象 49107二、植物意象出现的原因 514480(一)农业生活发达 522454(二)祭祀之风鼎盛 66431(三)嫁娶风俗盛行 63270三、对后世的影响 73295结语 8摘要:《诗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其中关于“植物”意象的描写非常之多,其描写方法和用途沿用至今,成为了文学艺术史上经典的审美形象。本文试图对《诗经》中常见的植物意象进行研究,具体以“桃”、“桑”、“花”等意象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此外在补充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增加对植物意象出现历史原因的分析,详细分析植物意象的社会内涵和对后世的启发。关键词:诗经;意象;植物引言《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的总集,总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采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以写实为主。在古代,生产力发展有限,人们的认知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人们常借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景物来作为情感的寄托。在《诗经》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比喻生活美好的时期。《诗经》中用了大量的花卉作为意向,莲花、荷花、李子花等十几种。近些年关于《诗经》中植物意象的研究越来越多,比如对《诗经》中草木名物的研究,对《诗经》中植物的文化研究。《诗经》中有着特别多的意象描写,通过这些意象描写,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人事物与内涵。这些内涵也不断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言行举止与思想品德。学习《诗经》可以让我们对于世间的万物以及人们的思想有更进一步的思考与理解。《诗经》中使用大量的植物意象,这和当时的文化、社会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植物作为《诗经》意象群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表现和意义以及协调诗歌节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后世人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诗经中常见的植物意象展现的含义(一)“桃”的意象《周南桃夭》是《诗经》中写‘桃’最经典的一首诗,可以说,桃树的每一部分都用美来描绘,这就衬托出文学美学史上无可比拟的仲春联姻。“仲春婚月”是指春光明媚,桃花盛开,是举行婚礼的最佳时机。此时,用“桃”来歌颂新娘更为合适。在这首诗的三个部分中,分别使用了桃花、桃果和桃叶。既碧兴又分明,从花到果都遵循自然物候特征。第一节中的“夭夭”与“灼灼”历来注解颇多但全无异解,“夭夭,其少壮也”形容茂盛的样子;灼灼,“灼”字从火,“勺”声,以火之浓烈来比喻桃色,这两个重叠的词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桃花盛开的景象,用以形容桃花的明媚。①这是第一次反复渲染桃花的颜色,一定有火和茶的意思。第二句“有蕢其实”,英,马瑞辰曰:“蕢者,颁之假借。《说文》:‘颁,大首儿’引申为凡大之称。”是用来形容桃子的果实丰满硕大。第三节中的“蓁蓁”声同臻臻,亦如茂盛之意。可见,这首诗已经是对整个桃树的赞美。它往往用重叠的文字反复渲染,以前所未有的色彩感创造出新婚之美和强烈的生命感。这首是写女子新婚的诗词,它将出嫁的女子比喻成桃花,希望出嫁的女子在今后能够后嗣繁盛,能够与夫君齐心将家庭治理得井井有条,表现了女子新婚的喜悦和众人对新婚女子的祝福。毫无疑问,它已经成为桃花诗的标准。1.比喻新娘的花容月貌无论是秦朝以前还是现在,只要一提到桃,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桃花的形象,他们会把桃花和女人紧密地联系起来,用桃花来形容新娘的容貌。《召南何彼秾矣》《周南桃夭》它主要是美的隐喻,女性的象征。虽然文字短小,语言简练,但对后世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周南桃夭》,它被后人誉为“赞美美人的鼻祖”,影响深远。如上文所说朱熹《诗经集传》对“夭夭”和“灼灼”做了注解“‘夭夭’‘灼灼’是少好之貌,华之盛也的意思,形容女子如盛开的桃花一样鲜艳夺目,可以解释为描述桃花盛开。②因此,用桃花作为准新娘结婚的象征是相当恰当的。准新娘是女人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光。她长得很漂亮,像桃花一样娇艳。正如诗中所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妙就妙在“灼灼”二字上,从桃花到新娘,一个美丽动人的人物形象通过隐喻生动地呈现了古人的审美水平。桃花是最丰富多彩的,所以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描写女性和美的祖先并不算高。此外,在周代,桃花也是男女结婚的好日子。婚姻是一个人不同生活的开始,这与春天的象征意义是一致的。因此,后人称之为“桃花新娘”。桃花象征着美丽的女人。自《诗经》以来,桃花一直被贴上描写女性的标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比喻人品行端正善良《诗经》中的‘桃’除了代表‘美’之外,最主要的是代表‘德’,《桃夭》一诗更由外在的形色之美延伸至内在的品行之美,这首诗虽只有三章四十八字,却把完美的意义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一个是关于美,诗经诗歌产生的时间不晚于春秋中期,所以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美是先秦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这个女孩看起来像桃花一样漂亮。就像“夭夭”,它代表了女主人公美丽的外在形象,但只是前缀,是为了引出后者“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句话,而后面的这句话表达了女主人公的良好品行,因此,诗《桃夭》将美与善结合起来,将女主人公美丽的外表和内心的贤惠结合起来。《诗经》所处的时代人们以农业为主,桃花就被先民赋予了一定的象征。古人把桃花与自己的感情和感受相比较,反映了桃花与人的共同特点,显示了桃花的含义。桃花本身就是美的写照。《诗经》以桃花之美展现了先民生命之美。《诗经》中“桃”的审美意境为后世重建“桃”的艺术奠定了基础,其审美意蕴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持续的影响。(二)“桑”的意象“桑”是《诗经》众多植物意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有二十多章的篇目中使用了“桑”这一意象。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早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上便已有“桑”字存在。《诗经》、《尚书》、《淮南子》等不少古籍均有对桑的描述,《诗经》里桑树出没的篇章很多就有《七月》、《桑柔》、《桑中》、《隰桑》、《十亩之间》等诗篇。“桑梓”作为家园的像徽,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色。《诗经》里桑树出没的篇章很多,对于先秦农业时代的人类生活来说,桑已经是普通的一种植物。桑的最早记述出现在甲骨文当中,人类智识苏醒,开始创立文字,在干枯兽骨和竹木平面上记录自己的历史,以保存和自然争斗的经验,让自己的智慧能够开始有形的延续。到从自然野蚕的身上得到启发,由蚕食桑,得轻便柔韧的丝帛,这应该算得上是人类生活品质飞跃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蚕母,在古代被尊为神母,而桑,在周商时,已经是宗庙祭祀时的神木。等到先秦时农桑遍野,文字记述当中古朴粗糙的自然画面,因为桑蚕饲养在农事里的普及,逐渐开始变得柔和、华美起来。关于男子的朝服,用丝绸的华贵,可以配合庄重威仪的形象,女子之美,终于可以写的“落花入领,微风动裾”,更加的风情万种。就女子的性感来说,丝的色泽和柔滑意象里,说的在清楚不过了。在古代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的积淀中,来源于与蚕的生命联结,桑树蕴含生命之树的力量,它是生命的创造者和生命力量的给与者。③从这点上我们可以很自然的联想到人类中的母亲,更广而扩之则是女性。一方面,我们可以从“空桑”的地名找到桑树和女性的关联。空桑在传说之中是商朝名相尹和圣人孔丘的出生之地。另一方面,在上古社会女性就主要从事值桑养蚕的活动,男耕女织的中国传统的的农业生产方式再次说明了女性是桑园中的生产的主角,桑树从生命之树的意象延伸出“桑树―女人”的意象。美丽的桑树是桑女的象征。清翠桑林,繁枝茂叶又为桑女爱情的萌生创造了极好的环境,由此,“桑林”又成为了青年男女爱的乐园,桑林、桑树成为爱情的隐语,《诗经》中有许多的爱情诗都来自桑园,形成了桑女爱情的模式。(三)“花”的意象《诗经》中的花据不完全统计有一百三十多种。如《召南·何彼檐矣》“何彼襟矣,唐棣之华。”中的“唐棣花”,是茂盛浓丽的花,诗中以此形容齐侯女儿平王外孙出嫁时浓妆容貌,赞关了王姬的雍容华关。盛开的艳丽棠棣花把我们带入一轴春意盎然的贵族出嫁画卷,这些关丽花朵衬托出一个娇艳欲滴的新娘和一个豪华空前的婚礼。再如《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限有荷华……山有桥松,限有游龙。”④除了山上生长的扶苏树和青葱的乔松外,还可见田间的荷花和红寥意象。“扶苏”,即荷花,它代表着女子的关丽,同时烘托着女子的娇慎和男子的轻浮,更成为这场爱恋默默的见证者。《陈风·泽破》中的荷花,女子看到塘中蒲荷相依,想到心仪的男子对自己无意,得不到爱的回报的女子不禁“涕泗滂沱”。《陈风·泽破》中也有荷花:“彼泽之破,有蒲与荷。有关一人,伤如之何?”《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舜华和舜英即木谨花,将女子的关貌比作水灵的木谨花,“颜如舜华”也成了后世赞关女子的佳句。还有许多细微之处也“开花”:《郑风·漆消》中联结男女之情的兰与芍药。“国风”中的花意象不只存于婚恋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圃霄,有女如茶。”形容女子众多的“茶”。“雅”,中同样有寄托着哀伤的凌霄花“苔”(《小雅·苔之华》)。《摽有梅》是一些关于爱情和感伤的诗词,“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其表现的是一位待嫁的女子,在还没有出嫁之前的哪一种心境,表现了对于婚姻的渴望,由喜到悲的一种心态变化。(四)其他植物意象当然在《诗经》中植物意象众多,出了上文中提到了桃、是哪个等,还有众多的奇特植物意象。如诗经中的《木瓜》也是讲男女相互赠礼表达爱意。“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木瓜、木桃和木李都是诗经中的意象,充分表达出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虽然东西很朴素,却让男子值得用一生作为回报,以“木瓜”表达了一种质朴的情感。《卫风·淇奥》中:“瞻彼淇奥,绿竹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中通过女子借“绿竹”的意象来对男子的外貌、品行进行赞美,描绘了一个能令女子痴心思慕的高雅男子形象,用回环复踏的手法,在结尾都添上了一句“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充分表现了女子对于男子的思恋。《邶风·静女》描写男子收到女子相赠的荑草,男子的心情便变成了“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利用“荑”的意象,表面上是男子觉得荑草美丽,实际上是因为那是女子亲自采摘来送给他的,饱含了女子对他的情谊,而从男子的心理活动中,我们也能看出男子对于女子的一往情深,对于爱情的矢志不渝。二、植物意象出现的原因(一)农业生活发达《诗经》成书于先秦时期,当时社会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桃树是常见的植物之一,是人们主要的生活对象,单从《魏风园有桃》的诗名中便可见种桃为园的普遍农业现象,说明当时的桃树栽培已初具规模,为了收获丰硕的桃籽,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栽培。丰年是农耕民族的希望,是他们幸福的源泉,是以“农耕”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他们自然把所有的美好愿望和希望都寄托在种地上。桃种植注重“农”与“食”,使“桃”回归时代背景。它们代表了周人对衣食的追求。他们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核心,是农耕文化的具体代表。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地位的上升,桃树被放置在更加丰富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意义上,体现了周人“以农为本”的精神。‘周’便是与农业相关的称谓,是一个发达的农业国家。商朝之所以称之为“周”,是因为它从后记时代起就非常重视农业,农业比其他部族和方国都要先进。因为“周”最初是从“田”到“口”的书写,所以古代的书写是“田”,就像一个有着茂盛植物的方块田,这清楚地表明了周国人民的根基在于农业。后来,桃树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作物,首先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成为《诗经》中典型的植物形象。它们反映了土地永恒的生命力,承载着先民对丰收的渴望,充满了劳动人民的自豪感,象征着生活的繁荣昌盛。它们代表着农业农耕和纺织文化的经纬度,承载着周人对地球的无限希望。(二)祭祀之风鼎盛在科学未诞生之前,神学(宗教祭祀)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先民们看待世界,诠释世界的一种方式,在古代,人类依靠土地生存,因为土地可以承载一切事物,使它们得以生存。所以人们崇拜地球是一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在先民看来,农业的丰收完全取决于是否有上帝的恩赐和先民的祝福,先民最虔诚的心通过各种祭祀活动以最具仪式感的形式表达出来。当人们不能用科学知识来理解社会和某些现象时,先民们仍然习惯用自然崇拜的概念来解释属于社会历史和自然物理学的问题。作为最明显的外在形式,祭祀继承了人们内心的精神信仰,使之固化为习俗,并在传播过程中对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了反应。(三)嫁娶风俗盛行在周朝,人们把人和家庭的繁荣与土地上万物的生长联系起来。从长远来看,周代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婚姻习俗。从《诗经》中“桃”的文化内涵中所折射出的当时的婚恋文化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祭祀圣地也是男女相遇的地方;二是女人向男人表达爱意的重要方式是送水果;三是展现了古人婚期的特点。在男耕女织的文化传统中,田野社区森林是孕育爱情的摇篮。劳动男女在农耕和织布上相互依赖,友谊与日俱增。自然地,他们在社会的树下相遇,互相送礼,传递他们的爱和忠诚,这是由自然的农耕生产方式所决定的。⑤这是当时女性向男性表达爱意的重要方式。起初,这是祖先祈求上帝除恶的行为,后来成为求婚的习俗。在古代,夏天果实成熟的时候,人们会聚集在森林里,学者和女孩会聚集在一起。他们每个人都会把果实送给自己喜欢的人,正在收获的人或是爱上培玉的人都会约好一对。在《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琚。”《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和《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中女子都将情感系于这一投果行为上,如果一个男人送礼物给一个女人作为回报,他就会结婚,其中,“投”、“扔”和“报”是近义词,而木瓜、桃、李、梅都是水果,这不仅代表了女人的爱情,也寓意着为了繁衍后代而开花结果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抛果送物之风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礼仪方式,这是“礼尚往来”的民族礼仪的源头。在《诗经》中,“桃子年轻”是三月里一个独特的场景。这个时候,女人就像桃花一样美丽。又是桃花盛开的时节。现在是结婚的好时机。朱熹在《诗经》中也强调了桃与古代婚俗的重要关系这就是“年时俱当”的聘嫁之礼。三、对后世的影响《诗经》中植物意象也一直延续到后世诗歌中,如《卫风·伯兮》写到忘忧的萱草:“焉得援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疼。”“焉得援草?言树之背。”哪里能找得到忘忧草,要种就要种在屋子的北而。萱草强健,耐寒,适应性强,喜湿也耐旱,喜阳光又耐半阴。它的药用价值更符合它的别名“忘忧草”:性味甘,性凉,无毒。煮食,可以改善小便赤涩、身体烦热的症状,亦可除酒疽,消食,利湿热。《卫风·伯兮》写的是丈夫从军打仗,家中妻子终日惶惶,忘忧草也难以缓解她的担心。后世的诗歌中沿用的“萱草”,孟郊《游子诗》中:“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白居易《酬梦得比萱草见赠》:“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借问营逢杜,何如白见刘。老衰胜少夭,闲乐笑忙愁。试问同年内,何人得白头。”这些诗歌中都提到萱草,并用来起兴,表达自己无法缓解的忧愁:游子离家思母愁,年华逝去愁,这些都是对《诗经》萱草意象的沿用。在后世的诗歌中也沿用花意象来传情达意,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而桃花相映红。人而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就用了可追溯到《周南·桃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本课程国际课程设计
- 2025年山东淄博市市属事业单位综合类岗位招聘工作人员65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济宁市属事业单位“优才”选聘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年会董事长致辞
- 2025年山东济南市槐荫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51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招聘人员17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枣庄工程技师学院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30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文化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网球
- 微课程设计花钟
- 个人租房合同协议书(5篇)
-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文解读学习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
- 期末测试模拟练习 (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上海市徐汇区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品质年度总结及来年计划
- 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 2024年执业药师资格继续教育定期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建筑幕墙工程检测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钢棚钢结构施工方案
- 新版第三类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