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试题附答案_第1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试题附答案_第2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试题附答案_第3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试题附答案_第4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是践行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B.火力发电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正确答案)C.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解析:【解析】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是践行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A正确;火力发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B错误;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是指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再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C正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的过程,D正确。答案选B。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NH4Cl与Ba(OH)2·8H2O反应B.Na与H2O反应(正确答案)C.C与CO2高温反应生成COD.CaCO3分解制备CaO答案解析:【解析】NH4Cl与Ba(OH)2·8H2O反应属于吸热反应,A错误;Na与H2O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正确;C与CO2高温反应生成CO属于吸热反应,C错误;CaCO3分解制备CaO属于吸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B。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低C.铝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正确答案)D.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高低,决定了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答案解析:【解析】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在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A正确;相同质量的冰转化为水需要吸热,所以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低,B正确;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C错误;反应物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所以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高低,决定了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D正确。答案选C。4.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A.(正确答案)

B.

C.

D.答案解析:【解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烧、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铝热反应和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某些化合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碳与水蒸气的反应、氯化铵晶体与Ba(OH)2•8H2O的反应等。

图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A符合题意;图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B不符合题意;浓硫酸稀释放热,为物理过程,C不符合题意;Zn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5.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正确答案)B.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负极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D.原电池工作时,一定不会伴随着热能变化答案解析:A.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A正确,

B.在内电路中,是阴、阳离子移动,B错误;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一般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则正极表面可能有气泡产生,也可能生成金属单质,C错误;

D.原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可能会伴随着热能变化,D错误。6.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A.锌粒和稀硫酸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正确答案)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答案解析:【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吸热反应。

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属于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生成CO,属于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答案选B。7.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立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该现象说明了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可以发生反应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答案)D.硫化亚铁的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答案解析:【解析】因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本身放热支持反应,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才能发生,B错误;因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本身放热支持反应,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正确;因为是放热反应,所以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则硫化亚铁的总能量低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D错误。答案选C。8.下列措施能使煤炭燃烧更充分,提高热能利用率的是A.多加煤以使炉火更旺B.在煤炭中加入生石灰C.制蜂窝煤时常在煤中掺一些黄泥D.把煤粉碎,在煤粉燃烧器中燃烧(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析】多加煤可导致燃烧不充分,浪费资源,A不符合题意;在煤炭中加入生石灰的目的是脱硫,减少的排放,与煤炭燃烧更充分无关,B不符合题意;制蜂窝煤时常在煤中掺一些黄泥,主要目的是使煤炭易于成型,与煤炭燃烧更充分无关,C不符合题意;把煤粉碎能增加煤与空气中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得更快、更充分,提高热能利用率,D符合题意。答案选D。9.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其原因是A.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正确答案)C.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答案解析:【解析】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答案选B。10.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正确答案)C.图Ⅰ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图Ⅱ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解析:【详解】

A.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故A正确;

B.晶体与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故B错误;

C.该装置中含有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构成了闭合回路,形成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C正确;

D.根据图象Ⅱ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B。11.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X、Y为两电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对此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流动方向为:X→外电路→Y→溶液→XB.若两电极分别为Zn和石墨棒,则X为石墨棒,Y为Zn

C.(正确答案)D.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答案解析:A.通过装置中电子移动方向可知,电子的流动方向:X→外电路→Y,故A错误;

B.若两电极分别为Zn和碳棒,由于Zn失电子,则X为Zn,Y是碳棒,故B错误;

C.根据电子流向可知X是负极,Y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SO42-移向X电极,Y电极上有氢气产生,故C正确;

D.X极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Y极上获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故D错误。

本题答案C。12.“自热”火锅的发热包主要成分有:生石灰、铁粉、焦炭粉、氯化钙……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B.使用时须向发热包中加入沸水(正确答案)C.铁粉发生缓慢氧化,辅助放热D.氯化钙可以吸收微量的水,减缓发热包失效答案解析:【解析】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放出大量的热,A正确;反应本身放热,无需加入沸水,B错误;铁粉缓慢氧化的过程也是放热反应,C正确;生石灰吸水会使发热包失效,氯化钙有吸水干燥作用,减缓发热包失效,D正确。答案选B13.如图,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极分别为铁棒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棒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正确答案)答案解析:A.根据图片知该装置是原电池,外电路中电子从X电极流向Y电极,电流的流向与此相反,即Y→外电路→X,选项A错误;

B.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Y为碳棒,X为Fe,选项B错误;

C.X是负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Y是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选项C错误;

D.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该原电池中X是负极,Y是正极,所以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选项D正确;

答案选D。14.分别按如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为电流表。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C.乙的外电路中电子方向为Cu→ZnD.两烧杯中锌片均被氧化,生成Zn2+(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由图可知,甲中发生化学反应为Zn+H2SO4=ZnSO4+H2↑,乙中发生原电池反应,Zn为负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Cu为正极,正极反应为2H++2e-=H2↑,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乙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Cu2+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产生Cu,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Zn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以此来解答。

【详解】

A.甲中发生化学反应,乙中铜片是正极,故A错误;

B.甲中铜片表面无气泡产生,故B错误;

C.乙的外电路中电子方向Zn→Cu,故C正确;

D.两者反应的原理是相同的,锌均被氧化,生成Zn2+,故D正确。

答案选D。15.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正确答案)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D.原电池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从负极到正极答案解析:A.构成原电池的电极可以是金属与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A项错误;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项正确;

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C项错误;

D.原电池工作时,电流是从正极到负极,D项错误。

故选:B。16.如图所示,下列对于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小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正确答案)17.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Zn、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B.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C.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正确答案)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答案解析:【详解】

A.该原电池中,Zn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负极上Zn失电子生成Zn2+,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故A正确;

B.该原电池中,Fe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B正确;

C.该原电池中,Al易失电子作负极,Mg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故C错误;

D.Al和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Cu易失电子作负极,Al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D正确。

故答案选:C。1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M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下列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上有气体放出B.M为负极,N为正极C.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分析】

M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元素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电解质溶液为硫酸。则M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碳棒(N极)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分析可得;

【详解】

A.由分析可知N电极为正极,得到电子被还原成,故A不选;

B.由分析可得M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碳棒(N极)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不选;

C.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故C不选;

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N到M,故选D。

答案选D19.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活泼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下列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B.a是正极,b是负极(正确答案)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到b极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答案解析:【分析】

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所以a是负极,b碳棒是正极;

【详解】

A.碳棒是正极,在正极发生的反应是:2H++2e-=H2↑,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少,溶液的pH变大,故A正确;

B.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所以a是负极,b碳棒是正极,故B错误;

C.在原电池的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电子从a极经导线到b极,故C正确;

D.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所以a是负极,负极上发生金属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B。20.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直接变成黄色(正确答案)D.a和b用导线连接后,Fe片上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的Cu2+向铜电极移动答案解析:【详解】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因此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故A正确;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铁作负极,铜作正极,因此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故B正确;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中铜离子都会减少,铁变为亚铁离子,溶液颜色变浅,故C错误;

D.a和b用导线连接后,Fe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为正极,根据离子“同性相吸”原理,因此溶液中的Cu2+向正极即铜电极移动,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