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表现手法的具体赏析_第1页
唐宋诗词表现手法的具体赏析_第2页
唐宋诗词表现手法的具体赏析_第3页
唐宋诗词表现手法的具体赏析_第4页
唐宋诗词表现手法的具体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虽千仞登临有途——唐宋诗词表现手法的具体赏析福州三中语文组黄琦2017~2018学年“福建省高中语文教学研讨会·阅读与写作关键能力培养”交流材料汇编(省教研室2017.10.25)

本省原创材料,仅供省内交流研讨。谢绝上传网络,谢绝传往外省。路在何方途径一:研读近三年来高考真题的选材特点和出题特点。途径二:掌握唐宋诗词表现手法的具体赏析方法。年份、卷型时代、作者标题表现手法考查题目考查方向核心手法2017年全国卷I【宋】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比喻动静2016年全国卷I【唐】李白《金陵望汉江》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结构方式铺垫2016年全国卷I【唐】李白《金陵望汉江》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修辞手法的作用用典2016年全国卷II【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结构方式铺垫2015年全国卷I【唐】岑参《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描写手法虚实2015年全国卷II【唐】韩偓《残春旅舍》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描写手法动作近三年高考诗歌表现手法命题特点(1)设问方向明确。(2)关联思想感情。近三年高考诗歌表现手法命题特点(3)重点关注常用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比喻、用典结构方式——铺垫描写手法——虚实、动静高三学生的主要问题及根源主要问题:套用概念,似是而非鉴赏肤浅,层级性不够要素不周全

根源:对表现手法概念分辨不清对表现手法的具体赏析思路不明唐宋诗词表现手法的具体赏析方法

一、给予学生一定数量的诗歌作品的完整赏析经验是具体赏析唐宋诗词表现手法的前提。对高三学生而言,一定量的处在其“认知的边缘”,有一定的陌生度、有挑战性,但又具有品质的诗歌作品,是学生每学期必须进行的阅读功课。——冯晓云老师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提供学生文本支架,以高质量的文本让学生拥有直观的阅读体验。——李智明老师唐宋诗词表现手法的具体赏析方法一、给予学生一定数量的诗歌作品的完整赏析经验是具体赏析唐宋诗词表现手法的前提。每学期应该选择10—15首此类作品,结合作品,让学生在完整的赏析经验中感受、理解并最终掌握“表现手法”的具体赏析。“完整的赏析经验”的积累需要注意哪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2017年全国卷I)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完整的赏析经验”的积累需要注意哪些?第一:结合相关信息,准确理解意图。据多版本所考,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的科举考试期间。这是欧阳修在宋代科考“锁院”期间其中一首礼部贡院唱和诗,写出他作为考官的见闻与感受,虽不算欧阳修的代表诗作,但却是这一时期贡院唱和诗中的翘楚,在历史上颇为名气。“完整的赏析经验”的积累需要注意哪些?第一:结合相关信息,深入理解意图。“至和嘉祐间,场屋举子,为文尚奇涩,读或不成句。欧公力欲革其弊,既知贡举,凡文涉雕刻者,皆黜之。……及放榜,平时有声如刘煇辈,皆不预选,士论颇汹汹”,“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而欧阳修不为所动,终于使“场屋之习,从是遂变”。——叶梦得《石林诗话》“完整的赏析经验”的积累需要注意哪些?第一:结合相关信息,深入理解意图。学生一边回忆自己考试的情形,一边想象古人考试情形,既相映成趣又意义深远,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体制的变革,一首诗的读解既多了些趣味,也更能感受到诗人的写作意图。“完整的赏析经验”的积累需要注意哪些?第二:介入文本语境,初步探究手法。首联中“紫案”指京都贡院,也有版本写作“紫殿”。“暖吹”意为暖风,代指春风。“席”的意思是列坐。前两句写的是在暖风轻吹的初春时节,礼部进士试之日,大清早就在贡院阶前设香案,主司与举人礼拜后开始考试。此时,考场中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焚香的仪式,更为考场增添了祥瑞端严的气氛。——起颔联中的“衔枚”,指的是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在这里比喻人人肃静。此联重点描绘举子在闱中作文的情状。考生们入场坐定后,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试题发下,考生奋笔疾书,安静的考场中唯闻一片沙沙声,犹如春蚕在吃桑叶一般。——承“完整的赏析经验”的积累需要注意哪些?第二:介入文本语境,初步探究手法。颈联中的“乡里”指郡县。“列爵”则是分颁爵位之意。《尚书·武成》中言:“列爵惟五”,指公、侯、伯、子、男五等,此处代指官职。“公卿”一词专指执政大臣。该联以考官身份生出感慨,这些举子都是从各地推荐上来的道德高尚之士,朝廷对他们深怀厚望,虚位以待,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国家栋梁。——转尾联中的“耗”是尽的意思。“群公指同时主持考试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梅尧臣等人。“鉴裁”指赏识人才、辨别是非,也有版本把“裁”写作“择”“识”。此联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幸亏有同仁可以阅卷挑选人才,希望大家作为考官,能以慧眼认真鉴别。这里既以年衰多病谦逊自示,又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同时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合“完整的赏析经验”的积累需要注意哪些?第二:介入文本语境,初步探究手法。通过分析,题目所要求的比喻手法和动静思路已经初步显现。“完整的赏析经验”的积累需要注意哪些?第三:多角度思考,周全答案。学生初始答案:比喻,把考生写字的声音比作春蚕食叶声,形象地写出了考场的安静,表现了考生的专注。“完整的赏析经验”的积累需要注意哪些?第三:多角度思考,周全答案。比喻——修辞手法角度以动衬静——描写手法角度欣慰高兴的心情——情感角度“完整的赏析经验”的积累需要注意哪些?第四:对照答案,完成阅读。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参考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唐宋诗词表现手法的具体赏析方法

二、指导学生写作赏析短文,熟悉表现手法的具体赏析思路。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写一篇赏析短文。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初稿(黄翔宇):诗中抒写了作为兄长的苏轼对弟弟苏辙的鼓励:不辞辛劳不畏严寒,定要使异族之天骄明白宋人之杰出。诗歌最亮之处是以想象的手法写出弟弟在异国他乡思念家人的情景,并且借用李揆的典故嘱咐弟弟保护自己,安全而归的深深情感。修改稿(黄翔宇)修改稿(黄翔宇):苏轼此诗,殷殷叮嘱,谆谆勉励,既见忠心,亦见亲情。首联起句,写兄弟之旷达。自苏辙23岁进入仕途,宦游四方,兄弟二人会少离多,天各一方,即便如此,苏轼依然以达观之心态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诗意,叮咛弟弟不作儿女之态,不因远别而悲伤落泪。颔联承句,写兄长之劝勉。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