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XX/TXXXX—XXXX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功能性修复养护设计导则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功能性修复养护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阶段与流程、旧路资料调查与评价、养护工程方案设计、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功能性修复养护设计,一级及以下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可参考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JT/T798路用废胎胶粉橡胶沥青JTJT/T971沥青加铺层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抗裂贴JTGJTG/T3350-03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514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T5142-01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JTG5210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20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T5521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TD3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功能性修复functionalrepair2DBXX/TXXXX—XXXX针对路面结构的一般性损坏、功能性衰减或局部小针对路面结构的一般性损坏、功能性衰减或局部小路段的结构性损坏,采用定期维修或专项维修使其路面技术状况指标修复至功能性修复养护标准值以上的一种措施。其路面技术状况指标修复至功能性修复养护标准值以上的一种措施。3.2功能性修复养护标准值standardvaluesforfunctionalrepairandmaintenance应实施功能性修复养护时的路面技术状况指标的阈值。3.3评价单元评价单元evaluationunit进行路面技术状况评定的路段长度。进行路面技术状况评定的路段长度。3.4设计单元设计单元designunit将评价单元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合并,形成若干路将评价单元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合并,形成若干路段连续且满足最小施工条件的评价单元组合。3.5病害专项调查specialdemagetest根据不同类型病害特点,以了解病害发展程度和产生原因为目的的针对性检测。3.6单车道修补面积率singlelanerepairarearatio(PAR)100m路段路面单车道修补面积除以100米单车道总面积,以百分数表示。3.7单车道裂缝率singlelanelongitudinalcrackratio(CAR)100m路段路面单车道折合裂缝(含已修补裂缝和未修补裂缝)面积之和除以100米单车道总面积,以百分数表示。4符号与缩略语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RAP回收沥青路面材料PCI路面损坏状况指数RQ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D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PSS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AR单车道修补面积率CAR单车道裂缝面积率DS动稳定度TSR冻融劈裂强度比DR路面破损率PAC排水沥青路面SRISR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3DBXX/TXXXX—XXXX5设计原则5.1全面检测、科学评价:养护设计前对路面进行技术状况检测,根据技术状况检测结果,结合病害特点进行专项检测。进而对病害状况、范围、程度及产生原因进行科学评价。5.2分段设计、分类处治:根据路面结构、横断面形式及交通量的不同,分段进行养护设计。对于每个设计路段,综合考虑路面技术状况、病害类型及严重程度、养护需求等因素,分类对病害进行处治。5.3实时跟踪、动态设计:实时跟踪路面病害发展状况,并对病害路段分布和病害破坏程度进行确认,根据病害确认结果实时调整养护路段和养护方案。5.4因路制宜、注重环保:方案设计应综合考虑项目线形、交通量、通行环境以及沿线气候、地质、水文条件等因素。对于旧路铣刨料应尽量循环利用,并注重与其他工程及周边环境的协调。5.5注重创新、及时总结:积极推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路面养护中的应用,促进养护技术的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及时开展后评价工作,总结相关科研、试验段、养护经验等信息。6设计阶段及流程6.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功能性修复养护工程根据养护项目立项和养护管理的需要,宜采用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二阶段进行。当采用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必须包括处治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养护方案设计的相关内容。6.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功能性修复养护设计应包括旧路调查分析与评价、病害专项调查、养护需求分析、筛选养护路段、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优化动态设计阶段。养护设计流程详见附录A所示。6.3对于特殊路段的工点养护设计,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简化设计流程简化。7旧路资料、调查与评价7.1一般规定7.1.1旧路调查包括基础资料调查、路况调查等,旧路调查深度应满足路面养护设计的需要。7.1.2路况调查应根据养护设计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分初步调查、病害专项调查、施工调查三个阶段,初步调查适用于养护项目立项或方案设计阶段,病害专项调查适用于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调查适用于施工进场后调查。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应同时包含初步调查和病害专项调查有关内容。7.1.3初步调查时路面技术状况调查以快速无损自动化检测为主,人工调查及破损检测为辅;初步调查可依据前一次定期路况检测资料,并辅助部分现场调查(或巡查)进行,但如果定期路况检测数据已超过6个月,不宜作为初步调查的依据。病害专项调查时路面损坏调查宜人工现场调查,并辅以钻芯、探坑、雷达探测等检测方法,必要时应增加旧路面原材料技术指标、强度等试验检测内容。7.2基础资料调查及分析7.2.1基础资料调查包括道路基本信息、技术标准、自然条件、管养信息、交通状况等,具体内容参4DBXX/TXXXX—XXXX表1基础资料调查项目表12道铺装结构、排水设施、施工过程检测报告、345677.2.2基础资料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a)确定项目所在气候分区,分析不良土质的不利影响。b)总结往年路面使用状况和有效的养护措施。c)计算车型比例、轴载比例、年日均交通量及年增长率,根据车型比例和轴载比例分析重载车辆对路面结构和材料的影响。d)根据年平均日交通量和年增长率分析交通量变化及发展趋势。7.37.3路况调查7.3.17.3.1初步调查7.3.1.1应根据养护需要,对主要行车道或超车道路面进行重点检测,对其他车道可进行抽样性补充。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内容主要包括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磨耗、跳车等指标,必要时可增加路面结构强度检测。并按照JTG5210的要求评定。采用已有数据时,宜采用检测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路面技术状况数据;路面状况变化较快时,宜采用不超过3个月的数据。7.3.1.2初步调查应对不满足要求的功能性指标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典型病害的严重程度、发展层次、产生原因等进行初步评价。7.3.1.3应调查养护设计路段内的排水状况,包括路表排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边缘排水、地下排水等,各种设施的使用要求应符合JTG/TD33的规定。应详细列出需要增加和修复的排水设施的路段和类型,评估既有结构内部排水及边缘排水情况,在养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7.3.1.4对路面积水路段,应调查积水路段的平、纵、横线形指标数据,以及积水路段排水设施的缺陷,从而确定路面积水产生的原因,作为积水病害处治的依据。7.3.1.5应对路面养护设计有一定影响或可能受影响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桥梁伸缩缝、路缘石、跨线桥及其他构造物净空、隧道建筑限界、桥隧结构物的分布以及事故多发路段等进行初步调查。7.3.27.3.2病害专项调查7.3.2.1病害专项调查是在基础资料及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对路面损坏情况进行补充调查,应分段、分车道查明既有路面的损坏状况、内部结构状况、路面材料性能,必要时应调查路面结构参数;分析典型病害破坏程度及产生原因,对局部结构性损坏应进行重点调查,调查应符合表2的要求。5DBXX/TXXXX—XXXX表2病害专项调查要求注1:养护类型判定为功能性修复的路段,必要时,可抽样检测既有路面结构参数,宜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检测,注2:拟对既有路面材料就地再生利用的养护工程,既有路面材料性能、取样频率应按历年养护资料分段确定,),7.3.2.2对典型病害开展专项检测工作,见表3。检测方式包括现场踏勘、钻芯取样、实地测量、指标计算及室内试验等。不同的典型病害类型原则上钻芯不少于1处,产生结构性损坏路段钻芯不少于1处。表3病害专项检测内容√√√√√√√√√√√√√√√ooooo--oo o ooo oooooooooo注2:现场踏勘应记录病害路段桩号、破坏类型、损坏程度、病害分注3:钻取芯样应记录芯样各结构层厚度、病害类型、损坏程度、空洞情况、完整注5:计算指标的评定单元应不局限于1km,宜按照不小于100m的长度结合病害路段7.3.2.3内部结构状况应包括路面结构内部损坏类型、病害发展层位及损坏严重程度、结构层间黏结状况以及结构层材料力学强度等,同时观测各结构层完整性。可通过钻芯取样、探坑观测、探地雷达图谱等进行判定,钻芯和探坑频率应包括所有病害类型且满足规范有关要求,探地雷达宜连续检测;检测方法及频率应符合JTG3450、JTG5421的规定。a)通过对典型裂缝及网裂病害钻芯,根据裂缝宽度、深度,判断裂缝产生及发展的层位。b)对变形类病害,应在破坏位置开展钻芯取样及材料试验等调查工作,测定各层厚度变化情况、沥青混合料力学特性等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变形发生层位及产生原因。6DBXX/TXXXX—XXXXc)如采用探地雷达检测,应进行钻芯标定,通过雷达图谱的判读,识别结构层内部缺陷类型、发展层位及严重程度。d)通过芯样层间状况及典型芯样力学强度试验,判断沥青路面结构层层间黏结的状况,分析结构层强度的匹配性。e)通过钻芯、雷达控测、落锤式弯沉检测等,分析路面内部结构层承载能力衰减程度。7.3.2.4既有路面材料性能检测要求路面芯样不仅要位于典型病害位置,同时还宜在病害周围较好的位置取样对比;需对旧路面材料进行测试时,应包括旧沥青性能、沥青混合料组成、集料技术指标等,必要时还可检测基层材料强度和刚度、土基材料性质等。7.3.2.5存在局部严重路基病害的路段宜根据基础资料及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资料,进行必要的路基或路面深层探测。7.3.37.3.3施工调查7.3.3.1施工调查包括施工前调查与施工过程调查,是对施工图设计进行验证与优化的基础。7.3.3.2施工前调查主要核查各设计单元的病害特征、起止桩号;施工过程调查主要根据开挖的路面内部结构状况,对病害处治范围和深度进一步核查,必要时应根据开挖后的病害特征重新审核养护设计方案。7.47.4路况分析评价及病害诊断7.4.1路况分析评价应符合以下规定:a)路况评价的评价单元一般为1000米;拟进行功能性修复养护路段的路况评价单元宜根据交通状况、病害类型、病害程度与密度适当调整,一般采用100米。b)初步调查得出的各评价指标数据,应与至少上2个评价周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评价指标变化规律。同时,需分析数据是否异常,如有异常,应进行校核,并分析异常原因。c)路况评价指标应符合JTG5210的规定,为粗准掌握原路面病害状况及分布,必要时可增加路面破损率(DR)、单车道修补面积率(PAR)、单车道裂缝面积率(CAR)等单项参数。d)应将待评价路段的未修补病害与已修补病害按同一标准进行数据处治分析,计算PCI或DR,精准评价路面损坏程度,为功能性养护设计单元的确定提供依据。7.4.2病害诊断应符合以下规定:a)根据病害产生的层位不同,沥青路面的病害可分为路基结构不稳定、基层结构破坏、沥青面层结构破坏及沥青表面层性能衰减等类型。b)病害产生的原因应基于历史养护、交通荷载、路况特点及专项病害调查结果,并结合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并进行综合性描述,据此拟定既有路面病害处治方案和修复养护方案,保证养护设计方案的针对性和科学性。8养护工程方案设计8.1一般规定8.1.1在科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中长期养护规划,针对不同病害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段、分类设计,并采用分车道初拟设计方案。同时,根据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路面长期使用性能最佳的理念和养护资金筹措情况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选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养护设计方案。8.1.2应结合养护需求进行养护方案的比选,包括技术因素比选和社会经济因素比选;技术因素的比选应包括路面养护效果、工艺的成熟性、工期、造价、旧料利用等方面;社会经济因素的比选包括经济7DBXX/TXXXX—XXXX效益、节能环保效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8.1.3高速公路功能性修复养护时机是路面结构强度指数评价为良及以上,其他任一评价指标低于功能性修复养护标准值时,应实施功能性修复养护。8.1.4拟对既有路面材料再生利用的养护工程,应对既有路面材料进行取样。取样方法及频率应符合JTG/T5521的规定。8.1.5结合项目特点和工程经验,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尚无相关标准参照的,应经试验论证并经评审通过后方可应用。8.28.2设计单元确定8.2.1设计单元的划分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根据旧路调查评价结果,应首先对项目路段进行养护设计单元划分;b)按公路等级、交通量等级、路面结构状况、主要病害类型相近的相邻评价单元进行合并,形成养护设计单元;养护设计单元的长度宜不小于一个评价单元。当存在需要特殊处理的路段时,养护设计单元的长度可不受上述控制。c)设计单元划分结束后,应对各个设计单元的路况特征进行描述,包括结构特点及交通状况、主导病害及分布、路况指标均值及波动范围。8.2.2各设计单元养护设计方案确定后,应根据便于施工、经济合理的原则对设计单元进行优化合并。8.2.3局部结构性损伤路段以及拟采用的预防性养护技术修复的表面功能性损伤路段应单独列为设计单元。8.3结构组合设计8.3.1确定为功能性修复养护的设计单元,预期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不应低于5年,宜为5年~8年。采用薄层罩面、超薄罩面、微表处等预防性养护技术时,其预期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JTG/T5142的规定,且不宜低于3年。采用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技术的预期设计使用年限宜为3年~5年。8.3.2功能性修复养护方案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根据路面技术状况指数评价等级、病害成因、养护规划、施工条件以及类似项目经验进行路面结构设计。b)功能性修复路段的结构类型主要有直接加铺罩面、铣刨重铺罩面、铣刨加铺罩面等类型,应结合主导病害类型和产生原因、分布范围、施工难易程度及经济性等因素,确定主导功能性修复养护方案。c)满足功能性修复的方案较多时,应进行功能性修复设计的多方案比选,从材料、厚度、施工工艺与路面养护工程相关的其他项目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进行全寿命周期费用效益分析,优选适宜方案。8.3.3沥青面层结构组合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a)路面结构设计除应满足a)路面结构设计除应满足JTGD50的要求外,还应结合路面病害及养护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开展设计。沥青面层结构应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抗车辙、抗疲劳、抗开裂和抗水损害等性能,展设计。沥青面层结构应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抗车辙、抗疲劳、抗开裂和抗水损害等性能,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和耐磨耗性能,常见的罩面类型有普通罩面、薄层罩面、超薄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和耐磨耗性能,常见的罩面类型有普通罩面、薄层罩面、超薄罩面、封层罩面等类型,应根据罩面、封层罩面等类型,应根据JTGF40、JTG5421、JTG/T5142选择合适的罩面类型及具体结构型式。体结构型式。b)结合湖南省高温多雨气候特点,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骨架密实型结构。b)结合湖南省高温多雨气候特点,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骨架密实型结构。特殊路段可采用骨架空隙排水型级配类型。特殊路段可采用骨架空隙排水型级配类型。c)表面层采用c)表面层采用PAC排水路面或OGFC路面时,下承层顶面应设置封层或防水粘结层。8DBXX/TXXXX—XXXXd)既有路面裂缝较多的路段,应在修补合格的下承层上设d)既有路面裂缝较多的路段,应在修补合格的下承层上设置应力吸收层或铺设防裂卷材等措施延缓反射裂缝的出现。延缓反射裂缝的出现。e)重载车比例大、长大上坡、小半径弯道路段且车辙病e)重载车比例大、长大上坡、小半径弯道路段且车辙病害严重,可采用改性沥青或高粘沥青结合料或添加抗车辙剂等措施,提高路面结构的高温稳定性。合料或添加抗车辙剂等措施,提高路面结构的高温稳定性。8.3.4当采用直接加铺方案对护栏的安全性能有足够的影响或不满足相关交通安全规范要求时,应采用提高护栏高度、增强护栏防撞等级设计,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桥面如需直接加铺,应进行桥梁结构验算。8.3.5选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养护方案宜符合表4的要求。表4常用再生方式及使用层位 8.3.6功能性修复养护采用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符合JTG/T5142的规定。8.4方案比选8.4.1方案比选应从技术经济因素、养护需求及中长期养护规划、交通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综合分析,推荐合理的养护设计方案。8.4.2技术经济因素比选时,应综合考虑路面使用性能、施工难易程度、施工技术水平、施工工期、施工安全、养护效果以及结合中长期养护规划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等因素;8.4.3交通因素比选时,应综合考虑交通组织方式、交通安全、交通封闭程度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等因素。9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9.1一般规定9.1.1施工图设计应包括既有路面病害处治设计、路面结构厚度及功能层设计、路面排水设计、交通组织设计及其他设计等9.1.2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应参照附录B的要求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及预算文件;9.1.3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对功能性修复设计所涉及的材料、施工工艺及验收指标提岀明确的要求,且满足JTGF40、JTG/T5521等有关规定。9.1.4路面功能性修复养护设计应以路面为主,统筹兼顾。保证施工完成后不应影响其他工程的功能,特别是交通安全方面的使用性能或安全性能。9.1.5应根据需要开展与路面养护工程相关其他专业的施工图设计工作,包括路线设计、路基设计、桥隧维修加固设计、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等,对存在的其他工程缺陷宜同步改善。9.2既有路面病害处治设计9DBXX/TXXXX—XXXX9.2.1应对影响养护方案效果的既有路面病害进行处治,病害处理范围、深度应与主导的功能性修复养护方案相匹配。9.2.2局部路基病害造成路面破坏的,应根据JTGD30的相关要求,彻底处理路基病害并完善防排水设施。9.2.3既有路面病害处治分为局部处治和整体处治两类。局部病害处治适用于既有路面病害相对孤立且处治面积小时,并应符合JTG5421有关规定以及以下要求:a)旧沥青路面出现的裂缝类、变形类、水损害类病害处治应根据病害状况按照“逐层开挖、逐层判断、逐层修补”的原则确定处治范围、深度。b)局部基层、底基层损坏造成路面破坏的,应对路面基层、底基层进行修复。局部修复小面积可采用贫混凝土、沥青稳定碎石、沥青混合料,修复面枳较大时宜采用与既有路面结构类似的材料。c)应根据裂缝类型特点、严重程度及产生原因确定适宜的处治措施,可采用灌缝、贴缝、条状挖补等处治方式,或采有多种措施组合使用。9.2.4病害密集、局部处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宜采用整体处治,处治措施可参考表5。表5整体病害处治措施害支缝明显.存在沉陷变形,伴有唧浆,基层注1:基层整体处治应属于结构性修复养护工程,如采用深层非开挖技术处治,可列为功9.2.5路面病害处治的搭接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提出针对性措施处理搭接部位的连接、反射开裂和渗水,且宜避开轮迹带。b)纵横向搭接采取台阶式,沥青面层各层横向台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基层、底基层横向台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50mm。沥青面层与基层不应接在同一垂直面上。沥青面层各层纵向台阶搭接长度宜不小于100cm,水泥稳定类基层纵向台阶搭接长度宜不小于150cm。c)新、旧沥青层接合处应涂刷黏层油、新旧无机结合料层间应洒布水泥浆,以增加新旧路面界面的结合。d)宜采取防反射裂缝措施,延缓加(或重)铺层反射裂缝的出现。9.3路面结构厚度及功能层设计9.3.1路面结构层罩面厚度应与相应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相匹配,并符合JTGD40的有关规定。局部路段路面结构性修复采用的各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强度及承载能力不应低于原路面结构。9.3.2罩面前应在经病害处治合格的既有路面上设置黏层、封层、防水黏结层或应力吸收层等功能层。9.3.3沥青面层层间均应洒布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沥青层与非沥青类下承层宜设置改性沥青下封层或改性沥青防水黏结层等。DBXX/TXXXX—XXXX9.3.4应采取措施延缓新加铺(或重铺)沥青混合料层的反射裂缝,加强各结构层之间、新旧路面界面之间的黏结,提高耐久性。9.3.5对非特殊结构的桥梁和隧道沥青混合料铺装层以及复合式沥青路面,当需要全部铣刨沥青混合料铺装层时,应采用与新建工程相同的方法,对基面进行处理,然后恢复新沥青混合料铺装层。a)采取喷砂打毛或精铣刨等措施使沥青混合料层与水泥混凝土层界面粗糙、干净、干燥,处理后的水泥混凝土层构造深度不宜小于0.5mm。b)应采用黏结防水层加强层间黏结,宜采用SBS改性沥青、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或防水黏结层;如用其他涂膜类专用防水材料等,应通过拉拔试验和剪切试验优选黏结防水层。9.4材料组成设计9.4.1应调查项目沿线筑路材料并取样进行材料性能试验,结合材料性能要求和地区路面使用经验,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9.4.2沥青面层的原材料、级配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等技术要求应结合项目当地气候特点、交通量组成条件以及当地高速公路的相关成功经验等,并根据目标结构层的特点综合确定,并不得低于JTGF40、JTG5142、JTGD50的要求。9.4.3微表处、薄层罩面、超薄罩面等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等技术要求不宜低于JTGF40、JTG5142、JTG/T5142-01的规定。9.4.4再生混合料原材料、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混合料组成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标准等应符合JTG/T5521的有关规定。9.4.5功能层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a)黏层油应采用阳离子型改性乳化沥青,其材料要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应符合JTGF40的有关规定,铣刨层顶面洒布量宜为0.7-0.8kg/m2。b)同步碎石封层宜采用改性沥青、橡胶沥青等材料,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符合JT/T798的要求。c)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预防和处治可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抗裂贴、双绞合钢丝网、玻纤格栅等,抗裂贴的技术指标应满足JT/T971的要求。采用其他新型抗裂材料应通过试验论证、具有成功经验后方可采用。9.5桥梁和隧道沥青混合料铺装层养护维修9.5.1桥梁及隧道的沥青混合料铺装层调查宜与路基段一并调查、评定,同步处治。9.5.2应分析旧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病害产生原因。经检查非桥梁结构破坏引起的沥青混合料铺装层损坏,应按上述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方法进行:因桥面水泥混凝土整平层或下部结构破坏引起的沥青混合料铺装层损坏,应对破坏的水泥混凝土整平层及其下部结构处治合格后,方可恢复沥青面层。9.5.3应分析隧道内或其他路段复合式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原因,经检查非水泥混凝土面板(或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破坏引起的沥青面层损坏,应按上述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方法进行:如因水泥混凝土面板脱空引起的反射裂缝病害,应先通过注浆的方式对水泥混凝土面板稳固处理(但不得影响排水系统),再处治沥青面层的病害;对水泥混凝土面板(或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破碎、板角断裂引起的沥青面层沉陷、龟裂等病害,应先挖除损坏的(或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甚至基层,再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面板(或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或基层,养生合格后再恢复沥青面层。9.5.4应根据桥隧沥青铺装路面技术状况调查及评价、病害位置、类型、程度、产生原因等因素,确定养护方案,并做好与桥隧己有排水设施的衔接。9.5.5受桥梁结构自重和隧道建筑限界的限制,桥梁及隧道的沥青混合料铺装层养护宜采用铣刨(挖除)重铺或就地热再生方案,维持现有标高不变。如桥梁增加恒载须进行桥梁结构验算。隧道铺装增加标高应进行建筑限界核查。DBXX/TXXXX—XXXX9.5.6桥梁和隧道沥青混合料铺装层宜与相邻路基段的表面层、中面层一致,且至少一层为密实型沥青混合料。9.5.7桥梁和隧道沥青混合料铺装层的混合料类型宜按原设计恢复,也可结合重铺沥青铺装层厚度、一般路段沥青混合料类型论证后调整。9.5.8沥青混凝土桥面病害处治应调查桥面排水系统,特别是边缘排水系统是否完善。对不完善的路段应增设桥面边缘排水系统。9.6废旧材料循环利用及再生设计9.6.1既有路面铣刨或挖除的材料应按再生利用要求进行分类收集,避免泥土或其他杂物混入。沥青面层或基层旧料,及时回收运至指点地点进行分类储存与再生利用,严禁污染环境。废旧材料的循环利用率不低于相关规定。废旧材料的利用宜进行经济分析。9.6.2再生利用方式应综合考虑工程特点、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施工方便性等因素论证确定。对沥青面层宜采用就地热再生、厂拌热再生或厂拌冷再生等方式。对于难以用于高速公路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可考虑用于地方公路、城镇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9.7动态设计9.7.1采用“三阶段”动态病害确认开展工程数量的优化设计,应符合下述规定:a)第一阶段病害确认:在初步调查、病害专项调查阶段,对路面技术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病害分析诊断,为施工图文件编制提供依据。既有路面病害处治的工程数量应基于调查资料、处治方案,还应结合施工工期、施工季节和交通组织方式等因素,预估既有路面从设计到施工期间路面病害发展或衰减增加的工程数量。b)第二阶段病害确认:在施工进场后,应进行旧路施工前调查,对路面病害状况进行再次调查确认。既有路面病害处治的路段、桩号及工程数量应与施工图文件进行对比、签字确认,并对施工图文件进行完善。c)第三阶段病害确认:在旧路面病害整治过程中,应及时、认真观察重点路段、严重病害铣刨层位和病害程度,既有路面病害处治的工程数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认,病害记录应详细,有数据有图,必要时录像。9.7.2施工进场后病害确认发现病害的深度、严重程度超出了原病害专项调查或病害产生原因分析与现场有较大的出入时,宜进行养护方案设计变更,重新进行养护设计方案比选,选择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合理方案。9.8其他9.8.1路线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a)路线平、纵、横指标宜维持原设计。除有特殊需求外,路面功能性修复养护工程可不开展路线设计。但不同厚度养护方案、沥青加铺层与桥隧结构物之间应平顺过渡,并满足排水要求,且高速行车时不产生跳车病害。b)对运营过程中存在路基病害、跳车等影响行车安全性或舒适性的路段,应先进行专项处治,恢复线形,必要时应做局部的路线拟合设计,且与路面养护工程一并实施。9.8.2路面排水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a)应结合既有病害调査,检查原排水设施的完善程度和使用功能状况,采用“防排结合,排水为主”的原则进行排水设计,完善现有排水系统。DBXX/TXXXX—XXXXb)应采用设置中央分隔带排水沟、增设或增大横向排水管排水能力、局部调整纵横坡加大路表排水能力、增设纵横向排水槽等排水方式,来处理局部路段路面积水问题。如采用上述方案仍无法排除表面积水,可采用排水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处治。c)对存在唧浆、唧泥、连续坑槽等病害的路段,应分析其路面内部或边缘排水是否完善。必要时,可在路面内部、边缘或边沟底设置盲沟,或采用排水基层等方式,排除路面内部积水或降低地下水位。9.8.3环境保护方面应符合如下规定:a)养护工程设计应以维护生态、降低污染、保护沿线环境为目标,宜提出必要的环境保护的要求或相应的措施,防止在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对环境的破坏以及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和废弃物污染。b)应积极推广和应用无污染或污染少的“四新技术”。养护工程中产生的废旧路面材料应采用予以再生利用,无法利用的材料应予收集并妥善处理。9.8.4交通组织设计应符合如下规定:a)应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在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的施工路段灵活组合运用不同的交通组织形式。采用全封闭施工时,交通组织应做专项设计。b)应贯彻“安全、畅通、保障施工进度”的原则,结合公路特征、整治段落长度、交通量大小、养护工程实施特点等因素确定交通组织方案,编制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c)应结合既有公路及周边路网施工期间分流能力,确定合理的区域路网交通组织设计,同时针对养护一般路段和关键工点,确定合理的局部路段交通组织设计方案。d)应结合中央分隔带开口、互通式立体交叉以及养护工程项目施工特点等因素,合理设置养护作业控制区。e)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安全设施配置及养护安全作业应符合JTGH30的有关规定。DBXX/TXXXX—XXXX(资料性)功能性修复养护设计流程A.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功能性修复养护设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功能性修复养护设计流程见图A.1.图A.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功能性修复养护设计流程DBXX/TXXXX—XXXX(资料性)方案设计文件组成B.1设计说明B.1.1项目概述,项目概述应包括以下内容:a)项目背景(说明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通车时间及路面状况等基本情况)。b)项目路段(简要说明项目路段位置桩号及原设计标准等)。c)基础资料(简要说明调查的内容和方法、沿线水文地质、气候及养护历史状况等)。d)交通量调查(应包括各断面交通量、货车比例及交通量变化趋势等)。B.1.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与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a)路面破损状况检测与分析。b)路面行驶质量状况检测与分析。c)路面车辙状况检测与分析。d)路面抗滑状况检测与分析。e)路面结构强度检测与分析。B.1.3养护方案设计应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洗衣房租赁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版权转让合同:关于某畅销小说的版权转让及分成协议
- 2024-2025学年度广西部分学校高一第一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 主管护师(儿科护理)资格考试题库(含各题型)
- 纸箱制作课程设计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 幼儿面试课程设计
- 爱国微课程设计
- 2024年用电监察员(用电检查员)技师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网络营销教学课程设计
-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报告
- 《济南联通公司成本管理问题及解决策略7000字论文》
- 程序员个人年终总结
- 五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必考易错题
-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课件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期末考试答案
- 数字后端工程师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2024南京市商品房买卖合同书
-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预案
- 《电气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 2024年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