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聚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征求意见稿_第1页
车用聚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征求意见稿_第2页
车用聚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征求意见稿_第3页
车用聚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征求意见稿_第4页
车用聚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T/SHPTAXX—XXXX车用聚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本文件规定了车用聚丙烯(PP)再生改性专用料的术语与定义、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废弃聚丙烯塑料为原料,经分选、改性、造粒等物理和/或化学工艺制成的汽车零部件用再生塑料颗粒,不包括危险废物及放射性废物。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033.1-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1634.2-2019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GB/T1843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GB/T1844.1塑料符号和缩略语第1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GB/T2035塑料术语及其定义GB/T2547塑料取样方法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7141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8410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934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GB/T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GB/T17037.1-2019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形试样的制备GB/T31331-2014改性塑料环保要求和标识GB/T37426塑料试样GB/T38288-2019塑料聚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GB/T40006.1-2021塑料再生塑料第1部分:通则SH/T1541.1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第1部分:目测法VDA275DeterminationofformaldehydefromvehicleinteriorwithmodifiedflaskmethodVDA277AnalysisofvolatilecontaminantsfrompolymersDIN75201BestimmungdesfoggingverhaltensvonwerkstoffenderKraftfahrzeug-nnenausstattung3术语和定义GB/T2035及GB/T4000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T/SHPTAXX—XXXX3.1车用聚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recycledpolypropylenecompoundforvehicle以聚丙烯回收料为成分,以能改善聚丙烯回收料的力学、流变、燃烧性、使用寿命、热学和颜色等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性能的添加剂或其他树脂等为辅助成分,通过填充、增强、增韧等技术手段得到的具有均一外观和性能的车用再生改性专用料。[来源:GB/T38288-2019,3.2,有修改]4分类与命名4.1总则车用聚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的分类与命名基于下列标准模式:命名特征项目组字符组1字符组2字符组3必选项可选项必选项命名由表示特征项目组的四个字符组构成:——字符组1:聚丙烯再生改性代号;——字符组2:位置1:按照GB/T40006.1-2021规定的填料类型及其物理形态代号;位置2:按照GB/T40006.1-2021规定的填料含量;——字符组3:聚丙烯回收料的含量。字符组之间用“,”隔开。如果某个字符组没有应用,应由双逗号(,,)分隔。4.2字符组1该字符组按照GB/T1844.1的规定,聚丙烯再生改性代号为“PP-RC”。4.3字符组2按照GB/T40006.1-2021中4.3的规定的进行。4.4字符组3将聚丙烯回收料的含量(质量分数)用两位数字代号表示,比如聚丙烯回收料质量分数为10%,则用10表示。4.5命名示例某车用聚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材料改性技术特征10%玻纤增强(GF10聚丙烯回收料的含量为10%,该材料命名如下:4字符组1:聚丙烯再生改性代号字符组2:填料类型及含量代号字符组3:聚丙烯回收料含量代号该材料命名:PP-RC,GF10,10。5要求5.1外观PP-RCGF1010PP-RCGF1010T/SHPTAXX—XXXX产品为颗粒状,颗粒大小均一,无明显杂质,无油污。产品颗粒之间颜色应一致或同一色系。不同颜色的颗粒不应混合。异色粒、蛇皮粒、拖尾粒和杂质合计应不大于50个/kg,大粒、小粒、絮状物和带泡粒子合计应不大于100个/kg。5.2技术要求产品应符合下表规定的技术要求。表1增强类聚丙烯再生改性产品的技术要求=100性=3(适用于内饰零件)=2(适用于内饰零件)=10(适用于内饰零件)=50(适用于内饰零件)5T/SHPTAXX—XXXX表2填充类聚丙烯再生改性产品的技术要求=100=3(适用于内饰零件)=2(适用于内饰零件)=10(适用于内饰零件)=50(适用于内饰零件)表3增韧类聚丙烯再生改性产品的技术要求=100=3(适用于内饰零件)=2(适用于内饰零件)6T/SHPTAXX—XXXX=10(适用于内饰零件)=50(适用于内饰零件)其他车用聚丙烯再生改性产品的技术要求供需双方协定。5.3限用物质应满足GB/T31331-2014中4.3的以及GB/T40006.1-2021中5.4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6试验方法6.1注塑试样制备按GB/T17037.1-2019制备试样,试样形状符合GB/T37426规定的拉伸试样A1型和长条形试样B1型(80mm×10mm×4mm)。用于测定燃烧性和耐热老化性的试样可用符合尺寸要求的模具注塑制备。6.2试验的状态调节和标准环境6.2.1试样的状态调节试样的状态调节应按GB/T2918的规定进行。状态调节的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时间至少24h。6.2.2试验的标准环境所有试验都应在GB/T2918规定的标准试验环境下进行,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6.3外观按SH/T1541.1的规定进行。6.4密度密度试样取自注塑试样,按照GB/T1033.1-2008规定的方法A进行。6.5灰分按GB/T9345.1-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采用直接煅烧法(A法灼烧温度为750℃±50℃。6.6拉伸性能按照GB/T1040.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类型选用A1型,试验速度50mm/min。6.7弯曲性能按照GB/T934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尺寸:80mm×10mm×4mm,试验速度2mm/min。6.8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按照GB/T184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尺寸:80mm×10mm×4mm,缺口类型:A型。低温试验时,试样应在-30℃±2℃的低温箱中放置至少4h,试样取出后应在5秒内完成测试。6.9负荷变形温度按照GB/T1634.2-201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尺寸:80mm×10mm×4mm。长玻璃纤维增强类聚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选择A法;其余种类聚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选择B法。试验时,加热装置的起始温度应低于27℃,加热升温速率为120℃/h±10℃/h。7T/SHPTAXX—XXXX6.10燃烧性能按照GB8410规定的方法进行。6.11热老化性能试样为按6.1制备的80mm×10mm×4mm(B1型)长条试样。按照GB/T7141的规定进行。6.12气味按照GB/T40006.1-2021规定的方法进行,每种试验方案给出对应的评价等级。6.13雾化按照DIN75201规定的方法B进行试验。6.14甲醛按照VDA27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15总碳按照VDA27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16限用物质按照GB/T31331-2014和GB/T40006.1-2021中6.2的规定进行。6.17试验结果的判定试验结果采用修约值比较法,应按GB/T8170规定进行。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产品的检验可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两类。7.2检验项目第5章中所有的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当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时;b)正式生产后,若原材料或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装置检修,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上级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产品出厂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外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7.3组批规则产品以同一生产线上、相同原料、相同工艺所生产的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批,生产厂也可按一定生产周期或储存料仓为一批对产品进行组批。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检验和验收。7.4抽样方案产品可在料仓的下料口抽样,也可根据生产周期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抽样方案。包装后产品的取样应按GB/T2547规定进行。8T/SHPTAXX—XXXX7.5判定规则产品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和本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对产品作出质量判定,并提出证明。所有试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标准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检验结果若某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取样对该项目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作为该批产品的质量判定依据。8标志和随行文件8.1标志产品的外包装袋上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内容可包括:商标、生产企业名称、生产厂地址、本标准号、产品名称、牌号、批号(含生产日期)和净含量等。8.2随行文件产品出厂时,每批产品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注明产品名称、牌号、批号、执行标准,并盖有质检专用章。9包装、运输及贮存9.1包装产品可用重载膜包装袋或其它包装形式包装。包装材料应保证在运输、码放、贮存时不污染和泄漏。每袋产品的净含量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