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关于如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A.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该片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把此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的DNA分子中都含15ND.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的比例上【答案】D【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双链DNA分子中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详解】A、DNA分子复制形成的子代DNA都含有一条子链和一条模板链,即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正确;B、该片段为DNA分子片段,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正确;C、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DNA复制的原料是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因此新合成的DNA分子都含有15N,C正确;D、双链DNA分子中,A=T、G=C,因此不同DNA分子的(A+G)/(T+C)的比例都是1,不能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D错误。故选D。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答案】B【分析】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假说内容:(1)F1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类型,且数目相等;(3)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为4种。【详解】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这是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发现的问题,A错误;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这是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发现问题后提出的假说,B正确;C、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但雌、雄配子数目并不相等,C错误;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这属于演绎推理内容,D错误。故选B。3.将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得F1后,F1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等于

(

)A3∶2∶3 B.3∶4∶3 C.5∶2∶5 D.1∶2∶1【答案】A【分析】AA和aa杂交,F1中全部是Aa,自交产生的子二代中:AA:Aa:aa=1:2:1。【详解】有题意可知,子一代为Aa,其连续自交2代产生的子三代中,杂合子Aa为1/2n=1/4,故AA+aa的比例为1-1/4=3/4,其中AA和aa的比例相同,均为3/4×1/2=3/8,故F3中AA∶Aa∶aa=3:2:3。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4.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A.雌、雄配子在②过程随机结合 B.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C.M、N、P分别为16、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答案】D【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由图可知,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A正确;B、A与B、b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①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正确;C、M(配子结合方式)=4×4=16种;N(基因型种类)=3×3=9种;P(表现型)有3种,C正确;D、由于植物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应为12:3:1,故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应为2:1:1,D错误。故选D。5.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分裂,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B.第一次分裂,着丝粒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C.第二次分裂,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D.第二次分裂,着丝粒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答案】B【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B、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主要是进行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并在分裂后期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及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现象,A错误,B正确;C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着丝粒(着丝点)的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中无同源染色体存在,CD错误。故选B。6.下图为患血友病的某家族系谱图,已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1号 B.2号 C.3号 D.4号【答案】B【分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①隔代遗传或交叉遗传;②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③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详解】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相关基因为A和a,7号患病男性(XaY),其致病基因应该来自母亲5号,5号正常,其基因型为XAXa),由于1号正常,不含有致病基因,所以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XAXa),所以7号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2号,B正确,ACD错误。故选B。7.控制鸡的羽毛为芦花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芦花对非芦花是显性。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杂交,其后代羽毛的性状是()A.公鸡和母鸡都有芦花和非芦花B.公鸡全为非芦花,母鸡全为芦花C.公鸡和母鸡全为芦花D.公鸡全为芦花,母鸡全为非芦花【答案】D【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雌鸡为ZW,雄鸡为ZZ,由于鸡的毛色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设用B(芦花基因)和b(非芦花基因)基因表示,雌鸡基因型为:ZBW(芦花)、ZbW(非芦花);雄鸡基因型为:ZBZB(芦花)、ZBZb(芦花)、ZbZb(非芦花)。【详解】亲本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杂交,其基因型为ZBW和ZbZb,则后代基因型为ZBZb和ZbW,表现型为芦花公鸡和非芦花母鸡,D正确。故选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②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③在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④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⑥性别受性染色体的控制而与基因无关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答案】B【分析】1、减数分裂的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2、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隐性性状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所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而后代能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4、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详解】①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都是体细胞的一半,①正确;②隐性性状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所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不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②错误;③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既有显性个体,又有纯种隐性个体的现象,③错误;④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女儿的染色体必有一半来自父亲,④正确;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可以控制性别,如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⑤错误;⑥性别受性染色体上相应基因的控制,⑥错误。综上所述,①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9.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答案】B分析】分析甲图:图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应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乙图:图乙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比例为1:2:2,且染色体数为2N,因此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分析丙图:图丙中,A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是体细胞的一半,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末期;B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间期、前、中、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N,为体细胞的两倍,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详解】A、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不会出现,A错误;B、图乙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比例为1:2:2,且染色体数为2N,因此,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C、图乙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比例为1:2:2,且染色体数为2N,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但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不会发生分裂,着丝点发生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D、C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N,为体细胞的两倍,则C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不会发生联会,也不会产生四分体,D错误。故选B。10.下图是某一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受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受等位基因B、b控制,且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遗传病都属于隐性遗传病B.乙病可能是红绿色盲C.乙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D.II-5和II-6再生育一个患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为1/16【答案】C【分析】分析遗传图谱:Ⅱ-3和Ⅱ-4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和Ⅱ-6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甲、乙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B、Ⅱ-3和Ⅱ-4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和Ⅱ-6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甲、乙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甲病和乙病都是隐性遗传病,A正确;B、结合A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可能是红绿色盲,B正确;C、乙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C错误;D、由于III-9患甲病,基因型为aa,故II-5和II-6均为Aa,III-10患乙病,II-5和II-6相关基因型为XBXb、XBY,故Ⅱ-5和Ⅱ-6再生育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4,再生育一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为1/4,所以Ⅱ一5和Ⅱ-6再生育一个患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为1/4×1/4=1/16,D正确。故选C。11.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C.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D.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答案】D【分析】根据组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的组成元素可以判断,15N、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蛋白质和DNA、DNA、蛋白质.而当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噬菌体只将DNA注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并且DNA是进行的半保留复制,因此只能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到15N和32P,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B、由于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蛋白质外壳,所以不能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AB错误;CD、由于15N在亲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都有,32P只存在于亲代噬菌体DNA,35S只存在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噬菌体侵染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其DNA进入细菌,以自身DNA为模板,利用细菌提供原料,所以可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到15N和32P,C错误、D正确。故选D。12.某一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200个,复制n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30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答案】B【分析】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m×(2n-1)个。若进行第n代复制,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为m×2n-1。【详解】假设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了n次,消耗周围环境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n-1)×200=3000,解n=4,ACD错误,B正确。故选B。1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A.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B.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D【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控制某蛋白质合成的DNA片段中有1200个碱基对,控制合成某蛋白质,从理论上计算,一般情况下,在翻译过程中最多需要多少种转运RNA参与运输氨基酸()A.400 B.200 C.61 D.20【答案】C【分析】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tRNA上与密码子相互识别的三个碱基为一个反密码子。【详解】由于DNA片段中有1200个碱基对,所以转录成的mRNA上的密码子最多有400个,最多64种。一般情况下,在翻译过程中,只有61种密码子能决定氨基酸,还有3种是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在特殊情况下,终止密码子UGA可以编码硒代半胱氨酸,则理论上对应的参与转运氨基酸的转运RNA要比一般情况下多一种。依题意,从理论上计算,一般情况下,在翻译过程中最多需要参与运输氨基酸的转运RNA为61种,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和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选项ABCD生物或细胞T2噬菌体烟草叶肉细胞烟草花叶病毒豌豆根毛细胞碱基5种5种4种8种核苷酸5种8种8种8种五碳糖1种2种2种2种A.A B.B C.C D.D【答案】B【分析】细胞类生物的核酸有DNA和RNA,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故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A、T2噬菌体属于DNA病毒,只含有DNA一种核酸,所以含有4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1种五碳糖(脱氧核糖),A错误;B、烟草叶肉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2种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5种碱基,B正确;C、烟草花叶病毒属于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所以含有4种碱基、4种(核糖)核苷酸、1种五碳糖(核糖),C错误;D、豌豆根毛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2种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5种碱基,D错误。故选B。16.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主要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是()A.a和b B.a和e C.b和c D.d和e【答案】A【分析】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b表示转录,c表示翻译,d表示逆转录,e表示RNA复制过程。高等动植物只有DNA复制、转录、翻译三条途径,但具体到不同细胞情况不尽相同,如根尖分生区细胞等分裂旺盛的组织细胞中三条途径都有;但叶肉细胞等高度分化的细胞无DNA复制途径,只有转录和翻译两条途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信息传递;RNA复制和逆转录只发生在RNA病毒中,是后来发现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完善。【详解】a过程表示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b过程表示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c过程表示翻译,在核糖体中进行;d过程表示逆转录、e过程表示RNA的自我复制,这两个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人体细胞不会发生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总之主要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是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即图中的a和b,即A正确。故选A。17.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RNA聚合酶B.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C.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转录,原料为脱氧核苷酸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答案】C【分析】以DNA为模板可通过DNA复制形成子代DNA,也可以通过转录形成mRNA,以mRNA为模板可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以RNA为模板可通过逆转录形成DNA。形成DNA需要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形成RNA需要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详解】A、若甲是DNA,乙为RNA,则此过程表示转录过程,以甲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酶为RNA聚合酶,A正确;B、若甲是DNA,乙为DNA,则此过程表示DNA复制过程,要以甲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解旋酶等,B正确;C、若甲是RNA,乙为DNA,则此过程为逆转录过程,需要的原料为四种脱氧核苷酸,C错误;D、若甲是RNA,乙为蛋白质,则此过程为翻译过程,原料为氨基酸,D正确。故选C。18.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9:3:3:1 B.3:1:3:1 C.1:1:1:1 D.2:2:1:1【答案】D【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详解】由柱形图可知,杂交后代圆粒:皱粒=3:1,相当于杂合子自交实验,亲本基因型是Rr×Rr,杂交后代的黄色:绿色=1:1,相当于测交实验,亲本基因型是Yy×yy,考虑2对相对性状,亲本基因型是YyRr×yyRr。子一代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YyRr,比例是YyRR:YyRr=1:2,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1/3YyRR×yyrr→1/6YyRr+1/6yyRr、2/3YyRr×yyrr→1/6YyRr+1/6Yyrr+1/6yyRr+1/6yyrr,YyRr:yyRr:Yyrr:yyrr=2:2:1:1,分别表现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故选D。19.某DNA分子共有1200对碱基,其中A+T占46%,其中一条链中G和T分别占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G所占比例和其翻译产物中含氨基酸的数目最多分别是()A.32%400个 B.32%200个 C.18%200个 D.22%400个【答案】A【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详解】已知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所以A=T=23%,则C=G=50%-23%=27%。又已知其中一条链中G和T分别占22%和28%,即G1=22%,则在双链DNA分子中,G=(G1+G2)/2,则G2=32%;DNA分子共有1200对碱基,则翻译产物中含氨基酸的数目最多1200÷3=400。故选A。20.下列关于双链DNA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也相等B.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C.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1∶2∶3∶4D.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2∶1∶4∶3【答案】C【详解】在双链DNA中,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的T配对,相等,一条链上的T与另一条链上的A配对,相等,因此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A正确;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的T配对,相等,一条链上的T与另一条链上的A配对,相等,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B正确;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是T相等,一条链上的G与另一条链上是C相等,因此,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也是A:T:G:C=2:1:4:3,C错误;由C项分析可知,D正确.21.用32P标记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分子在31P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则含32P的子代DNA分子个数是()A.1 B.2 C.8 D.16【答案】B【详解】让一个DNA分子在31P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共形成16个DNA.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有两个DNA分子中含有32P31P,14个DNA分子中含有31P31P,则含32P的子代DNA分子有2个。故选B22.某DNA分子的碱基中,鸟嘌呤(G)占22%,则胸腺嘧啶占()A.11% B.22% C.28% D.44%【答案】C【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在DNA双链中碱基A与T配对,碱基G与C配对,因此,在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各占碱基总数的50%,若鸟嘌呤(G)占22%,则腺嘌呤的比例为50%-22%=28%,而胸腺嘧啶的含量与腺嘌呤的含量相等,即该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含量为28%,C正确。故选C。23.一个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GA,这个RNA转运的氨基酸是()A.酪氨酸(UAC) B.谷氨酸(GAG) C.精氨酸(CGA) D.丙氨酸(GCU)【答案】D【分析】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详解】一个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即反密码子是CGA,则其携带的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是GCU,故该氨基酸是丙氨酸(GCU)。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24.在含有4种碱基的DNA区段,有腺嘌呤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A.b≤0.5 B.b≥0.5C.胞嘧啶为a(1/2b-1) D.胞嘧啶为b(1/2a-1)【答案】C【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由题意可知,腺嘌呤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所以该DNA分子的碱基总数是a/b,因此胞嘧啶为(a/b-2a)×1/2=a(1/2b-1)个,ABD错误,C正确。故选C。25.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A.1.3小时 B.1.6小时 C.2.0小时 D.4.0小时【答案】B【分析】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原料是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详解】由于原本的DNA双链均被15N标记,转移至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合成的子链均为14N,设原本的DNA数目为1,则复制n代后,带15N的DNA占的比例为:2/2n=1/16,故n=5,又因为复制5次需要8小时,故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为:8÷5=1.6小时。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6.下列关于人类X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女性的X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C.伴性遗传一定具有交叉遗传现象D.人的血友病为伴性遗传病【答案】C【分析】人体细胞中均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X和Y属于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既存在同源区段,又存在非同源区段,但并非性染色体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详解】A、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A正确;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上只要有一条带致病基因就会患病,而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要低于女性,因此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B正确;C、只有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的特点,C错误;D、人的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属于伴性遗传病,D正确。故选C。27.下列有关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R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B.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细菌培养技术等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过程是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短时间保温、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答案】D【分析】同位素标记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如14C、32P、3H、35S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稳定同位素,如15N、18O等。【详解】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A错误;B、艾弗里所做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细菌培养技术,但没有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B错误;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错误;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过程是: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适当时间保温→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D正确。故选D。28.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A.转运RNA转运细胞质基质中的氨基酸到细胞核内B.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转运RNA就只有21种C.由于遗传密码中有61种决定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密码子,因此细胞内有61种转运RNAD.每个转运RNA是仅由三个能与信使RNA互补配对的核糖核苷酸组成【答案】C【分析】tRNA结构:①结构:三叶草状。②位点:一端为氨基酸结合位点,另外一端是反密码子。③特点: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搬运,但一种tRNA只能搬运一种氨基。【详解】A、转运RNA转运细胞质基质中氨基酸到核糖体内,合成蛋白质,A错误;B、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但转运RNA有61种,B错误;C、转运RNA一端携带氨基酸,一端与信使RNA上三个碱基进行配对,决定氨基酸的是61种,因此细胞内有61种转运RNA,C正确;D、转运RNA有很多碱基,不只是3个,只是构成反密码子的是3个,D错误。故选C。29.下列有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B.该过程需要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提供能量C.该过程一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D.DNA转录和翻译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答案】D【详解】A、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A错误;

B、ATP有二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

C、该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U配对,G与C配对,C错误;

D、DNA转录和翻译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D正确。

故选D。30.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含着遗传信息B.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C.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G和C含量较多的DNA分子更难以解旋【答案】B【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3、基因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4、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A正确;B、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二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B错误;C、遗传物质是DNA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正确;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DNA分子中氢键越多,结构越稳定,A、T碱基对之间具有两个氢键,C、G碱基对之间有三个氢键,G和C含量较多的DNA分子更稳定,更难以解旋,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如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A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期,此时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2)B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期,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细胞中染色体①与②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____________阶段,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突变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__________阶段。(4)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MI和MII分别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并在D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画出该生物体形成AB的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只要求画出与AB形成有关的细胞图,主要要求画出染色体的变化并标记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有丝分裂后②.4(2)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四分体②.初级卵母细胞(3)①.e~f②.f~g(4)①.1/2②.1③.(5)【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其中d点之前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而d点之后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小问1详解】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为8条,所以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小问2详解】图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该细胞是雌性个体的细胞,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该细胞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小问3详解】B细胞中的①与②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C中的e~f段。基因B与突变基因b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所以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则B和b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对应图C的f~g段。【小问4详解】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或者两个DNA,所以y1和y2分别是1/2、1。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如图所示:【小问5详解】该生物体形成AB的配子,则其初级卵母细胞B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①和③组合在一起,被分配至次级卵母细胞中,该生物体形成AB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如下所示:32.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3]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基本骨架是由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构成的。(3)连接碱基对的[7]是__________。(4)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的。(5)图示分子进行复制的场所主要是细胞的_________内,时间是_______________,该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6)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___________复制。【答案】(1)①.脱氧核糖②.磷酸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脱氧核糖和磷酸(3)氢键(4)相反(或反向平行或反向)(5)①.细胞核②.细胞分裂前的间期(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分裂前的间期)③.(4种)脱氧核苷酸(6)半保留【分析】图示是DNA片段的结构图,其中1是碱基对;2是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3是脱氧核糖;4是磷酸;5是脱氧核苷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6是腺嘌呤;7是氢键;甲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乙是DNA分子的立体结构.【小问1详解】该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3是脱氧核糖,4是磷酸,5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碱基A组成,故5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小问2详解】DNA分子中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小问3详解】连接碱基对的7是氢键。【小问4详解】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相反(或反向平行或反向)。【小问5详解】DNA复制的场所主要是细胞的细胞核,其次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进行DNA的复制。复制的时间是细胞分裂前的间期(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合成的是DNA,故该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小问6详解】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半保留复制。33.下图一至四分别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表示正在进行____________过程。合成子链时遵循______________原则。(2)分析图二可知,④表示___________酶,编码这个蛋白质的遗传信息蕴藏在________(填编号)中的四种碱基排列顺序中。(3)分析图三可知,赖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连接甲硫氨酸和赖氨酸之间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图三中缬氨酸将和__________之间也通过此键相连;图三中的⑤表示_________。(4)图4表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克里克将此规律命名为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