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政治+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宋元时期的政治+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宋元时期的政治+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宋元时期的政治+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宋元时期的政治+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备考《宋元时期的政治》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编年大事阶段大事编年大事阶段大事编年大事阶段大事①960年,“陈桥驿兵变”,赵匡胤建立北宋;②1127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建立南宋,后定都临安(杭州);③1279年,南宋亡于蒙古族建立的元朝;④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⑤1279年,元朝灭南宋统一中国①二府三司制;②宋代“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分化事权”;③元朝实行行省制度1023年,北宋官方法定纸币“交子”出现,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①宋朝“不抑兼并”;②“坊市”界限突破;③出现“交子”;④元朝青花瓷出现①1041~1048年,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创造了胶泥活字印刷术;②1291年后关汉卿做《感天动地窦娥冤》①程朱理学;②陆九渊心学;③宋朝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成就辉煌;④宋词繁荣、风俗画成就突出;⑤元朝郭守敬革新浑仪,造简仪,编定《授时历》指导农业生产;⑥元朝王祯编写《农书》;⑦元曲阶段特征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元朝(1271~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可以归纳为:政治:从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交融;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水平超过前代;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海路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各族文化交融;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外传;理学有了较大发展;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宋元时期的政治一、宋朝时期的政治制度1.君主专制的加强(1)宋朝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中央集权的强化(1)措施削夺地方权力以“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为纲领,统治者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统统收归中央,又派文臣任知州,削弱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从而彻底扭转了中唐以来由于地方势力膨胀而造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分权制衡”中央官制方面,采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设枢密院分掌军权,又设三司分掌财政,从而将相权一分为三。地方官制方面,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点常平司和安抚司,分掌军政、民政、财政、司法等权,互不统属,彼此监督。各州设知州,统领一州军、民之政,另设通判以分知州之权,并对知州进行监督加强对军队的控制确立了三衙一枢密院新体制。三衙主要负责军队的训练等日常事务,有“握兵之重”。枢密院总理兵政,握有调兵之权。两个机构互相制衡,形成了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三衙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的格局,实现了握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握兵权、调兵权和统兵权的分离,在体制上彻底消除了将帅专兵、发动兵变的可能性(2)评价积极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了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两宋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弊端地方权力太弱,在对外战争中无力抵抗;对军队防范过甚,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居于弱势;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相牵制不当,造成机构重叠、官员队伍庞大、效率低下等问题,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为了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权重,乃至操纵政权的教训,宋初统治者开始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重文轻武国策推动了宋代科举考试的发展,为士人地位的提高提供了条件,但也为宋代的“积弱”埋下了隐患。宋代完善的文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科举制的完善(1)措施①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②减少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③大大增加录取名额。④实行糊名和誊录,防止徇私舞弊。(2)作用积极性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局限性科举取士名额不断扩大,致使官僚集团急速膨胀,形成冗官问题,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二、元朝时期的政治制度1.中央官制中书省设立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全国政务。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后来皆由皇太子兼领,已成为虚衔枢密院枢密院掌管兵权。长官为枢密使,也由皇太子兼领,实际上也是虚衔御史台御史台掌管监察。御史台所辖机构有殿中司及察院,又有内八道肃政廉访司宣政院等宣政院掌管佛教僧徒及吐蕃(西藏)事务,通政院掌管驿站,将作院掌管工匠,太史院掌管天文历法,大宗正府掌管蒙古人的诉讼等从全国政务的角度来看,元代中央行政主要分为四个系统,即管理政务的中书省,管理军事的枢密院,管理监察的御史台,管理宗教和吐蕃事务的宣政院。这四个系统互不统属,依照自己所管辖的事务的范围,“得自选官”,直接对皇帝负责。2.行省制度(1)内容①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②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③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2)评价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共研主题一沿袭变革、制度创新——宋元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宋代的政治制度,处于从隋唐三省制到元代一省制的过渡时期,北宋前期的“中书门下”(政事堂)实际上已取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行政效率较高。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实际取代了三省六部制,其中三司的设立是宋代中枢权力机构的一大创新。它将财政权从相权中分离出来,交由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突出了财政决策的重要地位。但元代一省制的实行提高了相权,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流。(2019·浙江4月选考)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选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试题亮点教材链接深层性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学科素养关键性史料实证——以史实论证“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盲区突破精确性世官制是指世代为官,官吏具有世袭的特权;汉代逐渐形成以皇帝为中心的“中朝”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通过强化“中朝”来加强皇权;察举制是汉代以道德标准来选拔官吏的制度一语中的宋代,参知政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目的是通过分割相权来削弱相权[试答]__B__1.宋代中枢权力机构的变迁材料一(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摘编自脱脱等《宋史》材料二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体统既立,其次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摘编自宋濂等《元史·百官志》[探究](1)有人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一观点。(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宋元君主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提示](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宋代通过增设官职、分化事权的方式削弱相权,特别是将宰相的军权、行政权、财权分割开,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2)主要方式:①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②转移相权。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③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2.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多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导致的效率低下的弊端3.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1)它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是元明清600多年统一局面的开创者。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使元朝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朝代。西藏、台湾都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2)首创行省制度,设岭北、辽阳、云南行省,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这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3)民族交融出现高潮。蒙古族等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人民向边疆地区流动,元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4)经济繁荣,漕运、海运规模空前,对外贸易发达。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综上所述,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共研主题二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宋元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嬗变源于先秦时期的大一统思想理念,在秦汉时期转化为政治实践,形成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治理体系。而历代中枢机构的演变过程中,都体现出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的统属,形成了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的绝对性的控制,并且最终形成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这一种中央控制地方的体制也是一种为了更好维护国家稳定体制的体现。由于这一治理体系符合我国实际,得到历代有为政治家和思想家的高度认同,拥有深厚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中华民族长期凝聚不散,就是这一治理体系延续不断的结果。历史反复证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完整与安定是国家治理的首要目标。任何分裂与动荡,都会导致国家与人民陷入灾难。真题透视(2018·天津高考)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试题亮点教材链接深层性元朝的行省制度学科素养关键性史料实证——用元朝地方行省的运行体系论证在行省制下,地方也拥有一定的权力盲区突破精确性根据材料“地方官吏……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可知,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的制约;行省体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它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一语中的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凡钱粮、兵甲……无不领之”可知行省有实际权力,但地方官吏和军队由中央管辖,由此可知地方有适度的权力[试答]__A__深度研习1.宋元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变革材料一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通判……建隆四年(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摘编自元脱脱等《宋史》材料二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明)宋濂等《元史·百官志》[探究](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元在管理地方和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方面有何不同的特点。(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的演变呈现什么趋势。谈谈你的认识。[提示](1)不同的特点:宋代采用分化事权、相互监督的方式,加强监察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元代创新地方行政制度,适当划分行政区域,设置行中书省,行省属于中央的派出机构,绝对服从中央。(2)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认识: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地方失去独立性,绝对服从中央,不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干政的教训,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因为文人不懂军事而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2)分割地方权力,中央高度集权。对中央有利于统一,防止分裂;但导致地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中央机构人浮于事,造成冗官局面。(3)弱枝强干,守内虚外。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反抗;但导致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原因。(4)发展科举制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庞大。3.行省制度的设计理念和主要优点(1)机构和官员设置有玄机,从制度设计层面防割据。元代的行省是中央政府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中央通过行省对全国实行分区统治。(2)分权更集权。中央赋予行省更多的权力,但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例如: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对行省官员进行监督,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3)地方区划从山川形便到犬牙交错。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但极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样便削弱了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环境,中央比较容易控制。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规律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行政制度的补充,地方行政层级调整必然受中央集权变化规律的影响。在各个朝代开始阶段,为了提高政权运转效率,通常会减少地方行政层级。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发展史,正是中央集权加强到削弱、再加强再削弱的交替更迭,地方行政层级变化也表现为波浪式,最终随着封建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而趋于稳定。——摘编自成军《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及启示》[探究]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提示]特点:受中央集权变化的影响;地方行政层级变化呈现波浪式发展特点;总体呈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的趋势。

学科素养宋代的“二府三司制”(1)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2)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两者之间的矛盾,直接控制军权和行政权。(3)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这些措施使得军、政、财三权分立,互不统属,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创新视点押题]1.某大臣在边疆战事紧急之际向皇帝上书指出:“(本朝制度)分军、民为二体,别文、武为两途,宣敕并行,议论难一,事无责任,更相顾望。”该大臣批判的是()A.丞相制度

B.三省六部制C.二府三司制

D.行省制度解析:C北宋初期为加强君主专制,实行二府三司制,“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分别奏事,过度分权导致了官僚的职责割裂和军队战斗力低下,故选C项;丞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与“分军、民为二体”不符,排除A项;“议论难一,事无责任”与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官员职责明确不符,排除B项;元代在全国推行管理地方的行省制度,与“分军、民为二体”不符,排除D项。

学术在线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刘宗绪《古代官员研究综述》[创新视点押题]2.在宋朝,三省中“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主事的都是临事差遣官员。这样做的原因在于()A.强化君主的政治核心地位B.为了防止官员间勾朋结党C.汲取唐朝武人干政的教训D.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使然解析:A依据材料内容,学生可识别出这是宋代二府三司制度下的政权建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官不掌握实权,主事者均为临时差遣,有利于保证大臣无法独揽大权,从而加强了专制皇权,故选A项;防止朋党也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项;汲取武人教训的是统调分离和收兵权等措施,排除C项;重文轻武是国家重用文官,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真题练]1.(2020·全国Ⅱ卷)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解析:C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时期,由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同乡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成为常制,由此可得出宋代科举考试程序增加了殿试,这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世家大族特权及人才选拔标准的内容,故A、D两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由于增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省试考试权威反而下降,故B项错误。2.(2019·全国Ⅲ卷)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解析:A北宋实行募兵制,待遇优厚而且人数众多,这会耗费国家大量财力,加重政府财政负担,故A项正确。[预测练]1.宋初,统治者确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政的二府体制。后来,宋太宗将这一体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的财、政、军三权分立制。这一改变()A.体现了重文轻武的特点B.适应了国家发展的需要C.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D.不利于君主权力的集中解析:B据材料“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可知宋代实行财、政、军分权制衡的方式,有利于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故选B项;材料并未体现对文臣和武将的特别重视,排除A项;“财、政、军三权分立制”的做法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财、政、军三权分立制”有利于通过分权制衡,强化皇权,排除D项。2.中国历代王朝官与吏区分严格,胥吏常被鄙视。元朝统治者却认为官和吏之间“靡有轻贱贵重之殊,今之官即昔之吏,今之吏即昔之官”,胥吏出职之途大开,虽高级官员由勋贵垄断,但中、下级官员“出刀笔吏十九”。这种选官方式()A.体现自由平等政治观念B.出于实用主义统治需要C.极大降低官员文化素质D.有效提升汉族儒生地位解析:B据材料“胥吏出职之途大开,虽高级官员由勋贵垄断,但中、下级官员‘出刀笔吏十九’”,可知胥吏的升职途径被打开,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B项;胥吏出职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排除A项;胥吏出职有利于打破贵族对特权的垄断,为下层庶族地主进入政权创造条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排除C项;元朝实行四等人制的民族歧视政策,排除D项。

一、选择题1.(2022·湖南联考)宋太宗时期设置封驳司,规定凡制敕有所不便者皆许封驳,依例施行之常程公事不得辄有留滞,设知给事中事为长官。后另设知封驳司,改称兼门下封驳事。1082年,改为门下省封驳房。这些做法()A.强化了宰相参政议政职能B.规范了三省制衡机制C.有利于避免行政决策失误D.弱化了皇帝的行政权2.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的一次群臣朝会,宰相张齐贤醉酒后上朝,冠冕不正,几乎摔倒殿上。御史中丞弹劾其失仪。张齐贤自辩系饮酒御寒至醉,并顿首谢罪。宋真宗说:“卿为大臣,何以率下?朝廷自有典宪,朕不敢私。”遂免其相。这一事件说明宋朝()A.君主对监察体制的维护B.御史监察范围不断拓宽C.崇文抑武方针得到落实D.中央权力分割相互制约3.苏轼在《上皇帝书》中说:“自建隆(宋太祖的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许以风闻,而无官长。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这说明当时()A.政府的信息渠道比较畅通B.文官对皇权形成制衡关系C.科举制度提升了文官地位D.台谏机构已成为施政中心4.公元964年春,宋太祖赵匡胤为宰相赵普置副,以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薛居正、吕余庆兼任参知政事,不宣布诏令、百官朝会不领班、不掌印、不升政事堂。这表明宋初参知政事的设置()A.改变了宰相位高权重的地位B.有利于中枢机构日常政务的处理C.形成“二府三司”行政体制D.使宰相数量不断增多分散了相权5.南宋人王栐说:“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倡乱,而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故圣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材料表明宋朝科举制()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人人热衷于科举C.分化了社会的阶层

D.有利于社会的稳定6.唐代及五代的科举考试存在“台阁近臣”向考官推荐有才学之人的“公荐制度”,以及考生向考官递交以前的考试成绩作为参考的“公卷制度”。宋代彻底废除了“公荐”及“公卷”制度,并规定推荐者要治罪。这表明宋代()A.科举考试制度逐步走向僵化B.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得到强化C.科举制度产生新的官场腐败D.选拔官员的手段越来越单一7.(宋)天圣进士,英宗朝官至三司使的蔡襄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这反映了宋代()A.重文轻武是社会主流

B.加强统治的独特措施C.经世致用已深入人心

D.科举是选官唯一途径8.北宋统治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进士录取额十倍于唐代。南宋时期,弥封、誊录等法因文官过多而日益受到破坏。同时,宋代科举杜绝引荐,纯以试卷定取舍,使得单有文采却不懂治国理民的人可能选在高第。这说明了宋代()A.选官彻底打破门第限制B.考试制度难以选拔真正优秀的官员C.科举考试难以取得突破D.统治者“重文”导致选官弊端丛生9.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元代行省制度的历史价值在于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对“以行省为枢纽”的理解最确切的是()A.行省属于中书省的派出机构B.行省具有中央和地方双重性C.行省长官总揽地方军政财权D.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10.下表是元朝行省以下地方官员的设置情况,由此可知该举措()元朝行省以下地方官员的设置(部分)一览表机关与官员执掌与任用地方官路府府鲁花赤一员(正职)知府或府尹一员掌府事州达鲁花赤一员(正职)州尹一员掌州事县州达鲁花赤一员(正职)知州一员掌州事县达鲁花赤一员(正职)尹一员掌县事注:达鲁花赤是蒙语,本义是镇守者、制裁者、掌印者,有如现代之中央特派员,负责监督各级的地方官,且规定只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往往是各地的真正掌权者。A.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融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是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D.效仿于辽朝南北面官制度11.针对四川易成为割据政权这一难题,宋代通过条条机制把地方权力分割开来,将其分为四路;元代则将陕西行省的所辖区域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使四川这一四塞之国失去北面一塞。元代的区划设计意在()A.践行山川形便的原则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C.提高地方治理的效率

D.促进各地的交流发展12.元朝大部分行省的辖区相当于今天两到三个省的范围,远远超出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源于元朝()A.中央放弃郡县制度

B.地方拥有适度权力C.蒙古贵族掌控政权

D.行省权力集中专断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7世纪初的唐朝,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当帝国对外威信蒸蒸日上之际,其内部组织按照当时的标准看来,也近于至善,是以其自信心也日积月深,这也是一段创造系统的时期。唐朝这种近于至善的内部组织,表现在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而这种体系与后世西洋所谓“互相制衡”截然不同。不论唐太宗如何的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为一种专制体制。——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二帝国:已有突破,但未竟事功》材料二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开国君主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的态度从事各项改革,这种改革发展趋向从政府的组织上看,在保持门面上前后一致的基础上,创立了许多新机构,这些新机构功能上更具有弹性,在业务上超越旧机构。可是这些机构只获得局部成功,最终却没能改变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朝代。——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宋:大胆的试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内部组织“近于至善”的表现并分析其局限性。(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以务实态度在政府组织方面做了哪些创新,并据此分析“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朝代”的原因。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殷商迄于春秋列国,当时天子之相,诸侯之卿,名虽为文臣,实际都是武将。《左传》提出:“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古代不少官如侍中、尚书、博士、郎、谒者等,他们的长官都称“仆射”,这是因为“古者重武官,以善射者掌事,故曰仆射”。后汉大将史弘肇说:“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拿笔杆子的文官)安足用哉!”汉高祖刘邦以马上得天下而轻儒,谋臣告诉他:“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刘宋史学家范晔说:“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守文之徒,盛于时矣。”唐宋以后,不少武将是风流儒帅。宋太祖曾感叹:“宰相须用读书人。”宋代的枢密使一般由文臣担任,确立了文尊武卑的等级制。——摘编自李绍平《中国古代官制的因革与发展》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解析:C据材料“规定凡制敕有所不便者皆许封驳,依例施行之常程公事不得辄有留滞”,封驳司负责核查诏书,且有权否决皇帝的诏书,这有利于减少行政决策的失误,故选C项;封驳司主要是核查皇帝诏书,宋代的宰相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排除A项;封驳司是为了避免决策的失误,并非是对三省的制衡,排除B项;封驳制度是为了减少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并不能弱化皇帝的行政权,宋代的君主专制仍是强化的,排除D项。2、解析:A据材料信息可知,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失仪而宰相自辩,宋真宗用罢免丞相的方式维护了监察体制,体现了君主对监察体制的维护,故选A项;御史监察的对象就是百官,并未拓宽范围,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监察制度,与重文轻武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针对官员的监察制度,并未体现权力的相互制约,排除D项。3、解析:A据题干“自建隆(宋太祖的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说明北宋统治者非常重视谏官的作用,据题干“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可知台谏制度在北宋时期非常好地发挥了直言相劝和纠正过失的作用,据此可知在北宋时期,政府的信息渠道比较畅通,故选A项;题干述及了台谏官在北宋时期的积极作用,但是不能夸大为其对皇权有制衡关系,排除B项;题干中述及了北宋统治者比较重视台谏官的重要作用,并不是由于“科举制度”的原因,排除C项;台谏官的作用在于直言相劝和纠正过失,而不是政府的施政,排除D项。4、解析:B参知政事最初的设置是没有实权的,设立这一职位是为了协助宰相赵普处理政务,因此该机构的设置有利于中枢机构日常政务的处理,故选B项;宋初参知政事没有实权,无法改变宰相位高权重的地位,排除A项;“二府”为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是盐铁、度支、户部,材料未涉及枢密院、盐铁司、户部司及度支司等机构,排除C项;宋初参知政事没有实权,无法分散相权,排除D项。5、解析:D“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故圣朝广开科举之门”可得宋朝扩大科举是为了防止作乱,即维护社会稳定,故选D项;“圣朝广开科举之门”“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只是阐述了扩大科举的目的,排除A项;“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其根本目的是社会稳定,科举只是手段,排除B项;“圣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让更多的人参与科举进入统治阶层,有利于整合社会阶层而不是分化,排除C项。6、解析:B据材料“宋代彻底废除了‘公荐’及‘公卷’制度,并规定推荐者要治罪”可知,相较于唐代,宋代的科举考试更注重公平公正性,故选B项;材料体现出宋代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强化,是发展完善而非僵化,排除A项;宋代科举制度的变革有利于减少腐败,而非产生腐败,排除C项;废除“公荐”“公卷”制度是为确保科举公平的进步手段,是发展而非衰退,除了这两种制度外宋代选拔官员的途径依然十分丰富,D项表述有误,排除。7、解析:B据材料“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宋代各级官吏皆“文士也”,可知为宋代文人受到重视,文官比重很高,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的独特方式,故选B项;重文轻武是统治措施,并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排除A项;经世致用思想主要是明末清初儒家思想家提出的,排除C项;除科举外,还有恩荫等选官制度,排除D项。8、解析:D题干强调宋代科举制录取人数较多,弥封、誊录等防范举措遭到破坏,同时过分强调文采而非实际的理政能力,这说明宋代统治者在科举制中由于“重文”导致选拔官员出现弊端,故选D项;“彻底打破”表述绝对,排除A项;科举考试能够选拔出优秀人才,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科举制在宋代出现的弊端,这是宋代政策所致,而非科举制度本身导致,排除C项。9、解析:B由材料中“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可见行省制既具有中央集权的作用,也有地方分权的作用,因而具有双重性,故选B项;“行省属于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只能体现中央集权的作用,不能说明地方分权的作用,排除A项;由“行省长官总揽”可见地方权力很大,具有地方分权的特点,却不能体现中央集权的作用,排除C项;“省制的开端”只能说明这种制度的首创意义,却不能准确表达这种制度在当时有效地实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排除D项。10、解析:B元朝在地方各级设置达鲁花赤,相当于中央特派员,负责监督各级地方官,而且往往是实际的掌权者,可知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达鲁花赤只允许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带有浓厚的民族歧视,不利于民族之间的交融,排除A项;行省制是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排除C项;辽朝南北面官制度是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的事务,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的农耕事务,而达鲁花赤的职能是监督各级地方官,排除D项。11、解析:B据材料“陕西行省的所辖区域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使四川这一四塞之国失去北面一塞”,结合所学可知,元朝行省制下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将四川部分地区划归陕西,从而有利于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依所学,行省制打破山川行便的原则,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针对四川易成为割据政权”,可知材料强调元朝行省制对解决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而非强调地方效率,亦非强调行省制加强交流,促进民族交融,排除C、D两项。12、解析:C元朝基于现实治理的需要,地方权力有所增加,但是地方大员多以蒙古贵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充任,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故选C项;材料强调元朝实行行省制有效管理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与中央放弃郡县制度无关,排除A项;“地方拥有适度权力”是材料现象,不是原因,排除B项;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不可能实现权力的集中专断,排除D项。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