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专题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素养一人地协调观(2023·湖北卷)“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下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1~3题。素养一人地协调观1.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
)A.人口规模 B.基础设施C.生产水平 D.资源禀赋2.“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A.乡村旅游开发 B.生态环境建设C.农副产品加工 D.电子商务推广3.该模式的特色在于(
)A.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D.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素养一人地协调观[思维过程]第1题,审题目→获材料、构思维选答案→正确答案:________
→
(发展基础)该模式(思考)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生态、社会、经济三者的关系图文材料→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具有双向互动关系→村庄提供空间资源、产业提供特色景观资源、景观提供生态环境资源→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资源禀赋素养一人地协调观第2题,审题目→获材料、构思维选答案→正确答案:________
→
(主要途径)“产、村、景”各要素融合读图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村庄:提供空间资源,营造乡土景观;景观:协调乡村产业结构;产业:提供特色景观资源,实现经济价值→选项中只有旅游开发符合该互动关系(尤其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村、景”各要素融合,从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素养一人地协调观第3题,审题目→获材料、构思维选答案→正确答案:________
→
读图文材料,描述该模式特点(特色)文字材料:“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利用乡村特色资源,而非接受城镇服务业转移,目的是促进乡村振兴,而非促进人口的城镇化。据图: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该模式的特色在于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该发展模式强调协调产业结构(第一、二、三产业),而不完全是均衡发展素养一人地协调观[解析]
第1题,据材料,“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依托乡村的资源禀赋,以乡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实现乡村振兴。由此可知,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资源禀赋,D项正确,人口规模、基础设施、生产水平不是其发展的基础,A、B、C项错误。故选D。第2题,读图可知,“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乡村营造乡土景观、提供空间资源,协调乡村产业结构,提供特色景观资源,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故“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乡村旅游开发,实现“产、村、景”各要素融合,从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A项正确;生态环境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只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B、C项错误;电子商务推广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及农产品等销售模式素养一人地协调观的增加,D项错误。故选A。第3题,该模式的特色在于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C项正确;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属于传统的发展模式特征,A、B项错误;该发展模式强调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不完全是均衡发展,D项错误。故选C。[答案]
1.D
2.A
3.C素养一人地协调观1.素养解读内涵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表现地对人的影响辩证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就是需要从有利与不利两方面去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理性审视与认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让人类行为合乎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地协调践行人地协调观,理解区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人地关系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协调和解决措施高考命题导向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不利或有利的影响;评价和提出协调现实人地关系问题的措施和政策素养一人地协调观2.人地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历史观、时空观素养一人地协调观3.实现人地协调的主要途径(1)工业——清洁生产。(2)农业——生态农业。素养一人地协调观(2023·云南曲靖校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汽车逐渐进入家庭并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废旧汽车处理市场潜力巨大。下图为我国某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素养一人地协调观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环境问题更加严峻,其主要原因是(
)①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②发展中国家治理污染的成本高③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耗资源多,浪费严重④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2.从效益的角度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可以(
)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②增加就业③缓解能源供需矛盾④减少环境污染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素养一人地协调观3.我国废旧汽车回收利用中对于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解析:第1题,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同时又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从而忽视了环境问题,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是雪上加霜,①④正确;污染治理成本高低不会使得环境问题更加严峻,②错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消耗量大,但人均消耗量小,③错误。故选D。第2题,从图中可知,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①正确;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素养一人地协调观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就业岗位,②正确;图中没有体现能源数量增加或能源利用率提高的信息,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作用不大,③错误;电池具有污染性,电池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④正确。故选A。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B项正确;公平性原则体现在代际公平和当代人之间的公平,A项错误;共同性原则体现在只有一个地球,可持续发展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C项错误;段性原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D项错误。故选B。答案:1.D
2.A
3.B素养一人地协调观4.(2023·威海高三统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三生”空间是对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用地的总称,其功能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成为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京津冀都市圈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核心,包括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张家口等8个地级市。区域总人口约1.12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0%,是我国政治、文化和科技活动高度聚集的区域。下图示意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空间格局,下表示意2000—2018年京津冀都市圈“三生”空间各用地类型占区域总面积的比重(%)。素养一人地协调观(1)与其他空间相比,描述2000—2018年京津冀都市圈生态空间的变化特征。(2)分析2000—2018年京津冀都市圈生产空间演变的原因。(3)从“三生”空间利用角度,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项目年份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耕地其他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陆地水域未利用地城市生活用地农村生活用地200046.421.1241.513.131.121.705.00200845.711.4341.373.001.072.325.10201343.571.9040.922.700.604.016.30201840.973.0941.272.800.854.527.50素养一人地协调观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生产空间中的耕地比重减少,其他建设用地比重增加,但总体比重减小。生态空间中的林地和草地比重先减小后增加,陆地水域比重先减少后增加,未利用地比重减小,总体比重呈下降趋势,先减小后增加。生活空间中的城市生活用地比重增多,农村生活用地比重增多。故与生活空间相比,生态空间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先减小后增加;与生产空间比重下降相比,生态空间面积变化速率较低。第(2)题,由表格可知,生产空间中耕地减少,其他建设用地增加。其空间演变的原因可从不同生产空间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的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区域总人口约1.12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0%,是我国政治、文化和科技活动高度聚集的区域”可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京津冀地区人口的迅速膨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转为素养一人地协调观城市建设用地,导致耕地占比减少,其他建设用地占比增加;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的收益率低,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导致大量耕地转变为其他生产活动,导致生产空间减小。第(3)题,可从“三生”空间的土地功能,结合区域在“三生”空间利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区域总人口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0%,是我国政治、文化和科技活动高度聚集的区域。故在土地利用类型上,应对区域功能区合理规划,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生态功能用地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故应保护生态涵养区,防止城市建设破坏生态空间;部分用地可能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故可进行生态修复,发挥未利用地的潜在生态功能;生产空间为区域提供粮食等农副产品,故应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生产空间压力;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活空间占比迅速上升,故应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防止生活空间过快增加。素养一人地协调观答案:(1)生态空间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先减少后增加,变化速率较低。(2)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京津冀地区人口的迅速膨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减少,其他建设用地增加;农业收益率低,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导致大量耕地流失,生产空间减小。(3)对区域功能区合理规划,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保护生态涵养区,防止城市建设破坏生态空间;生态修复,发挥未利用地的潜在生态功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生产空间压力;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防止生活空间过快增加。素养二区域认知(2023·北京卷)下图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图。读图,完成1~3题。素养二区域认知1.该州(
)A.中部地势高,地形起伏和缓
B.黄河沿岸多种植玉米、水稻C.南部为荒漠,草场退化严重
D.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分布广2.图中(
)A.河流为外流河,属于黄河水系
B.龙羊峡水库有灌溉、发电功能C.青海湖水位较高,补给倒淌河
D.沙珠玉河自东向西流,流速慢3.京藏高速(G6)穿过该州(
)A.促进贵南纺织和印染工业发展
B.改善沿线城镇大气环境质量C.加强共和与其他城镇之间联系
D.导致区域人口分布重心西移素养二区域认知[思维过程]第1题,审题目→获材料、构思维选答案→正确答案:________
→
该州:看选项→考区域特征读图可知:①该地山地谷地相间、地势起伏大→西南、东北有山脉,中部地势低;②该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不适合种植玉米、水稻,在河谷地区可发展青稞和小麦种植;③南部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草场保护效果显著;④位于青藏高原→地壳活动强烈,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广布素养二区域认知第2题,审题目→获材料、构思维选答案→正确答案:______
→
图中:看选项→考区域特征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①图中有黄河、长江、澜沧江及其支流,西北部还有内流河→河流多为外流河但不都属于黄河流域;②龙羊峡位于峡谷地带,流域内较干旱→具有灌溉和发电功能;③青海湖是内陆湖→有流入无流出→倒淌河流入青海湖;④沙珠玉河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流向东南素养二区域认知第3题,审题目→获材料、构思维选答案→正确答案:________
→
(影响)京藏高速(G6)穿过该州读图文材料:①该地为青海省→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发展纺织和印染工业;②高速公路多汽车→噪音大、排放尾气多→沿线环境质量下降;③京藏高速(G6)穿过该州→主要联系大城市(空间尺度要放大)→对加强小城镇之间的联系作用有限;④高速公路穿过该州西部地区→西部经济可能因交通便利发展迅速→吸引人口向西流动→导致人口重心向西移素养二区域认知[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山地谷地相间分布,中部地势低,地势起伏大,A项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不适合种植玉米/水稻,在河谷地区可发展青稞和小麦种植,B项错误;南部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草场保护效果显著,C项错误;据图可知,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壳活动强烈,地热资源丰富,D项正确。故选D。第2题,图中黄河、长江、澜沧江及其支流为外流河,西北部有些河流属于内流河,A项错误;龙羊峡水库位于峡谷地带,对库区具有灌溉功能,同时,落差较大是我国著名的发电站,B项正确;在地质历史时期,青海湖曾经经倒淌河流入黄河,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倒淌河流入青海湖,成为内陆湖和内流河,C项错误;沙珠玉河自西北流向东南,D项错误。故选B。第3题,青海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发展纺织和印染工业,A素养二区域认知项错误;高速公路汽车排放尾气,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B项错误;高速公路主要联系大城市,不能加强共和与其他城镇之间的联系,C项错误;因高速公路穿过该州西部地区,西部经济可能因交通便利发展迅速,吸引人口向西流动,导致人口重心向西移,D项正确。故选D。[答案]
1.D
2.B
3.D素养二区域认知1.素养解读内涵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表现区域定位能力从经纬度、海陆位置、注记等地理信息来确定区域位置并描述位置特征区域分析能力结合图文信息分析区域特征,对比分析区域差异区域发展能力结合图文信息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评价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高考命题导向凸显整体性思想下的区域综合分析;区域动态演变的综合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查方向;突出真实情境背景下区域现状及发展评价素养二区域认知2.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素养二区域认知素养二区域认知(2023·新化一中校考)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完成1~2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素养二区域认知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解析:第1题,甲地多时令河,判断出甲地为塔里木盆地,通过观察乙地的陆地轮廓判断出乙地为海南岛。甲地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地处非季风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为高山冰川融水。乙地地处我国南部海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为雨水,故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甲区的河流以内流河为主,乙地区以外流河为主,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甲地河流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以夏汛为主,乙地降水集中在夏季,以夏汛为主,C项错误,符合题意;甲区域为盆地地形,河流发源于周边高山地区,水系呈向心素养二区域认知状,乙地是岛屿,河流发源于中部山脉,水系呈放射状,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题意,故选C。第2题,甲地夏季高温,乙地全年高温,①正确;两地经济都相对不发达,劳动力价格都较低,②正确;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科技水平,两地农业科技都相对不发达,③错误;甲地机械化水平较高,乙地机械化水平较低,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B。答案:1.C
2.B素养二区域认知3.(2023·广东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近年来,中智两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我国向智利出口机电、轻工等产品,从智利主要进口矿产、农林产品,两国合作前景广阔。素养二区域认知(1)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从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2)从S市和M市中任选一地,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3)分析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原因:智利位于南美洲,西临太平洋,太平洋海域辽阔,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多冰雪;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和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被“孤立起来”。第(2)题,S市气候特点:S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原因: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影响,从海洋上吹来,带来丰富水汽。或M市气候特点:M素养二区域认知市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原因:M市地处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从海洋上吹来,带来丰富水汽,M市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属于山脉迎风坡,导致降水多。第(3)题,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中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智利,中国技术、资金充足;智利: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低,价格低。答案:(1)智利西临太平洋,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素养二区域认知(2)S市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原因: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或M市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原因:地处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山脉迎风坡降水多。(3)中国:市场广阔;技术、资金充足;智利: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多样,价格低。素养三综合思维(2021·全国甲卷)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1~3题。1.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素养三综合思维2.图中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3.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
)A.岛屿众多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受暖流影响D.受东亚季风影响素养三综合思维[思维过程]第1题,审题目→获材料、构思维选答案→正确答案:________
→
(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顺序读图,观察珊瑚礁及其附着的火山形态→②火山形成→④珊瑚附生→①海平面上升→③珊瑚礁形成素养三综合思维第2题,审题目→获材料、构思维选答案→正确答案:________
→
(条件)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推测)海平面可能的升降情况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海平面上升→珊瑚沉积→海平面下降→珊瑚礁出露素养三综合思维第3题,审题目→获材料、构思维选答案→正确答案:________
→
(原因)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暖流经过→较高纬度海域增温→水温适合珊瑚生长素养三综合思维[解析]
第1题,珊瑚环礁的形成过程:首先,在岛屿(尤其是火山岛屿)沿岸形成环绕海岸并与岛屿相连的岸礁;第二阶段,岛屿略微下沉,珊瑚则与沉降速率保持同步向上生长,由于外缘海况条件好,珊瑚礁增长快于内侧,结果珊瑚礁与海岸分开,中间隔以澙湖,形成堡礁;第三阶段,岛屿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长,形成环绕澙湖的环礁。读图观察可看出②是海底火山喷发出露海面,形成火山岛;④是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浅海岸边沉积形成岸礁;①是海平面下降,继续接受沉积,形成堡礁;③继续接受沉积,珊瑚礁变厚。A、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第2题,珊瑚礁与地壳运动有关,正常情况下,珊瑚礁形成于距海面25m以内的海域,高出海面者是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的反应,反之,标志着海平面上升。图④首先是海平素养三综合思维面上升,岛屿(地壳)下降,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海面以下25m以内的浅海岸边沉积;之后海平面下降,珊瑚礁出露海面。B、C、D项错误,A项正确。故选A。第3题,据材料可知,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西太平洋北纬35°海域地处中纬度,沿岸有暖流经过,提高了该海域的水温,能满足珊瑚生长的条件,所以分布有珊瑚礁,C项正确;岛屿众多不是珊瑚礁形成的唯一条件,A项错误;副热带高压主要影响降水,不是珊瑚礁的形成条件,B项错误;北纬35°以南海域也受东亚季风影响,D项错误。故选C。[答案]
1.C
2.A
3.C素养三综合思维1.素养解读内涵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表现要素综合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的整体性特征,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时空综合从时间和空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分析和预测地理事象发展趋势地方综合从地方综合的角度,分析地方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特征及成因,探究人地关系问题高考命题导向凸显主题情境关联的要素综合;强调主题情境下的时空综合;关注主题情境下的地方综合素养三综合思维2.综合思维路径与策略阶段指标归纳要素提炼找准地理要素找全地理要素能用关键词概括地理要素要素分类划分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调整地理要素结构或顺序分析要素分析单个地理要素分布特征与规律分析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分析要素变化的分析要素组织按照地理规律、原理,组织好地理要素的逻辑组织好要素的层次结构框架素养三综合思维综合方法构建形成每一类解决区域“小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区域“大问题”系统的方法方法选取的针对性模式构建形成解决各种区域问题的方法的集合针对具体区域问题调取合理方法模式续上表素养三综合思维1.(2023·广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花岗岩质地坚硬,节理发育。梅岭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受地壳运动和风化、侵蚀、重力崩塌等地质作用的共同影响,形成了石蛋、沟谷等花岗岩地貌景观。下图示意梅岭花岗岩石蛋地貌及其形成过程。素养三综合思维(1)分析该地风化作用强烈的气候原因。(2)从侵蚀作用的角度,分析该地花岗岩沟谷发育的原因。(3)说明花岗岩石蛋地貌的形成过程。解析:第(1)题,梅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花岗岩化学风化。夏季正午的气温高,阳光照射使花岗岩岩面迅速升温,使岩石表层迅速升温和膨胀,晚上的温度迅速降低,使岩石迅速冷却和收缩,花岗岩容易出现裂隙,出现物理风化。第(2)题,梅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表径流量大,梅岭海拔较高,落差大,有利于流水侵蚀,致密的花岗岩不利于水分下渗,在强降雨条件下,容易使水流在岩石表面快速流动,侵蚀和搬运风化产物,逐渐发育成沟谷。第(3)题,由于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壳抬升,花素养三综合思维岗岩露出地表,在当地高温多雨和昼夜温差大的情况下沿节理风化破碎,形成大小不一的石块,由于花岗岩在高处,边缘地区的石块在重力崩塌或流水搬运作用下,在低处堆积,石块继续在化学风化和物理风化作用下最终形成石蛋。答案:(1)气候高温多雨,利于化学风化;山区昼夜温差较大,利于物理风化。(2)该地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山区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花岗岩节理发育,地表水沿节理侵蚀岩体,逐渐发育成沟谷。(3)地壳上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岩石沿节理风化破碎,形成大小不一的石块;在重力崩塌或流水搬运作用下,在低处堆积,石块持续受风化作用最终形成石蛋。素养三综合思维2.(2023·南通高三统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玛旁雍错—拉昂错湖区位于冈底斯山南麓,平均海拔约4585米。玛旁雍错和拉昂错原是一个湖泊,现今由冰碛物、洪积物形成的小山丘横亘在两湖中间。研究发现,玛旁雍错湖面较1907年至少下降了9.2米。材料二玛旁雍错为淡水湖,拉昂错盐度是玛旁雍错的三倍,为咸水湖,至今两湖间还有一河渠相通,湖水经河渠由玛旁雍错流向拉昂错。材料三下图为“玛旁雍错—拉昂错湖区示意图”。素养三综合思维(1)从外力作用和气候角度推测该湖泊一分为二的演变过程。(2)分析拉昂错盐度高于玛旁雍错的主要原因。(3)说明近几千年以来玛旁雍错水位的变化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素养三综合思维解析:第(1)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第四纪山地冰川消融带来的大量洪积物和冰碛物在湖泊中部堆积;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湖泊水位下降,堆积物出露;中部湖床抬升,湖泊分化开,形成拉昂错与玛旁雍错湖。第(2)题,由图可知,玛旁雍错支流众多,冰川融水补给量较多,河流稀释作用强,盐度低;补给水源多,玛旁雍错水位较高,湖水携带矿物成分通过河渠注入拉昂错,使其盐度降低;拉昂错冰川融水补给量较少,湖泊相对闭塞,且无河流流出,湖中矿物成分累积含量高,盐度高。第(3)题,由材料可知,“玛旁雍错湖面较1907年至少下降了9.2米”,湖泊面积减少;降温增湿的能力减弱,调节气候功能下降;湖泊水位下降,裸露湖床增多,风沙活动增强;湖泊水位下降,使矿物成分浓度增加,湖水盐度升高;湖泊水位下降,使周边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素养三综合思维答案:(1)冰川搬运物质,洪积物等使中部湖床抬升;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湖面下降;湖床中部冰碛物、洪积物等露出水面,使湖泊一分为二。(2)玛旁雍错支流众多,冰川融水补给量较多;玛旁雍错水位较高,湖水携带矿物成分通过河渠注入拉昂错;拉昂错冰川融水补给量较少,湖泊相对闭塞,湖中矿物成分累积含量高。(3)湖泊面积减少;调节气候功能下降;裸露湖床增多,风沙活动增强;湖水盐度升高;生物多样性减少。素养四地理实践力1.(2023·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四川绵(竹)茂(县)公路属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于2009年9月9日正式动工,2022年12月27日建成通车。公路起于绵竹市汉旺镇,沿绵远河上行,与茂北公路相接,全长56公里。沿线穿越龙门山4条断裂带,岩石破碎,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河道演变剧烈,水文条件复杂,给项目选线、设计和施工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图左示意绵茂公路位置,图右示意绵茂公路局部景观。素养四地理实践力(1)绵茂公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工程该如何协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2)该工程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创造了又一个中国奇迹,被新华社评为2021年度“大国工程”。假设你是评委,请你给出推荐理由。素养四地理实践力[思维过程]第(1)题,审题目→获材料、构思维组答案→→
(设问词)谈谈;(限制词)工程该如何协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关键词)看法总思路:既保证公路正常建设和运营,又要保护生态、保护大熊猫。①多部门统筹协调管理;②规划时、施工时和道路运营时:分别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生态和大熊猫;③大熊猫活动期间:采取措施,减少对大熊猫生活活动的影响素养四地理实践力第(2)题,审题目→获材料、构思维组答案→→
(设问词)给出;(限制词)被新华社评为2021年度“大国工程”;你是评委;(关键词)推荐理由据材料→该工程沿线穿越龙门山4条断裂带,岩石破碎,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河道演变剧烈,水文条件复杂→攻克了若干设计、工程与运行、维护技术上的难题;沿线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实现了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筹;为生态脆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保护“国宝”熊猫,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大国工程素养四地理实践力[解析]
第(1)题,协同林业等多部门,建立有序、有效的管理机制,统筹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规划交通线路时尽量减少影响生态环境,以桥梁、隧道代路,减少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干扰;施工期间减少破坏林地、渣土堆放,减少破坏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和施工范围;交通线路运行时,要加强巡护,控制车速,及时监测交通线路运行对大熊猫生活的影响;在大熊猫活动期间可以局部区域封路,停止施工,减少对大熊猫生活活动的影响。第(2)题,由材料可知沿线穿越龙门山4条断裂带,岩石破碎,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河道演变剧烈,水文条件复杂,给项目选线、设计和施工建设带来严重影响,该工程攻克了若干设计、工程与运行、维护技术上的难题;沿线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实现了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筹;线路成功的建设,为生态脆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通过保护“国宝”熊猫,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体现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素养四地理实践力[答案]
(1)协同多部门,建立有序的管理机制,统筹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规划路径时尽量以桥梁、隧道代路,减少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施工期间减少破坏林地、渣土堆放,控制施工时间和范围;运行时加强巡护,控制车速,在大熊猫活动期间可以局部封路。(2)攻克了若干设计、工程与运维技术难题;实现了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筹;为生态脆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通过保护“国宝”熊猫,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素养四地理实践力1.素养解读内涵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表现野外考察以地理学者或研学活动获取的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数据统计等信息为试题背景,引导考生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科学探究社会调查以社会调查获取的相关地理事实材料为背景,引导考生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模拟实验地理模拟实验是指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高考命题导向提供地理热点问题的社会调查信息材料,分析评价地理事实。提供野外考察情境信息,分析探究地理问题素养四地理实践力2.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方法素养四地理实践力(2023·全国高三专练)2022年暑假期间,我国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到南美洲西海岸某地开展地理研学活动,下图示意该地区的土壤表面等高线(实线,单位:米)和基岩表面等高线(虚线,单位:米)分布。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四地中土壤厚度最薄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图中戊处的海拔可能是(
)A.825米 B.823米 C.817米 D.814米素养四地理实践力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可知,实线表示土壤表面等高线,虚线表示基岩表面等高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遵化市堡子店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河北省廊坊市六校联考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solidworks 机械设计实例教程》 课件 任务11.1 单缸摇摆蒸汽机运动仿真的设计
- 上海市崇明区市级名校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solidworks 机械设计实例教程》 课件 任务6.2 密封压盖的设计
- 忻州一中2025届高考仿真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辽源市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开远一中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山西省孝义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高三压轴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月之故乡F调 五线谱正谱 钢琴伴奏谱 高清晰
-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以及考点汇总总复习
-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 展思维、立素养、乐评价——我的教学主张
- 大功率铝氧化脉冲电源设计
- 第4章组合体视图尺寸标注
- 压装时压入力的计算公式(整理)
- 论文热连轧主传动控制系统常见故
- 内科护理学_肺炎
- 派尔科化工材料(启东)有限公司年产75500吨年合成材料搬迁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与评分方法
- 公安派出所档案员岗位职责(共19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