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秋天的怀念》第1课时科目语文课时1课时所属教材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教材分析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堪称“字字含情、声声带泪”。作者史铁生在深情回忆母亲的同时,坦陈自己的心路历程。文章重点写了“我”和母亲:双腿瘫痪的“我”是如何痛苦;经受双重痛苦的母亲又是如何隐忍……全文浸透着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怀念之情。这既是一首母爱赞歌,也是一首自强不息的精神赞歌。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章细节,揣摩人物内心世界;品读文章质朴深沉的语言;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过程与方法:从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解读“我”和母亲。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悟亲情和生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和母亲的经历和感受,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揣摩语句,深入理解课文;走进“我”和母亲的内心世界;感受母亲形象。难点:切实体会母爱的博大无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面对磨难。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引导法、朗读法、赏读评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通过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反复品读课文,逐步深入理解课文。2.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激发学生阅读体验。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导入:教师出示PPT并朗读:我一直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这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有关庙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一个人强烈的想念之情,这个人便是他的母亲。学习了史铁生回忆母亲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们会对这种情感有更深的体会。带着预习问题
,由导语思考进入课文情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走近作者播放视频课件秋天的怀念作者介绍。1.史铁生虽遭遇了不幸,但他最终走出了人生的困境。看完视频,说说史铁生取得了哪些成就。2.课件展示: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3.导入下一环节:史铁生不仅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学作品,而且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光辉照亮了很多人的心。那么,是谁照亮了史铁生的心?板书:史铁生──被母爱照亮的人下面,一起来欣赏《秋天的怀念》吧!1.借助视频课件,了解课文内容。2.走近史铁生。3.走近“母亲”。1.营造情境,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突出史铁生的成就以及母亲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走进课文。感知课文一、播放情境课文宣泄的痛苦并引导思考:1.当初,史铁生如何面对“双腿瘫痪”遭遇?(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分析理解)2.母亲又如何面对“暴怒无常”的“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体会母亲内心的痛苦)二、播放情境课文秋日的遗憾并引导思考:1.母亲为什么要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唤起“我”对生活的勇气,鼓励“我”要好好活)2.这段文字对母亲作了哪几方面的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三、播放情境课文烂漫的秋菊并引导思考:1.在前文中找出和最后一句话照应的句子。2.把题目“秋天的怀念”改为“怀念母亲”好不好?不好。一是作者以季节的变化来组织材料的,“秋天的怀念”体现了这一点。二是文章末尾描写了秋天的菊花,起了衬托心情和揭示主旨的作用。改为“怀念母亲”则体现不出作者精巧的构思。四、自读课文,读出人物的情感1.静观情境课文,参与讨论,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2.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听读、朗读、思考、讨论中感知课文,重点感知“我”和母亲的形象。解读人物一、解读作者的心路历程同学们!下面让我们细细品读文章的语句,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1.播放课文解析从绝望到希望──探究作者的情感脉络。2.提出并探讨问题:①“北归的雁阵”“甜美的歌声”为什么会让“我”更加痛苦?②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一下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明确问题一:“北归的雁阵”带来春的信息,其自由自在飞翔的样子让人羡慕;“甜美的歌声”往往激起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在这些美好的事物的反衬之下,双腿瘫痪的史铁生会觉得更加痛苦。明确问题二:“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写出母亲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却包容“我”的喜怒无常,侧面表现作者的内疚;“再也”写出了深深的遗憾。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找出相关的句子细细体会。二、解读母亲的形象1.组织讨论:母亲的感人形象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体现出来的,画出你感受最深刻的句子,小组交流,说说其动人之处。2.出示《我与地坛》里的一段文字: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对照上面一段话,结合文章相关语句思考:为什么“这样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引导学生从三方面理解:一是母亲深受病痛折磨;二是“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三是担心儿子不能“好好儿活”……1.深入体会史铁生的心境。2.领会母亲的伟大形象。3.从多种角度感受人物形象。4.从细节处品读课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品读重点字词及具体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写法探究探究“借景抒情”的手法探讨问题: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要详细描写多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绽开得烂漫?一是通过菊花的烂漫衬托作者对生活的热情,这是以景衬情的写法;二是以菊花照应上文“母亲生前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这件事,借菊花怀念母亲,同时照应了题目。积极讨论,领会“借景抒情”的手法,深入理解景和情的关系。引导了解常见的写作手法,体会写作手法的作用。活动学习主题:说说给我最多关爱的亲人。参考文本素材秋天的怀念活动设计(主题:感恩母亲)。分小组展开讨论、活动。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房按揭买房买卖合同
- 国际公路运输合同范本
- 2025船舶买卖合同书样本版
- 提高创新能力的技能培训
- 提高人际关系的培训课程
- 品牌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年公共事业领域投资合同
- 吊车零租赁合同范本
- 钢钉铁钉售卖合同
- 2025有限责任公司银行贷款担保合同
- 2025年中国黄芪提取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期末考试(含答案)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55篇(含答案)
- 老客户维护方案
- 高处作业安全教育培训讲义课件
- dk胶原蛋白培训课件
- 万科物业管理公司全套制度(2016版)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处理(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英语经典口语1000句
- 进模模具设计
-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20工业流程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