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广东省惠阳市马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A.内能较少 B.末温较低 C.温度升高较少 D.内能增加较少2.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300g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8℃C.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D.初中女生跑完800m所用时间约为90s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B.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C.“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D.在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5.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上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6.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某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查,发现有一个品牌电线中的铜芯直径明显比电线规格上标定的直径要小,引起电阻偏大。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分析,引起这种电线电阻不符合规格的主要原因是A.电线的横截面积 B.电线的长度C.电线的材料 D.电线的温度7.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A.猎豹速度最大 B.旗鱼速度最大 C.褐海燕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8.小华喜欢物理,下列各项是他对生活中的—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5kg B.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1minC.人的正常体温约37℃ D.学校旗杆的高度约3m9.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对电路故障的判断正确的是()A.若L1不亮L2亮,则有可能是a与b之间出现了断路B.若L2不亮L1亮,则不可能是L2断路C.若L1、L2都不亮,则一定是a与c之间出现了短路D.若L1、L2都不亮,则一定是a与c之间出现了断路10.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灯泡的开关应串联在火线和灯泡之间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以防触电C.家里的保险丝熔断,一定是电路发生了短路D.在卫生间洗手后顺便用湿手按开关11.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确切含义是()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C.铁的体积比木头大 D.铁的重力比木头大12.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B.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C.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D.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13.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人的体温是32℃ B.一张书桌的高度约C.你的脉搏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现象的是()A.骑自行车遇到障碍物时,刹一下车,自行车就慢下来了B.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不见了C.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电热毯睡觉更暖和D.建筑工地上的钢筋淋到雨水会生锈15.将一杯0℃的水和一块0℃的冰同时放到同一房间里,结果水没有结冰,冰也没有熔化,则该房间里的温度()A.高于0℃ B.等于0℃ C.低于0℃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6.将质量相等的铜、铁、铝实心球,分别放在三只相同量筒中,再向各量筒中倒水,使其液面相同(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则倒水最多的是()A.盛铝的量筒 B.盛铁的量筒C.盛铜的量筒 D.三只量筒倒水量一样多17.在今年10月1日我国建国70周年盛大阅兵式上,英雄的人民空军展示了各种新型飞机,其中就有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水平方向飞行的镜头,如图所示,飞机空中加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B.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D.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18.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小明轻声说话,通过“土电话”小丽可以听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19.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据此可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了声音的哪个特性的不同()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20.已知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分别用铝和铜做一个实心球,下面情况不可能的是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小 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大C.铝球的体积大于铜球的体积,但铝球比铜球轻 D.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但铝球比铜球重2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cm,下列关于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成清晰的像 B.成倒立的缩小的像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 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22.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C.“超声波清洁眼镜”说明声能传递信息D.摩托车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3.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B.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C.质量为的甲物质的体积为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24.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A.米 B.公里 C.米/秒 D.千克25.小明同学在探究某固体熔化特点时根据实验数据描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针对该图象可以获得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该固体是非晶体 B.该固体的熔点是80oCC.该物质在第8min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该固体熔化过程的时间为7min26.某人用一刻度尺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是:第一次15.28cm,第二次15.82cm,第三次15.27cm,第四次15.29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第一次结果是错误的B.只有第二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C.只有第三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D.只有第二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27.把高4cm的蜡烛点燃后立于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2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12.5cm B.10cm C.7.5cm D.4.5cm28.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B.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29.将一金属块(ρ金属>ρ水)浸没在装满水(ρ水=1.0×103kg/m3)的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为10克。若将其浸没在装满酒精的容器中(ρ酒精=0.8×103kg/m3),关于溢出酒精的质量(不考虑实验操作中其他因素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等于8克 B.可能大于8克C.一定小于8克 D.可能小于8克30.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一个质量为60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_____m1.32.如图是在我市某工厂的噪声监测仪,该仪器是用来监测声音____(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大小的,仪器显示“噪声89分贝,请注意使用耳塞”,使用耳塞是采取_____(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的方式减轻噪声对人的影响。如果学校外的噪声对上课造成影响,请你用一种合理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小该噪声对你们的影响:_______。33.将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____,该实验可以说明______。请你设计一个显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34.某实验小组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的规律制成的;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若将该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刻度_____℃。3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分度值是_____cm。为了减少测量的误差,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即_____m的颗粒物。36.锗、硅等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比铜、铁等金属的导电能力_____(选填“强”或“弱”)。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铝在-℃以下时,电阻就变成了零,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现象;纳米材料的出现对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纳米()是______单位。37.苍蝇每分钟振动翅膀24000次,山蜂每小时振动翅膀720000次,蜜蜂在空中飞行时每秒振动翅膀440次。那么,它们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__,音调最低的是___________。38.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和_______,所反映共性是______________.39.如图是生存在沙漠里的一种甲虫,它能利用身体外壳“收集”空气中水分。在适当的时候,它趴在沙丘上,很快在背部凝结出一些水珠。此时外界气温比甲虫背部温度________(填“高”或“低”)一些,水珠的形成是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40.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噪声是在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明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有a、b、c、d四根不同的电阻丝,b、c、d与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b的长度比a长;c的横截面积比a大d与a材料不同。现将电阻丝a、b、c、d串联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用电压表分别测出每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1)电压表的示数越大,表示被测电阻丝的阻值越________;(2)小明选择________两根电阻丝,可以探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3)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c两端的电压比a两端的电压示数小,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电阻丝的电阻越小(4)此实验除了用到转换法,还用到了________法。(5)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增大电源电压,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结论。42.小华做了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处,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取适量食用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当天平横梁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为27g。则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是______g,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是____mL,则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g/cm3。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有一只玻璃瓶重为1N,当装满水时重为6N。若在瓶中轻轻放入重7N的一些金属颗粒,待水溢出后,称得其总重为11N,ρ水=1×103kg/m3。求:(1)瓶子的容积V1;(2)金属颗粒的体积V2;(3)金属颗粒的密度ρ。44.山地自行车具有节能环保、灵活方便和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因此,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人们健身、郊游出行的首选工具。已知车架由碳纤维制成,其体积为2.5dm3,车架质量为5kg。问:(1)该车架的密度是多少kg/m3?(2)双休日,冬冬骑着刚买的山地车随父亲到空灵岸景区游玩,他从百度地图上查询到从自己家到空灵岸景区约12km,父亲告诉冬冬骑车的平均速度约为4m/s,如果他们按此速度骑行,到达空灵岸景区大约需要多少h?(保留两位小数)(3)在去空灵岸的路上冬冬看到一处大峭壁,他对着峭壁大喊一声,经过4s后,他听到了回声。试问,他与大峭壁的距离大约是多远?(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C【详解】AD.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所以铁块和铜块增加的内能是相同的,故AD不符合题意;BC.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Q吸=cmΔt可知,铜块的温度升高的多,铁块的温度升高较少,由于铁和铜的初温不确定,所以铁块和铜的末温也不确定,故C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详解】AB.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个平面镜仍能成完整像,故AB错误;CD.平面镜左右两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像与宠物狗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两个像的位置是相同,故C错误,D正确.3、C【详解】A.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故A不符合实际;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故B不符合实际;C.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故C符合实际;D.初中女生跑完800m所用时间约为200s,故D不符合实际.4、C【详解】A.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B.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正确不符合题意;C.“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错误符合题意;D.在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选项A、B、C均正确。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看指针在完全静止时是否指向分度盘的中央,也可以观察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左右摆动的幅度是否相等,故D错误故选D6、A【详解】导体电阻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电线中的铜芯直径明显比电线规格上标定的直径小,说明引起电线电阻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电线的横截面积。故选A。7、C【分析】根据求出猎豹、褐海燕和旗鱼的运动速度,将速度单位换算统一,进行比较.【详解】旗鱼的速度;猎豹的速度;褐海燕的速度;比较可知,褐海燕速度最大.故选C.8、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详解】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200g,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为200g,即0.2kg,故A不符合实际;B.人在平静状态下,1min呼吸的次数在20次左右,呼吸一次的时间在3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的正常体温约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D.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学校旗杆的高度与三层楼高差不多,在10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9、B【详解】A.若a与b之间出现了断路,则电路不通,两灯泡均不亮,故A错误;B.若L2断路,则电路不通,两灯泡均不亮,则L2不亮L1亮,不可能是L2断路,故B正确;CD.若两灯都不亮,则可能是两灯均短路或电路发生断路,故CD错误。故选B。10、A【详解】A.开关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断开开关,切断火线,触及灯泡时更安全,故A正确;B.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故B错误;
C.家里的保险丝熔断,是因为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引起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的总功率过大,二是发生短路,故C错误;D.用湿手按开关,水容易导电,会引起人触电,故D错误。
故选A。11、A【详解】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应该这样说:在体积相等时,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要大。即铁的密度比木头大。故选A。12、D【详解】看到水中金鱼的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看到天上的白云在水中的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应选D.13、B【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项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书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项符合题意;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C项不符合题意;D.一般情况下,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是1.1m/s,相差不大,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4、D【详解】A.骑自行车遇到障碍时,刹一下车,自行车就慢下来了,改变的是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是物理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不见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物理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电热毯睡觉更暖和,是电能转化为内能,是物理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建筑工地上的钢筋被淋到雨水会生锈,发生了化学变化,是化学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15、B【详解】将一杯0℃的水和一块0℃的冰同时放到同一房间里,结果水没有结冰,冰也没有熔化,说明冰与水、水与空气、空气与冰之间都没有发生热传递,即它们之间没有温度差,故该房间里的温度应等于0℃,故B符合题意。16、C【详解】质量相等的三个实心金属球,由于密度不同,它们的体积也是不同的,所以,当分别放在三只相同量筒中,再向各量筒中倒水时,要使其液面相同,则金属球体积大的倒入的水少,金属球体积小的倒入的水多.又因为,,所以,由知道,,即放入铜球的量筒倒入的水多,故C选项符合题意.17、D【详解】A.受油机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故错误;B.加油机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故错误;C.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因此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故错误;D.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因此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正确。故选D。18、D【解析】A.频率即振动的快慢,决定音调的高低,所以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A错误;B.抽气过程中,钟罩内空气变稀薄,铃声变小,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振幅决定响度,所以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D.丁实验:小明轻声说话,通过“土电话”小丽可以听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D正确。故选D。点睛:重点是声音三个物重的分辨,牢记频率决定音调,振幅决定响度,在相关的实验中注意区分清楚。19、C【解析】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音色,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据此可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20、D【详解】A.当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和可知,铝球的质量小于铜球的质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铝球的体积远大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和可知,实心铝球的质量可能大于铜球的质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铝球的体积大于铜球的体积时,因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根据可知,铝球可能比铜球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可知,铜球的质量大于铝球的质量,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21、B【详解】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f<u=8cm<2f,v=15cm>2f,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cm,此时u′=8cm+7cm=15cm>2f,v′=15cm﹣7cm=8cm,f<v′<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不能成清晰的像,不符合题意;B.成倒立的缩小的像,符合题意;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不符合题意;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不符合题意.22、B【分析】(1)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不同;(3)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4)防治噪声可以从声源处控制噪声、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在人耳处控制噪声,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详解】A.“震耳欲聋”是指声音非常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A项错误;B.不同的人说话的音色不同,“听声识人”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项正确;C.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洁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项错误;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D项错误。故选B。23、D【详解】A.根据图象可求得甲的密度为同理可求得乙物质密度为而水的密度为,说明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小,故A错误;B.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故B错误;C.分析图象可知质量为的甲物质的体积为,故C错误;D.分析图象,当纵坐标相同时,乙的横坐标值大,说明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故D正确。24、A【解析】明确单位制中的基本内容,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各物理量对应的单位。【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并且米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A正确、BCD错误。25、B【详解】AB.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该物质为晶体,其熔点为80℃,故A错误、B正确;C.该固体在第3min开始熔化,7min熔化结束,则8min处于液态,故C错误;D.物质在第3min开始熔化,7min熔化结束,持续时间为7min﹣3min=4min故D错误。故选B。26、B【详解】用一刻度尺四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其准确值应该相同,比较四个数据可以看出,只有第二次数据的准确值为15.8cm,与其他三次测量结果相差太大,其它三次测量中,准确值均15.2cm,故错误的数据是第二次测量值。故选B。27、A【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满足:u>2f,已知f=5cm,则u>10cm,只有A符合题意,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28、C【详解】A.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零,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C正确;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带的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C。29、A【详解】ρ水=1.0×103kg/m3=1g/cm3,由可得,金属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杯子中,溢出水的体积:因金属块的体积不变,所以金属浸没在装满酒精的杯子中,溢出酒精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相等,V酒精=V水=10cm3ρ酒精=0.8×103kg/m3=0.8g/cm3,溢出酒精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10cm3=8g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择A选项。30、A【详解】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B错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提高了液体的温度,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错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不变0.06【详解】第一空.宇航员的质量不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不变;第二空.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为1.0×101kg/m1,根据密度公式ρ=得到宇航员的体积:V===0.06m1.32、响度隔声关好门窗【详解】[1]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声音响度大小的。[2]使用耳塞是在人耳处采取隔声的方式来减轻噪声的。[3]关好门窗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33、水花溅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或: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发声的音响,看到烛焰跳动等【详解】[1]正在发生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2]该实验能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这样的实验很多,例如: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发声的音响,看到烛焰跳动。34、气体热胀冷缩左0【详解】[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右推;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就要收缩,所以液柱向左移动。[3]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将该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刻度0℃。35、0.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5×10-6【详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2]物理实验中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方法可减小误差。[3]2.5μm=2.5×10﹣6m。36、弱;超导;长度。【详解】[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铜、铁都是导体,所以锗、硅等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弱;[2]铝在-℃以下时,电阻就变成了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具有超导性质的材料称做超导体;[3]纳米是长度单位,它是基本单位中的非国际单位。37、蜜蜂山峰【详解】[1][2]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苍蝇每分钟振动翅膀24000次,其振动频率为400Hz;山蜂每小时振动翅膀720000次,其振动频率为200Hz;蜜蜂在空中飞行时每秒振动翅膀440次,其振动频率为440Hz。故音调最高的是蜜蜂,音调最低的是山蜂。38、凝固熔化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详解】[1]“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变”是水的凝固过程,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完成凝固过程.[2]“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是冰的熔化过程,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完成熔化过程.[3]水凝固和冰熔化共同的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39、高;液化。【分析】本题考查液化现象。【详解】[1][2]甲虫背部凝结的水珠是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甲虫背液化形成的,所以空气中温度高一些。40、振动传播途中【详解】[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中级会计职称之中级会计实务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 2020-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微课教学课件下载
-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第二版)》技工全套教学课件
- 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83课件
- 二下雷雨教学课件
- Brand KPIs for milk:Milma in India-英文培训课件2025
- 2025年初中科学教材教法考试测试卷及答案
- 咖啡连锁品牌2025年市场拓展战略报告:市场布局与品牌连锁扩张路径规划
- 企业领导用餐管理办法
- 《PLC应用技术(S7-1200)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入党培训测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暑假衔接作业(共32天附答案)
- 工地用电节约管理办法
- 2025年市场监管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执法现场会活动方案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 基本药物知识培训
- 2024年温州市交通发展集团招聘考试真题
- 学前教育游戏教育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