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DCS技术协议3117-合同协议-表格模板_第1页
2022-DCS技术协议3117-合同协议-表格模板_第2页
2022-DCS技术协议3117-合同协议-表格模板_第3页
2022-DCS技术协议3117-合同协议-表格模板_第4页
2022-DCS技术协议3117-合同协议-表格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阴热电有限公司3X50MW机组

烟气脱硫改造

分散控制系统技术协议书

需方:北京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供方:南京科远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2006年3月

目录

1.范围......................................................1

1.1总则.........................................................1

1.2工程概述.....................................................1

1.3供方的工作范围...............................................3

1.4需方的工作范围...............................................4

2.规范和标准...................................................4

3.技术要求.....................................................5

3.1总则.........................................................5

3.2硬件要求.................................................5

3.3软件要求..................................................11

3.4人机接口..................................................12

3.5数据通讯系统................................................14

3.6数据采集系统(DAS).......................................15

3.7模拟量控制系统(MCS).....................................21

3.8顺序控制系统(SCS).......................................23

4.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24

4.1备品备件................................................24

4.2专用工具....................................................24

5.设计联络会(DLM).........................................24

6.工程服务....................................................26

6.1项目管理................................................26

6.2工程设计....................................................26

6.3现场服务....................................................26

7.试验、验收和演示............................................28

7.1总则........................................................29

7.2工厂验收试验和要求..........................................29

7.3现场试验....................................................30

7.4保证期......................................................33

8.包装、装船和仓储..............................................33

9.数据和文件....................................................34

9.1总则........................................................34

9.2硬件资料....................................................34

9.3软件资料....................................................35

9.4用户手册....................................................35

9.5控制逻辑文件................................................35

9.6I/O清单....................................................36

10.培训........................................................36

10.1总则........................................................36

10.2使用培训..................................................36

10.3现场培训..................................................36

11.供货范围....................................................37

11.1一般要求...................................................37

11.2供货范围...................................................37

1.范围

1.1总则

1.1.1本技术协议书对江阴热电有限公司3X5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采用的控制系统提

出了技术方面和有关方面的要求。本技术协议书的内容,是按对一套DCS的要求

编制的。

1.1.2本技术协议书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

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技术协议书和现行工

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供方所提供的分散控制系统是完全符合技术协议书和有关工业化标准要求的优

质DCS。在国内外均有成功投用的实绩,并经过三年以上运行实践已证明是成熟

可靠的产品。

1.1.4凡在供方设计范围之内的外购件或设备,供方至少要推荐2至3家产品供需方确

认,而且需方有权单独采购,但技术上均由供方负责归口协调。

1.1.5在签订合同之后,到供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间内,需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

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供方应遵守这个要求,具体款项

内容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1.1.6供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将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

国际和中国国家标准。供方将提供所使用的标准。本技术协议书所使用的标准如

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如果本技术协议书与现行

使用的有关国家标准以及部颁标准有明显抵触的条文,供方应及时书面通知需方

进行解决。

1.1.7在今后合同谈判及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一切图纸、技术文件、商务信函等必须使用

中文,如果供方提供的文件中使用另一种文字,则需有中文译本,在这种情况下,

解释以中文为准。

1.1.8技术协议书及合同规定的文件,包括图纸、计算、说明、使用手册等,均使用国

际单位制。

1.1.9本技术协议书包括下列内容:

1.1.9.1DCS的供货范围,包括所有硬件、软件、服务和有关图纸资料等。

1.1.9.2DCS的详细说明,包括系统说明、子系统功能、操作员接口、系统性能等。

1.1.9.3所供系统的标准控制台的外形尺寸、标准机柜的外形尺寸及初步的机柜数量。

1.1.9.4对技术协议书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

1.1.9.5供方认为有助于提高系统性能的建议替代方案。

1.2工程概述

1.2.1工程概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2页

江阴热电有限公司3X50MW机组配备3x220t/h锅炉,为减少S02排放量,采用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所采购DCS设备应用于FGD监测和控制。

1.2.2环境条件

厂区地形标高:3.6m

大气压力:101.630Kpa

多年年平均气温:15.4℃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8.2℃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14.2℃

多年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多年最小相对湿度:8%

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87%

多年平均降水量:1066.9mm

多年最大降水量:1914.4mm

多年平均蒸发量:1458.9mm

多年最大蒸发量:1790.1mm

多年最小蒸发量:1313.9mm

多年自记lOmin平均最大风速:18.Om/s

主导风向(全年):SSE

主导风向(夏季):SSE

主导风向(冬季):NNW

多年最大积雪深度:18cm

多年最大冻土深度:16cm

地震烈度(中国度):VI度

1.2.3范围及要求

1.2.3.1本工程脱硫系统设一套分散控制系统(DCS)O

1.2.3.2本工程DCS控制系统范围包括脱硫系统及厂用电系统等的监视和控制。在综合

楼及吸收塔区各设一电子间,其中操作员站及厂用电系统和部分脱硫系统的控

制设备布置在综合楼电子间内,另外部分脱硫系统的控制设备布置在吸收塔区

电子间内。

1.2.3.3供方应负责与下列控制系统或设备接口设计和技术工作。以确保实现一个完整

的控制系统。

1.2.3.4脱硫DCS系统与#1、#2、#3锅炉DCS系统进行数据通讯。运行人员

在#1、#2、#3锅炉控制室内可对脱硫系统监视。通讯接口的型式

ModbusRTU方式,其数量将能够满足业主对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第2页共42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2页

的要求。

1.2.3.5供方提供与电厂MIS系统的连接接口。与MIS系统接口满足MIS系统

接入要求,要求与脱硫DCS系统同步运行。

*所有数据单向传输,即由控制系统传向MIS系统。

*MIS接口与脱硫控制系统之间采用了专用的通讯协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MIS接口与MIS系统网络接口设备的故障不会影响脱硫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

*MIS的计算机病毒不会通过网络传递到脱硫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在向MIS提供数据时,不影响脱硫控制系统的通讯负荷率。

1.3供方的工作范围

1.3.1供方应提供满足本规范书要求所必须的硬件、软件和各项服务。其中包括(但不

限于)下列内容:

1.3.1.1按照FGD工艺系统运行要求、本DCS规范书的规定和适用的工业标准,配置一

套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

1.3.1.2提供构成DCS所必需的全部硬件、机柜、控制台、内部连接预制电缆等。

1.3.L3DCS控制系统及各子系统的工程设计和安装设计,包括控制逻辑图、组态图、DCS

设备安装接线图、DCS系统I/O信号分配及DCS与外部连接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但不限于):DCS人机接口设计(包括操作员站及工程师站)、数据采集系统(DAS)

设计、模拟控制系统(MCS)设计、顺序控制系统(SCS)设计、DCS控制柜内部

电源及柜间电缆设计、DCS接地系统设计等。

1.3.1.4向需方提交所有最终接口资料和图纸,以便需方能顺利地开展工作。供方提交的

设备布置图、控制逻辑图、控制接线图和其它详图及其他技术资料都应随设计进

程而更新,以便及时反映当前的设计内容。修改版本号应在图标的版本栏内用数

字或字母表示。

1.3.1.5达到本DCS规范书的规定的全部功能要求,进行DCS软件的组态编程和调试。

1.3.1.6应在制造厂内使用仿真装置并接入全部DCS的输入输出信号,来测试和演示所供

DCS各子控制系统的性能是否符合本技术协议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DCS各

子系统联网后的整体性测试和演示并应满足技术协议书的各项要求。

1.3.1.7按照合同规定的进度要求,按时发运DCS。

1.3.1.8根据本规范书的要求,提供安装详图并进行现场安装指导。

1.3.1.9通电启动和调试服务,直到所供DCS能令人满意地控制FGD装置运行,达到DCS

的全部功能要求,并保证系统可利用率达到99.9机

1.3.1.10根据本规范书的要求,向需方提供DCS优化运行所必需的系统文件,使需方能

组态、编程、维护、修改和调试DCS。

第3页共42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42页

1.3.1.11负责培训需方的运行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并使这些培训人员能熟练地操作、

维护、修改和调试DCS。

1.3.2为达到上述供货范围,应与由其它供货商供应的控制系统(如PLC子系统、锅炉

控制系统、电厂MIS等)和设备相协调,并负责相关的接口工作。

1.4需方的工作范围

1.4.1需方将提供下列设备和服务:

1.4.1.1所有的基础、地脚螺栓和灌浆。

1.4.1.2所有现场接线、电缆敷设和由供方提供的过程I/O端子柜上的接线工作。

1.4.1.3现场模拟量输入信号变送器、热电偶、热电阻及分析仪表。(除非另有规定。)

1.4.1.4现场数字量输入信号接点和脉冲设备。(除非另有规定。)

1.4.1.5所有现场执行机构。(除非另有规定。)

1.4.1.6按供方要求提供DCS接地和接地所需电缆。

1.4.2供方为完成DCS控制系统必需的需方基础设计资料,如工艺系统流程图、过程I/O

清单、控制策略说明或图纸等。

1.4.3DCS设备装卸和安装所需的劳动力及服务。

2.规范和标准

本规范书中涉及的所有规范、标准或材料规格(包括一切有效的补充或附录)均

应为最新版本,即以需方发出本DCS订单之日作为采用最新版本的截止日期。若

发现本规范书与参照的文献之间有不一致之处,供方应向需方指明。

引用的规范和标准

美国防火协会(NFPA)

ANSI/NFPA70国家电气规范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ANSI/IEEE472冲击电压承受能力导则(SWC)

ANSI/IEEE488可编程仪表的数字接口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

EIARS-232-C数据终端设备与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通

讯设备之间的接口

美国仪器学会(ISA)

ISAIPTS68热电偶换算表

第4页共42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42页

ISARP55.1数字处理计算机硬件测试

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

ANSI/NEMAICS4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的端子排

ANSI/NEMAICS6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外壳

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

UL1413电视用阴极射线管的防内爆

UL44橡胶导线、电缆的安全标准

供方可提出其它相当的替代标准,但需经需方确认。

3.技术要求

3.1总则

3.1.1DCS应完成规范书规定的模拟量控制(MCS)、顺序控制(SCS)和数据采集(DAS)

功能,以满足各种运行工况的要求,确保FGD安全、高效运行。

3.1.2DCS应由分散处理单元、数据通讯系统和人机接口组成。

3.1.3DCS应易于组态,易于使用,易于扩展。

3.1.4DCS的设计应采用合适的冗余配置和诊断至模件级的自诊断功能,使其具有高度

的可靠性。系统内任一组件发生故障,均不应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

3.1.5DCS的接地系统不应为单独接地系统。

3.1.6系统的参数、报警和自诊断功能应高度集中在LCD上显示和在打印机上打印,控

制系统应在功能和物理上适当分散。

3.1.7DCS应采用有效措施,以防止各类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和DCS内各存储器的数据丢

失。

3.1.8整个DCS的可利用率至少应为99.9%。

3.1.9所提供的DCS至少应具有两年以上类似功能的成功运行应用实绩。

3.1.10供方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供方在制造、设计、安装、调试、

投运的全过程应具有详细的质量文件和质量保证记录,需方有权在任何时候对其

进行检查。

3.1.11供方提供仪表控制系统备品备件按提供设备的10%考虑,不满一件以一件考虑。

以上设备的备品备件主要指进口DCS控制器模件、卡件、易耗品等。

3.2硬件要求

3.2.1总则

第5页共42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42页

3.2.1.1系统硬件应采用有现场运行实绩的、先进可靠的和使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

散型的硬件。

3.2.1.2系统内所有模件均应是固态电路,标准化、模件化和插入式结构。

3.2.1.3模件的插拔应有导轨和联锁,以免造成损坏或引起故障。模件的编址不应受在

机柜内的插槽位置所影响,在机柜内的任何插槽位置上都能执行其功能。

3.2.1.4机柜内的模件应能带电插拔而不损坏,且不影响其它模件正常工作。

3.2.1.5模件的种类和尺寸规格,应尽量少,以减少备件的范围和费用支出。

3.2.2处理器模件

3.2.2.1分散处理器单元内的处理器模件应各司其职(功能上应分离),以提高系统可靠

性。处理器模件应使用I/O处理系统采集的过程信息来完成模拟控制和数字控

制。

3.2.2.2处理器模件应清晰地标明各元器件,并带有LED自诊断显示。

3.2.2.3处理器模件若使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则应有电池作数据存储器的后备电

源,电池的更换不应影响模件的工作。

3.2.2.4某一个处理器模件故障,不应影响其它处理器模件的运行。此外,数据通讯总

线故障时,处理器模件应能继续运行。

3.2.2.5对某一个处理器模件的切换、修改或恢复投运,均不应影响其它处理器模件的

运行。

3.2.2.6处理器模件应冗余设置,一旦某个工作的处理器模件发生故障,系统应能自动

地以无扰方式,快速切换至与其冗余的处理器模件,并在操作员站报警。供方

在报价中应详细说明处理器模件的冗余配置。

3.2.2.7冗余设置的处理器模件与系统均应有并行的接口,即均能接受系统对它们进行

组态和组态修改。处于后备状态的处理器模件,应能不断更新其自身获得的信

息。

3.2.2.8供方应在其报价书内说明冗余处理器模件的切换时间和数据更新周期,并应保

证系统的控制和保护功能不会因冗余切换而丢失或延迟。

3.2.2.9电源故障应属系统的可恢复性故障,一旦重新受电,处理器模件应能自动恢复

正常工作而无需运行人员的任何干预。

3.2.2.10端子采用风凰端子,继电器采用日本松下或和泉产品。

3.2.3过程输入/输出(I/O)

3.2.3.1I/O处理系统应智能化,以减轻控制系统的处理负荷。I/O处理系统应能完成扫

描、数据整定、数字化输入和输出、线性化、热电偶冷端补偿、过程点质量判

第6页共42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7页共42页

断、工程单位换算等功能。

3.2.3.2所有的I/O模件都应有标明I/O状态的LED指示和其它诊断显示,如模件电源

指示等。

3.2.3.3所有控制和保护回路的模拟量输入信号每秒至少扫描和更新4次,所有控制和

保护回路的数字量输入信号每秒至少扫描和更新10次。为满足某些需要快速处

理的控制回路要求,其模拟量输入信号应达到每秒扫描6次,数字量输入信号

应达到每秒扫描20次。

3.2.3.4应提供热电偶、热电阻及4〜20mA信号的开路和短路以及输入信号超出工艺可

能范围的检查功能,这一功能应在每次扫描过程中完成。

3.2.3.5所有接点输入模件都应有防抖动滤波处理。如果输入接点信号在4毫秒之后仍

抖动,模件不应接受该接点信号。

3.2.3.6处理器模件的电源故障不应造成已累积的脉冲输入读数丢失。

3.2.3.7应采用相应的手段,自动地和周期性地进行零飘和增益的校正。

3.2.3.8冗余输入的热电偶、热电阻、变送器信号的处理,应由不同的I/O模件来完成。

单个I/O模件的故障,不能引起任何设备的故障或跳闸。

3.2.3.9在系统电源丧失或I/O模件故障时,带模拟量控制的执行机构将自动处于开关

量控制方式,不受电源或模件故障影响,保持在预置安全位置。

3.2.3.10所有输入/输出模件,应能满足ANSI/IEEE472"冲击电压承受能力试验导则(SWC)”

规定,在误加250V直流电源或交流峰一峰电压时,应不损坏系统。

3.2.3.11每16个模拟量输入点至少有一个单独的A/D转换器,若不能满足时,允许最多

32个模拟量输入点采用一对冗余的A/D转换器,每一个模拟量输出点应有一个

单独的D/A转换器,每一路热电阻输入应有单独的桥路。此外,所有的输入通

道、输出通道及其工作电源,均应互相隔离。

3.2.3.12在整个运行环境温度范围内,DCS精确度应满足如下要求,模拟量输入信号(高

电平)±0.1%;模拟量输入信号(低电平)±0.2%;模拟量输出信号±0.2虬系统

设计应满足在六个月内不需手动校正而保证这三个精确度的要求。

3.2.3.13I/O类型

a.模拟量输入:

4〜20mA信号(接地或不接地),最大输入阻抗为2500,系统应提供4〜20mA二线制变送器

的直流24V电源。对1〜5VDC输入,输入阻抗必须是500KC或更大。

b.模拟量输出:

4〜20mA或1〜5VDC可选,具有驱动回路阻抗大于600。的负载能力。负端应接到

第7页共42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页共42页

隔离的信号地上。系统应提供24VDC的回路电源。

c.数字量输入:

负端应接至隔离地上,系统应提供对现场输入接点的“查询”电压。

d.数字量输出:

数字量输出模件应采用电隔离输出,隔离电压N250V,能直接驱动控制用电动机

或任何中间继电器。在后一种情况,供方应提供中间继电器、继电器柜及可靠的

工作电源。

e.热电阻(RTD)输入:

有直接接受三线制(不需变送器)的Cu50、PtlOO等类型的热电阻能力,并且供

方应提供这些热电阻所需的电源。

f.热电偶“T/C”输入:

能直接接受分度号为E、J、K、T和R型热电偶信号(不需变送器)。热电偶在整

个工作段的线性化,应在过程站内完成而不需要通过数据通讯总线。

g.脉冲量输入:

每秒能接受6600个脉冲。

高电压输入

应能接受240VAC、240VDC,或115VDC的接点输入用于电源监视,并应能通过分

散型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直接将240VAe的电源监视接点接入I/O模件进行监视,

控制电源消失时应产生报警信息。对于控制电源的开关设备和蓄电池的监视应采

用类似的电路图。

3.2.3.14供方应对传感器及输入、输出信号的屏蔽提出建议,以满足其系统设计要求。

但是,系统应能接受采用普通控制电缆(即不加屏蔽)的数字量输入和输出。

3.2.3.15供方提供的模拟量、数字量和脉冲量通道应满足本规范书规定的型式和数量要

求。

3.2.3.16分散处理单元之间用于跳闸、重要的联锁和超驰控制的信号,应直接采用硬接

线,而不可通过数据通讯总线发送。

3.2.3.17供方除提供规定的现场输入输出通道外,还应满足系统对输入输出信号的要求,

如模拟量和数字量之间转换的检查点、冷端补偿、电源电压检测及各子系统之

间的硬接线联接点。

3.2,3.18现场I/O信号数量估计如下:

第8页共42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9页共42页

AIA0RTD

(4~20mA)(4~20mA)(PtlOO)DIDOSOE小计

使用34.81.213.22358015379.2

综合楼要求38.281.3214.52258.58816.5417.12

电子间配置404162648832444

使用69.64.8544281900746.4

吸收塔要求76.565.2859.4470.82250837.04

电子间配置808604722320852

使用87556663270151096

要求95.75.561.6729.329716.51205.6

合计配置96864736304161224

注:“使用”是指招标文件提供的初步I/O点,“要求”是指在“使用”点数的基础上

加10%的备用量,“配置”是指实际配置的点数。

3.2.4Gateway

3.2.4.1本规范书要求所供DCS的各子系统尽可能类型一致,以构成一个统一的监视和

控制系统,因此,用于不同子系统或不同通讯协议之间的Gateway应尽可能少。

供方应在其报价书中说明是否使用了Gatewayo

3.2.4.2如果必须使用Gateway,供方应保证通过Gateway交换信息,不会降低DCS的性

能,如分辨率,操作响应速度等。

3.2.5外围设备

3.2.5.1LCD和键盘

1)所供LCD为纯平面直角,至少应有32组真彩颜色,屏幕尺寸为21(英寸),分辨

力至少为1280X1024象素。

2)单元控制室内的所有LCD应组态相同,可互为备用。

3)触屏、鼠标器、跟踪球或光笔应作为可选的光标定位装置。

4)配置键盘除具有完整的数字、字母键外,供方还应提供若干用户键或配置一专用

按钮屏,使运行人员能直接调出各种所需的画面。这些用户键或专用按钮的用途,

应可由需方编程人员重新定义。键盘的操作应有触感和声音反馈,反馈的音量大

小可以调整。

5)提供2台操作员LCD安放在综合楼脱硫控制室内,1台工程师站LCD安放在工程师

室内。

3.2.5.2磁盘驱动装置:

应提供三种类型的磁盘驱动装置存储系统数据,即固定式温切斯特盘,光盘(或

第9页共42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2页

磁带机)和软盘驱动器。

3.2.6电源

3.2.6.1供方提供的电子装置机柜、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应能接受由需方提供的二路

电流220V±10%,50HZ11HZ的单相电源。这二路电源中的一路来自不停电电源

(UPS)o均不经隔离变压器。

3.2.6.2供方所供设备除能接受上述二路电源外,需在各个机柜和站内配置相应的冗余

电源切换装置和回路保护设备,并用这二路电源在机柜内馈电。

3.2.6.3供方提供机柜内的二套冗余直流电源。这二套直流电源都应具有足够的容量和

适当的电压,能满足设备负载的要求。

3.2.6.4任一路电源故障都应报警,二路冗余电源应通过二极管切换回路耦合。在一路

电源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另一路,以保证任何一路电源的故障均不会导致系统的

任一部分失电。

3.2.6.5电子装置机柜内的馈电应分散装置,以获取最高可靠性,对I/O模件、处理器

模件、通讯模件和变送器等都应提供冗余的电源。

3.2.6.6接受变送器输入信号的模拟量输入通道,应能承受输入端子完全的短路,并不

应影响其它输入通道;否则,应有单独的熔断器进行保护。

3.2.6.7每一路变送器的供电回路中应有单独的熔断器,熔断器开断时应报警。在机柜

内,熔断器的更换应很方便,不需先拆下或拔除任何其它组件。

3.2.6.8无论是4〜20mA输出还是脉冲信号输出,都应有过负荷保护措施。此外,应在

系统机柜内为每一被控设备提供维护所需的电隔离手段。任一控制设备的电源

被拆除,均应报警,并将受此影响的控制回路切至手动。

3.2.6.9每一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板都应有单独的熔断器或其它相应的保护措施。

3.2.7环境

3.2.7.1系统应能在电子噪声、射频干扰及振动都很大的现场环境中连续运行,且不降

低系统的性能。

3.2.7.2系统设计应采用各种抗噪声技术,包括光电隔离、高共模抑制比、合理的接地

和屏蔽。

3.2.7.3在距电子设备1.2米以外发出的工作频率达470MHz,功率输出达到5W的电磁干

扰和射频干扰,应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3.2.7.4系统应能在环境温度5〜45℃,相对湿度10〜95%(不结露)的环境中连续运行。

3.2.8电子装置机柜和接线

3.2.8.1电子装置机柜的外壳防护等级,室内应为NEMA12,室外应为NEMA4。

第10页共42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1页共42页

3.2.8.2机柜门应有导电门封垫条,以提供抗射频干扰(RFI)能力。柜门上不应装设任

何系统部件。

3.2.8.3机柜的设计应满足电缆由柜底引入的要求。

3.2.8.4对需散热的电源装置,应提供排气风扇和内部循环风扇。

3.2.8.5机柜内应装设温度检测开关,当温度过高时进行报警。

3.2.8.6装有风扇的机柜均应提供易于更换的空气过滤器。

3.2.8.7机柜内的端子排应布置在易于安装接线的地方,即为离柜底300mm以上和距柜

顶150mm以下。

3.2.8.8机柜内的每个端子排和端子都有清晰的标志,并与图纸和接线表相符。

3.2.8.9端子排、电缆夹头、电缆走线槽及接线槽均应由“非燃烧”型材料制造。

3.2.8.10供方提供的机柜、控制台以及其他设备之间互联的电缆(包括两端的接触件)

应由供方提供,这些电缆应符合IEEE防火标准。

3.2.8.11组件、处理器模件或I/O模件之间的连接应避免手工接线。

3.2.8.12机柜内应预留足够的空间,使需方能方便地接线、汇线和布线。

3.2.9系统扩展

3.2.9.1供方应提供下列备用余量(指不包括冗余,并在最不利的运行条件下的裕量和

占用量),以供系统以后扩展需要:

每个机柜内的每种类型I/O测点都应有10〜15%的备用量。

每个机柜内应有10%的模件插槽备用量。该备用插槽应配置必要的硬件,保证今

后插入模件就能投入运行。

控制器站的处理器处理能力应有40%余量,操作员站处理器处理能力应有60%余

量。

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应有50%余量,外部存储器应有60强余量。

30〜40%电源余量。

以太网通讯总线的负荷率不大于20%,令牌网通讯总线负荷率不大于40%o

这些都应是按系统联调成功正式投运时的最终容量计算的百分比值。

3.2.9.2供方应提供计算并验证上述备用量的方法。

3.3软件要求

3.3.1供方应负责整个DCS的组态,并保证所供系统是采用统一的方式进行组态。

3.3.2供方应提供一套完整的满足本规范书要求的程序软件包,包括实时操作系统程序、

应用程序及性能计算程序。

第11页共42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2页共42页

3.3.3所有的算法和系统整定参数应驻存在各处理器模件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内,执行时

不需要重新装载。

3.3.4应提供C、BASIC.Pascal等高级编程语言以满足用户工程师开发应用软件的需

要。

3.3.5模拟量控制的处理器模件完成所有指定任务的最大执行周期不应超过250ms,开

关量控制的处理器执行周期不应超过100mso

3.3.6对需快速处理的模拟和顺序控制回路,其处理能力应分别为125ms和50ms执行

一次。

3.3.7模拟控制回路的组态,应通过驻存在处理器模件中的各类逻辑块的联接,直接采

用SAMA图方式进行,并用易于识别的工程名加以标明。还可在工程师站上根据

指令,以SAMA图形式打印出已完成的所有系统组态。

3.3.8在工程师工作站上应能对系统组态进行修改。不论该系统是在线或离线均能对该

系统的组态进行修改。系统内增加或变换一个测点,应不必重新编译整个系统的

程序。

3.3.9在程序编辑或修改完成后,应能通过通讯总线将系统组态程序装入各有关的处理

器模件,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3.10顺序控制的所有控制、监视、报警和故障判断等功能,均应由处理器模件提供。

3.3.11顺序逻辑的编程应使顺控的每一部分都能在LCD上显示,并且各个状态都能得到

监视。

3.3.12所有顺序控制逻辑的组态都应在系统内完成,而不采用外部硬接线、专用开关或

其它替代物作为组态逻辑的输入。

3.3.13顺序控制逻辑应采用熟悉的功能符号,以逻辑图或梯形图格式进行组态,并可在

工程师站上按指令要求,以图形方式打印出已组态的逻辑。

3.3.14查找故障的系统自诊断功能应能诊断至模件级故障。报警功能应使运行人员能方

便地辨别和解决各种问题。供方应明确定义系统自诊断的特征。

3.4人机接口

人机接口应包括操作员站、手动控制装置和工程师站。

3.4.1操作员站

3.4.1.1操作员站的任务是在标准画面和用户组态画面上,汇集和显示有关的运行信息,

供运行人员据此对机组的运行工况进行监视和控制。

3.4.1.2操作员站的基本功能如下:

监视系统内每一个模拟量和数字量

第12页共42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3页共42页

显示并确认报警

显示操作指导

建立趋势画面并获得趋势信息

打印报表

控制驱动装置

自动和手动控制方式的选择

调整过程设定值和偏置等

3.4.1.3供方提供2个全功能操作员站。操作员站设计成桌式结构,其电子部件安装在

操作员站内。盘、台、柜的材料、结构和颜色与在设计联络会确定由业主认可。

3.4.1.4每一个操作员站都应是冗余通讯总线上的一个站,且每个操作员站应有独立的

冗余通讯处理模件,分别与冗余的通讯总线相连。

3.4.1.5虽然操作员站的使用各有分工,但任何显示和控制功能均应能在任一操作员站

上完成。

3.4.1.6任何LCD画面均应能在2秒(或更少)的时间内完全显示出来。所有显示的数

据应每秒更新一次。

3.4.1.7调用任一画面的操作次数,不应多于三次。

3.4.1.8运行人员通过键盘、触屏或鼠标等手段发出的任何操作指令均应在1秒或更短

的时间内被执行。从运行人员发出操作指令到被执行完毕的确认信息在LCD上

反映出来的时间应在2.5〜3秒内。对运行人员操作指令的执行和确认,不应由

于系统负载的改变或使用了Gateway而被延缓。

3.4.1.9运行人员进行手动/自动切换时,应保证双向无扰切换。

3.4.2工程师站

3.4.2.1本期工程配置一套台式工程师站,用于程序开发、系统诊断、控制系统组态、

数据库和画面的编辑及修改。

3.4.2.2工程师站应能调出任一己定义的系统显示画面。在工程师站上生成的任何显示

画面和趋势图等,均应能通过通讯总线加载到操作员站。

3.4.2.3工程师站应能通过通讯总线,既可在线调出系统内任一分散处理单元(DPU)的

系统组态信息和有关数据并进行组态,还可使需方人员将组态数据从工程师站

上下载到各分散处理单元和操作员站。此外,当重新组态的数据被确认后,系

统应能自动地刷新其内存。组态软件有在线组态和监视功能。

3.4.2.4工程师站应包括站用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及能容纳系统内所有数据库、各种显

示和组态程序所需的主存储器和外存设备。还应提供系统趋势显示所需的历史

第13页共42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4页共42页

趋势缓冲器。

3.4.2.5工程师站应设置软件保护密码,以防一般人员擅自改变控制策略、应用程序和

系统数据库。

3.4.2.6应提供支撑工程师站的所有辅助设备,如编程面板等。

3.5数据通讯系统

3.5.1数据通讯系统应将各分散处理单元、输入/输出处理系统及人机接口和系统外设

联接起来,以保证可靠和高效的系统通讯。

3.5.2连接到数据通讯系统上的任一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不应导致通讯系统瘫痪或影

响其它联网系统和设备的工作。通讯总线的故障不应引起跳闸或使DPU不能工作。

3.5.3所提供的通讯总线应是冗余的(包括冗余通讯总线接口模件)。冗余的数据通讯

总线在任何时候都应同时工作。

3.5.4挂在数据通讯总线上的所有站,都应能接受数据通讯总线上的数据,并可向数据

总线上发送数据。

3.5.5数据通讯系统的负载容量,在最繁忙的情况下,令牌网不应超过40%,以太网不

应超过2096,以便于系统的扩展。供方应提供计算和考核的办法。

3.5.6在FGD装置稳定和扰动的工况下,数据总线的通讯速率应保证运行人员发出的任

何指令均能在1秒或更短的时间内被执行。供方应确认其保证的响应时间,在所

有运行工况下(包括在1秒内发生100个过程变量报警的工况下),均能实现。

3.5.7数据通讯协议应包括CRC(循环冗余校验)、奇偶校验码等,以检测通讯误差并采

取响应的保护措施,确保系统通讯的高度可靠性。应连续诊断并及时报警。

3.5.8供方应详细说明有关的“通讯协议”(如信息结构、信息寻址、传输方向、数据

格式、数据块长度、调制和传输介质等)、诊断功能和设备、故障站的自恢复以

及每个站的访问时间等,并提交需方确认。

3.5.9当数据通讯系统中出现某个差错时,系统应能自动要求重发该数据,或由硬件告

知软件,再由软件判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若经过多次补救无效,系统应自动采

取安全措施,如切除故障设备,或切除至冗余的装置等。

3.5.10供方应说明及消除数据传送过程中的误差和干扰,以及数据通讯总线敷设时必须

注意的事项。

3.5.11数据通讯高速公路的通讯速率至少10M波特。数据通讯总线应能防止外界损伤。

3.5.12提供一个“数字时钟”,使挂在数据通讯总线上的各个站的时钟同步。实现脱硫

DCS时钟同步。

3.5.13供方提供DCS与其它控制系统之间的标准通讯接口,并全面负责接口协调工作,

第14页共42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5页共42页

这些工作包括制订网络通讯接口方案、提供网络通讯软硬件、与其它控制系统供

货商进行接口技术配合和协调、最终保证各通讯接口和控制功能的实现等。供方

提供的DCS不会因这些对外接口的存在而使DCS本身的性能降低。

3.6数据采集系统(DAS)

3.6.1总则

3.6.1.1数据采集系统(DAS)应连续采集和处理所有与FGD有关的重要测点信号及设备

状态信号,以便及时向操作人员提供有关的运行信息,实现FGD装置安全经济

运行。一旦发生任何异常工况,及时报警,提高FGD装置的可利用率。

3.6.1.2DAS至少应有下列功能:

显示:包括操作显示、成组显示、棒状图显示、报警显示等。

制表记录:包括定期记录、事故追忆记录、事故顺序记录、跳闸一览记录等。

历史数据存储和检索

性能计算

3.6.2显示

3.6.2.1总则

每个LCD应能综合显示字符和图象信息,运行人员通过LCD实现对运行过程的操

作和监视。

1)每幅画面应能显示过程变量的实时数据和运行设备的状态,这些数据和状态应每

秒更新一次。显示的颜色或图形应随过程状态的变换而变化。棒状图和趋势图应

能显示在任意一个画面的任何一个部位上。

2)应可显示DCS系统内所有的过程点,包括模拟量输入、模拟量输出、数字量输入、

数字量输出、中间变量和计算值。

对显示的每一个过程点,应是显示其标志号(通常为Tag)、说明、数值、性质、

工程单位、高低限值等。

3)应提供对机组运行工况的画面开窗显示、滚动画面显示和图象缩放显示,以便操

作人员能全面监视,快速识别和正确进行操作。

4)应设计设备运行时的操作指导,并由LCD的图象和文字显示出来。操作指导应划

分为三个部分,即起动方式、正常方式和跳闸方式。

5)供方应根据用户提供的P&ID和运行要求,提供用户画面(通常指模拟图)。用户

画面的数量,应可在工程设计阶段按实际要求进行增加,而不额外增加需方的费

用支出。

运行人员可通过键盘,对画面中的任何被控装置进行手动控制。画面上的设备正

第15页共42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6页共42页

处于自动顺控状态时,模拟图上应反映出运行设备的最新状态及自动程序目前进

行至哪一步。若自动顺序失败,则应有报警并显示故障出现在顺序的哪一步。

需方可在工程师站上,使用该站的画面生成程序自己制作和修改画面。供方应提

供符合ISA过程设备和仪表符号标准的图素。当用户需使用的图素,未包括在ISA

标准符号中时,用户应可使用供方提供的图素组态器,建立用户自定义的新图素。

用户自定义的新图例应能被存储和检索。

3.6.2.2操作显示

应采用多层显示结构,显示的层数应根据工艺过程和运行要求来确定,这种多层

显示可使运行人员方便地翻页,以获得操作所必需的细节和对特定的工况进行分

析。

多层显示应包括概貌显示、功能组显示和细节显示。

1)概貌显示

概貌显示应提供整个FGD装置运行状态的总貌,显示出主设备的状态、参数。应

允许一次击键即能调出用于监视或控制的其它显示画面。若任何一个控制回路出

现报警,用改变显示的颜色来提示。

2)功能组显示

功能组显示应可观察某一指定功能组的所有相关信息,可采用棒状图形式,或采

用模拟M/A操作器面板的画面,面板上应有带工程单位的所有相关参数,并用数

字量显示出来。

功能组显示应能将数以百计的常规仪表压缩为一幅幅画面。这将便于操作人员从

熟悉的仪表盘面板操作方式,过渡到以LCD为基础的过程接口方式。

功能组显示应包括过程输入变量、报警条件、输出值、设定值、回路标号、缩写

的文字标题、控制方式、报警值等。

供方组态的功能组显示画面应包括所有调节控制回路和顺序控制回路。

3)细节显示

细节显示应可观察以某一回路为基础的所有信息,细节显示画面所包含的每一个

回路的有关信息,应足够详细,以便运行人员能据以进行正确的操作。对于调节

回路,至少应显示出设定值、过程变量、输出值、运行方式、高/低限值、报警

状态、工程单位、回路组态数据等调节参数。对于开关量控制的回路,则应显示

出回路组态数据和设备状态。

3.6.2.3标准画面显示

供方应提供报警显示、趋势显示、成组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