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8_第1页
北京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8_第2页
北京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8_第3页
北京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8_第4页
北京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43分)(答题时间:30分钟)1.依据拼音写词语,把字写端正。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我们欣赏了如诗一般jīnɡqiǎo的白鹭;知道了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lièbào;还结识了ɡuāiqiǎo的sōnɡshǔ。在圆明园,我们见证了她昔日的huīhuánɡ;在鸟的天堂,我们体验了眼睛的yìnɡjiēbùxiá。走乡间搭石,悟xiétiáo之美;讲民间故事,享表达之趣……这一切,是多么值得回味呀!2.下面每组词中都有一个带点字读音是错的,把它的序号填入括号里。()(1)A.强迫(qiǎnɡ) B.传记(zhuàn) C.龟裂(jūn) D.差事(chā)()(2)A.酬谢(zhōu) B.执拗(niù) C.有恃无恐(shì) D.驯良(xùn)3.选出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几个不同的一项。()(1)A.经年累月 B.果实累累 C.累计 D.危如累卵()(2)A.削弱 B.削足适履 C.剥削 D.削皮()(3)A.新冠病毒 B.张冠李戴 C.世界冠军 D.勇夺桂冠4.在本学期“推荐一本书”的习作中,小伟想推荐一部经典的lì志书籍,但落笔时发现不会写“lì”字,通过查字典,他会选择()A. B.C. D.5.下面是小芳同学的一次听写,请你帮助她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将有错别字的词语序号写在括号里。()A.爱慕 B.难以至信 C.销毁 D.彩排E.繁殖 F.举世闻明 G.仿碍 H.酷暑6.小丽同学在准备成语接龙时积累了“运筹帷幄”这个词语,请你推测一下,其中的“帷幄”有可能是什么意思?()A.一处地名 B.一种器具 C.一种帐幕 D.一种鸟巢7.下列词语中与“风景名胜”的“胜”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转败为胜 B.不胜感激 C.防不胜防 D.名山胜景8.运用学过的方法,选出字义,填入括号内。(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歇”的意思是?()A.休息 B.停止 C.尽 D.时间短(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中“藉”的意思是?()A.践踏 B.凭借,依靠 C.吹拂 D.垫衬9.本学期你一定积累了不少这样的词语,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恰当的使用它们吗?快来试一试吧!(填写序号)①内忧外患②国泰民安③安居乐业④诗情画意⑤民不聊生⑥诡计多端⑦直言不讳⑧足智多谋(1)读过《将相和》这篇文章,我觉得故事中的蔺相如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都属于的人。(2)红星小学五(2)班的同学曾在春节期间开展过一次关于“春联”的小调查,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春联很相似,只是上下联相对应的词语不同,请你试着选用合适的词语补全下面的两副对联:①家家春满园丰衣足食户户喜盈门 ②太平盛世家家春满园户户喜盈门(3)小明爱读历史故事,他觉得历朝历代的忠臣对待一国之君往往能“打开天窗说亮话”。这里的“打开天窗说亮话”换用哪个词语更合适?10.一首名为《万疆》的流行歌曲自发行以来就广为传唱,唱出了我们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其中有这样几句歌词: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相信你看到第一句就联想到了,这一句改编自《》,原句是,。11.“中国梦”公益广告让泥人张彩塑“梦娃”的形象在全国家喻户晓,如需为下图中的“梦娃”配一句广告语,你会选取以下的哪一句()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克勤于邦,克俭于家。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2.古诗文积累与运用。(1)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出了西湖的“晴雨之美”;你从怎样的诗句中感受到了景物的“动静之美”?请你写下来:,。(2)宋代大学问家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即为、、;而在这“三到”之中,最急,“急”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至于为何此到“最急”,朱熹则用来解释原因。二、阅读与鉴赏(27分)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月光饼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记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面上抹一层红糖,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地掰开嚼。那时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我有了一大叠画纸,还把它订成一本,常常胡乱地把几个故事连起来讲给大人听,逗得他们哈哈大笑。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也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就吵起来。她的面颊上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上的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她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了碎片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说又笑:“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和好吧!”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和她一起又开心地吃了起来。长大后,我们见面时聊起幼年抢吃月光饼的事情,表姑却早已忘记了当初的烦恼,只记得我们一起吃掉了很多很多的月光饼……台湾省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得甜腻腻的,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13.短文中,作者写到了多个与“月光饼”有关的场景,其中令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短文开头作者从几个方面描述了月光饼,不包括以下的哪个方面?()A.来历 B.味道 C.大小 D.做法15.与表姑争吵踩碎月光饼后,我“又心疼又后悔”,心疼的是___________;后悔的是___________A.画纸被撕碎了,月光饼也被踩碎了。 B.我不该用饼和表姑换画纸。C.我不该说伤害表姑的话。 D.我被表姑欺负,受了委屈。E.母亲狠狠地训了我一顿。16.文章最后一段说台湾省各种馅儿的月饼口感甜腻,家乡月饼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A.说明台湾省物产丰富,有各种馅儿的月饼。 B.告诉读者家乡的月光饼味道没有改变。C.通过对比,强调家乡的月饼与众不同,味道特别。 D.借助月饼味道的对比,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17.本文的作者是琦君,她在《桂花雨》中这样写:……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学习《桂花雨》这篇课文时小红查找了以下资料:琦君1949年离开家乡,此后一直没有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她曾写道“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请你结合以上两则资料体会,短文《月光饼》所要表达的情感是;这篇短文中作者表达情感的主要方法是A.借景物抒情B.直接抒情C.借具体事物抒情D.写事抒情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植物家族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地球上已知的植物约有50余万种,根据植物有机体构成的完善程度,植物分为两大类: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低等植物是单细胞或双细胞的叶状体,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区别,可以分为藻类、菌类和地衣(菌藻共生体)。高等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则比较复杂,大都有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和花、果实、种子等复杂的生殖器官。藻类植物在自然界几乎到处都有分布,主要生长在水中。有些藻类植物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大的肉眼可见,还有一些有几米长,最大的体长超过60米,如生长在太平洋的巨藻。地衣是一种菌藻类共生植物。它分布很广,干旱时能休眠,雨后恢复生长。因此,地衣可以生长在峭壁、岩石、树皮或沙漠上。地衣耐寒性也很强,所以在高山带、冻土和南极、北极都能生长繁殖。高等植物可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三大类群。苔藓,也叫青苔。它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我们平时随处可见青苔像青草一样铺满地面,或者像绿油油的树叶长满树干。苔藓喜欢在潮湿的地方安家,茎和叶都能吸收水分,并将其储存起来,就跟海绵似的。蕨类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个大类群,地球上生存的蕨类约有12000种,我国约有2600种。蕨类植物分布很广泛,无论是深山密林里,还是溪谷原野上,随处可见它的踪迹。在东北的石灰岩缝中,长着一簇簇银粉背蕨;在东南各地的丛林中,到处可见贴在石面上的石韦,铺在地上的石松,挤在草丛中的紫萁;进入南方热带雨林,还可发现大树的树干或树枝上长着一丛丛绿色的“鸟巢”(鸟巢蕨),构成极其美妙的“空中花园”。种子植物则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几乎都是大树,它们有特殊的球果,种子就长在球果里。大多数裸子植物的叶子又细又长,我们把这类叶子叫作针状叶,形成的森林叫作针叶林。很多裸子植物属常绿植物,也就是一年四季不落叶,在冬天同样青绿可爱。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最密切。被子植物的种子包藏在果实里,更适应于各种生存条件。现在已知的被子植物有20多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以上。一般常见的蔬菜、花卉、果树等,几乎都属于这一类植物。绿色植物是动物的生命源泉,哺育了大地上的万物生灵,人类依靠植物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文明和物质财富。18.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A.植物的进化 B.植物的作用 C.植物的相互关系 D.植物的不同类别19.请根据文中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20.在介绍蕨类植物时,作者通过说明方法,突出了蕨类植物的种类多;而列举银粉背蕨、石韦、石松、紫萁、鸟巢蕨这些蕨类植物,则是为了说明它的特点。21.下列关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它们都是高等植物。 B.裸子植物的种类比被子植物多。C.它们都有根、茎、叶。 D.它们都能通过种子繁殖。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坐在长城下,她悲愤交加:想自己千里寻夫送寒衣,历尽千难万险,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痛断柔肠?愈想愈悲,便向着长城昼夜痛哭,不饮不食。这一哭感天动地,白云之停步,百鸟为之噤声。直哭了十天十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山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崩倒了八百里,这才露出范喜良的尸骨……材料二:材料三:这个故事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音乐家以此故事为题材,创编了享誉世界的小提琴曲。乐曲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一对有情人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自此永不分离……22.以上三则材料均取材自同一部故事集,你认为是以下哪一部?()A.《中国神话故事》 B.《中国古代寓言故事》C.《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D.《中国民间故事》23.请你任选以上一则材料写出故事的名称第则材料选自《》24.小彤和爸爸妈妈到杭州旅游,来到了西湖风景区的雷峰塔参观,这里的导游绘声绘色地给游客们讲起了()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A.《文成公主进藏》 B.《田螺姑娘》C.《白蛇传》 D.《牛郎织女》三、表达与交流(30分)25.审清习作要求,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习作。提示:内容清楚,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少于400字。⑴生活中,我们总会有一些心里话想对别人倾诉:告诉爸爸妈妈对某个问题的不同看法,跟朋友诉说自己成长中的点滴烦恼,向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表达敬佩之情……你想向谁说说心里话呢?请以“,我想对您(你)说”为题,联系生活中难忘的事件,写出自己想要倾诉的心里话,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文中不要出现自己或他人的真实信息。⑵“四时景物皆成趣”,这“趣”就趣在景物之美的瞬息万变:观钱塘潮,看那远处的“一条白线”到眼前的“白浪翻滚”;观海上日出,感受那“一道红霞”直至“光亮夺目”;观火烧云,看它的变化万千、色彩绚丽;赏雪花飘,感受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一片纯洁……生活中,你是否在观察中感受到这样的景物之“趣”?请你写一写观察所得,题目自拟。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精巧;猎豹;乖巧;松鼠;辉煌;应接不暇;协调【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猎豹”的“猎”不要写成同音字“惜”,“乖巧”的“乖”不要写成形近字“乘”,“应接不暇”的“暇”不要写成同音字“瑕”。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精巧、猎豹、乖巧、松鼠、辉煌、应接不暇、协调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2.【答案】(1)D(2)A【解析】【分析】(1)“差事”的“差”应读“chāi”,指指使、派遣。读“chā”时,指两数相减的结果。读“chà”时,指不相同;不相合。故选D。

(2)“酬谢”的“酬”应读“chóu”,指报酬。故选A。

故答案为:(1)D;(2)A。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3.【答案】(1)B(2)D(3)B【解析】【分析】(1)累:读“lèi”,意思有:疲乏,过劳;使疲劳。读“lěi”,意思有:连续,重叠,堆积;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连及,连带。读“léi”,意思有:连续成串;颓丧的样子。因此“经年累月、累计、危如累卵”中的“累”均读“lěi”,“果实累累”的“累”读“léi”。故选:B。

(2)削:读“xuē”,意思有:减少,减弱;除去;搜刮;掠取。读“xiāo”,意思有: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因此“削弱、削足适履、剥削”中的“削”均读“xuē",“削皮”的“削”读“xiāo”。故选:D。

(3)冠:读“guān”,意思有:帽子;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读“guàn”,意思有:把帽子戴在头上;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因此“新冠病毒、世界冠军、勇夺桂冠”的“冠”均读“guàn",“张冠李戴”的“冠”读“guān”。故选:B。

故答案为:(1)B;(2)D;(3)B。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根据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结合语境及字义可知,励志:奋发志气,集中精力。因此选“励”。

故答案为:D【点评】要想掌握好词语,首先就要对字进行区分,无论是同音字,还是形近字,都要熟练掌握并运用。认清同音字,关键是能根据它们表示的不同意思,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5.【答案】B,F,G【解析】【分析】A、C、D、E正确。

B.有误,难以置信: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故“难以至信”的“至”错误。

F.有误,闻名:听到名声,有名。故“闻明”的“明”错误。

G.有误,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使过程或进展变得缓慢或困难。故“仿碍”的“仿”错误。

故答案为:BFG

【点评】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6.【答案】C【解析】【分析】运筹帷幄:意思是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帷幄:—种帐幕。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了形声字。形声字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形声字分形旁和声旁。表示意义范畴的是形旁,表示声音类别的是声旁。在区分时要加以分析和理解,以防弄错。7.【答案】D【解析】【分析】“风景名胜”指著名的风景区。“胜”指有著名的古迹或风景的地方。A.不同;“转败为胜”的“胜”是胜利的意思。B.不同;“不胜感激”的“胜”尽,能承担的意思。

C.不同;“防不胜防”的“胜”是尽的意思。

D.相同;“名山胜景”的“胜”指有著名的古迹或风景的地方。

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8.【答案】(1)C(2)B【解析】【分析】(1)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瞑》。“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意思是: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歇”是尽的意思。故选C。(2)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意思是: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藉”是凭借,依靠的意思。故选B。

故答案为:(1)C;(2)B。

【点评】考查了字词理解。做此题要先理解诗歌词句大意,再根据诗歌词句意思理解做题。9.【答案】(1)⑧(2)③;②(3)⑦【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①内忧外患:指国家内部的动乱和来自国外的侵略。②国泰民安:指国家太平,人民安乐。③安居乐业:指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④诗情画意:指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⑤民不聊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没有办法生活下去。⑥诡计多端:形容坏主意很多。⑦直言不讳:指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⑧足智多谋:指智谋很多,形容善于料事和用计。

(1)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序号⑧。

(2)a.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序号③。b.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序号②。

(3)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序号⑦。

故答案为:(1)⑧;(2)③;②;(3)⑦。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10.【答案】少年中国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解析】【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改编自《少年中国说》,原句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故答案为:少年中国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11.【答案】B【解析】【分析】A.句意: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B.句意:能够辛勤地为国家效力,能够节俭持家。

C.句意: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D.句意: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根据图片可知应选B。

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12.【答案】(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心到;眼到;口到;心到;重要;“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解析】【分析】(1)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瞑》。结合题干中的“从怎样的诗句中感受到了景物的动静之美”,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出自宋代朱熹的《读书有三到》。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

故答案为:(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心到;眼到;口到;心到;重要;“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积累以及对课文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答案】13.表姑和“我”分月光饼。14.A15.A16.D17.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C【解析】【点评】(1)依据自己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写出一个令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即可。

(2)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结合选项判断。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13.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文章可知,短文主要围绕挂月光饼,表姑和“我”换月光饼、“我”踩月光饼、表姑和“我”分月光饼、“我”和表姑供月光饼展开叙述。写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即可。

故答案为:表姑和“我”分月光饼。14.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这篇短文主要是对作者童年时候吃月光饼的回忆,短文开头作对月光饼的做法、吃法、玩法等记忆犹新。但不包括来历。故选A。

故答案为:A15.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从文中“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可知,“我”“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是画纸被撕碎,月光饼被踩碎,说了伤害表姑的话。

故答案为:AC16.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这篇短文主要写了月光饼的做法、吃法、玩法,回忆了童年时候吃月光饼的经历,但是在第三自然段却插入了对台湾月光饼的描写,通过这样的对比,突出了对家乡月光饼的喜爱,也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选C。

故答案为:C17.考查了对短文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手法的理解。这篇短文通过描写月光饼的做法、吃法、玩法的介绍,以及回忆童年时候吃月光饼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是借具体事物抒情。故选C。

故答案为: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C。【答案】18.D19.20.列数字;分布很广泛21.B【解析】【点评】(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4)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阅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植物的不同类别。故选D。

故答案为:D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阅读全文,根据相关内容填空。阅读“植物分为两大类: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藻类、菌类和地衣(菌藻共生体)。”“高等植物可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三大类群。”“种子植物则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可知答案。20.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与赏析。阅读“蕨类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个大类群,地球上生存的蕨类约有12000种,我国约有2600种。蕨类植物分布很广泛,无论是深山密林里,还是溪谷原野上,随处可见它的踪迹。”可知作者通过列数字说明方法,突出了蕨类植物的种类多;阅读“在东北的石灰岩缝中,长着—簇簇银粉背蕨;在东南各地的丛林中,到处可见贴在石面上的石韦,铺在地上的石松,挤在草丛中的紫莫;进入南方热带雨林,还可发现大树的树干或树枝上长着一丛丛绿色的‘鸟巢’(鸟巢蕨),构成极其美妙的‘空中花园’。”可知列举银粉背蕨、石韦、石松、紫莫、鸟巢蕨这些蕨类植物,则是为了说明它分布很广泛的特点。

故答案为:列数字;分布很广泛2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辨析。阅读“高等植物可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三大类群。”“裸子植物几乎都是大树,它们有特殊的球果,种子就长在球果里。大多数裸子植物的叶子又细又长,我们把这类叶子叫作针状叶,形成的森林叫作针叶林。很多裸子植物属常绿植物,也就是一年四季不落叶,在冬天同样青绿可爱。”“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最密切。被子植物的种子包藏在果实里,更适应于各种生存条件。”可知,裸子植物的种类比被子植物多的说法不正确。故选B。

故答案为:B【答案】22.D23.一;孟姜女哭长城24.C【解析】【点评】(1)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依据材料表述的要点比较判断正误。

(2)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题干表述的要点,再结合选项中故事的出处来判断正误。22.考查了知识积累。阅读三则材料内容可知,材料—讲述的是《孟姜女哭长城》;材料二是《八仙过海》;材料三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此可知均取材自《中国民间故事》。故选D。

故答案为:D23.考查了文学常识。根据故事内容和日常积累的知识内容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一;《孟姜女哭长城》24.考查对中国民间故事的积累。从题干中“杭州旅游”“西湖风景区的雷峰塔”这些关键词可知,导游讲述的是《白蛇传》的故事。故选C。

故答案为:C25.【答案】(1)范文:老师,我想对您说我曾是一个调皮无知的顽童,可现在,我变成了一个有礼貌、明道理、有知识的小学生了。这要感谢您——敬爱的刘老师。

老师,您还记得吗?当您第一次走进教室为我们上课时,我就被您吸引住了。您那清脆、响亮的声音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回荡在我耳边。您把一道道很复杂的题目讲得清清楚楚。您上课生动有趣,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您还记得吗?每个星期二都是您最忙、最累的一天。有一次,您走进教室,脸色苍白,嘴唇干裂。但是您的脸上挂满了和蔼可亲的笑容。上课时您的声音越来越低,我抬头认真观察,发现您以前那乌黑发亮的头发中已掺有几十根白发,您的额头上也爬满了皱纹,看上去,消瘦了许多。您那清脆、响亮的声音也已经沙哑了。下课了,您迈着缓慢的步子静静地离开教室,同学们到办公室找您批作业,却发现办公室里空无一人,我们去别的办公室—打听,才知道原来您今天带病上课,现在在医院呢。这时,同学们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因为下午还有您的课。怎么办啊?我们猜想—定让其他老师来代课了。到了下午,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坐在座位上等待着新的老师来上课。这时,老师,您笑容可掬地走进教室,我们都大吃一惊,原来老师为了不耽误我们上课,特地又从医院赶了回来,上完课,您还要回去治疗呢。这节课,就连班里鼎鼎有名的“捣蛋鬼”也乖了许多。

您需要回家休息,身体第一啊!可您常常把我们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