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的文学活动四要素_第1页
白居易《长恨歌》的文学活动四要素_第2页
白居易《长恨歌》的文学活动四要素_第3页
白居易《长恨歌》的文学活动四要素_第4页
白居易《长恨歌》的文学活动四要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居易《长恨歌》的文学活动四要素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歌的代表作,在历代的传播中得到了高度赞扬。白居易本人对这首诗也很自豪。他认为这首诗可能会流传数千年。后来,他将这首诗编入《九韵》和《李十二》的诗中。“这篇长篇文章,然后充满了浪漫。十首秦歌走近正声。世界上的财富应该没有,后面有一篇文章。”。”这首诗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此诗主题的多义性。有爱情说、政治讽喻说、双主题说、自伤说等,而能让此诗产生永恒魅力恐怕是男女主人公那可歌可泣的爱情。人们对爱情说主题讨论也是各有千秋,各有侧重,但很少人能从文学理论中文学活动四要素的角度全面系统的探讨,本文就从文学活动四要素全面的探讨《长恨歌》主题之爱情说。美国学者M.N.艾布拉姆斯在其作品《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世界、艺术家、作品、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一切文学作品的来源,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润色,创作出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经过“读者”的欣赏评价才有意义。)“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一、易读诗写作的人类命运世界就是文学活动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更是文学作品再现和反映的对象。白居易《长恨歌》所反映的题材世界是丰富的: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政治题材;另一方面更多取材的是一个民间题材。1、《长叹歌》等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悲剧爱情,与“安史之乱”有直接关系,充满政治色彩,而他们的爱情故事更富传奇色彩,因此受到历代文人学士的关注。自唐代以来,以此为题材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洪昇的《长生殿》等。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是诸多作品中最杰出。《长恨歌》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唐玄宗是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后专宠杨贵妃,荒废了朝政,导致唐帝国的政治危机。杨玉环天生丽质深得唐玄宗宠爱,身封贵妃,而后亲族也跟着沾光,如《长恨歌》所说“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早已矛盾重重,再加唐玄宗对杨家的偏幸,更加激化了矛盾。天宝十四载(755),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攻破潼关。李隆基带杨玉环、亲信等仓皇向西南四川出奔。到离长安百余里的马嵬驿,扈从禁卫军发难,要求诛杀杨氏兄妹以平民怨。唐玄宗为了保全自己,只得照办。2、《长叹》的素材特点盩厔历史人文环境提供的发达的民间文艺土壤孕育了关于李、杨爱情的民间传说。首先,盩厔在历朝古都长安附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特别利于酝酿出文学的想象,能使一些简略的故事描绘成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其次,盩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地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如周穆王与盛姬、弄玉箫史、汉武帝与李夫人等,这些故事也给《长恨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长恨歌》中就融合了汉武帝和李夫人的故事。汉武帝死于盩至县的五宫,其地就在仙游寺的附近,因此白居易在构思时,很容易把两个皇帝的故事联系起来。如“金屋妆成娇侍夜”中“金屋”就是借用了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方士会见杨贵妃之魂魄的情节,就与汉武帝念念不忘李夫人,道士为他找李夫人的亡魂的情节相似。而这些情节明显有民间传说的色彩。马嵬坡,是杨贵妃被缢死之地,与盩至也相距不远,杨玉环死于756年,白居易创作《长恨歌》在806年,半个世纪以来,像李杨这样古今稀有的爱情故事一定在这里广为传说,这可说是王质夫向白居易谈及此事的素材,也可说是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素材,而这些素材多有明显的传说性。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时俗讹传,本非实事。……”总之,从806年四月到十二月,假如白居易没有盩厔做官的经历,也没有和王质夫、陈鸿的交游经历,可能就不会有《长恨歌》的创作,即便有,也不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长恨歌》。总之,《长恨歌》以历史为素材,但又不囿于史实,借历史的影子诉说的更多的是民间流行的传说。二、文学创作目式与文学影响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不仅是写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通过作品再现或反映的对象。所以作品的主题与作家的创作意图、个人思想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来说,作家的创造意图、创作动机等主观愿望与创作的作品的主题之间是准确对应的关系,作家的主观愿望决定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同样的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离不开考察作家的创作意图。1、李、杨、天台的事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因科考策论“切直”被贬为盩厔尉,冬天,与朋友陈鸿、王质夫一起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期间他们谈到李、杨之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没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诗,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2、游山规定的环境首先,盩厔的自然山水使白居易的自由心灵,使诗人更多的观照自己的个人生活。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到诗人情感与景物变化的关系时,他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专长唐文化研究的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戴伟华教授也指出文人活动环境的变换不仅会改变他所描述的对象,而且风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诗人诗风的变化和他所处的环境有必然联系。盩厔境内山明水秀,景色清幽,给从京城来的白居易带来另一种感受。在他的《游仙游山》中有“自嫌恋著未全尽,犹爱云泉多在山。”的诗句,显示出他对盩厔自然风光的热爱。山水对文人身心具有调节功能,文人喜欢游山玩水,他们大多是在观照的自然景物中找寻心灵的安慰。盩厔远离京城,地里位置偏僻,这使白居易在环境和心理上,都离政治远了一些,心灵也就自由了。所以在他的《长恨歌》中更多的观照的是个人的心灵,极尽委婉曲折,写出缠绵凄美的爱情。其次,仙游寺及其附近楼观形成的仙道氛围,使得白居易远离政治熏陶。仙游寺是佛教重地,另外距离其地不远处有道教圣地楼观台,被贬盩厔期间,白居易漫游山水胜地,热衷仙游寺、楼观台等地,早期的佛道思想开始抬头,如《寄王质夫》中有“春寻仙游洞,秋上云居阁。”《仙游寺独宿》中:“此中留我宿,两夜不能回。……从今独游后,不拟共人来。”可以看出这时佛道思想在他脑海中已占相当大的空间。可以说是仙游寺及其附近楼观形成的仙道氛围,使得白居易更多地欣赏佛道思想,而政治熏陶似乎离他远了。3、2年湘灵与麻黄爱情的分离今人丁毅、方超《(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评价,这首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白居易年轻时曾在徐州符离与一位名叫湘灵的邻家姑娘相爱,由于湘灵出身普通百姓之家,与官宦白家门第悬殊,二人最终未能结为眷属。陈寅恪先生说:“唐代社会承南北朝之旧俗,通以二事评量人品之高下。此二事,一曰婚,二曰宦。凡婚而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为前途计,白居易被迫与湘灵分离,但是这段恋情让他刻骨铭心无法忘怀。804年秋,白居易在长安出任校书郎,他家需要迁至长安,这时他又一次次苦苦请求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同意他和湘灵结婚,但是他的请求再次被拒绝了,他的希望破灭了,但他对湘灵深厚的爱情并没了结。其后他发誓再也不与她人结婚,期间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在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周至县尉,36岁,依然孑然一身,这时他创作《长恨歌》,当他写到李、杨爱情时不能不唤起他对湘灵的思念,所以不由的把自己的感情体验加到作品中。所以说白居易亲身经历的这段悲剧般的爱情为《长恨歌》打下了基础。可说是诗人借李杨故事的外壳,感叹他与湘灵的爱情悲剧。4、激发了对比思考白居易在他的《白氏长庆集》中,将他的诗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他本人也认为,此诗表现的是“风情”,并非如同《秦中吟》、《新乐府》那样的正声。惟其如此,他在编集时才把它归入感伤诗。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感伤诗,显然感叹、同情多于讽刺、批判。综上所述,白居易仕途受挫,再加上“多于情”的他,为李、杨之“离奇特出之事”加工润色的创作动机,加上他来到远离政治生活的周至这个特殊的让人心灵自由的地方,所以在他创作《长恨歌》时就会忘却政治说教,创作思想发生了变化,而完全将自己的个人爱情融入作品中,来叙写他自己的悲剧爱情。三、作品中的作品作品是作者的创作成果,也是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使文学活动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媒介。1、此叹/无绝期—题目“恨”“恨”有怨恨、遗憾的意思。而文章结尾“此恨绵绵无绝期”既是主人公人天相隔,两情未得善终之情恨,也是作者之“恨”。所以恨在这里解释为遗憾更为合适。2、不同的扩大了妇女地位,双方失德误政的原因叙事诗不同于抒情诗要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所以李隆基、杨贵妃早先的淫乐生活和后来“安史之乱”,都是李、杨爱情故事的组成部分,他们之间虽然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早先的逸乐生活就认为是讽刺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失德误政。3、对远景刑事的品与情的表达此诗的前小部分中,对李、杨荒淫过度、荒废政事确有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而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的是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的是他们那刻骨铭心的爱情。从作品篇幅的详略看,显然是写李隆基、杨贵妃的刻骨铭心的相思要占作品的三分之二多,而他们的逸乐导致的安史之乱只占少于三分之一。对于安史之乱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只有两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从对安史之乱造成的悲剧淡化处理可看出作者并不重于讽刺。而作品对李隆基、杨贵妃的生死离别和别后的“人鬼情未了”的相思用了大量的篇幅,看来“情”的宣泄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尤其结尾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对爱情为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四、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通过阅读作品而与作者产生共鸣。作品发表后,只有经过读者的鉴赏活动,才真正有了现实的生命。读者在鉴赏时作品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充实艺术形象,通过自己的想象实现艺术形象的再创造,与此同时还要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及思想感情进行再评价。作品的主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不同读者的解释中,往往会发生理解上的偏移、游离甚至颠倒,产生不同的意义。一部《哈姆雷特》,就使人感叹“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对于《长恨歌》主题,当时上层官吏可能对李、杨之情事持批判态度。但下层人民却未必如此。因为和后来的君主相比,唐玄宗在位的前40年,政治清明,物产丰富,老百姓安居乐业。《旧唐书·玄宗本纪》中记载“见于开元者矣”,“年逾三纪,可谓太平”。玄宗为人,尽管和杨贵妃荒淫无度,但他体恤老百姓、素有仁爱之心,普通百姓关心的是自己的温饱问题,对国家大事并不在心,再加上玄宗以后的肃宗、代宗等一代不如一代,社会动荡不安,生产遭到破坏,百姓温饱问题难以解决,因此更加怀念玄宗在位时的日子,对事不关己的李、杨爱情,会更加同情和赞美,这是源自民间的大悲悯情怀,而且白居易创作《长恨歌》距“安史之乱”已经50年,所以读者在掩卷之余,会忽略造成这一爱情悲剧的根源,而将审美意识集中于李、杨之间那缠绵悱恻、难舍难分的爱情。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想,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理想,一种对真情的向往,一种对美的赞叹。所以,李、杨故事并没有顺利地向失德误政,女色祸国的政治解释模式发展,而是转向赞叹女性美,歌颂忠贞爱情这一主题。这基本上是属于民间传说的,也反映了社会大众心理。正因为如此,《长恨歌》问世后,受到包括歌妓在内的广大人民的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