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四)文言文阅读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四)文言文阅读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四)文言文阅读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四)文言文阅读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4页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四)文言文阅读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四)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

总复习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四)

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

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

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

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

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

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

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愿

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

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

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

也。”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

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

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

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

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醮(jido):改嫁。②烝烝(zhCng):热切的样子。③游夏:

孔子学生子游、子夏。④安乐公:蜀后主刘禅亡国后,魏帝封他一个食

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

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B.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

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C.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

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D.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

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是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一般是嫡长子继承制。太子

洗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的侍从官。

B.上疏,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与上书意思一样。上

封事是向皇帝进谏带有机密性文书。

C.齐桓即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曾任用管仲改

革,强军富民;对外实行尊王攘夷。

D.太守即郡守,是古代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

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0

A.李密年少而孤,出仕颇有才干。他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少的

他思念双亲成疾;在蜀汉任职,多次出使吴国,受到吴人称赞。

B.李密奉养祖母,孝心感动武帝。朝廷征诏他任太子洗马,他以祖

母无人奉养不应命;上疏陈述奉养祖母之情,受到晋武帝赞扬。

C.李密颇有见地,强调用人重要。他认为安乐公与齐桓公成败相

似,都因任用贤才而使国家兴盛,后又都因用人不当而遭遇不幸。

D.李密心有怨愤,触怒皇帝被免。他在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

写诗表明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使晋武帝很生气,后被免去了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刚质性方直,常慕史.、汲黯之为

人。仕郡功曹。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

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及举贤良方正,因对策曰:“臣闻王者承天顺

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陛下宜昭然觉

悟,内和亲戚,外绝邪谋。”书奏,莽令元后下诏曰:“刚所言僻经妄说,

违背大义。其罢归田里。”

后莽篡位,刚遂避地河西,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及隗嚣据

陇右,欲背汉而附公孙述。刚说之曰:“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

者天所去也。伏念本朝躬圣德,举义兵,龚行天罚,所当必摧,诚天之所

福,非人力也。将军宜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国立功,可以永年。嫌疑

之事,圣人所绝。以将军之威重,远在千里,动作举措,可不慎与?今玺

书数到,委国归信,欲与将军共同吉凶。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

之信,况于万乘者哉!今何畏何利,久疑如是?卒有非常之变,上负忠孝,

下愧当世。夫未至豫言,固常为虚,及其已至,又无所及,是以忠言至谏,

希得为用。诚愿反复愚老之言。”嚣不纳,遂畔从述。

建武七年,诏书微刚。刚将归,与嚣书曰:“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

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顺人者昌,

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将军以布衣为乡里所推,素以忠孝显闻,

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慕德乐义。今苟欲决意徼幸,此何如哉?”嚣不

纳。刚到,拜侍御史,迁尚书令。

光武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

初乘舆轮,帝遂为止。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

苦,尚书近臣,至迪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刚每辄极谏,又数言

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以数切谏失旨,

数年,出为平阴令。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官,卒于家。

(摘编自《后汉书・卷二十九第十九申屠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

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B.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

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C.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

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D.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

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和孝廉一样,它也为

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

B.尚书令:秦汉时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唐以后尚书令为尚

书省长官,宰相职。

C.功曹: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协助处理

选用人员等事。

D.外家:泛指皇族的外戚,一般是指皇帝母亲家族。文中指平帝母

亲家的冯、卫两族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屠刚性格刚直,直言敢谏。王莽专政之时,对皇亲国戚也施行

暴政,而申屠刚不顾个人安危,向朝廷上书,建议皇上不要受王莽胁迫,

要遵守五常之教,接纳至亲。最终被王莽罢官归田。

B.申屠刚宁折不弯、一生无悔。申屠刚每每极力劝谏,宁死不屈。

他多次提出让皇太子进入东宫,但光武帝都不同意,最终因为他的直

谏而被外放。

C.申屠刚执著韧性,不屈不挠。在王莽篡位后,申屠刚为了免遭其

祸害,就躲避到河西、巴蜀之地,长达二十多年。终于到建武七年,他

被朝廷征召为侍御史,后升为尚书令。

D.申屠刚深谋远虑,锲而不舍。申屠刚分别两次当面游说魄嚣,

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其已经投降公孙述之后,还反复劝说其要

顺应天命,顺应民心,归顺汉帝,不要一意孤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何畏何利,久疑如是?卒有非常之变,上负忠孝,下愧当世。

(2)将军以布衣为乡里所推,素以忠孝显闻,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

慕德乐义。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马严字威卿。严少孤,而好击剑,习骑射。后从平原杨太伯讲学,

专心坟典,能通《春秋左氏》,因览百家群言,交结英贤,京师大人咸器

之。仕郡督邮,援[注]常与计议,委以家事。弟敦,亦知名。援卒后,

严乃与敦居柜下,三辅称其义行,号曰"柜下二卿”。明德皇后既立,

严乃闭门自守,犹复虑致讥嫌,遂更徙北地,断绝宾客。永平十五年,

显宗召见,严进对闲雅,意甚异之,有诏留仁寿闲。常与宗室近亲临邑

侯刘复等论议政事,甚见宠幸。后拜将军长史,牧守谒敬,同之将军。

敕严过武库,祭蚩尤,帝亲御阿阁,观其士众,时人荣之。肃宗即位,征

拜侍御史中丞。其冬,有日食之灾,严上封事曰:“臣闻日者众阳之长,

食者阴侵之征。无功不黜,则阴盛陵阳。今益州刺史朱醺等每行考事

辄有物故又选举不实曾无贬坐是使臣下得作威福也宜加防检式遵前

制。宜敕正百司,各责以事,州郡所举,必得其人,若不如言,裁以法令。”

帝纳其言而免醺等官。建初元年,迁五官中郎将。严数荐达贤能,申解

冤结,多见纳用。二年,拜陈留太守,乃言于帝曰:“昔显亲侯窦固误先

帝出兵西域,置伊吾庐屯,烦费无益。又窦勋受诛,其家不宜亲近京师。”

是时,勋女为皇后,窦氏方宠,时有侧听严言者,以告窦宪兄弟,由是失

权贵心。严下车,明赏罚,发奸慝,郡界清静。时京师讹言贼从东方来,

百姓奔走,转相惊动,诸郡遑急,各以状闻。严察其虚妄,独不为备。诏

书敕问,使驿系道,严固执无贼,后卒如言。典郡四年,征拜太中大夫。

后既为窦氏所忌,遂不复在位,乃退居自守,训教子孙。永元十年,卒于

家。

(选自《后汉书.马严传》,有删改)

[注]援:马援,马严的叔父。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益州刺史朱醇等/每行考事/辄有物故/又选举不实/曾无贬

坐是/使臣下得作威福也/宜加防检/式遵前制

B.今益州刺史朱醇等/每行考/事辄有物故/又选举不实/曾无贬

坐/是使臣下得作威福也/宜加防检/式遵前制

C.今益州刺史朱醺等/每行考/事辄有物故/又选举不实/曾无贬

坐是/使臣下得作威福也/宜加防检/式遵前制

D.今益州刺史朱醺等/每行考事/辄有物故/又选举不实/曾无贬

坐/是使臣下得作威福也/宜加防检/式遵前制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坟典:三坟、五典的合称,后泛指古籍。三坟、五典是传说中我

国最古的书籍。

B.《春秋左氏》:又称《春秋左氏传》,即《左传》,是我国第一

部纪传体历史著作。

C.蚩尤:上古时九黎氏族部落联盟首领,骁勇善战,相传是牛图腾

和鸟图腾氏族首领。

D.日食之灾:古人不明白月球挡住太阳的光,黑影落到地球的现

象,迷信会有灾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严有才学义行。他博览群书,和贤才交往,懂得《春秋左氏》,

京城名家都很器重他;又因有义行,得到了三辅人的高度称赞。

B.马严不畏惧权贵。他不怕得罪窦氏,向皇帝指责她亲人的犯罪

行为,认为他们家不该靠近京城,而窦氏偷听后告诉了自己兄弟。

C.马严有治政能力。他在朝廷任职期间,多次推荐贤才,申诉冤案,

多被采纳;任陈留太守时,能明确赏罚,揭发奸私,辖区安宁。

D.马严能坚持己见。各郡听说有强盗来很惊慌,就将情况上报,

但他察觉传闻不实就不做防备,皇帝下诏责问,他仍坚持自己看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显宗召见,严进对闲雅,意甚异之,有诏留仁寿闿。

(2)州郡所举,必得其人,若不如言,裁以法令。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系列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

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

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

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

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

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

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

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日:“美哉乎

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

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

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

文日:“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

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

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

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

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

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

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下列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

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

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

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

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

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

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

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

全国的军政大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

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

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

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

能免于国家灭亡。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

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

害,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

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

才诛杀作乱之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

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

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

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

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

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

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换曰: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

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

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

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

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慰其师公孙贾。明日,

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

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

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

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

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寡人恨不用

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

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

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日/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

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日/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

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

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

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

强奠定了基础。

D.翻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

在刑罚之中较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

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

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弓I,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

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

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

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

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

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

叔座的劝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②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

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

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

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

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

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

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

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

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

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

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

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

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

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

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

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

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

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

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

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

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

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

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

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

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

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

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

并进行统治管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

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

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

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

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

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

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候,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候,

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

责,悲泣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②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完成题。

王南,字元琳,琅邪临沂人。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

敬重。温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①。

皆难得之才也。”现转主簿。其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

委南焉。文武数万人,葡悉识其面。从温讨袁真,封东亭侯,转大司马

参军、中军长史。南兄弟皆谢氏婿,以猜嫌致隙。太傅谢安既与南绝

婚,由是二族遂成仇衅。时人希安意,乃出南为豫章太守,葡不之官。

除散骑常侍,不拜。安卒后,南迁侍中,孝武深杖之。转辅国将军、吴

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帝雅好典籍,均

与王恭、都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王国宝自媚于会稽,与南等

不协,帝虑晏驾后怨隙必生,故出恭、恢为方伯,而委南尚书令。南梦

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

哀册谥议,皆瑁所草。隆安初,国宝用事,谋黜旧臣。王恭赴谒帝陵,

欲杀国宝,南止之曰:“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

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国宝若

遂不改,恶布天下,然后顺时望除之,亦无忧不济也。”恭乃止。四年,

以疾解职。岁余,卒,时年五十二。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日献穆。

南神情朗悟,经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也。时事艰难,其崎岖九折,

风霜备经,逼于嫌谤,才用不能尽。初,南既与谢安有隙,在东闻安薨,

便出京师,诣族弟王献之,曰:“吾欲哭谢公。”献之惊曰:“所望于法

护。”于是直前哭之甚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