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能培优系列(八)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6/1A/wKhkGWWBza6AajLKAACA3SmCyaA034.jpg)
![学科素能培优系列(八)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6/1A/wKhkGWWBza6AajLKAACA3SmCyaA0342.jpg)
![学科素能培优系列(八)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6/1A/wKhkGWWBza6AajLKAACA3SmCyaA0343.jpg)
![学科素能培优系列(八)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6/1A/wKhkGWWBza6AajLKAACA3SmCyaA0344.jpg)
![学科素能培优系列(八)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6/1A/wKhkGWWBza6AajLKAACA3SmCyaA03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素能培优系列(八)高考探秘高考命题体现的主流思想与价值观【理论阐释】高考考查历史课程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把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历史的借鉴功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也是“高考怎么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如T1)
(2)追求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公民意识。(如T2)
(3)以人为本、关注人本身的权利。(如T3)
(4)尊重文明的多元性,追求和谐,勇于借鉴。(如T4)
(5)团结协作、合作共赢、集体主义精神。(如T5)
(6)崇尚科学精神,倡导科技创新:体现在历史主干中要注意关注中外重大科技成就及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注意科学家献身科学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如T6)【典题例证】1.(2014·课标全国文综Ⅱ卷·T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选D。儒家伦理强调“尊尊、亲亲”,这些观念或原则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重要影响,秦律规定“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说明渗透着儒家伦理的“亲亲”观念。而晋律又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说明“亲亲”观念得到强化,故选D。私拿养子和亲子的财物属于其权利受到侵犯的问题,而不是权利相同,故A不正确。“血缘亲情逐渐淡化”和“宗族利益受到保护”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C不正确。2.(2014·上海单科·T34)以下叙述中,最能体现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特点的是(
)A.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交战的状态,人们为了自保而缔结契约B.人们在签订契约时让渡了属于自己的权利C.政治共同体的代表如果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人们有权将其罢免D.签订契约以后,每个参与者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解析】选C项3分,选B、D项1分,选A项0分。霍布斯把人的自然状态描述为战争状态,而卢梭则将之描述为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的状态,故A错误;人们在签订契约时让渡了属于自己的权利,体现了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特点,但不是最佳选项,故B是可选非最佳选项;政治共同体的代表如果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人们有权将其罢免,最能体现契约思想,故C是最佳选项;签订契约以后,每个参与者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体现了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特点,但不是最佳选项,故D是可选非最佳选项。3.(2014·上海单科·T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A.《孟子》 B.《庄子》C.《韩非子》 D.《道德经》【解析】选A。材料文字是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故A正确;《庄子》是庄子的著作,属于道家,故B排除;《韩非子》是韩非子的著作,属于法家,故C排除;《道德经》属于道家著作,故D排除。4.(2014·海南单科·T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解析】选B。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故A错误;从礼、刑相为表里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正确;依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错误;该思想促使儒学地位独尊,不是动摇,故D错误。5.(2014·天津文综·T6)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解析】选D。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是在鸦片战争后,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由此可知A不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但材料中并未提到是为维护“中体”而学西学,并且这一思想也并非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的共识,故B不正确。当时的中国人不可能普遍接受西式教育,C可以排除。19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中国人比较关注西方科技,李鸿章所问的问题即这一社会现象的反映。6.(2014·安徽文综·T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解析】选C。A表述不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是在洋务运动期间;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应该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科学的思潮;D表述太绝对,在甲午战争后,人们非常重视人文教育。C从图中自然科学课程比重在1929—1936年稳步上升体现了当时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规范答题认识、启示、小论文类试题的规范解题【题型阐释】1.认识、启示类:(1)题型特点:设问一般含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建议、主张、说明了什么、对策等。要求学生对某一特定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放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用来检验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认知水平、感悟能力。(2)答题模板:
第一种:据对答案的思维要求不同,可分为三类:①认识、观点、看法、感想、说明类:侧重于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样的角度回答。②借鉴、建议、主张、态度、见解类:侧重于从要怎么样的角度回答。③启示(一般从经验、教训方面思考)类:从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两大方面回答。
第二种: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或涉及的内容作答。用三步法:①点出定性认识。对材料涉及的知识及前面几问涉及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纳,找准“题眼”;②抓关键,切要害。对材料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③组织答案。注意知识或问题与现实相联系。2.小论文类:(1)题型特点:一般有两种:一是史学观点评论题,要求学生论证说明某一历史观点或任选一种观点;二是史料论文题,要求学生从给出的史料中提炼出文章的主题,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2)答题模板:①观点评论类题目解答思路:a.概括归纳材料的观点,以所掌握的知识为依托,用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对材料的人物、观点作出判断。b.“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特点,角度新,评论、论述恰到好处。②小论文型题目解答思路:a.阅读审题:先看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b.确立论证主题(或观点)。c.构思解答框架,草拟小标题。d.撰写成文:标题醒目,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扼要合理。【典题例证】(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T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审题信息·快速推断】审题信息快速推断问题信息材料信息信息1“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得出一是“中国社会……缺乏突破传统……的内部动力”;二是近代面对西方的侵略“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信息2图示:西方的冲击(列强侵华史实)→中国的反应(中国面对西方侵略的抗争、探索)引发反应,从以下几点分析:1842年至1919年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变化的表现审题信息快速推断问题信息材料信息信息3解答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从“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三个角度中任选一种可以看出本题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具体作答时还要注意答题格式、分值等【规范答案·警示失误】答案:略警示:解答本题要有明确的论点,切忌含糊不清;要表明个人对材料观点的认识;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整理成文。言之有理即可。特别要注意史论结合,对其进行概括性总结,最后点题。【类题试解】(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T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审题信息·快速推断】审题信息快速推断问题信息材料信息信息1西方的崛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在西方崛起的影响下亚非拉地区的历史才开始;西方崛起……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归纳出材料中的观点,参考观点主要有:自身文明的扩展、殖民扩张论、科技促进论、文明扩张论、欧洲优越论、世界其他国家文明有功论等审题信息快速推断问题信息材料信息信息2求答项:西方崛起的观点;解答方式:评材料中的观点;题目要求: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R-YNT-3708-生命科学试剂-MCE-1793
- N-Butyl-Pentedrone-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8255
- Homarylamine-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8287
- 2025年度员工股份分配与业绩考核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财产协议-房产车辆资产分配
- 2025年度车辆外借责任免除及事故赔偿协议
- 2025年度研学旅行文化体验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炊事员餐饮业未来趋势预测聘用合同
- 2025年度蛋糕店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拓展合同
- 施工现场施工防生物灾害威胁制度
- 2024年全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上部分(600题)
- 2025年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一模)晋城市2025年高三年第一次模拟考试 物理试卷(含AB卷答案解析)
- 实验室5S管理培训
- 安徽省蚌埠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1月)数学试题(蚌埠一模)(含答案)
- 医院工程施工重难点分析及针对性措施
- 2025年春节安全专题培训(附2024年10起重特大事故案例)
- 2025年江苏太仓水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辽宁省沈阳名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智研咨询-2025年中国生鲜农产品行业市场全景调查、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员工赔偿金保密协议书(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