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惊梦第1课时_第1页
牡丹亭惊梦第1课时_第2页
牡丹亭惊梦第1课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牡丹亭·惊梦【教学目的】1、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理解杜丽娘形象的特质。2、认识《惊梦》一出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及其在全剧中的地位,品味人类共同的永恒情感内容,特别是对爱与死的体验、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者的同情等;3、了解曲词特点,品味戏曲语言,提高学生鉴赏戏曲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重点难点】杜丽娘形象;《惊梦》的文化价值;戏曲语言。【教学时数】2课时。【导入语】《红楼梦》第23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林黛玉听的曲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内容。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你们是否也会有同感、共鸣呢?好,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汤显祖及《牡丹亭》一、汤显祖与《牡丹亭》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是明代首屈一指的伟大戏剧家。出生在读书世家,5岁就能属对联句,10岁学古文词,对《文选》颇为喜爱。21岁中举人。之后的科考便屡次失败。爱读“非圣”之书,广交“义气”之士。两次落第;弹劾权臣(申时行)被贬;回到老家临川玉茗堂寓所。英国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比他晚生14年,但与他死于同一年,他们是同时出现在世界西方和东方的两位戏剧大师。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将他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的戏曲代表作为“临川四梦”,包括《牡丹亭》(也叫《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因为这四部剧作都以“梦”来构思情节,汤显祖又是江西临川人,故称“临川四梦”。又叫“玉茗堂四梦”。玉茗是指白色的山茶花,而汤显祖酷爱白山茶。他家的庭院中有一株白色的山茶亭亭玉立,所以他的书房就叫“玉茗堂”。另外,还有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是论述戏剧表演的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诗集《玉茗堂全集》4卷、《红泉逸草》1卷、《问棘邮草》2卷。《牡丹亭》共55出,是他创作最长的戏剧。戏曲来源是话本《杜丽娘暮色还魂》。汤显祖自己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那么,《牡丹亭》究竟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二、主要人物与情节南安太守杜宝请到腐儒陈最良来教女儿杜丽娘(闺塾)。在贴身丫鬟春香的鼓动下,杜丽娘到后花园游玩(游园),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柳)。梦醒后她为相思所苦,描画自己的容颜后伤情而死(写真)。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应试,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拾画叫画),和杜丽娘的鬼魂相会,并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夜走京城(婚走)。但杜宝不承认他们的结合,直至柳梦梅中了状元,由皇帝作主,事情才获得圆满解决(团圆)。三、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分析《牡丹亭》不仅仅写了外在事件的矛盾扭结,更写活了人物形象,描摹出主要人物不断发展着的性格,并使得隐性而内在的戏剧冲突渐次升级。她的性格形成分三个阶段:第一度:娴静温顺的千金小姐——勇于决裂、敢于献身的深情女郎;(为情而死)身为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杜丽娘才貌端妍,聪慧过人。《四书》能逐一记诵,摹卫夫人书法可以乱真。作为掌上明珠般的独生女,她对父母无比孝顺。作为女学生,她对老师十分尊敬,一见面就提出要为师母绣双寿鞋。她的女红精巧过人,便在衣裙之上绣上了成双结对的美丽的花鸟。她对陈先生的“依注解书”的授课方法深感不足,认为《关雎》不一定是歌咏后妃之德,而是对自由相亲的鸟儿,浪漫结对的君子与淑女的礼赞。因此一旦她面对菱花镜发现了自己无比娇艳的“三春好处”,一旦她步入了充满着生机、流淌着春意的后花园中,他的惆怅无奈、他的委屈与痛苦便如江潮般在心头激荡。诗词乐府的深厚修养,春情秋恨的花季苦恼,对古来才子佳人先偷期密约、后成就佳偶的故事的回味,都使得杜丽娘喟然长叹。(“年已及比,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钢印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无可排遣的春情幽怨愈积愈多,决堤冲防,势所必然。她终于在昏然梦幻中,经由花神的引点,得到了书生柳梦梅的及时抚爱。那种怜玉惜香的爱惜与温存,都成为杜丽娘高于一切的情感财富。她那番“这般花花草草有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感喟,正是对所谓恋爱自由、死而不怨的强烈呼唤。由唯唯诺诺的千金小姐,发展到勇于决裂、敢于献身的深情女郎,这就是杜丽娘性格的一度发展。第二度:身为鬼魂对柳梦梅一往情深、以身相慰,历经险阻为情而复生;一度的发展是如此的迅捷,升华的如此强烈,梦醒之后与现实的距离和反差又是如此之巨大,以致杜丽娘不得不付出燃尽生命全部能量的代价,病死于寻梦密爱的徒然渴望之中。但杜丽娘的可贵之处不在于能为情而死,还表现在死后面对阎罗王据理力争,表现在身为鬼魂而对情人柳梦梅的一往情深,以身相慰,最终历尽艰阻为情而复生,与柳梦梅在十分简陋的仪式下称意成婚。这是杜丽娘性格的第二度发展与升华,所谓“一灵咬住”,绝不放松,“生生死死为情多”。第三度:对胜利成果的保护与捍卫。第三度的性格发展表现在对历经劫难、中的团圆之胜利成果的保护与捍卫。面对亲爹再三弹压他那状元夫君的淫威,回应父亲在金銮殿上指着嫡亲女儿“愿吾皇向金阶一打,立见妖魔”的狠心,杜丽娘在朝堂之上时而情深一叙,时而慷慨陈词,把一部为情而死生的追求史演述的那般动人,就连皇上也为之感动,甚至亲自主婚,“敕赐团圆”。这正是社会对生死之恋与浪漫婚姻的承认与礼赞。在戏剧中,矛盾冲突就是:情与理的抗衡。“情”的化身——杜丽娘、春香、柳梦梅“理”的维护者——杜宝、陈最良《牡丹亭》是一部兼悲剧、喜剧、趣剧和闹剧因素于一体的复合戏,各种审美意趣调配成内在统一的有机体。而《惊梦》是汤显祖《牡丹亭》中最为精彩的一出。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儿,正值青春年少,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试图用自己的道德观念把杜丽娘塑造成为一个符合当时社会规范的大家闺秀。杜丽娘被隔绝在深闺大院,平时是“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杜丽娘在官衙里住了几年,连后花园都没有到过,白天打个盹都成了违反家教、大逆不道的行为,遭到父母的责骂,她只能做些女红,或者看看书来打发时光。杜宝为了把女儿调教成一个合乎封建规范的大家闺秀,请了个迂腐的老先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