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1/10/wKhkGWWA_UKADqRGAAKAxREpFlI110.jpg)
![2023年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1/10/wKhkGWWA_UKADqRGAAKAxREpFlI1102.jpg)
![2023年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1/10/wKhkGWWA_UKADqRGAAKAxREpFlI1103.jpg)
![2023年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1/10/wKhkGWWA_UKADqRGAAKAxREpFlI1104.jpg)
![2023年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1/10/wKhkGWWA_UKADqRGAAKAxREpFlI1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篇)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1
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共有四篇归类识字的课文。第一课通过“词串”,向我们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全课共分四组词语。第一组词语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其次组词语介绍了荷塘里的主要植物;第三组词语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词语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其次课也是采纳“词串”形式描绘了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的场面。全课的第一组词语表现天安门城楼的景色;其次组词语表现国庆阅兵式场面;第三组词语表现人民群众庆祝的场面;第四组词语表现了中国的突飞猛进。第三课属于看图会意识字,课文通过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第四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由5个偏旁“苗”组成5个形声字,再由这5个形声字分别组成词语,然后用一部分生字编人后面的儿歌。
这个单元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要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与相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激发学生酷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同时帮助学生相识象形字和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及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实力,要留意识字与写字相结合,培育良好的写字习惯。
识字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相识2个偏旁。
2、仔细视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重难点:
1.相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
2.视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字词。
3.了解水乡秋天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激发爱好自主识字、读词,写字。
教学打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爱好。
1.大家知道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么?常熟是我的家乡,你们去过常熟么?电视上见过么?那儿可是个水乡小镇,不但风景美丽,物产也很丰富。你们想不想去张老师的家乡看看?
2.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我的家乡,那儿的水特殊多,所以也叫水乡。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出示韵文。
二.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1.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留意。学生自由练习。
2.沟通。你觉得要留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谁还想说说。(留意翘舌音,后鼻音)
3.刚才小挚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留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点名2人,齐读。
4.去掉拼音谁也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齐读。
5.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
三.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水面上漂浮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
乡变得更美了。你们觉得美么?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点名读。师范读,我读得美么?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爱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爱图上的什么?相机相识菱藕。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点名读,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出来了,你特殊爱吃菱藕。荷塘真美啊。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爱么?能读好这排词语么?留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点名读。评议。
4.夕阳最终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出示图片,美么?看谁能凭自己的本事把这排词语读好。点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四.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隐私,瞧,一、二、四排最终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殊上口,听起来特殊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师配乐朗读。我读得好么?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练习。
3.点名配乐读。(评议:停顿,想象。你读得真好,封你做读书大王)这么多人都想读,这样吧,请你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你们两个相互读给对方听。读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都读好了么,那就请大家起立,带着心情,带着表情一起来读一读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配乐齐读。
五.示范指导,仔细写字。
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出示生字。谁能娴熟地读出它们?点名读。齐读。把拼音去掉也行么?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
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谁猜到了?你怎么猜到的?看看是不是它。你真聪慧。
3.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细致看看,你发觉了什么?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觉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视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留意点。学生描红。(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4.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细致视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当留意什么?老师依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学生描红。
其次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了解水乡金秋十月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3.指导用文中词语造句,以及文中插图的说话:“游水乡”的训练,发挥学生的想像实力。教具打算
多媒体,漂亮的水乡景色,幻灯片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幻灯片出示)。
金秋烟波水乡夕阳归舟渔歌
芦苇菱藕荷塘枫叶灯火月光
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
2.抽读这些词语。
3、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指导感悟
1.激趣促读。
小挚友,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事实上水乡美得很哪!你们还是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乡游一游,细心地看一看,我信任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介绍边读边绽开想像的读书方法。提示: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认为哪儿最美?把你
认为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读,老师巡察指导。
3。互说互读。
4.反馈指导。
全班沟通,大体步骤为: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老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通过“烟波”感悟湖面的苍茫、广袤。语速较慢。
(2)其次行:荷塘多彩明丽,摇曳多姿。语速较快,表达出兴奋之情。
(3)第三行:一幅“渔歌颂晚图”。晚霞映红了湖面,渔民们唱着悦耳的渔歌满载而归。语速稍快,抒发了丰收的喜悦。
(4)第四行:湖面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湖面的点点灯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在光明的月光照耀下,水乡更显安静和迷人。读的时候语速稍慢。
5.整体感悟。
(1)了解叙述依次: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
(2)练读全文。(提示:边读边联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
(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夜幕驾临 了,我们又看到了()。
a,自读,再口头填空。
b.反馈说,评议,再说。
C,进一步感悟水乡的漂亮富裕。
三、指导熟读
1.体会押韵。
第一、二、四行的最终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是押韵的。读起来琅琅上口,自读体会。
2.指导停顿。
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3.练读全文。
留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改变。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四、练习造句
1.自己从韵文中找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最好。
2.指名造句,评议。
3.有些实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
五、指导看图说话
1.刚才,同学们说得特别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
2.多媒体出示金秋的水乡图。
(1)同学们能不能按依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自己说,同座位相互说相互听。
(3)指名说,师生共同订正。
(4)能不能用上一些比方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
(5)说了这么多的水乡景色,你想发出什么赞美?
就把这句赞美句作为文章的结尾。
(6)指名说,竞赛说。
识字2
教学目标
1毖Щ10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相识“犭”旁。
2彼卸量挝摹O胂窆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相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整。
教具:教学挂图、投影片、录像带、多媒体。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词串。
2、能指导看图,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3、细致视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相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和庆祝场景。
4、学会书写“桥、检、陆”这三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钡既耄
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
1月1日3月8日5月1日
6月1日7月1日8月1日
10月1日
今日,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庆一个节日。请小挚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2备据学生自由沟通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
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1毖生借助拼音,细致读课文。留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敝该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逼舴⒀生比照画面相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敝傅佳习第一行。
(1)多媒体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敝傅佳习其次行。
(1)多媒体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实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
(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
3敝傅佳习第三行。
(1)播放“狂欢夜”录像。
(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4敝傅佳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小结。
(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
四、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迸湟韵嘤Φ睦智和画面,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
2敝傅夹醋帧
(1)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桥、检;炮、焰。说说左右结构比例。
(2)老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或用多媒体显示)
(3)教学“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老师巡察指导写字姿态。(教室里播放适合的乐曲)
其次课时
教学目的:
1、接着巩固学习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余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天安门广场的节日庆祝气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投影片显示)城楼红灯金水桥
大典检阅海陆空
礼炮焰火狂欢夜
神州腾飞中国龙
2.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
3.抽读词语,齐读词语。
二、钢量曲直
1、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这些词,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懂得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知大家呢?
2.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3.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好吗?为什么?
你们能不能比他读得更好?
4.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跟你们比比,行吗?
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学生评价
5.知道老师为什么读这么好吗?老师介绍怎样有感情地朗读:
我边读边想像天安门城楼、金水桥、接受检阅的威猛雄壮的陆海空三军,夜晚广场上的狂欢情景??
6.你们也学着老师的方法来试试。
这时挂插图或出示投影片。
7.指名读,评议,再读。
8.全班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三、指导书写
1.今日,我们把剩余的生字一齐学完。
2.读读这些词语。
3,看看这些字,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的?
学生相互沟通。
4.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着重指导以下的生字:
狂,新偏旁“g”(反犬旁),笔顺是:
其次笔“)”像动物直立微微点头的样子。
焰:右上方是“*”其次笔是不带钩的,下方的笔顺为:“‘r门n闩臼”,其中
第四、五的两笔短横等横且不相连。
州:三点的第一点自右向左下点,其余两点自左向右下点。
笔顺是广J:>州丹州。
5.你觉得这些生字怎样写美观呢?好好视察一下。
6.重点指导;
州:是“川”加三点,“川”的最终一竖应比其余两笔高,中间一竖略短些。
7.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放轻音乐。
8.出示写得好的生字,评议再写。
四、指导说话
1.看过国庆节时,天安门广场那喧闹的场面。回忆一下,我们这儿是怎么庆祝的呢?
2.(放录像片)你们看到了什么?人们穿着什么?脸上怎么样?街上有着什么?
3.同座位相互听,相互订正。
4.指名说,师生共同订正。
老师还可提示:我们也能在说的时候把韵文中所学到的词语用进去。
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2
师:小挚友们今日都是月亮湾的小村民,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个漂亮的村子吧!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板书)漂亮。
师:那么月亮湾原委美在哪里?请小挚友轻读其次自然段,数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想一想文章写了村前哪几处地方的美景?可以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生:按要求自学其次自然段。
师:小挚友们,你们找到了哪几处美景的?
生:我找到了六处景色,分别是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师:找得真细致呀!那么你喜爱哪一处的景色呢?
生:我喜爱小河。
师:出示“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为什么喜爱它呢?
生:因为小河像月牙一样弯弯的。
师:是呀!弯弯的小河如新月,多美呀,你能领着大家读好它吗?
生:读!
师:除了喜爱小河,还有喜爱什么的呢?
生:我最喜爱河里的景色。
师:把你喜爱的介绍给大家。
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刚才他读得多好呀,在他读得过程中,你发觉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把“缓缓地”读得真好!让我感觉到河水流得很慢很慢。
师:那我们喜爱这一句的同学一起学着他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加上动作读。
师:还有喜爱其他地方的小挚友吗?
生;我喜爱河岸上的桃花,因为桃花很美?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桃花美呀?
生:因为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绚丽的朝霞。
师:出示句子“河岸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绚丽的朝霞。”
生:喜爱的小挚友一起齐读。
师:小挚友们,这个句子让你感受到桃花的美,还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桃花的多。我从开满这个词看出的。
师:你真会读书,我们读书就是要这样细细品尝。
生:我还喜爱绿油油的农田,我觉得农田很美很美!
师:出示:“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和“过了桥,是一片农田。”
师:你们发觉什么了?
生:我觉得前面一句加上了绿油油使我感觉到了麦田的美!后一句没有了“绿油油”我就感受不到这农田是怎样的了。
师:说的真棒!谁来仿照桃花说的更美些?
生: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海洋。
师:真会仿照!
师:学到这儿,老师信任村前的美景肯定引在小挚友的脑海中了吧。谁来做回小导游呢?
生: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月亮湾的村前,看这是月牙一样的小河,河水围着村子缓缓地流着,清清的河水倒影着绿树、青山、小桥。河岸上种着很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就像一片绚丽的朝霞,桥那边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反思]《月亮湾》是一篇美丽的散文,本文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月亮湾秀丽可爱的田园风光图,呈现了新农村一派朝气蓬勃的动人景象。本文的其次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按肯定的次序介绍了月亮湾村前的美景。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理清这一次序,学生在再次阅读的基础上较快地看出了村前的景色是按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依次来写。在学习每一处景色时,我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喜爱哪一处景色?为什么?这样激起了学生的主动性,他们或充分地说着自己喜爱的理由,有的感情投入地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此时我分侧重点进行点拨,比如“河岸上长着很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绚丽的朝霞。”当学生说出因为桃花漂亮而喜爱时,我便出示句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了桃花的美之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把桃花比作绚丽的朝霞?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了深一层次的思索,原来桃花除了美还许多呢,正因为桃花许多,一大片一大片,红彤彤的,所以像绚丽的朝霞。在处理“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时,我并没多讲,而是采纳比较法让学生感受这“绿油油”一词的显明,此时再拓展,让学生仿照写桃花的句式,让学生说说这绿油油的农田就像什么呢?学生绽开了想象,有的说像绿色的地毯,有的说像绿色的海洋,好像在不经意之间进行了句式的训练。在这一自然段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扮了一回小导游,不过学生组织语言的实力还远远不够,基本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牵强完成,这也是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最大的缺憾。
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3
1.指导学生细致视察插图(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能够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态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爱好,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视察图画
1.图上小挚友在做什么?
2.图上的小挚友怎样朗读?
二、小结要领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左右两臂自然平放目光课本保持距离
眼睛课本距离一尺(33厘米)
三、仿照评判
1.请几个学生仿照训练,并由大家评判
2.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态的危害
四、集体训练
五、把握训练要点,勤于朗读背诵
六、小结
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态,驾驭了握笔写字的方法,还知道了爱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日我们又知道了朗诵的姿态和朗读的要领。今后,我们要每天坚持,自觉接受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课时
一、整体感知图画
1.指导视察依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简说图意。
二、指导学生视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
1.提问: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样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们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向着什么地方,看法神
情怎样?
3.背诵时还要留意什么?
4.全班学生仿照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老师评判。
5.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视察三幅小图,按图仿照训练
1.视察左下方小图。
2.视察中间小图。
3.视察右面小图。
四、小结
这一课我们通过看图学习,驾驭了背诵正确的姿态要领,了解了背诵的形式,知道了看图背诵的方法。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做到多读、勤背、乐背。
第三课时
一、视察上面三幅图
1.从图上你们视察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个小挚友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得多快乐呀!
学习两条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多读书能使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不断进步,还能使我们学会写,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3.视察其次幅图,告知孩子阅读要点:眼看,心记,不出声。
4.视察第三幅图。图上几个小同学在干什么?表情怎样?
5.小结三幅图。二、视察下面两幅图
1.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
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挑书——借书——看书
3.在阅读的过程中假如遇到不相识的字怎么办?
4.视察其次幅图讲解。
三、小结
乐于阅读课外书报,主动去寻求学问,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学问和实力:学习诗中8个一类生字,5个二类生字。诵读并背诵古诗,感悟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朗读并背诵古诗,随文识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情感看法价值观: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妙的意境,帮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妙。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一类生字。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打算:生字卡片、音乐磁带。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并背诵《春夜喜雨》,感悟古诗大意,学习诗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齐读课题《春夜喜雨》。
二、初读古诗:
老师配乐范读古诗。
学生自由练读。
开火车读诗,竞赛读诗。
指名朗读。
三、感悟古诗大意。
多好的春雨啊,好象知道季节改变,到了春天,他就自然地应时而生。伴随着和风在夜里静静飘洒,滋润着万物温柔而寂然无声。
四、学习生字。
夜:上下结构,形声字,日夜、午夜、夜长梦多
当:多音字,上下结构,小字部,当场、当时、当然、当心恰当、适当、直截了当
随:平舌音,左右结构,留意笔顺随意、随时、随和、随时
乃:象形,留意笔顺乃是、乃至
五、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书写所学一类生字。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忆江南》,感悟古诗大意,学习诗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春夜喜雨》。今日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忆江南》。
二、初读古诗:
老师配乐范读古诗。
学生自由练读。
开火车读诗,竞赛读诗。
指名朗读。
三、感悟古诗大意。
忆江南:词牌名,又叫望江南。
词牌: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
江南好!我所熟识的风景是多么美妙。朝阳和江边的鲜花火一样相互映照,春天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不令人心醉,又怎能使人忘了?
四、学习生字:
旧:反义词:新
曾:上下结构,日字旁,曾经、不曾
姓。
胜:翘舌音,形声字成功、获胜、胜出
忆:竖心旁,形声字回忆、失忆、记忆
五、作业:
背诵古诗,书写一类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背诵古诗,
2.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
二、完成课后习题
读词语,会写的写下来。
涂色,细致视察图上内容,写一段描写春天的话。
第四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春天在哪里》
活动目的:
1.培育学生查找资料的实力,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关于春的资料。
2.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妙,从而更加了解春天,酷爱春天。
3.熬炼学生的动手实力,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各种小作品。
活动过程:
一、依据以下方式找寻春天。
(1)身边的春天
跟春天一起玩春天里的穿着春天里的节日春天里的劳动春天里的食物
(2)大自然里的春天
春天里的树木春天里的花草春天里的山水
春天里的田野春天里山水
(3)春天的作品
春天的画春天的文章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歌曲春天的诗春天的成语和句子
通过以下途径收集资料:
春游……
看看你们想去哪里……
我们去找春天……
喜爱做什么就做什么
通过以下方式整理资料
视察记录画画录音拍照剪贴
实行小展示会《春天的隐私》
展示同学们的资料作品
收集资料放到文件夹里。
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相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木字旁的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朗读、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
相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相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木字旁的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
在你家四周、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常常看到哪些树木?
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非常密切。今日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就和树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二、初读儿歌,相识树木名称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2.数一数一共几句话。(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
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一共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4.出示带拼音的词卡,开火车认读。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
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去掉拼音,再次认读。依据学情范读正音,留意“梧桐”连读其次声,“枫、松”后鼻音。
5.到书中插图去找一找这些树木,拿不准的问问旁边的小伙伴。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帮助有问题的同学确认。
三、运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有木字旁的字
1.把树木名称中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变红
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桦树、水杉、金桂
2.这些树名里藏着很多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细致视察,你有什么发觉?
(课件出示: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引导学生自主发觉这些生字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有木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和它的读音有关系。
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树木,右边的字就提示了它们的读音,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意、声旁表音。这些字右边表音的部分有的和生字读音完全相同,比如“吾—梧”,你还能从中找到这样的字吗?
(“同—桐,风—枫”)“梧、桐、枫”这3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字完全相同,可以干脆“读半边”。
其他几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字有什么关系呢?
“松、柏、桦”这3个字的基本字和汉字的读音相像,但不完全相同,“松”的右边是“公”,声母不同;“柏”和“白”、“桦”和“华”只是声调不同。大家须要留意生字的字音和基本字的不同。
“杉、桂”这两个字的右半边也是一个表示读音的汉字,“杉”的右边是“彡”读音shān,“桂”的右边是“圭”读音guī。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如“娃、蛙”换上木字旁就是“桂”。
四、了解树木特点,给树木贴
1.给树木贴。
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画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图中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藏在儿歌里。请你先细致读读这两句,标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再和同桌合作为它们贴上。
2.全班汇报,解读儿歌。
预设:这棵树是杨树,我在路边望见过杨树,它很高,树干上还有“大眼睛”。老师:杨树生长速度快,高大挺立。树冠高扬向上,所以叫“杨树”。
预设:右边的是榕树,榕树很粗很壮,远远看去就像一片树林。
老师:大榕树从它的树枝上向下生长着很多“气根”,可以独木成林。在南方,田间、路旁大小榕树就像一座座自然的凉亭,是过路人休息、乘凉的好场所。
预设:我找到了梧桐树,它的树叶真像一片片手掌。
老师:你从哪儿发觉了梧桐树的隐私?
预设:梧桐树叶像手掌。
老师:这儿有一些树叶(杨树叶、银杏叶、梧桐叶、枫树叶、柳树叶等),认一认哪片是梧桐树叶。(学生分辨树叶,比画手掌,指指“手掌”,摸摸“掌心”,“鼓掌”欢迎。识记“掌”字。)
人们历来把梧桐树看作祥瑞的象征,传闻凤凰喜爱栖息在梧桐树上,以求“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是人们对美妙生活的一种希望。
预设:我找到了枫树,枫树秋天叶儿红,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老师:正如唐朝诗人杜牧写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预设:这是松树,那是柏树,松树的叶子像一根根细针,柏树的叶子是扁平的,它们四季都是绿的。
老师:所以儿歌中说“松柏四季披绿装”。松树种类许多,你瞧,这是黄山的迎客松、华山的华山松、长白山的美人松……姿态各异。还有,松树的果实松子特别好吃。
再看柏树,这些苍老遒劲、雄伟挺立的古柏在许多皇家园林,古寺名刹等地方都很常见。这是天坛公园里的莲花柏、螺旋柏、九龙柏,它们和长城、故宫一样,也是非常宝贵的“国宝”。
你们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披绿装”吗?
松树的叶子呈针状,柏树的叶呈扁平状。这些叶子的表面有一层蜡质,水分不易散失,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四季常青。四季常青的松柏合起来就是“苍松翠柏”。
3.同学们把都找对了,一起读一读吧。
4.这些树木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要强调出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试着背一背。
五、学写生字
1.学写生字:杨、桐、枫、松、柏.
视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留意关键笔画:“杨、桐、枫”这三个字的笔画中的横折折折钩、横折钩、横斜钩,“松”的右边撇低捺高。
2.抄写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
六、拓展
还有一些树木的名称也带有木字旁,请你依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猜一猜它们是什么树,连一连。(课件出示词语及图片)
Nánxiànghuáishìyòu
橡楠柿柚槐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棉、杉、桂、壮、化”5个字,会写“木棉、水杉、化石、金桂”4个词语。
2.娴熟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3.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重点:
巩固所学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教学难点:
背诵儿歌,正确书写“壮、化、棉、杉、桂”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朗读儿歌,复习词语
梧桐、枫树、松、柏、枫叶、松子
木棉、白桦、银杏、水杉、金桂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一)学习“装、疆”
1.朗读儿歌,留意结尾的字的发音。
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它们都是后鼻音(“石”除外),是儿歌中的韵脚,朗读时留意读准字音,大家齐读这首儿歌。
2.运用字理学习“装”和“疆”。
“装、疆”是我们要相识的生字,谁来读一读。
“装”是形声字,上边的“壮”表示读音,下面的“衣”表示字义。
“疆”的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用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地之间的疆域界限,也代表了这个字的意思。“北疆”是我国北部的边疆。
3.组词。
疆——边疆、疆土、疆界、新疆
装——服装、军装、新装、包装
(二)学习“耐、守、银、化”
小组学习,探讨怎么记住“耐、守、银、化”这4个字。
1.借助语境识记“耐”和“守”。
读句子“桦树耐寒守北疆”,揣测“耐”和“守”的意思。桦树忍耐寒冷生长在祖国北部的边疆,它们像解放军战士一样保卫在祖国的最北边。
2.熟字换一换识记“银”和“化”。
“很、跟、眼”的右半边和“银”相同,金字旁和金属有关。
“花”去掉草字头就是“化”,“华”去掉十也是“化”。
“化石”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3.通过组词巩固。
忍耐、耐性、耐力、保卫、守护、守时
银行、银河、银色、化石、改变、绿化
4.把这几个生字放回儿歌中,再读一读。
三、朗读儿歌,了解树木特点
1.有的树木喜爱温煦的地方,还有的树木能够忍耐寒冷——“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看图片,体验“南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习性特点。资料内容如下:
木棉喜爱暖和干燥和阳光足够的环境。在云南、四川、广西、广东等地都适合木棉的生长。它在春天开花,花儿又大又美。人们用艳丽似火的木棉花比方英雄奋勉向上的精神,因此木棉花被誉为“英雄花”,木棉树也就成了“英雄树”。
桦树的种类许多,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生长着茂密的白桦林。桦树在寒冷环境下也可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非常耐寒,生命力强,在大火烧毁的森林以后,首先生长出来的常常是白桦。
2.请你上下对应看这两句,咱们来对对子吧!
“木棉”对什么?“木棉”对“桦树”
“喜暖”对什么?“喜暖”对“耐寒”
“在南方”对什么?“在南方”对“守北疆”
3.句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咱们来读一读、背一背。(加停顿线)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4.同桌一起学习最终一句,先读一读,再说说银杏、水杉和金桂的特点。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对这句话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预设“活化石”。
活化石是持续了上千万年的古老生物,同时代的其他生物早已绝灭,只有它们独自保留下来,适应了现代的环境。银杏、水杉是植物活化石。动物活化石有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
银杏的祖先最早出现在三亿年前,后来绝大部分银杏像恐龙一样灭亡了,只在我国部分地区保存下来一点点,流传至今,成为稀世之宝。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人们称它为“公孙树”,“公种而孙得食”。银杏的果实叫白果,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水杉也是宝贵的“活化石”,俗称“世界爷”,树干又高又直,叶子细小,是世界现存的稀有植物,是我国一级爱护植物。
银杏和水杉是活化石,都是特别古老的树种。
桂树在秋季开花,金桂花朵金黄,花香馥郁。“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华蜜来”,人们把桂花看作祥瑞之兆。
5.树木和名称对对碰。
出示图画:桦树银杏水杉木棉金桂
你能看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树吗?学生联系儿歌、生活阅历说一说。
预设:桦树皮是白的,银杏的叶子像小扇子,水杉的叶子细小,木棉开红花,开着金黄色花的就是桂树,秋天桂树开花可香啦!
四、朗读背诵儿歌
1.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同桌合作读,小组竞赛读,拍手打节奏读,做到正确而娴熟。
2.借助填空,结合图片,练习背诵。
3.朗读课文,完整背诵。
五、仿照与运用
儿歌用生动好玩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树木的特点,咱们也来试着编一句儿歌介绍一种树木吧,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态,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也可以说说树木的习性。
(课件出示柳树、槐树、柿子树等图片,学生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桃树、石榴等。)
预设:柳树枝条细又长。
预设:槐树开花一串串。
预设:柿子树上挂灯笼。
预设:桃树花开红艳艳。
……
六、学写生字、词语
1.学写生字:壮、化、棉、杉、桂。
视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左右等高。
留意笔画依次:“壮”的左边是点、提、竖。
“化”的右边先写撇在写竖弯钩。
2.抄写词语:木棉、水杉、化石、金桂。
3.请你给下面的树写上名字。
(杨树的图)(枫树的图)(松树的图)
七、拓展阅读
(一)阅读课后练习第三题,关于树木的谚语
1.不同的树木有自己的特点,在人们心中,树木又经常寄予着悠久深远的内涵。试着读读这3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探讨沟通,相互启发,师适时点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为“培育”的意思,比方培育人才是百年大计,很不简单,须要很长时间。
树高百尺,饮水思源。
意思是说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方事物总有肯定的归宿,一般指远离家乡的游子最终还是要回到家乡。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意思是说大树若没有树根就不能生长,人要是没有志向就像大树没有树根一样,不能成才,告知我们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3.熟读成诵,试着背一背。
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韵文。
2.相识冬天得气候特征,不畏寒冷生长得植物,在洞中过冬得动物及冬季得体育运动和相应得词语。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蜡,梅,翠”等生字。
4.培育学生视察实力,用“有得……有得……”说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得意思。有感情地诵读韵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挚友,你们现在都穿什么衣服啦?你发觉四周有什么改变吗?
2.冬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瞧(出示挂图)你们觉得冬天怎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词语
1.请小挚友细致视察挂图,说说图上都有哪些景物?(提示:小挚友视察得时候要根据肯定依次,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上到下。)
2.老师这儿有词语卡片,能把它贴在相应得图下方吗?
⑴生读词卡,贴词卡。
⑵沟通:冬天到了,天气怎样?
哪些植物躲到洞里过冬了?
哪些植物不怕冷呢?
小挚友们在干什么?
你知道这12个词语中谁和谁是好挚友吗?组织学生通过“找挚友”嬉戏,把词语分类,分成冬天气候、植物、动物和运动项目四类。
4.学习生字词。
⑴想要读好韵文,必需把生字词语会读了,读准了才行。请小挚友依据拼音读准词语。
⑵“小老师”教学字音,必要时,老师帮助正音。“绳”是后鼻音;“滑”是三拼音节;
“刺、翠”得声母都是平舌音。
⑶采纳多种形式反复练读,直到全部学生都能读准每个字音。
⑷小挚友,有不理解得词儿吗?师生沟通,共同解答。
蟒蛇:我国最大得无毒蛇,冬天要冬眠。
蜡梅:因为蜡梅在每年得冬末开放,所以人们又称它“腊梅”。
5.练读全部词语。
⑴师先范读,以“词串”得形式读,每个词串内得词读得稍紧凑些。
⑵学生练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雪蜡翠蛇刺滑冰绳
2.开火车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可用编字谜、编顺口溜,换部件,分析结构等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指导:
翠:小卒字头上插羽毛。
蛇:虫+它,虫字变得瘦一点。
滑:三点水+骨(刚好书写骨得笔顺)。
绳:绞丝旁+口+电,留意右边部分要紧凑。
刺:左边部分与木有关,中间不封口,口诀“刺字中间不封口,封口不成刺”。
3.指导书写前四个字。
⑴相识新偏旁“羽字旁”,出示“翠”与“羽”,启发学生视察比较,驾驭两者得区分。“羽”字得第一笔和第四笔是横折钩,作偏旁时则都变成了横折。
⑵自学笔顺(见练习5)
⑶沟通: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老师讲解并范写。
⑷学生仔细描红,老师巡察指导,订正姿态。
四、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书写生字。
2.诵读词串。完成同步导学1—6题。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卡片。
2.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可以帮它找个挚友吗?
二、朗读感悟
1.冬天到了,天气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得?
⑴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⑵看看雪下得怎么样,风吹在身上怎样?指导读好词语。
⑶是啊,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鹅毛大雪下起来了,气温一下子下降了,让人感到特殊冷。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
对,这是因为北方来了一股强冷空气,这种强冷空气就叫“寒流”。
⑷齐读三个词:寒流北风大雪。
2.在冰天雪地里,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⑴指名说,你们喜爱他们吗?那就好好读读这三个词,好好观赏一下它们吧!
⑵这么冷得天,这三种植物依旧挺立在茫茫雪地里,多坚毅呀!你佩服它们吗?齐读。
⑶这三种植物不仅你们喜爱,还有许多人佩服它们,还给它们起了一个好听得名字,叫“岁寒三友”,人们还写了很多诗歌赞颂他们呢!谁来背背看!
(相机提示:陈毅《青松》、王安石《梅花》等,引领学生熟读成诵!)
⑷冬天除了“岁寒三友”,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不怕冷?
3.植物们不怕冷,可小动物却早早地躲进洞里去了,看(出示图片)它们是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呀?(指导说话)
⑴谁有本事读好这三个词得?指名读。
⑵蚂蚁躲在洞里多舒适呀!到了冬天,刺猬、蟒蛇吃得饱饱得,早早地躲在洞里睡觉了,它们要睡上一个冬天呢!我们可不要去吵醒它们!
这种过冬方式叫“冬眠”,你还知道那些动物冬眠吗?
4.小动物们怕冷,你们怕不怕?看,小挚友在雪地里干什么呀?
⑴指名说,谁能用有得……有得……有得……”说一说。出示:今日早晨,小挚友们在雪地里熬炼,他们有得,有得,有得……
⑵你最喜爱哪种运动?读好这三个词。
⑶那你们能用读来表达对冬天得喜爱吗?
5.诵读词串。
6.试着课文中得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完成同步导学第8题。
三、拓展延长
1.小挚友,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冬天得气候、植物、动物、体育活动等方面得学问,还知道哪些描写冬天景物得成语和古诗?小组探讨。
2.学生汇报沟通。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得4个生字,认读。
2.检查,说说“刺、猬、冰、滑、绳”得笔顺。
3.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写呢?学生提出难写得字,师生共同视察应如何写好它,师范写并提示间架结构应如何摆好。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老师巡察指导,订正坐姿。
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7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议过冬的事。课文不仅生动地介绍了有关动物过冬的学问,而且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切。
学情分析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表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小动物的过冬方式不一样,并能加上动作,通过多种多样的表演方式把小动物过冬的方式演绎出来,这样学生会学得更爱好盎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能知道小动物过冬的有关学问,体会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切。
课前打算:磁带、头饰、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日的这节课将有三位小动物(和学生一起书写:小动物)和我们一起度过,他们是谁呢?第一个小动物藏在这首歌曲里(播放歌曲《小燕子》)他是谁?(老师贴出小燕子的图片)其次个小动物藏在这首古诗里(老师引背《蜂》)他是谁?(老师贴出小蜜蜂的图片)听听第三个小动物的声音,他是谁?(老师贴出小青蛙的图片)
这三位小动物聚到一起(小卡片出示词语)有一件特别重要的是要商议(小卡片出示词语)——过冬(师生共同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初读课文
1、过渡:这三位小动物是什么关系呢?他们分别是怎样过冬的呢?请小挚友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小节。
2、学生初读,老师巡察。
三、检查初读请运用站内搜寻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本站()地址是:
1、课文有几节?
2、出示绿色通道的词,开火车读,齐读。
3、出示田字格的词,男生读前五个,女生读后五个,再齐读。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三个小动物是什么关系?课文第几节告知了我们?
2、指名读第一节,其余同学听,他读精确了吗?
3、你从这节的哪句话进一步证明他们是好挚友呢?
4、小挚友这么纯真可爱,老师信任你肯定有很多好挚友,学着书上的句子,介绍一下你的好挚友是谁?你们经常在一起干什么?日子过得怎样?
五、学习其次自然段
1、过渡:这不,这三位小动物又聚到了一起,(投影出示插图)课文哪一节干脆告知我们图的意思?
2、齐读其次节。
3、出示“商议”指名读,正音,齐读
4、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同桌商议商议。
5、指名沟通。
6、探讨怎样把这两个字写美丽。学生视察汇报,和老师一起书空,再在书上描红。
六、学习第三节、第五节、第七节。
1、过渡:这三位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呢?他们的过冬方式一样吗?请小挚友读3——7小节,读的过程中画出三个小动物过冬的句子。
2、学生自读,老师巡察。
3、重点沟通小燕子的过冬方式。
(1)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谁来扮演一下小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
(2)投影出示小燕子的话,齐读。
(3)探究:a小燕子到哪儿过冬?
b为什么到南方去过冬?这儿不行吗?
c出示“温煦”指名读,齐读。你能找个意思与它相近的词吗?
d小燕子说:“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明年是指什么时候?春暖花开又是什么时候?什么样子?
(4)你能把“春暖花开”的意思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5)让我们把“春暖花开”放到句中,一起来读读。
(6)小结:像小燕子这样的冬天飞到南方,等春暖花开的时候再飞回来的过冬方式叫迁徙。(板书:南方、迁徙)
4、青蛙、小蜜蜂是怎么过冬的呢?请同桌一个演青蛙,一个演小蜜蜂,依据自己画的句子与同桌沟通一下。说得不到之处,要赐予帮助和提示。
5、汇报。老师相机板书:泥土冬眠:蜂巢备(粮)懂得蜜蜂的粮食是蜂蜜。
六、学习第四、第六小节。
1、师述:三个小动物为过冬的事,相互关切着,真是好挚友。挚友之间就应当像他们那样相互关切、相互爱惜。除了这一点,他们身上还有一种美妙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小挚友自读第四、第六小节,信任你肯定能发觉。
2、沟通。
3、学习“哥哥”“妹妹”学写“哥哥”
4、指导朗读,你能用礼貌关切的语气读读第四小节小燕子问青蛙的话吗?指名读,齐读。
5、小挚友读得真好,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请允许老师读小燕子的话。师范读。
七、指导表演,促进内化。
1、师述:时间过得真快,转瞬其次年春天来临了,三个小动物又聚到一起,迫不及待想了解挚友这个冬天过得好吗?是怎么度过的?(出示卡片:这个冬天过得好吗?是怎么度过的?)
2、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演一演
3师巡导
4指名表演
八、课外拓展
师述:小动物过冬得到方式真好玩,请小挚友把老师课前下发的《动物过冬》这篇阅读材料拿出来读一读,你将了解更多的动物过冬的方式。
九、总结
小挚友,大自然的奇妙还有许多许多,小动物过冬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方面。老师希望小挚友通过看电视,看课外书籍去发觉,去探究,成为一个学问丰富的人。
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诗中重点词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重点:
1、弄懂每个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打算:
1、录音机、配乐朗诵磁带。
2、挂图、活动的诗人和太阳。
3、田字格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爱好,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爱学习古诗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一起来背一背。(学生背诵)同学们都背得不错,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登鹳雀楼》)
2、齐读课题,留意正音。
二、解题、介绍作者
1、登鹳雀楼是什么意思?
2、登还可以说登什么?
3、揭示挂图。述: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县的西南城上,前面可以望见中条山,下面接近黄河,因为常常有一种形态像鹤的鸟儿鹳雀在楼台上休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台叫做鹳雀楼。有一天,唐朝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将要落山的太阳和奔腾的黄河,想了许多,就写下了这首诗。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听完录音,同学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四、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指名读后正音。
3、再读古诗,想想哪些词语你能理解,还有哪些不能理解,将不能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五、学习理解诗意
1、学习一二行。
(1)指名读。
(2)说说哪些词不懂,借助图画理解白日、依、尽。
(3)指名说一二行诗意。
(4)看图想象,说说黄河怎样流入大海。
(5)小结:这两行诗主要讲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渐渐落下去,黄河滚滚地流入大海。
(6)指导朗读。同学们想想,应当怎么读,试着在座位上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过渡:看到如此壮美的景象,诗人产生什么想法。
2、学习三四行。
(1)理解词语的意思:欲、穷、千里、目、更。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结合生活体验谈谈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师小结:要想看得远必需站得高,这是诗人写下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知我们的道理。我们要多学习一些学问、本事,眼界才能开阔。(5)指导朗读。
六、想象诗情
1、听录音,看图想象诗人所视察的景象,诗人视察时的动作和神态。
2、表演:把自己想象到的情景表演给大家看。
七、指导背诵
1、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背,分组背。
2、随音乐一齐背诵。
八、作业
1、指导写生字:登、欲、穷。
2、抄写、默写这首诗。
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9
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3)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细致视察,使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
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方法。
逐步养成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良好的学习习惯涉及范围很广,须要训练的内容也许多,本册教材是在前两册强调培育驾驭正确的读写姿态和用心倾听,勇于发言,仔细写铅笔字的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朗读.背诵和阅读课外书报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方面已驾驭一些方法,阅读课外书报的爱好习惯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严格训练,持之以恒进行培育。
教学打算:
图片.若干卡片
教学支配: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细致视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朗读的形式,培育学生勤于朗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驾驭正确的朗读姿态。
教学打算:有关挂图。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正确的写字姿态.用心倾听勇于发言??)
是呀,这些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才能把语文这门课学得更好。现在我们升入了二年级,我们须要有更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顺当地学好语文,小挚友,你们想要吗?
二.指导看图1.2
1.图上的小姑娘在干什么?
2.细致视察她的朗读姿态,她是怎样朗读的?
小结:朗读时要身正.肩平.双手拿书,双臂平放。
三.仿照评价
1.请几个学生练习读书姿态,其余学生视察评价。
2.小结:假如姿态不正确,会对人体有影响,身不正肩不平简单引起脊柱弯曲,两臂不自然平放,朗读时会感到吃力,目光与课本不能保持垂直,课本上的字就不简单看得真实,眼与课本的距离不能保持一尺,过远过近都会影响视力。
3.指导看下图,全班同学的朗读姿态怎么样?
4.全班朗读,指名分组视察,沟通。巡察订正。
四.集体训练
1.复习要领。
2.指名几位学生摆正朗读姿态一齐朗读。
3.评价指出:
朗读时不仅要姿态正确,还要做到口齿清晰,声音响亮,看法大方,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正确流利,富有情感,神情专注,边读边想。
4.正确的朗读姿态须要我们在平常每一次朗读时加以留意,常常地进行朗读,养成良好的读书姿态。
五.总结: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态,驾驭了握笔的方法,还知道了爱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日我们又知道了朗读的姿态和要领,以后我们要每天坚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后记:
其次课时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细致视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背诵姿态及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驾驭背诵姿态及方法,逐步培育良好的背书习惯。
教学打算:教学挂图。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画面
1.指导视察依次: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1)全班集体背诵。
(2)指导学生看图背诵。
(3)同桌相互检查背诵。
(4)一位女同学在家长面前背诵。
(5)课后相互检查背诵。
二.指导学生视察集体背诵图1.2
1.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样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
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看法仔细。
3.背诵时还要留意什么?(声音洪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情感)
4.全班学生仿照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
5.请同学们猜一猜,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
6.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呢?要留意什么?
(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三.介绍你以前是怎样背诵的呢?
1.在背诵以前就要把课文反复朗读,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2.在背诵时,边背诵边想象课文中所写的景象,根据依次来背诵。
3.在背诵时同样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视察三幅小图,按图仿照训练
1.视察图3:图上的小挚友在干什么?他们背诵时怎样?
2.看图4:图上的人在干什么?感情怎样?妈妈怎样?
3.看图5:小挚友们看法和姿态怎样?
4.小组仿照,同桌交换相互检查背诵。
5.请你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来说说图上的这些小挚友在哪儿,又是怎样进行背诵的。
你还想在哪儿怎样进行背诵呢?
五.总结
本课我们通过学习,驾驭了背诵的正确姿态,要领,了解了背诵的形式,知道了看图背诵的方法。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多读.勤背,乐背。这样你肚子里故事就会越来越多。难怪,有的小挚友能成为故事大王呢。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课文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爱好,逐步培育阅读的好习惯。
教具打算:图片
教学设计:
一.视察图:
1.从第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位小同学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多快乐呀!
3.你知道为什么这位小同学得到一本课外书就会这么快乐呢?
出示几条格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饭可一日不吃,书不行一日不读。
4.说说你知道谁常常爱读课外书的。
多读书,能使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不断进步,还能使我们学会写文章,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爱读课外书的习惯。
5.看图2
阅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态一样,看法仔细,神态专一,但为了保持阅读的宁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6.视察图3:小同学在干什么?表情怎么样?
7.小结:从这三幅图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借到一本心爱的书时那么兴奋,阅读时又是那么用心,在选择课外书时那么仔细。
二.视察下面两幅图,请你说说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小挚友在图书馆.阅览室选择.借阅图书和看报纸。
他们有的在细心地选择自己宠爱读书,有的在老师那儿进行登记,有的在仔细地阅读,他们都特别的宁静。有的小挚友读到好玩的内容就轻声地告知旁边的小挚友,与同学共享。
三.小结
当你与书交上挚友后,你会得到无穷的欢乐,因为她会让你懂得很多学问,成为小博士;她会让你了解一些新闻,成为百事通;她会让你有无穷无尽的故事,成为受人欢迎的故事大王??
教后记:
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10
1、复习本册书中要求驾驭的生字词,相识二类字,做到精确书写,娴熟驾驭运用。
2、复习本册书中各课要点,正确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能完成相应的“按课文内容”填空。
3、复习本册书中练习中的内容,驾驭“学用字词句”的相关要求,熟记“读读背背”的内容。
4、适当补充课外阅读材料,努力提高学生阅读短文的实力。
复习第一单元
一、朗读课文,复习回顾。
1.复习生字
A、区分:炉芦歌哥灯盯归灵
B、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再读一读
()十月,我们来到江南(),只见密密的()丛中有一片片漂亮的荷塘。
()西下,一叶叶()向岸边驶俩,水面上回荡着欢快的()。
秋天到了,()红了,水乡一片迷人的景象。
2.复习生字词语
A、区分:焰烟的读音衣字旁视字旁川州桥骄优忧龙
B、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国庆节晚上真美啊!五彩缤纷的焰火,把天空照得犹如白天。礼炮轰鸣,多数彩色的火星从天而降,向天女散花一样。那颜色真是五彩缤纷,红彤彤、金灿灿、绿莹莹……焰火一个接一个,像一朵朵盛开的菊花,像一串串珍宝,像一眼眼喷泉……
1、照样子写词语
绿莹莹___________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词语
五()菊花一()珍宝九()喷泉三()电影
3、这段话主要告知我们什么?______________
3.复习生字词语,会正确背诵课文
留意:尖字的写法歪、斜、尾各自的反义词
(1)加偏旁组字,并组词
户()()土()()采()()且()()
()()()()()()()()
(2)填上合适的词
一()椅子一()骏马一()鲜花一()炉灶
一()大门一()铅笔一()画家一()船
4.复习生字词,
A.正确区分苗苗描猫瞄喵
我家的小()成天()()叫。
小宁在()红本上()“苗”这个字。
船上的()两个爪,运用来停船的。
B.比较同音字或形近字
在再正()()见()三现()
完玩()具()笑()美()成
彩采菜()蓝()集()虹色()
清请晴情睛雨过天()()波()坐事()
三、复习《练习1》。
1、完全正确的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并能正确书写
2、读读背背:留意:雁过留声的留天朗气清的清
3、学会庆贺:
快过新年了,给自己的亲人或者挚友送张贺卡,并写上你庆贺的话
四、听写本单元词语。
复习其次单元
一、朗读课文,复习回顾。
1、齐读第一课,复习生字词语,会用有的……有的……造句
区分:兔晚郊骄脚逐家
重点区分:望忘()怀()记()不了看()希()
2、齐读其次课,复习生字词语,正确背诵全文。
我国申奥是()年()月()日胜利的,2023年奥运会在()国()实行。你知道奥运会的祥瑞物是_________
千(言)万(语)千()万()千()万()千()万()
区分:刻该立()应()不()时()()字
深申身伸()井()请()手()体
3、齐读第三课,复习生字词语,背诵默写《静夜思》
区分:净静洁()干()宁()平()()静静
带代交()()领()替()课时()年()
留意多音字:背教乐
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1)床前____,疑是____霜。____望明月,低头____“这是唐代大诗人____的一首诗,诗的题目是《____》
(2)远离家乡的亲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家乡来,说的是:“______,______”这句诗的意思
(3)《静夜思》写的是____时候的夜晚,诗人思念____的心情。你还知道李白的其他古诗吗?
4、齐读第四课,复习生字词,正确流利的背诵全文,
留意嘴、野的写法、曲是个多音字
加偏旁再组词
不()()采()()欠()()马()()
()()()()()()()()
三、复习《练习2》。
1、逐题复习。
2、重点指导复习第一题。
四、听写本单元词语。
复习第三单元
一、朗读课文,复习回顾。
1、齐读第五课,复习生字词语,正确流利的背诵全文。
重点指导绿的书写
区分:领邻()国()先()巾()导()居
知道难是多音字,能换偏旁口头组词
照样子写词语:喜滋滋开快乐心
2、齐读第六课,复习生字词语,正确流利的背诵课文,知道浓、快的反义词
加偏旁组词
申()()半()()农()()
余()()大()()完()()
3、齐读第七课,复习生字词语,说说易、反的反义词
比一比再组词:百白郊较容究
多音字组词:发要
三、复习《练习3》。
1、重点指导复习第一题,会驾驭正确的音序查字法
四、听写本单元词语。
复习第四单元
一、朗读课文,复习回顾。
1、齐读第八课,复习生字词语,复习课文主要内容,用已经练习说话。
驾驭两个多音字:只还
小鹰学飞,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____________
换偏旁组词:促摇顶吧跟
2、齐读第九课,复习生字词语,留意展、善的书写,知道吸、失的反义词
比一比组词:
喝()界()失()极()吸()
渴()阶()夫()级()
年()北()()小一()台阶
驾驭两个多音字:脏倒
《狼和小羊》让你想到了什么?引读练习中的`读读背背
了解暖和()、肮脏()的反义词
4、齐读第十一课,复习生字词语,留意转的笔顺,驾驭多音字:差
依据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反义词:
(1)乌鸦的羽毛很__,可狐狸却说乌鸦的羽毛真____;乌鸦的歌声真____,可狐狸却说乌鸦的歌声很____。狐狸可真____,为了得到乌鸦嘴里的肉,就对乌鸦说__话。
这个故事,又让你想到了什么?引读练习中的《读读背背》
三、复习《练习4》。
1、逐题复习。
2、重点指导复习学用字词句
四、听写本单元词语
复习第五单元
一、朗读词串,复习回顾。
1、齐读识字五,复习生字词语留意翠滑的书写
练习:按要求填空:
翠是()结构,音节是()
绳的音序是(),音节是(),可以组词为()
滑共()笔,第十笔是(),音序是()
加偏旁组词:昔_()包_()兆_()巴_()
填合适的词:一()蚂蚁一()翠竹一()寒流
一()北风一()大雪一()苍松
分类词语:北风腊梅刺猬黑熊跑步狐狸滑冰雪花
翠竹跳绳雪松冰雹细雨兰花松鼠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来了,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或者句子,引导学生读背《练习中的读读背背》
用本课所学的词语填空:
冬天到了,刮起了(),下起了(),雪后天晴,我们似乎走进了一个童话的世界
蟒蛇()()钻进洞里过冬了,()、()却显得更绿了,()散发出阵阵香味。小挚友们不怕寒冷,在快乐的玩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2025年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14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荆州2025年湖北荆州市市直事业单位人才引进38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河南河南省实验幼儿园面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2025届公费师范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固体亚氯酸钠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陶瓷型自动鞋套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脱扣器自动拍打清洗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组合音响扬声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玻璃滤片包装回收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机车塑胶配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手机沙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教育指导师参考试题库及答案
- 智能广告投放技术方案
-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
- 高质量社区建设的路径与探索
- 数字化时代的酒店员工培训:技能升级
- 足球守门员扑救技巧:扑救结合守护球门安全
-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课件全套 第1-10章 知:认识研究与论文写作 - 引文规范
- 起重机更换卷筒施工方案
- 01智慧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 精神发育迟滞的护理查房
- 茶多糖和茶多酚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