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双考测试卷(二)(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时间:7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50分,共2分)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7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1-2题。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答案】1.C2.D【解析】1.根据题意,该类地行星绕昏暗恒星运转,距地球40光年,该距离超越了地月系、太阳系的范围,但没有超越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属于银河系,C正确,AB错误;没有位于河外星系,D错误。
2.根据题中“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因此“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该类地行星的温度太高,行星温度高低主要和绕转恒星距离有关,所以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D正确,C错误;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诞生在海洋,因此陆地面积大小与生命是否存在关系不大,A错误;由材料可知,“水世界”类地行星拥有大气层,B错误。下图表示1960—2010年年均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辽宁西北地区年降水距平关系。读图,完成3-4题。3.图示信息表明()A.1988年以前,太阳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提前
B.1988年以后,太阳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滞后
C.总体上太阳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太阳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
D.总体上太阳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正相关4.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B.地表温度明显升高C.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D.水循环的动力增强【答案】3.C4.A【解析】3.由图可知,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基本吻合,AB错误;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负相关关系,C正确,D错误。故选C。4.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黑子增多时,也是其它太阳活动增多时,会影响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故A正确。地表温度和水循环与太阳活动无关,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影响,大气逆辐射与云层厚度和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故BCD错误。故选A。我国自主研发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在松辽盆地完成了钻井深7018米,创造了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据此5-5题。5.目前,“地壳一号”钻机钻井最深处位于()A.地壳B.地幔C.软流层D.地核6.钻井最深处所在圈层()A.连续但不规则B.物质状态以固态为主C.地震波横波消失D.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答案】5.A6.B【解析】5.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根据材料,“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在松辽盆地完成了钻井深7018米,故位于地壳,故A正确,BCD错误。
6.根据上题可知,钻井最深处所在圈层是地壳。连续但不规则是水圈,A错误;地壳横波能通过,故物质状态以固态为主,B正确,C错误;岩浆的发源地位于上地幔的上部的软流层,D错误。近期,在福建上杭发现全球较为罕见的恐龙足迹化石(下图),读图完成7-8题。7.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是()A.早古生代B.晚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8.地球演化历程中,恐龙繁盛的年代()A.裸子植物兴盛B.落基山脉隆起C.联合古陆形成D.原核生物出现【答案】7.C8.A【解析】7.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繁盛时期为中生代,中生代是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的时代,是恐龙的繁盛年代,中生代也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8.根据所学知识,恐龙繁盛时期为中生代。裸子植物兴盛于中生代,A正确;落基山脉隆起于新生代,B错;联合古陆初步形成古生代,在中生代开始解体,C错;原核生物出现太古宙(属于前寒武纪),D错。故选A。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图中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9-10题。9.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10.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答案】9.C10.B【解析】9.由图可知,臭氧含量是由50°S~60°S向两侧递减;在高纬度变化大,低纬度变化小,故C项正确。10.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加,地面辐射增强,与酸雨的形成没有关系,因平流层的臭氧减少,平流层吸取太阳辐射的能量减少从而导致平流层温度降低。左图为盐城市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11-13题。1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12.与前两日相比,12月12日昼夜温差变大的主要原因是()A.①增强④减弱B.①增强③增强C.②增强③减弱D.②增强④增强13.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日盐城市温度还将持续降低,农民为了有效的防止冻害,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覆盖地膜,提高地温B.建塑料大棚,加强保温效果
C.点草烟熏,增强大气逆辐射D.架设黑色尼龙网,增强吸热【答案】11.C12.A13.D【解析】11.由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读图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故选C。
12.12月12日昼夜温差变大的主要原因是当日为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故①太阳辐射增强,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减弱,即④大气逆辐射减少,导致夜晚气温较低,因此昼夜温差变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农民为了有效的防止冻害,可采取下列措施,如覆盖地膜,提高地温;建塑料大棚,加强保温效果;点草烟熏,增强大气逆辐射等,这些都可以提高温度减少冻害,ABC不符合题意;架设黑色尼龙网,可减少太阳辐射对地面的增温效果,不利于防冻,D符合题意。故选D。我国华北山区某气象站位于该山区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1月某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与气温增减变化示意图(注:风向可用风向方位角表示,风向方位角指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过的角度)。完成14-15题。14.该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A.10时B.12时C.15时D.18时15.推测气象站18时前后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风向骤变,西北风影响增强B.云层增厚,大气逆辐射增强
C.形成逆温,谷底气温回升快D.坡面降温,冷空气向下堆积【答案】14.C15.D【解析】14.图示虚线为气温增减变化曲线,只要增减变化为正值,气温就是在升高,图示虚线大致在15点左右处于连续增温的最低位置,因此可能是该日气温最高的时间点,C正确;10时和12时虚线都在0℃以上,说明此时气温仍在升高,但尚未到达最高值,AB错误;18时虚线数值在0℃以下,说明此时气温已经下降,此时不是最高温出现的时间,D错误。故选C。
15.由图示可知此期间风向方位角变化大,且该地区位于山谷中,说明此时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盛行风比较弱,根据风向方位角的判读,可知18时前后风向方位角约为300°转变为130°,故此时西北风转东南风,西北风影响减弱,A错误;若云层增厚,大气逆辐射加强,保温效果加强,温度应该升高,B错误;当地1月冬季,昼短夜长,故在18时前已经日落,18时前气温变化显示日落后的气温变化,18时前由昼转夜,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导致地面辐射减弱,使得18时前气温骤降,18时后山坡降温速度快,盛行温度较低的下沉气流,即冷空气,冷空气密度较大,在谷地积累导致谷地气温较低,与此同时将谷底原有的暖空气抬升,形成下冷上暖的逆温现象,而暖空气被抬升后,覆盖在山坡位置,造成18时后山坡气温回升,而逆温不会导致谷底气温回升,B错误,D正确。故选D。气象上通常用气球把探空仪器带到高空进行温度、大气压力、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测量。下图示意我国华北某高空气象站,某年11月份释放的探空气球,从近地面上升至万米高空的漂移数据(图中坐标表示水平方位,每两个点位间的观测间隔时间相等)。完成16-17题。16.此次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17.水平气压梯度力平均值最大的区间在()A.2.01—3.82KmB.3.82—6KmC.6—8.03KmD.8.03—9.76Km【答案】16.C17.B【解析】16.从探空气球从近地面上升至万米高空的漂移数据可以看出,气球一直在向东北移动,故吹西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水平气压梯度力平均值最大,即风力最大,故气球相同时间位移更远,3.82—6km间隔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四海湖地处松嫩平原西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流动性较差,排泄方式以蒸发为主。2021年11月,该地出现大暴雪天气,雪冰晶落到湖面,被湖水浸润并冻结,并受风力吹拂滚动形成团状雪球在湖侧漂浮堆积两日后,雪球被封冻于湖面冰层之下,呈现出独特的“冰汤圆”景观。下左图为四海湖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冰汤圆”冰层剖面图。回答18-19题。18.四海湖冰汤圆景观主要出现在湖泊的(
)A.东北侧B.西北侧C.东南侧D.西南侧19.影响“冰汤圆”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高于0℃B.湖水透明度高C.大风天气吹拂D.湖底缺少阻碍物20.雪冰晶能够在未冻结的湖面冻结的主要原因是(
)①湖水盐度高于雪冰晶②湖水盐度低于雪冰晶③湖水水温低于气温
④湖水水温高于气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8.C19.C20.B【解析】18.“冰汤圆”是雪冰晶形成的雪球受风力吹拂堆积,在湖岸的阻碍下,堆积在湖侧,故应分布在湖泊的下风向,当地冬季盛行西北风,故“冰汤圆”景观主要位于东南侧,故C正确,ABD错误。19.“冰汤圆”是雪冰晶在水面上,与湖水浸润后层层结晶形成的,故气温应低于0℃,A错误;“冰汤圆”本身的形成与湖水的透明度无关,B错误;雪冰晶能够与湖水充分接触并结晶,主要是因为大风的吹拂,使得其反复接触并结晶,最终冻结成球形,C正确;“冰汤圆”形成时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受湖底地形影响不大,D错误。20.雪冰晶冻结说明气温和水温低于0℃,但湖水未冻结,结合“排泄方式以蒸发”的条件,说明该湖泊盐分排除不畅,湖水的盐度较雪冰晶高,其冰点低于水温,才能形成湖水未冻结,但雪冰晶在水面冻结成雪球的现象,且湖水比热容更大,湖水降温慢,水温高于气温,但低于0℃,故湖水未冻结但雪冰晶能层层冻结,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如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21-22题。21.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雨水B.河流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22.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温B.水深C.水量D.水质【答案】21.C22.D【解析】21.据图文材料可知,奥赫里德湖是沿断层形成的构造湖,深度大,周边多高大的石灰岩山地,透水性强,降水多转化为地下水,地表水较缺乏,地下水丰富,据此推测,该湖湖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地下水,C正确;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量相对较多,但图中显示没有河流汇入该湖泊,湖面接纳的降水和短时间内地表汇集的雨水对湖泊的补给量少,并非主要补给来源,A、B错误;据湖泊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图中山地海拔可推测出奥赫里德湖周边无冰川分布,且山地海拔未达到雪线形成高度,因此难以产生冰雪融水,D错误。
22.由材料可知,奥赫里德湖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而普雷斯帕湖透明度相对较低。湖水透明度与湖水中所含的泥沙等悬浮物质、浮游生物的多少有关,也与光照强度等有关。显然,悬浮物质和浮游生物的多少是影响渔业资源多寡的重要因素,这属于水质差别,故D正确;据图可知,两湖距离近,海拔差别小,水温差别不大,不是主要因素,故A错误;两湖的水深和水量差异对渔业资源的影响较小,故B、C错误。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常年有海流,冬季封冻面积大。刻赤海峡是连接亚速海和黑海的通道,二战时建有铁路大桥,后因自然原因损毁,2018年俄罗斯新建的刻赤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通车。下图为亚速海及周边区域略图。据此完成23-25题。23.下列对亚速海海水盐度低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B.受西风影响,冬季降水多
C.大量淡水河流水的注入D.海域较封闭,海水交换慢24.图中甲处海流的方向为()A.自南向北B.自北向南C.自东向西D.自西向东25.二战期间,刻赤海峡大桥自然损坏的原因最可能为()A.地震损毁B.火山摧毁C.浮冰撞毁D.泥沙淤积【答案】23.B24.B25.C【解析】23.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蒸发与降水、结冰与融冰、河水的流入、海水的封闭程度等。A、从图中可看出该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A正确;B、亚速海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盛行强大的偏北风而不是西风,故B错;C、从图中可看出当地有大量淡水河流水的注入,稀释了海水的盐度,故C正确;D、从图中该地只有狭窄的水道与外界相连,海域较封闭,由于海水本身盐度较低,海水交换慢,故D正确。故选B。24.沙嘴的走向与海流流向、河流流向基本垂直,沙嘴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和海流带来的泥沙共同顶托堆积形成的。图中河流在图中的东北角,沙嘴向南延伸,海流呈逆时针流动,因此海流向南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该处位于板块内部,火山地震灾害少,AB错误。冬季大幅封冻,冬季盛行偏北风,大风挟浮冰撞毁桥墩,导致大桥损毁,C正确。泥沙淤积不会导致大桥损毁,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圣劳伦斯河是北美洲东部的大河,是五大湖的出水通道,注入圣劳伦斯湾(图1)。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圣劳伦斯湾,经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深层可达33.5%,冬季完全冰封,5月底开始解冻。材料二
纽芬兰岛沿岸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佳地点之一,每年常有来自高纬度的冰山漂浮到该岛附近海域,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图2为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的照片。(1)分析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低的原因。(6分)(2)纽芬兰岛东部沿岸分布着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纽芬兰渔场,试描述其形成原因。(4分)(3)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分析其对附近表层海水性质可能带来的影响。(3分)【答案】(1)圣劳伦斯河大量径流汇入;附近多岛屿分布,海域较封闭;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较少。(6分)(2)寒暖流交汇,使海水搅动,带动海底的营养盐类上泛;使得大量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4分)(3)水温降低,盐度降低,密度增大。(3分)【解析】(1)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低的原因主要从降水量与蒸发量、入海径流、洋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分析,圣劳伦斯湾有圣劳伦斯河大量径流汇入,对海水具有稀释作用,使得盐度降低;结合图示地理位置进行分析,附近多岛屿分布,海域较封闭,与外界海水水体交换少,受外界影响较小;同时,该海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较少,盐度较低。
(2)纽芬兰渔场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寒暖流交汇会使海水搅动,带动海底的营养盐类上泛,这些盐类使得大量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鱼类,形成渔场。(3)由于冰山来自较高纬度,随着纬度降低,气温、水温上升,冰山融化,使表层海水水温降低。冰山融化导致淡水增多使得表层海水盐度降低。水温降低,使得密度增大。27.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对流层中“热力环流原理”过程中所绘制的示意图,1000米为高空,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5分)(1)在上图中用箭头在上图标出环流模式。(2分)(2)甲、乙、丙、丁四点,气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四点,气温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2分)(3)上图中的热力环流状况如果出现在深秋时节,从大气的热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则甲、乙中易出现大雾天气的是____,并说明理由。(2分)(4)上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有____,其中C处风向是____。(4分)(5)上图中A、D两处相比,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2分)(6)上图中①多____天气,②多____天气,①、②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3分)【答案】(1)如下图所示:(2分)
(2)气压:乙、甲、丁、丙;气温:丙、丁、乙、甲。(2分)
(3)乙
乙地气温低,地面水汽容易凝结,形成大雾。(2分)
(4)B、C
东南风(4分)
(5)A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分)
(6)阴雨
晴朗
②(3分)【解析】(1)丁与丙在同一平面,丁处等压面向高空低压方向凸出,气压较高,丙处等压面向低空高压方向凸出,气压较低,因此丁气压大于丙,说明甲地受热空气上升,丁形成高空高压,甲近地面形成低压,丙地气压低,说明乙遇冷空气下沉,乙地形成地面高压,丙地形成高空低压,因此该环流呈顺时针方向,如下图所示:
(2)由图可知:丁与丙在同一平面,丁处等压面向高空低压方向凸出,气压较高,丙处等压面向低空高压方向凸出,气压较低,因此丁气压大于丙,说明甲地受热空气上升,丁形成高空高压,甲形地地面低压;丙地气压低,说明乙遇冷空气下沉,乙地形成地面高压,丙地形成高空低压。因此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气压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乙、甲、丁、丙;甲地受热膨胀上升,乙地遇冷空气下沉,甲气温高于乙,近地面附近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故甲乙气温高于丁丙,丁、丙在甲乙上空同一海拔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知,丁气温高于丙,故气温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丁、乙、甲。
(3)雾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根据上题分析,乙的气温较A低,在深秋,乙地气温低,近地面水汽容易凝结,形成大雾。
(4)读图可知,图中①为低压中心,②为高压中心,而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的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所以图中①附近的B符合当地风向,而A垂直于等压线未发生偏转,A错误;②为高压,风应是由②向四周吹,C来自于②中心,且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正确,而D由低压吹向高压,故错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可知,C处风向是东南风。
(5)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据图可知,右图中A、D两处相比,A地等压线密集,因此风速较大。
(6)①处为低压中心,受低压中心控制,气流上升易产生阴雨天气;②处为高压中心,受高压中心控制,气流下沉为晴朗天气;晴朗的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夜晚气温低。故②地气温日较差较大。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材料二:青藏高原上空的年平均对流层高度约为15km,而同纬度地区年平均对流层高度约为12km。材料三: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助力下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模式创新
- 2025至2030年中国照明金属卤化物灯具电容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农田复垦合同范本
- 绿化抚育合同范本
- 2024年重庆荣昌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招聘办公室人员考试真题
- 电子科技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
- 2024年青岛市市北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白水泥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模式
- 中介寄卖合同范本
- 科技企业网络安全产品的全方位售后服务策略
- 一至六年级下册音乐期末试卷及答案
- 黄金太阳漆黑的黎明金手指
-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 多介质过滤器计算书
- 锣鼓曲谱16762
- 三、QHLY系列——露顶式弧形门闸门液压启闭机
-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 皮带机提升机链运机功率计算
- 《病毒性肝炎》课件.ppt
- 法恩莎卫浴洁具价格表
- 干部职工《出国境管理办法》政策解读及工作要求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