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6单元《23出师表》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6单元《23出师表》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6单元《23出师表》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6单元《23出师表》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6单元《23出师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练23出师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疲弊(bì)陛下(bì)猥自枉屈(wěi)B.崩殂(cú) 驽钝(dùn) 裨补阙漏(quē)C.费祎(yī) 恢弘(hóng) 夙夜忧叹(sù)D.菲薄(fěi) 攘除(rǎng) 以彰其咎(chǔ)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恢弘志士之气

(3)躬耕于南阳

(4)性行淑均

(5)诚宜开张圣听

(6)庶竭驽钝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咨诹善道B.陛下亦宜自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D.以塞忠谏之路也惩山北之塞4.下列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塞忠谏之路也A.以伤先帝之明B.以告先帝之灵C.愚以为宫中之事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5.按要求填空。(1)在文中,作者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2)文中表现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3)本文作者是,字,三国时蜀汉家、家。表,是古代向帝王的一种文体。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6.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奖率三军(奖赏)B.先帝不以臣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功效)7.翻译下列句子。(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8.先帝深知诸葛亮“谨慎”,请结合课文,说说诸葛亮的“谨慎”体现在哪些方面。(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选自《出师表》)[乙]余常年求学于外,鲜有归家,今幸归之,族中叔伯及村诸贤达之士闻余登进士,甚欣,家尊甚慰,曰:吾儿宽厚孝善,且胸怀凌云,则必有宏图。余幼学时,家尊教余之兄弟甚严,常曰:父母同负育人之责。一日,尊因商旅大名府,遂书信遣人送至家中。余慈见信曰:子完①之教,责在尔躬。而汝切记,偏爱者多,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维何②,约言之有四戒四宜。四戒:一戒宴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发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吾子子完之金科玉律,尔宜铭于心间。后余之登士,虽身用心专,皆归于余尊之严教也。(选自《泰山行宫记》)[注]①子完:本文作者赵国璧,字子完。②维何:是什么。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1)恢弘志士之气

(2)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2)后余之登士,虽身用心专,皆归于余尊之严教也。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则汉室之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面山而居 人不知而不愠C.出入之迂也 无案牍之劳形D.尔宜铭于心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12.甲文画线句与乙文是分别从哪方面进行劝诫和教导的?(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①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②,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③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九年,亮复出祁山,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之不继,使己志不申,以是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④,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①屈致:(让他)屈意前来。②病笃:病重。③开府:设立丞相府。④仪轨:礼仪法规。1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B.亮每患粮之不继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C.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D.诸葛亮之为相国也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1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示停顿。(限断六处)(3分)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葛亮临危受命,不负重托。先帝病危之时,托孤于他,他尽心辅佐后主,事必躬亲。B.诸葛亮忠君爱国,不忘己志。他多次带兵北伐,以图大志,后病卒军中,大业未成。C.诸葛亮生活俭朴,严格约束自己。他在外任职为官,他的吃穿,都是由官府供给。在成都,他的家人依靠桑园和薄田为生,他从不经营其他产业为自己谋取私利。D.诸葛亮治国有方,受人爱戴,他安抚百姓,提倡读书,为政十分苛刻,赏罚分明。17.诸葛亮一生为蜀国尽忠尽责,请用《后出师表》中的一句话来概括。(2分)

参考答案1.D2.(1)时候。(2)发扬,扩展。(3)亲自。(4)公正、公平。(5)扩大。(6)表示期望。3.A4.A5.(1)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诸葛亮孔明政治军事陈情言事6.A7.(1)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2)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来询问(治国的)好方法,明察和接受正确合理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8.平定南方叛乱,囤积武器装备,鼓励和统率全军,为北伐做好充分准备;北伐前上表后主,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明确朝廷各方面责任,向后主提出期望。9.(1)发扬,扩展。(2)正确方法。10.(1)这(些)都是忠正贤明,能够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2)后来我考中进士,虽然(有)自身用心专一(的缘故),(但)都归功于我父亲的严格管教。11.C12.甲文画线句中,诸葛亮劝诫后主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德”,广开言路;不应该“妄自菲薄”,堵塞忠谏之路。乙文中,赵国璧的父亲培养他成才,以“四戒四宜”之法严格教育他。[参考译文][乙]我常年在外学习,很少回家,现在有幸回到家中,家族中的叔叔伯伯以及村里众多有才学的读书人听说我中了进士,很高兴,我的父亲很欣慰,说:我的儿子宽厚、善良、有孝心,况且(他)胸怀凌云壮志,就一定会大展宏图。我幼时学习的时候,我的父亲很严格地教导我的哥哥弟弟,常常说:父亲和母亲一同肩负着教育子女的责任。一天,父亲因为生意旅居在大名府,于是写信(并)派人送到家里。我的母亲见书信上说:(对于)子完的教导,责任在于你(母亲)自身。而你一定要切记,溺爱太多,却不知道(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反而因此害了孩子啊。那么正确的方法是怎样的,简要说就是四戒四宜。四戒:一戒安逸的想法,二戒懒散惰性,三戒奢侈浮华,四戒自大急躁。既要遵守四条戒律,又一定要培养四种好习惯:一应勤奋读书,二应尊敬师长,三应博爱众人,四应谨慎吃食。以上八条规则,是教导我儿子子完的完备规则,你应当铭记在心中。后来我考中进士,虽然(有)自身用心专一(的缘故),(但)都归功于我父亲的严格管教。13.A14.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15.(1)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2)对竭尽忠心、有益于世的人,即使是仇人也一定奖赏。16.D1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参考译文]诸葛亮,字孔明,是琅琊阳都人。当时刘备正领兵驻扎在新野。徐庶去拜见刘备,刘备十分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卧龙啊,将军愿不愿意见他呢?”刘备说:“你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你)接近(他才能)见到,不能强迫(他)前来(看你)。将军应屈尊亲自拜访他。”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病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先生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定可以安定国家,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如果太子刘禅能够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成才,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一定会竭尽所有辅佐的力量,献上忠贞的节操,坚持到死为止!”建兴元年,(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设丞相府,(让诸葛亮)全权处理军国政事。不久,诸葛亮又兼任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均由诸葛亮一人决断。建兴九年,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由于粮食用尽而退兵,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死了张郃。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兵马由斜谷出兵,与司马懿在渭水之南对峙。诸葛亮常担心粮草供应不上,使自己统一全国的壮志不能伸展,因此,分派出部分士兵屯田,作为长久驻扎的基础。(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持了一百多天。这年八月,诸葛亮生重病,死于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起初,诸葛亮自己向后主上表说:“(臣)成都家中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子孙后代的吃穿,略有宽裕。(臣)在外任职当官,别无开销,随身吃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