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将大量鸦片走私到中国,不仅毒害了中国人的肉体和心灵,清政府()A.颁布“禁海令” B.发动虎门销烟 C.开展洋务运动 D.倡导“实业救国”2.(2分)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鸦片战争的进程和结果迫使林则徐重新认识对手。于是他竭力主张买炮、买舰,同时派人翻译外国人所办的刊物”。这说明林则徐()A.准确分析了中国战败的原因 B.显示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意志 C.认清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 D.表现了接纳先进事物的开明3.(2分)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人的铁舰巨炮打醒了沉睡千年的东方雄狮,在战败割地赔款的耻辱之中,中国人民的使命就是()A.维护清朝统治 B.固守中国传统文化 C.走资本主义道路 D.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4.(2分)1860年10月5日,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材料中的“联军”是()A.英美联军 B.美俄联军 C.英俄联军 D.英法联军5.(2分)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英、法侵略者出动军舰6艘和陆战队人员600人,伙同清军进攻太平军驻守的浙江宁波。攻陷宁波后,以上史实说明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B.太平天国领导集团腐败 C.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D.没有反映农民的利益6.(2分)晚清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个建省高潮: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同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这些省的设立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边疆开发 C.应对边疆危机 D.抵制民主革命7.(2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中省略号处的论点最有可能是()论据论点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甲午中日战争……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梁启超A.开启军事近代化 B.破坏了社会经济 C.促进了国人觉醒 D.打击了清朝统治8.(2分)如图漫画出现于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该漫画反映的内容是()A.列强取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B.列强在商讨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具体行动 C.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租借地 D.列强在讨论将侵略势力向中国内陆发展9.(2分)1900年6月16日《伦敦新闻画报》第3191期报道:成千上万的义和团成员涌入天津和北京,围使馆,烧教堂,杀教民,最终爆发了与西方列强的全面战争,即()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2分)同学们针对如图《辛丑条约》签订场景,开展了配诗句活动,其中最恰当的是()A.我所知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B.划界求和无奈策,毁炮赔款辱尽尝 C.甲午恨无戚继光,又来倭寇气嚣张 D.拜上帝中无上帝,太平国里有王权11.(2分)有人说,“洋务运动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而对政治改良实为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其心酸自知。”上述言论中的“泰西皮毛”是指()A.西方的毛皮 B.西方的技术 C.西方的制度 D.西方的思想文化12.(2分)洋务运动早期,在赞赏日本学习西方“器物”的同时,又极力批评日本更改历法、服饰与重西学而轻汉学的行为。认为这些是反映一国独立自主与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洋务派对日本的批评()A.维护封建统治的本质 B.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持 C.关爱周边国家的疾苦 D.对日本全盘西化的惋惜13.(2分)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所垄断。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这说明洋务运动()A.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C.中国近代化的民用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14.(2分)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宣传维新变法()A.倡导向西方学习的科学技术 B.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C.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D.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要求15.(2分)如图是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的关于中国近代的文献。据此可知,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可能是()A.天朝上国的彻底崩溃 B.新兴力量的日益崛起 C.政治民主的积极尝试 D.救亡图存的探索之路16.(2分)陈老师办公桌上翻开的书页如图。据此,你认为陈老师正在读的书是()第三章中国同盟会一1905年二孙中山的美洲之行三留欧学生的加盟四孙、黄会晤五中国同盟会之成立六民族、民权、民生A.《辛亥革命史》 B.《洋务运动史》 C.《戊戌政变记》 D.《义和团演义》17.(2分)自民国成立后,清末所称的“土货”“土产”大多开始改称为“国货”“国产”;劝业会也基本演变为国货展览会,出品人须为中华民国人”。这种现象反映出()A.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显著 B.中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 C.国家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D.经济大危机导致产品滞销18.(2分)王同学来到太原市迎泽区海子边的文瀛湖畔,这里伫立着历经百年风雨的“劝业楼”。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发表演讲(部分内容如表)()今五族共和,天下一家……盖今是共和时代,与专制不同,今日所赖者国民。故今日责任在国民,必要我四万万同胞一齐努力A.学习技术,师夷长技以自强 B.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共和 C.维新变法,变革政治制度 D.实业救国,发展近代工业19.(2分)蔡锷将军曾说“……袁世凯便安然登其大宝,叫世界看着中国人是什么东西呢,国内怀着义愤的人,但没有凭借,……我们明知力量有限,但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拼着命去干这一回不可。”蔡锷“拼着命去干”的是()A.二次革命 B.辛亥革命 C.护国战争 D.成立兴中会20.(2分)“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他”是()A.李鸿章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李大钊21.(2分)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A.推动了东西方全面融合 B.带领中华民族走出苦难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基 D.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2.(2分)如图所示目录节选自《中国近现代史》一书。目录中的“_____”处应填入()第六章崭新取向:从新文化运动到国民革命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_____4.开天辟地5.“打倒列强除军阀”A.革命与改良之论战 B.“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敌斗争 D.“台上握手,台下踢脚”23.(2分)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曾说:“离于众庶则无英雄,离于众意总积则英雄无势力;靡有一样不是从劳动中得来,实利赖之矣。”这表明他()A.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B.主张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C.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4.(2分)如图所示内容为五四运动后期上海工人开展罢工的部分情况。这说明了()6月5日上午沪西日商内外棉五厂的男女工人首先发难,奋起罢工。6月5日起在沪的日商、英商、法商等外商工厂的工人纷纷罢工……6月11日北京政府撤销曹、章、陆职务的消息传到上海,各界纷纷庆祝。6月12日上海各商家开门营业,上海各工厂、交通企业也大都开工复业。A.五四运动的中心始终在北京 B.列强在华种种特权受到制约 C.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D.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25.(2分)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图中见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是()A.新青年杂志 B.五四时期的爱国纪念章 C.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D.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2分)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1912年颁布的《》。27.(2分)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28.(2分)北京大学和《》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鲁迅的白话小说《》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29.(2分)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1899年美国向英国等六国提出“”的照会,旨在共同奴役中国。30.(2分)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40分)31.(8分)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请问答:(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2)上述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的什么特点?概括这些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3)请你全面的评价第三个历史事件。(4)请你根据上面提供的历史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32.(8分)中国近代百年的历程,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请你参与完成。任务—:【思维导图——呈现民族之殇】(1)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将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在③处填写出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内容。结合所学分析④⑤可知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任务二:【解读名言——传承民族精神】(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仁人志士奋起反抗。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下列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吾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邓世昌任务三:【释读史料——唤起民族觉醒】(3)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唤起民族觉醒。阅读年代尺任务四:【感悟反思——践行民族复兴】(4)通过回顾中国近代史,你有何感悟?33.(8分)20世纪20年代前后,新时代的曙光出现在中华大地上。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1920年——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钱玄同“若是决计革新,一切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陈独秀材料二: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中国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材料三:请问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文化运动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作出的贡献。(2)根据材料二,分析把“五四运动”这一史实写入中国共青团团歌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完善思维导图中空白处信息。①②③(4)综上所述,给以上三则材料拟定一个学习主题。34.(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就在此举了!材料二: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材料三:(中共一大)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什么?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2)材料二中提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哪些历史条件?(3)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请你举出一个例子证明。35.(8分)工业化和民主化是近代仁人志士的梦想,他们为此进行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材料一:“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材料二:“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钦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请问答:(1)材料一中洋务派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使中国逐步走工业化道路?(2)材料二中因“对民主制度的钦慕”,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付诸怎样的实践?这一实践探索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材料三中涉及的运动存在什么局限性?(4)依据上面的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近代中国进步的因素有哪些?近代中国工业化和民主化最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将大量鸦片走私到中国,不仅毒害了中国人的肉体和心灵,清政府()A.颁布“禁海令” B.发动虎门销烟 C.开展洋务运动 D.倡导“实业救国”A.清朝前期颁布了“禁海令”,与题干无关。B.根据材料“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将大量鸦片走私到中国,也使得清朝的吏治腐败不堪,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林则徐把所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全部销毁。故B正确。C.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兴起了洋务运动,旨在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民族资本家倡导“实业救国”,排除D。故选:B。2.(2分)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鸦片战争的进程和结果迫使林则徐重新认识对手。于是他竭力主张买炮、买舰,同时派人翻译外国人所办的刊物”。这说明林则徐()A.准确分析了中国战败的原因 B.显示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意志 C.认清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 D.表现了接纳先进事物的开明“鸦片战争的进程和结果迫使林则徐重新认识对手。于是他竭力主张买炮,同时派人翻译外国人所办的刊物”说明林则徐认清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C符合题意,没有涉及中国战败的原因,AB排除,排除。故选:C。3.(2分)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人的铁舰巨炮打醒了沉睡千年的东方雄狮,在战败割地赔款的耻辱之中,中国人民的使命就是()A.维护清朝统治 B.固守中国传统文化 C.走资本主义道路 D.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根据“英国人的铁舰巨炮打醒了沉睡千年的东方雄狮,在战败割地赔款的耻辱之中。”可得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之后的任务是反侵略。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D项正确,排除BC项,而不是任务。故选:D。4.(2分)1860年10月5日,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材料中的“联军”是()A.英美联军 B.美俄联军 C.英俄联军 D.英法联军根据材料“1860年10月5日,联军兵临北京城下、德胜门,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及所学可知,故D正确、美俄联军,排除ABC。故选:D。5.(2分)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英、法侵略者出动军舰6艘和陆战队人员600人,伙同清军进攻太平军驻守的浙江宁波。攻陷宁波后,以上史实说明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B.太平天国领导集团腐败 C.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D.没有反映农民的利益根据题干信息“中英混合军”与“中法混合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正确,材料并未展示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问题;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与材料无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排除D项。故选:A。6.(2分)晚清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个建省高潮: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同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这些省的设立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边疆开发 C.应对边疆危机 D.抵制民主革命根据题干“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同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边疆危机加重,有利于加强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清政府建省主要是为了巩固国防以应对严重的边疆危机;当时加强中央集权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而不是主要目的;当时民主革命尚未开始。故选:C。7.(2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中省略号处的论点最有可能是()论据论点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甲午中日战争……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梁启超A.开启军事近代化 B.破坏了社会经济 C.促进了国人觉醒 D.打击了清朝统治根据“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才可拯救中国,二百兆之偿款既输,乃渐惊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洋务运动开启军事近代化;题干内容没有涉及破坏了社会经济;题干反映的是甲午战败促进了民族觉醒,排除D。故选:C。8.(2分)如图漫画出现于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该漫画反映的内容是()A.列强取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B.列强在商讨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具体行动 C.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租借地 D.列强在讨论将侵略势力向中国内陆发展依据题干中的“漫画出现于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该漫画反映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以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所述史实发生在1900年到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应排除,不符合题意。故选:C。9.(2分)1900年6月16日《伦敦新闻画报》第3191期报道:成千上万的义和团成员涌入天津和北京,围使馆,烧教堂,杀教民,最终爆发了与西方列强的全面战争,即()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排除A项。B.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年,排除B项。C.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排除C项。D.根据题干材料“1900年”“义和团成员涌入天津和北京,围使馆,灭洋教,最终爆发了与西方列强的全面战争”可知,故选D项。故选:D。10.(2分)同学们针对如图《辛丑条约》签订场景,开展了配诗句活动,其中最恰当的是()A.我所知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B.划界求和无奈策,毁炮赔款辱尽尝 C.甲午恨无戚继光,又来倭寇气嚣张 D.拜上帝中无上帝,太平国里有王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允许各国驻兵保护。因此,毁炮赔款辱尽尝”符合题意;“我所知者鸦片烟,排除A,又来倭寇气嚣张”描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拜上帝中无上帝,排除D。故选:B。11.(2分)有人说,“洋务运动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而对政治改良实为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其心酸自知。”上述言论中的“泰西皮毛”是指()A.西方的毛皮 B.西方的技术 C.西方的制度 D.西方的思想文化“洋务运动仅摭拾泰西皮毛”说的是洋务运动仅仅学习西方技术,“遂乃自足”就自满自足了。故选:B。12.(2分)洋务运动早期,在赞赏日本学习西方“器物”的同时,又极力批评日本更改历法、服饰与重西学而轻汉学的行为。认为这些是反映一国独立自主与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洋务派对日本的批评()A.维护封建统治的本质 B.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持 C.关爱周边国家的疾苦 D.对日本全盘西化的惋惜根据材料可知,洋务运动对日本明治维新进行了批评、服饰与重西学而轻汉学的行为。结合所学知识,中学即封建制度与封建纲常伦理,所以洋务运动的出发点是借助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即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洋务派“极力批评日本更改历法。但洋务派所肯定的“中学”即封建纲常伦理,其根本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排除B项,与关爱周边国家的疾苦无关;日本的明治维新并没有全盘西化,排除D。故选:A。13.(2分)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所垄断。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这说明洋务运动()A.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C.中国近代化的民用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题干没有提及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因此无法得出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根据题干材料“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可知,开平煤矿生产的煤炭打破了洋煤的垄断,中外争相使用,反映了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中国近代化的民用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不是材料要表达的内容,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及洋务运动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B。14.(2分)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宣传维新变法()A.倡导向西方学习的科学技术 B.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C.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D.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要求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进行了戊戌变法,提倡科学文化,建立君主立宪体制,发展农、工。其主要贡献是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要求。故选:D。15.(2分)如图是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的关于中国近代的文献。据此可知,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可能是()A.天朝上国的彻底崩溃 B.新兴力量的日益崛起 C.政治民主的积极尝试 D.救亡图存的探索之路清朝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施政纲领,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书中宣传革命,综合四部文献的内容可知,D项正确,不能说明天朝上国彻底崩溃;《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不是新兴力量的著作;《海国图志》与政治民主无关。故选:D。16.(2分)陈老师办公桌上翻开的书页如图。据此,你认为陈老师正在读的书是()第三章中国同盟会一1905年二孙中山的美洲之行三留欧学生的加盟四孙、黄会晤五中国同盟会之成立六民族、民权、民生A.《辛亥革命史》 B.《洋务运动史》 C.《戊戌政变记》 D.《义和团演义》为了实现其革命目标,孙中山做的努力包括:成立兴中会,提出三民主义,建立中华民国,A是正确的学校,不符合题意。故选:A。17.(2分)自民国成立后,清末所称的“土货”“土产”大多开始改称为“国货”“国产”;劝业会也基本演变为国货展览会,出品人须为中华民国人”。这种现象反映出()A.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显著 B.中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 C.国家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D.经济大危机导致产品滞销A.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排除A。B.中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史实表述错误,排除B。C.依据材料“国货”“国产”“中华民国人”等可以看出,中华民国成立后,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后国家民族意识增强。D.题干没有涉及经济大危机,排除D。故选:C。18.(2分)王同学来到太原市迎泽区海子边的文瀛湖畔,这里伫立着历经百年风雨的“劝业楼”。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发表演讲(部分内容如表)()今五族共和,天下一家……盖今是共和时代,与专制不同,今日所赖者国民。故今日责任在国民,必要我四万万同胞一齐努力A.学习技术,师夷长技以自强 B.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共和 C.维新变法,变革政治制度 D.实业救国,发展近代工业A.“学习技术,师夷长技以自强”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A。B.根据材料“孙中山先生提倡的救国之路”及演讲内容“故今日责任在国民,必要我四万万同胞一齐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维新变法,变革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D.“实业救国,发展近代工业”是张謇等近代民族企业家提出的。故选:B。19.(2分)蔡锷将军曾说“……袁世凯便安然登其大宝,叫世界看着中国人是什么东西呢,国内怀着义愤的人,但没有凭借,……我们明知力量有限,但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拼着命去干这一回不可。”蔡锷“拼着命去干”的是()A.二次革命 B.辛亥革命 C.护国战争 D.成立兴中会由材料“袁世凯便安然登其大宝……非拼着命去干这一回不可”可知,蔡锷“拼着命去干”的是护国战争,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维护共和制度,蔡锷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因此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ABD三项与材料中的“袁世凯便安然登其大宝”信息不符。故选:C。20.(2分)“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他”是()A.李鸿章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李大钊结合所学可知,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教育。由材料“民主,可知“他”是陈独秀;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A项;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主张暴力推翻清王朝;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近代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故选:C。21.(2分)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A.推动了东西方全面融合 B.带领中华民族走出苦难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基 D.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据“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自由精神,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东西方全面融合,排除ABC项。故选:D。22.(2分)如图所示目录节选自《中国近现代史》一书。目录中的“_____”处应填入()第六章崭新取向:从新文化运动到国民革命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_____4.开天辟地5.“打倒列强除军阀”A.革命与改良之论战 B.“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敌斗争 D.“台上握手,台下踢脚”根据“从新文化运动到国民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反映的是十月革命的影响,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这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革命与改良之论战与辛亥革命,题干没有涉及;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敌斗争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台下踢脚”与“新文化运动”等内容不符。故选:B。23.(2分)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曾说:“离于众庶则无英雄,离于众意总积则英雄无势力;靡有一样不是从劳动中得来,实利赖之矣。”这表明他()A.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B.主张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C.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据题干“离于众庶则无英雄,离于众意总积则英雄无势力;国家前途,这说明李大钊主张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故B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4.(2分)如图所示内容为五四运动后期上海工人开展罢工的部分情况。这说明了()6月5日上午沪西日商内外棉五厂的男女工人首先发难,奋起罢工。6月5日起在沪的日商、英商、法商等外商工厂的工人纷纷罢工……6月11日北京政府撤销曹、章、陆职务的消息传到上海,各界纷纷庆祝。6月12日上海各商家开门营业,上海各工厂、交通企业也大都开工复业。A.五四运动的中心始终在北京 B.列强在华种种特权受到制约 C.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D.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191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受到了战败国的待遇,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A错误,后来转到上海,列强在华种种特权受到保护,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发生变化。故选:D。25.(2分)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图中见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是()A.新青年杂志 B.五四时期的爱国纪念章 C.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D.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捍卫民族尊严,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根据题干“下图中见证中国共产党诞生”和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江西南昌是军旗诞生的地方,排除D项。故选:C。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2分)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合所学知识,太平天国前期在定都天京后颁布了著名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提出向西方学习,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孙中山于1912年3月颁布了著名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故答案为:《天朝田亩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7.(2分)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萍浏醴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根据所学知识,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所以①答案为义和团运动、湖南浏阳,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故答案为:义和团运动;萍浏醴起义。28.(2分)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1915年,陈独秀、胡适,以北京大学和《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故答案为:新青年;狂人日记。29.(2分)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1899年美国向英国等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旨在共同奴役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旨在共同奴役中国。故答案为:三民主义;门户开放。30.(2分)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答案为:1912;1921。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40分)31.(8分)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请问答:(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2)上述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的什么特点?概括这些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3)请你全面的评价第三个历史事件。(4)请你根据上面提供的历史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1)根据“图1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可知,这是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根据“图2《公车上书记》书影”可知;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根据“图3《新青年》”可知;《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2)上述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的特点是由表及里,层层递进。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结合材料图片及课本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4)根据上面提供的历史图片可以拟定主题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2)特点: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共同影响: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但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中国近代化的探索。32.(8分)中国近代百年的历程,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请你参与完成。任务—:【思维导图——呈现民族之殇】(1)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将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在③处填写出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内容。结合所学分析④⑤可知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任务二:【解读名言——传承民族精神】(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仁人志士奋起反抗。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下列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吾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邓世昌任务三:【释读史料——唤起民族觉醒】(3)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唤起民族觉醒。阅读年代尺任务四:【感悟反思——践行民族复兴】(4)通过回顾中国近代史,你有何感悟?(1)根据题干的思维导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开放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列强的侵略方式从最初的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世昌主要功绩指挥黄海海战抗击日军;从诗句中感受到他具有不惧生死的爱国主义精神。(3)根据年代尺和材料一“此去西洋,背负国家之未来。”可知。时间轴上①1898年和②1911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分别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根据“只有两位先生,材料反映的内容与新文化运动有关;这是陈独秀提出来的。(4)通过回顾中国近代史,我的感悟有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等。故答案为:(1)①鸦片战争;②《马关条约》;(意思相近亦可)变化: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2)邓世昌主要功绩指挥黄海海战抗击日军,最后壮烈牺牲。(3)目的:取尽洋人之科学;资产阶级、科学。(4)感悟: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33.(8分)20世纪20年代前后,新时代的曙光出现在中华大地上。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1920年——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钱玄同“若是决计革新,一切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陈独秀材料二: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中国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材料三:请问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文化运动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作出的贡献。(2)根据材料二,分析把“五四运动”这一史实写入中国共青团团歌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完善思维导图中空白处信息。①新文化运动②五四运动③中国共产党诞生(4)综上所述,给以上三则材料拟定一个学习主题。(1)据材料一“……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1920年。”可知,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转型和白话文的普及。(2)据材料二“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用生命点燃未来,唤起了民族的觉醒,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把“五四运动”这一史实写入中国共青团团歌的主要原因是: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3)据材料三图片“1915年”“宣传资产阶级民主科学”“1919年”“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1921年”“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可知,①处应该填新文化运动;③处应该填中国共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